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

合集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幵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刜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幵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幵能用除法竖式迚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5根小棒,尺子、白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运动会,学校打算用15盆花来装扮校门口,每几盆为一组如果由你来设计摆放这些花,你打算怎样摆呢?请同学用圆圈代替花在草稿子上画一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的自由性,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然后给学生自由摆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摆,每堆几个,摆怎么样的图案。

在摆设过程中,学生会深切地感悟到原来在生活中分东西时,幵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啊,如果觃定了每堆的数量,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沿着老师铺好的路走下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真实的生成。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认识余数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一)、没有余数。

提问:15盆花摆完了吗?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15÷3=5(堆)这个5表示什么?这个除法算式中15、3、5分别叫什么?2、学习整除除法竖式。

(1)、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在除号外面写除数,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上方,与个位对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第1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第1课时)

操作:拿11根小棒, 平均分成2份,每份 ( 5 )个,还剩(1 ) 根?
算式: 11÷2 =5(个)...... 1(根)
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 数各是多少,再读一读。
17÷3 =5...... 2
....... ....... ....... .... 被 除 商 除 数 数
25÷7 =3...... 4
有趣的分小棒:
每个字摆几根 (每个图形)

摆了几个字 摆了几个图形
还剩几根
人 工 天 正 米
1 2 3 4 5 6
你发现了什么?
10 5 3 2 2 1
无剩余 无剩余 1 2 无剩余 4
有趣的分小棒:
每个字(图形)摆几根 摆了几个字( 图形) 还剩几根
1 2 5 3 4 6
10 5 2 3 2 1
1 2 4
你能用数学算式记录下来吗?
有趣的分小棒:
每个字(图形)摆几根 摆了几个字( 图形) 还剩几根
3 4 6
3 2 1
1 2 4
你能用数学算式记录下来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 学到了什 么新的知 识?
操作:拿8根小棒, 每3个一份,分成了 ( 2 )份,还剩 ( 2 )根?
算式: 8÷3 =2(份)...... 2(根)
..... 被 除 数
........
.........
.......
余 数
除 商 数Biblioteka 余 数读一读,再写出算式。
被除数是20,除数是6,商是3, 余数是2。 余数是1,商是3,被除数是16, 除数是5。
用下面的卡片组成一道有 余数的除法。
6 = 32 ......
5
2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指导】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和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计算方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中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教学可安排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能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时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3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

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8×7= 12÷6= 9×5= 32÷8=4×5= 14÷7= 6×8= 54÷9=(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二(1)班可真热闹,想不想去看看呢?原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呢。

学生说一说图意。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教学例1.①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为什么用除法?②如果增加1个草莓呢?你会摆吗?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你遇到什么问题吗?③都是摆草莓,有什么不同呢?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得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起一个名称叫“余数”④刚才剩下的1个叫什么?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理解余数的吗?⑤怎样在算是里表示这个余数呢?说明: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7÷2=3(盘)……1(个)2、教学例2.①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②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你们能列出算式解答吗?试试看?③根据算式,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④师生互动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有16个苹果,每人分3个,最多能分给()个人,还剩()个。

4、1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5、出示算式:()÷6=()……()猜猜余数可能是几?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6=()……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有余数的除法1ppt

有余数的除法1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单 位:巴彦淖尔市五原县 塔尔湖小学 作课人:王海峰
先搬15盆花。
每组摆5盆。
可以摆几组? 有15盆花,每组摆5盆。
列除法竖式
15÷5 = 3
除法竖式
商要对着被 除数的个位
除数
5
1 1
3 5 5
0
商 被除数 5和3的积
小 试 身 手
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36÷9= 24÷4=
9
3 6
4
2 4
一共有23盆花。
每组摆5盆,最多 可以摆几组?还剩 几盆?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 还剩几盆?
要求:请同学们两人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1、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 摆几组, 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摆完以后互相说一说。
‥‥‥2(个)
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题
3X8+2=26(厘米)
答:这条彩带长26厘米。
休息吧!
填一填:
13÷3=
‥‥‥
47÷6=
‥‥‥
3
1 3
6
4 7
尝试练习一:
我是计算小能手(用竖式计算)
9 74
2
17
8
60
7
53
尝试练习二: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 1 8 1 8 0 6 7 2
6
√ ×
× √
1 5 4 1 2 1 3
尝试练习三:
我是解决问)

苏教版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1)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正确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的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伸,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况的能力。

3.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具、学具每组准备10根小棒。

老师准备8个梨,10根小棒自主先学 1.分辨平均分○○○○○○○○○○○○提问:把6个圆分一分,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什么叫平均分?2.平均分○○○○○○○○谈话:把8个梨平均分,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先分一分,再列式计算)口算练习56÷8= 32÷8= 40÷8= 8×3= 8×8= 56+7= 7×4= 7×8=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分辨平均分○○○○○○○○○○○○提问:把6个圆分一分,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什么叫平均分?小结:是的,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平均分○○○○○○○○谈话:把8个梨平均分,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提问:这是怎么分的?你能根据这种分法,列出怎样的算式呢?板书算式。

谈话:是啊,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我们用除法计算。

二次调整二、探究交流(一)教学例11.读一读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梨进行了平均分,现在老师这里有10支铅笔,把10支铅笔分给几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板书:把10支铅笔分给几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提问:每人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小结:就是把10支铅笔平均分。

谈话:要知道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几个同学,就要知道每人分几支。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_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2.在掌握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2.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2.设疑、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支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操作并解答.(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这是怎样想的?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先分分看)(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口述分的过程.教师提问:把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支.)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支)…1(支)教师提问:答话应怎样写?(每人分2支,还剩1支)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答话因有余数需答完整.)(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5)反馈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2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2.教学例4:(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答话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119页例4.(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6)反馈练习:独立完成120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第二种的有余数的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名称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三、巩固发展1.课本120页做一做第3题.(投影出示)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9÷□=□(个)……□(个)9÷□=□(盘)……□(个)(1)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根据这个图和算式(1),你能说说题意吗?(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个)……(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 类推:把图和算式(2)联系起来,你能理解题意吗?(可讨论,根据计算结果的单位名称,“(盘)…(个)”,可以推断是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 比较、归纳:根据图及两个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请学生说出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第一个算式表示,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还剩1个.第二个算式表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2)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写好算式.(3)订正,指名口述思维过程.2.填空:(投影出示)(1)14÷4=3 (2)14÷3=4 (2)(2)21÷6=3 (3)21÷3 =6 (3)3.做练习三十六第2题.指导学生要把2角化成20分后再列式计算.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先把2角化成20分.四、全课小结1.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重点强调根据题意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完整写出答话.五、布置作业:121页练习三十六第1、3题.《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例4,练习十三的第2、6题。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

最新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质课教案

第五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在探索中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小白兔家要来客人了,它采了许多花,要把这些花插在三个花瓶里,可是不知道怎么放,你们能帮帮它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70页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式:12÷3=4(枝)教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表示什么?(表示一共有12枝花)3叫做什么?(除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成3份)这个4枝叫什么?(商)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4枝)。

教师: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你们会列竖式吗?自己先试一试。

学生自己试写,教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来的可以让他说一说,如果没有写出来就直接由教师板演出示。

讲述:12除以3的竖式是先写被除数12,然后写“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边写除数3。

想一想,把12枝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花?(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2的位置写上4。

教师:有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学生:一共分了12枝花。

教师:这个12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3×4=12。

教师:好。

我们把算出来的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12枝花,分了12枝,说明什么?学生:说明花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教师:一共有12枝花,减去分掉的12枝花,得数是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自主练习,做“试一试”的两道题。

2、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横式:45÷5=9(只)。

教师:如果写成竖式,应该怎么写?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竖式。

教师:对着自己写的竖式,想一想,商9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被除数下面的45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课件

36
1
4.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再读 一读。
17÷3=5……2 25÷7=3……4
余 数
余数是总数中的一部分,所以余数的单位 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你能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吗?
每人分几支 分给几人 还剩几支
除法算式
2
5
10÷2=5(人) 正好分完
3
3
1 10÷3=3(人)……1(支)
4
2
2
分完后还有剩余
10÷4=2(人)……2(支)
5
2
10÷5=2(人) 正好分完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4支, 可以分给几人?
10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人, 还剩2支。
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5支, 可以分给几人?
10支铅笔,每人分5支,可以分给2人, 正好分完
你能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吗?
每人分几支
2 3 4 5
分给几人
5 3 2 2
还剩几支
1 2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0 ÷ 3= 3 …… 1

… … …

除商

除 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1. 17个 ,2个2个地圈。
圈了( 8 )组,剩下( 1 )个。 17÷2= 8(组)…… 1(个)
2. 23个 ,3个3个地圈。
圈了( 7 )组,剩下( 2 )个。 23÷3= 7(组)…… 2(个)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余数
分铅笔 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 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
每人分130支÷、2=4支5(、人5)支呢?

《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教材简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实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比照加以编排。

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比照,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能够怎么分”,协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

在比照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理解,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比照,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比照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1.通过度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水平。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法简介: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

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实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水平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很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3456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 53 3 15 2 4 2 26 1 4(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二下数学当堂达标

二下数学当堂达标

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填空1、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人,列式:( )2、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人,还剩()支。

列式:( )3、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

二、说一说这个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10 ÷ 3 = 3 (1)()()()()这个算式读作:()三、判断,并说说理由。

17÷3=4……5() 13÷2=6……1()18÷3=5……3() 26÷5=4……6()四、填一填。

1、()÷6=4……(),余数最大是()2、A÷B=C……5, B最小是()第2课时 表内除法竖式一、用竖式计算。

23÷3= 50÷6= 67÷9=45÷7= 56÷8= 34÷5=二、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542357 改正: 8754562 改正:改正: ( ) ( ) ( )三、解决问题1、一条跳绳4米,21米长的绳子最多可以做几条绳子?2、有41盒牛奶,每6盒牛奶装一箱,至少需要几个箱子?965454第3课时智慧广场一、动动手,动动脑1、照这样摆下去,第24个图形是什么?(用算式表示)2、照这样摆下去,第31个图形是什么?(用算式表示)二、轮流报数游戏,小红报1,小丽报2,小兰报3,小刚报4,请问“25”是谁报的?三、有一列数:2、4、6、2、4、6、2、4、6……这列数的第25个数是几?第二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千以内数的认识一、判断题1、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

()2、3个百和4个一组成341。

()3、783读作七百八十三。

()二、填空题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第四位是()。

2、207读作();623读作()3、八百零三写作:();四百六十写作:()4、375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1)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练习十四弟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学会用算式表示,并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

2. 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摆一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 独立操作。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杨老师,来自三苏故里的苏辙小学,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小棒。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小棒来摆正方形。

请先看要求:(1)用信封里所有的小棒摆成这样一个一个独立的正方形(课件出示)。

(2)如果不够摆一个正方形,就把剩余的小棒放在正方形的后面。

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

2.汇报呈现。

师:摆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我,看来都摆好了。

我们先请摆8根的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有8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可以摆2个正方形。

(老师课件出示)预设1(表达完整)师:厉害!你说得真完整。

预设2(不知怎么表达,或不完整)师引导:有几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请完整地说一遍。

你很聪明,一下就学会了。

师:接下来,请摆9根的同学来说一说。

生:有9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1根。

(老师课件出示)师:说得很好。

接着,请摆10根的同学来说!生:有10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2根。

(老师课件出示)师:说得很流畅。

摆11根的同学接着说。

生:有11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3根。

(老师课件出示)师:对吗?生:对。

师:接下来,应该是12根了。

别忙,同学们,先猜一猜,还剩几根小棒?生:不会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因此在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不仅仅要重视算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和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揭示计算方法。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中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教学可安排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观察,边摆边猜测,用表象支撑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
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能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

老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问题解决时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3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的含义(教材第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白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
1.在()里最大能填几?
4×()<13 ()×6<25
4×()<21 5×()<16
3×()<29 ()×8<25
2.计算。

48÷8 30÷5 28÷7
任选一题,说一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新课讲授】
1.复习表内除法。

(1)出示例1左图。

(2)通过看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会解决吗?
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例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基础。

(3)6÷2=3,6、2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6÷2=3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例1的右图: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例题图是什么意思。

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草莓来摆一摆。

看看每2个摆一盘,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个?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盘?
(3)认识余数:7里面最多有几个2?这余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7÷2=3(盘)……1(个)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抽查。

(2)统一讲解,教师订正答案。

2.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9÷□=□(个)……□(个)
答案:
1.第1题:(1)8 1 17÷2=8 (1)
(2)7 2 23÷3=7 (2)
第2题:(1)4 1 9÷2=4 (1)
(2)2 1 9÷4=2 (1)
2.9÷4=2 (1)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理解复习了除法,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和余数的意义。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4×3<13
7÷2=3 (1)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教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沟通了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