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
中医论文范本
中医论文范本中医论文范本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实践经验。
在国内外医学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围绕中医药学的历史概述、理论体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中医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上古时期的黄帝时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观察人体的脉搏、舌苔等检查方法,诊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同时,中医药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
中医药学还注重预防疾病,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中医药学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中药有广泛的适应症,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
中药通常以方剂的形式应用,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调节身体的功能。
此外,中医还采用针灸、拔罐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
中医药学还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调整气、血、津液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然而,中医药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繁杂,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另一方面,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在一些西方医学界面受到怀疑,认为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中医药学需要不断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
在国内外医学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中医药学注重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疾病,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中医药学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中医药学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范文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
作为一名中医药爱好者,我对中医药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重视阴阳平衡的理念。
中医药认为人
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在治疗
疾病时不仅仅只看症状,更注重调节整体的阴阳平衡。
这种整体观念
是现代医学所缺乏的,因此中医药在调理慢性病和提高免疫力方面有
着独特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采用中草药等天然药材,有着天然、绿色、安全的特点。
相比于西药的化学合成药物,中草药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更加温和,不易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
同时,中草药的制备方法繁多,可以
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药方,增加了治疗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另外,中医药强调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
中医药注重平衡饮食、调
整作息、保持情绪稳定等方面,从而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
的自愈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的治疗理念与现代医学
的治疗疾病之后的理念有所不同,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维护。
总的来说,中医药作为我国悠久的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
药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重视。
作为一名中医药的爱好者,
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将中医药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为人们健康服务,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医疗方式,中医药在我国的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中医药的疗效逐渐被更多人所认可与重视。
本文将就我对中医药的认识进行探讨。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药注重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在中医医生看病时,往往会从患者的脉象、舌苔、面色等综合状况出发,辅以病史、症状等信息,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法。
与中医药不同,西医注重器官的独立性,更加倾向于以解剖、生理学为基础,从病因、病理、症状等方面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其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讲究的是“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未发作之前,通过调理身体,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可能性。
而西医重视的是病已发作后的治疗,注重病症的缓解和病因的定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现代医疗领域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不少现代医疗机构中设置了中医科室,引入了中医药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药的药材和疗法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吸引了不少外国患者前来接受中医药治疗。
此外,中医药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一些慢性病、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有着较好的疗效和临床实践。
比如针灸、中药熏洗疗法等,是中医药独有的治疗手段,对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然而,中医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比如治疗手法和药物疗效的标准化问题、药材资源的匮乏、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医学理念的融合等。
如何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是当前我国医疗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总的来说,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当代社会,中医药在医疗领域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逐渐被更多人认可。
中学生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作文
中学生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作文哎呀,说到中医药,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生病的那些日子。
那时候,我们家附近的中医诊所可是救了我不少命啊!那时候的中医可真是神奇,一把草药就能治好我的感冒、咳嗽、发烧......那时候的中医药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候,我总是觉得中医药就是一碗苦汤,喝下去就能治病。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来,中医药不仅仅是一碗苦汤,它还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中医药的理念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所以,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
你知道吗?中医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草药来治疗疾病了。
到了秦汉时期,中医药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体系。
唐宋时期,中医药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孙思邈、李时中等人都是在这个时期成名的。
现在的中医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了中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
而且,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很多国家都开始引进中医药,把它作为补充和完善现代医学的一种手段。
虽然现在的中医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它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比如说,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得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找了很多西医都治不好。
后来他去看了一位中医,那位中医只是给他开了一副草药方子。
结果,那个人喝了那副草药方子之后,病就好了!这个故事让我觉得中医药真的是神奇得很!现在的中医药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些中草药可能会有副作用,而且有些人对中草药可能会过敏。
所以,我们在使用中医药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医药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问。
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传承中医药这门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中医药的认识
对中医药的认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治疗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药。
一、中医药的基本概念中医药,简称中医,是一种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医学体系。
它强调人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与环境的协调,以及预防为主、治愈为辅的治疗理念。
中医药包括中医、中药以及相关的针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
二、中医药的理论框架1. 五行学说中医药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五行学说。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着自然界和人体内五种基本物质和功能状态。
五行学说被应用于中医药诊断和治疗中,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另一个基石。
阴阳相对而存在,代表着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状态。
在中医药中,阴阳平衡被认为是保持健康的基础,疾病则是阴阳失调所致。
3.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中涉及到人体经络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络是运行于人体内外的一种生物能量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畅通来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就是基于经络学说的应用。
三、中医药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
中药是以天然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药物。
中药有千余种,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功效,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和五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药中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达到阴阳平衡和身体调理的目的。
针灸在疼痛、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3. 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药中的另一种非药物疗法。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推拿广泛应用于儿科、康复科、妇科等多个领域。
四、中医药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学化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医药正逐渐迈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中药学论文(合集5篇)
中药学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中药学论文中药学论文[关键词] 中药;安全性;思考论文摘要:中药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毒性低、安全,事实上也是如此。
安全、有效是对药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必备条件。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如: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马兜铃酸事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黄连事件等,以及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种种报道,使人们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来自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统计,1997年1月~2001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301例,涉及中药品种87种。
注射剂在品种上占32.18%,在不良反应例数上却占到68.71%。
在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14%。
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叫停中药鱼腥草注射剂无疑是对长期被标榜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的又一次挑战。
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药物本身有毒性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中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和独特的临床疗效,许多疑难杂病离不开它;另一方面临床又很难驾驭、使用它,稍不小心就会产生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在对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的综合分析后发现,使用不当是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首要因素。
概括其原因大体如下。
2.1误服伪品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中药的药材非常讲究产地、品种、采集季节及药用部位。
同一种药材,若产地不同,安全性会有较大差别;同一种药材,若产地相同,采收季节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对其作用、安全性也有影响。
2.2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从相关报道来看,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此有较大关系。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临床医生采用大剂量处方,二是患者不按规定剂量服药。
2.3 药品炮制不当药品炮制不当也会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升;如果严格按照药物的炮制程序,是可以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这样就可使患者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的机会减小。
中医药毕业论文
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毕业论文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自然疗法的兴趣增加,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因此,选择中医药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深度的选择。
一、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中医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中医药就已经开始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草药应用到复杂的针灸和推拿疗法,再到现代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技术的不断创新。
二、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多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构成的,而人体也是如此。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认为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经络学说则是指人体内的经络系统,通过调节经络的流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医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疑难杂症,中医药都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四、中医药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研究方法的应用使得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了更加准确和科学的验证。
例如,通过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解析中药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同时,中医药的现代化制剂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五、中医药的挑战和前景尽管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中医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
由于中医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给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药学论文的参考范文(热门5篇)
中药学论文的参考范文(热门5篇)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药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中药学岗位工作的任务。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药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
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
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
中药毕业论文
中药毕业论文摘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中药的概念、历史和发展,中药的研究方法,以及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
该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中药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其与西药的优缺点比较。
该研究对于推动中药的发展和进一步挖掘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中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多年来,中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并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药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2. 中药的概念和历史中药,也被称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疗效源自于对草本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运用,是中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结晶。
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其应用经验被记录在经典医书中,并一直传承至今。
3. 中药的研究方法为了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现代科学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此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也是了解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手段。
4.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大量疾病的治疗,中药显示出对症状的缓解和疾病的根本治愈的作用。
例如,某些中药在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5. 中药与西药的比较中药与西药在治疗方法和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药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来治疗疾病,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
而西药则主要通过控制症状和针对特定病理机制来治疗疾病。
中药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了更好的长期效果和副作用较少的优势。
6. 案例分析:中药治疗癌症中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以某种中药配方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对不同类型癌症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
通过与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的比较,展示了中药在提高生存率、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的优势。
对中医的看法和理解作文
对中医的看法和理解作文中医,这个神奇的东方宝藏,自古以来就有着无数的忠实拥趸。
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用那双智慧的眼睛,洞察着我们的身体,用那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对中医的看法和理解。
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里面记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融合了道家、佛家等众多哲学思想,可谓是博大精深。
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总会被那些古老的文字所吸引,仿佛能听到那些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的心跳。
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位全能的魔术师,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惊人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熬夜导致身体虚弱,头疼得厉害。
当时我正巧遇到了一位中医大师,他看了看我的舌头,又摸了摸我的脉搏,然后告诉我:“你这是肝火旺盛,需要调理一下。
”说完,他给我开了一副中药方子。
我按照他的嘱咐熬了药喝下,没过多久,头痛的症状就明显好转了。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
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位贴心的朋友,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和支持。
有时候,我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失眠,心情郁闷。
这时候,我就会去找一位中医师傅倾诉。
他们总是耐心地听我讲述我的烦恼,然后给我一些建议。
有时候,他们还会教我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帮助我缓解压力。
在他们的关爱下,我总能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变迁。
从古代的黄帝内经,到现代的中医药典籍,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先人们的智慧和努力。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还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个伟大的民族。
我对中医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它不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医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为中医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吧!。
中医学论文
中医学论文第一篇:中医学论文我对中医的认识中医学是绽开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株奇葩,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接触《国粹—中医学精要》这门课以前,我对中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一些草药和针灸上,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中医的认识长进了许多。
整个中医理论的核心就是四个字“阴阳调和”,中医把人体理解为一种自组织系统。
把人体的发病和愈病都看作是机体自主性反应过程,强调人的自组织机制是健康,疾病,愈病的枢机。
中医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疾病有标,本之分。
中医治病重在治本。
中医的治本主要是运用推动机体自主调理的艺术,其主要内容是扶正祛邪,五藏生克,阴阳自和。
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中医学就像一条容纳百川的河流,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关于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规律的医学文化体系。
要加深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对于其历史的研究是必要的,中医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是深厚的: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
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对中医的看法和理解作文
对中医的看法和理解作文中医这个话题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你看,有的人一提到中医,眼睛里都能闪出光来,仿佛中医是他们的救星;有的人则完全无感,觉得这玩意儿不过是一些古老的“偏方”罢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时不时被这个话题折磨得够呛。
所以,我决定聊聊我对中医的看法,顺便也带带一些旁观者的声音。
首先得说,见到中医的那些“老法子”,有时候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上回我去看了个中医,大夫拿出一大堆草药,里面的名字就像外星语一样,什么“百部”、“牛蒡子”,感觉就差拿出“火星石”来治病了。
我当时就问:“大夫,这些药能不能在网上买到?”大夫笑着说:“中医不是快餐,药材是有讲究的。
”我只好笑着点头,心里琢磨着,万一有天我也得去外星买药呢?说到中医的那些神奇疗法,就不得不提我的朋友小李了。
他可是个中医狂热分子,每次聊到这个话题,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上回我跟他说我有点小感冒,他立刻就拿出了一本中医书,翻来覆去的,看着就像破了案一样:“你看,你这个症状就像是‘外感风寒’,我给你开个方子,保证三天见效!”结果我试了一下,发现好像也没啥特别的神奇,还是要好好休息,喝点热水。
不过,小李坚持说,是中医的药力在慢慢发酵,我倒是被他的热情打动了。
再说说我家那位老妈,她也是中医的坚定支持者。
她每次看病,都是先去找中医,什么“艾灸”、“刮痧”她都用过。
记得有一次她拉着我去做了个“刮痧”,那感觉就像是背上被划了一道道的痕迹,疼得我直咧嘴。
老妈却笑呵呵地说:“这叫‘活血化瘀’,有好处的!”我心里想,这要是西医医生做这种事,估计会被投诉的吧?虽然中医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我也不能全盘否定。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医还是有它的市场,也帮了不少人。
在我身边,有些人用中医治好了难治的病,真的是很令人佩服。
而且,中医的整体观念也让我觉得蛮有道理的,像“天人合一”的理论,不失为一种生活哲学。
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医就像是一本老旧的书,有些章节让人觉得新鲜,有些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医学论文
中医学论文篇一: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对中医药的认识学校:重庆师范大学姓名:文艾学号:20090512997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
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
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关于中医的论文范文
关于中医的论文范文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医药活动。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一,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其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而五行则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络学说则是中医药治疗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认为人体内部有着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调节经络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津液学说则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血津液的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以中草药为主要药物,通过煎煮、熬制等方法制成药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针具,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和气功疗法则是中医药的传统疗法,它们通过按摩、推拿、调息等方法,调节经络、气血,以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中医药在保留传统理论和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疗法。
例如,现代中医药在药物治疗方面,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草药疗法,还引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研发出了许多新型药物,如中药注射剂、中药片剂等。
在针灸疗法方面,现代中医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法,还引入了现代医疗设备,如电针、激光针等。
在推拿按摩和气功疗法方面,现代中医药也不断创新,研发出了许多新型疗法,如足底按摩、气功调息等。
我对中医的认识作文
我对中医的认识作文
英文回答:
I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s it has been a part of my family's healthcare routine for many years. TCM focuses on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the body, as well as the flow of qi, or energy. For example, when I was younger, I suffered from frequent headaches, and my grandmother would always make me a cup of ginger tea to "warm up my body" and "dispel the cold." It always helped to relieve my headache, and I began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using natural remedies to restore balance in the body.
中文回答:
我对中医有很好的了解,因为它一直是我家庭的健康保健常规的一部分。
中医注重身体阴阳平衡,以及气的流动。
举个例子,当我年纪更小的时候,我经常头痛,我的奶奶总是给我泡一杯姜茶来
“暖身”和“驱寒”。
这总是有助于缓解我的头痛,我开始明白使用天然疗法来恢复身体平衡的概念。
对中医药的认识及感受
对中医药的认识及感受嘿,你知道不?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药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宝贝。
就说前段时间吧,我不小心着了凉,一开始没当回事儿,结果感冒越来越严重。
鼻子堵得死死的,脑袋也昏昏沉沉的,浑身没劲儿。
去医院看了,医生开了一堆西药,吃了几天,症状是减轻了点儿,可总觉得这身体还是不得劲儿。
这时候,我奶奶就发话了。
她说:“你呀,别老吃那些西药,咱试试中药呗。
” 我一开始还挺抗拒的,觉得中药那味道肯定苦得要死。
但架不住奶奶的唠叨,就跟着她去了一家中医诊所。
那个老中医看上去就很有经验的样子,他给我把了把脉,看了看舌苔,然后就开始一边写方子一边跟我讲。
他说我这是风寒入体,得把寒气给逼出来。
我也听不太懂,就懵懵懂懂地点头。
拿着方子去抓药,那药包一打开,哇,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有。
有像树枝一样的,有像小石子儿似的,还有一些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啥。
我心里那个犯嘀咕啊,这能管用吗?回到家,奶奶就开始给我熬药。
那味道,简直了!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
我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喝了一口。
妈呀,苦得我差点吐出来。
奶奶在旁边一个劲儿地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赶紧喝了。
” 我没办法,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往下咽。
喝了两天中药,嘿,你还别说,这身体真的慢慢好起来了。
鼻子也通了,脑袋也清醒了,浑身都有劲儿了。
我这才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吧,总觉得中药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煮在一起,能有啥用呢?现在我可知道了,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中医药啊,那可是有大智慧的。
它不像西药那样,吃下去马上就有效果,但是它能从根本上调理你的身体,让你真正地好起来。
以后啊,我可不敢小瞧中医药了。
说不定啥时候,它又能给我带来惊喜呢。
这就是我和中医药的奇妙缘分,咋样,够神奇吧?。
中学生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作文
中学生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作文中医的神奇魅力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一个特别的东西——中医药。
你们知道吗?中医药可是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它可不仅仅是治病救人那么简单哦!说起中医药,我可是有一大堆话要说。
中医药讲究的是整体调理,不像西医那样只看表面,只治标不治本。
比如说,中医治疗感冒,不是简单地给药,而是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生活习惯,让身体自己慢慢恢复健康。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说的“内调外养”,内外兼修,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再来说说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中医有很多神奇的草药和疗法,比如针灸、拔罐、刮痧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让人感觉轻松愉快。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天里,你躺在树荫下,听着蝉鸣声,喝着凉茶,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这就是中医药的魅力所在。
而且,你知道吗?中医药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比如那个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发现了蔡桓公体内的疾病,及时救治了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医药是一门需要细心观察和耐心诊断的艺术。
当然啦,中医药也有一些小缺点。
比如有些人对它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不如西药那么快速有效。
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医药是一种非常温和的治疗方法,它适合大多数人。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大家。
我想说,中医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珍惜它、传承它,让它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光发热。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
谢谢大家!。
浅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药的认识摘要: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医药知识在维护古今人类健康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将在应对自然、社会、疾病的变化中获得世代传承、持续创造与发展。
本文拟从中医药知识的定义及分类出发,浅谈中医药认识误区及其传承与传播。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知识;分类;认识误区;知识传承一、中医药知识的定义及其分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以及博大精深文化影响的中医药已然成为我国的国粹。
中医药文化不仅吸取了儒、道、释、法、阴阳、兵、农等学派的精华思想,同时还与传统哲学、历法、天文、礼仪等密切相关。
除其整体思维模式所包蕴着的东方文化的璀璨光艺外,中医药这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和防治人体疾病的科学还拥有极其丰富且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在医学尤其是西方医学如此发达的现代,中医药学仍在维护人类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以下八类:1.生命知识:与人的生命过程相关的知识即为中医药的生命知识,即人类生、长、壮、老、己等知识,具体包括神明、形体以及生命物质等内容。
2.养生知识:与养生、保健、防病以及延寿等相关的知识称之为养生知识,我们所熟知的饮食养生、药物养生、四时养生、起居养生、导引养生均属于中医药中的养生知识。
3.疾病知识:中医药中的疾病知识即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内科病、外科病、妇人病、小儿病、五官病等均包括在内。
4.诊法知识:对处于疾病状态下人体临床征象的神态、形态、物态、自觉态、舌象、脉象等知识进行诊断的知识称之为诊法知识。
5.疗法知识:疗法知识即与疾病治疗方法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具体包括药物、针灸、正骨、推拿、手术、刮痧等疗法。
6.针灸知识:由于药物疗法与针灸疗法是相对独立的且理论相对完善的疗法,因此本文将它们各自独立列为一类。
针灸知识主要包括针刺、艾灸治疗等内容,具体蕴含针具、灸具、针法、灸法、针方、灸方等知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范文首先,我提出我的观点,我认为中医中药对我们目前生命健康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如果使得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引领世界生命科学向前发展的一面大旗。
最近看到很多反对传统中医中药的文章,提到目前的许多中药对于药效和不良反应等都含糊不清,而且中药讲求千人千方,针对同样的病情没有一个唯一的解决手段,会因时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的药方。
这样的说法,我是比较赞同的。
因此,现在买药,如果是中药或者中成药,我都会看看其不良反应等,大多数情况下基本都是不详的字样。
这也会让我心中踌躇不安,既愿意相信其药效,又担心这不明的不良反应。
从小我们都听长辈说起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是药三分毒。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治好病的同时,肯定也会对身体有其他的伤害,只是程度轻重而已。
所以,对于中药或者中成药,未来的发展,应该尽可能的通过临床实验来确定药效和不良反应。
让我们对这类药物更好信心。
我是学理工的,我相信自然科学。
而且最近几百年的科学发展,也证实了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
所以对于中医中药,我觉得它们并不是与西医西药是对立的,通过对中医中药的深入研究,科学化,这更是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转变的过程。
我们的老祖宗有太多的好贵的资源留给了我们。
医圣张仲景的千金方,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华佗等一大批古代神医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中药的医药学经验。
通过对这些药方的进一步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利用统计学理论,确定药效和不良反应,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中药的贡献。
中医药对我们而言,就算一个巨大的宝库,通过挖掘,分析,肯定能得到梦寐以求的结果。
我们总觉得理工科的诺贝尔奖是科学技术的最高认证。
青蒿素的获奖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对老祖宗的宝库挖掘,就能获得世界人民都认可的成就。
另外说点题外话,很多的中医,对于治病的分析,都是基于表象或者结果论,认为有效果了就行,以一些玄而又玄的理论来分析治病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医药的认识学校:重庆师范大学姓名:文艾学号:20090512997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
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
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
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
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
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
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
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
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
升降浮沉,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
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
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
学习中药知识就必须了解中药的炮制,它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
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劳动生产,必须猎取食物。
由于人类的增值,鸟兽鱼之类不敷食用,则尝试草木之类充饥,人们常误食某些有毒植物或动物,以致发生呕吐、泄泻、昏迷,甚至于死亡,有时吃了之后使自己疾病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便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为了服用方便,就有洗净、将整枝整块的擘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
这种利用火来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古文献中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和简单的炮制原则。
到了汉代,中药炮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
有关药物炮制的方法更多的是散见于处方药物的脚注,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
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
对制药火候上提出“烧、炼、熬”三者不同。
并出现了大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但方法比较简单。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目的也多样化了,开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的炮制而同时重视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金元时期,名医各有专长,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均特别重视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开始对各类炮制作用进行了总结,明代又进一步系统整理,便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
明代对医药比较重视,在中药炮制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显著的建树。
清代多在明代的理论基础上增加炮制品,此时的医药文献多有专项记载炮制的方法和作用,但也有某些炮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也不甚同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继承方面,各地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版可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同时,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
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三)增强药物疗效,(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五)便于调剂和制剂,(六)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七)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八)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那么人们是怎样去鉴定中药的呢?首先就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效不同。
以假充真,品种混淆,也是对中药进行鉴定原因。
例如,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
另外,品种是变化的,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鉴定方法有四种,各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如全草、根、粉末;有时需几种方法配合运用。
第一、来源鉴别,观察植物形态观察特征,采集有花果标本。
单纯靠营养器官是不够的,有时易得出错误结论。
重点采集完整繁殖器官。
核对植物学文献,植物态、图鉴、植物分类学报、补编,必要时查对原始文献。
核对标本,最好到植物所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必要时请专家协助鉴定。
第二、性状鉴别,宏观观察方法,观察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
第三、显微鉴定,先制片和封藏试剂,再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检查,最后扫描电镜。
第四、理化鉴定,通过对物理常数测定、膨胀度、色度、溶血指数以及荧光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指纹定性分析、有害物检查来实现的。
中药鉴定也是有难点和空白的。
同一药材的同属不同品种、性状、结构相似如党参属、沙参属、铁线莲属、钩屯属、石斛属、黄精属,同种药材不同地区产品,动物药的鉴别阿胶、龟板、蛇胆,未知药材鉴别及检索已知形状:结构、粉末、它的药名或范围,未知粉末鉴别等方面都是存在难点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鉴定有了新技术、新方法。
例如:色谱法,光谱法,X 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电分析法以及等电点法。
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了中药化学的出现,中药化学是一门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的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它随着化学分离、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色谱分离技术和各种波谱分析技术的开发使用和逐步普及,使中药中成分复杂、含量甚微、分离难和鉴别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同时药理活性成分筛选技术的进步,对促进中药化学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草药有上万种,来源复杂,加上生态环境各异,进行过现代研究的只是少数,而经过相对系统研究的则更少。
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苷类、甾体、萜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有机酸、微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类成分,而每一类的数目又非常庞杂,这些化学物质并非机械的堆集在一块,而是共存于同一生命有机体中,之间还可能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联。
如果几种甚至十几种中草药混合在一起,其成分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提取分离技术是开展天然药物研究的必要条件。
采收之后如何加工能确保有效成分不损失?我们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
为了使人们学习之前对所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所认识,人们对化学物质进行研究,同时还将系统地总结了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我们知道炮炙是传统中药材入药前的一种特殊加工过程,有炒、炙、煅、蒸、煮、燀等十多种加工处理方法。
其他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天然药物种类繁多,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十分复杂,又因各种成分的结构及性质不同,所采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也各异。
近年来一些先进技术在提取分离中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对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的周期。
无论何种方法,首要的是熟悉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
提取一般是指用适宜的溶媒和适当的方法,将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提出的一个过程;得到的提取物中仍含多种化合物,再将提取物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一一分开的过程,称为分离;将分离所得单体化合物加以纯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精制。
提取、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很多。
我们常用的是溶剂提取法,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
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此法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所提取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
溶剂通常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氯仿、苯、石油醚等。
选择溶剂时,溶剂的亲水性和亲脂性要与所需提取成分性质相适应,而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之分。
化合物亲水性基团越多(如:羧基、羟基、含氧基团等极性基团),其极性就越大,表明为亲水性;而亲水性基团少者,则表现为亲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