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
中国的节日民俗与旅游
(3)旅游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活力
现代社会中,一些传统节日由于种种原因正趋衰落, 若不加以拯救,会有自然消亡的可能。
旅游可以把传统节日与旅游相结合,让传统节日中 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成为旅游观光的新内容。
旅游对于一些现代社会仍然流行的传统节日也有相 当的促进作用。五月端午赛龙舟是经年不衰的节日 民俗。近年来,许多地方在旅游上做文章,把赛龙 舟的活动推向世界。
3、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
节日庆典系综合性的民俗,是民族或区域民 俗生活的集中大展示。
我国节日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丰盛的饮食, 热闹愉悦的氛围,不仅使游人获得知识,得 到休息、愉悦,而且交流了情感,增进了友 谊。
开发春节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很多:
请出来:把各地富有特色的春节民俗集中展示。近 年来在一些新兴的文化节中已有尝试,如建立民族 文化村、民俗风情园,仿造一批少数民族民居,设 一些民族歌舞节目表演。这些做法起初观众相当火 爆,但过后很快被冷落。究其原因,是因为人工制 作的景点和节俗活动缺乏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现代的节日旅游比古代更加丰富。不仅有自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 旅游,而且有许多现代节日旅游。现代的新兴地方节日也有许多旅游 活动的内容。
(2)节日是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佳期
节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节日期间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 节日期间人们的消费观念异于平日
节日旅游具有的有利因素是其发展的重要 条件,古今节日旅游的盛况表明,节日是对大 众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假期,也是开展民俗旅游 的最佳形式之一。
中国的节日民俗与旅游
人们喜欢节日旅游,不仅因为节日期间 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而且还因为其有着多姿 多彩的民俗风情。
1、节日民俗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2、节日民俗旅游的类型 3、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介绍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介绍1. 引言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以体验当地文化、历史和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品尝地方美食、欣赏传统表演等方式,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受独特的民俗风情。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国著名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为旅行者提供参考。
2. 海南黎苗风情村海南黎苗风情村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重点民俗旅游村之一。
这里生活着黎苗族民众,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手工艺品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例如编竹筐、织黎锦等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黎苗特色美食,体验到黎苗族的独特民俗风情。
3. 四川雅安汉源土司城四川雅安汉源土司城是中国四川省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
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土司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土司府邸、土司庙宇等历史建筑,了解土司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
此外,汉源土司城还以其特色的民俗活动而闻名,例如土司招待、轿子担行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与到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感受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云南丽江古镇云南丽江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保留着完整的纳西族传统风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丽江古镇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而吸引着无数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品尝纳西族传统美食、观赏民俗表演等。
此外,来到丽江古镇还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民俗活动,例如古城游、纳西长街民俗杂耍等。
丽江古镇是一个让人沉浸在古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中的好地方。
5. 内蒙古草原文化体验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拥有广袤的大草原、独特的民俗文化。
来到内蒙古草原,游客可以住在蒙古包中,感受蒙古族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蒙古族传统歌舞表演,参与到马球比赛等传统活动中。
此外,品尝正宗的蒙古族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
内蒙古草原是一个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蒙古族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6. 总结民俗风情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通过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中国民俗旅游资源概述知识讲解
学科(xuékē)框架
民
服饰民俗(mín
俗
sú)
旅
饮食民俗(mín
民俗旅
游
sú)
游资源
基
居住民俗(mín
(zīyuán)
本
sú)
开发
概
交通民俗(mín
念
sú)
人生礼仪民俗
(mín sú)
节日民俗(mín
sú)
第四页,共74页。
民俗旅 游区划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zīyuán) 概述
第十页,共74页。
c.土地农耕民俗旅游资源
主要有刀耕火种、山地游耕和精耕细作农业。如土 地信仰、龙王信仰、安土重迁、风水观念、重农抑商、 聚族而居、崇宗敬祖、邻里亲情、落叶归根、天人合 一等等。
东北黑土地、中原黄土地、南方红土地等广袤的大地 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季节性田园风光和宁静和谐的 桃源仙境,麦苗、稻浪、园圃、桑田、茶园、麻地、 果园、小桥、流水、人家、乡村、老寨、古镇,构成 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农耕田园画卷。在这幅画卷里,不 同地方的人们,通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各有 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和行之有效的农耕技艺,整地、选 种、播种、除草、收割、脱粒、储藏(chǔcáng)、加 工,稻作文化与麦作文化各有千秋,景象各异,薅草 锣鼓、背工咏唱、开秧吃新、春秋祭社、农具整置、
教学基本(jīběn)内容
民俗旅游概述 服饰民俗旅游 饮食民俗旅游 居住、交通民俗旅游 人生礼仪、节日民俗旅游 游艺(yóuyì)、农业民俗
旅游
民俗旅游资源 (zīyuán)
第二页,共74页。
资源(zīyuán) 开发理论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民俗旅游的影响与可持续(chíxù)发展
《中国民俗旅游》课件第一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第二节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堪称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生动、最绚丽多彩的组成 部分。 如经济民俗中所包含的精妙绝伦的建筑和居住习俗,社会民 俗中所包含的妙趣横生的婚俗,信仰民俗中虔诚的宗教习俗, 以及优美动人的游艺民俗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对旅游接待地民俗的双重影响
(一)地域性 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北方的靰鞡
西南山寨的背篓
(二) 传承性 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 相对稳定性。
比如岁时节日习俗以及我国自古以来就己完备的结婚习俗。
(三)变异性 民俗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 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如从清代满 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
商贸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
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
信仰民俗—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 形态方面的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游艺民俗—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
三、民俗的特征
积极影响: 由于旅游使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暂时 流动,所以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交融与发展。
消极影响:造成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发生 了变化,一些典型的民族习惯正在消失,无法形成 旅游产品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了解民俗有利于做好旅游接待 旅游接待者必须熟知本地风俗,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信手拈 来。 旅游接待者只有了解游客客源地的民俗,才可能了解游客的
❖ 2010年参与性
❖ (四)纯真性
彝族哑巴节 游客穿藏族服饰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民俗旅游不仅能让游客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还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机会。
因此,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方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为国内民俗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民俗旅游的历史演变民俗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兴盛的。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国内民俗旅游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1989年):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渐开放,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开始吸引游客。
这一时期的民俗旅游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和乡村风情,缺乏系统的开发和规划。
发展阶段(1990-1999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民俗旅游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和整理当地的民俗资源,通过举办民俗节庆、建设民俗村等形式,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对民俗旅游进行系统的研究。
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新世纪,民俗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也加大了对民俗旅游的开发力度,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创新产品等形式,推动民俗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术界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涉及的主题和领域也更加广泛。
回顾国内民俗旅游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旅游在国内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民俗资源、提升民俗旅游的品质和内涵、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将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4版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教案: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旅游文化》教材第四章“旅游民俗文化”,具体包括:旅游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中国各地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实例;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各地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实例,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了解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旅游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中国各地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实例;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难点:旅游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地域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查阅资料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旅游民俗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旅游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以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为例,分析其代表性和典型实例,让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旅游民俗文化概念:……特点:……分类:……代表性实例:……作用:……七、作业设计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地域特色理解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当地的民俗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俗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民俗文化景点,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内容解析1. 旅游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这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
其中,旅游民俗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季节性、表演性和商品性等特点。
民俗文化旅游景观
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民俗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具有特殊内容、形式和特点的社会文化现象。
而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则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所展现的具有地方特色、能够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景观。
在中国这个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民俗文化的国家,有许多地方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景观。
以下是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点。
首先,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体现民俗文化的典型景点。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园内建筑、雕塑和园林景观都展现着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和文化,如长廊、画廊、画壁、山石、假山、湖泊等等。
同时,颐和园还经常举办各种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传统戏曲演出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其次,四川的峨眉山也是一个展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景点。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陡峭的山峰和古老的寺庙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峨眉山上欣赏到古老的佛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如各种庙会、佛事法会、僧人的诵经和念佛、民间信仰等。
峨眉山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木刻等,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制作或购买作为纪念品。
此外,云南的丽江古城也是一个展现民俗文化的特色景点。
丽江古城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巷和古老的民居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丽江古城还有着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如东巴文化、宴席文化、舞蹈和音乐等。
游客可以在古城中欣赏纳西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可以乘坐木质竹筏游览丽江古城周边的山水风光。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地方也拥有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如西安的华清池、山西的古城平遥、广东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等。
这些景点都通过各种方式展示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民俗文化旅游景观不仅可以丰富旅游的内容,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旅游,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和风情。
同时,民俗文化旅游景观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四章“旅游民俗文化”,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特点、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我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
3.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我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
难点: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民俗活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
2. 讲解新课(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特点通过讲解民俗文化的定义,使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
结合实例讲解民俗文化的特点,如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
(2)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分析民俗文化对旅游的吸引力,以及民俗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我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介绍我国各地民俗文化的特点,如北京的四合院、广东的舞龙、四川的变脸等。
(4)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并分析其地域特色。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的一道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2. 内容:(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特点(2)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3)我国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4)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我国两个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并分析其地域特色。
(3)谈谈你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的认识。
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种类
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和种类中国民俗旅游的概念中国民俗旅游是指以探访和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行为。
它融合了旅游和文化两个元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是一种让游客深入了解、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中国民俗旅游的种类:1.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文物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能够缅怀历史。
2.民俗民风旅游民俗民风旅游是指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饮食、娱乐活动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这种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为它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和民俗风情。
3.祭祀庆典旅游祭祀庆典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与当地举办的传统节日活动、庙会、年画展览等方式来了解中国独特的祭祀庆典文化。
这种旅游模式能够让游客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特色建筑旅游特色建筑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当地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园林建筑、民居建筑等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旅游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独具特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旅游模式能够让游客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5.民间艺术旅游民间艺术旅游是指游客通过欣赏各种地方艺术表演、参观剪纸、陶艺、织锦等民间手工艺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的旅游形式。
它也是一个让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总之,中国民俗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具备了旅游和文化两个元素,涉及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祭祀庆典、特色建筑、民间艺术等多种类型,它能够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为全球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优势和弊端
四合院,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作坊 以 及河南开封的 宋代鄙城;大漠丝路 隋怀”着重介绍丝绸之路沿 “ : 途省 、 、 市 自治区所特有的民族和民俗风情 ;西南 “ 民族风情”推出的是西藏、 : 广西、 贵州 、 云南 、 四川 等地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活情景 ;中国最南部的广 东、 海南 、 福建省以“ 南国风景窗” 为题 , 介绍南方 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此外上海 、 江苏、 浙 江和安徽等省市也将推出古都 、 运河 、 园林集锦等
l民俗 和 民俗旅 游 1 民俗及其分类 . 1
1 .民俗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在发展 .1 1 过程中由民间创造的, 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 , 为 人们共 同传承的物质文化生活 ,包括各种物质生 产、 、 饮食 居住、 、 、 迁徙 岁时 婚丧礼仪以及工艺 、 农 业、 贸易、 行业、 游艺等习俗。它依靠 习惯势力 、 传 习力量和心理信仰约束 ,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的表 现。 1 2我国民俗学界通常将 民俗分为以下五 . 1 类: 生产习俗 : 主要包括渔猎 、 农耕业 、 畜牧业 、 手 工业 、 建筑业 、 商业等 ; 生活习俗: 主要包括衣、 、 食 住、 医、 、 、 、 、 、 、 行、 用 语言 产育 婚姻 丧葬 寿诞 礼仪、 节 日等; 文化习俗 : 主要包括民间口头文学 、 美术、 舞蹈 、 音乐、 游艺、 竞技等; 组织制度 : 主要包括村 落、 家庭、 社团的组织制度 、 姓氏等; 信仰和迷信 : 主 要包括图腾崇拜 、 神灵信仰 、 、 诅咒 禁忌 、 、 预兆 占 等。 1 2民俗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民俗旅游是指人 们离开 常住地 ,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 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34 ̄ 游 ,它以—个国家或 ck _ 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 和形式上具有鲜明、 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口 。个 性鲜明的民族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丰富 而独特的少数 民族文化是许多地区旅游业发展的 基础而民俗是民间相沿积久 、 长期传承的' 并表现 在人们行为上、 心理上、 口头上的“ 物化”“ 、活化” 的 文化是 一定地域 ^ . 民社会生活的真实而直观的写 照。民俗旅游满足了游客“ 、 、 求新 求异 求乐、 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 容之一。目前 , 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民俗 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因此, 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 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2我国发展民俗旅游的优势 中 国地域 辽 阔 , 众 多 , 在 汉代 就 有 “ 民族 早 千 里不 同风 , 里不 同俗 ” 百 的说法 , 民俗风 情。中国 即 由5 6个民族组成 , 每个民族都有 自己悠久的历史 文化和独特的风俗, 这些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为 中国开发民俗风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我 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 自己的重要社会财 富, 也是全世界旅游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 特殊的自然环境 , 复杂 的民 族成分, 曲折的发展历史 , 其旅游资源 自 成一 体。 2 民 . 俗旅游内容丰富。我国民俗旅游包括 1 “ 北方风情卷”游客可以到满族 、 鲜族 、 : 朝 蒙古族 居住 的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内蒙古 自治区 走访民居 ,观赏少数民族风情 ;中原民俗画廊” “ : 以山东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西 、 南等 中原地区 L 河 “ 颇具特色的民俗景观为主 ,在这里可以看到北京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不断增加,民俗旅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国内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对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民俗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某个地区或民族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表演、民俗节日等,来感受和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比于传统旅游,民俗旅游更加注重体验和互动,更能带给游客真实的文化感受。
二、国内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从北方的冰雪节、元宵节,到南方的端午节、中秋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
此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民歌舞蹈等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三、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的现状国内民俗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纷纷加大对民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研究者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探索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民俗资源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
2. 文化传承与创新民俗旅游的核心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民俗文化,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提出合理的传承和创新路径,以满足现代游客对多样化文化体验的需求。
3. 游客体验与满意度研究民俗旅游的核心是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分析游客对民俗旅游的期望和需求,探索如何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以增加旅游业的竞争力。
4. 旅游管理与规划民俗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支持和规划。
研究者通过研究旅游管理和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国内民俗旅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研究内容重复性较大,缺乏创新性和深度研究。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标准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编码:
开设时间:第3学期课时数:18
一、课程性质
《中国民俗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日后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其旅游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有比较系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1、能力目标:了解民俗、民俗学、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及种类。
2、社会目标:熟悉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民俗学的性质、范围及任务,掌握民俗旅游的含义、特征、类型。
3、专业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该课程的知识解决旅游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三章中国酒水民俗(2学时)
五、教学资源的选用
课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播放教学视频、PPT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六、教师要求
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具备导游基础知识、协调与沟通能力、教育教学等方法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本课程所需的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
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1、考核标准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评价见表1,各部分的具体考核方式见表2。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考试分数综合的考核方法。
具体见表2
九、教学组织设计
本课程将采取章节教学组织模式,以每一章节的知识点为驱动,按照“导学案”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现状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人文地理、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新兴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研究现状的角度来探讨国内民俗旅游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一、研究背景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通过体验、参与民俗活动,进一步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
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旅游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二、研究内容1. 民俗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工艺品制作、民居建筑等。
例如,西南地区的彝族、藏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舞蹈,北方的冰雪节和灯会,以及南方的水上民俗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民俗旅游产品随着民俗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民俗村落开始推出民俗旅游产品。
游客可以选择参加传统婚礼、制作手工艺品、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等活动,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3.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国内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民俗旅游的扶持力度,投资建设了许多民俗文化村和旅游景区。
同时,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进行民俗旅游的研究和调查。
4. 民俗旅游的挑战虽然民俗旅游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不够到位,导致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
其次,一些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缺乏真正的民俗特色,使得游客体验不够真实和深入。
此外,一些民俗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研究方法研究民俗旅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
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同时,还可以与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民俗旅游的认识和看法。
四、研究价值研究民俗旅游的意义在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研究,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民俗旅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研究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提升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二是加强对游客需求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三是加强民俗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四章——旅游民俗文化。
详细内容将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各地特色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认识各地特色民俗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俗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
教学重点: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教材第四章内容,详细解读各地特色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保护民俗文化的措施。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二、各地特色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三、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四、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3)针对如何正确对待与保护民俗文化,提出你的建议。
2. 答案:(1)答案要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及其文化内涵。
(2)答案要点:民俗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等方面的作用。
(3)答案要点:加强立法保护、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合理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俗文化现象,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旅游案例分析
谢谢观看
休闲牧场案例
飞牛牧场产品
奶制品零食
牛奶护肤品
乡村风味牛奶餐
纪念品
休闲牧场案例Leabharlann 飞牛牧场产品销售牛奶屋
新鲜奶制品
牧场工房
纪念品 乡村客栈
花坊
玻璃花坊 经典商品
牧场生活 概念店
日用品
礼物坊
温馨小礼物
红砖屋
普通商店
休闲牧场案例
飞牛牧场产品销售渠道
实 体
牧场内6个主题商店 全台湾10个百货商店
网 络
案例3——韩国民俗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
特色3:无须跋山涉水,即可 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 特色4:三大国际性特色表演: 《东方霓裳》、《金戈王朝》、 《龙凤舞中华》
中国民俗文化村——民族风情
中国民俗文化村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
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春节大庙会、泼水节、 迷情聊斋夜等,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 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
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
庄严神圣浴佛祈福典礼
疯狂奇趣爆笑玩水夺标
童趣梦幻开心儿童玩水池
惊喜湿身互动泼水小分队
独特风情原生态傣族歌舞
动感high歌夜场乐队狂欢
案例2——台湾飞牛牧场
飞牛=蝴蝶+奶牛 是牧场两大体验主题
1
农业经营体验区
• 牧野风情区 • 飞牛广场—大草坪亲子活动区
2
休闲活动区
• 客服务中心区 • 有机蔬菜展示区 • 农民研习训练区
飞牛牧场是以乳牛养殖为主的休闲农场,
前身为中部青年酪农村,是台湾中部首屈 一指的休闲牧场。
3
农业景观及自然生态区
• 蝴蝶中心 • 休闲农场研究发展及计划保留区
中国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中国民俗旅游》课程作业
一、什么是民俗?
答: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际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果为依据的,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延续承袭。
十七、举例说明目前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答:1、民俗庸俗化。如:有的地方利用巨资修建恐怖的封神榜、九龙宫、地狱,也号称民俗旅游开发。这不是弘扬民俗文化,而是搞低级趣味。2、民俗旅游项目(节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如:有些民族村、民俗村特别注重外表形象,从服装的色彩、质地、装饰,到着装人的相貌、神情,都好象在演出舞台剧。3、匆忙上马,开发粗糙。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取得巨大成功后,急于富起来的有些单位和旅游部门目睹这种“见效快”的挣钱法,不考虑任何问题,不进行调查,就进行仿效。4、开发重点不突出。5、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各地的旅游商品大都似曾相识,没有个性。6、破坏性大。
二、民俗旅游有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答:民俗旅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消遣观光型民俗旅游。如:我们到桂林去领略桂林的山水,感受大自然的造化。
2、参与型民俗旅游。如:内蒙古举办的“草原风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
3、考察型民俗旅游。如:到外地除了一般的参观、消遣外,主要通过对特定的民俗旅游地的考察,获取某方面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十三、游艺民俗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有哪些优势?
答:1、游艺民俗特性与旅游需求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刺激性和可参与性。2、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情趣。3、游艺民俗的旅游资源挖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旅游内容和景点已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变化中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大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服饰商品
5) 服饰仿制
2.开发应注意的原则 1) 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2) 与环境相协调。
3) 把握民族服饰的本质特点,注意多样性 与独特性的统一。 4) 开发方式可单一,也可多种组合开发。 5) 要充分利用节庆,集中展示民俗服饰。
第三讲 饮食与民居民俗旅游
3.1 饮食民俗与旅游 3.2 居住建筑民俗旅游开发
麻织品类
毛织品类
4. 少数民族裙子的类型及作用 1) 我国少数民族穿着裙子的几个特点
2) 从长度来看,我国少数民族穿着的裙子
有长裙、短裙之分。
3) 从基本结构、造型和相互功能上看,我
国少数民族所穿和制作的裙子可以分为
这样几种:
统裙、褶裙、连衣裙和缠裙。
2.2 服饰民俗与旅游
一、服饰民俗的社会观念和旅游的文
4. 地方菜系
二、中华菜俗
1. 客来敬茶 2. 喜庆菜俗
三、饮食民俗与旅游 饮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作业
思考题:
1、影响服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服饰包含了怎样的文化观念?
3、谈谈你家乡的饮食习俗。
要求:
用16开纸写;
下周上课前交。
课外阅读参考资料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 《中国民俗风情100系列丛书》。
第九周:第五、第六讲
第十周:第七讲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15分) 和课外作业考核(25分);课外作业为五 次,每次在下一次上课前交; 期末成绩考核以开卷方式进行:写调查小 报告一篇,2500-3000字。 每次作业统一用16开纸写。
)
中国民俗旅游
FOLKLORE TOURISM
OF CHINA
内容安排
1. 民俗旅游概述
2. 民俗服饰巡礼
3. 饮食与居住建筑民俗旅游 4. 人生礼仪与人际礼仪民俗旅游 5. 节日民俗旅游 6. 游艺民俗旅游
7.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时间安排
第六周:第一讲 第七周:第二讲;第三讲第一节 第八周:第三讲第二节;第四讲
2. 服饰的构成
类型 衣着
内容 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 皮革制作的衣、裤、袍、裙、帽、鞋等
头发的装饰物如夹、簪、钗、梳;耳 各种附加的 装饰物 部装饰物如耳环、耳坠;颈部如项链项 圈;手部如手镯、戒指;脚部如脚铃等 等 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 对人体自身 的装饰 染牙、缠足、文身等 各种配刀、腰刀、弩弓;各种背篼、 具有装饰作 用的生产工 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袋;各种扇、 具、护身器 伞以及背小孩的背带,背篼等 和日常用品
化内涵
1. 服饰民俗的社会观念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求吉心理 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2. 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
1) 它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2) 是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 3) 是民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
1) 博物馆陈列 2) 民俗服饰妆扮 3) 民族服饰体验
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巡礼
1. 千奇百怪的少数民族上衣
——服饰第一着眼点
2.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感 第一、明快素雅,秀丽和谐
第二、鲜艳斑斓,对比强烈
第三、凝重深沉,庄严朴实
3. 多种多样的上衣补充物
所谓上衣补充物,指的就是各种上身披用物,
如一般服饰中的披风、斗篷之类。
牛羊皮类
从材料上分 棉织品类
3.1 饮食民俗与旅游
一、饮食民俗的结构和类型 饮食民俗 是指有关饮料和食物在加工、制作和食用的 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
2. 饮食结构
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
料的配制方式。
3. 饮食惯制
1) 日常生活需要的饮食惯制。 2) 岁时节日的饮食惯制 3) 礼仪饮食惯制 4) 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第二讲 民俗服饰巡礼
2.1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风情
2.2 服饰民俗与旅游
2.1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风情
一、服饰民俗
1. 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 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的行 为和文化习惯。
是人们对服饰和服饰装饰活动的相沿成俗的总称, 是构成服饰文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