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及其田间防虫试验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1 84. 6 97. 9 96. 3 91. 5
6. 9 28. 5 23. 0 78. 0 27. 0
单卵出蜂 数 (头)
31. 5 27. 9 26. 4 21. 4 35. 6 28. 5 32. 5
10年的蔗螟防治结果证明, 甘蔗各项受害指标均在5% 以下, 达到较好效果 (刘建峰等,
表 4 人工卵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
4 结论
处 理
卵寄生率 被害株率 百株虫口 虫口减退
(% )
(% ) 数 (头) 率 (% )
人工卵螟黄蜂 人工卵松毛虫蜂 柞蚕卵松毛虫蜂
对 照 区
83. 1 98. 1 98. 2 70. 9
7. 0 6. 5 6. 5 12. 0
8. 0 8. 0 9. 0 12. 5
65.
— 140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态。蜂蛹羽化出蜂率在97. 9% 和96. 3% (北 表 1 不同发育期人工卵赤眼蜂长途运输后的生活力 (1995)
京) , 87. 3% (山东)。中幼虫期由于卵液还 未被蜂的幼虫吸干, 长途运输过分振动使 卵液震散而影响幼虫发育, 羽化出蜂率明 显下降。中蛹期是蛹的生理变化最敏感期, 长途运输的条件变化使得蜂蛹羽化率下 降, 因此也不是长途运输的最佳虫态。 3 人工卵赤眼蜂对几种害虫的防治效果
利用人工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及其田间防虫试验概况
刘建峰 刘志诚 冯新霞 李敦松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州 510640)
PRESENT STATUS O F M ASS-REAR ING TR ICHOGRAM M A W ITH
ART IF IC IAL HO ST EGGS TO CO NTROL INSECT PESTS L IU J ianfeng L IU Zh icheng F EN G X inx ia L I D un song
( In stitu te of P lan t P ro tection, Guangdong A cadem y of A gricu ltu ra l Science, Guangzhou 510640)
利用 GD 25型自动控制人工卵卡机大量生产人工卵卡和繁殖赤眼蜂 (T richog ram m a) 是
防虫试验, 结果证明人工卵所繁殖的赤眼蜂与自然卵繁殖的赤眼蜂同样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现
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GD -5型自动控制人工卵卡机4年来运作情况及其产品质量指标
经过10年来不断研制和改进, 目前已经专家组验收、鉴定的 GD 25型自动控制人工卵卡机
及其配套Fra Baidu bibliotek备已作为定型机具, 投入生产。同时我们在卵液配制、防腐剂选择、卵卡形式改进
5% 以下。各项技术指标, 均达到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所规定的要求。
2 人工卵赤眼蜂的长途运输
1995年生产季节, 我们将接蜂后卵卡置于25℃下, 设置蜂发育到中幼虫期、老熟幼虫期、前
蛹期和中蛹期4种处理, 装于通气纸箱中, 进行远距离空运试验, 明确最佳虫态。从广州空运至
山东和北京的结果见表1。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老熟幼虫期和前蛹期为适合长途运输的虫
人工卵繁殖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初步 成功, 解决了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 寄 主卵来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经我们多次试
验, 证明赤眼蜂人工卵除可大量繁殖荔枝平腹小蜂外, 还可饲养某些种类草蛉、瓢虫、小花蝽等
天敌昆虫 (刘志诚等, 1995) , 为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冯建国, 陶训, 庄乾营, 等. 1995. 用人工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研究. 见: 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64. 刘志诚, 刘建峰, 杨五烘, 等. 1995. 机械化生产人工寄主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平腹小蜂及多种捕食性天敌研究新进展. 见: 全
(为气垫式支撑卵卡型) , 以及接蜂、繁殖工具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 大大提高了人工卵卡及其
所繁蜂群的质量。4年来利用上述机具和相关技术, 已成功生产10多万张卵卡。一台机具日产 (8
小时) 卵卡达5000张以上, 每卡有140粒卵, 每粒出蜂50~ 60头。经取样检查, 卵卡合格率为
81192% , 卵粒合格率为99. 91% , 蜂的羽化率在80% 以上, 畸形蜂率在10% 以下, 污染率控制在
17. 9~ 48. 9 1. 82~ 11. 82
蔗螟蛀节率 蔗死尾率
(% )
(% )
0. 26~ 6. 21 0. 51~ 5. 43
0. 87~ 8. 69 0. 20~ 8. 50
3. 68~ 9. 95 4. 80~ 30. 50
处 理
人工卵赤眼蜂 柞蚕卵赤眼蜂 对 照 区
卵粒寄生 新梢枯梢
表 2 释放人工卵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 (1984~ 1996年)
表 3 人工卵赤眼蜂防治肉桂双斑卷蛾效果
处 理
人工卵螟黄蜂 柞蚕卵螟黄蜂 甲胺磷+ 呋南丹
卵粒寄生率 蔗苗枯心率
(% )
(% )
68. 8~ 93. 2 0. 87~ 3. 25
52. 1~ 85. 3 0. 70~ 7. 04
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60. 刘志诚, 刘建峰, 等. 1996. 人造寄主卵生产赤眼蜂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化研究. 昆虫天敌, 18 (1) : 23~ 25. 刘建峰, 刘志诚, 等. 1997. 人工卵赤眼蜂防治害虫的研究. 见: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12~ 317. 周运宁, 李唐, 连梅力, 等. 1995. 人工卵繁殖螟黄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田间释放试验. 见: 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人工卵蜂 193 155 80. 3 16
10
6. 8
化防区 202
20
9. 9 26
10
8. 4
注: 一代害虫卵期释放2次人工卵蜂 (150000头 hm 2) ; 化防区 为每隔3天施用菊酯类或有机磷农药 (冯建国等, 1995)。
表 6 赤眼蜂防治第二代棉铃虫效果 (1995年, 山西)
率(% ) 率(% )
64. 29 3. 68
62. 96
3. 77
3. 20 22. 80
注: 两种赤眼蜂释放量均为150000头 hm 2, 每年5~ 6次; 甲胺磷为600 倍, 每年6~ 8次, 呋南丹1次, 45kg hm 2。
注: 两种赤眼蜂释放量均为150000头 hm 2, 每年5次; 对照区不施农药不放蜂。
目的地
山东 山东 山东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虫 态
中幼虫期 前蛹期 中蛹期 中幼虫期 老熟幼虫 前蛹期 中蛹期
卵粒羽化 蛹羽化 遗蛹数
率(% ) 100. 0 100. 0
率 (% ) (头) 76. 6 7. 4
87. 3 3. 6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100. 0
一套新的技术, 近 10 年来经过不断研制和改进, 我们已完成了从人工卵液的配制、卵卡制作到
大量生产赤眼蜂一系列工艺流程, 实现了赤眼蜂人工卵卡生产机械化自动控制的要求, 制定出
相应的技术指标 (刘志诚等, 1996)。并利用人工卵繁殖的赤眼蜂, 主要是松毛虫赤眼蜂 (T.
d end rolim i) 和螟黄赤眼蜂 (T. ch ilon is) , 在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主要害虫进行田间
通过多年研究, 人工卵繁殖赤眼蜂的 生产工艺流程已初步完成, 其配套设备和 关键技术已经明确。4年来生产的人工卵赤 眼蜂与自然卵繁殖赤眼蜂具有相同活力, 其质量和数量已能满足部分防虫需要。多 次利用空运将人工卵赤眼蜂从广东长途运 送到北方防治当地的害虫, 试验表明其寄 运技术是可行的, 为人工卵繁殖赤眼蜂生 产商品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10多年的田 间试验证明, 利用人工卵繁殖赤眼蜂防治 甘蔗螟虫具有显著的效果, 此法可在生产 上推广。两年的试验还表明, 只要协调好棉 田其它害虫的防治方法, 充分发挥天敌的 控制作用,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防治棉铃虫 的这一措施, 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在玉 米地上两年的试验证明, 人工卵赤眼蜂防 治玉米螟的效果与自然卵蜂相当。
51. 9 55. 6 59. 3
-
注: 三种赤眼蜂释放量均为150000头 hm 2, 每代玉米螟放蜂 2次; 对照区为喇叭口期施用辛硫磷颗粒剂。
表 5 赤眼蜂防治第二代棉铃虫效果 (1995年, 山东)
调查卵 寄生卵 寄生率 残虫数 顶心被害 蕾被害 处 理
数 (粒) 数 (粒) (% ) (头) 率 (% ) 率 (% )
1997)。近年来人工卵赤眼蜂又应用到肉桂、棉花和玉米地进行防虫试验, 结果见表2至表6。
— 139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处 理
调查卵数 寄生卵数
(粒)
(粒)
寄生率 (% )
人工卵螟黄赤眼蜂 421
米蛾卵螟黄赤眼蜂 811
人工卵松毛虫赤眼蜂 353
柞蚕卵松毛虫赤眼蜂 530
对 照
412
310
73. 6
687
84. 7
219
62. 0
380
71. 7
0
0
注: 数据为山西省农科院周运宁等 (1995) 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