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资源:云冈石窟
【经典教案】部编人教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经典教案】部编人教版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83b7aca360cba1aa811da6c.png)
【经典教案】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2.概括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3.学习祖冲之等科学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王羲之的书法。
难点:汉代以来的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我们这节课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展示:导读提纲1.《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和历史地位各是什么?2.科学家祖冲之有哪些科学成就?3.钟繇、胡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各是什么?4.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什么?有何特点?(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0页“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节以及补充图片《贾思勰种植农作物》,思考回答: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哪一部书?属于哪一门科学?2.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表明作者怎样的精神?3.《齐民要术》有何影响?生回答,标注。
展示答案:1.贾思勰的代表作是《齐民要术》,属于农业科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贾思勰具有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
3.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示:二、科学家祖冲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1页“科学家祖冲之”一节以及补充插图《古代骨算筹》《祖冲之》画像,小组活动并思考回答:1.祖冲之之前,有谁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取得哪些成就?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
![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9a93bc33d4b14e85246885.png)
1、民族因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交融,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2、经济因素:
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文化因素: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问题5:顾恺之绘画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生活时代:东晋
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成就:擅长人物画
特征: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问题6:南北朝时,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这些石窟有什么特点?
都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教学难点
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你知道为什么把3月14日作为圆周率日吗?又是谁最早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吗?
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生活时代:南北朝
简历:早年因战乱迁居江南。先后在南朝宋、齐任官职。
一、数学成就:精确圆周率;《缀术》
二、天文成就:《大明律》
问题3:什么是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这项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633fc476eeaeaad1f330b3.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学生:是国家分裂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
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
首先看第一部分。
(板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教师: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https://img.taocdn.com/s3/m/ab6ccc4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7.png)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分析在历史教育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教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正是针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的教材。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格局;第二,详细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包括农业、手工业、医药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科技水平宁技术特点;第三,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思想观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进修,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从而认识到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教学方法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
在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当时的科技成就,增强他们的进修兴趣和亲身感受。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修和探讨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效果分析《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起首,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其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提高了他们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最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进修,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认识和文化自大。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是一本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历史教材,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face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1.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2.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王羲之小时候,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蘸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来王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帖,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由于王羲之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新课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图片链接】右图【具体解读】贾思勰,汉族,生活在北魏末期和东魏时期,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齐民要术》【史料链接】材料一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材料二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引用古书156种,引用《诗经》30多条。
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引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三亲自参加生产实践,并耐心细致地观察。
【问题探究】《齐民要术》是一部什么书? 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成功写成《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书。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53b34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4.png)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①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学、数学的科技成就。
②简述魏晋时期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成就。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多少位数?当时有一个人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大家知道他是谁么?答案提示:祖冲之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环节二:整体感知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各有什么贡献?答案提示:农学、数学、文学艺术;《齐民要术》、祖冲之、书法绘画雕塑。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教师指导:“齐,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
因而齐民是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与技术。
再来看一下序文,作者认为当初神农氏制作未耜这两种农具,来使天下人受益。
殷周二朝强盛的时候,《诗》《书》记述的内容,关键在于安定人民,人民富足后再来教导人民。
由此可见作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因而著此书为平民百姓开辟谋生求富之道,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
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7-98,找出答案。
答案提示:①作者:贾思勰②年代:北朝③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强调农业生产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思想。
④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⑤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备课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f62ff6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3.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教材分析】本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内容,本课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离、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上乘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本课的知识内容关系相对松散,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把握,通过人物的身上具备的精神和时代特征把三个子目联系在一起。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接触历史时间虽较短,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史料分析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
同时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其他学科知识,如农学、数学、书法等,综合性较强,通过补充一些视频也比较有趣,学生会相对较感兴趣,但也会导致学习的深度不够,需要增加一些探究和小组讨论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列表等方式,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2.通过了解贾思勰、祖冲之、王羲之等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精神,增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的意识。
3.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师引导: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5f6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1.png)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科技与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智慧和创造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科技和文化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科技发展1.通讯技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交通发达,私人书信和官方文书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此时期发明的木牍和竹简,成为书写和传递消息的重要工具,为后来纸张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2.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和改进,如水力灌溉系统的应用、土地改良技术的发展等,使得农作物产量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医学家,如张仲景、华佗等,他们在医疗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
二、文化繁荣1.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
其中,魏晋时期的文人辈出,以陶渊明、嵇康等为代表,他们以清新脱俗的作品风格,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理想的追求。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佛教传世文学作品《楞严经》的翻译、南朝梁代的诗人谢灵运等都在文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宗教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方的孝道文化与南方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佛教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当时的艺术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兼容并蓄的特点。
3.哲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蓬勃发展。
玄学家以王弼、郭象等为代表,融合了老子、庄子、荀子等多元思想,形成独特的玄学体系,对后世中国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都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点。
科技方面,通讯技术、农业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文化方面,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繁荣推动了当时社会文明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不仅反映出智慧和创新的力量,也为后世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基础。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a2e52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c.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0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一、学习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与雒塑等基本史实。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三、课程学习导入新课:石窟插图,提问:你见过这一石窟艺术吗?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呢?目标导学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求》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
他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精心研究前人成果,认真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脸,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说说《齐民要术》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属于哪一门科学?历史地位怎样?《齐民要术》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属于农业科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农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还有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标导学二:科学家祖冲之什么是圆周率?国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例叫做圆周率。
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三国时代的刘徽故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叫做“割圆术”。
祖冲之运用刘徽创造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0— 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后来,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方面的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后来传到日本和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阅读课本,总结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
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通过对祖冲之学习,大家讨论一下,祖冲之的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注意学习前人成就而不盲从等。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4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85121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6.png)
敦煌莫高窟(前秦时期) 甘肃敦煌
促成魏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多姿多彩,领先世界的因素
(1)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丰富了中 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2)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文化 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3)外来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文 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 改革、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提。
课堂小结 农学: 贾思勰《齐民要术》
魏 晋
科 数学: 刘徽“割圆术” 祖冲之 圆周率 技 天文历法: 《大明历》
南
机械制造: 指南针、水碓磨、千里船
北
朝
书法: 王羲之《兰亭集序》
时 文 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期化
石窟雕刻: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刘徽 (内接129边形) 祖冲之 (内接24576边形 )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 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 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历法
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 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 对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 较,只差了50秒。
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 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 法。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祖冲之环形山
祖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追求真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坚韧不拔。
书法、绘画与雕塑
根据“马”字回顾文字的演变
早期
晚期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 书书法,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定时器等。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ad09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5.png)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二)科学家祖冲之1.祖冲之生平。
祖冲之(429~500年),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家、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祖冲之的成就。
(1)引导: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祖冲之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指出他在圆周率上有什么特殊贡献。
①祖冲之测算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
②他造出的“千里船”,日行百里。
③他设计制造的水碓( dui)磨,能同时舂米、磨面。
④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 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⑤祖冲之还写了一部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传到日声、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2)引导: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和数学成就,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和雕塑也很有特色。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
(1)提问: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什么时候?书法和写字是一回事吗?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末年。
书法和写字不完全是一回事。
(2)提问:魏晋时期,书法字体有哪些变化?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过渡: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仅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雉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开始流行,而且这一时期书法家辈出,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下面,我们来学习具体内容。
2.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50岁时所书。
全篇运用篆、隶、章草的笔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表现,全文有二十个“之”字,都加以变化,无一雷同。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上历史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2e4a9700abb68a982fb53.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分析魏晋南北朝,既是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民族大交融的时代。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东西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玄学兴起、佛教输入、道教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使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本课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与文化成就。
科技成就主要讲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及其圆周率;文化成就主要讲述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把讲科技和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和祖冲之的突出成就。
2、了解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实。
3、分析本时期科技文化取得的成就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使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与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提高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层层设问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和人文价值,培养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及圆周率,王羲之的《兰亭序》、顾恺之的绘画和石窟雕塑。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1)让学生梳理本单元政权分立的历史,将政权名称填入课件出示的示意图中。
(2)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表现填在表格里。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①相互学习;②君主专制;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④相互借鉴;⑤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2、邮票导入:出示印有魏晋南北朝书法、绘画、雕刻的几张邮票,让学生欣赏邮票上所印的内容,然后提问: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为何会印刻在邮票中呢?它们有什么价值?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来揭开这些历史谜题。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697601f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b.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内容教材P90~P95,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目标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书法、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
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通过讨论法、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3.(1)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历史优秀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
(3)祖冲之等古代著名科学家,注重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应该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早在北朝时期,就有位著名的农学家,为了改进耕作方法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写作了一部农书。
他是谁?这部农书的名字叫什么?贾思勰归纳导入: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科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被称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同学们,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殊贡献?探究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出示祖冲之画像图,然后引导:我们在课堂上比一比,看谁搜集有关祖冲之的资料详细、具体、生动。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示范教案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89f8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5.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的时期,出现了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江南开发,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和竞争等客观上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因而文化成就斐然。
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刘徽、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家锺繇、胡昭、“书圣”王羲之和北魏的著名的书法作品《魏碑》,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教学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
2.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教学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的方法。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教师: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精神上是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当代作家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价,引出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引发学生的兴趣,顺利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其人展示图片: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贾思勰这个人。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9352b9be1e650e53ea998f.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的科技成就2.掌握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法和诱思法结合, 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生平, 体会他们对科学的现身精神, 以及对人类文明所做的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 知道我国的古代文化, 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王羲之和《兰亭序》, 辉煌的石窟文化【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开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三.书法, 绘画与雕塑〔1〕王羲之和《兰亭序》【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 一作321年—379年〕, 字逸少, 汉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 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精研体势, 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 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 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 笔势委婉含蓄, 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2〕顾恺之的绘画成就【顾恺之】顾恺之〔348年— 409年〕, 字长康, 小字虎头, 汉族, 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1]顾恺之博学多才, 擅诗赋、书法, 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 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 意在传神, 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道路.祖冲之园其园区名意在纪念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卓越奉献, 位于祖冲之路的南侧, 是上海浦东软件园三期. 祖冲之园的中心是美丽的汇智湖, 各个入驻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写字楼就坐落在湖畔周围.祖冲之中学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保野路, 其前身是涞水县第一中学, 始建于1951年, 1992年更名为河北祖冲之中学.欣赏并了解书法和绘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诸侯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王室衰微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回讲道, 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 班主任是周平王, 班里有很多学生, 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越王勾践等等. 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班级的状况: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乱的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开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 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 (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开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 古书记载, 春秋时期, 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 开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此外, 至迟在春秋末年, 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问题思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手工业:手工业规模扩大,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开展.商业:《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6.知识链接:楚王问鼎“鼎之大小轻重〞—《左传·宣公三年》思考: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提示: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的野心.春秋时期经济开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1.材料展示: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比照表,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王室衰微2.合作探究: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开展, 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 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 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 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 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 而是设置县、郡, 委派官员管理, 职位也不再世袭. ②诸侯国势力崛起, 不再听从王命. ③诸侯各自为政, 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 诸侯势力崛起. 竞相称霸, 操控政局, 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3.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 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1.结合教材上的“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春秋时期较强大的诸侯国有哪些?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一是王室衰微, 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开展不平衡, 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提示:据史书记载, 春秋294年间, 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 52个诸侯国被灭, 有大小战事480多起.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相继称霸. 春秋末期, 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3.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4.春秋争霸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2)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三、课堂总结春秋时期, 是一个动乱的历史时期, 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 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甚至瓦解, 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末期, 在设计本课教学内容时, 采用了图片激趣导入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图片进行讲解, 让学生通过读图去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春秋时期, 生产力的开展是诸侯崛起争霸的经济原因, 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诸侯崛起争霸的政治原因. 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利用地图等直观教具,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秀课教案(2021)
![《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秀课教案(2021)](https://img.taocdn.com/s3/m/b989ca389b89680203d825ea.png)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彩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贡献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著《齐民要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一、祖冲之和圆周率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终于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资源: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武周山,东西绵延约1千米。
在这里凿窟造佛,历时百年,主要的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约自和平元年(460年)至太和十八年(494年)。
唐宋时称灵严寺。
清顺治年间,于山最高处建飞阁三重,阁前有康熙所书“西来第一山”五字。
云冈石窟群规模宏大,现存主要洞窟50多个,佛像和飞天51000千余尊,高者数丈,低者数寸。
雕刻的风格,上承汉代石刻,兼受外来影响,是东方艺术中极有价值的古迹。
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是如来佛的化身,因窟前立壁塌毁,裸露在外。
大佛高十几米,发髻高耸,面部丰满,薄唇高鼻,两肩宽厚,表情威武而冷漠。
大佛的身后嵌刻了无数姿态自然的小化佛和飞天,把大佛衬托得更加气魄宏伟,表现出高超的石雕艺术。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