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复苏及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复苏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新生儿复苏是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规范新生儿复苏工作,提高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死亡和伤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技术水平;2. 规范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3. 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降低新生儿死亡和伤残发生率;4. 提高医疗机构新生儿救治水平。

三、制度内容1. 组织领导成立新生儿复苏及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本制度。

2. 医护人员培训(1)产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应接受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掌握新生儿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2)定期组织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3)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3. 设备和药品(1)分娩室应配备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如复苏器、氧气、保暖设备、复苏药物等;(2)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药品应定期检查,确保药品质量。

4. 复苏操作流程(1)发现新生儿窒息时,立即启动新生儿复苏流程;(2)评估新生儿窒息程度,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严格按照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进行复苏,包括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4)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必要时调整复苏措施。

5. 新生儿安全管理(1)新生儿住院期间,严格执行巡视制度,确保新生儿安全;(2)实行母婴同室,加强母婴同室陪护和探视管理,防止新生儿走失;(3)新生儿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4)新生儿出入病房时,工作人员应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5)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确保新生儿安全。

6. 应急预案(1)制定新生儿复苏及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2)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一、每次分娩时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二、复苏一名严重窒息儿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一名。

三、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四、复苏小组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五、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同时功能良好。

高危妊娠治理制度1、严格执行浙江省卫生厅高危妊娠治理方法,提高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开设高危门诊,高危病房,负责对高危妊娠诊断、处理及难产会诊、转诊、抢救工作,同意乡村转送高危孕妇待产,必要时请市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会诊或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2、开展县域内的孕产妇系统化治理及高危妊娠筛查。

内容包括:早孕检查、建立孕期档案〔建册〕;产前检查;高危妊娠筛查及一般高危妊娠治疗、治理,重度高危妊娠转诊;鞭策孕15—20周孕妇到医院进行产前筛查、有异常孕产史或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产后访视;健康教育。

3、建立孕产妇系统化治理登记簿、一般高危妊娠治理登记薄、重度高危妊娠转诊登记簿、优生咨询登记薄。

正确掌握“孕产妇保健〞报表的上报数据,报表齐全、完整、实行档案化治理,月报,每月5日前报县妇幼保健站。

4、大夫掌握高危妊娠诊疗常规,指导孕妇到医院住院分娩。

5、门诊建立高危妊娠专案登记、高危系统监护、追踪治理。

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一、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转诊接诊原那么上按本制度第三条执行。

二、有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并需转诊者,原那么上应转往金华市人民医院。

三、转院前应先通知接收医院产房或妇产科重症病房,并简要表达病情;同时要有熟悉病情的大夫或护士护送,携带转院记录等相关资料;护送人员应在介绍完病情并办理好相关转诊手续前方可离开。

四、接诊医院应及时告知转院方拟接收病人的具体地点,并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接诊。

五、本县医疗单位间的会诊转诊按本制度执行。

孕产妇急危重症会诊制度一、一般会诊时,按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治理暂行?执行。

二、急诊会诊时,除按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治理暂行?执行外,邀请医疗机构可同时向会诊医疗机构产科病房联系,简要表达病情及要紧困难所在,以便专家预备抢救物品或再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同往会诊。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在临产时,如果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或宫内窘迫,应立即向家属说明病情,并通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分娩。

二线值班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到场。

2、在分娩准备接生时,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如果在剖宫产术中预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并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达产房或手术室后,应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并做好备用。

抢救小组应由至少3人组成,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并应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如果病房发生窒息,护士应立即抱入产房进行初步复苏,并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及新生儿科医生。

6、如果发生新生儿窒息,应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

如果新生儿出生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7、如果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必要时,应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应转入儿科进一步诊治。

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如果心率小于100次/分,应给予正压人工通气;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30秒;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如果心率大于60次/分,应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

同时,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3、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4、复苏后,应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并做好记录。

程序:1、发现患儿呼吸暂停或心率小于100次/分。

2、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
(2)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营养支持: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四、复苏团队及培训
1.复苏团队:由新生儿科医生、护士、助产士等组成。
2.培训:定期对复苏团队成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培训,确保熟练掌握复苏技巧。
五、复苏记录及评估
1.复苏记录:详细记录复苏过程、药物使用、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b.呼吸机支持:使用新生儿呼吸机提供正压通气,调整呼吸参数以适应患儿需求。
c.心脏按压: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90次/分钟。
4.药物治疗:
-根据新生儿对复苏的反应,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和其他药物。
-所有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5.监测与评估:
-在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酸碱平衡。
2.紧急响应:一旦发现窒息迹象,立即启动复苏流程,确保在黄金抢救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
3.分级处理:根据窒息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包括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
4.团队协作:复苏过程中,各专业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复苏措施无缝衔接。
三、复苏流程
1.初步评估:
-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包括观察呼吸、心率、肤色和反应性。
2.复苏评估:对复苏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复苏方案。
六、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复苏方案合法合规。
2.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复苏成功率。
3.定期对复苏方案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复苏方案旨在为新生儿窒息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窒息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复苏效果。各部门应密切协作,共同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复苏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新生儿复苏是指对出生后出现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异常的新生儿进行急救抢救的过程。

正确的复苏流程对于新生儿的生存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评估。

1. 确认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

出生后的新生儿应该在30秒内开始呼吸或出现其他生命体征,如果出生1分钟后仍未开始呼吸或心跳,则需要进行复苏。

2. 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复苏。

二、通气。

1.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的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

2. 用面罩或呼吸管进行通气。

对于新生儿,应该使用面罩进行通气,每次通气应持续1-2秒,每分钟进行40-60次。

三、心脏按压。

1. 如果新生儿没有心跳,需要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位置位于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为1.5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2. 心脏按压和通气应该交替进行,保持通气和按压的比例为3:1。

四、药物应用。

1. 对于新生儿复苏,药物应用应该谨慎。

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经过通气和心脏按压后仍未见效果时才考虑使用药物。

2.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五、监测。

1. 在进行复苏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复苏措施,确保新生儿得到有效的急救抢救。

六、转运。

1. 如果在家庭或非医疗机构进行复苏,当新生儿呼吸和心跳得到恢复后,应立即将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 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护理。

以上就是新生儿复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正确的复苏流程可以帮助新生儿尽快恢复呼吸和心跳,提高生存率。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为新生命的到来提供最好的护理和救助。

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1. 简介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对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复苏措施,确保新生儿在窒息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抢救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生命垂危风险。

2. 责任与权限•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由儿科医生和护士共同负责。

•儿科医生具有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的权力。

•护士负责对新生儿实施窒息复苏操作,同时负责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窒息复苏流程3.1 窒息发现和报告•新生儿窒息的征兆包括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发绀等。

•发现新生儿窒息后,护士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同时进行基础抢救措施。

•报告内容包括新生儿窒息的症状、体征和发病时间等详细信息。

3.2 基础抢救措施•护士应迅速判断新生儿的意识状态、心率和呼吸情况。

•如意识状态不稳定、心率低于60次/分钟或呼吸暂停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等。

3.3 高级抢救措施•若基础抢救措施无效,护士应按医生的指示启动高级抢救措施。

•高级抢救措施包括喉咙吸引、气管插管、心脏按压等。

•护士在实施高级抢救措施时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调整处理措施。

3.4 抢救成功评估•当新生儿恢复呼吸和心跳时,应评估其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如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时把新生儿转移到儿科病房继续观察和护理。

•如生命体征不稳定,应保持抢救状态,继续实施必要的抢救操作。

4.保密与培训•医院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信息及患者隐私进行严格保密。

•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治技能和知识水平。

•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从事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

5.总结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是保障新生儿窒息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重要工作制度。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提高医院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处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保护婴儿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也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水平的要求。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____气__体_____,___真__空___不能传声。
知识梳理
三、声速 1.意义:描述声音传播的 快慢 的物理量。 2.大小:声音在 每秒内 传播的距离。 3.影响因素 (1)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 。 (2)温度: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 (3)一般来说,声音在___固__体___中传播最快,__液__体____次之,在___气__体___中传播最慢。 4.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 回声 。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s 以上时,人耳就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如果小 于 0.1 s ,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回声能使原声加强。 5.人耳听声的两种途径:__空__气____传导和____骨____传导。

考点训练
二、声音的传播
1.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
是( A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据说某国家研制出一种用声波做子弹的枪,当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
回声定位
回声定位(如图所示)。
(1)工作过程:发射声波→反射回声→接收回声。
(2)计算方法:s=
1 2
v声×t总。
知识梳理
十、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___发__声__体__做__无__规__则__振__动__时___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休__息____、__学__习____和__工__作____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干__扰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新生儿急救复苏流程

新生儿急救复苏流程

新生儿急救复苏流程新生儿急救复苏是救治婴儿突发病症和呼吸循环系统停止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新生儿急救复苏的流程:一、评估情况1. 观察新生儿是否有意识和活动反应。

2. 检测新生儿是否自主呼吸或自主心跳。

3. 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心跳或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则或心搏骤停的现象。

二、建立通畅的呼吸道1. 迅速释放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清除婴儿口腔和鼻腔中的分泌物)。

2. 将新生儿放在仰卧位上,用手抬起婴儿的下颌,以便婴儿的气道保持直通。

3. 如无法建立通畅的呼吸道,则需要考虑使用支持呼吸道的装置,如喉罩或气管插管等。

三、辅助呼吸1. 如新生儿呼吸不规则,将新生儿胸部置于手掌上,轻轻地按压胸部以辅助呼吸。

2. 如新生儿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每次呼吸20次/分钟,每次呼气持续1秒,呼吸顺序为2次口对口呼吸,随后5次胸部按压,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四、心肺复苏1. 如新生儿有调皮鬼、心跳不齐或心跳骤停的表现,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将手放在新生儿心脏位置上,进行胸部按压,使胸部下陷1/3至1/2,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和放松时间比例为1:1。

3. 若心肺复苏后仍然无心跳或无自主呼吸,应该通过胸腔按压复苏的同时开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

五、转运护理1. 将新生儿轻轻卷曲起来,包裹在暖热毛巾或毯子中,以维持体温。

2. 在转运终点之前,需要监测新生儿的交通和呼吸功能,确保新生儿的状态得到稳定。

总之,新生儿急救复苏需要快速、准确、细致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才能确保新生儿得到最好的复苏效果。

同时要随时注意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操作,以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复苏培训制度

新生儿复苏培训制度

新生儿复苏培训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提高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从事新生儿护理、助产、儿科等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

第三条培训对象1. 助产士、护士及儿科医生;2. 新入职或晋升的医护人员;3. 需要更新或提高新生儿复苏技能的医护人员。

第四条培训内容1. 新生儿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流程;2. 新生儿窒息的评估和诊断;3. 新生儿心肺复苏技术;4. 新生儿复苏药物的使用;5. 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6. 新生儿复苏的设备和仪器使用;7. 新生儿复苏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五条培训方式1. 集中授课: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儿科医生或新生儿科专家进行授课;2. 实操培训:在模拟人、动物模型或新生儿复苏模拟器上进行实操训练;3. 在岗培训:在工作中遇到新生儿复苏情况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士进行现场指导;4. 在线学习:通过医疗机构内部网络平台或外部专业网站进行在线学习。

第六条培训时间1. 新入职医护人员必须在入职后的3个月内完成新生儿复苏培训;2. 每位医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新生儿复苏培训;3. 新生儿复苏技能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参加培训。

第七条培训考核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组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2. 考核合格者,颁发新生儿复苏培训合格证书;3. 考核不合格者,按照规定重新进行培训。

第八条人员职责1. 医疗机构应设立新生儿复苏培训小组,负责培训的组织和实施;2. 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新生儿复苏培训,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新生儿复苏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

第九条违规处理1. 未按规定参加新生儿复苏培训的医护人员,一经发现,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2. 在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附则本制度由医疗机构护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制度1、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经过。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

危重患儿转诊时应备转诊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协作制度1、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新生) 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新生) 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 (新生) 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埋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新生) 儿科监护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从产、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新生儿复苏工作考核制度1、新生儿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与评定。

3、每年对产、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

新生儿复苏抢救制度

新生儿复苏抢救制度

新生儿复苏抢救制度
1. 新生儿复苏抢救,那可是争分夺秒的事儿啊!就像一场和时间的赛跑,我们能输吗?不能啊!比如宝宝出生后没有呼吸,那得赶紧行动起来。

2. 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抢救技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要拿好武器,你不熟练怎么行?像遇到宝宝窒息的情况,就全靠我们了。

3. 复苏抢救的流程一定要清晰明了,不能有一丝马虎!这就像搭积木,一步错步步错啊!比如说按压的位置和力度,绝对不能乱来。

4. 团队配合在新生儿复苏抢救中太重要啦!这可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儿,就像打篮球要靠团队协作一样!当有人负责按压,有人就得准备好氧气。

5. 设备的准备要万无一失啊!这就像汽车要加好油才能跑,没有准备好设备怎么去抢救宝宝?比如氧气面罩坏了,那不就糟糕了。

6. 随时观察宝宝的状态,这可不能放松!就像放风筝要时刻盯着线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要是宝宝有了变化没及时发现,那可不得了。

7. 培训和演练不能少,这是为了真正抢救时不出错啊!就像运动员平时训练,不训练怎么拿好成绩?多进行几次模拟抢救,到时候就不慌了。

8. 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做好新生儿复苏抢救!这就像爬山,相信自己能爬到山顶!哪怕遇到再困难的情况,我们也不能退缩。

9. 细节决定成败,在新生儿复苏抢救中更是如此!一点点小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就像下棋走错一步可能满盘皆输!比如用药的剂量,一定要精确。

10. 新生儿复苏抢救制度就是我们的行动准则,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为了宝宝的生命啊!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的观点结论:新生儿复苏抢救制度至关重要,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对待,医护人员要全力以赴,为新生命的诞生保驾护航。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一、前言新生儿复苏工作是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助早产儿及其他新生儿疾病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新生儿顺利出生和平安成长,医院应制定有效的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本文旨在阐述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新生儿复苏工作的目的新生儿复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获得有效的心肺复苏措施,确保新生儿顺利出生并尽早通过适宜的大量液体治疗、监测和酸碱平衡控制达到规定的临床指标和生命体征。

同时,新生儿复苏工作还应能够及时识别各种新生儿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新生儿复苏工作内容1、新生儿复苏团队的建立新生儿复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由专门的团队完成,确保科学有效。

这个团队应由专业医生、护士和呼吸治疗师组成。

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呼吸治疗以及新生儿疾病的各种治疗技能。

2、新生儿复苏流程的制定为了确保新生儿复苏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医院应制定新生儿复苏的流程。

新生儿复苏流程应包括新生儿心肺复苏、呼吸支持和酸碱平衡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每个新生儿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地获得有效的治疗。

3、新生儿复苏设备的准备新生儿复苏设备的准备是新生儿复苏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医院应根据新生儿复苏的流程要求,备齐各种必需的设备,包括呼吸机、氧气、维生素K、吸引器等工具设备。

同时,还需要在医护团队之间明确联系方式和相应的呼叫程序。

4、新生儿复苏记录与反馈新生儿复苏工作中,记录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一个新生儿的复苏过程都应记录,包括新生儿的体重、吸呼氧情况、酸碱平衡控制等。

同时,应该定期进行新生儿复苏工作的总结分析,及时反馈复苏的有效性,不断完善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

四、新生儿复苏工作实施方法1、新生儿复苏流程的表现避免新生儿窒息的治疗,采取轻轻刺激鼻咽,垂直抬头,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实施对口通气;使用氧气面罩或管路,吸入5 L/min的氧气,按照评估指标调整吸氧浓度和通气次数;使用呼吸机支持吸氧人工通气,根据酸碱平衡调整吸入深度、频率等;通过导管、胸腔穿刺等措施进行胸腔积液抽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有效地达到保护新生儿生命的目的。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培训讲学

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培训讲学

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制度1、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经过。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

危重患儿转诊时应备转诊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协作制度1、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新生) 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新生) 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新生) 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埋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新生) 儿科监护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从产、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新生儿复苏工作考核制度1、新生儿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与评定。

3、每年对产、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

新生儿窒息复苏诊疗规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诊疗规范
面活性物质进行防治。
.
26
(三)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通气阻力大,复苏时 推荐使用T-组合复苏器。 (四)由于生发层基质的存在,易造成室管膜下-脑室 内出血。心肺复苏时应保温,避免使用高渗药物,注
意操作轻柔,维持颅压稳定。。 (五)围产期窒息的早产儿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应密切观察、延迟喂养或进行微量喂养。 (六)早产儿对高动脉氧分压非常敏感,易造成氧损害。 需要规范用氧,复苏时尽量避免使用100%浓度的氧并 进行经皮氧饱和度或血气的动态监测使经皮氧饱和度 维持在90-95%,并定期随访眼底。
4. 擦干:快速擦干全身;
5. 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 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 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人工呼吸。
.
9
(三)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 指征: (1)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 (2)心率< 100 次/ min; (3)持续的中心性紫绀。
.
21
4. 脐静脉插管: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用 于注射肾上腺素或纳洛酮以及扩容剂和碳酸氢钠。可 插入3. 5 F或5 F 的不透射线的脐静脉导管,导管尖 端应仅达皮下进入静脉,轻轻抽吸就有回血流出。插 入过深,则高渗透性和影响血管的药物可能直接损伤 肝脏。务必避免将空气推入脐静脉。 四、正压人工呼吸不能产生肺部充分通气的特殊复苏 情况 如按复苏流程规范复苏,新生儿心率、肤色和肌张力 状况应有改善。如无良好的胸廓运动,未听及呼吸音, 可能有以下问题。
.
6
(二)初步复苏 1. 保暖 2.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伸仰位(鼻吸气位); 3. 吸引: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 10 s), 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 mm Hg( 1 mm Hg =0. 133 kPa);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窒息复苏第一部分指南目标和原则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儿科医师参加高危产妇分娩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

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三、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参与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

四、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①快速评估(或有无活力评估)和初步复苏。

②正压通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③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④药物和/或扩容。

五、参考2015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推出的复苏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和新生儿复苏培训进展及现状,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制定本指南。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一、复苏准备1.人员: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高危孕妇分娩时需要组成有儿科医师参加的复苏团队。

多胎妊娠孕妇分娩时,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2.物品: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基本程序此评估-决策措施的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图1),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个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

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步骤(图2)(一)快速评估生后立即快速评估4项指标:①足月吗?②羊水清吗? ⑧有哭声或呼吸吗?④肌张力好吗?如4项均为“是”,应快速彻底擦干,和母亲皮肤接触,进行常规护理。

如4项中有1项为“否”,则需复苏,进行初步复苏。

如羊水有胎粪污染,进行有无活力的评估及决定是否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二)初步复苏1.保暖:产房温度设置为25-28 ℃,提前预热辐射保暖台,足月儿辐射保暖台温度设置为32-34'℃,或腹部体表温度36.5 ℃;早产儿根据其中性温度设置。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本指南旨在提供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救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措施,提高幸存率。

1.确认窒息症状:观察新生儿是否没有呼吸、面色苍白或发紫,以及没有心跳等症状。

2.拨打急救在进行复苏措施之前,务必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3.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将新生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使用两个手指在线下的胸骨中央进行按压,按压深度为1.5至2英寸,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4.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步进行,使用嘴对口吹气,每次气吹一秒钟,每分钟进行30次。

5.持续复苏直到专业医疗搬运: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手。

确保复苏环境安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远离任何
危险物品。

选择适当的手指压力:按压胸骨时,手指要用力均匀,但不宜
过度用力。

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确保供氧。

避免过度通气:每次呼吸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通气造成气
胸等并发症。

请注意,本指南仅为基本指导,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人员的判
断和治疗。

窒息复苏是一项复杂的医学技术,请在急救人员到达之
前尽可能采取上述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二、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科、新生儿科联合查房,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三、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四、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五、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六、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七、产科、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八、产科、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制度
1、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经过。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

危重患儿转诊时应备转诊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协作制度
1、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新生) 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新生) 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新生) 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埋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新生) 儿科监护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从产、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新生儿复苏工作考核制度
1、新生儿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与评定。

3、每年对产、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

补考不合格者,其本人及所在科室本年度内取消优秀个人及科室的评选资格。

4、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复苏设备及药品每月至少抽查一次,抽查不合格者扣相关责任人绩效考核分。

5、建立健全新生儿复苏抢救记录、病人登记记录、死亡记录及病例随访记录,缺失或登记不全者扣科室本年内医疗质量管理分,相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

6、对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每月科室内绩效考核中每次适量加分,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成员在每月科室内绩效考核中加分。

关于成立江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生儿复苏院内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加强院内新生儿复苏队伍的组织和培训,推动医院持续有效开展新生儿复苏工作,决定成立新生儿复苏院内领导小组。

一、人员组成
组长:梁瑞宁
副组长:徐小英
成员:程冬梅、黄志嫦、张奇志、黄细付
二、工作职责
(一)承担本机构新生儿复苏培训和复训工作。

(二)按照卫生部《新生儿复苏指南》要求,组织开展新生儿复苏工作。

(三)对本机构新生儿复苏人员的操作技术、设备和药品的使用等进行考核评估。

(四)对发生在本机构的新生儿窒息案例进行评审。

(五)负责本机构新生儿复苏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三、工作内容
(一)制度建立
建立加强并促进新生儿复苏工作制度的落实(见附件1)。

(二)培训
承担培训与复训工作,每年至少组织1次新生儿复苏培训,培训以模拟操作为主,强调复苏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转科人员、进修人员等,应及时进行培训及考核。

(三)复训
对本机构内参与新生儿复苏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复训,复训与考核相结合,采取“以考代训”的方式。

每年至少进行1次专项考核。

考核使用《操作考核表(医生/助产士)》对参与新生儿复苏的所有新生儿或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及麻醉人员进行模拟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现场复训,重新进行考核。

(四)设备、药品检查
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填写《产房(手术室)新生儿复苏设备药品检查表》。

(五)复苏现场抢救工作
负责促进和落实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调动和组织人员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监督、指导参与复苏抢救的人员常规填写《新生儿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

《新生儿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原则上应于复苏抢救结束后立即填写。

(六)窒息病例评审
负责组织产、儿科相关人员对本机构发生的重度新生儿窒息和窒息死亡病例进行评审,填写《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

重度窒息和窒息死亡病例发生15日内完成评审工作。

评审结论不作为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

(七)信息收集
每次培训、复训工作结束后填写培训登记表,人员考核结束后填写考核登记表,窒息抢救结束后填写抢救登记表。

定期整理汇总各种工作表和登记表,以便及时掌握本机构的新生儿复苏工作情况。

四、组织保障
医院负责为新生儿复苏院内领导小组提供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

实行院内奖惩制度,将新生儿复苏工作纳入相关科室的工作考核指标。

重度新生儿窒息病例随访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