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机电一体化复习问题详解

机电一体化复习问题详解1.1 机电一体化的涵义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两方面容?答: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它包含了技术和产品两方面容。
首先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其次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
1.2 机电一体化的英文名称是什么?Mechatronics1.3 机电一体化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重要的实质是什么?答:突出特点在于它在机械产品中注入了过去所没有的新技术,把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等功能揉和到机械装置中去,从而获得了过去单靠某一种技术而无法实现的功能和效果。
重要实质是: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机电一体化产品或系统,综合运用各种现代高新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各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产品部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匹配和外部的整体效能最佳。
1.4 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不能单独在机械领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答:微电子技术在机械领域只是机械技术的附加技术,是机械技术的补充。
1.5 机电一体化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机电一体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
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必须需要大量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区改造传统产业,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
机电一体化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传统的技术思想、生产方式和方法以及传统的机电产品和产业结构,国民经济的个各个领域都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革。
1.6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哪三个主要特征?答:整体结构最佳化、系统控制智能化、操作性能柔性化。
1.7 试列举1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答:汽车,飞机,轮船,洗衣机,电冰箱,打印机,复印机,ATM机,数控机床,机器人。
1.8 试分析CNC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五大要素与功能。
机电一体化主要学啥

机电一体化主要学啥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融合机械工程与电气工程的交叉学科,旨在实现机械与电气之间的紧密结合,发挥二者优势互补的效果。
在现代工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那么,机电一体化主要学什么呢?1. 机电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的学习首先需要掌握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
包括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机械相关知识,以及电路理论、电磁学等电气相关知识。
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夯实后续学习的桥梁。
2.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机电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可以了解如何利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机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理解PID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等内容对于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作至关重要。
3.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是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执行器是实现控制的关键设备。
学习机电一体化需要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各类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设备,才能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机电系统。
4.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已经成为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热门方向之一。
学习机器人技术涉及到机械结构设计、感知技术、控制算法等多方面知识。
通过学习机器人技术,可以掌握实现智能控制和操作的关键技能。
5.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嵌入式系统需要掌握微处理器、嵌入式软件开发等知识,理解嵌入式系统在机电系统中的作用和应用,可以提升工程师的开发能力。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不仅涉及到机械与电气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执行器、机器人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从事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并为产业自动化发展做出贡献。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什么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是由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等相融合构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
机电一体化主要发展方向为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系统化等。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专门人才,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发展现状包括以下几种①.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
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②.模块化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各章作业答案

第二部分各章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涵义是什么?★机电一体化的英文名词如何拼合?(P1) 【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实现整个机械系统最佳化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哪几个方面?(P2)【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可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4-3-2)(1)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功能上,向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3)层次上,向系统化、复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3、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其核心部分是什么?(P4-P5) 【参考答案】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检测部分、执行机构、控制器和接口。
其核心部分是控制器。
★4、什么是接口?接口的功能有哪些?(P5)【参考答案】为实现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而进行的连接就是接口。
接口的基本功能有交换、放大、传递。
5、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P2-P4)【参考答案】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1、熟练掌握以数控机床进给传动为例说明机械传动系统建模的步骤、方法。
重点在传动惯量折算的推导过程。
(P13-P15)★【举例说明】在图1所示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电动机通过两级减速齿轮Z1、Z2、Z3、Z4及丝杠螺母副驱动工作台作直线运动。
设J l为轴I部件和电动机转子构成的转动惯量;J 2、J 3为轴Ⅱ、Ⅲ部件构成的转动惯量;K1、K2、K3分别为轴I、Ⅱ、Ⅲ的扭转刚度系数;K为丝杠螺母副及螺母底座部分的轴向刚度系数;m为工作台质量;C为工作台导轨粘性阻尼系数:T1、T2、T3分别为轴I、Ⅱ、Ⅲ的输入转矩。
机电一体化应聘什么岗位

机电一体化应聘什么岗位机电一体化是指将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应用于产品或系统设计中,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功能。
在当今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需要专业人才来应对挑战和需求。
作为一名具有机电一体化背景的应聘者,选择适合自己技能和兴趣的岗位至关重要。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师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师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岗位,该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参与产品设计、机电系统集成、设备维护和改进等工作。
作为一名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技术工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方面的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
同时,对产品和系统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师的核心素质之一。
机器人系统工程师机器人系统工程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岗位,该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扎实的机电一体化知识和对机器人系统的理解。
机器人技术是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热点之一,机器人系统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等方面,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系统设计和优化中。
智能制造工程师随着工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师逐渐成为各大企业抢手的人才。
智能制造涉及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技术领域的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应聘智能制造工程师的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跨学科素养,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智能制造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并不断推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总结机电一体化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众多就业机会,选择适合自己技能和兴趣的岗位非常重要。
无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师、机器人系统工程师还是智能制造工程师,都需要应聘者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
希望每一位有机电一体化背景的应聘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融合机械与电气领域内容的交叉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综合技术知识的能力。
毕业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工作方向。
1. 自动化工程师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工作。
自动化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种自动化设备与系统,例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机电一体化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能够胜任自动化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2. 机械设计工程师另一个就业方向是成为机械设计工程师。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在机械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参与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工作。
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掌握CAD等设计软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3. 电气工程师毕业后还可以选择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工作。
电气工程师主要负责电气系统的设计、调试与维护工作,如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掌握了电气知识和机械知识,适合从事电气工程师相关岗位。
4. 技术销售工程师除了工程技术岗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技术销售工程师的工作。
技术销售工程师需要将技术知识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产品推广和技术支持。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背景,适合从事技术销售岗位。
5. 工程项目管理师最后一个就业方向是工程项目管理师。
工程项目管理师主要负责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资源管理等工作,对工程项目整体进度负责。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具有综合的机械、电气等技术背景,适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职位。
在就业选择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它综合了机电学科,结构学,控制理论,传感器,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等。
机电一体化在机
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把机械设备的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机械设备变得更加灵活,可靠性更高,操作更方便,实现更多的功能。
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最常见的应用当属机器人。
机器人要求实
现很多复杂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只有将机械部分(机构和驱动系统)和电
子部分(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
机器人的运
动控制,依赖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传感器的设计,信号处理及其控制
策略,同时为机器人的操作与实现自主动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另外,在家用电器产品中,机电一体化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空调、
冰箱等家用电器,需要将机械组件和电子部件有机结合,同时兼顾到多项
性能指标,如功率、节能、安全等,而这些技术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的支撑。
同样,精密仪器也是受益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机电专业基础知识试题

机电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关于机电专业基础知识的试题。
以下是试题及其对应的答案: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和电子两个学科的结合,通过将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的原理与技术相结合,实现机械装置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2. 请简述PLC的作用及其特点。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自动化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它可以接收输入信号,经过逻辑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以达到控制设备的目的。
PLC的特点包括可编程性、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易于扩展和应用广泛等。
3. 解释传感器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信号(如压力、温度、湿度等)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可以将环境中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供电子设备进行处理或控制。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控制空调系统中的温度。
4. 什么是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直流电的霍尔效应。
交流电动机是一种能够将交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交流电的电磁感应。
5. 请说明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子上的电流方向,实现转子的正常运转。
具体而言,当转子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换向器能够根据转子位置信号,控制电流的流向,使得转子继续旋转。
6. 请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系统中的总量是不变的。
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7. 请解释节能与能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节能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能源浪费,从而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利用则是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节能与能源利用密切相关,通过节能措施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请简述三相电流与单相电流的区别。
三相电流是指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交流电组成的电流,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压和功率输出,适用于大型电力设备和工业设备。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融合了机械、电子、电气、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将机械和电气设备、电子元件、传感器等相结合,实现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概念1. 传感器•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感知和采集环境或物体的信息。
•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可以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
2.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用于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息,经过控制算法处理后,控制执行机构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
3.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机电一体化的基本任务,用于控制和调节机械系统的运动。
•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等,实现机械系统的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4. 电气驱动技术•电气驱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实现机械系统的电动驱动。
•通过电机、变频器、伺服系统等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能量转换和运动控制。
5.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机电一体化中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环节。
•包括显示屏、触摸屏、键盘等,用于人员输入指令和获取系统状态。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制造业:包括工厂自动化、装配线、机器人等。
•交通运输:包括轨道交通、汽车、船舶等。
•建筑与建材:包括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电梯等。
•农业与食品加工:包括农业自动化、饲料加工等。
•医疗与健康:包括医疗设备、康复机器人等。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各个领域,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机电一体化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和高精度,提升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对产品进行精准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提供个性化定制: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资料解读

思考题:
1.机电一体化的涵义、目的、特征、基本组成 要素以及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2. 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机电一体化设计 的目标是哪些?
3. 机电一体化的接口功能有哪些?根据不同的 接口功能试说明接口的种类。
4. 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方法。
5. 开发性设计、变异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有何 异同?
一对齿轮区中在的闭一环个系齿统轮中4装,则可能造成系统不稳 在电机输定出,轴常上会,使并得将系电统机产生以1~5倍的间隙 2安装在偏而心进套行1的(或低偏频心振轴荡) 。 上,通过转动为偏此心尽套量(采偏用心齿轴侧) 隙较小、精度较高 的轮齿轮转的正角中、, 心的 则反就 距齿 多转可 ,轮 采时调 从传用的节而动各齿两消副种侧啮除。调间合圆但整隙齿柱为齿。了侧13偏减降隙心速低的套箱 2制方电动造法机成来本消,除 特点是结或构减简小单啮,合但间其隙侧,隙以提4和高5减传速动齿轮精度和系 不能自动统补的偿稳。定性。
弹簧-阻尼系统图
1-主动件;2-弹簧-阻尼; 3-运动件;4-静导轨
防止爬行现象采取以 下几项措施
为防止爬行现象的出现,可同时采取以下 几项措施: ★ 采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卸荷导轨、贴 塑料层导轨等; ★ 在普通滑动导轨上使用含有极性添加剂的 导轨油; ★ 用减小结合面、增大结构尺寸、缩短传动 链、减少传动副等方法来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
导向支承部件
▪ 导向支承部件的作用是支承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 求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这样的部件通常被标为导轨副, 简称导轨。
▪ 导轨副主要由承导件1和运动件2两部分组成,如图2-20所 示。运动方向为直线的被称为直线导轨副,为回转的被称为 回转运动导轨副。常用的导轨副种类很多,按其接触面的摩 擦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滚动导轨、流体介质摩擦导轨等。
机电一体化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各国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1~3)答: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试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电技术的区别。
(P2)答:传统机电技术的操作控制主要以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设计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机械本体和电气驱动界限分明,整个装置是刚性的,不涉及软件和计算机控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机械部件和电器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整个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3.试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技术。
(P1~3)答: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
其技术组成包括:机械技术、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等。
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甚至还包含了光、声、化学、生物等技术等应用。
4.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我们将这些部分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之间,形成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运动传递、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等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
5.试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直要坚持贯彻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方法,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各个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从而确定系统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并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手段,进行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6.试述现代设计的概念。
(P4)设计这个词有两种概念。
2-什么是机电一体化_机电一体化是干什么的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_机电一体化是干什么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
毕业生主要可从事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操作、制造、安装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大。
该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
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干什么的。
关键词:什么是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是干什么的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
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的适应范围很广,工作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1、普通地,在各大机电厂、电厂、电气控制设备厂或普通工厂进行机电维修等
工作。
现在的社会都是机电自动化的社会,若你认真领会了机电一体化的实践知识,只要有控制机械的工厂都可以去尝试。
2、毕业生可在模具、机械、五金、塑料、家电等生产企业从事模具计算机辅助
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3、管理员。
精专画法几何与机械图、工程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工作。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于机电一体化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同学,找工作和实习得好好加油哦!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_机电一体化是干什么的
/knowledge/articles/565820a60cf2a62a8a5fbecf。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学什么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学什么就业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融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其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学生在求职就业时,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方向:
自动化技术研发方向
自动化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于自动化设
备制造企业或自动化系统集成公司,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设计、调试等工作。
他们需要深入研究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并能够利用PLC、SCADA
等软件进行编程控制。
智能制造方向
随着工业4.0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行业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可以
选择就业于智能制造企业,从事智能设备、智能工厂建设等工作。
他们需要对机器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有所了解,并能够将其与机电一体化知识结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电气自动化方向
电气自动化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于电气控制
系统、电力系统等相关企业,从事电气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
他们需要了解电路原理、控制理论、驱动技术等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电气技术实践能力。
测控技术方向
测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重点培养方向之一,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于测控仪
器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传感器技术、测试技术、数据采集等工作。
他们需要熟悉各类测量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以上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常见的就业方向,希望能为相关学生在未来的职业
规划中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变革,机电一体化领域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机电一体化技术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0 参考答案0-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答:“机电一体化”一词的英文名词是“Mechatronics”,它是取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分拼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0-2.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及相关关系。
答:机电一体化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
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精密机械技术(基础);2)检测传感技术(感官)关键技术;3)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4)自动控制技术(最佳化);5)伺服传动技术(传动,分液压和电气);6)系统总体技术(整体)等。
机电一体化实际上是机、电、液、气、光、磁一体化的统称。
0-3.试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答:(1)取代法取代法就是用电气控制取代原系统中的机械控制机构。
该方法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或对原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常用的方法,也是改造传统机械产品的常用方法。
(2)整体设计法整体设计法主要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在设计时完全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考虑各子系统的设计。
(3)组合法组合法就是选用各种标准功能模块组合设计成机电一体化系统。
0-4.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的作用。
答:接口主要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放大、滤波、速度匹配等。
0-5.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打印机中的应用。
答:打印机是典型的机电光一体化产品,机械、电子、光学、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大量地应用在打印机产品中,并推动打印机向自动化、人性化、多样化及更好地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学什么就业方向呢

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学什么就业方向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涵盖机械和电子工程领域内容的综合学科,它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毕业后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主要有哪些就业方向呢?让我们逐一分析。
1.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在机械制造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等工作,参与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2. 自动化与控制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在自动化与控制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传感器、执行器、PLC编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等方面工作,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电气与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电气与电子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在电力系统、电子产品设计、通信设备维护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为社会的电气与电子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4. 环境保护与节能随着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在环境保护与节能领域也有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从事相关设备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等工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5.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等工作,参与未来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泛,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与控制、电气与电子技术、环境保护与节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他们将以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支持,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什么样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什么样,待遇如何?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
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是日本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名古屋大学最早设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
如今在本科,已改称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高职高专则仍延用机电一体化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含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属高新技术,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推动了当前制造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是产品向高、精、快迅速迈进,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加上传统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国内急需大量先进制造技术专业人才。
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待遇也高。
毕业生主要在各行政、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机械、电气工程、常用电器的维修、安装与调试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市场调研发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1、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追问: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什么样,是不是学完就失业,年薪如何?回答: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性强,属于人才缺口比较大的专业之一。
就业方向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点?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4 举例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特点。
1.5 机电一体化的共性关键技术有哪些?
1.6 试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
2.1 传感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区别何在?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2.2 试述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3 试述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4 感应同步器的测量方式有哪些类型?写出励磁方式和输出检测信号的表达式。
2.5 试述磁栅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6 磁栅通常采用哪些测量方式?写出不同测量方式的表达式。
2.7 感应同步器和磁栅对安装有什么要求?
2.8 试述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9 什么是增量编码器?什么是绝对编码器?二者有何不同?
2.10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测量结果?
2.11 试述固态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怎样实现电荷的产生、存储、转移和传输。
2.12 激光具有哪些特性?试述应用激光传感器测流速的基本原理。
2.13 试述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2.14 试述传感器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15 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2.16 多路模拟开关和采集/保持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2.17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数字滤波器有哪些优点?常采用的数字滤波的方法有哪些?2.18 试举一方法说明如何对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数字线性化?
2.19 零位误差和增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软件方法对其进行补偿?
3.1 接口的定义及作用是什么。
3.2 按接口所联系的子系统不同,以信息处理系统( 微电子系统)为出发点,可将接口分类哪几类,各自特点是什么。
3.3 输入接口可以有哪些方法,各自适用什么场合。
3.4 ADC0809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3.5 控制量输出接口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种具体形式,各自适用什么情况。
4.1 请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分别有哪些类型?
4.2 请举几个开环与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例子,画出它们的方块图,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4.3 要使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必须使系统满足哪些基本的要求?
4.4 如何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实质是反馈?比较开环与闭环系统的优缺点。
4.5 描述系统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各体现什么物理意义?他们对自动控制系统有何影响?4.6 在如图4-14所示的RC电路中,假若R=5,C=2,请计算出t=T、t=2T、t=3T时的e o值,
并画出e i突然由0V阶跃变化到5V时的e o变化曲线。
4.7 请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4.8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采样频率和量化各指的是什么?
4.9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接地设计与一般电气设备强电的接地设计有何不同?
4.10 数字控制器与模拟控制器相比有何优点?数字控制器一般采用哪两种设计方法?目前
常用的是哪一种?其基本思路是什么?
5.1 根据机械特性曲线,试分析当负载转矩恒定不变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压过程。
5.2 步距角小,最大静转矩大的步进电动机,为什么启动频率和运行频率高?
5.3 负载转矩和转动惯量对步进电动机的启动频率和运行频率有何影响?
5.4 对伺服系统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5.5 试举出几个具有伺服系统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例,说明其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属于何种类型的伺服系统。
5.6 试通过分析人对手、脚等进行伺服控制的过程,进而探讨具有视觉和触觉的步行机或智能机器人的伺服控制原理。
5.7 一台5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采用5相10拍运行方式时,步距角为1.5o,若脉冲电源的频率为3000Hz,请问转速是多少r/min?
6.1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6.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由哪几部分机构组成?
6.3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
6.4 同步带传动的优缺点是什么?
6.5 同步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并简述设计计算步骤。
6.6 齿轮传动最佳传动比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6.7 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调整方法有哪些?
6.8 简述谐波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6.9 设有一谐波齿轮减速器,其减速比为100,柔轮齿数为100。
试计算刚轮固定时该谐波
减速器的刚轮齿数及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对于输入轴比较)。
6.10 滚珠螺旋传动与滑动螺旋传动或其它直线传动相比有哪些特点?
6.11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预紧方法有哪些?
6.12 简述双螺母预紧时提高轴向刚度的原理?
6.13 试述滚珠丝杠副主要尺寸参数及其涵义?
6.14 试述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
6.15 试述滚珠丝杠副安装时的支承方式及其特点?
6.16 试述滚珠丝杠副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
6.17 试述轴系设计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6.18 选择轴系轴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6.19 试述导轨的种类及对导轨的基本要求?
6.20 常用的导轨副材料有哪些?
6.21 试述滚动导轨副的特点有哪些?
6.22 试述支承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1 请简要叙述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
8.2 数控机床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
8.3 请简要叙述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发展趋势。
8.4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8.5 电主轴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8.6 何谓“零传动”进给驱动?请简要说明由直线电机构成的直线进给系统和由力矩电机构成的回转进给系统的特点。
8.7 为了保证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与可靠性,伺服系统应满足哪些基本条件?
8.8 什么是开放式数控系统,它具有什么特点?
9.1 为什么说三坐标测量机是万能测量设备?
9.2 三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结构有哪些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9.3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使用的导轨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9.4 三坐标测量机的标尺系统的种类有哪些,最常用的是哪种,它有什么优点?
9.5 静态测头和动态测头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应用于什么场合?
9.6 三坐标测量机有哪些测量软件?
10.1 简述ABS的功能。
10.2 简述ABS的工作原理。
10.3 试分析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之间的关系。
10.4 什么是最佳滑移率范围?
10.5 ABS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0.6 什么是逻辑门限值控制?
10.7 试分析ABS的控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