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内镜诊断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7e5627af45b307e8719719.png)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北京海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上腹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可见于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肝门淋巴结转移瘤、肝转移瘤和术后吻合口狭窄等。
其中以胰头癌、胆管癌最为常见。
目前针对恶性梗阻姓黄疸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经内窥镜治疗。
1、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肝外胆管梗阻,其优势在于:不仅能解除黄疸同时可以去除造成梗阻的原因,如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行Whipple手术。
但临床上较多病例由于病灶较大侵及周围血管而不宜作根治性手术治疗,或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合并症、高龄等不适合手术治疗。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针对老年、不能手术、术后复发或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方法是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胆管内支架置入成形等。
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适应症较广泛,创伤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内支架置入成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
适应症:对于肝门区、肝内病变所致的胆管梗阻及胰头癌等所致的低位梗阻性黄疸均适合介入治疗。
患者诊断为梗阻性黄疸后,应尽快评估是否有手术治疗机会,如目前没有手术治疗可能,应尽快考虑介入治疗,减轻黄疸症状、改善肝脏等器官功能,争取早日进行手术根治。
如实在没有手术治疗机会,也应先行介入治疗,尽早联合其他姑息性治疗措施。
3、内镜治疗内窥镜下治疗可选择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鼻胆引流管或内支架等达到减黄目的,但其并发症较多(如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局部感染等)、操作时病人痛苦较大,近年来已逐渐为介入治疗所提替代。
现在很多癌症患者多伴有梗阻性黄疸,而且多半患者都不可以手术治疗,能够手术切除的只有20%,胆管的梗阻,造成肝内胆汁淤积而进展为肝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不进行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约2~3月,因此有效的减黄或退黄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治疗梗阻性黄疸方法很多,不同阶段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正确科学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a4f0f1f77232f60ddcca170.png)
11(20.8%) 1(1.9%) 1(1.9%)
• 支架置入后2周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超过50%的比 例为90.9%(20/22)
支架通畅时间中位数:288.5天(95%CI 202374.9)
随访结果
随访 死亡 生存 失访
例数(n=52) 43(82.7%) 8(15.4%)
1(1.9%)
• 死亡患者中支架通畅率为93%(40/43),通畅中位时间为168天(12-800) • 存活患者中支架通畅率为100%(8/8),通畅中位时间为431天(116-1180)
• 临时性引流(术前短期引流) • 试验性引流(引流区域小) • 过渡性引流(治疗方案未确
立) • 胆道感染(合并化脓性胆管
炎) • 胆道出血(癌栓伴出血) • 减压引流(严重胆漏) • 肝切除术后毛细胆管漏引流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ERBD)
支架的类型
材料
价格/美元 通畅时间/ 月 并发症
适用人群
• 碘过敏患者。 • 精神病患者。
ERCP并发症
• (Freeman ML NEJM 1996. Loperfido S GIE 1998. • Masci E AJG 2001. Williams Endoscopy 2007. • Peng Wang, Zhao-shen Li AJG 2009)
4 胰腺炎
并发症
6
发热
3
疼痛
1 支架相关死亡
外引流ENBD vs 内引流ERBD
ENBD
ERBD
优点
• 直接观察引流效果
• 入路合理
• 随时行胆道造影
• 符合生理特点,无胆汁丢失
• 通过鼻胆管注入药物治疗 • 方便活动
内镜下胆管内、外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内镜下胆管内、外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https://img.taocdn.com/s3/m/7ee3f0f0770bf78a652954d6.png)
化脓性 胆管炎疗效显著, 只要置管成功, 均可有效 治疗。E — R
C P后进行E B 可有效预防胆道感染 , N D, 因解除了胆管或胰 管的梗阻 , 并不会增加术后胰腺 炎的发生, 成功地代替了手 术 引流。 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 , 还可在减黄、 减压 的基础上, 通过鼻胆管注入抗肿瘤药 ; R D对胆管、 EB 胰管狭
1 O4.
[ 2]
F no HM ,C ak P e ln lr e D,F ru c J vita er ci T. ru l c ln so y I gn etrswi orlt n J . oo o c p :ma igfau e t creai [ ] h o
收 稿 日期 : 0 20 — 8 2 0— 71
作者 简介 : 李 玫 ( 9 5 ) 女 , 西 省 太 原 市 人 , 主 任 技 师 . 要 从 事 C 诊 断 工 作 。 15- . 山 副 主 T
内 镜 下 胆 管 内 、 引 流 术 治 疗 梗 阻 性 黄 疸 外
雷 宇锋 , 变 英 , 胜 武 刘 潘
次。
窄时的胆汁引流、 恶性梗阻的姑 息性减黄及部分化脓性胆管
炎疗效满意 。 是无手术指征的恶性胆道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
之一 。
EB R D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 根据原发病对症即可。 N D E B
1 2 方法 内镜选用P N AX E . E T D-3 1 40型, 鼻胆管为国 产聚氯 乙烯管外径7 5 r长1 7c 内置管选用进 口圣诞 . , . m, F 树型和侧瓣型及 国产聚乙烯 塑料管7 r r长5c ~9F , m~1 F 5 c m。常规E C R P后, 插入导丝 , 在导丝引导下置入引流管 , 越 过梗阻部位 , 务求梗阻近侧充分显影。 不易插管者 , 先行乳头 括约肌切开术 ( S 做小切 口或中切口后再插管。 E T) 根据病变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内容详细)
![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890c595225c52cc58bd6bea8.png)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杨小庆
医学精制
1
前言
口服胆囊造影(B超取代)→CT胆道造影 静脉胆道造影(B超取代)→CT胆道造影 T管造影→取石、支架等,十二指肠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憩室造影
网篮取石、扩张术、乳头切开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PTCD、支架等 CT→仿真内窥镜、三维成像 MRI→MRCP
27
⒉胆囊钙化: (钙化性胆囊炎、瓷胆囊、瓷器
样胆囊) X现表现:致密梨状包壳 分散的条状钙化 部分钙化
医学精制
28
瓷胆囊
医学精制
29
瓷胆囊CT表现
医学精制
30
⒊石灰样胆汁(钙胆汁) X线表现: 平片见胆囊造影样改变,即立
位可见液平面 胆汁位于上方,钙 胆汁位于下方 可合并结石。
医学精制
31
医学精制
62
⑶肝内胆管先天 性囊状扩张症
Caroli病 (Ⅴ型) 肝内胆管囊状、
节段性扩张呈串 珠状
医学精制
63
⒍胆道蛔虫症
临床特点 X线特点 ⑴十二指肠造影 ⑵胆道造影
长条状透亮影 多位于肝外 胆管及左肝管位于胆囊者少
医学精制
64
医学精制
65
医学精制
66
医学精制
67
7.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综合征 (Lemmel syndrome)
19
㈢常见病 ⒈胆囊结石:
⑴过去检查常用平片、口服法、静 脉法,现以超声检查为主。
⑵阳性结石占胆系结石的5-20%, 占胆囊结石10-20%
医学精制
20
医学精制
平片
21
造影:漂浮征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5d94e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0.png)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该术语描述了通过内镜在胆管内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流动。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手术室或内镜室进行的,需要配备适当的设备和医疗人员。
术前的准备、术中的操作以及术后的护理都是非常关键的。
术前准备:1. 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和胃肠道情况,以便确定术中给予的镇静和麻醉剂。
2. 病人需要在术前禁食,禁止饮水,通常需要禁食8小时。
3. 医护人员需要清理病人的皮肤,并在静脉穿刺部位做好消毒,以防止感染。
4. 需要准备好内镜和支架的器械以及所需的参考资料。
术中操作:1. 病人在手术室或内镜室进行,通常在躺卧位或半卧位。
2. 医护人员首先给予局部麻醉或静脉镇静,使病人保持安静和舒适。
3. 医护人员通过病人的鼻孔或口腔插入内镜,引导内镜进入胃部和十二指肠,再进入胆管。
4. 医生使用特殊的工具在胆管中插入支架,通常是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
支架将胆管撑开,恢复正常的胆汁流动。
5. 医生通过内镜观察支架的位置和效果,确保支架正确放置。
6. 术中可能会需要取一些胆汁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术后护理:1. 病人在手术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通常约1至2小时。
2.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观察有无不适症状。
3. 病人需要继续禁食,禁止饮水一段时间以便胆道充分恢复。
4.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病人的胆汁排出情况,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5. 病人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治疗,例如抗生素或止痛药。
6. 医生需要安排术后随访,在此期间重新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常见方法,在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中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观察。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
内镜下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内镜下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e350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e.png)
内镜下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陈景礼;许长起;刘宪民;张秀英;陈桂荣【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06(012)009【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4月~2004年4月行ERCP后,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黄疸明显减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生存6个月,最长16个月.总有效率9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疗法操作简便,微创高效安全,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可靠.【总页数】2页(P997-998)【作者】陈景礼;许长起;刘宪民;张秀英;陈桂荣【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光明医院,消化肿瘤中心,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光明医院,消化肿瘤中心,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光明医院,消化肿瘤中心,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光明医院,消化肿瘤中心,山东,聊城,252000;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中心,山东,济南,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高龄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附32例临床分析) [J], 孙庆旭;严茂军2.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25例报告) [J], 田海军;龚循俊;王馨悦3.经皮肝穿刺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附2例报告)[J], 鲁东;吕维富;肖景坤;周春泽4.老年人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治疗的安全性分析(附65例报告) [J], 陈崧;李维丹;郑春英5.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体会(附43例报告) [J], 谢清贵;郭仪;杜音林;罗剑平;曹晓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44568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f.png)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以其安全、可靠、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旨在分析该方法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指的是采用内镜技术在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道内植入缩短型金属支架,使胆汁能够自由流通,从而缓解黄疸症状。
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黄疸的程度,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0%以上。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经过相关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胆囊和肝胆道的超声等。
如果患者合适,手术将在经麻醉后进行。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项微创手术,不需要大剂量麻醉和手术,其术后恢复期短,对患者创伤小,人体副作用小。
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研究发现,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提高生存质量。
通过减轻黄疸症状和提高免疫功能,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该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
功能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需要严格掌握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掌握手术的技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73ed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1.png)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方法。
对于患有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来说,这项手术可以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术后护理。
一、术后观察1. 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注意观察患者术后黄疸的情况,及时记录黄疸程度的变化,观察黄疸是否逐渐消退。
3. 观察患者术后呕吐、腹胀、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处理。
二、饮食护理1. 术后患者应遵医嘱,以液体饮食为主,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
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3. 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少量多餐,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三、伤口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2.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及时处理。
3.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防止伤口处受到外力撞击或拉扯。
四、药物护理1. 术后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感染药、止痛药等。
2. 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汇报。
3. 严禁患者擅自更改和停用药物,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调整。
五、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
2.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患者克服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3. 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六、康复护理1. 术后患者可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体力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2. 导诊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3. 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ee79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d.png)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胆道癌或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晚期,导致黄疸、上腹痛和恶心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治疗手段的进步,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创新,本文将对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通过内窥镜操作,在胃肠道内直接作用于胰胆管系统,常见的内镜治疗包括胆管内支架置入、胆道括约肌切开术(ES),以及胆囊引流术等。
1、胆管内支架置入胆管内支架置入是一种介入式治疗方法,通过内镜将支架放置于肝内或肝外的胆管狭窄处,以保持胆管通畅,有效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症状。
目前,内支架的种类包括金属支架、聚环酯支架和自展式支架等,其中金属支架是最常用的种类。
2、胆道括约肌切开术(ES)ES是一种通过内镜操作放置支架的治疗方式。
相比内支架置入,ES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切开胆道括约肌,增加内支架的留置时间,从而减少再次梗阻的发生率。
同时,ES还可同时进行黄疸原因的活检,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3、胆囊引流术胆囊引流术通常是针对于胆管结石或胆囊梗阻引起的黄疸,通过内镜将胆管直接引流至胆囊内,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则较少采用胆囊引流术。
二、外科手术治疗1、胆道解剖复原手术胆道解剖复原手术是一种治疗胆管结石、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修复胆管通畅,并可同时摘除癌肿等患病部位。
但由于其较高的手术风险和较长的术后恢复期,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癌瘤部位较小,患者身体状况好等。
2、胰十二指肠切开术胰十二指肠切开术是一种可行性较高、风险较低的手术方法,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并减少死亡风险。
该手术的主要作用在于切开胰头和十二指肠间的组织,以缓解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和胆汁淤积等症状。
三、介入放疗介入放疗是一种以介入手段将放射性物质置于肿瘤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可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超声内镜介入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治疗价值
![超声内镜介入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治疗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75ab3b21ed9ad51f11df244.png)
超声内镜介入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治疗价值目的研究超声内镜介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治疗价值。
方法回顾2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结果210例患者内镜检查后均被认为患梗阻性疾病,其中122例患者在检查时确诊为恶性疾病,88例病理检查为阴性,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恶性的患者超声内镜治疗成功率高达91.8%。
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在复查时肝功能状况也明显有了很大的改善,治疗后高淀粉酶血症6例,轻度胆管炎4例,急性胰腺炎6例,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7.62%。
结论超声内镜介入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疾病治疗有效。
标签:超声内镜介入;梗阻性黄疸疾病;治疗价值梗阻性黄疸疾病是因为恶性肿瘤侵及或者是压迫胆外道出现肝外胆管或者是肝内胆管阻塞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皮肤暗黄或褐绿色、恶心甚至是有呕吐表现、异常瘙痒、尿液呈茶样色以及大便呈褪色样。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外科手术作为彻底根治该疾病的治疗,但是手术引起的创伤大在患者心中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式。
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临床治疗梗阻性黄疸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本文主要回顾性探究所收集到的2013年4月~2014年3月2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介入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其中男性124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45岁,年龄31~61岁,患者由于身体出现了皮肤暗黄或褐绿色、恶心甚至是有呕吐表现、异常瘙痒、尿液呈茶样色以及大便呈褪色样等一系列状况而就诊。
其中194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血液化验以及CT、MRCP检查被确诊为梗阻性黄疸,16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也被确诊为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因证实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拒绝手术治疗。
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黄疸的病史为6~86w,平均为26.5w。
1.2方法1.2.1超声内镜鉴别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良恶性胆道内超声是目前为止诊断梗阻性黄疸中总胆管良恶性的最可靠的办法,它不仅可以确定胆总管狭窄的位置,还可以测量胆总管的长度以及但管管周围的结构是否正常。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治疗价值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治疗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010f5067b84ae45c3b358c24.png)
g注 射 用 生 长 抑 素 ( 他 宁 ) 在 岛 津 10L数 字 胃肠 机 监 思 , 5
测下 行 E C R P检查 , 明确 胆 管 病 变 性 质 及 梗 阻 原 因 , 据 不 根
石者 8 例 , E T术取石成功者 8 7 行 S O例 , 功 率 为 9 。 成 2
医 刊 ,0 6 1 () 89 20 ,9 1 :-.
[ ] 高 柄 辉 . 草 枯 中 毒 致 迁 延 死 亡 一 例 . 医 学 杂 志 ,0 9 2 4 百 法 20,5
( ): 1 - 1 . 4 3 4 3 5
[] 陈 慧 , 5 石汉 文 , 田英 平 . 草 枯 中 毒致 肺 损 伤 的研 究 进 展 . 床 百 临
炎 2例 。 2 2 并 发 症 及 处 理 : 组 中 未发 生心 脑 血 管 意 外 及 穿 孔 等 . 本
其 他 并 发 症 。① 3 8例 E T 后 乳 头 少 量 渗 血 , 凝 血 酶 或 S 予 正 肾 冰 盐 水 冲 洗 后 出血 停 止 。② 胰 腺 炎 : 组 共 发 生 急 性 本
握 更 多 的病 变 信 息 , 以 显 示 病 变 的 细 微 结 构 , 由于 C 可 但 T 扫 描 的辐 射 剂 量 过 大 , P 中毒 患 者 需 要 在 间 隔 期 限 很 而 Q 短 的连 续 观 察 , 如果 每 次 使 用 C 检 查 势 必 对 患 者 造 成 更 T 大 的放 射 性 损 伤 。按 一 般 设 备 , 次 胸 部 X线 平 片 的 只 要 一
胆 道 畸 形 等 具 有 重 要 的 诊 断 价 值 , 在 诊 断 的 同时 可 以 及 且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https://img.taocdn.com/s3/m/b37b9c8f83d049649b665871.png)
s c a l l a l r s r c i n we e r a e wih EM BE.The e e o e u biiu n, e t b e ma i nt bii y ob t u to r t e t d gn a t lv l f s r m lr bi p t e a i e c mplc ton s v v la d t no t uc e i e o l r t nt r bs r e . osop r tv o ia i s, ur i a n he u bs r t d tm f bi a y s e s we e o e v d i Re uls s t :Al 4 a int t t lbiir nd pr s he i r a e u c s f l .The s c e s l 2 p te s wih me a la y e o o t ss we e pl c d s c e s uly u c s
( EM BE)i n g m e to l n n i a y o s r c i n M e h d : o t - wo p te t t n e n ma a e n fmai a tb l r b t u t . g i o t o s F r y t a i n swih u r —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f2e16358fafab069dc02fc.png)
肠破裂 的患者都 会不同程度地 继发腹膜炎 ,腹腔 引流管是必不 可 少 的。因为它 既有 治疗作用 ,又是一个很好 的观察途径 。术后应妥善 固定引流管 ,接无 菌引流袋 ,并注意 防止 引流管受压 、扭 曲,保持 引 流 管通 畅 ] 。我 们知道 肠破 裂后 污染腹 腔造 成腹膜 炎 ,尽管 空肠 以 上主要 是消化液 的化学污染 ,但 同样可 以产 生严重的 细菌性腹膜炎 , 肠道 既有需氧菌也有 厌氧菌 ,这 些细菌在腹腔 内的积液如 不能充分 引 流 ,则 会产生毒素使 机体发生严 重感染 。腹腔 引流管所处 的位置一般 在创伤 处或盆腔 。另外 ,通过腹腔 引流管可 以观察引流液 的质和量 , 经常挤 捏引流管 以排 除其 内的凝血 块或脓栓 ,以及是否发 生肠瘘及创 面是否在逐渐愈合 ( 如渗血 、渗液减少 )。 参考 文 献 [ 1 】 王明 才. 实 用外 科急腹 症学 [ M] . 2 版. 西宁 : 青海 人 民 出版社 , 1 9 8 5 :
妥善 保护切 口。 检查肠 管要仔细 且全面 ,从最初发 现穿孔处 开始 ,做 好标记 ,然
另 外,还应准确 记录 胃液 的颜色和量 ,如 胃液异 常增多 ,可 能有
梗阻 ,应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
留置 胃管期 间 ,注意 保持 I : 1 腔 清洁 卫 生 ,同时 给予 雾化 吸人 每 日2次 ,既有 利于稀释痰 液易于 咳出 ,又可 湿润温暖 咽喉部 ,减 轻疼 痛 ,预 防咽喉炎的发生 。
2 8 5. 34 0 .
的纵 形裂伤无法横 形缝合 或缝合后发生 狭窄者 ;④肠管系膜 缘有大血 肿 ⑤肠壁 内大血肿 ;⑥肠壁 与系膜 间撕脱 >3 c m,⑦系膜严 重挫伤 或断裂导致肠 壁血运障碍者 ,⑧横 形裂伤超过肠管周径2 / 3 者。 3 . 2 . 3腹腔冲洗 及引流 肠 破 裂所 致 的腹腔 感染 是 引起 创伤 后 多系 统器 官衰 竭 的主要 原 因 。肠裂 伤修 补或 吻合 后仅 终止 肠 内容物 溢入 腹腔 ,腹腔 污染仍 严 重 ,且可 污染切 口,需用大量 生理盐水冲 洗 ,冲洗 液清亮后膜腔 内放 入 抗生素 溶液 ,并用 抗生素溶 液冲洗切 口。在损伤肠 管附近及腹 腔最 低位处放置腹腔 引流管 ,对预 防术后腹腔,术 前排 空 胃,术后 持续 胃肠 减压 ,对避 免 术后腹 腔 感染 或肠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b145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b.png)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术护理1. 引言1.1 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治疗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治疗。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于肝胆道系统被肿瘤、胆结石或其他病变阻塞而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黄疸、胆汁淤积等临床症状。
胆道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技术将金属或塑料支架植入胆道,扩张狭窄段,恢复胆汁的正常流通,从而缓解黄疸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无创伤、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
患者经过这种治疗后,黄疸得到迅速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后续的肿瘤治疗和康复奠定了基础。
胆道支架置入术虽然是一种介入性治疗,但在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术中风险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也会更好。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步骤、术后护理措施、并发症处理和合理饮食建议,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治疗过程和护理要点。
2. 正文2.1 患者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准备是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重要环节。
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药物过敏史、血液凝固功能等相关情况,以便医生能够作出合理的手术方案。
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在术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如停止食物和水的摄入、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患者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手术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与医生充分沟通。
2.2 手术操作步骤手术操作步骤是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该过程:1. 麻醉与镇痛:患者在手术前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没有疼痛感。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疗效分析
![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0例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d15ffeaeaad1f346933f17.png)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第 3期
缶床 研 究
经 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3 O 例疗效分析
成 炳祥 ,娄明 ,朱承 良
( 绍 兴市第 二医院 肝胆胰外科 ,浙 江 绍兴 3 1 2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 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c T及 M R C P等影 像学依 据 ,结 合临 床表现 ,对梗 阻原
窄部 以上 2 c m,选择 扩张 显著 ,引流范 围广 的肝 内 胆管, 必 要时 可先顺 导丝送 入扩张 气囊 , 行狭 窄部 扩
张 ,而后顺 导 丝送入 金属支 架 ,确 定位置 后释放 ,支 架 下段 可位于 胆管 内 , 也 可位 于乳头 外 。 透 视复查 支
即便 是姑 息性 胆肠 吻合 手术 , 也有 较高 的术后 并发症
总胆红素 ( T B I L )及血常规等 。术后 4 、l 2 h 及4 8
h检测血 、尿淀 粉酶 ,血 淀粉 酶正常 后开始 进食 。术 后 奥 曲肽 0 . 1 m g、间隔 8 h 皮 下注 射治疗 高淀 粉酶 血症, 术后头孢 类或 喹诺酮 类抗 生素预 防或治 疗胆道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疾病, 根治性 切除肿瘤及消化道重建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
效治 疗手段 。 但 恶性梗 阻性 黄疸患 者就诊 时 多已属 中 晚期 ,根治性 手术切 除 率约 7 % f 。文献 报道 ,如无 法达 到根治性 切除 的 目的 , 患 者的 手术疗 效和姑 息性 手术 无统计 学差 异 ,而手 术风险 贝 U 高 于姑 息性手 术 。
因做 出临床 诊断 。 术前 1 d 检 测谷氨 酸转 氨酶 ( A L T ) 、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766877b01f69e3143329469.png)
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胆道恶性梗阻不单指原发性胆管腺癌所致肝胆管梗阻,还包括胆囊癌、肝细胞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及其他转移癌对肝胆管的侵犯。
此类病人就诊时往往已有严重的黄疸,有的还合并严重胆管炎,病情凶险,全身情况差,手术机率很低。
即使行姑息性胆道减压手术也十分困难,因而临床上处理十分棘手。
虽然它们起源不同,但引流减黄的处理原则是一致的。
继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 aneous T rans hepat i c C hol angi al D r ai nage ,PT C D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获得肯定疗效后,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的技术,适用于术前减黄、无法施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或不愿意接受传统外科内引流或外引流术的病例。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引流,有效减黄对于肝内外胆管因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通常肝外胆管恶性梗阻,建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 copi c N asobi l i ar y D r ai nage ,EN B D )、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ndos copi c R et r ograde B i l i ary D r ai nage ,ER B D )、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ndoscopi c M et al B i l i ar y Endopr ot hes i s ,E M B E )都能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而高位梗阻,常常肝内胆管相互不交通,引流效果不确定,为保证引流有效,可采用ENBD 过渡引流,待引流效果明确后改行ERBD 或E M BE ,必要时需行多点引流。
我院从1993年10月至2006年6月累计完成ER C P 13493例次,采用内镜下胆管引流术6829例次,其中治疗恶性胆管梗阻4879例次,行ER B D 2894例次,EN B D 816例次,EM BE 786例次,多点引流383例次,操作成功率6%,消除黄疸总有效率%[1]。
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6ed6b2fccbff121dd368352.png)
3 1 肝 门段 .
左 右 肝 管 会 合 处 至 肝 总 管 与 胆 囊 管 会
管 逐 渐 变 细 是 良性 病 变 的 的 典 型 影 像 学 表 现 。结 石 所 致 的胆 管 扩 张 呈 中 等 程 度 扩 张 , 形 态 呈 自上 而 下 逐 其 渐变小 。同时 , CT 和 MRI 能 显 示 管 壁 及 管 腔 外 肿 C 块 , 根 据 其 形 态 学 特 征 , 示 病 变 的 良恶 性 。 并 提
4 4 引 起 胆 道 梗 阻 的常 见 疾 病 . ① 结 石 : 典 型 表 现 其
合 处 以上 为肝 门段 , 像 学 上 仅 表 现 为 肝 内胆 管 扩 张 , 影 胆 囊 和胆 总管 不 扩 张 。 但 胆 囊 管 受 累 时 , 囊 可 扩 大 。 胆 肝 内胆 管 根部 扩 张 常 先 于 全 部 肝 内 胆 管 系 统 , 细 致 故 观 察 肝 门部 位 有 无 胆 管 根 部 扩 张 改 变 对 判 断 胆 道 有无 梗 阻 很 有 帮助 。
3 明 确 梗 阻 部 位
明 确梗 阻 水 平 有 利 于 病 因 的 分 析 和 手 术 方 案 的制
订 。根 据 胆 道 梗 阻 的 部 位 可 分 4段 : 门段 、 上 段 、 肝 胰
胰 腺 段 和 壶 腹段 。
病 变 。扩 张 的 肝 外 胆 管 突 然 中 断 , 恶 性 病 变 的 典 型 是
均 扩张) 阳性 。
状 改 变 , 阻 端 上方 胆 管 扩 张 明 显 。 ④ 胆 管 炎 : 管 壁 梗 胆
呈 弥 漫性 、 心性 增 厚 , 均 匀 性 环 形 强 化 , 厚 度 一 向 有 其 般 在 5 m 以下 。 梗 阻 端 以上 胆 管 呈 圆锥 形 、 进 性 狭 a r 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技术
包括: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 包括: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 术、经皮经肝胆镜(PTCS)、经皮经肝 术、经皮经肝胆镜(PTCS)、经皮经肝 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胆道子 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胆道子 母镜技术。
课题预期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是解决黄疸及继发的胆 道感染;评价各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 率 、 有效率和死亡率 。 探讨胆道子母 有效率和死亡率。 镜的应用方法及价值
工作基础、本课题已经完成的 工作基础、 工作
▲病源:本科为大连市肝胆外科一级重点学科,梗阻性黄疸病人较多。 ▲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经皮经肝胆镜(PTCS)、经皮 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经皮经肝胆镜(PTCS)、经皮 经肝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PTCD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经肝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PTCD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发表了大量内镜治疗方面的文章: 1、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狭窄、结石防治策略.中华外科杂志,2006, 、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狭窄、结石防治策略.中华外科杂志,2006, 44(23):160444(23):1604-1606 2、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7, 28(8):454-457 28( ):4543、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肝胆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外科杂志. 2007,13( ):452外科杂志. 2007,13(7):452-456 4、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诊治.肝胆外科.2007,3 、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诊治.肝胆外科.2007, 5、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老年肝脓肿51例报告.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 、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老年肝脓肿51例报告.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 18(06):378-380 18(06):3786、经皮经肝纤胆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 、经皮经肝纤胆镜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 (2):110-112 ):110-
课题依据
内镜介入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为近年开展的新技术, 内镜介入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为近年开展的新技术,本文仅就内镜介入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关问题作一讨论。原则上讲,恶性梗阻性黄疸,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关问题作一讨论。原则上讲,恶性梗阻性黄疸,已无法 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行外科内引流或外引流术, 行根治性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行外科内引流或外引流术,均有在内镜下放置支架 引流的指征。但常用于以下情况。手术前的内镜介入治疗, 引流的指征。但常用于以下情况。手术前的内镜介入治疗,其目的主要用于术前 继发胆道感染的控制和手术前“减黄” 继发胆道感染的控制和手术前“减黄”,改善肝功能状态。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 证明,术前内镜下支架内引流, 证明,术前内镜下支架内引流,优于外引流术。因为内镜下支架内引流不但恢复 了胆汁的肠肝循环,而且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减轻内毒素血症和减轻肾功能损害, 了胆汁的肠肝循环,而且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减轻内毒素血症和减轻肾功能损害, 并且使术后的免疫功能易恢复。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继发的术前重症胆道感染, 并且使术后的免疫功能易恢复。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继发的术前重症胆道感染,多 主张内镜下乳头切开, 主张内镜下乳头切开,胆管十二指肠放置支架内引流或内镜下鼻胆外引流。是否 内镜下支架内引流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常规“减黄”和改善肝功能手段, 内镜下支架内引流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常规“减黄”和改善肝功能手段, 目前观点不一。 对高龄、晚期、一般状态差等不宜手术的患者达到减轻黄疸、控制继发感染, 对不宜手术的病人置胆道支架减轻黄疸,并结合局部化疗,延长生存期。应用 胆道子母镜观察病灶、取病理,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内镜下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以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并发症少、操作时间 短及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短及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正逐步代替部分外科手术。
课题的基础条件(与课题相关的 课题的基础条件( 现有技术、设备基础和工作基础) 现有技术、设备基础和工作基础) 现有技术力量
内窥镜技术:熟练掌握内窥镜(纤维胆 道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子母胆道镜) 技术。 设备基础:现有的仪器设备、配件: 本科拥有OLMPUS CHF-P20/XP20纤维 本科拥有OLMPUS CHF-P20/XP20纤维 胆道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子母胆道镜 及其相关配件、电视监视系统、DLZ及其相关配件、电视监视系统、DLZ-Ⅰ 型等离子碎石器。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患 者 对所有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研究准入,诊断标准按照以下5项:(1)皮肤黄染(2 对所有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研究准入,诊断标准按照以下5项:(1)皮肤黄染(2)生化检查提示梗阻性 黄疸(3)入院超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检查排除胆石症等良性疾病;(4)超声、计算机X 黄疸(3)入院超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检查排除胆石症等良性疾病;(4)超声、计算机X线断层 摄影(CT)、电化学发光明确恶性疾病的诊断;(5 摄影(CT)、电化学发光明确恶性疾病的诊断;(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方 法 患者的一般处理: 初步处理包括支持治疗,即静脉补液、镇痛、吸氧等,抗生素应用。 随机分组: 分为: 1、内引流组、外引流组、姑息手术组。2、胆道子母镜检查组、常规检查组。3、局部化疗组、非化 、内引流组、外引流组、姑息手术组。2、胆道子母镜检查组、常规检查组。3 疗组。 干预治疗: ERCP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在弱镇静剂和咽部局部麻醉下按照规范操作 ERCP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在弱镇静剂和咽部局部麻醉下按照规范操作 进行。放置胆管支架引流(ENBD/ERBD/金属内支架)。对失败者或不宜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行PTCD治疗,可 进行。放置胆管支架引流(ENBD/ERBD/金属内支架)。对失败者或不宜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行PTCD治疗,可 以手术的患者行姑息手术,胆肠吻合术。诊断无法明确的或条件允许的患者行胆道子母镜检查。 研究终点: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是解决黄疸及继发的胆道感染;次要终点是评价各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率 和死亡率。探讨胆道子母镜的应用方法及价值。 择期手术: 对可以手术的病人在黄疸消退,全身状态改善后,争取行根治性手术。 统计学分析: 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采用 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采用 X2检验和Fisher检验分析数据。在同一研究组内进行比较时,配对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所有统计 X2检验和Fisher检验分析数据。在同一研究组内进行比较时,配对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所有统计 学分析均采用双侧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学分析均采用双侧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课题预期成果的经济与社会效果 分析, 分析,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竞争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成果应用前景分析 分析,
利用内窥镜技术,尤其是将子母胆道镜技术应用,将胆胰管病 变的诊断更加客观、直接,使诊断的结果更科学、更完善,避 免了盲目性, 提高了诊断率。 1、对高龄、晚期、一般状态差等不宜手术的患者达到减轻黄疸、 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2、对可以手术的病人达到减轻黄疸、改善状态,二期手术的目 的。 3、应用胆道子母镜观察病灶、取病理,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 4、对不宜手术的病人置胆道支架减轻黄疸,并结合局部化疗, 延长生存期。 5、胆道内窥镜技术具有安全、微创、有效,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应用前景广阔。 6、各种内镜技术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的研究国内较少, 胆道子母镜的应用罕有报道。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
应用ENBD 、 EST、 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 、 应用 ENBD、 EST 、 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 经皮经肝胆镜( PTCS) 经皮经肝胆镜 ( PTCS ) 、 经皮经肝胆镜 内支架引流术( EMBE) 内支架引流术 ( EMBE ) 治疗恶性梗阻性 黄疸及继发胆系感染,抢救病人生命, 黄疸及继发胆系感染,抢救病人生命,延 长病人的生存期。 长病人的生存期。应用胆道子母镜直观的 观察病灶、取病理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观察病灶、取病理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考核指标
患者入选的标准 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指标:临床症 状、体征、功能检查、实验室化验数 据 胆管炎的临床诊断指标:临床症状、 体征、功能检查、实验室化验数据 有效率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课题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
1、胆道内窥镜技术具有安全、微创、 有效,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2、胆道子母镜更直接、客观,可观察 病灶、取病理,提高诊断率,更有效地 指导治疗和预后的判定。 3、对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ENBD 、对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ENBD 管行局部化疗,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一、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胆道肿瘤、壶腹部周围癌、胰腺癌和肝癌是引起胆道恶性梗阻的 常见原因。经十二指肠镜胆汁内引流术( 常见原因。经十二指肠镜胆汁内引流术( endoscop 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ERBD)是公认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 ERBD)是公认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 法,能在患者存活期间有效地缓解黄疸,全面改善症状和营养状况。 能在患者存活期间有效地缓解黄疸, 对需姑息性治疗的患者, 对需姑息性治疗的患者,内镜比手术及经皮肝胆管引流 (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等方法更可 drainage,PTCD)等方法更可 取,而对于手术患者, 取,而对于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先控制黄疸则更有利于手术。近 年来内镜下介入治疗以其微创性、可重复性、并发症少、操作时 间短及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 间短及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等优点,正逐步代替部分外科手术。 本课题着重研究内镜治疗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的 方法及意义。包括: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经皮 方法及意义。包括:ENBD、EST、经内镜胆管内支架术、经皮 经肝胆镜(PTCS)、经皮经肝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胆 经肝胆镜(PTCS)、经皮经肝胆镜内支架引流术(EMBE)、胆 道子母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高龄、晚期、一般状态差等不宜手术的患者达 到减轻黄疸、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对可以手术的病人达到减轻黄 疸、改善状态,二期手术的目的。应用胆道子母镜观察病灶、取 病理,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对不宜手术的病人置胆道支架减轻 黄疸,并结合局部化疗,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