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他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本文根据亲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阐述自身的观点。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竞赛教学法探究性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即‚学多学少无所谓,学好学坏无所谓‛,因而学习的积极性差,上课不认真,甚至捣乱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目标难以完全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八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要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让他对历史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要顺乎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教学中废除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提倡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历史是生活的镜子”。这充分说明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

首先是教育功能。

初中历史所以要开设,是因为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教育功能: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前途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民族关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是资政借鉴功能。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是要‚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读史使人明智‛,古代历史显赫人物深谙这点;近代伟人毛泽东,武能定国,文能安邦,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研究和领悟。

第三、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能潜移默化地获得各种能力,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人事物的能力等等。

第四、学好历史对学好其它学科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历史和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好历史对学好这些学科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教师在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学习历史重要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走进历史学好学坏一样的误区。

二、不断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上‚活‛每堂历史课。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可以说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史积极性。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经验不足,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结果我在台上讲得再多,学生真正听进去的是少之又少,后来我做了个民意调查,调查结果叫自己大吃一惊,我以为自己已经讲得很翔实生动了,但是却有9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问其原因乃是历史课枯燥无味。

于是我开始反思:如何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为此我向指导老师、其他同事和其他学校的历史教师学习、探讨,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如问题法、讨论法等,教学效果有所改善,但学生依然对历史没有多大的热情,特别是时间一长,学生对这些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厌倦情绪。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场知识竞赛,现场热烈的气氛把

我深深吸引,我突发奇想,能否把竞赛这种方式引进课堂教学呢?

于是我开始在一个班级尝试。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看10——15分钟的课文,让他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划下来并尽量记忆,我则对照教学目的与要求和重点难点的要求事先将课文的内容分解成二三十个小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每小题一分,抢答结束后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再强调和解说。我惊奇地发现,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连平时爱捣乱或一坐下就打瞌睡的学生都认真在看书、查书,甚至还能站起来回答。目的达到了,但不知效果如何,第二次课的时候我试着提问学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答出来。

初试成功之后,我便将这个方法推广到其他班级。

这样,学生在这轻松的课堂里既得到知识又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不仅基本掌握了基础知识,还使阅读、分析、综合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学生都喜欢这种授课方式,效果也都很好。我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满意,因为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里学到知识,而且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带有竞争性和集体性,所以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胆量,从而使教学的知识掌握、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得以实现。

当然,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所以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不断对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竞赛教学法进行改善,使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活动,这里是指读书、做练习等学习活动以外的带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重视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是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一大特点。新修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新制

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推荐了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学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四、积极引导学生从‚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

心理学家按知识的来源,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即‚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什么主要取决于教师教什么,所以学生是处于被动的位置。而‚发现学习‛即创造学习,其特点是通过创造性地发现活动获得经验和知识,所以学生是处于主动的位置。

发现学习的具体形式很多,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倡和推广的是探究式学习。

一般说来,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学科学习(包括历史学习)中,学生以探究的精神,运用科学研究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与教材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从而获得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讲我国远古人类时提到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但是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教材并没有论证。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一知识点,我给学生提了一道题目——为什么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而北京人不会?我积极引导学生从工具制作这一方向去思考,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工具制作技术,学生经过对比,发现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而摩擦会使物质发热、使易燃物燃烧,从而实现人工取火。这样经过自身的探究,学生得到了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的结论。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它与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和教材‚传授‛的,更不是灌注的,所以学生在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后会有种强烈满足感和自豪感,而这种感觉将促使其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