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资料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是许多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时,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相同。

使用至少3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让实验更严谨。

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黑纸包裹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

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肥料等。

生物的形态、生活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叶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在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环境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024年新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复习资料

2024年新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复习资料

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准备单元《雪地上的“足迹”》知识点:1. 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

2. 道搜集证据的方法还有调查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考法……3. 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

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知识点1. 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有大阳、雷电、极光等,人造光源有电灯、激光等。

2. 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

3.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4.使用激光笔时,千万不要照射人的眼睛、皮肤等,以免产生危害。

5.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就发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就是此原理。

6.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

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

面反射、-反射8. 三三是感觉光的器官。

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晴,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9.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使用潜望镜时物体反射的光经过两次反射后才进入人的视野。

10. 主二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大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11. 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能把大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形成了彩虹。

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

第二单元《能量》知识点1.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

2. 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线困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答:答案同第一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2、1665年胡克发现了细胞。

1675年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3、有些细胞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些细胞很大,比如鸡蛋黄、鱼卵。

★4、“小水塘”有钓钟虫、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

5、微生物是非常小的生命体,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

6、微生物分布广泛。

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物体内和体表都有。

有的生活在火山、岩石。

7、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新冠病毒。

有的微生物很大,例如木耳、香菇。

8、发霉和温度、湿度有关系。

9、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隔绝空气和水;放干燥剂—隔绝水;除湿—隔绝水;低温冷藏、消毒柜杀菌、太阳暴晒--------杀死微生活,让微生物难以存活。

10、微生物坏处:食物变质、病毒传播。

11、微生物的好处:制作调味品、做酒、发面、降解垃圾。

12、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杀灭细菌。

13、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

14、预防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打疫苗。

第二单元《仿生》15、人从生物利于生存的特征上得到启示。

带刺的树—铁丝护栏;八爪鱼—吸盘;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透气的鞋16、正六边形的蜂巢最结实也最省蜂蜡。

——蜂窝猜想17、鱼样子—潜水艇;鱼侧鳍—船桨;鱼尾—船橹18、仿生学: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东西。

19、鸡蛋壳能把承受的力均分分散。

20、平板桥和拱桥相比,拱桥的承重能力更好。

21、薄壳结构承重好,轻便省料。

(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22、海豚用声波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海豚发明声呐(潜艇)蝙蝠用超声波定位。

23、B超运用的是超声波。

雷达运用的是电磁波。

24、海豚、B超、雷达都是仿照回声定位。

25、模仿动物的保护色发明迷彩服;模仿蚂蚁发明六足机器人;模仿河豚发明试管刷子。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26、16世纪,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动,昼夜交替时地球绕太阳自转。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材本文档包含了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全部教材内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简要介绍:单元一:生物与环境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内容包括生物的种类、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

学生将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并探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单元二:物质与能量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

内容包括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变化以及能量的转化等。

学生将了解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物质和能量的特性与变化。

单元三:力与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力与运动的基本原理。

内容包括力的作用、力的效果、力的测量以及运动的变化等。

学生将研究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以及力的运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究力对运动的影响。

单元四:光与影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光与影的基本特性。

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及阴影的形成等。

学生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以及阴影的形成规律,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光与影的理解。

单元五:听觉与声音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听觉与声音的相关知识。

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点以及声音的利用等。

学生将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方式以及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研究听觉与声音的原理和特性。

单元六:天体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内容包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月相变化等。

学生将研究地球的运动规律、太阳的作用以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天体运动的理解。

以上为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材内容的简要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一、第一章生命起源的探究1.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和人类学2.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繁殖,呼吸,运动,感受3.生物体内的呼吸器官:肺(人类),鳃(鱼类),气管(昆虫)4.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细胞分裂,花粉传播5.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根,茎,叶,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第二章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水分,光照,温度,土壤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触角,爪和牙齿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根的形状,茎的高度,叶的形状和颜色4.植物的有性繁殖:花,花粉,花蜜,载粉者5.动物的有性繁殖: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三、第三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2.物质的性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温度,压力3.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温度,溶质的类型4.物质的分子理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5.物质的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四、第四章电能与磁能1.物体的带电情况:正电荷,负电荷,中性2.电能的实验和应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3.磁铁的有关知识:磁性物质,磁场,磁力4.电能的输送:电线,变压器,电能的节约五、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镜子的使用和不同的反射特点:平面镜,凹镜,凸镜3.折射与颜色的关系:折光,三原色的合成4.纸和水的折射:光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六、第六章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势能2.升降机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3.物体的重力和弹力:物体的重量,弹簧的弹力4.摩擦力和滑动摩擦:静摩擦力5.斜面和滑轮的应用:斜坡、滑道、滑轮组七、第七章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2.水的供应和净化:自来水、水库、净水厂3.水的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海洋,水污染4.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八、第八章空气和天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空气的运动和大气压强:风的形成原因,气压计3.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雾4.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温度计,四季和气候九、第九章星球和月球1.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太阳,八大行星,行星运动2.月球的形状和运动:月相,日食,月食3.星座和它们的使用:星座的形状,星座图谱4.卫星和人造卫星: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取镜2.显微镜看到的物体图像是:放大了的倒像。

3.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4.目镜X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7.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把他们成为细胞。

8.胡克证明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9.手背皮肤(动物细胞)VS洋葱鳞片细胞(植物细胞)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10.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里的“小黑点”是细胞核,形状是长方形11.根尖细胞是方形、茎细胞是管状、神经细胞呈放射状、骨细胞杆状、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盘状、肌细胞是纺锤形、白细胞无稳定的结构第二课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3.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4.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5.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小型原生生物。

6.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线状、酸奶中的乳酸菌是杆状、病毒是球状皮肤上的葡萄球菌是球状、海洋中的硅藻是椭圆状第三课发霉与防霉1.霉的相同点:呈丝状,由霉菌组成不同点:颜色、形状都不同2.发霉的条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3.防霉:①真空包装(隔绝空气)②放干燥剂(减小湿度)③烈日暴晒(减小湿度)④空调除湿(减小湿度)⑤低温保存(减低温度)⑥消毒柜杀菌(杀死了霉菌菌种)第四课微生物的“功”与“过”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2.消灭细菌或病毒方法:①高温煮沸②紫外线照射③喷洒消毒液④涂碘酒3.防护措施:①戴口罩②勤洗手③不聚集④及时接种疫苗第五课生物的启示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的启示。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铁块,无论把它切成多大或多小的块,在水中都是下沉的。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就悬浮。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其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比如船的形状,能增大它排开的水量,从而使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四、造一艘小船1、要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使它载重量最大,需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一些,让它排开更多的水量。

2、船的载重量跟它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五、浮力1、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的重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2、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溶解了其他物质,增加了液体的密度。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液体,能使物体上浮;比同体积的水轻的液体,能使物体下沉。

第二单元热一、热起来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等方式让身体热起来。

2、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二、给冷水加热1、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增大,重量不变。

2、水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但是受冷以后体积又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知识点梳理《沉与浮》单元概念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物体容易沉, 轻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浮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些。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密度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重力+拉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重。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不同。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科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课文1:植树季植树季是为了提倡保护环境和绿化地球。

课文介绍了植树季的由来、活动和意义。

学生们参与植树活动,了解了树木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课文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篇课文讲述了水的重要性和保持水源清洁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课文了解到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水源的清洁与健康。

课文3:土壤是生命之源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课文介绍了土壤的成分和作用,学生们了解到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如何保护土壤。

课文4:地球上的四季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和原因。

学生们通过课文了解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以及季节变化的原因。

课文5: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课文介绍了太阳能的来源和利用方式。

学生们了解到了太阳能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如何利用太阳能实现节能环保。

课文6: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气孔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课文介绍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重要性。

学生们了解到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如何保护植物。

课文7:动物的外部特征动物的外部特征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

课文介绍了动物的外部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原因。

学生们了解到了动物的外部特征对它们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课文8:凡尔纳的梦___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描绘了远离家乡的奇幻之旅。

课文介绍了___的生平和他的作品。

学生们了解到了___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对科学知识的推广。

课文9:再见了,智慧老师这篇课文讲述了科技对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学生们通过课文了解到了电子书、网络教育等科技对教育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教育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课文10:寻找文明星球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寻找文明星球的渴望和探索。

学生们通过课文了解到了宇宙中的星球和寻找外星生命的尝试,以及对外星生命的想象和研究。

课文1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

课文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身边的桥梁1、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2、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3、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

人们建造各式各样的拱桥。

4、拱桥:拱圈底部两端的拱脚由拱座支撑。

5、悬索桥:桥塔、桥面、缆索、悬索6、斜拉桥也是靠钢索吊起桥面的大跨度桥梁。

香港昂船洲大桥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斜拉桥之一。

7、三角形形状最稳定。

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1、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能提高放大倍数。

2、显微镜的构成:3、显微镜的使用顺序:取镜: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

安放:保持镜体直立,将其平稳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

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调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靠近装片。

左眼朝目镜内注视,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图像大致清晰;再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更清晰。

观察:稍稍向左右或前后移动装片,观察装片。

收镜:实验后,从载物台上取下装片,将显微镜收回镜箱中。

4、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璃标本。

5、镜头上“10X”即放大倍数为10倍,若物镜发大倍数是1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即放大镜放大倍数是100倍。

6、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第三单元火山和地震1、地壳不断运动着,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地壳的运动非常缓慢。

2、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3、沉积岩: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各种沉积物,经过水流等外力的搬运作用,再经过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沉积岩。

4、变质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岩浆岩、沉积岩等各类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5、当地壳不能阻止岩浆向上运动时,岩浆就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地表上升,然后突破地表急剧地喷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发。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摆钟(机械钟)计时原理:在规定时间内,秒摆摆动速度相同(60次/分)。
2、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可制成一个简易摆。
六、摆的研究
1、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主要与摆的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2、摆长越长(短),摆动的速度越慢(快)。
七、做一个钟摆
1、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即摆绳加摆锤的长度)。
④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春季,而南半球是秋季。
八、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由于地轴的倾斜(倾斜度约23°),南北极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如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清水中沉,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
(2)比重计是一种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3)几种常见物体的密度(单位体积下物体的重量叫密度)。
1立方厘米物体
食用油
酒精


浓盐水
水银
轻重(克)
0.8
0.8
0.9
1
1.3
13.6
第二单元《热》
一、热起来了
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1、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变化要明显。
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物体的微粒运动有关。
五、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冷却后会变短减细。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热缩冷胀。
2、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就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2、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操纵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七、传热比赛
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
2、我们把传热本领强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如金属);传热本领弱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如非金属)。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4)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确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经线,以此每隔15°为1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北极星“不动”,那是因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地指向北极星。
(1)夜间观星,北极星看似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
(2)北极星不在头顶正上方,而在我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天空。
(2)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1)上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2)下沉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3)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
2、浮力=重力+拉力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①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②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秋季,而南半球是春季。
③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2、太阳钟计时原理: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古人制成了“日晷”用于计量时间。)
三、用水测量时间
1、夜间计时工具——蜡烛、沙漏……
2、古代的水钟:
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时间。
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流逝的时间。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等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热量向空气散发,起保暖作用。
二、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而重量不变(从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说明)。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1)同体积时与物体的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与物体的大小(体积)有关,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太阳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及其他天体围着太阳转,而且地球自转。
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1、法国科学家傅科研制的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虽然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但傅科摆摆动的方向与刻度盘指示的方向发生了偏转(顺时针)。
四、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自转。
1、当液体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轮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身源自上浮一些。因为海水的含盐量比江河大。
(2)死海淹不死人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四、我的水钟
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⑴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⑵确定总水量,⑶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⑷测出一分钟的水量。⑸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主要有:水滴的滴速、水位的高低、刻度精确度……
五、我的摆钟
一、昼夜交替现象
形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4种: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且自转。
为了证明假说,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乒乓球代替地球。
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古时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着地球转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量大,所受浮力也大。
(3)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
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方法),
(1)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
(1)地球自转的方向总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约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2)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说明了地球的自转。
(3)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能确认各地的位置关系: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因而北京先迎来黎明。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东早西迟。我国横跨5个时区,为方便工作、学习,我国统一用北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六、地球在公转吗
1、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周期1年(约365天);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2)恒星周年视差、四季交替现象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地球上的四季现象产生原因:地球倾斜着围绕着太阳公转中,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导致各地形成温度上的差异。
八、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杯身,能有效地减缓热量的散失,起着保温作用。
第三单元复习 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在流逝
1、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工具,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
2、时间没有快慢之分,它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二、我的太阳钟
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古时人类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2、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冷水袋会慢慢从底部浮到水面;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热水袋会慢慢从水面沉到水底。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水的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2、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