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变质岩结构构造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变质岩结构构造的主要特征;
表五变质岩结构构造的主要特征表
5.变质岩石大类的主要鉴别特征。
表六主要变质岩类型的鉴定特征表
6.动力变质岩、接触变质岩的分类命名方案和方法。
接触变质岩是在岩浆活动(包括侵入和喷出)过程中所散发的热或挥发分作用于围岩发生变质作用所生成的岩石。按接触变质作用因素和方式可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烘烤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其相应的变质岩。
① 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
对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可以冠以“热接触”字样,如:热接触大理岩;或以“角岩”这一基本名称结合主要成分(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命名,如:长英质角岩、辉石斜长角岩。对热接触变质作用较弱、保留原岩组构者,则以原岩类型为基本名称,冠以“角岩化”进行命名。如:角岩化泥(页)岩、角岩化钙硅质板岩。
② 接触交代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
最利于接触交代作用进行、具有重要成矿物意义的是中~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岩类接触交代生成的“矽卡岩”。随碳酸盐围岩成分的不同,抽生成的矽卡岩分为钙质矽卡岩和镁质矽卡岩两类。
矽卡岩的命名是以组合矿物种属及其量比,遵循“少前多后”的原则命名。若岩石具有斑杂状、角砾状或条带状构造,则冠以构造名称,如:角砾状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等
镁质矽卡岩的命名也是以组合矿物其量比结合特殊构造命名,如:橄榄透辉石矽卡岩、条带状金云母透辉石矽卡岩。
③ 蚀变岩的分类与命名
对于保留部分原岩组构的蚀变称为“×××化”;对于原岩组构彻底改变者,则以蚀变产物为依据命名。
不彻底的各类蚀变,通常是以蚀变形成的新生矿物结合原岩命名,如蛇纹石化××岩、绿泥石化××岩等。需要注意的是:各种金属矿物在围岩中聚集,当未达到工业品位时也用“化”,这与前面“蛇纹石化”等的意义是不同的。
④碎裂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
碎裂变质岩是各类岩石受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岩石类型取决于原岩类型和应力强度,其分类和命名见下表。
表七碎裂变质岩分类命名简表
① 变质岩手标本观察描述内容和实例
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标本编号:××;产地:×××;时代层位:×××
颜色、结构、构造(手标本素描图)
主要组分:肉眼(借助放大镜)不可辨别的成分;
肉眼可辨矿物成分:矿物名称、晶形、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含量(%)。
其它测试、鉴别特征。
初步命名(野外定名)。
观察描述实例:
标本号:B04;产地:陕南米苍山;时代层位:中元古界。
岩石手标本总体呈褐色;斑状变晶结构;深色与浅色矿物间断定向排列构成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
石榴石:棕褐色,呈粗大(d>3㎜)的不规则粒状变斑晶,晶形不甚完整,晶面上裂纹发育(可见交错裂纹),硬度大(7±),含量40%±。
石英:无色或浅白色,呈它形压扁~拉长状,粒度不均,一般在0.2~0.5㎜×2~4㎜,含量30%±。
矽线石:白色~微带蓝的白色,晶形呈细长柱状,粒度0.1~0.2㎜×0.8~1.0㎜,含量20%±。
岩屑:以暗色岩屑为主,呈碎块状,分布不均匀,粒度0.5~1.8㎜,个别≥2㎜,含量5%±。其它:可见少量铁质、绢云母和黑云母,总量10%±。
初步命名:矽线榴石片麻岩。
② 变质岩薄片观察描述内容和实例:
观察描述的主要内容有:
标本编号:×××;产地:×××;时代层位:××××
岩石主要矿物组分及其分布,岩石结构及构造的总体描述(典型视域素描图)。
岩石所含矿物组分和细部结构:斑晶矿物及特征;基质矿物及特征;分别描述矿物名称、颜色、形态、粒度、分布、结构等情况,矿物鉴别的主要光性特征,统计(或估计)含量;如果斑晶与基质具有同成分时一并描述。
岩石定名:
观察描述实例:
标本号:B04;产地:陕南米苍山;时代层位:中元古界。
岩石主要由石英、石榴石、矽线石、红柱石、钾长石和少量黑云母、铁质组成。石榴石、石英、斜长石呈较粗大的变斑晶,在基质中间断分布、定向排列构成片麻状构造,与基质构成斑状变晶结构,。矽线石呈针状、长柱状、竹节状分布在斜长石及红柱石颗粒间;钾长石属斜长石局部被钾质交代的产物,主要分布在斜长石边缘;黑云母呈细小片状,仅局部可见,亦呈定向排列;铁质分布在石榴石边缘或其它矿物颗粒间(典型视域素描图)。
矿物成分:
石榴石:以变斑晶形式产出,晶形不甚完整,发育裂纹,可见筛状变晶结构,粒度3~4㎜±,含量30%±。
石英:无色透明,正低突起;呈它形不规则压扁、拉长状,定向排列,粒度较大,但不均匀,一般在0.5~1㎜×3.0~4.0㎜;干涉色一级灰白,个普遍具波状消光少数不具波状消光(属变质期后来物),含量30%±。
斜长石:无色,表面普遍绢云母化而呈土黄色,正突起低;呈它形不规则压扁、拉长状,定向排列,粒度较粗,一般在0.5~1㎜×3.0~4.0㎜;干涉色一级灰白,但由于表面绢云母化而不均匀;斜长石边缘局部被钾长石交代,二者合计含量约20%±,以斜长石为主。
矽线石:无色~淡淡的蓝色,略显多色性,正突起高,晶形呈长柱状、竹节状分布在斜长石及红柱石颗粒之间,定向排列;干涉色二级蓝绿,平行消光,正延性,含量10%±。
红柱石:微带粉红色,微显多色性:Ng=Nm——淡绿色,Np——淡红色,正中突起,晶形呈不规则的柱粒状,亦呈定向排列;干涉色一级黄白,平行消光,负延性,含量5%±。
其它:铁质呈不规则状分布在石榴石边缘或其它矿物颗粒间,含量5%±(总体平均);此外可见个别片状黑云母,含量<1%。
结构:斑状变晶结构
基质为花岗等粒变晶结构
构造:片麻状构造
岩石命名:矽线斜长榴石片麻岩。
实验报告要求:
1.肉眼系统描述构造角砾岩(碎裂岩)、角岩的主要特征;
2.镜下观察描述:角岩的结构、主要变质矿物的光性特征和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