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二章 鲁迅(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鲁迅为现代文学做了什么?(奠基人、楷模、引路人„„)
★小说(主题、文体形式、 情节模式、艺术造诣)
★抒情散文(闲话风、独语体)
杂文、文学评论 扶植青年
• 一九三六年底,郁达夫在日文刊物《改造》第十九卷十三号发表 《鲁迅的伟大》:“如问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 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 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 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 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 又因其飘逸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便喝毒酒 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 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全面 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娴熟地运用典型
化的创作方法,采用了融现实与历史于一炉的手段,“杂取 种种人”,创造典型形象,勾勒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从而 使典型具有极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2)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 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 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3)用“传记”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小 说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以叙述为主,把情景和场面描写融入 叙述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命运和性格。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 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 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 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 健忘和耻辱。 小说开头仿佛有点漫不经心,但后来逐渐由开心变为疑心、 痛心、触目惊心。 喜剧与悲剧的结合:形式的喜剧与内涵的悲剧。 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 同时并存。

二、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 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 辩护、粉饰和盲目自尊的态度; 惯于以“忘却”或向更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 嫁屈辱,求得自我满足。 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 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 胜利。


第三节 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Q正传》: 鲁迅仅有的一部中篇小说,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1921年12月4日,在北京《晨报副刊》“开心话”栏目连载。 一、《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1、 鲁迅:“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2、 茅盾:“中国人品性的结晶” 3、 30、40年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 (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 “精神胜利法”) 4、 50年代至70年代末:“落后的农民典型”(阶级分析) 5、 80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6、 近年来: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打击之三:兄弟失和 1923年7月17日,周作人一脸怒容地给鲁迅 递上了一封绝交信。8月2日,鲁迅告别了八道 湾住房。 失和的原因,因为周作人书信中缺少的关键 字,而成了文学史上的疑团。 1924年,结识许广平并相爱。1927年在上海 同居。1924――1925年代年,创作小说11篇, 编为小说集《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存在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把人置于哲学的思考中心。 把人的存在,人生的意义视为哲学的根本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那里去? 对存在的体验:恐怖、厌烦、忧郁、绝望、被抛 积极的人生观:向死而生,自由选择。 鲁迅曾对章依萍、萧军等青年人说过,自己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在《野草 》,故不主张年轻人读。 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加缪 宣扬“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从根本上说,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 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 在萨特看来,“他人即地狱”。他人作为一个存在的自由的客体, 他的“目光”很有可能把“我” 变成“物” 。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 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 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




《故乡》的结尾,“一轮金黄的圆月”――理想的 象征。“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 路”。“走”就是反抗,对世界与自我的反抗。 《在酒楼上》的结尾,“我”“独自向着自己 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爽快。” 《孤独者》中我离开魏连殳的尸体,“我的心 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 下。” 鲁迅小说在结构上往往有一个顶点:人物的死 亡或心理、情感上的绝望。――再弹出死后之生, 绝望后的挑战,然后嘎然而止。――这正是鲁迅反 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鲁迅为现代散文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 个创作潮流—— 《野草》:独语体 《朝花夕拾》:闲话风,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主要指那 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 写法。体现出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满率真之气;洒脱、放 纵、雍容、闲适的特点。 《野草》独语,自言自语,不需要听者。 《野草》是鲁迅在心灵炼狱中熔铸的诗,是从孤独个体的存 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鲁迅的思考与现代存在主义 哲学不谋而合。
1936年10月19日
•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
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 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以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 1918――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编为小说 集《呐喊》。 1924――1925年代年,创作小说11篇,编为小说 集《彷徨》。 《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这就是说,中国现代小说既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 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现象。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日记体;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 《伤逝》:手记体 《阿Q正传》:传记体 《社戏》:诗化小说 《兔和猫》:散文体 《起死》: 戏剧体 如《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 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 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 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 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 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 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
《伤逝》海报及剧照


鲁迅努力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 病态的病态的社会。从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 的主题。――这显示出鲁迅不以拷问自身为目的, 更不是鉴赏人的精神痛苦,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 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对于社会更是对 于人自身的反抗。 鲁迅的这些努力——揭示“封建社会吃人”、 “反抗绝望”,表现在《呐喊》、《彷徨》里,就 演化为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看/被看”、 “离去――归来――再离去”。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 模式。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 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 从题材上来说,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农 民和知识分子。 鲁迅在表现这两大题材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正如他自己所 说,他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 苦”。 农民题材: 《药》写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仅用一床“满幅补丁的夹被” 暗示,没有过多的描述,正面展开描述的是他们一家精神的愚昧, 夏瑜作为启蒙者、革命者,他的血被小栓当作药吃了,吃后忘了 是什么味儿。 《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 所现体现的精神的麻木。 《祝福》的深刻性也不在于祥林嫂多么贫困,而在于她在封建神 权下感到的恐怖。
第二章
鲁迅(一)
第一节 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
• 1、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 2、鲁迅为现代文学做了什么?
中年鲁迅
少年鲁迅
海婴百日全家福
许广平在北女师大
1、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民族魂与文学巨人(立体 多侧面 战士/凡人)
• 大江健三郎在《我怎样写随笔》中说:“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 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 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希望。”
《祝福》剧照及版画



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也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 创伤与危机。 《在酒楼上》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 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小 圈,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着生命。 《孤独者》魏连殳被社会冷落歧视,――不甘被社会冷 落歧视――报复。途径:“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 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借此复仇,虽然“胜利” 了,却“真的失败了”。 《伤逝》中“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的青年男女子 君、涓生,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 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只能又回到旧家庭。
打击之二:婚姻的悲剧 1906年与朱安结婚。“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 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结婚 第四天,带着弟弟周作人回日本,开始弃医从文。 1912年,到南京教育部任职,5月迁往北京,在孤独、 痛苦中生活了七年。 • 1918年,在钱玄同的劝说下尝试创作,发表《狂人日 记》。随后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和撰稿。 • 1919年,买下北京八道湾一处房产,全家般来居住。 • 1918——1922年连续写15篇小说,编为短篇集《呐喊 》。




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 的产物,也体现着苟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未庄” 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 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的 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神胜利法”非常流 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农本 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温床。 三、《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1)看/被看。 小说《示众》。没有一般小说的情节故事、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 只有一个场面:看犯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 看与被看。――小说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这反而使它具有 极大的包容性。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里的许多小说都看作使 《示众》的生发与展开。如《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 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祝福》、《长明灯》等。根据被看者 的不同,又可以把这些作品分为两类。 第一类,被看者是麻木的群众。 第二类,被看者是先驱者、启蒙者。 (2)离去――归来――再离去。 也称为归乡模式。 《故乡》:幻景与现实的剥离,由希望而绝望 《祝福》:“我”注定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永远的漂泊者 《在酒楼上》:无家可归的悬浮感、 孤独无奈的生存困境,背后 隐藏着鲁迅内心的绝望与苍凉。 但鲁迅对绝望提出了质疑,“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 绝望的反抗。
• 阅读书目:
• 汪晖《反抗绝望》
•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 •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
•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

生平与思想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 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 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家中排行老大,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生活是艺术的母体,鲁迅从 童年开始就接连遭受了3次严重的打击。 打击之一:家庭的灾难。 1893年,祖父因科场行贿败露被判死刑。从此家道中落,过早地 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和人生的心酸,也使他早熟,少年老成。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 。当 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 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 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 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而鲁迅却在“洋学堂”里接触到了西方先进 的思想,比如“进化论”,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