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东农业发展现状
![广东农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67116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0.png)
广东农业发展现状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作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广东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果。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广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农业产业链条越发完善。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产品种植品种和生产模式有很大的改变,逐渐发展出了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产业。
广东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农业科技创新广东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程度。
广东的农民逐渐从传统的“种田”转变为现代的“经营农业”,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装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农产品市场化广东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农产品销售渠道丰富。
农产品进入市场后,能够得到很好的销售和推广。
农产品直供超市、农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和餐饮业等,在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广东农产品的销售网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辐射到海外市场,出口额大幅增长。
四、农业综合开发广东省注重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与工业、建设的融合发展。
广东农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农民和农田资源,还利用各类资源的综合开发。
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五、农村环境保护广东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农田生态建设。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东提倡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广东还加强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保护,遏制农田土地的流失和水资源的污染。
总之,广东农业发展现状不断向着现代化、科技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广东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不断推出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广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8029fe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9.png)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广东汕头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1.基础设施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
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也限制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
2.生态环境问题。
汕头地区的农村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较为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污染治理、土地整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不正确处理所导致的。
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人口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生计压力,同时缺乏有效的就业岗位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不少年轻人都离开了家乡,去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对策建议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
这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土地整治和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环保化,保护好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
3.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当地优秀学生回乡创业,通过为其提供政策扶持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农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综上所述,广东汕头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政府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和再造。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bdd53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8.png)
广东汕头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广东汕头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粤文化的发祥地,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需要重点关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1.乡村环境脏乱差目前,一些乡村的环境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地面垃圾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给游客出行和乡村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乡村风貌的整体美观度。
2.农村基础设施滞后虽然近年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但仍然有一些乡村的基础设施落后。
道路破损、供水不畅、供电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一些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依赖传统农业产业,缺乏多元化发展和产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未能充分释放,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4.乡村文化传承不足乡村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一些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断代和流失的困境。
二、对策建议1.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要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乡村垃圾分类、清运和处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乡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构建出一套长效机制,破解乡村环境整治难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鼓励和支持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进新的产业项目,扶持农村企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
4.加强乡村文化传承要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乡村文化传统节庆活动,推动乡村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水平。
5.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推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建立规范健全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提高乡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阳春概况
![阳春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c2cc72af78a6529647d53fc.png)
阳春概况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
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
辖15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共309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38.8亿元,同比增长6.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680元、13800元,分别增长9%和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1.7%。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3亿元,增长11.7%。
外贸进出口总额15.2亿元,增长5.1%。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9.6亿元,增长11.5%;贷款余额172.6亿元,增长14.4%。
全市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阳春,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
是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地带,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
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总人口109.25万,辖15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地春城。
阳春是珠三角与粤西的交通中枢,交通方便。
贯穿境内105公里的三茂铁路通达汕头、深圳、广西、云南、重庆;已开通的云阳高速、汕湛高速、阳阳铁路、省道S113线一级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阳茂高速公路及相邻的325国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从阳春到广州、珠海2个小时,到深圳、香港3个小时,阳春已融入珠三角经济发展2小时经济圈。
阳春资源丰富。
全市森林覆盖率59.2%,有65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茶木鹃、猪血木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
有近40种矿产,300多万千瓦水力发电蕴藏量,现已开发超过18万千瓦。
阳春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古迹众多,这里风光绮丽,奇峰幽洞,绿水秀山,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
春湾凌霄风景区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先后有30多部中外影视片在此拍摄外景,已成为国内特别是港台影视拍摄重要基地。
百涌、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古木参天、珍稀动植物众多,是正在开发的旅游胜境。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5c1a528762caaedc33d4ac.png)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小城镇规划由于基础资料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条件等诸多限制,对城镇发展分析与定位往往较为粗暴简单。
规划工作者应注重克服上述困难,结合小城镇自身条件与区域发展大背景,千方百计识别出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机遇,准确把握小城镇未来的发展定位,科学指导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文章以阳春市永宁镇为例,介绍小城镇规划发展定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标签:小城镇规划;总体规划;城镇发展分析;城镇发展定位1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法》的普遍实施,城乡规划编制覆盖面越来越广。
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等各方面原因,欠地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仍然十分欠缺。
就规划具体工作而言,小城镇规划由于基础资料限制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条件有限,对其发展定位分析往往较为粗暴简单。
以下,笔者根据参与阳春市永宁镇总体规划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小城镇规划中城镇发展定位分析的一般思路谈一些个人思考与认识。
2 永宁镇概况永宁镇位于粤西地区阳江市西北部边缘、阳春市域西部,陆路距广州约300公里,距深圳约400公里,距阳江市区约80公里。
永宁镇域总面积为364.78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1个,村委会24个。
镇域户籍总人口共6.22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约为两万人。
永宁镇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是传统的农业镇,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农业生产发展较好。
镇内拥有金、银、钼、铅、锌、铜、铁、瓷土矿、水晶矿等10多种矿藏;林地面积41.73万亩,活木蓄积量达220万立方米,是阳江市重点林区。
镇内水系发达,漠阳江水系第二大支流西山河发源于镇域西北面的山地,雨量充沛,洪水量大。
3 永宁镇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永宁镇经济总量小,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高。
2011年,永宁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9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587元,低于阳春市、阳江市的平均水平,约为广东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
永宁镇工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年终总结农村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年终总结农村工作的亮点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9e233c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b.png)
年终总结农村工作的亮点与不足2020年马上就要结束了,一年的努力与付出也即将画上句号。
对于农村工作来说,这一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总结今年农村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2020年,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农村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民增收。
一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
其次,农产品市场运行稳定。
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农产品上行和农民直销,使农产品销售顺畅,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另外,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今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很多地方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水、电网等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加强了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教育事业的亮点今年,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对接,为农村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环境。
四、农村卫生与健康工作的亮点今年,农村卫生与健康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推动了农村卫生系统的建设。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医疗水平。
五、农村环境治理的亮点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今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加强了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控。
同时,政府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中,提高了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六、农村社会事业的亮点今年,农村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机构等社会养老和民生设施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条件。
同时,也加强了对农村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培训和支持,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七、农村创业创新的亮点今年,农村创业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
潮汕广东发展现状
![潮汕广东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e5c95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e.png)
潮汕广东发展现状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地域,也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目前,潮汕广东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潮汕地区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其次,潮汕广东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传统的制造业产值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但高新技术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潮汕地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第三,潮汕广东的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该地区的外贸进出口额持续增长,贸易伙伴不断扩大。
潮汕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对外经济交流的水平。
第四,潮汕广东在文化旅游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潮汕地区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升潮汕的文化影响力。
第五,潮汕广东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了区域内各城市的互动和协作,实现了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潮汕广东在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潮汕地区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74d6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2.png)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分析
伍中杰;陈亮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24()2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广东省政府的相关政策对近年来广东城镇与农村居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农村居民主要耐用品的拥有量进行分析发现,广东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
该文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广东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页数】3页(P193-195)
【作者】伍中杰;陈亮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翁源县兰花产业为例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意愿分析
3.乡村振兴背景下璧山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县域创业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e715dba1aa8114431d9d8.png)
《阳春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年)》(方案)公示简介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阳春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053平方公里,包括2个街道办和15个镇的共309个行政村、5289个自然村。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
其中,近期为2018-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三、规划原则(1)整县统筹,多规协调。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3)项目带动,注重实施。
四、总体目标统筹协调309个行政村的规划建设,避免平均用力、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村庄各具特色,指引下一步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
到2020年,切实改善省定贫困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农民脱贫奔康致富,全县乡村地区村庄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全面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成特色美丽乡村、城乡统筹示范发展。
到2035年,全县乡村地区建成富有岭南特色的“秀美、幸福、魅力”美丽乡村,实现全县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五、乡村体系规划(1)分区体系规划城镇引导区。
靠近中心城区等重要发展组团的乡村地区,受到城镇地区的影响和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与城镇地区在经济产业、公共设施、用地功能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面积55314公顷。
表1城镇引导区村庄表乡镇名称城镇引导区数量(个)春城街道城北村、城郊村、城南村、垌尾村、岗脊村、高朗村、黎湖村、七星村、头堡村、新云村10河西街道龙岩村、牛肚朗村、升平村3春湾镇那星村、前进村、山角村、自由村4合水镇军塘村、平西村、潭震村3潭水镇旗鼓村、石根村、双凤村、镇郊村、新风村5陂面镇南河村、三朗村、同乐村3岗美镇岗北村、黄村村、荔朗村、新圩村4圭岗镇圭岗村1三甲镇曲江村、三圩村、双和村、中心村4八甲镇大坡村、合路村、罗城村、徐屋村4双滘镇旱田村、双滘村2河口镇河口村、河南村、曲水村3河朗镇河朗村、中联村2松柏镇大车村、松柏村、新联村3永宁镇红光村、三岸村2马水镇陂湖村、龙田村、新风村3石望镇石望村1合计——57优化提升区。
年终总结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与不足之处
![年终总结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与不足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9d50f0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e.png)
年终总结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与不足之处年终总结——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与不足之处一、导言2020年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就,也要深刻反思还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1.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在过去的一年中,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发展逐渐实现多元化经营,逐步摆脱了传统农业单一的发展模式。
农村经济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农业,而是向农村综合产业发展方向转变。
2. 农产品供给保障稳定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优质的农产品。
农产品市场稳定供应的局面,有效地保证了居民的生活需求。
3. 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金融机构逐渐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贷款和金融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4.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效率,也为农村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5. 极端天气应对成效明显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农村居民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减少了农田的灾害损失,保证了农产品的产出。
三、农村经济发展不足之处1. 农村收入差距拉大尽管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一些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确保经济发展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2. 乡村旅游开发不均衡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
江门农村发展现状
![江门农村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718bd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f.png)
江门农村发展现状
江门农村的发展现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近年来,江门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由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交通、水电、通讯等方面的投资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第三,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同时,农村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后,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鼓励农民种植绿色农产品,倡导绿色发展,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有许多进展,但江门农村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具体而言,农村产业结构不平衡,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优化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江门农村的发展。
年终总结农村振兴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年终总结农村振兴工作的亮点与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9416c0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2.png)
年终总结农村振兴工作的亮点与不足一、引言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一年,各地积极推进农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今年农村振兴工作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亮点今年,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亮点。
首先,农村电商发展迅猛,逐步改善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能够更好地销售到城市,并且农村也开始涌现出一批创业者,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活力。
其次,特色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不少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增加了经济收入。
这种产业模式既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三、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今年乡村旅游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政府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在农村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文化。
这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创收机会,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去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今年,许多地方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进行了投入,使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
这为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村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的改善农村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一直是农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今年,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使农村教育、医疗水平有所提高。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医生的配置有了明显改观。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六、农村环境问题的挑战农村环境问题仍然是农村振兴工作中的一大挑战。
一些地方的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此外,农村垃圾处理、农药农残的治理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农村振兴需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乡村。
广东阳春简介
![广东阳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8f82a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c.png)
广东阳春简介广东省阳春市位于广东省中部,东临韶关市,南接河源市,西邻清远市,北靠江西省上饶市。
全市总面积为2,146.5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和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为63.1万人。
阳春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据考古专家研究,早在七千年前,阳春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阳春是楚国的领土,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后属于东汉、南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清朝时期,阳春曾是广东省的首府之一,有“南方名城”之称。
阳春市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市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如万绿湖、白水洞、仙人洞等,是一个旅游胜地。
此外,阳春还盛产优质的柑橘、茶叶、竹笋等特色农产品,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基地。
近年来,阳春市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力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阳春市已成为广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如康佳集团、惠普(中国)有限公司、韶钢集团、华能阳春电厂等。
除了经济发展,阳春市还注重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文化景点和活动,如杨岐公馆、阳春书院、阳春花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此外,阳春市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如广东工业大学阳春校区、阳春市第一中学等。
总的来说,阳春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未来,阳春市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4f725ecc22bcd127ff0c73.png)
广东农村发展调查报告在在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8月30日发布了2015年“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项目《广东农村发展白皮书——人口转移与广东农村》,调研发现,广东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活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以往男性为主力的农村务工人员构成正在转变为女性为主力。
人均家庭收入三年连续提高据了解,此次调研地区主要包括揭阳市揭东县、肇庆市封开县、清远市连州市、河源市紫金县和韶关市乐昌市的农村地区,共走访农户1827户,采集到有效样本1578份,调研内容涵盖家庭成员及资产信息、家庭理财及融资需求、家庭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
调研首先发现,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流入,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的提高。
受调查地区的人均家庭性收入从2013年的1003元,提高到2014年的1255元,并大幅提高到2015年的2425元。
人均工资性收入也从2014年的4095元提高到2015年的6765元。
欠发达农村14%家庭有汽车收入的增加是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直接动力,同时人口流动也带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加上国家各种“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宽带下乡”等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为目的的扶持性政策,农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得到改变。
调研发现,虽然调研地点都是欠发达地区,但仍有14%的农村家庭拥有汽车,有超过80%的家庭拥有手机和彩电,超过70%的家庭配有冰箱和摩托车,36%的家庭有自己的电脑。
在与新一代年轻群体对话过程中,调研者发现,他们的消费观念已不再像父辈们为了攒钱而过度抑制消费,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无法积攒收入,多数成为了“月光族”。
同时他们又缺乏投资理财的观念,以及缺乏适合这类群体的金融理财产品,根本无法通过理财获得财产性收入。
37%的女性劳动者仍为文盲虽然广东一直有“外来妹”的女性打工传统,但实际上男性一直占据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大头。
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调研报告
![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2b91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6.png)
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问题背景•村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推进村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问题一:基础设施问题•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村乡发展•道路交通不畅,不利于农民出行和物资流通•缺乏电力供应,制约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问题二:产业发展问题•单一产业结构,缺乏多元化发展•缺乏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引入,导致产业陈旧•农产品品牌化和营销渠道不畅,影响农民收入增加问题三:人才流失问题•年轻人才流失严重,导致村庄老龄化•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问题四:环境保护问题•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村庄的宜居性和吸引力问题五:资金支持问题•村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满足发展需求•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和合作结论与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和电力供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多元化•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建设•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村乡发展以上是针对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对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问题六: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改善生活质量•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存在销售困难•缺乏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限制农民增收问题七:文化传承问题•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传承和价值认同•缺乏文化活动和场所,无法满足居民文化需求•土地流转和城镇化加剧了乡村文化断层的现象问题八:社会服务问题•社区服务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匮乏,限制了社区发展•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无法有效应对问题和矛盾问题九:信息技术落后问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影响村庄发展•互联网覆盖不完善,限制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缺乏数字化管理手段,制约村庄管理和发展效率结论与建议•加大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支持农产品品牌化和营销渠道建设•重视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建设文化场所•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社会治理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村庄的应用和推广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得出了村乡村振兴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广东阳春简介
![广东阳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62a84c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4.png)
广东阳春简介广东阳春,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和经济中心。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座美丽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资源。
历史与文化阳春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在古代,阳春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曾经是汉朝的一个州。
在唐朝时期,阳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并成为了广东的首府之一。
在宋朝时期,阳春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在这里活动,如欧阳修、苏轼等。
此外,阳春还是一个重要的红色革命基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阳春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经济主要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工业是阳春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以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
农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主要以种植水果、蔬菜、茶叶等为主。
此外,阳春还是一个服务业发达的城市,主要以旅游、餐饮、金融、医疗等行业为主。
近年来,阳春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使得阳春的经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
旅游资源阳春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值得一游。
其中,自然景观主要以阳春温泉、姑婆山、荷花山等为主。
阳春温泉是广东省最大的温泉之一,其水质清澈、温度适宜,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姑婆山和荷花山则是阳春的两个著名的山峰,山势险峻,景色秀美,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登山探险的好地方。
人文景观则主要以阳春古城、梁祝文化园、欧阳修故居等为主。
阳春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是一个非常适合游览的历史遗迹。
梁祝文化园是一个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文化主题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出游的好地方。
欧阳修故居则是一个展示欧阳修生平的博物馆,是一个非常适合文化爱好者的好地方。
总结阳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资源都非常值得一探。
阳山农村现状分析报告
![阳山农村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0abb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f.png)
阳山农村现状分析报告概述阳山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农村在阳山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历经多年的发展,农村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报告将对阳山农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经济状况阳山农村的经济状况整体较为落后。
农民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生,传统农业模式导致农业收入难以增长。
此外,农村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农村人口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工作,导致劳动力不足。
解决方案:- 鼓励农民转变种植业结构,引入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出。
- 发展农村旅游业,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村资源,吸引游客,提供就业机会。
- 支持农村创业,鼓励农民开设农家乐、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增加农民收入。
2. 基础设施建设阳山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道路狭窄、土质差,交通不便。
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解决方案:-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道路宽度和质量,改善交通状况。
- 加强对农村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全面覆盖。
- 鼓励小微企业进驻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 教育与医疗阳山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学校和医院的数量不足,教育和医疗资源集中在县城,农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
解决方案:- 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医院,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覆盖率。
- 加强教师和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
4. 环境保护阳山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
过度的农药使用、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缺乏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 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阳春城北发展前景
![阳春城北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5423d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7.png)
阳春城北发展前景阳春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城市。
阳春城北地区是阳春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对阳春城北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阳春城北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阳春市北临广东省湛江市,南接阳春市行政区域,地处于广东省的中心地带,交通非常便捷。
目前,阳春至湛江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并通车,这大大加强了阳春城北与湛江之间的联系。
此外,阳春市计划修建的高速铁路也将经过阳春城北地区,进一步提高其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便利度。
得益于这些交通设施的发展,阳春城北地区将成为广东省北部与湛江市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有望成为一个繁荣的商贸中心。
其次,阳春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阳春市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城市,北部地区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山清水秀,拥有着丰富的大自然景观。
阳春城北地区的百合湖、北部山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此外,阳春城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度假村的建设为阳春城北带来了更多的旅游机会。
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阳春城北将成为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再次,阳春城北地区在农业和养殖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阳春城北地区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种植多种作物。
棉花、红薯、蔬菜等农产品在此地种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同时,阳春城北地区的养殖业也十分发达,养殖的水产品质量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阳春城北地区将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阳春城北地区还具备发展产业园区的潜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类科技企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阳春城北地区拥有较为宽阔的土地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这为建设产业园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科技园区,将为阳春城北地区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阳春城北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资源,发展前景广阔。
广东村调研报告
![广东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8c55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2.png)
广东村调研报告广东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广东村是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小型农村社区。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广东村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村庄概况广东村位于广东省中部,人口约1000余人。
村庄周围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
全村分为三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村干部负责管理。
村庄内配备了基本的教育、医疗和商业设施,但相比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三、经济现状广东村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茶叶和蔬菜是该地的主要农业生产。
农民们大多依靠务农为生,并通过将农产品出售给城市市场来获取收入。
部分农民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养殖等副业,增加收入来源。
村庄内还有一些小型工厂,提供就业机会。
四、教育与文化教育在广东村受到重视,村内设有小学和幼儿园。
由于村庄较小,中学生需到邻近城市上学。
文化氛围浓厚,村内有传统舞蹈和音乐等艺术表演。
村民们崇尚孝道和传统家庭价值观。
五、社会服务和福利村庄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施,居民可以在村医院接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当需要更高级别的治疗时,居民需要前往附近的城市医院。
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
六、环境问题与发展广东村地理环境优越,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水质污染和垃圾处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府和社区居民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环保宣传和实践。
七、发展机遇与挑战广东村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政府和社区居民应积极开发村庄的旅游资源,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同时,提升教育水平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然而,限制发展的因素包括缺乏投资资金和市场机会等。
八、建议为了推动广东村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居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
2.发展农村旅游,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3.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开拓市场机会。
4.提高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我的家乡阳春 作文
![我的家乡阳春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414c5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f.png)
我的家乡阳春作文
我最是喜欢阳春的春天,那时的空气甜甜的,像刚从糖果罐里拿出来一样。
风轻轻拂过,满树的油菜花就晃悠悠,像是在学跳现代舞。
蜜蜂嗡嗡嗡地飞着,采着金色的花蜜,它们的小肚子一定太甜了吧!
我特别爱吃阳春的春卷,外皮又薄又脆又香,里边包着各种各样的菜,还有香喷喷的肉,一口咬下去,满嘴是香味,真好吃啊!
我记得有一次去阳春的田野里玩,一眼就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金黄金黄的,像是铺了一块巨大无比的金毯子。
田野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小兔子在草丛里窜来窜去,小鸟在枝头唱歌,我心中不由得跟着它们一起哼起了小曲。
夏天的时候,阳春的夜晚挺热闹吧。
大人们会在院子里树荫下乘凉,边一起聊天边打麻将,小朋友们则在月光下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我趴到凉席上,看着远处满天的星星,都感觉幸福极了。
家乡的阳春,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也有好吃的食物,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迷人的阳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阳春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以阳春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更新为例
黄仕成
【摘要】广东省阳春市石湾镇是一个地处阳春市中心较边远的乡镇,但最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在于当地能够实事求是,利用可利用资源促进乡镇产业结构的更新。
【关键词】乡村发展产业结构
随着省道1968线阳春段一级公路改造、春湾至恩平超二级公路改造和站铁路全线竣工,全市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更加宽松。
至2005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大,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步伐加快,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上新水平,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新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而阳春市石望镇则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矿产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思想,实现了在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1亿元的目标,比2008
年增长8%;工业总产值2.39亿元,增长18%;农业总产值1.62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03元,增长6%。
目前,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回顾
从农业总产值来看,阳春石望镇总体上属于一个农村社区。
面积110.5平方公里,人口38000人。
全境属丘陵地带,典型的石灰岩地区。
全镇总耕地面积28368亩,其中水田面积22830亩。
旱地5538亩。
林业用地76066亩。
农业以种水稻、甜玉米、蔬菜为主,兼种甘蔗、花生、红烟、荔枝、龙眼、柑桔等经济作物。
而在2006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只有15145万元。
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76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6元,到了2009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到2.1亿。
从第二产业看,2006年,工业生产总值13002万元。
石望镇享有“腐竹之乡”、“红烟之乡”、“大米之乡”、“甜玉米之乡”的美誉。
工业以明轩工艺厂、龙宫酿酒厂、永盛粮食加工厂、香港伟亨针织厂、铜陵腐竹厂等一批骨干企业为主。
此外,石望镇矿石资源丰富,有多个大型石场、石灰场。
目前,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力度越来越大。
从第三产业看,镇内有省级保护文物铁屎迳古代钱币铸造遗址、有市级保护文物古铜陵牌坊和明朝封赐的“殿前顶戴二品虎贲将军”梁镇南将军府。
另还有始于唐朝初期的“炮会”文化,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是石望镇特有的民间传统习俗。
据考察,佛教传入阳春石望镇已有1400年历史,由于改朝换代,石望镇的佛教事业艰难发展,时好时坏。
但近年来,石望镇的“祗园庵”修建成功,佛教事业将会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
二、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1、农业生产和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石望镇主要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名优水果、甜玉米、红烟和反季节蔬菜。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8万亩,以"博优903"的种植面积为最多,其他的品种有博优香、培杂双七、培杂茂三、雪花占、油占等。
甜玉米常年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且发展有5个大规模的甜玉米基地,总产量达2210吨;红烟种植面积达3000亩,亩产值达2千元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
12000亩,以反季节和"北运"菜为主,总产量达8650吨;米芋种植面积有800亩,总产量6100吨。
种植水果的主要品种有荔枝(桂味、妃子笑等)、龙眼(储良、石硖等)、马水桔和香蕉,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并逐步扩大面积,且每个村委会都有500亩水果示范点。
据统计具有规模的果场有135个,其中80亩以上的果场有9个。
提倡"一人一亩,一户一园"的种果模式。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阳春市石望镇属于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对当地GDP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地人们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是,这种以第一产业结构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对于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事实证明: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受到很大冲击。
所以,当地应该警惕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如果能够增加农产品价值,运用科学技术,着眼于绿色生产、绿色加工。
那么,当地的农业生产将会上一个台阶。
2、规范土地承包制度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近年来,阳春市石望镇注意吸引外资。
一方面,充分挖掘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
由于珠三角土地价格上升,花农、果农等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于是打算对外进行投资。
而石望镇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他们承包当地土地,大规模种植花木。
另一方面,华农温氏集团也在石望镇建立了两个大型的生猪生产基地。
华农温氏在石望镇投资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土地承包肯定会出现相关的土地纠纷等问题,但只要处理得当,土地承包纠纷等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而且,事实证明了,当地农民非常支持土地的再次承包,当地政府也很慎重对待土地承包等问题。
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保护环境。
阳春市石望镇蕴藏大量的石灰岩资源,资源品位高,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好材料。
多个大型采石场,奠定当地第二产业基础。
最近十年,当地越来越注意到采石场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开始有意识地引进外资开发矿产资源,对生产不合理的采石场一律取消。
并且,任何一个采石场
的工作运营须以保证当地人们生活安定,坚决做到“不扰民”,否责,一律取消。
正是基于如此,当地矿产资源有条不紊地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但是,必须防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困境,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要树立忧患意识,保证每一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和旅游事业悄然发展。
石望镇的喀斯特地貌地貌较为明显,山洞奇林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铁屎迳铸钱遗位于阳春市春湾镇西石望镇石望小洞的铁屎迳村,是五代十国南汉(公元917925年)高祖刘龚称帝时在此铸造铅钱的遗址。
对研究中国的钱币史、南汉币制和南汉刘龚王朝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并未得到开发。
还有“炮会”文化、佛教文化,都是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由于当地政府与人们注意到旅游事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两种旅游资源开始得到重视,尤其是祗园庵这样一种佛家庙宇,更是逐步扬名。
三、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更新方向的评估
阳春市石望镇农村产业结构的更新实质上只是社区变迁的一部分。
社区是农业的产物。
在这一社区变迁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关系由“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
产业上的更新,实际上反映了社区变化是文化、结构、生态诸因素变迁的综合。
在阳春市石望镇中,这种社区变迁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产业结构更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源于广东省的产业转移。
2009年,广东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下的力度很大,成效也明显,其中关键的“双转移”战略成绩斐然。
产业转移园的建设给当地带来发展的大环境、大机遇。
首先,投资者的出现。
投资者大多来自珠三角地区,而且拥有一定资金,他们的目标是定位于未来的花木市场。
其次,当地的优惠政策。
当地政府营造了优越的投
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
最后,当地人们的支持。
当地人的支持成为投资者能够实现投资的关键。
其二、乡村变迁最激烈的方面在于土地等资源的优化利用,产生了包括文化、政治、生活质量、生态等一系列变化。
生产上,当地生产方式趋于多样化,市场化生产占据一定地位。
政治上,人们的法律观念增强,培养了用法律解决土地纠纷等问题。
当地政府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政府必须具有更优秀的业务水平。
生活质量上,当地人们经济收入普遍增加,而增加的一大部分来自于地租以及劳务。
思想文化上,当地农民开放意识很强,培养了更具有现代性的劳动时间观念。
生产劳动之余,非常注重相关投资信息。
生态环境上,注意用行动来保护当地环境,对破坏当地环境的企业一律坚决反对。
减少了使用具有剧毒的农药,注意水利工程的建设等,给当地原始生态的维持设定了多条保护带。
其三、产业格局主要是第二产业主导,第一产业不会明显减少,但第一产业的内容会发生很大变化,第三产业得到很大发展。
石望镇占地面积不大,却拥有优越自然资源,成为许多大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华农温氏”等大企业在当地投资的比重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第一产业由以水稻、蔬菜等农作物转变为盆栽物品,如:花、树等。
第三产业,一方面,原来忽视的给予重视,另一方面,努力挖掘存在的旅游资源和创造更多的服务业。
因此,第三产业发展很快。
其四、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使“法理”观念在农村中逐步增强。
劳动的性质变了,劳动的内容也变了,使得劳动更加细致,劳动的程序性、时间性等大大增强。
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使分工复杂化,一件事情需要很多人配合完成。
当地农民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利益,用礼俗的方式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合同等法律手段。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