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作业管理办法
5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5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总则二、生产计划编制1.煤矿企业应按照年度、季度、月度,以及具体工作周期等不同时间段制定生产计划,并报送所在地煤炭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2.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煤矿开采能力、资源储量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3.生产计划应包括开采规模、采煤方式、排水、通风等关键参数,以及安全生产、环保等方面要求。
4.煤矿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三、生产计划执行1.煤矿企业应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生产任务,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2.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生产质量和安全。
3.煤矿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保证煤炭供应安全。
4.煤矿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四、生产计划管理1.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整等流程和相关责任。
2.煤矿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用户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3.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生产计划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煤矿企业应加强生产计划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计划认识和执行力,确保全员参与到生产计划管理中。
五、生产计划监督1.煤矿企业所在地煤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煤矿企业应主动接受煤炭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3.煤矿企业应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等的合作,共同研究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4.煤矿企业应主动公开生产计划和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六、法律责任对于违反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罚,直至吊销相关许可证。
七、其他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煤矿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及时报送相关信息以备备案。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活动有序进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计划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成品库存计划等。
三、职责分工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需求、销售订单、库存水平等信息,制定生产计划。
协调各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等相关部门,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监控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生产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2、销售部门提供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订单信息,协助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生产计划。
及时反馈客户需求变化和订单变更情况,以便生产计划部门调整生产计划。
3、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按时、足额供应。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处理原材料供应中的问题。
4、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配合生产计划部门进行调整。
5、仓储部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管理,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
配合生产计划部门和采购部门,做好原材料的入库和成品的出库工作。
四、生产计划的制定1、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计划部门定期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包括销售订单、市场预测、客户反馈等。
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产品的需求趋势和季节性变化。
2、生产能力评估生产计划部门对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设备产能、人员配置、生产效率等。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和潜在风险,确定合理的生产能力范围。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批次等。
生产计划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人员安排等因素,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4、计划审核与批准生产计划编制完成后,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包括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审核通过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正式发布实施。
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

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的详细介绍:1.制定生产计划:该阶段的目标是制定一个详细而可行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内部资源的可利用性。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诸如产品需求量、工人和设备的可用性、供应链的状况等因素。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与销售、采购、生产和仓储等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资源调配:在制定好生产计划后,需要根据计划中所需的人力、设备和原材料等资源进行调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确保所需资源能够及时到位,以保证计划的按时完成。
在进行资源调配时,需要考虑资源的可用性、成本效益、风险管理等因素。
3.任务分配:在进行资源调配后,需要根据生产计划将具体的任务分配给相关的团队成员。
任务分配需要考虑每个成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任务的复杂度和时间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保任务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4.进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任务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这包括对生产进展和资源使用情况的跟踪,以及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的分配。
进度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任务按时完成,避免延误或浪费,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5.效果评估:在完成生产任务后,需要对生产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这包括对计划的准确性、资源使用效率、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对生产计划的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计划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计划管理作业流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组织应该有关于生产计划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和沟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生产计划 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前言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为了加强对生产计划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计划编制、执行、考核、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生产计划编制1. 根据销售计划、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等,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资源、生产工艺等实际情况制定,保障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生产计划编制应扎实可行,不得凭空制定,必须有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3. 生产计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状况、人力资源、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4. 生产计划编制应进行多次修改和论证,避免出现大的瑕疵,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三、生产计划执行1. 生产计划应由生产管理部门在制定部门内具体落实,建立相应的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
2. 生产计划执行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 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必须按计划进行生产。
4.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需要更改计划,必须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四、生产计划考核1. 生产计划执行的考核主要评价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包括计划完成率、计划落实是否符合计划要求等指标。
2. 生产计划考核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计划的执行情况。
3. 对于生产计划执行不达标的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与警告,并及时进行整改。
4. 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进生产计划。
五、生产计划调整1. 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状态等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计划变更,此时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2. 生产计划调整需经过充分论证和部门负责人的批准,确保调整后的计划仍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生产计划调整后,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各部门对调整后的计划有明确的了解和落实。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目的和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如下:1. 依据需求: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确定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责任人和责任制度,落实生产计划的执行责任。
3. 指导决策: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具备指导性和决策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4. 及时沟通: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分享信息,保持沟通畅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计划的编制(1)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一年的生产计划。
确定年度目标和计划分解,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2)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每个月的生产计划。
明确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生产周期。
(3)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制定: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周和每天的生产计划。
确保每天的生产任务得到及时安排和落实。
2. 生产计划的执行(1)生产任务的分解和下达:将生产计划按部门进行细化,并下达给相关负责人。
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目标。
(2)资源协调和调配:根据生产计划,协调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资源的调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生产进度的监控和控制:各部门要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4)配合和支持: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和支持,共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计划的评估和调整(1)定期评估:每月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调整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三、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生产计划效果的考核。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总则1.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确保生产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
二、生产计划的制定1. 生产计划部门应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生产能力等因素,制定月度、季度和年度生产计划。
销售部门应在每月[X]日前向生产计划部门提供下月的销售预测和订单信息。
仓库管理部门应在每月[X]日前向生产计划部门提供当前库存情况。
生产部门应在每月[X]日前向生产计划部门提供设备维护计划和人员安排情况。
2.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交货日期等详细信息。
3. 生产计划制定后,应经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执行。
三、生产计划的执行1. 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和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过程中,如遇到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向生产计划部门报告。
2. 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如因原材料供应问题影响生产进度,采购部门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 质量控制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质量控制部门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检验流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检验。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四、生产计划的调整1. 如因市场需求变化、销售订单调整、原材料供应问题等原因,需要调整生产计划,应由生产计划部门提出调整方案。
2. 生产计划调整方案应经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 生产计划调整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整工作安排,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生产进度的跟踪与监控1. 生产计划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掌握生产情况。
生产管理制度-月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管理办法

月度作业计划的编制及管理办法月度生产作业计划(以下简称月度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生产计划的延续和补充是总体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月度计划根据工厂年度和季度生产计划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具体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工厂各分公司的具体月度生产任务,以整合工厂各分厂及相关生产配合部门,以质量、数量、时间和品种平衡完成生产任务和指标。
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编制的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保证产品产量,产品品种的方针,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保证合同,重点优先。
2、搞好品种搭配,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努力缩短生产周期,组织快节奏的均衡生产。
3、计划要具备科学性和预见性,要保持工序间的衔接和适当的在制品数量。
编制的依据1、年、季度生产计划。
2、前期作业计划预计执行情况及在制品进度情况。
3、原材料、外购件、标准件、外协件的供应情况。
4、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及各工序有工时台时定额资料。
5、工装制造情况。
6、电力供应情况。
7、设备完好情况及修理计划。
8、合同更改的通知单及急需交货的产品通知单。
9、厂领导的有关决定和有关会议决议。
月度作业计划应包括:产品产量、产品品种、工业总产值、在制品进度、工装制造、新产品、设备修理、技术准备,并附有生产能力平衡表。
根据我厂实际情况月度作业计划分为总厂、分厂二级作业计划。
1、厂级月计划的编制及分工。
⑴商品出厂计划,它包括:产品产量、型号规格、工业总产值和分旬出产进度。
由计划调度处编制。
⑵在制产品的进度计划,其内容是在制品的主要另件的月历进度和主要工序的衔接对缝,由生产处编。
⑶型材下料、内锻、焊接件进度计划,由计划调度处编制。
⑷工装制造作业计划,由计划调度处编制。
⑸生产能力平衡表由计划调度处编制。
⑹备品备件制造计划,由设备处编制。
⑺设备修理及安装计划,由设备处编制。
⑻技术准备月度计划,由生产处编制。
⑼主要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平衡表,由供应处编制执行,并报生产处作为月度作业计划的依据。
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煤矿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全公司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煤炭生产计划管理,充分发挥生产计划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积极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计划是企业计划的核心,是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它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总方针,实施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保证煤炭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条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全公司建立二级计划网络,公司由生产技术科、调度科、煤质地测科和机电设备科负责,生产技术科负责生产接续计划(包括综采搬家倒面计划)和原煤产量、进尺(剥离)计划,生产计划指标统计等;煤质地测科(测量组)负责商煤、煤质计划(包括供煤方案、地质预报等);机电设备科负责设备配套计划(包括设备调剂、大项修、购置和报废计划)。
生产计划由公司、矿总工程师分管,业务部门设专人负责生产计划工作。
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
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全公司生产技术条件和员工经济利益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整体考虑企1业煤炭生产,全面综合进行投入产出总平衡,以谋求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第五条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生产计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严肃性。
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科学性。
计划要符合客观实际,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三、先进性。
依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赶超先进水平,积极高效。
四、规范性。
计划任务和指标计算符合煤炭行业技术经济政策法规和计算办法。
第六条煤炭生产计划与各专业计划的关系生产计划规定着企业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是其他各部门专业计划的制定依据。
必须以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统筹安排各项计划。
计划指标采用统一计划,集中平衡,分部门、分级管理的办法。
使各项计划综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正常运作。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生产计划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四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能力评估、物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要求等内容,确保生产计划的具体、明确。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各生产单元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七条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八条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符合计划要求。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监控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相适应。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进度监控机制,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生产计划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功能,确保生产计划管理的全面、实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三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第一部分:引言1.目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旨在确保企业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管理水平,保障产品的按时交付和质量稳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背景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部分: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生产计划编制流程(1)需求收集:各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目标,及时向生产计划部门提供相应的产能需求和销售预测。
(2)资源评估: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需求收集的信息,评估企业资源的可利用性,确定生产计划的基础。
(3)计划编制: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制定生产计划,包括产量、时间、资源需求等内容。
(4)计划审核:生产计划部门将编制的生产计划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计划发布:经审核通过的生产计划将发布给相关部门,作为后续生产执行的依据。
2.生产计划执行管理(1)生产执行责任人:企业设立专门的生产执行部门,由专人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包括生产任务的分解、生产进度的监控和调整等。
(2)生产进度管理:生产执行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和安排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进度,并及时调整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3)生产报告和分析:生产执行部门定期向上级部门提交生产报告,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协调与配合:各部门在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应相互协调、配合,确保各环节顺利进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障碍。
第三部分:生产计划考核办法1.考核目标与指标(1)目标:旨在评估生产计划管理的成效,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
(2)指标:包括生产计划执行率、交货准时率、生产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提升等。
2.考核方法与周期(1)方法:包括定期检查、现场观察、数据分析等,通过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估,进行考核。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背景简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计划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高效地组织和调配生产资源,并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文将介绍一种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二、生产计划制定1.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预测。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历史数据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品需求情况,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制定生产目标根据需求预测结果,制定生产目标。
生产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包括产量指标、质量要求以及交货时间等。
同时,要考虑生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生产成本,确保目标的可行性。
3.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包括每个阶段的生产任务、生产量分配、工期安排、人力资源需求等内容。
同时,要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确保最优化的生产效益。
三、生产计划执行1.资源调配根据生产计划,进行资源调配。
包括物料采购、设备调度、人员安排等。
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监控生产进度定期监控生产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避免对整个生产计划的影响。
3.协调沟通生产计划的执行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及时沟通并解决部门之间的问题和冲突,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四、生产计划评估与调整1.生产计划评估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包括计划完成情况、资源利用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为调整提供依据。
2.生产计划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可能需要调整生产量、调整生产时间、调整资源配置等。
调整后的计划应尽量符合市场需求和资源利用情况。
五、总结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高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正确执行和及时调整,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也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
只有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煤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

**公司关于印发《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门:为规范我矿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工作,经矿研究,制定了《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公司2020年1月1日- 1 -附件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为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质量,体现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推动矿和各生产单位圆满完成矿下达的计划任务,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第一条月度生产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分解和实施,是完成年度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保证,结合生产接续情况,由技术科编制年度采掘衔接计划,据此编制产量进尺逐月计划明细表,将计划任务(产量、进尺)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个施工单位和相关科室,使之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保证计划的完成。
第二条月度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采掘作业计划,即产量、进尺及辅助工作。
(二)钻探计划,即探放水、防冲工程。
(三)质量标准化重点工程计划等。
第三条生产计划制定的步骤:(一)地测科根据矿井采掘衔接计划及井下实际,于每月17日之前将上中旬采掘收尺、次月各采掘施工地点的地质构造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技术科、调度室、经考办等部门,为次月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二)技术科根据上中旬收尺情况,编制次月采掘建议计划及辅助工作,经专业副总审核后纸质版报经考办。
(三)经考办审核汇总后,将采掘接续计划于18日前报总工程师,并发送至各辅助专业作为编制次月作业计划的依据。
各辅助单位编制完成次月作业计划后,经专业副总审核后于19日前报经考办。
- 1 -(四)经考办审核完毕后,汇总形成次月生产作业计划(初稿)于19日报总工程师。
(五)为保证计划的编制质量,由总工程师牵头,采掘专业副总(助理)、调度室、技术科、经考办参与,对生产作业计划(初稿)共同审查,经考办根据审查意见补充完善形成次月生产作业计划。
(六)经考办将次月生产作业计划报生产班子审核,确定重点工作后,于每月21日前传递到各科室、施工单位,作为次月各项指标分解的依据。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引言生产计划管理是一个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制定和实施生产计划,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套生产计划管理办法,旨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
二、生产计划编制1.确定生产需求: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销售预测和现有库存情况,确定生产需求量。
2.分解生产任务: 将总生产需求量分解成更细的生产任务,按照产品类型、批次、工序等进行划分。
3.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工艺流程,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生产任务的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和所需资源。
三、生产资源安排1.人力资源: 按照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数量和岗位需求,确保生产线上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2.设备资源: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进行有效的调度和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生产需求。
3.原材料和物流资源: 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充足,并建立物流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及时配送到生产现场。
四、生产进度控制1.制定生产进度表: 将生产计划转化为生产进度表,明确各生产任务的执行时间和完成时间。
2.跟踪生产进度: 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反馈生产进度信息,并对延误进行原因分析和问题处理,以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3.灵活调整计划: 针对突发情况或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五、质量控制1.设立质量标准: 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要求。
2.执行质量检查: 在生产过程中,设立质量检查点,对关键环节进行检测,并记录质量数据。
3.持续改进: 针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步提升。
六、风险管理1.制定风险评估: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方面。
2.建立预警机制: 设立风险预警指标,并定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风险信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2024年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的生产计划管理,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2024年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并在质量和安全方面达到最高标准。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生产计划应充分依据市场需求、资源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
(2)整体性原则:生产计划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形成统一的整体生产计划。
(3)灵活性原则:生产计划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
(4)可操作性原则:生产计划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够被生产部门和相关人员理解和执行,落地实施。
三、生产计划编制1. 市场需求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预测2024年市场需求量和品种,包括产品类型、数量、规格等。
2. 资源评估: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包括工厂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以确定可行的生产计划。
3. 生产设备优化:根据生产计划需求,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4. 人力资源管理: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激励机制,保证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与生产需求相匹配。
5. 物资采购计划:根据生产计划需求,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充足和及时。
四、生产计划执行1. 计划下达:将生产计划下达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明确任务目标和完成期限。
2. 生产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减少浪费和不良品率。
3.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质量标准和相关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 生产进度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是一种规范和管理生产计划的方案和程序。
它包括确定和制定生产计划的目标、确定生产计划的内容和规模、编制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监控和调整生产计划等环节。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计划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实施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协调和调度生产资源,优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生产计划目标的确定: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和指标,包括生产数量、交货期和成本等。
2. 生产计划的编制: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和生产能力等信息,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量、生产时间和所需材料等。
3. 生产计划的执行: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组织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的实施。
4. 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调整: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计划中的问题和风险,做出必要的调整。
5. 生产计划的跟踪和汇报: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汇报,及时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工作规范,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持,以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控性。
同时,需要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计划管理能力,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和响应能力。
生产部生产计划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部生产计划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生产部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执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部门,包括生产计划员、生产主管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生产计划编制1. 生产计划的编制由生产计划员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确定生产计划的数量和时间安排。
2. 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原材料供应、设备利用率、人员配备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 生产计划应按周、月或季度进行编制,并及时更新、调整。
四、生产计划执行1. 生产主管负责组织生产任务的执行,确保生产计划的准时完成。
2. 生产计划员应与生产主管密切合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应对突发情况,如订单变更、设备故障等。
3. 生产主管应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确保生产任务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五、生产计划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人员配备等指标,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针对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制定改进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生产计划评估与改进应由生产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改进措施和落实方案。
六、信息管理1. 生产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记录、查询和统计分析。
2. 生产计划员和生产主管应及时更新和维护相关的生产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保护生产计划的机密性,不得将生产计划和相关数据外传或用于其他非生产部门的用途。
七、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生产部门应定期组织生产计划管理规章制度的培训,并确保全体员工理解和遵守本规章制度。
2. 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和纠正。
3.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纪律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由生产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如需修订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地管理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和生产数量,避免因为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的产能过剩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和规范,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和落实。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生产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决策。
另外,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评估。
通过建立科学的生产计划监控指标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生产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的不断发展,生产计划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时做出调整和改变。
同时,生产计划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确保生产计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生产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实现生产计划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科学的生产计划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评估,注重生产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一、引言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成功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本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二、总则1. 生产计划管理的目的是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 生产计划管理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包装和配送等环节。
3.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监控和调整生产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三、生产计划编制1. 生产计划的编制周期为一个月,每月初进行一次。
2. 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种类和库存状况进行合理分配。
3. 生产计划应遵循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设备利用率和人力资源等因素。
4. 生产计划应与销售部门紧密协调,及时了解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四、生产任务分配1. 生产计划部门将编制好的生产计划按照产品种类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分配。
2. 生产任务的分配应考虑到各生产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生产过程的流畅进行。
3. 生产任务的分配应根据员工技能和工作负荷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能力。
五、生产任务执行1. 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和任务分配进行生产活动,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2.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生产计划部门,协商解决方案。
3. 生产计划部门对生产任务的执行进度进行监控,对延误或提前完成的任务进行调整。
六、生产计划调整1. 若市场需求或其他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计划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整。
2. 生产计划的调整应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执行调整后的生产计划。
七、生产计划评估1. 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偏差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生产计划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进生产计划管理的持续改进。
八、附则1.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如有需要,本办法可进行修订和补充,但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讨论和批准。
3. 对于严重违反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计划作业管理办法
1.0目的
为规范生产计划作业,确保生产计划有序、有效执行,产品得以顺利实现,制订本作业流程。
2.0范围
适用于所有产成品、半成品等的厂内生产。
3.0职责
3.1业务部:负责编制、审核《生产通知单》;
3.2PMC部:负责对订单、产品进行产能、负荷分析,编制并组织实施生产计划,确保生产
顺畅进行;
3.3生产部: 负责执行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统计与生产控制工作。
4.0作业程序
4.1业务部业务员接到客户订单或公司备货指令后,立即注明收到的时间(精确到分钟),正
常订单4小时内、紧急订单1小时内将客户订单转换成《生产通知单》,并报业务部副总进行审批;
4.2业务部副总于接到《生产通知单》的2小时内完成审批工作,并将《生产通知单》交还
业务员,业务员及时将《生产通知单》交给PMC部主管;
4.3 PMC部主管对《生产通知单》中的产品进行产能、负荷评估,并确定是否有能力接受订
单。
若无法满足订单需要,则1小时内反馈给业务员处理。
若无误,PMC部主管在4小时内以产品为对象单位编制《主生产计划》,并交计划员;
4.4计划员根据《主生产计划》,进行详细的排产分析,于每月初制定《月生产计划》。
若需
外发加工,则制作《发外加工计划》;
4.5 PMC部主管于4小时内完成《月生产计划》、《发外加工计划》的审核工作。
若无误,则
交计划员,计划员分发物控员一份。
有误,则通知计划员进行修改;
4.6物控员于接到《月生产计划》的两天内,完成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并交采购一份,
采购员于接到《物料需求计划》的两天内,完成编制《采购计划》。
双方共同组织、实施物料筹备工作;
4.7计划员根据《月生产计划》,结合《物料需求计划》情况,于每周一上午10:00前完成
编制《周生产计划》;
4.8 PMC部主管于周一15:00前完成《周生产计划》的审核工作,无误,则分发给物控员、
生产部主管各一份,有误,返交计划员修改;
4.9生产部主管按《周生产计划》物料、工艺、人员安排等产前准备;
4.10仓管员参照《产品零配件明细表》的数量发放物料,生产部主管组织员工严格执行《周
计划生划》,并确保进度与品质;
4.11PMC部主管每日组织、召开生产协调会,对生产情况进行跟进与处理。
若有异常,各部
门以《生产异常联络单》方式向计划部提报,PMC部负责对异常情况进行排除或由计划员对排产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12生产部主管每日填写《生产日报表》,并于第二天8:30前交计划员,计划员根据生产
进度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4.13生产部对生产好的半成品/成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仓库对完工好的半成品/成品办理
出库手续;
4.14PMC部对生产计划执行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PMC部主管组织、召开生产管理例
会,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讨、分析与总结,拟定改善措施,并跟进改善结果。
5.0处罚规定
5.1业务部、PMC部相关人员未能按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的,处罚责任人5元/单;5.2下发的生产计划未经PMC部主管审核的,处罚计划员5元/单;
5.3生产部未执行《周生产计划》的,处罚生产部主管10元/单;影响订单完成的,处罚20
元/单;
5.4计划员未跟进生产进度,对排产计划不能执行又未进行调整,影响订单完成的,处罚20
元/次;
5.5生产部各主管未按时完成《生产日报表》传送的,处罚2元/张;
5.6其它未尽违规情节,参照相关规定执行。
6.0相关表单
6.1《生产通知单》
6.2《主生产计划》
6.3《月生产计划》
6.4《发外加工计划》6.5《生产日报表》6.6《物料需求计划》6.7《采购计划》
6.8《周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