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环境学16周习题16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题库子夜木须染整理《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

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加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

1、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热传导和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得热前者是考虑在内外扰动以及整个房间所有围护结构相互作用下通过一堵墙体的实际传热量后者是把一堵墙体割裂开来,仅考虑在内外扰动作用下通过一堵墙体的传热量目的在于把房间每一堵墙体的得热求出来,然后进行叠加,以求得通过整个房间围护结构的总得热量。

是一些简化手工工程算法的需要。

2各种得热进入空气的途径潜热得热、渗透空气得热,得热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通过围护结构导热、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室内显热源散热对流得热部分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辐射得热部分先传到各内表面,再以对流形式进入空气成为瞬时冷负荷,因此负荷与得热在时间上存在延迟。

3、得热与冷负荷的关系冷负荷与得热有关,但不一定相等决定因素:1、空调形式送风:负荷=对流部分辐射:负荷=对流部分+辐射部分热源特性:对流与辐射的比例是多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蓄热能力如何?如果内表面完全绝热呢?房间的构造(角系数)注意:辐射的存在是延迟和衰减的根源!4、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人们常说的太阳下的“体感温度”是什么?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高反射率镜面外墙和红砖外墙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否相同?请试算一下盛夏太阳下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多少?5、两种积分变换法总结谐波反应法的简化算法与冷负荷系数法形式一致。

为了便于手工计算,均把内外扰通过一个板壁形成的冷负荷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孤立的过程处理,不考虑与其它墙面和热源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得热和冷负荷之间的区别,对辐射的影响作了很多简化。

如果房间与简化假定相差较远,则结果的误差较大,如内表面温度差别大、房间形状不规则、室内空气控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等。

6、影响人体与外界热交换的因素环境空气温度:对流换热环境表面温度:辐射换热水蒸汽分压力(空气湿度):对流质交换高温环境:增加热感低温环境:增加冷感!风速:对流热交换和对流质交换吹风感:Draught,冷感和对皮肤的压力冲击服装热阻:影响所有换热式7、热舒适方程与PMV指标特点总结舒适程度由对热中性的偏移程度确定,与偏移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与人体原有的热状态无关,与人体热状态的变化无关。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 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dp=6℃-19℃,有效天空温度tsky=7℃-14℃。

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

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题目(共224题)第一章绪论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A安全性 B功能性 C舒适性 D经济性2、下面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A巢居 B草房 C蘑菇房 D蒙古包3、下面哪一项不是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之一?A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B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 C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D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公转的轨道平面为度。

A66.5 B23.5 C0 D902、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

A赤纬 B时角 C太阳高度角 D太阳方位角3、下面哪个角度不可能是赤纬角?A-23 B0 C23 D674、北半球的赤纬角一般取值()。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无法确定5、南半球的赤纬角一般取值()。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无法确定6、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当地的子午线时 B正南方的瞬时 C本初子午线处 D时区正中央7、真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当地的子午线时 B正南方的瞬时 C本初子午线处 D时区正中央8、标准时是以太阳通过()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当地的子午线时 B正南方的瞬时 C本初子午线处 D时区正中央9、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正午12点 B下午18时 C深夜12时 D早上8时10、真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正南方的瞬时为()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正午12点 B下午18时 C深夜12时 D早上8时11、标准时是以太阳通过本初子午线时为()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A正午12点 B下午18时 C深夜12时 D早上8时12、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时区。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2.太阳方位角指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3.室外气温距地面高。

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4.冷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5.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6.基础代谢率BMR临床上规定未经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之间测定的的代谢率叫做基础代谢率。

:有机挥发物。

:总有机挥发物。

:室内空气品质。

:病态建筑综合症。

11.气味浓度可感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2.气味浓度可识别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3.热压由于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或管内外空气柱的重力差。

gh=ρw-ρn14.自然通风指利用自然手段(热压。

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

15.机械通风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

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

16.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17.声强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18.声压指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介质静压强改变量。

声级L AA声级由声级计上的A计权网络直接读出,用L A表示。

20.光通量光源的辐射通量中可被人眼感觉的可见光能量(波长380-780nm)按照国际约定的人眼视觉特性评价换算为光通量,单位为流明。

21.照度>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

22.发光强度点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广元在这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元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

23 显色性物体在待测光源下的颜色同它在参照光源上的颜色相比的符合程度,定义为待测光源的显色性。

建筑环境学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第六章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填空题1、所谓通风是指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通风的目的在于: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两个方面,前者称为排风,后者称为送风或进风。

4、为实现排风或送风而采用的一系列设备、装置的总称,称为通风系统。

5、狭义的气流组织是指上(下、侧、中)送上(下、侧、中)回或置换通风、个性化送风等具体的送回风形式。

6、广义的气流组织是指由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形状、尺寸和送风参数(送风的风量、风速大小和方向、风的温湿度和浓度)所带来的室内气流分布。

7、建筑通风的方法从实现机理上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8、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手段(如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把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排出室内的通风换气方式。

9、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余压。

10、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形式有:穿堂风、单面通风、被动风井通风、中庭通风。

11、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

可分为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个性送风三种形式。

12、空调中的稀释原理是指向对象空间送入某种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空气与空间中较高浓度的空气充分混合,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满足生活和工艺要求的目的。

13、混合通风是将空气以一股或多股的形式从工作区外以射流的形式送入房间,射入的过程中卷吸一定数量的室内空气,让回流区在人的工作区附近,从而可以保证工作区的风速合适、温度比较均匀。

其缺点是空气容易污染。

14、置换通风是将处理过的空气直接送入到人的工作区(呼吸区),使人率先接触到新鲜空气,从而改善呼吸区的空气品质。

15、单向流气流组织方式需要大风量维持室内的活塞流动形式,应用包括垂直单向流和水平单向流。

[精品文档]建筑环境学的习题

[精品文档]建筑环境学的习题

第1章习题与思考题1.描述你所了解的建筑环境学,并对其发展前景发表自己的观点。

2.说明建筑环境工程师与建筑师对建筑环境关注的不同点。

3.阐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并说明与相邻专业的关联。

4.建筑环境设计理念的演绎过程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说明各阶段发展的诱因、特征及其设计理念等。

5.当今建筑环境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第2章习题与思考题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影响到达地面的日射的,试分析不同的经度和纬度对室外气候的特征。

2.古巴首都哈瓦那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时举行中古女子排球比赛。

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时?3.不考虑季节因素,计算上海(东经:121︒16’)与喀什(东经75︒59’)在北京时间12:00时的时差。

4.什么是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对建筑环境有何影响?5.某地区(北纬ϕ=40︒)在平坦的场地上有前后两栋平行的建筑物(前栋高度为15m),建筑朝向为南偏西15°。

若要求冬至日正午前后有3时以上的日照,试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

同样的建筑朝向,如果按大寒日计算,其间距为多少?6.有正南北朝向的住宅建筑群,要求冬至日中午能充分保证利用阳光。

采用计算法计算在天津(北纬39︒06’)和上海(北纬31︒10’)两地,其房屋最小间距各为多少?7.试求夏季广州中午14时的室外计算温度。

8.试述风向频率图的作法及作用。

9.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设计用室外风速为3.1m/s,对于一幢150m的高层,空调设计时室外风速应取多少?10.现场实测某一地区PM10、NO2、SO2日均值浓度分别为:0.21 mg/m3、0.08 mg/m3、0.12mg/m3,试计算分析该地区的首要污染物种类,及其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11.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作用?12.影响建筑环境的地质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1由于VOC种类繁多,我国有关规范选取了哪些物质作为VOC的应识别组?2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好是否就是说明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好?为什么?3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两个规范有何区别?4房间内甲醛散发量为0.3×10-5g/s,初始浓度为0.9×10-4g/m3;苯的散发量为0.2×10-5g/s,初始浓度为1.1×10-4g/ m3。

建筑环境测试 技术 答案

建筑环境测试  技术  答案

思考练习题1、按照测量手段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1) 直接测量2) 间接测量3) 组合测量2、按照测量方式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1) 偏差式测量2) 零位式测量3) 微差式测量3、测量系统由哪几个环节组成?测量系统由被测对象和测量设备组成,测量设备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组成。

4、当测量次数N →∞时,测量值的数学期望为什么等于被测量的真值? 当测量次数 ∞→n 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 ⎝⎛=∑=∞→ni i n x x nE 11limA x i i -=δ nA xni ini i -=∴∑∑==11δ nAxni ini i -=∴∑∑==11δ根据随机误差的抵偿特性,当 ∞→n 时,01=∑=ni i δ ,即x n i inni i E xA nA x ==→=∑∑==111所以当测量次数 ∞→n 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5、间接测量的误差分配通常采取什么原则? ①等作用原则,②调整原则。

6、温标的三要素是什么?温度计、固定点和内插方程。

7、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什么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从 )()(),(00T f T f T T E AB -= 的关系式可以看出,热电偶回路所产生的电势,只有在固定冷端温度T 0时,其输出电势才是热端温度T 的单值函数。

在热电偶的分度表或分度检定时,冷端温度都保持在0℃;在使用时,往往由于现场条件等原因,冷端温度不能维持在0℃,使热电偶输出的电势值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处理。

8、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特性一致吗? 金属导体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正值;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负值,但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非线性9、对于露点法,为什么测量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可以得到被测空气的相对湿度?%100⨯=bl P P ϕ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智慧树答案建筑环境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建筑环境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下面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 )答案:树居或者岩洞居2.对于热带地区常采拱顶和穹顶建筑,其优点不包括哪一项( )?答案:拱顶和穹顶建筑是为了建筑的美观需要屋顶的表面积有所增加3.人类的活动是从()纬度地区向()纬度地区扩展的。

答案:低、高4.当前的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大约占建筑能耗的()。

答案:50%5.从节能角度讲,采暖建筑主要房间应布置在( )。

答案:向阳面6.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人类活动的发展是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扩展的7.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不包括哪一项 ( )?答案:经济性8.下面哪一项不是建筑环境学的任务?( )答案: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9.我国北方的四合院有:北房、东厢房、西厢房、南房,其窗户和门分别朝向南、西、东、北,请问哪个房间室内环境质量最好? ( )答案:北房,夏季太阳晒得少,冬季晒得多第一章1.在建筑日照设计中,由下列哪一组因素可计算出太阳高度角? ( )答案: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2.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答案:正午12点3.下面颜色的波长对比哪个正确?( )答案:红>绿>蓝4.太阳辐射中主要的能量集中在( )。

答案:可见光与近红外线5.下列的叙述,( )不是属于太阳的短波辐射。

答案:建筑物之间通常传递的辐射能6.为什么中午12点太阳辐射最强,但室外空气温度却是下午2~3时最高? ( )答案:由于地面有热惯性,因此导致气温升温延迟7.晴天清晨树叶最容易结霜,原因是( )。

答案:树叶表面的温度下降低于露点温度8.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描述错误的是( )。

答案:采用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9.地下室的温度是( )答案:春天最低10.桂林属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中的哪一个区?( ) 答案:夏热冬冷第二章1.外扰不包括()。

建筑智能习题与答案

建筑智能习题与答案
. 2. 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探测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等设备组成. ( T )
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若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时, 其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15分钟. ( F )
报警区域是根据防火区域或楼层布局划分的. ( T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建筑智能习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习题五 空调自动化
*
在空调系统中, 水系统主要是为各室气处理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冷,热媒. ( T )
电动调节阀执行驱动装置的控制输入信号只能是模拟信号. ( F )
区域报警系统, 宜用于特级、一级保护对象. ( F )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 T )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首层或地下各层. ( F )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 使用变频器调节送风机和回风机转速时, 为保证室内正压,如果送、回风机功率和特性相同, 那么( B ). 回风机转速应大于送风机转速 回风机转速应小于送风机转速 回风机转速应等于送风机转速 回风机转速同送风机转速无关
11. 在热交换站节能控制时, 利用( A ) 实时计算二次侧热负荷, 根据热负荷自动起、停热交换器及二次循环泵的台数. A. 二次侧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 A. 一次侧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 A. 一次侧和二次侧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平均值 D. 二次侧供、回水压力 12. 对BAS而言, 现场设备不包括( C ). A. 传感器 B. 执行设备 C. 服务器 D. 控制器
4. 高层建筑中的一类建筑属于( B ) 建筑物防火等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5. 下列场所, ( C ) 不适宜选用感温探测器. A. 厨房, 发电机房 B. 汽车库 C. 客房, 书库 D. 烘干房 6.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 当采用穿金属管保护, 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时,其保护厚度应不小于( C ). A. 20 mm B. 15mm C. 30 mm D. 35 mm

智能建筑环境设备自动化 习题 答案

智能建筑环境设备自动化 习题 答案

《智能建筑环境设备自动化》习题集答案第1章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1. 1984;美;都市办公大楼2 智能大厦;Intelligent Building;IB3. 3C+A→IB4. 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应和服务、管理水平;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11. 系统内用电设备_;预计的扩展_;3012.30014. 1015. 300二.简答题1. 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应和服务、管理水平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于提供一个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的环境。

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认为:智能建筑应包括商业支持功能、通信支持功能等在内的高度通信服务,并能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大楼管理体系保证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以提高工作效率。

欧洲智能建筑集团认为:智能建筑是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能够提供一个反应快、效果高和有支持力的环境以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

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有关“智能建筑”的定义: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2. 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3. 由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综合布线系统(PDS)组成。

4. 3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5A: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安全防范系统(S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5. 为实施3A系统,需借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PDS是智能建筑3A系统的基础。

山东建筑大学智能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2.

山东建筑大学智能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2.
置换通风:是将处理过的空气直接送入到人的工作区(呼吸区),使人率先 接触到新鲜空气,从而改善呼吸区的空气品质。
个性送风:将处理好的新鲜空气直接送至人员主要活动区域,同时人员可以 根据各自的舒适性要求调节送风参数,实现有限区域内的个性化控制。
2020/7/7
13
课后习题
吸声降噪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5.灯具的安装和空调系统结合在一起。如把灯具装在室内空调的排风口上, 使灯具散发的热量在进入室内前已随排风排出,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2020/7/7
5
课后习题
简要说明得热量、冷负荷、热负荷、空气渗透的概念
1、得热量 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得热量包括:显热(对流换
热和辐射换热)和潜热,它有正负之分,主要来源是:室内外温差传热、 太阳辐射进入热量、室内照明、人员、设备散热等。 2、冷负荷 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的从室内除去的 热量。分为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3、热负荷 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的从室内加入的 热量。分为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b)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 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2020/7/7
9
课后习题
定义简要说明
(a)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b)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达到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
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例如氡、一氧化碳等没有气味,对人体也没有刺 激,但对人有很大伤害。 (c)定义4相对比较科学和全面,它涵盖了客观指标和人的主观感受两 个方面的内容 (d)当前各国学者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仍存在偏差,但基本认同定 义(4)。

(完整版)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2.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6.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7.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9.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12.城市气候环境变暖且高于周边郊区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密集区易形成热岛现象。

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中为什么要按分区进行设计,是如何分区,分成几个什么区域。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1.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上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室内空气环境。

2.何为空气环境的“阈值”,根据人在空气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短给出了几种阈值。

3.室内空气品质(IAQ)较狭义与广义上的定义是如何确定的。

4.了解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5.何为室内环境品质(IEQ)。

6.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何。

7.为了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三种途径;分别写出稳态和非稳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稀释方程,并解释其含意。

8.理论上的通风换气量是如何确定,工程设计中新风量如何确定,ASHRAE Standard62-1989R 给出的新标准如何。

智能建筑环境学试卷2019-2020-1-复习(1)

智能建筑环境学试卷2019-2020-1-复习(1)

智能建筑环境学复习资料1、建筑环境学要求建筑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我国建筑热工分区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

3、计算日照间距时需要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计算参数有:赤纬、时角和纬度。

4、从区域级别上,风可以分为:大气环流和地方风两大类。

5、自然通风无需耗用能量,系统简单,自然通风中常见的动力源有风压和热压。

6、当计算太阳辐射能量穿透玻璃时,需要考虑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另一部分能量被吸收,还有一部分能量透过窗玻璃。

7、人工光源按其发光机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固体发光光源。

8、建筑环境学对噪声控制的措施可以在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三个层次上实施。

9、建筑物垂直壁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为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 1/2天空散射辐射 + 1/2地面反射辐射。

10、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 tw 值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值,并扣除物体本身与环境的有效辐射的当量温度值。

11、为避免围护结构内部发生水蒸气内部凝结或冻结现象,在维护结构材料布置时应遵守难进易出的原则,室外潮湿地区混凝土在围护结构外侧,保温材料在维护结构内侧。

12、画图分析围护结构内部冷凝或冻结的原因;(2)给出围护结构材料布置的遵守原则(书P182页)1、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与危害,并分析空气污染的处理。

热岛效应形成原因:由于城市内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城市范围内的“热”气流上升,周围郊区的“冷”气流则流向城市,形成城乡大气环流,热岛内的空气易于对流混合,但其上部大气则呈稳定状态而不易扩散,就像一个热的“罩盖”一样。

(4分)热岛危害:使发生在热岛范围的各种污染物质都封闭在热岛中,加剧了逆温层现象。

(2分)南京市空气污染处理建议:控制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减少玻璃幕墙建筑,增加绿化等。

(给出合理处理建议即可)(2分)2、(1)分析民用建筑中的空气污染种类,并举实例说明(2)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建筑内外人工因素形成的物理环境称为建筑环境。

2.建筑环境包括哪些基本的要素?答:建筑环境包括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气流、空气品质,采光照明、噪声和音质等,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

3.什么是环境问题?【答】由于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

4.全球十大环境问题:①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②臭氧层耗损;③酸雨;④森林锐减;⑤水土流失、沙漠化;⑥物种减少、生态系统简化;⑦淡水资源危机;⑧海洋环境污染;⑨固体废弃物污染;⑩有毒化学物品污染。

5.什么是建筑环境?建筑环境:建筑内外人工因素形成的物理环境称为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包括室内外的温度、湿度、气流、空气品质,采光照明、噪声和音质等,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

创造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建筑环境是人们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6.影响室外热气候的五大要素有哪些?【答】(1)空气温度;(2)太阳辐射;(3)大气湿度;(4)风与气压;(5)凝结与降水。

7.在《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中,将我国划为七个一级区。

安徽省属于哪个区?试简述其气候特征答:安徽省属于III区。

其气候特征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差较小。

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

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出现。

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及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天气。

8.我国城市气候有哪些基本特点?答:①大气透明度小,消弱了太阳辐射;②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③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④蒸发减弱、湿度变小;⑤雾多、能见度差。

【答】随着城市化的进展,由于城市“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地比郊区高,而且由市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这种气温分布的特殊现象叫做“热岛效应”。

10.影响人体舒适度的室内热湿环境因素有哪些?【答】室内热湿环境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有: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

11.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有哪些?【答】⑴室外气候因素⑵热环境设备的影响⑶其它设备的影响⑷人体活动的影响12.什么是露点温度?【答】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100% 时(即饱和状态下)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用td 表示,单位为℃。

13.什么是室内空气品质?【答】室内空气品质: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物浓度指标,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14.我国建筑业对智能建筑普遍认同的定义是什么?【答】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捷的建筑环境。

(陈志新,《智能建筑概论》,第3面)15.智能建筑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⑴结构——建筑环境结构;⑵系统——实现建筑物功能所必备的机电设备;⑶管理——对人、财、物及信息资源的全面管理,体现高效、节能和环保等要求;⑷服务——提供给各户或住户居住生活、娱乐、工作所需要的服务,使用户获得优良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陈志新,《智能建筑概论》,第4-5面)16.什么是智能热环境?为了使建筑物内部获得一个良好、节能、健康舒适的热环境,借助于自动控制系统、现代化技术手段,如传感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而获得自动化的、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空气品质等良好的室内湿热环境。

我们把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室内热环境,称为智能热环境。

17.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哪些基本部分?【答】任何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均可概况为两大部分:⑴自动化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称为被控对象;⑵为实现自动化控制所必须的自动化仪表设备,简称为自动化装置,它包括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

18.下图为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试简述图中各部分的作用。

【答】(1)被控对象: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叫做被控对象,简称对象。

控制对象不一定就是生产设备的整个装置,一个设备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控制系统。

(2)测量变送器:用以感受工艺参数的测量仪表叫测量传感器。

如果测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与后面仪表所要求的方式不同,则需要加一个把测量信号变换为后面仪表所要求方式的装置,叫做变送器,变送器的输出值就是测量值z。

(3)调节器:把测量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参数设定值(由一个设定装置给出)相比较,得出偏差e。

根据这个偏差的大小,再按一定的运算规律进行运算后,输出相应的特定信号p给执行器。

(4)执行器:执行器接受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以调节阀门的开启度来改变输送物料或能量的多少,实现对被控变量进行控制。

(出题建议:可以选择其中2个进行两两组合出题)19.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采暖建筑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20.什么是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答】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它用热电偶作为传感器,把被测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势信号,经连接导线再配以测量毫伏级电压信号的显示仪表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21.简述热电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答】热电偶温度计是以热效应为基础的测温仪表。

它用热电偶作为传感器,把被测的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势信号,经连接导线再配以测量毫伏级电压信号的显示仪表来实现温度的测量。

22.请定性分析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工作时,温差电动势产生的基本原理。

【答】热电偶的组成:组成热电偶的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称为热电极;放置在被测温度为T的介质中的接点叫做测量端(或工作热端);另一个接点通常置于某个恒定的温度T0(如0℃),叫做参比端(或自由端、冷端)。

温差电势——同一导体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势。

(因热电效应而产生的电动势)原理(产生温差电动势的物理学电子理论):导体两端存在着温度差,导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高温端电子能量比低温端电子能量大,高温端电子向低温端扩散电子数比低温端向高温端扩散的电子数多,使高温端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低温端因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电势差,该电势差形成的静电场阻碍电子继续向低温端扩散,最后形成一个动态平衡,此时在导体两端产生稳定的温差电动势。

解答提示:先介绍热电偶的结构组成;产生温差电动势的物理学电子理论,作出温差电动势产生原理图。

23.请定性分析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工作时,接触电动势产生的基本原理。

【答】接触电势——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处产生的一种热电势。

原因一:假定A、B两种金属的逸出功不同,若W A<W B,在两金属接触处电子比较容易从A转移到B;原因二:两金属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假定P A>P B,则A金属扩散到B金属的自由电子就多。

金属A因失去电子带正电,金属B因得到电子带负电,从而形成了接触电势差。

24.空调房间温度自动控制的方法较多,下图为控制电加热器功率的室温位式控制原理及方框图,请简述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

【答】室温位式控制方案由室内测温传感器T n、位式温度调节器T n C及电接触器JS组成。

当室温偏离设定值时,调节器T n C输出通、断指令的电信号,使电接触器JS闭合或断开,以控制电加热器开或停,改变送风温度,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

25.材料导热系数的大小表征了材料的哪些基本特性?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答】导热系数:指温度在其法线方向的变化率(温度梯度)为1℃/m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导热系数大,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强;反之越弱。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等。

(柳孝图,37-38面)26.简述平壁内一维稳定传热的基本特征。

【答】传热物体内部仅在一个方向上有温差,并且热流和温度均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称为一维稳定传热。

其特征为: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通过平壁的热量即热流强度q处处相等。

平壁内无蓄热现象,流进和流出任一截面的热量相等。

(2)同一材质的平壁内部各界面间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即:dθ/dx=常数(沿x方向温度梯度相等)。

27.用于声音测量常用的仪器是什么?在各类声音测量的计权网络中,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类?请简述其特征。

【答】目前在测量声音响度级与声压级时所使用的仪器称为“声级计”。

在声级计中设有A、B、C、D四个计权网络,其中A计权网络用处最多。

A计权网络以40方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28.在室内音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参量是混响时间。

请写出混响时间的赛宾计算公式,并指出其适用范围。

【答】600.161 V VT KA A=⋅=,其中V为房间体积,A为室内总吸声系数。

赛宾公式适用范围:在室内总吸声量较小(平均吸收系数小于0.2),混响时间较长时,赛宾混响时间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一致性好。

在室内总吸声量较大、混响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计算值与实测值不符。

29.什么是噪声?其特点是什么?【答】凡是人们不愿意听的各种声音都是噪声。

噪声的特点:(1)噪声是暂时的。

如果声源停止发声,则噪声就会消失;(2)噪声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它只能在一定的距离内对受害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危害。

30.简述噪声的危害。

【答】①噪声损伤听觉;②噪声干扰人的睡眠;③噪声干扰语言交流;④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⑤噪声损坏建筑物。

31.在噪声评价指标中,用到的累积分布声级常用L N表示,若N=1,即L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答】L1表示在取样时间内1%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99%的时间低于这个值,相当于噪声的峰值。

32.什么是建筑室内采光系数?其测量天气条件是什么?【答】采光系数:是指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室外全云天水平面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即:100%n w E C E =⨯。

测量天气条件:全云天气。

33.什么是可见度?影响可见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可见度:人眼辨认物体存在或形状的难易程度,叫可见度。

又称为视度、能见度。

影响可见度的因素有:亮度,物件的相对尺寸,亮度对比,识别时间,炫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