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架式教学法的有哪些形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
本文就支架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搭脚手架,也就是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在“支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建构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则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关键不在于教,而在于导,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中的每一步,学会分析每一步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及不同的做法会导致的不同结果,此时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点拨和表扬,可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这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但处理不好也可能让一部分人丧失学习的兴趣,原因在于,条件与结果之间(两个步骤之间)距离相对较远,根据他目前的能力很难达到要求,以学生目前那并不强的抗挫能力,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所以我们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设计方法,建立框架,努力做到在每个支架上可收可放,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老师的引导较轻松地到达下一个支点,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支点间距,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成功的喜悦中。
二、进入情境,也就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思维是一个过程,要思考到教学中的某一点上也总会有一个原因,我们要让学生进入框架中的某一个支点,那就根据这一支点的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这一节点,展开他的想象,引起他的操作欲望,这一过程尤为重要,设计得好,能让学生主动进入演员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操作意识和老师的相比照、相联系,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例应用可以是教授一个新的语法或词汇知识点。
以下是一个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例应用:
目标:教授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和构造
1.课前引入:
o启发学生回忆过去时态的基本知识,提问他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有哪些动作或事件。
2.整体预览:
o展示过去完成时的定义和用法,简要概述该时态的构造和标志性词语。
3.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o提示学生回顾一般过去时的构造和用法,作为构建过去完成时的基础。
4.引入过去完成时:
o以一个简单的情境为例,提供一句或几句已用过去完成时表达的句子,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和意义。
5.解释过去完成时的构造:
o解释过去完成时的构造:had + 过去分词,并提供例句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构造。
6.练习与应用:
o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写出合
适的过去完成时句子。
7.回顾与总结:
o确保学生对过去完成时的构造和用法有清晰的了解,并进行总结,强调该时态的用法和意义。
8.实例应用:
o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情境,要求学生在交流中运用过去完成时。
9.练习巩固:
o配置一些口头或书面练习,让学生运用过去完成时来描述他们过去的经历、发生的事件等。
10.评估:
o提供一些评估题来检验学生对过去完成时构造和用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逐步建立对过去完成时的理解,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构造和用法的掌握。
这个模式通过提供分层次的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步提高,并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教授新的语法知识点。
支架式教学简介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和发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特别注意建设一种合作、沟通、讨论、竞争的教学课堂文化,让学生在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支架式教学模式一般是由创建教学情景、搭建教学支架、独立探索研究、合作互助学习、评估学习效果等相关步骤组成。
具体程序如下所示:1.创建教学情景创建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先要设置一个教学主题,这个教学主题中要包含有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要求学生解决的全部主要问题。
2.搭建教学支架教师要以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主要发展区,以提出相关问题和理解一些课本中重要的知识概念为基本点搭建教学支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研究和互助学习讨论奠定基础。
3.独立探索研究独立探索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手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担当一个学习顾问的角色,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咨询和求助。
4.合作互助学习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风格类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互助学习的方式钻研相关的课本内容。
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中积极发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该学习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理解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得到统一,使学生对调研问题纷繁复杂的态度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渐渐清晰明朗。
最终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学习可以有效地集中集体的智慧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使知识的深层次涵义逐步浮出水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角度入手考虑。
5.评估学习效果评估学习效果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支架式教学法
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 中的某个节点)。
探索学习
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 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 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 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 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 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 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 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 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 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 继续攀升。
教学应用-范例
交大东方中学的一堂地理课《环球旅行家》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网络探究,小组合等形 式,制作自己的旅行计划。 老师在导入课程,给学生们分配好任务以后,先给 同学们呈现了自己制作的案例 其中包括:二月份去旅行,带轻便衣物及遮阳设备、 乘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按计划路线,去了三个城 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并分别介绍了这三个城市的 景观和特色,比如悉尼大歌剧院,考拉、袋鼠等特色 动物。 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知识探究中就也可以从这几个方 面来进行知识的组织建构。
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 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 合作等。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搭脚手架 创设情境 探索学习 效果评价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a.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 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 b.学习任务分析: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 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区。第一、二发展 区之间的距离就叫“最邻近发展区”。 c.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 原则,因为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 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 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 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 平。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列举了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案例,探讨了支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接着分析了支架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
总结指出,支架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概念、特点、实践案例、学习成绩、影响、优势、不足、改进策略、有效手段、学习效果、兴趣、完善、结论。
1. 引言1.1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框架和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更好地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倡导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案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优势和不足以及改进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
2. 正文2.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全面性的学习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支架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结构化的学习资料和适当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支架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它强调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的有效组织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支架式教学的六个步骤
支架式教学的六个步骤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支架式教学”,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呢,就是一种特别实用的教学方法,简单说就是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框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轻松。
咱们一步步来看看怎么操作吧!1. 了解学生现状1.1 确定学生的基础首先,咱得知道学生们目前的基础怎样,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就像给病人看病,得先知道他得了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
1.2 了解学生的兴趣别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比如,有些学生对科技感兴趣,可以用科技的例子来讲解数学题,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
2. 设定学习目标2.1 制定明确的目标接下来,咱们要给学生设定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得具体、可达成,像登山一样,得有个清楚的山顶。
比如,不是模糊地说“提高数学成绩”,而是要说“下次考试提高10分”。
2.2 目标分解大目标往往很吓人,所以我们要把它拆成小目标。
就像打游戏一样,过一个关卡再过下一个,慢慢来,最终就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有成就感,这样学生会更有动力。
3. 提供支持3.1 讲解知识点好啦,目标有了,接下来就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知识支持。
这里的“支架”就是我们给学生搭建一个知识框架,让他们在上面不断建立自己的知识点。
简单地说,就是要耐心讲解那些难懂的内容,帮助他们突破瓶颈。
3.2 实践练习理论学习得结合实际练习才有效。
学生需要不断练习,才会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这个过程就像是反复练习打篮球,才会越来越熟练。
提供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和例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反馈与调整4.1 收集反馈教学过程中,咱们要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
可以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
就像做菜要尝尝味道,不合适得马上改。
4.2 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反馈,咱们要调整教学方法。
比如,有些学生觉得某种讲解方式难以理解,就需要换一种更适合的方式。
小学语文支架式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技巧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课文,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理解字词意思。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b. 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c. 你从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朗读指导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朗读技巧。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拓展思维。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熟读生字、新词。
2. 拓展阅读,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时有着较高效果的管理形式,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程度支持,让学生自己把握并按照步骤或思路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逐步帮助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法中,首先会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把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然后让学生按顺序完成。
例如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可以先给出简单的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加以补充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如此支持学生,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步步走出学习路线、完成学习目标。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支架式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学习认知及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规定学习步骤,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就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联系,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同时又不失其自己的特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三、自主学习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习者可以不同于教学者而自主探索,从而获取知识。
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究情景,并建立联系,使学习更有趣且更有意义,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支架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熟悉不同策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果。
总之,支架式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常用且有着较高效果的管理形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
除了有所提及的特点,支架式教学仍然会有其他许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社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所以,支架式教学法在学校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应用。
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环节
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环节一、什么是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建构为目标,通过设置支架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
支架式教学强调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
二、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环节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课前导入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领域做好准备。
课前导入的具体做法包括:•提出问题:通过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激发情感:通过引用生动的事例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知识呈现在知识呈现环节,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内容。
为了实现支架式教学的目标,教师在知识呈现环节中应采取以下策略:•分层次呈现: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将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层次,逐层递进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
•使用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视频等,通过图像和声音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提供实例: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例来说明知识点,在具体的例子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 学习任务设置学习任务设置是支架式教学的核心环节,它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任务设置的具体做法包括:•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提供支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支架材料或工具,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任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 学习过程指导在学习过程指导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
1.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Scaffolding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实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实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协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持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相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
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协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起初的引导、协助能够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 协作学习——实行小组协商、讨论。
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相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准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水平;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支架式教学模式建造美丽的建筑,必不可少的就是脚手架,它可以使建筑工人一层层把建筑从地面到楼顶,构建起来。
“支架式语文”教学的支架类型探析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余年,但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轻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
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就要注重研究学生,探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的“脚手架”,实施“支架式语文”教学。
“支架式语文”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即支架,让学生利用支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种思想是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支架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搭建支架的目的,按照知、情、意、行的维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问题式支架―化未知为已知1、问题式支架的含义。
问题是思维的“启辉器”。
问题式支架教学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支架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即在开展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建好问题链,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最终顺利完成教学。
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链构成了课堂教学支架,即问题式支架。
这种支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化未知为已知。
2、问题式支架的操作案例。
《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片段:师:孩子,你们真棒,能通过想象、语言来揣摩老人的心理。
但是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为什么说自己耳聋?生1:希望小男孩没有心理负担。
生2:可以放松地练,没有压力地练。
……师:老人为什么要鼓励这个初次见面、琴技又糟的小男孩?生1:他是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
生2:她希望小男孩不要停下来,能继续练琴……师:老人是一位声乐教授,也是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她更能理解初学者在刚拉琴时琴声难听、不堪入耳,更需要他人的―生:(接)鼓励。
(板书:鼓励)分析:老人的用心良苦隐藏在字里行间,引导学生体会是教学的难点。
教师将矛盾点抛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化未知为已知,一步一步得出老人的语言是在默默鼓励小男孩。
问题支架使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问题是教育的细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支架”式难点突破法例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支架”式难点突破法例谈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比如理解能力不足、阅读速度慢、词汇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的方法。
本文将从“支架”式教学的角度,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法。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他们突破阅读难点,提高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多种难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差、词汇量不足、理解能力弱等。
这些难点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生僻词汇的含义,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导致阅读效果不佳。
对于这些难点,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通过“支架”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提高阅读能力。
三、“支架”式难点突破法例谈1.词汇帮助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生词,特别是生僻词。
这些生词如果不理解,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阅读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突破词汇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生词的释义和例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词的意思,逐步提高词汇量。
2.语境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理解困难,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利用文章中的语境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在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时,我们可以逐步解析句子中的关键词,并结合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文化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写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语法错误、思路不清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支架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
支架式教学法又称脚手架教学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可以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写作框架支架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应当先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写作经验建立相关的写作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并呈现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言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写作框架,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提供范文范文作为支架教学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也非常有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范文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语言和逻辑结构,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好的英语写作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另外,范文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灵感,帮助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写作状态。
3. 建立思维导图在支架式教学法中,建立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内容和构造,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并成为未来写作的重要参考。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展示文章内容和逻辑结构,使学生更加明晰地认识到文章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4. 学生自主写作支架式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撰写一篇文章,并通过自己的写作经验、模仿范文,以及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自主修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式教学法的形式
1.范例支架
范例就是举典型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包含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
例如在《南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去南极考察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南极的自然资源或生物资源,并把考察的结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班交流。
在学生进行“考察”之前,教师展示了一个“南极的企鹅”范例,它展示了南极企鹅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保护等。
学生通过这个范例,很自然就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考察”结果和呈现成果形式。
2.问题支架
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问题框架”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
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问题支架”往往比“问题框架”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
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
例如:学生在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不知从哪个方面入手。
教师问:各个城市的犯罪比例是多少?在过去的十年间是如何变化的?
3.建议支架
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
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
例如:学生在了解运河杭州段的情况时,教师建议学生可以去杭州内河管理所了解运河的建设情况,去杭州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运河的文化。
4.图表支架
图表包括各种图式和表格。
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
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十种,在皮尔斯博士(Pierce J.Howard)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
书中总结了足有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等。
例如:
5.工具支架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而提供的认知、会话、协作、展示平台、共享平台等工具,如知识库、概念图、BBS、电子白板、PPT等。
大家在学习中也经常用ppt等工具来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例如:在澳大利亚“伟治·柏克小学”进行的“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的实验课中,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自己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个关于本地动物园的电子导游,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建构“动物”概念框架的情境。
她把试验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开发动物园中某一个展馆的多媒体演示。
学生决定开发哪一个展馆和选哪一种动物;以何种形式来展示相关资源;是直接用多媒体工具去制作软件。
这样,每个展馆就成为学生的研究对象,孩子们都围绕自己的任务努力去搜集材料。
如他们到图书馆和互联网(Internet)上去查询有关资
料,以获取动物图片和撰写说明。
最后组织全试验班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