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精神

合集下载

浅谈儒道文化精神

浅谈儒道文化精神

浅谈儒家文化精神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是古代文明的四大发祥地。

而在这四个地区出现的古典文化的昌盛期被称为“轴心时代”。

在这一时期,在这些地方,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人类的某些基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依据这些看法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精髓。

而在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产物,又在深层影响、制约着中国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在先秦的诸子中,儒、道两家的视野宏阔、思考深邃、系统。

二者相较,老、庄更多专注于对形而上问题,尤其是辩证之道的精微感悟,于世事主张避冲突的“贵柔”,于人性主张人天性的“自然”,于人生主张超尘俗的“无为”,而儒家子孔子起,始终坚持“道”与“器”、“理”与“物”视为不可分的浑然一体,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作有机统一的思考;或者说,更注重人性、伦理、社会、政治等十分切实具体的形而下问题中所蕴含的形而上之道;而认识把握这形而上之道的根本目的又是为有效回答和解决种种切实具体的形而下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参与构建了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蕴,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复杂内涵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观念文化体系。

儒家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胸襟抱负,直面世事而追求安邦治国平天下之功,并以此对理想人生价值进行定位,进而要求人性超越自然天性而沿道德修养之途,实现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互动共存,走向“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又以“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推进人类社会向着终极完善完美不断发展。

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在纷纭迷乱的世相中准确捕捉人类文化构建最基础、最核心、最具本质性和永恒性的问题:人性和人的关系。

儒学以对人文的极大关怀,来建构起自己的全部学说体系,文化学的轴心和灵魂其实是“人学”。

孔子就是以自己关于“仁”的学说,使儒家文化始建之处,就占据了这样的轴心地位。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优秀、最具代表性和最为广泛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其核心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其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读者深刻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及伦理思想的体系。

而其核心思想主要表现为礼、义、道、仁。

这四个概念不仅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内涵内蕴的基础。

礼的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儒家看来,人们只有在社交场合中遵守礼仪,才能够建立互相尊重的互动关系。

礼乃人伦之基,它包含了对于他人的尊重、关怀、敬意。

儒家认为,礼持之以恒,能够使个人实现自我理想,社会实现和谐。

义是用于指纠正社会不合理的情况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行为,儒家主张“人无恒错”“有过则改”,同时儒家还提出“天下为公”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整个社会,并尽力为整个社会做贡献。

“道”是儒家文化中的关键性概念,其主要是指是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及正常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动,是一种道德上的分享。

“仁”的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是最为核心的。

它是指人类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即依靠自己的道德勇气和智慧,为他人善待他人。

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状态,同样是实现礼义道的基础。

这四个概念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其基本原理是正义、公平和人性的本质真谛,这些观念为后来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它的影响几乎渗透进了各个社会领域,无论是政治、哲学、经济、伦理、文化、教育等都有儒家文化的影子。

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儒家文化的政治影响。

在中国历史中,从秦汉到终于明朝,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的官方学说。

儒家学说为中国政治模式的发展和维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对我为人处世的影响
儒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

这种精神对于我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爱人。

这一思想让我明白要关爱
他人、尊重他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同时,也让我懂得在与人交往中注重平等和尊重,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2.义:儒家强调“义”,即做人的原则和道义。

这一观念让我明白在处理人
际关系时,要遵循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不义之财和不义之事都应避免。

3.礼:儒家重视“礼”,即礼仪和规矩。

这一思想使我更加注重礼貌和规矩,
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谦逊和恭敬的态度,避免失礼的行为。

4.智:儒家推崇“智”,即智慧和知识。

儒家认为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了解真相,因此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

5.信:儒家强调“信”,即诚信和信誉。

这一思想使我明白诚信是立身之本,
在与人交往中要恪守诺言,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6.和:儒家提倡“和”,即和谐和合作。

这一思想让我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并尽力化解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儒家精神对于我为人处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我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陈来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于我们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学习这些精神,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崇德尚义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生死还重要。

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都是认为对道德信念的坚持不受物质条件影响。

儒家的这种思想在社会上造成了崇德尚义的气氛。

这种精神追求,通过古代的文明规范体系“礼”,形成了中华“礼义之邦”的社会风尚。

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鼓舞人们追求坚定独立的人格尊严,不被任何财富所腐化,不受任何外力所威胁,为那些捍卫正义和美好生活的人们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支持。

在这样的精神影响下,儒家一贯强调明辨义利,主张明理节欲,在价值评价上对坚持道德理想追求的人进行褒扬,对追求个人私欲的人加以贬斥,人的“美德”和修养始终受到重视。

在中华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奉行仁孝忠公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在这种道德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自觉修养和意志锻炼,同时在政治上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注重用道德礼俗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反对以刑罚暴力管理社会;对外则强调“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

这些都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文明的特色。

群体优先在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中,重视人但不是强调个人,而是重视人伦。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人作为一定的伦理关系中的人、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负有伦理责任的人,从而使个人的德性和价值实现紧密地与他和他人的关系相联结。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所代表的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忠孝仁爱信义的德性品格相互配合与对应。

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伦关系的美满。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引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精神,它提倡的理念和思想塑造了中国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家文化精神的内涵儒家文化精神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精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仁义道德儒家文化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仁者爱人,具有宽厚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义者尊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注重正义和公平。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并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来构建和维护社会和谐。

2. 尊孔崇经儒家文化尊重和崇拜古代圣贤先哲,特别是孔子。

儒家倡导学习和传承经典,认为通过研读经典可以获得真实的知识和智慧。

尊孔崇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代表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积淀的回归和继承。

3. 和谐共享儒家文化倡导和谐共享的价值观。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追求和谐意味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强调共享,认为个体的幸福应该与他人的幸福紧密相连,通过共享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4. 文化积淀儒家文化倡导崇尚文化传统和持续的文化积淀。

文化积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儒家文化通过强调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儒家文化精神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个人道德修养儒家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和遵守,个人可以获得道德的完善和提升。

儒家文化精神塑造了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人形象,具有坚定的道德信仰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 社会责任感儒家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理想人格应该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儒家文化通过强调仁义道德和和谐共享的价值观,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个人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解读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解读

二、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例 举
( 一) 强 烈 的人 本 情 怀 儒家文化 中包含 着对社会 国家、人民大众 的深 切关怀 , 对人类命运 、 社会道德 的深刻思考 。儒 家认 为应从 自我修养 开始来践行仁 的准则 ,然后将仁 的 思想 、 行 为推行到 家庭 、 天下, 这样全 社会就 会具 有
子主张先人而 后神 , “ 民之所 欲 , 天必从之 ” 。儒家 文 化中天命 、 天道等不再是 具有人格 意志的神 明 , 而 是 种历史必然性与客观规律。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 , 儒家强调 人与 自然和 谐共 处 , 主张 “ 天 人合 一 ” 、 “ 物 我一体 ” , 如苟子所言 , “ 制天命而 用之” “ 理物 而勿失 之” ,应在顺应 自然规律 的前 提下发挥 主观能动性 , 要“ 顺 自然” “ 不违天时” 。在人与社会 关系上 , 儒家肯
( 二) 儒 家文 化 中的 人 文 精 神
本精神 的具体体现 。孔子认 为仁 是人 内在精神 的超
越, 是人际间的行 为规范与 道德准则 , “ 泛 爱众 , 而亲 仁” , 就 是说 应泛爱 众生 , 亲近 有道 德 的人 。孟 子的 “ 仁义” 学说 更是 倡导 以民生 为本 、 仁 爱为怀 , 统 治者 应 以天下苍 生和黎 民百姓 为念 , 要体 民心 , 察 民情 , 行仁德 , 实行“ 仁政” 。苟子则将仁爱思想进一步具体 化, 认为爱也分为两个层 次 , 即爱人与爱 民。爱人是 种 道德选 择 , 是 有 区别 、 有等 差的 爱 , 对不 同的对 象施予 不同的爱 , 这种 爱是有限定 的 ; 爱 民则是 一种 政治价值 , 是以天下所 有民众 为对 象的爱。 ( 二) 以得 道 为 乐的 精 神 在 中国传统 文化 中, “ 道 ”是一个 内涵丰 富的概 念, 既指 一种学说 、 理论、 境界 , 也 可 以指 一种 技能 、 方法 , 如庖丁解牛不仅是 一种技巧 , 也 体 现 为 一 种 得 道 的境界。在孔子的人生历程 中, 得道精神体现得十 分 明显 , 如“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 至” , 就 体现 了一种孜孜不倦 的求学 、 求道精神 。孟子对得道 精神进 行了进一步发挥 ,提 出了乐道 的思 想 ,认为 “ 得志与民由之 ,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 贫贱 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 大丈夫” , 就是说人 不能 因为贫贱 、 富贵 、 威 武等而放弃 自 己的人生信仰 与道 德追 求 , 不能舍弃 道。[ 2 孔 子认 为人生 的快乐有 两 种, 一是合 乎礼 乐节度 、 与人 和谐 相互 的快乐 , 这种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1998年第1期第35卷(总185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N AL O F P EKIN G UN IV ERSIT Y(Huma 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 N o.11998 Gene ral No.185 V o l.35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张学智内容提要 儒家文化的精神可以概括为道德理想主义、普遍和谐、自律和内在超越几个方面。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以“三不朽”为集中体现。

道德理想主义以道德完美为人生最高追求,建立功业以道德修养为基础。

这是贯穿整个儒学发展的基本原则。

它对工具理性发达、人文价值失落的现实文化偏向有匡正作用。

普遍和谐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

这对人的健康发展,人与环境的谐调,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自律原则把人的道德选择的主动权、培养理想人格的精神动力提到突出地位,重视精神境界的提高,主张内在超越。

儒家的价值次序是立德、立功、立言,从中衍生出一系列中国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道德理想主义 普遍和谐 自律 内在超越 三不朽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东亚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影响。

最近二十年来,由于亚洲四小龙及其他东亚国家显著的经济成就,儒家文化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关注。

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儒家文化的精神,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道德理想主义,二、普遍和谐观念,三、自律原则和内在超越。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则以“三不朽”为集中体现。

一、道德理想主义所谓道德理想主义指以道德完美为人生的第一价值,最高追求,完成道德人格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建立功业以道德修养为基础。

在哲学上,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性作为宇宙本体,作为宇宙间一切事物体现出的性质。

儒家文化精神

儒家文化精神

复习要点
(一)孔子的生平行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 (二)孟子的生平行事 (三)荀子的生平行事
第二节、孔、孟、荀的基本价值理念
一、孔子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孔子的政治取向 周礼的含义:西周以来的典章、制度、规矩、 仪节。 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贵族倾向、周礼熏陶、 礼崩乐坏。 (二)孔子政治思想要点与命题 1、“正名”与反僭越
历 史
复习要点
孟 子 之 学 孔 子 之 学 荀 子 之 学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问题:什么是先 秦儒学,它是怎 样产生的?
原典儒学
周 王 室 衰 微
诸 侯 国 争 霸
卿 大 夫 专 权
陪 臣 执 国 命
士 阶 层 崛 起
井 田 制 解 体
权力下移 关系调整 社会转型
现实
二、先秦儒学大师
(一)孔子的生平行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 所欲,不踰矩。 1、身世:生于前551年,卒于前479年。生 当乱世(田氏伐齐、三家分晋、鲁三桓执政), 暧昧的贵族身世。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屈辱多难的青少 年时代。“孔子要絰,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 由是退。”(《史记· 孔子世家》 3、办学成名:贵族子弟、东周问礼、齐国干 禄、“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语)
(二)孟子的基本价值取向
1、适应战国中期大国争霸统一中国的需要,提倡“王 道”与“仁义”,反对“霸道”与“权谋”。 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宣王:“否,吾何 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然则王之所 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涖中国而抚四夷 也。”《梁惠王上》 孟子的自许:“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 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孟子仁政学说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发展 (1)由孔子的“德政”到孟子的“仁政”:二者的 区别在于后者是为新的社会转型服务的。“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 以保妻子。”——仁政说的要义。

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解读

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解读

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解读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东亚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影响。

最近三十年来,由于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显著的经济成就,儒家文化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关注。

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儒家文化的精神,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道德理想主义,二、普遍和谐观念,三、自律原则和内在超越。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则以“三不朽”为集中体现。

一、道德理想主义所谓道德理想主义指以道德完美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最高追求,完成道德人格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建立功业以道德修养为基础。

在哲学上,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性作为宇宙本体,作为宇宙间一切事物体现出的性质。

先秦儒家的著名文献《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日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生生不息是宇宙的自然法则,也是道德原理,是儒家最主要的道德范畴“仁”的形上根据。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一些道德项目,但没有对这些项目作哲学学理上的发挥。

孟子从人的现实心理感受、心理经验方面论证了道德的本原地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把道德作为人本有的属性,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特点。

先秦儒家的另一位大师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政治纲领和立国根本,强调士君子的修身是施政的基础。

《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把宇宙的普遍法则“道”、“天命”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认为人性、物性是对“道”、“天”的获得,它有自然的和道德的双重含义。

《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以格物致知为人格修养的最初步骤,以正心诚意为修齐治平的前提和根据,以“止至善”为修养的归宿。

先秦儒家的这些思想是后世儒家普遍奉行的原则和致思方向。

两汉是儒家经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这一时期儒家和阴阳家结合,以阴阳五行为架构为范型笼罩一切方面。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它的特点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

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重视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关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即教导人成为正人君子。

儒家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这是追求进步的人们重新关注儒家文化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沉积了几百年韵儒家文化又被人们热情地发掘出来的原因所在。

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绵延至今。

其具体意义如下: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

——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

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

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作仁礼一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每个人都习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

但是越到后世,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

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

儒家的人格思想与条文化精神

儒家的人格思想与条文化精神

(二)儒家的人格思想与条文化精神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于的“厂”.“仁”的—大特性就是文山村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

如何才能达到“仁”,儒家极力强调学习和教育对磨顺意志的作用:“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

”“志士广人.尤求生以害广,有杀身以成仁c”“三军LjJ夺帅也、匹大不可夺志也。

”孔于所树立的伟大型想人格丛追求知识,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勇敢无畏,意志坚强。

这种伟大的型想人格经过孟子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高扬。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穆,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止,亦拔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小心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贴片钽电容生亦我所欲,所砍有甚十生者,故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思钉所小辟包:”在舌子看来。

为丁正义的事业.视富勋口浮云,不为五斗米沂其腰,不为淫威所屈W改变白已的志N,甚至力丁正义事业N以献11l白己的牛命。

儒家的这种人格思想是中国条文化的基础。

当代扶羊吴党农先小曾说过:“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

”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

”茶是一种文明的饮料,被人们认为是“饮中君子”。

茶的“君子性”有各种表现:首先,由其本性决定的。

如前所述,茶性温,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驱病健身,茶对人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故茶自古已有君子之誉。

其次,表现在它的诸种属性上,茶的属性之一是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

苏东技曾赋诗赞扬著名的建茶:“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Do苏拭在《叶嘉传》中称赞茶:“风味恬谈,清白可爱。

”“苦而有味,如忠谏可以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之能得贤。

”北宋司马光把条与墨相比,他说:“茶欲白,墨欧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如君子小人之不同。

”用思靖的《条德颂》盛赞茶馨香之德,可令人“一吸怀畅,再吸思陶。

心烦顷舒,神昏顿醒。

喉能清爽而发高声。

秘传煎烹院呀真形。

始悟玉川之妙法,追鲁望(颜正卿)之幽情。

”属性之二为茶是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浅析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精神特质可以概括为:
一、仁爱精神。

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是《论语》,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

仁爱
是所有美德的根源,是个人获得道德自律的基础。

儒家思想认为,只有满怀仁爱之心,抱
持尚德之志的人,才能做到善于治理,你劳民伤财地施政,以及和睦相处。

二、和谐精神。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及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儒家强调了个人与他人、父母与子女、君臣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
强调了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当以和为贵,修身齐家,为天下创造和谐的局面。

三、敬业精神。

儒家思想把道德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认为高尚的品格和全面的政治素
质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一个政治家或官员必须能够以身作则,反省自己的行为。

同时也要
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付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业务能力。

这种敬业精神以及对义务与责
任的坚守,为儒家思想包含的主导价值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撑。

四、人本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使得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成为其哲
学基础。

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为了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键因素。


这方面,儒家思想非常注重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教人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尊严,以
及建立一个和谐、公正和透明的社会。

总之,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是人文主义、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以及对国家和社会
发展的高度关注。

这一思想体系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中国文化、政治和社会中深远的影响
力之中。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1)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1)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副本概要(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蕴体现在很多
方面,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爱之道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爱之道,即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福祉、
推崇道德的完美。

儒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人际关系
的和谐与和睦,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走上道德的高峰。

二、修身齐家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修身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儒家主张人
应该注重道德修养,以修身致远,亲近父母,尊重师长,关怀家人。

同时,儒家还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善良的家
庭环境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礼仪文化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礼仪文化。

这种文化不仅包含着对美好
道德理念的弘扬,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儒家强调的礼仪可以
涵盖从起床到就寝,从见面礼节到社交礼仪的方方面面,通过尊重他人,体现自己的尊贵和文化修养。

四、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把道德教育视为人们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
品德修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认为,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
传递,同时也是人格塑造。

通过道德教育,人们可以获得自身的道德信仰、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并且摆脱对于物质的追求。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蕴体现在仁爱之道、修身齐家、礼仪文化和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

这种文化呈现了一种德治之道,既在道德领域引领整个社会,也在文化领域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儒家思想的精神内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儒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节、和、勇、让等。

本文主要从仁、礼、和几方面举例浅析儒家思想的共同体精神之所在。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孔子言仁从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悌等内容,而以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

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

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

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从孝悌到泛爱的人类之爱。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它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尊敬和服从。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亲之爱的博爱思想。

且儒家提倡的仁爱是有原则的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孔子讨厌那种无原则的爱,称左右逢源毫无原则的人为乡愿。

当然,这是儒家伦理思想情感具有阶级性的体现。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内在诉求,是为人之本。

而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释名》曰: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汉朝之后,特别主张以礼教化异族,提倡和睦共处。

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着以礼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思想,即反对以武力作后盾处理国际关系;主张利用和平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

孔子以和作为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核心。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而强求简单的同一。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1.人本精神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

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

儒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之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

孟子以后的“性善论”进一步将社会伦理赋予人的本性,则不仅从人的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而且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去恶的理性自觉和自由选择,赋予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权及其内在根据。

2.忧患意识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患意识得以提升。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

”这种积极担当忧患的责任意识,后乐的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谋而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成败、国家存亡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相关。

从儒道佛略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儒道佛略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儒道佛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儒家文化精神1.和合精神。

和指“和诣”“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而“和合”连用,就是在承认不同事物矛盾和差异的前提下,把不同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合和体中,使之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组合,也正所谓“和而不同”。

和合精神可以说是儒学的核心精神。

首先表现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由于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及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人与天密切联系到一起。

天,可以包含两个意思:自然之天和天命之天。

天人合一即要求顺应自然和天命,不违天时、天意,但是人们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即使是主张人定胜天的荀子也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么应当去做,什么不应当做,才能掌握天时地财,利用万物。

《中庸》也强调,只有尽人、物的自然之性方能参与天地之化育。

汉代大儒董仲舒学说的基本思维模式也即“天人感应”。

其次,表现为和合的价值标准:和为贵。

《礼记礼运》讲“圣人耐以天下为家,以中国为一人”的大同。

《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儒家看来,道德虽然是超功利的,但道德实有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诣。

儒学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和诣就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道德实践理性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理性,是儒家文化的鲜明特色。

由于把道德视为人的生活的最高层次,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修己”为核心,因此它所强调的做人第一要义就是“立德”。

基本的途径就是自我净化。

当个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时,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符合礼义道德,是不是符合“仁”。

因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所要求的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诉求。

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仁之所以能贯穿一切行为、态度、活动、人生,并不是因为它是道德律令,“天理”、“性体”,而是一种经由自觉塑造的心理素质即情理结构的原故。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孔夫子的人生之道,那就是“忠”和“恕”。

儒家的谦恭之气

儒家的谦恭之气

儒家文化强调谦虚、恭敬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

这种谦恭之气在儒家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精神。

首先,儒家文化中的谦恭之气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表现。

谦虚意味着不自大、不自满,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努力改进。

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他人交往时,谦恭之人能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其次,儒家文化中的谦恭之气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在儒家文化中,谦虚不仅仅是个人的品质,更是社会的一种责任。

一个谦虚的人会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责任感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儒家文化中的谦恭之气还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儒家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谦虚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一个谦虚的人会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中的谦恭之气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精神。

它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扬儒家文化的谦恭之气,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当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谦虚并不意味着退缩或软弱。

相反,真正的谦恭应该是有原则、有底线的,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在保持谦恭的同时,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全球伦理价值摘要: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流行2500多年, 它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已将其精神特性融入了民族性格之中, 并于无形之中发展着民族的和世界的作用。

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与儒家伦理思想有众多契合点, 挖掘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伦理资源, 并把它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伦理文化价值亦成为时代重要课题。

具体来说, 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于普世意义的伦理资源价值至少可以从人的完满实现,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个体与社群,和平与公正等层面来讨论。

关键词:儒家伦理; 文化资源; 全球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而经济全球化是现时代的重要特征。

全球化最初出现在经济领域, 它主要指全球范围的资本运作和经济发展的竞争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在于国际性的分工与协作, 各国之间更多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影响。

冷战后, 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 并且对国际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今天的全球化, 从经济上说, 意味着跨国公司, 国际资本、全球贸易, 即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 从政治上说, 则是原有的民族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分析单位,跨国家、跨地区的国际组织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从文化角度说, 则是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

全球化的步骤已由经济与金融界扩散到了文化界, 由西方波及到东方全球化的出现打破了地区和本土文化的限制, 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方式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景观。

与此同时, 全球性问题也凸现出来, 这些问题既有个别利益, 更涉及到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 如环境、资源、人口、贫富差距扩大, 恐怖主义, 毒品、核武器、人权等问题。

考究问题发生的背景则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演进, 原本相互孤立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交汇中发生激烈的冲突, 在相互冲突中又相互沟通、相互融合。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性的多方面尝试, 寻求各民族伦理传统中合理的、有助于共同担当责任维护人类道义的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伦理规范予以引导和规制则不失为有益尝试之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

文化历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曾经强有力地起到了国家整合的作用。

但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涌入, 中国自身的文化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

直到近些年, 中国国力增长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才又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其实, 现代化不是西方化, 全球化也不可能是西方化。

每一种健全合理的特殊的或地方性的民族伦理文化传统都具有可普遍化的资源潜能, 东亚儒学文化圈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儒家伦理思想具有世界意义。

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与儒家伦理思想有众多契合点, 挖掘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伦理资源, 并把它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伦理文化价值亦成为时代重要课题。

具体来说, 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于普世意义的伦理资源价值至少可以从人的完满实现,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社群, 和平与公正等层面来讨论。

一、心性美德修养之道与现代人的内在精神需要当代西方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 在美德与法则之间还有另一种关键性联系, 因为只有对于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来说, 才可能了解如何去运用法则。

而现代社会伦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将社会公民的政治美德(公德) 与个人生活道德(私德) 严格区别开来, 以公民权利与个人人权、社会道义与个人职责、社会伦理规范与个人意志自由等不同性质或不同层次的概念来分别对待。

这一区分界线的确定带来的一种现实可能就是由于现代人生活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扩张和现代社会自身的制度化组织化秩序日益强化, 个人内在德性生活和精神修养的空间被规约化的社会伦理限制在日趋狭小的领域, 以至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往往因生活的过度社会化而渐渐失去了对自我德性精神的敏感和自觉。

最终, 内在道德精神的缺乏和道德知觉能力的弱化, 又导致社会伦理规范效力的降低。

无论现代社会伦理规范系统多么周全和完备, 如若缺乏个人自主美德的内在心理基础, 都不可能成为健全有效的伦理规范,这一点正是现代社会规范伦理的内在缺陷和弊端。

实际上, 现代(西方) 伦理学至今仍未摆脱一种内在的理论矛盾: 一方面, 人们基于对现代社会普遍规范化秩序的认识, 力图以普遍道德理论或道德推理的方式, 构造各种形式的普遍伦理规范, 以保障现代人类的生活自由和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 这种规范化的伦理约束, 又在客观上成为了个人自由的外在制约。

于是, 以保证个人自由幸福为出发点的现代规范伦理, 却造成了限制个人自由幸福的客观后果。

更重要的是, 这种客观规约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紧张, 在人们长期的道德实践中, 逐渐积成现代人的一种道德心理障碍: 任何外在的伦理规范,无论出于何种正当理由, 无论具有怎样合理普遍的形式, 都会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外在的消极的或被动的行为强制, 因而在实际上难以获得个体道德主体的普遍认同, 缺乏一种深厚的道德信念基础。

消除这种道德心理障碍的途径有多种, 但最重要的途径是重塑现代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美德品格, 这是现代社会伦理得以真正有效实践的主体道德基础。

现代伦理学家曾经把普遍规范伦理当作是足以替代传统古典美德伦理的有效形式, 而事实的教训是: 没有充分深厚的个人美德基础, 任何普遍的社会规范伦理都不可能有效内化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基于上述, 要建立这种内在主体性的美德伦理基础, 需要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

儒家传统伦理中独特而丰富的心性美德伦理可以为之提供世俗生活和人格精神意义上的美德伦理资源。

儒家伦理思想重德育, 重修身, 提出了一整套在道德教育和修养中促进人们“修身”的道理。

孔子倡导“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 孟子提倡“养性”,扩充内心的“善端”。

《大学》则进一步完整地阐述了修身的重要思想, 认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为本亦即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把修身当作根本, 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才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修身为本, 以身作则, 首先要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 社会上至下从都如此, 就能达到提高整个社会国家道德水准的目的。

此外, 儒家伦理思想中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养方法, 如: 积知长识、慎独、反省自检、以人为镜、俭以养德、三思而后行、九思(视思明、听思锐、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急思难、见得思义) , 以及励志自强, 自律改过, 诚信守约, 谦恭礼让等等。

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有活力主导因素。

人的自身完善与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根本意义, 同时, 社会历史发展的车轮又规制人的社会化发展, 人的德性修养。

通过一定社会规约的修养内容和方法, 不断扩充自身“善端”, 培养真,善, 美高尚人格, 是社会主体人的发展需求, 也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需求, 儒家伦理倡导的修身为本德性理论作为合理而普遍理念适合一切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这种美德理论是超越国界的,具有普遍意义。

二、智德双修的价值取向与现代人类的合理性文化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

现代教育通过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基本方面的不断改革, 逐步建立了现代新型的知识学科门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从而完成了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型。

这种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型历经了艰难的观念转变和体制革新的历史过程, 其社会成就是巨大的。

然则, 成就并不能掩盖现代教育日益明显的缺陷:片面的科技化知识追求掩盖和削弱了人文学科的教育, 以致造成教育本身内部的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分裂, 造成知识传授(智育) 与人格培养(德育) 的脱离, 以及“成人”与“成才”的对立。

教育理念在日益强劲的“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驱动下分化成了不完整的, 片面的教育策略和办学方式, 使“智德双修”, “成人成才”的教育本质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人类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表明, 单纯的知识技术论人才观念是有局限的, 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的知识霸权, 造成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歧途。

只注重工具价值的合理性而忽视目的价值的根本性意义, 只注重人的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教育, 已经导致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德性价值严重缺失。

事实上, 如果我们着眼于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或人类的完整需求, 而不是偏执于某种眼前的实际, 就不难发现, 人的自我完善或生活本性并不仅仅是物质功利主义, 某种文化精神和超越型价值理想总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因而真正完整的人生理想也不应局限于一种工具合理性价值的范畴。

人类社会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里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当然会左右人类对价值目标的阶段性定位和选择方式。

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市场(商品) 经济秩序无疑是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自我人格理想目标的关键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满足实质性价值或利益的工具理性将成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唯一价值坐标,更不能因此而将之视作是现代人人格理想的全部内涵。

现实的经验与教训表明, 对工具合理性或工具性知识技能的偏视, 正是造成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单一价值判断的根本原因, 而且也造成了整个现代教育理念, 体制和机能的人文缺失。

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智德双修, 德才兼备, 其基本价值指向是知识, 技艺或技术, 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培育。

孔子创学伊始, 便以教道德、授“六艺”、兴“四科”为其基本教育方针,依此来设置教育体制, 确立教育方式。

这一教育理念的确立首先基于一种“大学”的教育理想, 而最终却是依据于儒家关于人和人性的自我完善之道的根本信念而创立的。

在儒家思想中, “大学之道”在于造就一种既有完善美德的内在“修养”,又具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达才能的贤能、君子或仁人, 这就是所谓“内圣外王”, 亦即《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的设计和体制本身, 无疑有着一种真正的完备综合性特征, 而这一点, 也是人类在现代化之初曾经设想的一种理想的教育图示。

进而言之, 在现代教育理念和体制发生越来越严重的唯科学主义偏差的情形下, 儒家的“大学之道”或教育理念无疑是值得重温和重视的, 在最起码意义上, 它能够成为我们反思现代教育理念和体制的一面文化之镜, 历史之镜, 也能作为我们改善现代教育的一种有益的传统资源, 使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真正有机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