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宽带交换技术_知识点

合集下载

现代网络互换技术知识点

现代网络互换技术知识点

现代网络互换技术知识点第一章:1、什么是分组互换?分组互换采用了报文互换“存储-转发”方式,但不像报文互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互换,而是把用户所要传送的信息(报文)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被规格化的“分组”进行互换与传输。

2、分组互换中,交织传输主要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方式有三种:比特交织,字节或字符交织和分组(或信息块)交织。

3、中国1号信令规定了哪两种信号?中国1号信令包括线路信号和记发器信号两部份4、中国1号信令中的记发器信号是如何传送的?记发信号是在记发器(多频收发码器)之间进行传送的信号。

通过相应话音通路从一个局的激发起发出,而由另一个局的记发器接收。

5、7号信令的功能结构可分为哪几级?并说明各级的主要功能。

信息传递部份的第一级(MTP1):规定了信令传输通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用于信令消息双向传递;信息传递部份第二级(MTP2 ):它概念了两个直接连接的信令点之间的信令数据链路上传送信令消息的功能和程序;信息传递部份第三级(MTP3):是在第一级或第二级出现故障时,负责将信令消息从一个信令点靠得住地传送到另一个信令点,而且要求在窄带和宽带的环境是相同的。

6、电路互换的特点?电路互换的特点:采用固定分派宽带,电路利用率低;要预先成立连接,有必然的链接成立时延,通路成立后可实时传送信息,传输时延一般可以不计;无过失控制办法,对于数据互换的靠得住性没有分组互换高;用基于呼唤损失制的方式来处置业务流量,过负荷时呼损率增加,但不影响呼唤。

7、用户状态信令包括哪些信令信号?用户状态信令包括:呼出占用;应答;前向拆线;后向拆线用户状态信令用于监视用户线的环路状态转变,普遍采用简单而经济的直流环路信号表示。

通过用户话机的摘机/挂机动作,利用户线直流环路接通或断开,从而形成各类用户状态信令。

大体的用户状态信令有以下四种:①呼出占用(主叫用户摘机)②承诺(被叫用户摘机)③前后拆线(主叫用户挂机)④后向拆线(被叫用户挂机)第二章:1、T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大体组成主要包括哪几部份?T型时分接线器又称时间型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

路由与交换技术(笔记)

路由与交换技术(笔记)

路由与交换技术(笔记)⽂章⽬录第⼀章⼀、移动通信⽹络架构分为3个部分:⽆线基站设备、移动承载⽹络和核⼼⽹⼆、数据通信系统由报⽂、发送⽅、接收⽅、传输介质和协议组成三、OSI 参考模型遵循①各个层之间有清晰的边界,每层实现特定的功能②层次的划分有利于国际标准协议的制定③层的数⽬⾜够多,以避免各个层功能重复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物理层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线电波,设备有集线器和中继器2、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数据链路层定义的协议有以太⽹协议、⾼级数据链路控制、点对点、帧中继。

设备有以太⽹交换机3、⽹络层定义的协议有⽹际协议、⽹际控制报⽂协议、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设备有路由器四、双绞线线序绿⽩绿,橙⽩蓝,蓝⽩橙,棕⽩棕 568A线序橙⽩橙,绿⽩蓝,蓝⽩绿,棕⽩棕 568B线序区别两种线序主要原因在于⽹络设备接⼝分MDI和MDI_X。

路由器和主机⽤MDI,交换机⽤MDI和MDI_X,Hub为MDI_X。

五、以太⽹线缆1000Base-LX 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316m1000Base-SX 多模光纤 316m1000Base-TX 5类双绞线 100m六、以太⽹⼯作原理CSMA/CDCS:载波侦听 MA:多址访问 CD:冲突检测具体过程1、若介质空闲,发送数据。

否则转22、若介质忙,则监听到信道空闲时⽴即发送数据3、若检测到冲突,即线路上电压的摆动超过正常值⼀倍,则发出⼀个短⼩的⼲扰信号,是的所有站点都知道发⽣了冲突并停⽌数据的发送。

4、发送完⼲扰信号,等待⼀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传输,回到1重新开始七、以太⽹交换机⼯作原理1、基于MAC地址学习交换机转发数据帧是基于MAC地址表进⾏的,⽽MAC地址表的建⽴则时交换机基于源MAC地址学习得到的。

交换机通过构建MAC地址和交换机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MAC地址表。

交换机在初始化时,MAC地址表为空。

宽带交换技术期末考试复习(基础知识)

宽带交换技术期末考试复习(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第一章★★★公共电话网中采用的交换技术的发展阶段:1 人工交换阶段;(Manual Switching)2 机电交换阶段;(Electromechanical Switching)3 电子交换阶段;(Electronic Switching)★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提供的业务:1 承载业务;(Bearer Service)2 用户终端业务;(Teleservice)3 补充业务;(Supplementary Service)★ISDN信道种类和接口类型:1 从传送信息的性质信道可以分为:信息信道、信令信道。

2 从信道容量可以分为B信道(64kb/s)、D信道(64kb/s或16kb/s)、H信道(384kb/s 1536kb/s 1920kb/s)。

3 接口类型:基本接口、基群速率接口★用户-网络接口参考配置中:参考点S:定义了单个ISDN终端接入ISDN的接口,它将用户终端设备和与网络功能有关的设备功能分开。

参考点T:定义了网络与用户的分界点,T右侧的设备由网络提供商所有,T左侧的设备由用户所有。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产生和发展使用户需求推动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1 交互型业务:会话型业务、消息型业务、检索型业务2 分配型业务:用户不能参与控制的分配型业务、用户可以参与控制的分配型业务★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的以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自治计算机集合。

★面向主机的计算机网络又可称为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它的典型特征是:通过主机系统形成大部分通信流程,构成系统的所有通信协议是系统专有的,主机在系统中占支配地位,所有的控制和管理功能由主机完成。

★计算机网络由两部分构成:1.通信子网:由分组交换设备构成,完成数据的传输,2.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构成,位于通信子网的外围。

★七号信令系统将信令与语音通路分开,采用高速数据传送信令,因而具有传送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段、信号容量大、更改扩展灵活、信令设备投资节省、话路利用率高的特点。

路由交换技术总结

路由交换技术总结

路由交换技术总结一、路由交换技术简介路由交换技术是指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的过程。

它是实现互联网连接和通信的基础。

二、路由器的分类1. 根据功能分类:核心路由器、汇聚路由器、接入路由器;2. 根据使用范围分类:企业级路由器、运营商级路由器、家庭级路由器;3. 根据协议分类:静态路由器、动态路由器。

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小或网络拓扑结构稳定的情况;2. 动态路由: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大或网络拓扑结构变化频繁的情况。

四、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1.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基于距离向量算法,适用于小型网络;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基于链路状态算法,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3.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适用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连接。

五、负载均衡和容错技术1. 负载均衡:将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可用性;2. 容错技术:通过备份、冗余等方式,保证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六、路由器的安全性1. 认证和授权: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等方式验证用户身份,并授权其访问网络资源;2. 防火墙:限制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3.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通过加密技术建立安全的连接,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七、路由器的管理与监控1. 远程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Web界面或命令行界面远程管理路由器;2.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监控网络设备状态、流量等信息;3. Syslog(System Logging Protocol):记录路由器产生的事件和错误信息,方便故障排查。

八、总结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互联网连接和通信的基础。

交换路由知识点总结

交换路由知识点总结

交换路由知识点总结一、交换路由的基本概念1.1 路由的定义路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确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过程。

路由的作用是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并通过网络的中间节点来完成这一过程。

1.2 路由的分类路由可以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表中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可以根据网络的变化来动态调整路由路径。

1.3 路由的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的标准规范,它负责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和协商。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1.4 路由的工作原理在数据包传输时,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来确定传输路径,因此路由表的更新和管理是路由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交换路由的常见协议2.1 RIP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标准。

RIP协议的特点是简单易用,但由于其跳数限制,很难适应大型网络的需求。

2.2 OSPF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一种开放式的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通过使用链路状态来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适应大型网络的需求,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3 BGP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协议是一种网关间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网关之间的路由选择。

BGP协议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也是互联网上最主要的路由协议之一。

2.4 EIGRP协议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协议是思科公司开发的一种优化的距离矢量协议,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少的网络开销。

三、交换路由的常见算法3.1 距离矢量算法距离矢量算法是一种最早的路由算法,以距离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标准,常见的距离矢量算法有Bellman-Ford算法和Dijkstra算法等。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数据传输、安全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1.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网状型等。

2. 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等。

3. 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数据包的传输方式、数据包的校验和纠错等。

4. 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攻击检测、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

5. 交换机技术:包括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生成树协议(STP)技术等。

6. 路由器技术:包括路由协议、路由表、路由选择、路由跟踪等。

7.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性能监测等。

8. 无线网络技术:包括Wi-Fi技术、蓝牙技术、ZigBee技术等。

9. 云网络技术:包括云计算、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的应用。

10. 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认证、加密技术等。

以上仅是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技术细节和应用场景。

路由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交换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器路由器是一个能够连接不同网络,并且能够传输数据包的设备。

它在网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实现网络互联的重要设备。

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网络,比如LAN和WAN,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并且能够找到最佳路径。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二、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它记录了路由器连接的各个网络的信息。

路由表中包含了目的网络的地址、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和跃点数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路由器能够找到转发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路由表会不断更新,以便路由器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三、路由交换协议路由交换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数据包交换的规则,它决定了路由器之间如何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常见的路由交换协议包括RIP、OSPF、BGP等。

不同的路由交换协议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路由交换协议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用来计算最佳路径的算法,它决定了数据包应该如何进行转发。

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路由算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和延迟。

五、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原理包括数据包的解封装和封装、路由表的更新、数据包的转发等。

数据包在到达路由器后,路由器根据路由表找到适当的转发路径,然后将数据包重新封装并发送到相应的下一个路由器。

六、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根据其功能和规模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比如边缘路由器、内部路由器、核心路由器等。

不同类型的路由器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也不同,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对于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七、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路由器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能够将数据包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路径上,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负载均衡可以根据路由器的负载情况和网络拓扑结构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八、路由器的故障排除在网络中,路由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比如链路故障、路由器故障等。

交换与路由的知识点总结

交换与路由的知识点总结

交换与路由的知识点总结交换与路由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对于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交换与路由的知识点总结:1. 交换(Switching):- 二层交换:基于MAC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交换机维护一个MAC地址表,用于记录每个接口上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

- VLAN(虚拟局域网):通过软件配置在交换机上创建隔离的网络分段,即使物理上连接到同一交换机,不同VLAN的设备也无法直接通信,除非通过路由器。

- STP(生成树协议):防止网络中的环路产生,通过选举根桥接(Root Bridge)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2. 路由(Routing):- 三层交换/路由:在交换机上实现路由功能,能够根据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 路由表: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记录了如何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

-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手动配置的,而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如RIP, OSPF, BGP)自动学习和更新的。

3. 路由协议:- RIP(路由信息协议):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标准,简单易于配置,但不适合大型网络。

-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适用于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提供快速收敛和更有效的路径选择。

- BGP(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上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决策,是一种路径矢量协议。

4. NAT(网络地址转换):- 静态NAT:将内部网络中的私有IP地址一对一地映射到公共IP 地址。

- 动态NAT:从公共IP地址池中动态分配IP地址给内部设备。

- 端口地址转换(PAT):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个公共IP地址,通过改变源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会话。

5. QoS(服务质量):- 确保关键应用(如VoIP或视频会议)在网络中获得优先权,通过分类、标记、优先级排队等技术实现。

6. ACL(访问控制列表):- 用于控制进出接口的数据流,可以基于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条件来允许或拒绝流量。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路由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路由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路由表以及路由选择算法等内容。

一、路由器的概念和功能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传输。

它通过查找目标地址并根据路由表进行转发选择,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路由器在网络中起到了连接各个子网和传输数据的关键作用。

除了传输数据包的功能,路由器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网络地址转换(NAT)、QoS(Quality of Service)等。

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路由器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

QoS功能可以根据网络连接的需求,为不同的数据流分配带宽和优先级,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

二、交换机的概念和功能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另一种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

它可以根据MAC地址识别数据包的目标设备,并将数据包仅转发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交换机具有避免网络冲突、提高网络性能、实现安全隔离等功能。

通过避免网络冲突,交换机可以避免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碰撞,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通过提高网络性能,交换机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满足用户对网络性能的需求。

通过实现安全隔离,交换机可以将网络分割成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控制。

三、路由表的概念和作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路由器所知道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每个路由表条目包含了目标网络的网络地址、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用于选择下一跳路由器的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表的作用是指导路由器在传输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通过查找目标地址,并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进行转发选择,将数据包沿着最佳路径传输到目标地址所在的网络。

路由表的更新是由路由选择协议来完成的,路由选择协议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动态地更新路由表信息。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路由交换技术是目前网络中常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它是由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共同构成的。

路由技术主要用于在网络中指示数据流的路径,主要特点是:1、每台计算机的网络地址都是唯一的;2、为了确定一条数据路径,要求网络上有一个能存储所有路由信息的节点,这个节点就是路由器;3、每台路由器都需要实行网络路径划分,以便将网络拆分为多个子网;4、路由器要实现路由缓存,根据缓存中的信息进行快速路由寻址;5、如果一个网络中出现多个路由器,这些路由器之间要实行路由信息同步,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更新路由信息;交换技术主要是用于数据交换,主要特点是:1、交换机有一个或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接入一些系统;2、当系统发出数据时,交换机会检查这些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地址翻译表进行转换;3、交换机要实行缓存处理,以便快速的处理大批量的数据;4、交换机要实行网络型的处理,以便将一台计算机连接到多台计算机;5、网络中会存在多台交换机,这些交换机之间要求实行端口信息同步,以便及时发现和更新端口信息。

路由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实现网络的连接和传输,从而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实现网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二、路由交换技术实现的基础1、网络拓扑结构:由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组成,如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2、地址信息: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的位置。

3、路由策略:路由器执行的路由策略会影响数据流向,如win98路由表、RIP算法等。

4、网络协议:网络中所使用的协议,如TCP/IP,IPX,NetBEUI 等。

三、路由交换技术的优势1、可以实现网络的高速传输:路由交换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实现大量的网络数据的快速交换。

2、可以支持多种网络:路由交换技术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如以太网、Token Ring、FDDI、X.25等,实现多种网络协议的同时使用。

3、支持多地址:路由交换技术可以支持多个地址,实现多个地址的连接,使网络更加灵活方便。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

路由与交换知识点总结一、路由基础知识1.1 路由的概念路由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过程。

路由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和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路由器根据规则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传输数据包,这些规则可以是基于多种因素,如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或者其他由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

1.2 路由的作用路由的作用是建立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通过路由器,数据包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和转发,实现全网的通信。

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确定传输路径。

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或者最终目的地。

这一过程涉及路由协议、数据包封装、解封装等多个步骤。

1.4 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用于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重要依据,路由表记录了目的网络的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时,会根据路由表来进行转发决策。

1.5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路由信息交换和学习的规定。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而动态路由则是路由器之间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

1.6 路由器的分类路由器根据其作用范围和用途可以分为边界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分布式路由器等。

边界路由器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核心路由器则用于承载大量数据流量的高速转发,分布式路由器则用于连接不同子网的数据传输。

二、交换基础知识2.1 交换技术的概念交换技术是指通过交换设备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交换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交换、交换机、交换网络等。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交换设备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数据交换可以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多种形式。

2.3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交换网络数据包的设备。

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分发,是局域网中重要的数据交换设备。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超有趣的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你知道吗,路由就像是一个聪明的交通指挥员!比如说,你要从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它就能帮你找到最佳路线。

网络世界里也一样啊!当你的信息要去它该去的地方,路由就会指引它走最快、最稳的路。

再说说交换技术,这就好像是一个快速的交通枢纽!想象一下,大量的车辆在这里来来往往,但却能快速有序地通过。

在网络里,交换技术让数据可以高效地在不同设备间传输,一点都不拥堵!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突然网络卡顿了,那感觉真的太糟糕啦!就好像路上堵住了一样。

后来才知道,是路由和交换出了点小问题。

要是没有它们,那网络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传输信息就像是送快递,路由决定走哪条路,交换就是那些中转点。

好的路由和交换能让你的快递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路由与交换技术可不仅仅是在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起作用哦!我们日常的上网、看视频、聊天,背后都离不开它们呢。

它们默默地工作,让我们的网络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朋友,你想想,如果没有路由与交换技术,我们的网络会变成什么样?那肯定是一团糟啊!所以说,路由与交换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它们是网络世界的基石,没有它们,这一切美好的网络体验都无从谈起啦!你说是不是?。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复习要点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复习要点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复习要点一、交换技术基础知识:1.交换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交换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交换节点、传输介质、控制信令等。

3.交换方式和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模拟交换、数字交换、IP交换等。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组的组成、传输和交换过程。

2.分组交换的网络结构:存储转发交换和直通交换。

3.路由算法和路由器: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选择等。

4.虚电路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基于虚电路的X.25网络和基于无连接的IP网络。

三、宽带交换技术:1.宽带ATM交换技术:异步传输模式的基本概念、ATM分组结构和ATM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等。

2.MPLS交换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的基本原理、标记的作用和MPLS 交换的过程等。

3.波分复用交换技术:波分复用的原理和优点、光交叉连接技术和光开关技术等。

四、包交换网络:1.以太网技术: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以太网的帧结构和MAC地址等。

2.无线局域网技术:IEEE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和安全性等。

3.虚拟专用网技术:虚拟专用网的构成和特点、虚拟专用网的实现和应用等。

五、通信网的安全与管理:1.通信网络的安全需求和威胁分析:通信网络的攻击手段、网络安全的目标和原则等。

2.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范、访问控制等。

3.通信网络的管理技术:网络监控与故障诊断、性能管理和配置管理等。

总结起来,复习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络的要点包括交换技术基础知识、分组交换技术、宽带交换技术、包交换网络以及通信网的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内容。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点复习整理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点复习整理

路由与交换技术基础知识点复习整理第⼀部分 Vlan(虚拟局域⽹)创建vlan: vlan 100 vlan batch 10 20查看删除vlan: display vlan undo vlan 10配置vlan: vlan 10 description Local-VLAN 10 不要忘了先创建vlan把PC ( 对应的接⼝e0/0/1)分配到vlan10interface 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10配置SW1和SW2之间的链路为trunk链路。

两个都要配置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应该是包含的vlan)Access接⼝,只属于⼀个vlan 通常连接终端Trunk接⼝,多个vlan,连接交换机之间Hybird接⼝:多个vlan,交换机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终端设备之间(交换机上⾯进⾏配置)STP协议stp mode stp(运⾏STP协议)//这个是配置根⽹桥的内容stp instance 0 priority 4096(根⽹桥)stp instance 0 priority 8192(次根⽹桥)Vlan间路由传统的话,配置路由接⼝ip,交换机SW1上⾯创建vlan 配置接⼝(如上所⽰,每⼀个接⼝)Access接⼝ trunk 接⼝vlan 5qInterface go/o/1port link-type trunk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5 6qInterface e0/0/5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5qport link-type hybridPort hybrid tagged vlan {{vlan 10 [to vlan 20]}|all}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vlan 10[to vlan 20]}|all}单臂路由AR1interface g0/0/0.10dot1q termination vid 10ip add 10.0.10.254 24arp broadcast enableq下⾯两个都要写,g0/0/?,这个是看接⼝是⼏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10dot1q termination vid 10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arp broadcast enable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20dot1q termination vid 20ip address 192.168.20.254 255.255.255.0arp broadcast enableSW1配置交换机SW1的接⼝g0/0/1为trunk接⼝,同时放⾏vlan10 和vlan 20 的流量: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trunk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如果涉及到多个交换机。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在这种技术下,数据包通过一系列路由器跳转,最终到达目的地。

本文将介绍路由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原理、作用及优势。

路由交换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目的地址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

当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这种选择路径的过程称为路由。

路由交换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实现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和有效管理。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数据包可以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高效传输,保证数据的快速到达目的地。

同时,路由交换技术还能够对网络流量进行有效管理,避免网络拥堵和数据丢失。

路由交换技术相比其他传输方式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路由交换技术能够实现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使网络更加稳定和可靠。

其次,路由交换技术支持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实现了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

最后,路由交换技术还能够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路由器实现网络的隔离和保护。

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路由器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管理。

路由交换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路由器的
工作原理,作用是实现网络数据的快速传输和有效管理,优势是实现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支持不同网络的互联以及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构建和管理网络,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安全传输。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

路由交换技术知识点一、路由技术在网络的世界中,路由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智能的向导,负责指引数据包从一端到达另一端。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决策和计算。

首先,路由技术需要对大量的网络数据包进行高效的处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快速、准确地处理这些数据包是路由技术的首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路由技术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例如动态路由算法、负载均衡技术等,以提高路由器的处理能力。

其次,路由技术还需要考虑如何选择最佳的路径。

在网络中,数据包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到达目的地,而每个路由器都有多种选择路径。

路由技术需要根据网络状况、带宽、延迟等因素,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够快速、可靠地到达目的地。

这需要路由技术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以便应对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变化。

此外,路由技术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如何保证数据包的安全传输也成为路由技术的重要任务。

路由技术需要具备防范黑客攻击、保护用户隐私等能力,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路由技术在网络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到网络通信的质量和效率,还关系到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等重要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路由技术也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快速、可靠的网络体验。

1.路由算法路由算法,作为路由技术的核心,是决定数据传输路径的关键因素。

在深入探讨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两个概念。

静态路由算法,如其名,是预先设定好的路由规则,一旦配置完成,其路由路径很少改变。

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性和稳定性,因为不存在实时计算和选择路径的需求。

在相对简单的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算法可以表现出色。

然而,当网络环境变得复杂时,其缺乏灵活性可能会成为一种制约。

动态路由算法则完全不同,它能够根据网络的实时状态,智能地选择最佳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交换技术_知识点1.ATM是快速电路交换和快速分组交换,是面向连接,是逻辑连接。

2.什么是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什么是虚电路和数据报?3.以太网:10Base-T 含义 10-10Mb/s 带宽Base——基带传输 T——双绞线(Twisted)4.集线器: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拓扑结构上是星状拓扑,但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使用CSMA/CD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5.CSMA/CD应用在 OSI 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它的工作原理是?答: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侦听.若侦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6.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集线器 Hub。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网桥 Bridge、交换机Switch。

7.冲突域:在同一个冲突域中的每一个节点都能收到所有被发送的帧。

广播域:网络中能接收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设备的集合。

8.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9.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答:从带宽来看,集线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条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

交换机,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以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

对于普通 100 Mb/s 的共享式以太网,即用集线器连接,若共有N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100 Mb/s)的N 分之一,即N个接口的集线器的总带宽依然为100 Mb/s 。

10.速率达到或超过100Mbps的以太网称为高速(快速)以太网。

11.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协议。

12.个人局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答:基本思想是,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代替传统的有线电缆,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互联,组建个人化的信息网络(各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答:物理层:把ATM层送来的ATM信元变换成能在特定物理媒体上传输的连续比特流(在接收方完成相反的工作)ATM层:负责执行变换、路由选择和多路复用功能ATM适配层:将各种不同的业务信息适配成ATM信元流高层:负责用户不同要求的业务•用户面:分层提供端到端的用户信息的传递。

它包括物理层、ATM层和针对不同用户业务的ATM适配层;•控制面:分层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处理与呼叫和连接的建立、监控及释放等有关的各种信令;控制面和用户面共享物理层和ATM层,使用单独的ATM适配层。

•管理面:提供管理功能及与用户面和控制面交换信息的能力。

14.AAL1、AAL2、AAL5分别用于适配什么?答:AAL1用于适配A类业务;AAL2适配B类业务,主要用于传送时延敏感的低速、可变长度的短分组;AAL5是AAL3/4的替代协议,具有较高的通信效率,并有可能支持AAL2和AAL1的业务。

AAL3/4和AAL5均可以支持C类和D类业务。

ATM网络信令也采用AAL5适配。

15.物理层分为哪两个层,各自主要功能有哪些?答:物理层被分为物理媒体(Physical Media,PM)子层和传输会聚(Transmission Converage,TC)子层。

PM子层位于传输最底层,它仅包括与物理传输媒体有关的功能。

比特传送、比特定位、物理传输媒体、电气/光接口转换等功能。

传输会聚子层主要完成5个功能:1.信息帧的产生和提取 2.传输帧适配 3.信元定界 4.HEC序列产生和信元头校验 5.信元速率解耦16.什么是信元速率解耦?答:出现信元产生速率与传输系统传送速率不匹配的情况。

为使两者相互匹配在发送端插入空信元以适配传输系统的传送速率,在接收端将插入的空信元丢弃。

17.答:18.用于ATM传输的STM-1和STM-4,速率分别为155.520Mb/s和622.080Mb/s。

19.在STM-1的净负荷中装载了一个虚容器VC-4,VC-4中除去POH的部分叫容器C-4,用于装载ATM信元。

20.STM-1用于传输信元流的带宽:149.760Mb/s(26×155.520/27)。

21.STM-4的净荷能力为4×149.760Mbit/s=599.040Mbit/s。

22.物理层基于信元的接口可以应用于155.020Mbit/s和622.080Mbit/s两种速率。

不需要产生帧结构,各个信元连续地发送,每隔26个ATM信元都要插入一个物理层信元。

物理层信元有两类,一类是物理层OAM信元,或物理层预留信元;另一类是空信元。

23.ATM信元结构(53字节=5+48),信头结构,各字段含义。

答:24.VPI和VCI共同配合,可以标识多少条虚连接?答:在UNI信元中可以标识224条虚连接,在NNI信元中可以标识228条虚连接25.建立ATM连接有两种方法:根据信令由控制面动态建立,这种连接称为交换虚连接(SVC);由管理面预先建立,这种连接称为永久虚连接(PVC)。

26.VPI=0是保留值,用户不能使用;VCI=0~15用于ATM网络管理功能,VCI=16用于过渡本地管理接口(ILMI),VCI=17~31预留给其他的一些功能,此后的VCI值用户才能使用。

27.信头结构中PTI、CLP、HEC的含义。

答:PTI: 净荷类型指示符,3bit,用于表示信息域中装载的净荷类型。

最左位是最高有效位,为第一位,第一位用于表示信息域中装载的信息是用户数据还是网络控制数据。

CLP:信元丢弃优先级,1bit,指示在网络发生拥塞时该信元被丢弃的优先级。

–高优先级信元CLP=0,低优先级信元CLP=1HEC: (HEC由物理层处理) 信元头差错控制,8bit,主要有两个功能:–对信元头进行差错控制,纠正单个比特的错误,检查多个比特错误。

–信元定界28.在VP交换中,只是VPI的值发生改变,而VCI的值保持不变;而在VP/VC交换中,VPI和VCI的值均发生改变。

29.VP交换通常也称为ATM交叉连接交换,它是靠管理平面负责接续控制的。

VP/VC交换也叫ATM交换,它的突出特征是处理B-ISDN信令过程,由控制平面负责完成。

30.虚信道连接VCC的应用:用户到用户的应用、用户到网络的应用、网络到网络的应用。

31.虚通路连接VPC的应用:(VP比VC的粒度更大,VPC可以基于半永久方式或信令交换方式) 用户到用户的应用、用户到网络的应用、网络到网络的应用。

32.AAL1用于适配哪一类业务?UBR/ABR/CBR/VBR答:A类业务33.AAL1分为哪几层?答:AAL1分为CS子层和SAR子层34.说明SAR子层错误检测的两种工作方式。

答:纠错方式和检错方式。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接收方工作在纠错模式,在未检测到错时,停留在纠错模式,CSI、SC有效。

当检测到1位或多位错时,都切换都检错模式。

35.CS如何处理信元时延的变化?答:由于信元在网络交换节点上可能经历不同的缓冲时延,因此不同的信元传播时延有所不同,从而引起时延抖动。

实时通信对于时延抖动具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以恒定比特率向高层递交用户数据,ITU-T建议在接收端设置合适大小的缓冲器以对到达信元进行平滑处理。

1.如果信元到达太快,则先让其在缓冲器中等待一会儿;2.如果信元到达太慢,系统应想办法把缓冲器中的“老信元”拿来填充。

36.CS如何判断信元的丢失和误插?答:1)接收端CS子层根据发送端提供的SAR子层SC序号来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出现信元丢失或误插,然后采用相应的处理。

2)在接收方设置一个模8计数器,称为SNR(Sequence Number Register),每接收到一个SAR-PDU则SNR加1。

3)把SNR值与接收到的SAR-PDU中的SC值比较,就可以判断信元丢失和误插的情况。

37.AAL1中如何传送RTS信息?答:38.AAL1传送业务时钟有两种方式:SRTS和自适应法,说明它们的原理。

答:39.AAL1如何完成结构化数据信息传递?答:把SAR-PDU划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称作非P格式和P格式。

1.非P格式的SAR-PDU的全部净荷(47字节)用来传送用户数据2.P格式的SAR-PDU的净荷的第一字节为指针域(SP),其余的46字节传送用户数据。

指针用来指示从指针到下一结构块第一字节的净荷字节数,取值为0~92。

40.对比报文和数据流两种工作方式,说明它们的优缺点。

答:报文方式1.提供固定长度或可变长度的服务数据单元的传送服务,分别称为组块/分解功能和分割/重组功能。

2.报文方式也称为消息方式。

3.消息模式:对于有低时延要求的低速数据,这种方法拆装时延过大。

流模式1.SAR-PDU的形成有一个原则,即每个SAR-PDU只传输1个AAL-SDU,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小AAL层处理信元的时间。

2.允许进行流水线工作,以降低时延。

41.简述AAL2、AAL3/4、AAL5完成的功能或特点。

答:AAL2用于面向连接的、可变比特率的业务适配,这种业务同时还要求在信源和信宿之间传送定时信息。

42.简述宽带业务对ATM交换机的要求。

答:多速率交换多点交换多媒体业务支持43.简述ATM交换结构输入缓冲和输出缓冲的特点。

答:输入缓冲是在入线设置缓冲器,由仲裁逻辑(如FIFO)对信元放行到出线,竞争失败的信元放在缓冲器中。

输入缓冲会引起排头阻塞现象,从而降低吞吐率。

输出缓冲是在出线设置缓冲器。

不同入线上要去往同一出线的信元可以在一个信元的时间内全部被交换,但仅有一个信元能在出线上得到服务,其余放在缓冲器中。

输出缓冲要求信元交换必须以L(加速因子)倍于入线/出线的速度来操作。

44.ATM交换结构有哪些路由策略,各自特点是什么?答: 1.自选路由;2.表格控制选路。

自选路由需要在每个信元上贴上标签,增加了开销,使得交换网络内部的传送速度要增加,但不像表格控制选路那样,由于每个SE都有路由表,要有较多的存储器开销。

⏹表格控制选路不需要贴标签,不会增加信元开销,利用路由表还便于实现多播,缺点是每个SE要含有路由表,结构较复杂。

45.B-B网络中,Batcher和Banyan网络的作用是什么?答:Batcher用来排序,Banyan用来选路46.ATM论坛将ATM网络的服务分成哪五类?答 CBR :Constant Bit Rate,固定比特率rt-VBR : 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实时可变比特率nrt-VBR: Non-Real-Time Variable Bit Rate,非实时可变比特率ABR:Available Bit Rate,可用比特率UBR:Undefined Bit Rate,未定比特率47.简述连接接纳控制(CAC)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