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公开课导学案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14篇)
杜甫《望岳》教案(优秀14篇)《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八年级学生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
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二)讲授新课: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
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
“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
《望 岳》导学案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目标导学】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三首古诗。
2、理解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3、鉴赏三首古诗中的佳词妙句。
【自学质疑】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岱.宗()决眦.()啄.()堤.()千寻.()2.填空。
⑴杜甫字,自号,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世尊称为,杜甫与李白合称,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⑵白居易字,号,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有和之称。
有传世,代表诗作有等。
⑶王安石字,号,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传世文集有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造化钟.神秀⑵会当凌.绝顶⑶浅草才.能没马蹄⑷飞来峰上千寻.塔4.古诗文默写。
①《望岳》中描绘泰山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②《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景象的诗句是:,。
③《登飞来峰》中借景物描写来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合作探究】5.⑴《望岳》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⑵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 «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把春色描绘得很好,除了“绿杨阴”、“白沙堤”外,你还能从诗中读出那些色彩?7. «登飞来峰»这首诗突出飞来峰怎样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展示评点】【反馈检测】8.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6分)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2分)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前两句在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初中语文《望岳》导学案
初中语文《望岳》导学案初中语文《望岳》导学案《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分享《望岳》导学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大意。
2、体会诗歌中泰山的特点。
3、体味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泰山的.特点。
2、体味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一、资料助读1、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望岳》写作背景简介《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今天所学的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3、泰山简介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
着名风景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
二、感知大意熟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并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品味探究1、在《望岳》中诗人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泰山?(答题思路:细读诗句,概括特点)(答题步骤:概括性词语+具体诗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望岳》中你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一(答题思路:细读诗句,研究写法)(答题步骤:找准角度+分析作用)3、从《望岳》中你“望”到一个怎样的杜甫?(答题思路:细读诗句,分析形象)(答题步骤:概括性词语+具体诗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被人传诵,那么它让你对生活有什么新的领悟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阴阳割昏晓”的画面。
《望岳》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望岳》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望岳》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望岳》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
全诗五十六句,共三段,通过对峨眉山的高大和它与祖国历史的交织,达到赞美祖国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望岳》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理解全诗的结构和内容。
2. 技能目标:培养阅读和理解诗词的能力,提高诗歌欣赏鉴赏水平;培养了解山川河流的知识,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提高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望岳》的创作背景和结构,把握全诗的主旨,感受杜甫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意义,提高诗歌欣赏鉴赏水平,把握杜甫的诗歌手法。
四、教学方法及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欣赏一下山水画,了解山水画中的类型及其表现方法。
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山河相比,画家通过画作的有限空间,将山河的形象体现得更加丰满、舒展、瑰丽,这便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2. 学生探究:学生根据《望岳》的上下文和作者写诗时的心情,借鉴画家表现山水的技法和主题,探究心情和环境如何和谐的表达在杜甫的诗中。
课后请学生练习仿写,通过自己的练习禀元术,学生可以在表达道理的同时,也可以反思自己的心情和环境。
3. 教师讲解:介绍《望岳》的诗句语言、结构及作者的生平,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真正意义。
4. 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跟读、品鉴、演说等方式,感受杜甫诗歌的阳刚豪放、深情厚谊等特征,在吟诵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5. 创新输出:给学生留下一个自由发挥、创新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优化、简化和朗诵出自己的望岳诗,沉浸在“登高思远”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力和创意精神,感受自己是独具特色的诗人。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文字材料、名人传记等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杜甫与他的诗歌、提升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和诚信精神,并且开始崇尚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望岳》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岳》教学设计(精选3篇)《望岳》教案设计望岳公开课教案篇一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4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1朗读教学法。
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
《望岳》采用这种教法,从知诗起,经历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等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
教读《春望》,打算采用这种教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多媒体、录音机、榜样朗读磁带望岳篇二课题望岳授课教师李彬学校:六十一中学授课时间:2006、11、2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杜甫《望岳》教案(6篇)
杜甫《望岳》教案(6篇)杜甫《望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幻灯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
诗歌是观照诗人情感的一面镜子。
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名珠,好多诗人的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看下面这句话是对哪个诗人的评价?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说说你印象中的杜甫师补充要点(幻灯3)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板书课题,并释题)“泰山” 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2.《望岳》写于唐开元盛世时期,诗人二十四五岁,正值青年时期。
三、初步朗读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式特点为“二二一”或“二一二”)2、自由读、指名读、全体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分组讨论)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
3、释句。
五、深入研读师: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幻灯7想一想)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3、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概括并板书:首联:远望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近望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细望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不畏艰难俯视一切六、名句赏析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
你不细细的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的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
例如这两个字:(幻灯8品一品)1、“阴阳割昏晓”中的“割”一直被后人推崇,为什么?2、赏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妙用。
望岳自主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1. 掌握作者相关常识,积累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 初步把握学习诗歌的方法——读、译、品、悟。
4. 体悟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及其敢于攀登人生之巅的雄心与气概。
【学习重点】学习“诗歌学习四步法”,把握品析诗歌的基本技巧。
【学习难点】体悟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巅峰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过程】一、问题预习1. 简介作者及背景杜甫(712—770),字__ ,______ 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________ 家庭。
杜甫生活在____ 朝由盛转衰、祸乱迭起的时代。
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使他对人民大众的苦难有了亲身的感受。
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 ___ ,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 _____ ”。
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______ 诗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吴、越归洛阳,应进士不第。
次年漫游齐、赵。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是登上泰山日观峰的,不过《望岳》一诗重点是写______ 而不是写登山而已。
2.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岱宗()夫如何()决眦()入归鸟3.列举中国的五岳名山及其特点:东岳___________ 之雄,西岳______之险,南岳_________ 之秀,北岳____________ 之幽,中岳_______ ___之峻。
、达标检测1.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岱宗:夫: ____________造化: __________钟: ___________阴阳: _________荡: ___________决眦: _________会当: _________2. 默写1)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_2)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3)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3. 写出两个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望岳》导学案案例
《望岳》导学案案例《望岳》导学案案例《望岳》导学案案例(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⑴.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的形象。
(2分)⑵.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分)2.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请说说你的理解。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鲁青未了未了:②会当凌绝顶会当: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7.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9.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0.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望岳》导学案(两篇)
《望岳》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诗中哲理的理解;
预习生成:
2、泰山的有关知识;说一说你了解的泰山。
3、字音、字形;
合作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
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
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
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
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整体感知: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师板书: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
句的含义。
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望岳》导学案(两篇)
《望岳》导学案(2)《望岳》导学案(两篇)(2) 联系诗的意境,翻译下列句子。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背诵全诗,回答问题。
① 这首诗的诗眼是:② 远望泰山的句子是:③ 近望泰山的句子是:④ 西望泰山的句子是:⑤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和壮志。
《望岳》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理解诗句内容。
3、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被尊为“诗圣”。
导学达标:任务一:熟读诗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准字形;2、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平行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岱( )宗决眦( )2、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任务二:理解诗文内容。
要求:1、把握诗句中重点词意;2、准确理解诗句的内容。
平行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义:钟割曾眦2、赏析诗句: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任务三: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要求:结合诗文内容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平行训练: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2、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岳导学案
望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并深入体会诗人望岳时的心情,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
要能够准确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并赏析诗歌所描绘的雄伟景象,感受泰山的高大巍峨与神奇秀丽。
我们还要学习诗人杜甫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望岳》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
2. 诗中既实写,又寓想象,一“_______”字,写出泰山的秀美,也写出泰山的高大。
3. 诗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两句诗描绘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B. “造化”指大自然,“钟”是聚集的意思。
C. “阴阳”指山的北面和南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
D.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 下列对《望岳》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以设问统摄全篇,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B.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颈联写细望所见,山间云气层出不穷,变幻莫测,归鸟入林,时已薄暮。
D. 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和“割”字的妙处。
2.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全诗译文《望岳》的译文如下: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望岳》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品析诗歌语言的精妙,感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背景链接】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诗描写的是东岳泰山。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那种蓬勃的朝气。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的象征。
其中“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
【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重在读译读——翻译字词吟读——想象画面品读——体悟情感【学习过程】(一)导入1.首先,猜猜下面的对联中写的是哪一位诗人?(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2.解题。
岳指东岳泰山,五岳还有、、、。
(二)初读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望岳》优秀教案《望岳》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岳》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岳》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二)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望岳》。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
中小学《望岳》导学案
望岳【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学习过程】一、读作者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二、读诗文1.初读诗文,读出感情读准重音、节奏,读出感情;2.译读诗文,感知内容: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以“我最欣赏这首诗中(字或句)是因为”谈谈你的理解。
3.品读诗文,赏析意蕴:(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试着分析它的妙处(4)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读人生通过对《望岳》的学习,想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关人生的启示?四、读积累1.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2.依原诗填空:《望岳》中邪近望泰山的句子是:,《望岳》中表现神情激荡,眼界开阔的句子是:,《望岳》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富有哲理的名句是:,3.最后一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关资料: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先游吴越,次游齐赵,他认为是增加阅历、开扩眼界的必不可少的行动。
天宝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适在河南洛阳相识,随后,结伴到河南东部和山东游历,并与李、高二人同宴于北海太守李邕家。
在他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导学案部编版)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望岳1.反复诵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名句中蕴含的哲理。
1.了解泰山位于__________省__________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__________”“ __________”之称。
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__________”的美誉。
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2.了解作者杜甫(公元712-770),字__________,自称__________,后人称他杜少陵,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
他的诗篇似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因此,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
他本人被尊为“__________”。
他与李白齐名,世称“__________”。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其中《春望》“三吏”“三别”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3.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此时,24岁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鲁大地,他被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透露出诗人远大抱负的诗篇《望岳》。
◆活动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五岳是指哪山吗?2.了解泰山3.了解作者4.写作背景◆活动二:初读诗歌,读准读顺1.读准字音。
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和韵律。
(1)生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2)师播放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3)全班齐读诗歌,感受古体诗的节奏和韵律。
(4)再读诗歌,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活动三:赏析诗句,领悟诗情1.小组合作,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初中诗歌阅读】《望岳》导学案
【初中诗歌阅读】《望岳》导学案《望岳》导学案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di_______宗青未了______生曾云_______凌绝顶_______决z_______sāo_______更短不胜zān_______夫如何_____2.《望岳》导学案一、预览测试。
1.用圆点拼音下列单词,或按拼音书写汉字。
dài_______宗青未了______盛增云_______凌绝顶_______觉子_______sāo_______更短的不胜zān_______丈夫呢_____2.解释下列划横线字词的意思。
(1)齐鲁青未了()(2)阴阳破晓()(3)造化钟神秀()(4)这座城市的春天植被茂盛((5)将是最好的()(6)一个有着浑浊欲望的发夹()(7)荡胸生曾云()(8)家书抵万金()3列出中国五大名山及其特点:东岳______之雄,西岳______危险,南越______之秀,北岳______与世隔绝的中岳______之峻。
二、大声朗读,分组交流,了解诗歌之美。
1.这首诗描述了泰山的哪些特征?你能从哪些句子中分辨出来?2整首诗中最让你兴奋的两句话是什么?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这两句话。
3为什么作者当时有这样的理解?4合作探索。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望岳》表格式导学案2
《望岳》表格式导学案2
《望岳》表格式导学案2
师生学习案
班级姓名组别
课题:望岳课型:自学+交流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诗
2、弄清诗意
3、赏析重要句子
学习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全诗
2、弄清诗意
3、赏析重要句子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自学
1、背景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
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
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
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2.写出古诗大意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诗以个字为线索。
写出了泰山的特征。
从泰山的形象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什么形象。
2、请你任选两句说一说诗人登上泰山看到了哪些景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
《望岳》导学案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
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被称为“诗史”。
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题解说】“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3、【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望岳》导学案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
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岳》导学案
离石江阴高级中学初中部郭文静【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大意。
2、体会诗歌中泰山的特点。
3、体味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泰山的特点。
2、体味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一、资料助读
1、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望岳》写作背景简介
《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今天所学的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
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3、泰山简介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列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
著名
风景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一个自然文化双遗产。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
二、感知大意
熟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并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味探究
1、在《望岳》中诗人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泰山?
(答题思路:细读诗句,概括特点)
(答题步骤:概括性词语+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望岳》中你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一
(答题思路:细读诗句,研究写法)
(答题步骤:找准角度<炼字、修辞等>+分析作用)
3、从《望岳》中你“望”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答题思路:细读诗句,分析形象)
(答题步骤:概括性词语+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被人传诵,那么它让你对生活有什么新的领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阴阳割昏晓”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本诗作者是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______,自号“_________”,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_________”。
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