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项学生必备的能力。

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数学教师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1 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义实行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贯彻实施好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对实现我国教育的整体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本质因素。

初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连。

素质教育目标指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它重视人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的程度,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它反映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提高老师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找出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让学生在趣味的数学学习中激发创新的灵感,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紧密相连。

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是创新教育的特征,教育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做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将。

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在整个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即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主要包括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革新、开拓、发现、发明、进取的的精神,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

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

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重要精神。

浅论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去 改革数 学课 堂教 学效 果 ,从 而认 识到 数 学教 学 中实施 创新 教 育的 必要 性 。
[ 键词 ] 高职数 学教 学 ;创 新教 育 ;课 堂教 学 关 [ 中图分 类号 ]G 2 40 [ 献标 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10 6 3 (0 1 3 04 — 2 05— 42 2 1)2 — 27 0 理 提 出创 新教 育 的内涵 :创新 教育 就是 以培养 学生 具有 一 定 的创新 意识 、创 新思 维 、创 新能 力 以及 创新 个性 为 主要 目标 的教 育理 论 和方法 ,关键 是在 学生 牢 固 、系统 地掌 握 学科 知识 的 同时发 掘他们 的创 新 能力 ,培养学 生 的创新 能 力是 创新 教育 的核 心 。因此 ,综合 众多学 者 的观点 ,作 为 在特 定 的时代 背景 下 ,为 了某 种特 定 的需 要提 出的创新 教 育 ,就 目前而 言在 理论上 还不 够完 备 ,在 内涵 的解 释上 不 同的学者 也给 出 了各 自 同的解释 和定义 ,但 是创 新教 育 不 的 目标所 指都 是一 致 的 ,就是 培 养跨 世 纪 的 创新 型人 才 。 学校 教育 应 当重视 培养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创新 精神 和创 新 能力 。作 为一种 社会 化 的产物 ,创新 意识 、创新 精 神和 创 新 能力是 可 以 通过 教 育 而 得 以培 养 及 强 化 的 ,而 这 些 意
2 创 新教 育 的 内涵
何谓 创新 教 育?有 的学 者从 创新 教育 与素质 教育 、知 识教 育 、个性 教育 的关 系 角度探 讨 ,提 出创 新教 育是 素质 教育 的具 体化 和深 入化 ,是 教育 功能 上 的重新定 位 ,创新
教育 并不 简单 地否定 原 有 的知识 教育 ,而是 在现 有 的基础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论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也是数学教育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中需要创新,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创新,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规范;求实;热情;意识;创新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数学教学的创新,只有创新数学教学才不会失去活力,才能培养出更适合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二、创新教育对数学教师的要求l.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

数学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本着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教学原则,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2.更新教育思路。

每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听课思路。

无论哪种类型的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是什么?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要求?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心里清楚,也要给学生交代明白。

上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在听课时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知识属于理解范畴,哪些属于重点掌握并要理解运用的。

让学生成为主导,使学生主动划分哪些知识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总结每节课的思路、目标、要求、重点。

3.勇于标新立异。

教师应该具有改革突破、标新立异的勇气和魄力,勇于以批判的目光审视传统、审视现在、审视自我,敢于挑战定势,突破陈规,独树一帜,应该树立“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的宗旨,创建一些体现新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学、和谐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摘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思想,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树立新型人才观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认识,到一系列的数学分支建立、发展,无时不伴随着创造。

因此,对于数学教师而言,一定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以及新方法等等,为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数学素质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众所周知,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了推动国家以及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源。

特别是新课标要求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之后,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创新能力的高低。

布莱克曾经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那么初中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课堂的需要了。

而课堂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主渠道。

所以,创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它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只有实现了教和学的全面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

然而,据笔者所知,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教育教学方面还亟待提高,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现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尽绵薄之力,促进更好的发展。

那么,该如何有效进行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呢?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创设一种相对轻松、自由、和谐、民主以及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

即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否则将会抑制甚至扼杀掉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出一些题目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如:甲仓库存粮200吨,乙仓库存粮70吨。

浅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

浅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
维 方 向去 探 索新 的数 学 问题 。
育 提 出 了 挑 战 。 教 育 再 也 不 仅 限 于 传 授 知识 , 重 要 的 是 培 更 养 学 生 获 取 知 识 的 能 力 , 养 学 生 的 理 想 、 情 、 心 、 任 培 热 信 责 感等 。 2数 学 教师 的创 新是 培 养 学生 创 新 能 力 的 首 要 条 件 . 教 育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创 新 的过 程 ,教 师 必 须 以 培 养 学 生 的 创新 意识 和 实 践 能 力 为 目标 , 教 学 思 想 到 教 学 方 式 上 , 胆 从 大 突破 , 立 创 新 性 教 学 原 则 。 确
2 1 学教 师 自身 要 具 备 创 新精 神 .数 培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教 师 首 先 应 该 具 有 改革 创新 的 意 识 和 锐 意进 取 的精 神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自觉 地 把 思 想 认 识 从 那
关 键 词 :中学数 学教 学 创新 教 育 创新 意 识 创新 能 力 数 学 是 培 养 人 思 维 能 力 的 学 科 , 是 人 类 悟 性 的 自由 产 “ 物 ” ( 格 斯 语 ) 千 年 来 , 学 在 人 类 的 社 会 实 践 中 , 人 。恩 几 数 在 的 自 由 理 想 王 国 里 不 断 发 育 成 长 、 大 。 新 是 数 学 的 核 壮 创
心 . 正 是 创 新 推 动 了 数 学 的发 展 。 中 学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 也 在 如 何 实 施 创 新 教 育 , 养 和 发 展 学 生 的 创 造 能 力 ? 有 以下 几 培 我
点体会 。 1正 确 认 识数 学 中 的创 新 教 育 .
些 不 合 时 宜 的 观 念 、 法 和 体 制 解 放 出来 , 正 教 育 思 想 , 做 端 面 向全体学生 : 能改革落后教 学方法 , 变 陈旧教学模 式 , 才 改 重 视培 养学 生 的 创新 意 识 和 开 拓 精 神 。学 生 数 学 知识 的 获 得 和 能力 的形 成 ,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不 可 忽视 , 师 的创 新 精 神 会 极 教 教 大地 鼓 舞 学 生 的创 新 热 情 。 因此 , 该 充 分 调 动 教 师 的 积 极性 应 和 创 新 精 神 . 力 提 高 创 新 能 力 , 握 更 具 有 创 新 性 、 灵 活 努 掌 更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年第16期教育教学3SCIENCE FANS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王培文(仪陇县宏德小学校,四川…………仪陇…………637676)……【摘 要】小学数学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为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理解知识内容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鉴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6-0065-0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创新是保持科技进步的内驱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拟能力,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1.1 确保学生身心愉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创新的前提是质疑,当学生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就可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正是持续学习的动力。

这样一来,既保持着持久的学习动力,又不断的质疑,驱动学生对多个问题的研究兴趣,就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努力地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这种氛围中保持身心愉悦,敢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提出质疑,在质疑中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要将其视为教学资源,不但要耐心地解答问题,而且要把学生的问题引向深入,从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在深度思考中,形成创造性思维。

1.2 以学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讲授法,基本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而真正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极为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浅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创造者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借助于想像与联想,直觉与灵感,以渐进的或突发性飞跃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创造。

本文就如何培养数学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全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作为三大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教育,担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培养新时期高素质青年一代的重任。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数学教学对培养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对数学本身有益,对学生从事其他学科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更加迫切的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要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首要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走入了认识的误区。

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学科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分为,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里的自由”。

首先,要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的落后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差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逐步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响应,转变思想,对于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因为学科比较特殊,知识较为抽象,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以往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相适应,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充足的学习兴趣,课堂投入度较差,学生也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所以,教师需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完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也让学生能逐渐爱上数学,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需要对于自身的教学观念加以转变,并且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加以掌握,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强化,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学习更为主动,也能更多地在课堂中获取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复杂度较高,学生不只需要具备基础的运算能力,并且也要保证自身拥有优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为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过多地遭遇阻碍,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能正确地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也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不仅可以对于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自身的学习习惯也更为优质,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缺乏创新的民族、国家将很难立足于世界之林。

在主张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积极主动探索的义务。

数学是一门思维活动十分强的学科,创新思维是学好数学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从多个方面,具体谈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学数学创新思维质疑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快速发展,墨守陈规将很快遭到淘汰。

正如江泽民所说的一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同志的这番表述,深刻地揭示了创新能力的价值所在。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间,思维方式也走向成熟,在这一阶段加大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当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末。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张题海战术,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扼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营造创新型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小学阶段,老师是手把手教孩子,那么,到了中学阶段,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当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呈现这样的景象:教师高高再上,讲台上高谈阔论、板书,忙得不亦乐乎,下面的学生或认真听讲,或窃窃私语,或埋头睡大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学生被迫性学习的成份占绝对分量。

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所能起到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才有了成长的必要环境。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优化课堂设计,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即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探索,善于发现,学会创新,以便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数学教学只有向着这个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才会培养出新型人才。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过分的情绪压抑和紧张的师生关系,以及单调的学习模式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消极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由此看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显得极其重要。

实践证明:只有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善于质疑问难,激活思维。

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当做成长中的人看待,以诚相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到师爱。

其次,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水平赢得学生的信赖。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偶像,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体差 异 。 与学 生 之 间 建 立 一 种 平 等 、 任 、 解 和 相 互 尊 重 信 理
的和 谐 关 系 。有 利 于促 使 学生 在课 堂 教 学 中 大胆 发 表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积 极 性 。 有
三 、 堂教 学 方 面 课
新 颖 。 师 应 完 全 能 够 通过 挖 掘 教 材 , 与 时 代 发 展 相 适应 对 不 同程 度 、 同性 格 的学 生 提 出不 同 的学 习要 求 , 学 生 教 把 不 使
的新 知 识 、 问题 引人 课 堂 , 教 材 内容 有 机 结 合 。 导 学 首 先不 畏 惧 数 学 , 而愿 意深 入 地 接 触 数 学 , 新 与 引 从 这也 是学 好 数
力 。教 师 要 善 于 运 用 有 深度 的语 言 , 创设 情 境 , 励 学 生 打 激 破 自己的 思 维 定 势 , 独 特 的 角 度 提 出疑 问 。 励 学 生 进 行 从 鼓
批判性的质疑。
首 先 。 师 必须 精 心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效 地 调 动 学 生 主 教 有 动 参 与教 学 活 动 。使 其 学 习 的 内部 动 机 从 好 奇 逐 步 升华 为
维 能力 , 与 培养 学生 的求 异 思 维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 中思 维 这 集
第 四 , 教 学 过 程 中 , 堂 课 都 要 进 行 各 种 总 结 。 师 兴趣 、 在 每 教 志趣 、 想 以及 自我 价 值 的 实 现 。 堂 上 , 为 每个 学 理 课 应 要 有 意 识 地 先让 学生 总结 。总 结 能 力是 学 生综 合 素质 的体 生 提供 自由的 思 想 空 问 , 学 生 大 胆 地 想 象 , 至可 以异 想 让 甚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及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及策略
点, 创 设 了这 样 的 故事 情 境 : 动 物 王 国要 举 行 秋 季 运 动 会 , 很 多小朋 友要 去观看 比赛 . 运动 队还邀请 班 第 一 组 的 同 学 在 回答 问 题 时 声 音 特 响亮 . 就邀 请 做 “ 拉 拉 队” , 还 要 选 一 名 队长 。这 时 老 师 叫 第 一 组 同 学 来 到 教 室 前 面 向 同学 横 排 成 一 队 。老 师说 : “ 请 同 学 们 数一数第一组一 共有多少个 同学( 从 左到右数 ) ?” 学 生 数 后 回答 : “ 一 共 有7 个 同学 。 ” 老师接着问 : “ 队长排在第 几( 提 前 确定队长 ) ? ” 学 生 数 后 回答 : “ 排 在第 7 。 ” 根 据 学 生 的 回答 , 教 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 对 比: “ 一共 有7 个同学 ,队长排在第7 。 这两个 ‘ 7 ’ 意思一样吗 ?” 通 过 创设 这 个 情 境 , 学 生 体 会 到 了 这 两个“ 7 ” 的意思不一样 , 第一 句话里 的“ 7 ” 是 一 组 同 学 的 总 数 , 第 二 句 话里 的 “ 7 ” 是 队长 按 顺 序 排 在 第 7 。这 样 , 学 生 就 能 区分 几 个 和 第 几 个 了 .就 会 用 数 表 示 物 体 的个 数 和 事 物 的顺

,■
浅i t , e d , , 学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创 新 教 育 及 策 略
马 小 丽
( 新 沂 市 新 安镇 马港 小 学 , 江苏 新沂 2 2 1 4 0 0 )
摘 要 : 创 新 教 育是 以培 养 人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为 基 本 价 值 取 向 的教 育 小 学 数 学 创 新 教 育 的 关键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 激 发 学 生 的 求知 欲 。教 师要 恰 当创设 情 境 . 启 发 学生积极思维 , 并 紧 密联 系 生 活 实 际 , 注重 学 生动 手 参 与 的教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数学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2.“问题解决”和中学数学课程3.浅议勾股定理的发展史4.解题回顾与数学思维品质5.试论数学学法指导6.关于所学创造力培养的探讨7.CAI优化数学教学初探8.浅议数学课的版书设计9.浅谈“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10.怎样发掘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11.数学概念探索式教学12.从一个实际问题谈概率统计教学13.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4.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15.数学概念课的特征及教学原则16.数学美与解题17.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教学18.教材顺序的教学过程设计创新19.排列组合问题的探讨20.浅谈初中数学教材的思考21.整除在数学应用中的探索22.浅谈协作机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23.课堂标准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4.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25.关于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26.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使用27.情境教学的认识与实践28.浅谈初中代数中的二次函数29.略论数学教育创新与数学素质提高30.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探与实践31.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2.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与教法初探3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3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推进课程改革35.数学问题解决活动中的反思36.数学:让我们合理猜想37.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38.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39.开发创新思维挖掘新潜能—关于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40.数学素质教育中—优化教学过程的若干策略41.展现思维过程培养创新意识42.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43.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探析44.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5.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策略46.立体几何中辅助线或面的作法47.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8.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49.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0.浅谈数学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51.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52.浅谈初中生创新精神的培养53.问题意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源泉54.对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讨55.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56.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57.加强“开放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8.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59.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一则—“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60.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6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2.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63.对数学讲授法的再思考64.浅析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65.数学文化的核心—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66.漫话探究性问题之解法67.浅论数学教学的策略68.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69.例谈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70.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71.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72.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73.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74.“三角形的积化和差”课例大家评75.谈谈类比法76.直觉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77.数学几种课型的问题设计78.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79.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80.精心设计习题提高教学质量81.对数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82.创设情景教学生猜想83.反思教学中的一题多解84.在不等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85.浅谈数学学法指导86.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87.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教学设计88.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89.浅谈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90.新世纪对初中数学的教材的思考91.数学教学的现代研究92.关于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设想9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94.联系生活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95.怎样钻研数学教材96.与差生的数学交流及提高差生数学成绩方法97.利用习题变换培养思维能力98.谈谈当代数学几种教学模式99.数学研究学习的探索与实践100.浅谈数学新课程标准重点之—数感的培养101.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102.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激趣103.创设教育成功的新视角、培养学生数学创新精神104.浅谈数学CAI105.数学CAI应遵循的原则106.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107.学生数学创新精神的培养108.浅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09.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110.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111.如何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112.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113.浅谈数学课程的设计11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15.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探讨116.数学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117.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118.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119.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20.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121.谈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索式教学122.把握学生心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123.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124.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25.数学概念的教与学126.优化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127.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128.浅谈创新教育129.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实施途径130.论数学学法指导131.学生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132.浅论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133.论数学学法指导134.优化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135.浅谈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136.如何搞好数学教育教学研究137.关于对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的几点看法138.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139.关于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探索和思考140.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141.数学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142.浅谈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性原则14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态度的思考144.发掘解题特色增强学生数学潜能145.浅谈数学学习方法指导146.数学作业批改技巧147.讲授型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148.数学应用题赏析149.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50.把握特征、掌握方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151.谈转化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152.数学解题中的辩证思维策略15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体会154.论数学学法指导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155.数学实验和现代数学教育156.例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57.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前浅析158.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浅谈159.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160.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研究161.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162.如何评价高中生的数学素质163.精心设计习题,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164.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165.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反思166.浅谈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67.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改革168.创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能力169.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170.我对概念教学的再认识171.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172.浅议初中数学的教学原则㈠数学新课改方面1、论研究性学习2、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3、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4、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5、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6、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7、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8、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9、参与、感悟、创新—数学教学中对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10、赋予作业新生命—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11、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12、让数学走进生活——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13、如何使数学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教学14、数学新课改下的数学科面临的问题15、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生活性和开放性16、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17、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东西18、课堂教学要重视情境引入19、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0、构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21、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22、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课堂教学23、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24、浅谈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讲评课25、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师观念的转变26、新课程标准与数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谈“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设计)27、论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中学数学教学目标28、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开展合作交流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9.谈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0.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基本途径31.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32. 数学教学的现代研究33. 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教学设计34. 注重创新性试题的设计3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6. 对数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37.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与认识38. “特征信息”的捕捉与解题最优化39.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40.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㈡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方面1、推测和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2、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3、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4、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6、数学:让我们合理的猜想7、数学的思想和方法8、数学开放题的设计与教学建议9、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编拟与解决10、论代数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11、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12、论数学猜想在数学发明发现中的意义13、对初等数学中函数概念教学的思考14、中学数学中的对称思想及其应用的研究15、论中学数学中的化归与转换的思想及其应用16、中学数学建模教学17.谈谈类比法18.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分类讨论19.代数变形常用技巧及其应用20.观察法及其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㈢数学史方面1、微积分学的发展史2、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3、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启示4、数学史上对方程求根公式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5、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6、发掘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㈣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1、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2、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3、关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4、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初探5、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6、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8、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9、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10、浅论数学能力及其培养1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2、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4、浅谈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5、数学学习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6、中学数学“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探索17、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18、数学高考内容分布及命题趋向19.初探影响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20.如何处理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㈤数学文化1、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2、浅谈数学文化3、数学课堂文化建设之我见4、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过程研究5、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文化学习的研究㈥数学美1、数学的和谐和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2、试论数学中的美3、数学教育与美育4、浅谈数学中的美5、数学教学应重视数学美6、数学的对称美及其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7、试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谈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8、浅谈数学与美9、谈中学数学的对称美10、探讨数学的美育价值,激发数学研究的热情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2、数字危机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4、高斯分布的启示5、a2+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6、网络优化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11、论研究性学习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1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18、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24、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29、数形结合思想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31、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40、试论数学中的美41、数学教育与美育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43、略谈创新思维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49、数学思维批判性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51、开放式数学教学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60、积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其应用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和应用一元六次方程的矩阵解法'数学分析’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1”的妙用“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化”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Cauchy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应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点优化和改进Hamilton图的一个充分条件HOLDER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n阶矩阵m次方幂的计算及其应用R积分和L积分的联系与区别Schwarz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Taylor公式的几种证明及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应用Taylor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Vandermonde行列式的应用及推广艾滋病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把数学和生活融合起来伴随矩阵的秩和特殊值保持函数凸性的几种变换变量代换在数学中的应用不变子空间与若当标准型之间的关系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简单应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探索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不等式证明中导数有关应用不同型余项泰勒公式的证明与应用猜想,探求,论证彩票中的数学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常微分方程在一类函数项级数求和中的应用抽奖活动的概率问题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思维方式的若干应用初等变换在数论中的应用初等数学命题推广的几种方式传染病模型及其应用从趣味问题剖析概率统计的解题技巧从双曲线到双曲面的若干性质推广从统一方程看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的关系存贮模型的若干讨论带peano余项的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单调有界定理及其应用导数的另外两个定义及其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等价无穷小在求函数极限中的应用及推广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性态对均值不等式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使用的几点思考对现行较普遍的彩票发行方案的讨论对一定理证明过程的感想对一类递推数列收敛性的讨论多扇图和多轮图的生成树计数多维背包问题的扰动修复多项式不可约的判别方法及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多元函数极值问题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二元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二元函数的极值存在的判别方法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之研究反对称矩阵与正交矩阵、对角形矩阵的关系反循环矩阵和分块对称反循环矩阵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方差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方阵A的伴随矩阵放缩法及其应用分块矩阵的应用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分析近年三角各种题型,提高学生三角问题解决能力分形几何进入高中数学课程的尝试辅助函数的应用辅助函数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辅助元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复合函数的可测性概率的趣味应用概率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概率论的发展简介及其在生活中的若干应用概率论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概率在点名机制中的应用概率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高等几何知识对初等几何的指导作用高等数学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高阶等差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探讨及应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推理高中数学开放题及其编制问题高中数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及其设计给定点集最小覆盖快速近似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应用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构造的艺术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关于2004年全国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探究与拓展关于2循环矩阵的特征值关于Gauss整数环及其推广关于g-循环矩阵的逆矩阵关于不等式在中学的选修的处理关于不等式证明的高等数学方法关于传染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关于二重极限的若干计算方法关于反函数问题的讨论关于非线性方程问题的求解关于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几点注记关于矩阵的秩的讨论_关于两个特殊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关于幂指函数的极限求法关于扫雪问题的数学模型关于实数完备性及其应用关于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探讨关于椭圆性质及其应用地探究、推广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求解关于一类非开非闭的商映射的构造关于一类生态数学模型的几点思考关于圆锥曲线中若干定值问题的求解初探关于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研究关于中学数学中的图解方法关于周期函数的探讨哈密尔顿图初探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及其应用函数定义的发展函数级数在复分析中与在实分析中的关系函数极值的求法函数幂级数的展开和应用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判别法的推广和应用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函数最值问题解法的探讨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化归中的矛盾分析法研究环上矩阵广义逆的若干性质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积分中值定理正反问题'中间点’的渐近性基于高中新教材的概率学习基于集合论的中学数学基于最优生成树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策略分析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与几个特殊级数和级数求和问题的几个转化级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极限的求法与技巧极值的分析和运用极值思想在图论中的应用集合论悖论几个广义正定矩阵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几个学科的孙子定理几个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几个重要不等式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几何CAI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几类数学期望的求法几类特殊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几种特殊矩阵的逆矩阵求法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简单平面三角剖分图交错级数收敛性判别法及应用交通问题中的数学模型解题教学换元思想能力的培养解析几何中的参数观点经济学中蛛网模型的数学分析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矩阵变换在求多项式最大公因式中的应用矩阵的单侧逆矩阵方幂的正反问题及其应用矩阵分解矩阵可交换成立的条件与性质矩阵秩的一些性质与某些数学分支的联系矩阵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具有不同传染率的SI流行病模型的研究均值不等式在初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均值极限及stolz定理开放性问题编制的原则柯西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柯西不等式的应用与推广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妙用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空间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若干计算方法空间旋转曲面面积的计算拉格朗日中值定理n元上推广立体几何的平面化思考利用导数解题的综合分析与探讨利用级数求极限连锁经营企业效益模型邻接矩阵在判断Hamilton性质中的一些应用留数定理及应用论辅助函数的运用论概率论的产生及概率对实际问题解释和应用论数学分析课程对中学数学的功能及应用论数学史及其应用罗尔定理的几种类型及其应用幂级数与欧拉公式幂零矩阵的性质和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模糊集合与经典集合的简单比较模糊数学在学校教学评估中应用平面和空间中的Pick定理齐次马尔柯夫链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浅谈导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分类讲座及其解题应用浅谈极值问题及其解法浅谈在解题中构造“抽屉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求极限的若干方法求极值的若干方法全概率公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概率公式的优化及应用人口性别比例的统计和概率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尝试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尝试
成 作 业的 习惯 . 把 课 堂 作 业作 为 老 师批 改 的作 业 , 把 课后 作 业 让
学习小组互改, 这样可 以及 时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情况 , 避免 了抄袭作业的现 象。四是培养学生养成小结与复 习的习惯 , 在每 节课 、 每章节、 每单元的 内容教 学结束后先让学生先进行小结 , 指 导 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图. 学生能完成 的教师就不必代 劳. 学生遗 漏的要给予及时补充。 通过 多年的 实践证明, 只要 坚持 的基本要求 , 面向全体 学生, 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 差异 本人的做法是 : 一是培养学生形成预 习的习惯。 特别是七年 级学生, 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 , 而八 、 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 增加也不 自觉预 . - j - 。为改变这一现状 , 我坚持每天给学生布置预 习提 纲, 并在上课前先检查学生预 习情况。二是培养学生在课 堂 上养成听、 思、 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上课要积极、 主动地与老师配 合, 处理好听、 思、 记三个环节。三是培养学生养成复习和独立 完

著 名科 学家达 尔文 曾说过 .世 界 上 最 有价 值 的 知识 是 关 于 方 法的知 识 。新课 程 理念 也 强调 。 基础教 育的任 务 不仅仅 是 传授
知识 , 更重要 的是让学生掌握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终 身学
习的能 力 . 这 正是 “ 授之 以鱼 , 不如授 之 以 渔” 的道 理 。 发 扬教 学 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全面 实施素质教 育的进程 中。 对创新课堂教学的呼声也越 来越 强烈。而创新教 学是 以培养 人 的创新 意识 、 创 新精 神 和创新 能力 为基本 价值 取 向的 教 育 。在 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 . 如何 进行 创 新教 学 方法 ?本人 进行 了一 些 尝试 和探 索 。 更新 教 育观 念 。 发 挥 主体作 用 现 代教 育观 念认 为 ,在课 堂教 学 中,谁 获取 知 识 谁就 是 主 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学知识 , 而是教给 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 , 只有这样 。 培养出的学 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 主体意识就成为新课理念下课 堂教学的核心 内容 . 它在整个教育 学环节 中教师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只有适时更新教 育观念。 才 能促 使教 师在 教 学手 段 的改 变及 师 生关 系转 变上有 所 突破 . 从 而发挥学生在课 堂的主体作用。本人在教 学过程 中. 从 以下四个 方 面发 挥 学 生主 体性 : 一是 尽 可能 相信 学生 的 能力 、 充 分挖 掘 他 们 学 习的 潜力 : 二是 抓住 时机 引导 学生在 课 堂上 自如 的对 问题 发 表 自己的见解; 三是精心设计有梯度的教学问题 。 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 四是在课堂上把 时间和空间留给 学生。 二、 创 设 问题情 境 。 激发 学 习兴趣 数 学问题情境是指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 意识 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在教学时. 把数 学 问题情境作为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 梁.遵循 学生的心理发展规 律,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 。 创设有趣味性、 探 索性的问题情 境,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注意力和求知欲 , 让学生主动学 习、 自主 探 究数 学规律 和 解决 问题 的途 径 ,让他 们 经历知 识 的形 成过 程 . 达到解决问题的 目的 ,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设计创新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设计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设计的创新【摘要】在知识竞争的时代,一定要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中职院校的学生会出现缺乏积极性、自信心,并且无法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较为严重。

因此,本文主要对结合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提出有效的建议性措施,推动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设计创新中职学校在数学教学上要注重教学创新,而教学设计是教学创新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保证并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进而创新教学设计,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的课堂学习中来,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与推行下,要求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和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并且这些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运用,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得到不同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在学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尽可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例如,在对数学概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以考试为目的向学生讲授概率的计算方法与概念,那么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概率真正的含义,因此无法对这一抽象化的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运算当中,并且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和烦躁的心理,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可见,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数学课堂当中,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到情境学习当中。

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概率这一概念有效融入到情境学习中,从而让学生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能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功用。

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注意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因此在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并加强教学设计,以其新颖性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对自身记忆、感知、想象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效保证并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浅论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论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墨
浅 论 初 中 生 数 学 创 , 思 维 的 培 养 g g -
春 玲
( 建 省 永 春 崇 贤 巾学 , 建 永 春 福 福 3 2 01 66 )
创 新 是 一 个 民 族 进 步 的灵 魂 . 国家 兴 旺 发 达 的 不 竭 动 是 力。 在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 今天 , 们 的 教育 观念 正 存 发 生 急 剧 变 人 化 。教 育 已致 力 于开 发 人 的探 索 创 新 意 识 , 养 创 造 性 人 才 。 培 初 中阶 段 是 培养 创 新 思 维 的黄 金 阶段 .数 学 教学 大 纲 也 明 确 指 出 : 数 学 教 学 中 , 展 思 维 能 力 是 培 养 能 力 的 核心 ” 就 “ 发 这 是说 初 中的 数 学 课 堂 教学 不 仅是 数 学 知 识 的 传 授 ,而 且 是 利 用 数 学 知 识 这个 载体 来 发 展 学 生 的 思维 能 力 我 认 为 要 在 初 中数 学 课 堂 中诱 导 和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 思 维 ,应 从 以 下 几 生 找 出 了 学 过 的 几 何 图 形 的 图 案 , 有 切 也 的 学 生 发 现 了一 些 没 有 见 过 的几 何 图形 的 图案 。这 样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去探 索 。 利 于创 新 思 维 的 形成 和发 展 。 有 三 、 意 识 引 导非 常规 解 法 , 养学 生 创 新 思 维 有 培 培 养 学生 的想 象力 和创 造 精 神是 实施 创 新 教育 中最 为重 要 的 一 步 。教 师要 启迪 学 生 创 造 性 地 “ ” 标 新 立 异 , 破 常 学 , 打 规, 克服 思 维 定 势 的 干扰 , 于 找 出新 规 律 , 用 新 方 法 。 师 善 运 教 应 激 发学 生大 胆 探 讨 问题 , 强 学 生 思 维 的 灵 活 性 、 拓 性 和 增 开 创 造 性 。教 学 中 的 切 入点 很 多 , 师应 引导 学 生 多 角 度 打 开解 教 题 突破 口 。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浅探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浅探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浅探作者:朱桂莲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68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学生学习自主创新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启蒙阶段。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着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非常机械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1.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进入校园开始,数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涯。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应用及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做好素质教育,朝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迈进势在必行。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并不是让小学生发明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东西,而是能够形成创新意识,最终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对于权威不迷信,对课本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能用进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突破的过程,为以后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展现探索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科学的价值观奠定基础[1]。

2.培养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状况是,在教学实践中仅仅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往往局限在所教的层面上,学生没有学会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更谈不上进行创新了。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2.1设计具有创新性的习题,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

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练习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但是传统教材中的习题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因此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练习,不仅锻炼学生的基础技能,还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知识,达到知识的深化与内化的目的。

数学活动创新教育

数学活动创新教育

浅论数学活动与创新教育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活动;创新教育在如今提倡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创新教育是每位教师日夜思考的问题。

对于数学而言,数学活动是创新教育很好的助推器。

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呢?一、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学生许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校里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和指导的。

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特别是数学教师要摒弃“数学学科最难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改革。

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用认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上升为更近一步的认识,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理论,进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增加数学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问题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所在,采取多形式的数学活动,在教学中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上每次数学课时都会体会到不同的新鲜感,增强教学效果。

数学课的教学形式是由目标及活动内容决定的。

数学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有其开放的内容,较强的实践性与自主性。

我们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尝试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进行数学游戏学习数学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既富趣味性,又可强化数学知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较好的数学活动。

“举一反三”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举一反三”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
线之 间的多种变化形式 , 从 前往后 一步一步 深入 , 全面 总
结阶梯规律和重点知识 , 需要利用举一反三的方式。 例如求 出方程 3 一 4 y 一 + 5 : 0表示 的直 线在坐标 系 内关
参 考 文献 : 【 l 】 田志强. 高中数 学“ 拳一 反三 ” 案例 实践[ J 1 . 小 作 家 选 刊
提升学 习效率的道路上提供启发。


“ 举 一反 三” 的 优势 与特 点
到曲线方程的解决 当中来 。假设 M( x , ) , ) 是 函数 , , , ) 关 于 轴对称直 线上 的任意一个点 , 那么其关于 轴 的对称
点就为( , 一 ) , 从而就有 , - y ) = O , 这样就 可以得到求任 意函数 曲线关于 轴对称的方程 。经过举一反 i , 教师 可 以引导学 生将这种方 法将对象 从点延 伸到直线 最终拓展 到 曲线 中 , 总结 出统一快 速的解决方 式 , 大大提 升 了学生 运用的速度 , 也保证 了做题的准确性。 总 的来说 , 运 用举一 反三 的教学 思路 , 提 升 了学生学 习效率和成绩 。 这种方式可 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和兴 趣, 培养 自主学 习能力 , 对 于学 习更 多的知识具 有启 发式 的帮助 。举一反三是新课标要求 下的高效教学方法之一 ,
然可 以稳妥地解决题 目中要求 的问题 , 但实 际上整 个解 题 过程很繁琐 ,学生很难 一步一步地直接记住并灵活应用 。
【 4 ] 陈小琴. 浅论数 学学习中的“ 举 一反 三” 思想[ J 】 . 科教导刊,
2 0 1 1 ( 3 4 ) .
这时 , 教 师可 以摸索 出一个 固定的 阶梯 规律 , 让学生们 在 遇到相同类 型的题 目时能够立 即从脑海中调出来。 在这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课堂教学在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
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只有通过自己理解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进行创新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友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集成处理,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

同时由于多媒体能在很短时间
里显示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
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探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三、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并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升华,才能有所创新。

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
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
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

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出问题,而提出问
题远比回答问题重要。

李政道教授说得好:“学问”就是学习提问,切莫将“学问”变成“学答”。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置于学习数学的主人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
导者、合作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好奇、好发现的心理,
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鼓励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四、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有好奇心,就有寻求结果的欲望,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可让全体学生每人画一个凸多边形,并动手测量
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说:“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告诉我你画的多边形边数及这个多边形(n-1)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立即猜出剩下一个内角的度数。

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由于
这个问题新颖,同学们感到惊奇,从而调动了学生认真钻研的积极性,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有好胜心,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
信心。

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
进步。

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可出一道简单题让两位成绩一般的学生到黑板前表演,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做得快。

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余时
间可找一些有趣的难度相对高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做,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思路新、方法
简单等要求。

在每次活动中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表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
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培养了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利用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肯定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

对于新
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适合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

要鼓励他
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在课堂上,要常用表扬用语,如“很好”、“太棒了”、“真行”等,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

七、激发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认知的过程就是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
维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
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

如我在上《抛物线》的第二节课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喜欢在熟悉的问题上有所发现、有所结论,而不是
讲了一道题再讲另一道题,进行重复的训练。

学生的这种问题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的过程,同时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时机。

在此阶段教师要
鼓励每一位学生深入思考,注重挖掘、发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积极探究,收获成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
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
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