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缩减1)
甘肃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df c l fi ce sn n来自o r n lz d, a d s mes g e to so c e sn e s n s n o n rmoi gte n w i ut o n ra i gi c me wee a ay e i y n o u g sin fi ra ig p a a t’ic me a d p o tn h e n
求的实现 。甘肃省现 有贫 困县 5 7个 ,其 中 国家扶 贫开
发工作重 点 县 4 3个 ,省级扶 贫 开发 工 作重 点 县 8个 ,
少 数 民族 县 6个 。 贫 困 面积 广 ,贫 困程 度 深 是 甘 肃 省 贫
高。在 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农民 必须具 备市场意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 ,才有 可能在竞争
激烈的市场经济 中生存发展 。
14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村社 会 和谐 发 展 .
困地 区的基本特征 ,因此保证 贫困地 区稳定持续增 收对 于甘肃省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
构建和谐 的农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
1 农民 增收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1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村 生产 发 展 、改 善 农 民生 活 .
ic me sa l n u c siey ic e s a mp ra tsg i c n e i h e o n rsd o sr cin i o et e in n o tby a d s c e sv l n ra e h d i o tn in f a c n te n w c u t ie c n tu to n p v ry r go i y
农 民持续稳定增收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重要 标志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关键 所在。能否做到 农民持续增收 ,直接影 响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标与要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21 0 1年第 5 期
No 5 2 1 ..01
J NORTHWES UNI RS TY F . T VE I OR NATI ONAL TI I ES ( hlsp yadS ca cec P i oh n oil ine) o S
8 _ 。虽 然 近年来 甘肃省 居 民收入 增 长较 快 , 因甘肃 省经 济发 展 总体水 平较 低 , 年来 居 民收 人 均 3 】 ] 但 历 低 于全 国平 均水 平 , 全 国 中的序 位依 然居 后 。2 0 在 0 8年城 镇居 民可 支配 收入 位 于全 国各省 市 区 的第 3 1
18 9 0年 以来 , 甘肃 省城 乡居 民收 入有 较 大 幅度 的增 长 , 尤其 是 1 9 9 1年 以来增 幅更 为 明显 ( 1 , 表 ) 其 中城镇 居 民人均 可支 配 收入 由 1 8 9 0年 的 4 3 增加 到 2 0 0元 0 8年 的 1 9 9元 , 6 0 增长 了 2 . 2倍 , 72 年均 递 增 1 . 2 ; 民人 均纯 收入 由 1 8 2 5 农 9 0年 的 1 3元增 加 到 2 0 5 0 8年 的 2 2 7 4元 , 增长 了 1 . O倍 , 78 年均 递增 1 . O
民收入水 平 及其 差距 的变 化趋 势 , 对深 入 剖析其 形 成原 因 、 寻缩 小 城 乡 差别 的对 策 与措 施 、 共 同富 探 走
裕 的道路 有 着深 远 的现 实意义 。
一
、
甘 肃 省城 乡居 民 收入 水 平 变 动分 析
( l 乡居 民收 入 大幅提 高 。 总体水 平 仍然偏 低 一 城 但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该省的重点工作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口外流、农业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推动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甘肃省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已经成为该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由于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导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还需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推动农产品“走出去”,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
还可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产业,拓宽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提升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农村人口外流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转型,甘肃省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问题日益突出。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匮乏,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为了解决农村人口外流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农民返乡创业。
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资金和技术指导等支持,吸引农民返乡创业。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为其创业和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来吸引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展农村就业渠道,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农业环境污染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药残留、土壤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成为了困扰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造力度,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生活环境的整体水平。
甘肃省农民收入与财政支农支出的实证研究
农 经 管 理
No g i g u n jn g a
甘肃省农民收入与财政 支农支出的实证研究
胡春 香
( 兰州 商学 院 )
【 摘
要】 “ 三农 ” 题 的主 要 矛 盾 是 农 民收 入 增 长 缓 慢, 已成 为 国 民经 济 发 展 和 人 民生 活 水 平提 高 的一 个制 约 因 素, 问 这 也
近 些 年 来 我 国 日益 强 大 , 济 突 飞 猛 进 , 和 谐 ” 经 成 经 “ 已
为 了发 展 的 主 题 。 “ 农 ” 题 则 被 摆 在 了 更 为 突 出 的 地 而 三 问 位 , 到各 界 的 关 心 , 三农 ” 受 “ 问题 的 实 质 是农 民 问题 , 民问 农 题 的本 质 是 收 入 问题 。 怎样 提 高 农 民 收入 已成 为 了政 府 关 注
然 高 于 全 国 , 与 全 国相 比却 呈 现 很 不 稳 定 的 情 况 , 也 是 但 这
出 ( z1、 业 基 本 建 i (yb 1、 业 科 技 三项 费 用 ( s ) z c )农 n  ̄ nj s)农 j n n、 y 农 村 救 济(y 1 行 单 位 根检 验 , 现 在 5 ni ) j进 发 %的 显 著 性 水 平 下
甘肃 省财 政 支农 支 出的 不 合 理 因 素体 现 。 们 还 可 以得 出农 我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与 财 政 支 农 总 支 出两 者 的 环 比增 长 率 呈 现 出
的要 求 , 高农 民收入 成 为 当前 的 首 要 任 务 。 提 因此 。 加大 农 业
( ) 据 的 计 量检 验 与 建 模 - 数 1单 位 根 检验 , 分 别 对 消 除 了价格 因 素 、 民人 均 纯 收 入 (s1 、 农 cr )支农 支
甘肃农村经济收入与教育现状调查——以临洮县红旗乡为例
中体现在三个方 面 :
( 二) 农村教育发展较为滞 后 , 难 以带 动农 村经济 的持续发展 通 过调查 来看 ,农 民收入 虽有一 定增 长 。但制约因素也 比较多 : ( 1 ) 农产 品价格 指数持续下跌 。随着
理论广角 2 0 1 3年 8期 ( 上)
甘肃农村经济收入与教育现状调查
— —
以临洮县红旗 乡为例
胡博成
(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 思主义 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农村 收入 事关我 国农业 大局 。 农村教 育关乎我 国农 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 升。本文从 农村 收入和教育视角 出发。发现农村的经济收入 与教 育问题并从整体
育了富有特色的农 副特产 : 1 . 优质葵花 ; 2 . 优质杏枣 ; 3 . 砂地地膜西 瓜; 4 . 优质羊 肉
二、 红旗农村基本的经济和教育状况 农 民家庭经济情况 : 在调查农 民家庭经济情况时 , 我们主要 以通过访谈的形式来了解被访者去年家庭 的年收入情况 、 家庭支 出的主要方面 、农产 品的销售方式 、 农产 品的销售价格 、农业生 产资料的价格 、 未来家庭支 出的打算 、家庭 是否有人在外工作 或打工等。从我们的调查 中得知 , 农 民收入 主要是靠 打工和经商 ,其 次是农 副业 收入 ,粮食 种植 占收入 比重 最 小。大多数 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 ,工资差别 比较大 。 村 民中的青壮年大多在兰州等地打 工, 家 中多为 留守 的老人 、妇女和儿童。调 查 中还 发现红旗 乡农 民的家庭年收入 8 0 % 的是在 3 万元以下 ,而只有 2 % 的家庭的高
浅析甘肃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甘肃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甘肃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甘肃省是我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甘肃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保障甘肃全省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甘肃干旱缺水,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实际阐述了甘肃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措施。
关键词:甘肃省节水农业问题措施引言:干旱缺水是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水资源循环日趋恶化,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用水的第一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工农业用水的80%以上并且整体利用率不高,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甘肃省节水农业现状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日照充足,风力强劲,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0-14℃,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甘肃年均降水量为42-760mm,且降水各地差异很大,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60mm,但年蒸发量却有2100mm,且甘肃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也很少,但是农业需灌溉面积却有113,3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8%,地表水资源严重紧缺决定了甘肃省发展农业的潜力已十分有限,发展高效用水的节水农业,维持旱区的粮食产量的稳定成为保障区域粮食产量的关键,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始终是全省面临的紧迫问题,面临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应用和普及。
近十年来,节水农业技术在甘肃有了很大发展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滴灌等开始推广应用,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影响甘肃省农民收入核心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3 0 【 作者简介 】李荣华( 1 9 7 3 - ) , 女, 甘肃 民勤人 , 兰州理 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 师, 研 究方 向: 区域教 育经济。
Hale Waihona Puke 民工资性收入 占总收入的比重为 2 2 %,可见对农村 劳务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视使得工资性收入 已经 成 为农 民增 加 收入 的重要 来 源 。甘肃 省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的收入 结构 如表 1 所示。
一
、
甘肃省农 民收入 现状分析
甘 肃 省地 理位 置特 殊 , 地处 黄 土 、 青 藏 和蒙古 三 大高 原 交汇 地带 , 气候 干燥 , 由于全 省大 部 分地 区是 山地 和 丘陵 , 所以土地利用率只有 5 6 . 9 3 %。 虽然人均 占有耕地 1 8 0 0 平方米 , 比全国人均 占有量高出一倍多 , 但是 由于 土地贫瘠和水资源短缺等因素 , 农作物单位产量并不高。 ( 一) 农 民人均 纯收 入 甘 肃 省历 年 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人 呈 现 明显 的阶段 化变化 , 大 概 分 为 两个 阶段 : 2 0 0 0年 以前 , 是农 民 收入 徘徊阶段 ; 2 0 0 0年 以后 ,是 农 民收 入 持续 稳 定增 长 阶 段。进入 2 1 世纪后 , 党中央 、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 免农业税 、 实行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惠农举措 , 对农民收 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所 以本文 主要研究进 入2 1 世 纪 以来影 响 甘肃 省农 民收人 的核 心 因素 。收入 变化 曲线如 图 1 所示 。
影 响甘肃省农 民收入核 心 因素 的灰 色关联分析
李 荣华
( 兰州理 工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5 0 )
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7 8元 ,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的 贡 献 率 达 到 4 以 上 。 对 % 5面 对 农 业发 展 的 新 阶段 , 民 收 入 增 幅 开 始 农 回 落 由 于 粮 食 等 主 要 农 产 品 由长 期 短 缺 转 向大 体 平 衡 , 年 有 余 . 产 品 生产 和 供给 状 况发 生了根 本 丰 农
维普资讯
甘肃 农 业
20 0 2年 第 3期 ( 卷第 1 8期 ) 8
4 5
增 加 农 民收 八 和 提 高 农 业 效 益 , 农 村 经 济 工 是
作 的重 之 一 党 的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来 . 别 是 特 农村 家 庭 承 包责 任制 的 实行 . 效地 调 动 了广 大 农 有 民的生 产 _ 极性 . 民收 八 和 农业 效 益均 以较 快 的 襁 农 速 度增 长 。 19 9 9年 全 省 农 民 ^ 均 纯 收 八 达 1 1 8 42 9
3 乡镇 企业 的 倔 起 . 农 民 收 八提 供 了 新 的 来 为 源 。1 9 9 2年 , 的十 四大 提 出建 立 和 完 善 社 会 主 义 党 市 场经 济 体 制 , 后 的几 年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随 逐 步 建立 并 得到 不 断完 善 各种 市 场 的建 立使 商 品 流 通 从 流通 向 “ 流 通 ” 为 商 品 交换 提 供 了 小 走 大 . 便 利 条 件。伴 随 着 “ 流 通 ” 逐 步 形 成 , 大 的 乡镇 企 业 也异 军 突 起 ,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开 辟 了 新 的 途 径 。 为 19 9 9年 全 省 农 民 在 乡 镇 企 业 得 到 的 纯 收 入 人 均 为 1 75 5 3元 , 1 9 同 9 0年 相 比, 均 增 长 l . % , 农 年 8加 对 民^ 均 纯 收 入 的 贡 献 率 由 19 9 0的 8 上 升 到 1 9 % 99 年 韵 1 %以上 。 1 4 劳务 收 八 的增 加 . 为 农 民收 入 新的 增 长点 。 成
试分析甘肃省居民收入与消费1
附件1学号经济管理学院学年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2 年 3 月19 日试分析甘肃省居民收入及消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研究中对于居民收入与消费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收入与消费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产品的需求,从而影响到生产和就业水平乃至整个经济生活。
本文运用透彻的数据分析和宏观的理论统计对甘肃省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变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甘肃省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大幅度的上涨。
同时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收入和消费的变迁【正文】: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大问题,经济发展缓慢使甘肃省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十分底下。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甘肃省根据本省的地理优势,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甘肃省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
2010年甘肃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好的跨越,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增长。
(一)、甘肃省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发展一、甘肃省居民的收入变迁情况甘肃省居民收入增长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上。
城镇居民收入的变迁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1、改革开放前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据推算,1949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百元,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
“一五”期间,面对人口众多而生产力低下的现实面貌,党和国家又采取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使人人有饭吃的理想,在一种较低层次上成为现实。
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据相关资料统计,1957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2元,1978年人均407.53元,这21年间增长了1.13倍,年均增长3.67%。
2、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快速提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07.5元,增长到2008年的10969.41元,增长了25.92倍,年均增长11.6%。
甘肃农民收入跨越前景可期——基于甘肃省与陕西省农民收入状况的比较与分析
甘 肃畜牧业发展增 收具有明显 的比
较 优 势 ,并 且 存 在 较 大 的 扩 展 空 间 。一
措施 和实际收入 。采取积极措 施 ,争取
上 述 政 策 的 全 面 落 实 ,将 会 大 幅度 提 高
4 . 全省 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具有一
定 的 后 发 优 势
进特色优势农产 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
建立企业将农产品初级加工 以及包装 、
储 藏 、运 输 等 生 产 环 节 向农 民及 农 民 专
甘肃以牛羊为 主导产 业 ,陕西省 以生猪
为 主 导 产 业 。根 据 农 产 品 成 本 收 益 数 据
草食畜牧业发展 的支持力度 ,加快形成
畜 牧 业 增 收 赶 超 跨 越 优 势 。三 是 加 快 推
是 近 年来 全省 畜 牧业 收 入始 终 高 于陕
西 ,且 畜产 品生产结 构具 有明显 的比较
优 势 。两 省 畜 牧 业 生 产 结 构 差 异 很 大 ,
全省农 民转移性收入水平 。
省 实施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战 略 提 供 了有 力 的 政 策依 据 。
肃的国家级循环经济 开发 区建 设 、特色
农 产 品 生 产 加 工 基 地 建 设 以及 老 少 边 区 发 展 等 政 策 , 尚未 有 效 转 化 为 具体 政 策
面积 的粮食生产安全战 略,优化种植业
甘肃农 民收入跨越前景可期
— —
基于 甘肃省 与陕西省农 民收入状况 的比较与分析
豢 篓
篓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收稿日期:2004-11-19作者简介:展杰(1966—),男,甘肃靖远人,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讲师。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展杰(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出路是发展农村教育,加大投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发放贴息信贷,引导农民进行投资,实施产品创新和农业组织创新。
关键词:农民收入;产品创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中图分类号:F 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04)05-053-03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而农村小康建设问题多,难度大。
农村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难点在于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农业产业化起点低、层次低、效益低,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弱,农业结构不合理。
(一)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只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际进展与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1.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的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具体表现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大路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
2.农业结构调整尚难以有效改变结构趋同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粮食主产区,许多地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都强调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导致新的区域分工不足。
那些分散在村庄居住的农户,信息不畅,盲目跟风,形成新的结构趋同,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大起大落,实现结构升起困难重重。
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
3.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
市场存在薄弱环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有效途径探索--以甘肃省为例
中图分类 号 : 4 .4 砣 42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6 0 2 1 )0— 0 2— 10 0 7 (02 1 09 5
引言
达N3 .8 L 因此, 83 %。 2 3 研究农 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并提 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 对有关农民收入的问题, 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 论和实证研究, 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从研究内容来看, 一方面侧重于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
关联 度分 析的基 础上 , 发现 农村 劳动 力素质 、 镇化 水平 以及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 的转 移水 平对 农 民的 工 城
资性 收入 增加有 着重要 的影 响 , 因此 , 高农 民的教 育水平 、 提 积极推 进 城 市化进 程 、 快 发展 乡镇 企 业 加
和 非农产 业 , 进农 村剩余 劳动 力的 转移等措 施逐 渐成 为增加农 民收 入的 关键 。 促
社 会 发 展
提 高农 民工资性收入 的有效途径探 索
以甘肃省为例
●汪晓文 , 刘 佳, 潘剑 虹
[ 内容提要 ] 农 民增 收 问题 既 关 系到 国民 经济持 续发展和 社会 安定 , 也是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及 和谐 社会 构建 的关键 所在 。近几年 , 民收入 结构发 生 了重 大转 变, 资性 收入 逐 渐取代 家庭 经 营性 农 工 收入 , 成为农 民收入 增 长的新 源泉 。在 运 用 灰 色关联 度 分析 方 法 对影 响农 民工 资性 收入 的 因素 进 行
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 会安定 ,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探讨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来看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过去,该地区的城乡居民主要消费粮食、衣着和住房,占据了其消费总体的较大比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现在,城乡居民的消费重心已经从粮食、衣着和住房逐渐转向教育、医疗、交通、通信、旅游等服务类消费。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那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相应增强,进而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城乡居民对于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类消费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促使了交通、通信和旅游等服务类消费的增长。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
虽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在向服务类消费转变,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居民的服务类消费占比更高。
这可能会加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进一步加深城乡二元结构。
消费结构转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工业发展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都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环境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挑战。
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本文 “ 农业” 包 括农林 牧副渔 及农业 服务 业 , 用农 业
生 产总值 ( G D P ) 作为 变量表 示 当年农 业生 产情 况 , 选 取 变量农 民家庭人 均纯收入 ( i n c o m e ) 表示 当年农 民收 入水
阶
检验 法 , 本 文 运用 A D F单 位根 检 验 法检 验 变 量 的平 稳
【 m g d d p ( C , t , 1 ) 一1 . 9 9 7 9 2 6 — 3 . 2 l 2 3 6 l O . 5 8 0 3 不平稳
性, 对 于非平稳性 的变 量进 行处 理使 之成 为 平稳 时 间序
农 业产 值 分 别 记 为 l n i n c o m和 l n g d p , 序 列 变 量 趋 势 如
图 1 :
三、 实证分析
1 . 单位根 检验
为 了避 免模型 出现伪 回归现 象 , 需 要检 验序 列 的平 稳 性。 检 验 序 列 平 稳 性 方 法 中最 常用 的 是 D i c k e y和
对 纶铤
【 区域经济】
2 0 1 3 年 第1 0 期・ 总 第 2 3 2 期
甘肃 省农 业生 产与农 民收入 的 协 整分析 与误 差修正模 型研究
李振 东
( 甘肃省社会科学 院 农 村发展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 摘 要 ]利用 1 9 7 8 _2 O l 1 年数 据 , 对甘 肃省农业 生产 和农 民收入 之 间关 系进 行协 整检验 并建立误 差
[ 关键词 ]甘肃 ; 农 民收入 ; 协 整分析 ; 误 差修 正模型 [ 中图分类号 ]F 3 0 4
引 言
.
甘肃农民收入的差距及增收对策分析
∞ D 4
但在绝对量上仍处于最低 全国平均水平相 比, 仍有较大差距 。从差额看 ,95 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 19 年, 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西北其他各省区, 也远 水平。 我们可以进一步从收入来源方面对农民纯收入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 20 , 04年 这种态势没有任何 家庭经营 改变, 但相差的幅度却有改变。其 中, 与陕西 、 青海 差距进行分析。农 民纯收入有 四个来源 :
・
收稿 日期 :o 6— 8— 内蒙古乌盟人, 16 一)男,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与教学; 张静(99一 , 青海西宁人, 17 )女,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 一
2 — 9
文章编号 . 0 - 3 (0 6 0 - 2 4 1 94 0 20 )4 092 0 8 0 4
的差距在缩小 , 尤其与陕西 的差距 已由 19 9 5年的 8.5 25 元缩小到 了 20 04年 的 1.O元 ; 与宁夏、 43 但
新疆及全 国水 平相 比, 差距 拉 得更 大 了 ( 参见 表 ) 。
纯收入 差概 收入 比 纯收入 差额 收入 比 年均增长 地 区 ( ) ( 元 甘肃 ( 甘肃 ( ) ( 元 甘肃 ( 甘肃 通 ( 座 l %) 为基数 ) 为 1 ) 为基数) 为 1 ) 甘 肃 80 3 8 .4 l5 . 2 8 22 8 6 .2
维普资讯
20 06年 1 2月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un lo (a a c n  ̄ c Ma ae n n tue o r a f ;nu E o o n g me tisi t t
D c mb t2 0 e e e o 6 Vo. 9 N . 11 o 4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成因分析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成因分析陈明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经济开始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与氏同时许多问题也开始逐渐呈现出来,在这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应当是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因此,对于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1978年到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对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剖析,并阐明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的成因。
关键词: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差距;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3-0128-03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显著提高,生活状况也逐渐好转。
然而发展中也有许多伴生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甘肃省城市与农村、各个地区以及各个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甘肃省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6上升到目前接近0.5的水平,贫富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公平问题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
在这些问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这个问题是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
分配制度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政治制度之一,社会的长治久安依赖于分配制度的合理调整,全社会的发展走向更是受到分配制度的影响。
人民和谐和社会的稳定需要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较小收入差距。
如果收入分配制度不公很容易使群众产生心理落差,降低人民对于经济生活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深入研究甘肃省收入差距现状及其成因,探索甘肃省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使得甘肃省能够找到一个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保证改革、发展和稳定三个方面的基础上,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重要问题。
二、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我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速度慢,而且两者之间差异大。
由表1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2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额从407.53元增加到17156.9元,30多年总额增长了16749.37元,2012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额约为1978年的42倍;1978年到201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额从100.93元增长到566&40元,30多年总额增长了5567.47元,201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约为1978年的56倍。
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实证研究
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实证研究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对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展开实证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特点、原因、政策建议一、引言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省份。
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显,给甘肃省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因此,针对甘肃省城乡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城乡经济差异的特点和原因,同时为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城乡经济差异的特点1. 产业结构差异:城市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农业比重较小;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
2. 劳动力资源差异:城市劳动力教育水平较高、技能水平较强,从业人员普遍薪资较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较低,技能水平有限,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较低。
3. 城乡消费差异:城市居民收入较高,消费水平也相对较高;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消费水平相对有限。
三、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1. 农业体制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教育差异: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充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水平的差异也影响了城乡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区域差异:甘肃省地广人稀,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政策建议1.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村的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农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4. 加大对农民收入的扶持力度: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民就业培训等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甘肃乡村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甘肃乡村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甘肃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尤其以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与此同时,甘肃的乡村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甘肃乡村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发展的现状1. 旅游业的兴起甘肃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模式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亲近自然,体验传统文化。
2. 乡村经济的困境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导致甘肃的乡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收入不高。
同时,一些乡村缺乏适宜的发展模式和产业支持,导致乡村经济失衡,发展受限。
3.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甘肃地处西部内陆,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农业发展对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消耗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努力推动乡村生态建设,对于甘肃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分析1. 乡村旅游开发不平衡甘肃的乡村旅游开发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旅游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一些地区因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等原因,乡村旅游发展滞后。
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但甘肃很多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3. 农业结构单一甘肃的农业结构以粮食种植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农产品供应。
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粮食价格,一旦价格波动,农民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缺乏多元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链,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建议与展望1.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对偏远地区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游客前往这些地区,打破资源开发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和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助于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水平。
甘肃农民增收研究
20 0 7至 2 0 0 9年 , 甘肃 省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呈现快 速 增 长 态 势 ,0 7全 年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为 23 8 2 20 2 . 9 元, 比上年 增长91%。2 0 . 3 0 8全年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为 27 3 2 . , 8元 比上年增 长 l.5 提高 了 78 百 6 %。 9 .个
肃 省 的 总体 思路 和 发 展 目标 之 一 , 工 业 强 省 地 位 并 列 。 甘 肃 省 农 民增 加 收 入 要 发 展 特 色农 业 , 展 劳 务 经 济 , 与 发 推 进农 业产 业化 , 高农 民素 质 , 序 推 进 农 村 土 地 制 度 改 革 , 实推 进 新 农 村 建 设 。 提 有 扎
设 小康 社会 的 “ 板 ” 甘肃 省少 数 民族地 区 、 短 。 革命老 区 、 中部极 干旱 区、 部高 南 寒 阴 湿 区 、 偏 ) 山f 区 和各类 移 民区 , 中着 7 %以上 的农 村 “ 保 户 ” 边( 远 林) 集 5 低 、 8 %以上 的 重点 扶贫 对象 ,这 些 地 区的 扶贫 成本 比西 部其 他 省 区扶 贫 工作 重 0
性收 入所 占比重 有所 提高 .0 2和 2 0 20 0 7年甘 肃省 农 民工 资性 收入 占农村 住 户总 收入 的 比例 分 别为 2 .8 0 %和 2 . %。 出 打工 成为 甘 肃省 农 民增 收 5 14 外 4
( )甘 肃 省 农 民收 入 与 全 国平 均 水 平 二
分 点 , 幅为 19 增 9 7年 以来 最 高的一 年 。2 0 0 9年 农
民人 均 纯 收入 为 3 140 3 .8元 , 比上 年增 长 1 . %。 收入 这 四部分 构 成 ,0 7 财 2 0 年这 四部 分 的 比例 约 为 2 : ::。从 2 0 1 31 7 5 0 2年 到 20 0 8年 。 肃 省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的结 构 也 在不 断 甘 变化 ( 表 1 。家庭 经 营 收入 的 重要 性 有逐 渐 减 如 ) 弱 的趋势 , 占农 村 住户 总 收入 的 比重在 减少 ; 工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农民收入问题研究农业稳,天下安,而农民收入能否与社会经济同步增长是“稳”的关键。
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甘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乡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0%以上,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分析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查找制约甘肃农民增收的因素,促进“三农”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农民收入现状和主要问题(一)收入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名义收入增长较快。
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0.93元增长到2012年4506.66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5年间累计增长了44.65倍,在35年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速度以二位数增长的有17年,其中有5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78-2012)单位:元、%虽然甘肃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农民收入增长并非直线上升,期间有跳跃、跌落、缓慢增长和徘徊。
以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轨迹来分析,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78-1984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0.93元增长到221.05元,年均增长13.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2.57%。
这一时期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经济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粮油棉等大宗商品随市场进行联动,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2)1985-1993年为停滞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57 元增长到550.83元,年均增长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0.4%。
受通货膨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在扣除物价影响因素之后实际上涨幅度并不大,个别年份的实际涨幅甚至出现负数。
在此期间政府首次提出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
(3)1994-1998年为恢复性增长阶段自1994年起农民收入增长步出低谷,开始回升,由1994年的723.73元提高到1998年的1393.05元,年均增长17.7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1.44%。
受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影响,通胀问题得到有效抑制,各项经济政策开始显现出相应的效应,国民经济在这一阶段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由此带动了农民实际收入的提高。
(4)1999-2007年为缓慢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412.98元增长到2328.92元,年均增长6.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3.51%。
这一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是农民收入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
(5)2008至今为回稳增长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23.8元增长到4506.66元,年均增长13.4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43%。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甘肃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加之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民收入回稳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2、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分析农民收入结构是指农民收入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农民收入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来源渠道可分为农业收入(指家庭经营收入中来源于一产的收入)、非农收入(指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农业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后剩余的部分)、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民收入结构在收入增长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二个变化:(1)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甘肃省收入构成及贡献份额(一)单位:%注:1978-1982年工资性收入基本来自社队工分收入从上表可以看出,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二者所占比重1978年为92.75%,到2012年这一比例仍高达86.59%。
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3年的13.85%提高到2012年39.67%,提高了25.82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89个百分点。
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1983年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的比重为74.09%,到2012年这一比重减少到46.92%,下降27.1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4个百分点。
受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补贴和减免政策的影响,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由2000年占纯收入的4.33%,上升到2012年的13.41%,上升9.08个百分点。
与农民收入构成所发生的变化相比,农民收入来源对增长贡献的变化则是根本性的。
一是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增长的贡献呈现较大的波动,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1981年、1992年、2006年三年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高达一半左右,而2000年对收入的贡献份额出现了负拉动,份额高达-118.87%。
二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贡献发生了“稳定的”和“实质的”变化。
工资性收入在1985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还只有17.52%,到1999年则超过了100%,达到了314.85%,在1999-2002年期间贡献份额多在50%以上。
家庭经营收入对收入的贡献从总体来看是呈持续下降趋势的,1984年农民收入增长的3/4仍是由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来支撑的,随后便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到2001年,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已不到1/10。
(2)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甘肃省收入构成及贡献份额(二)单位:%从上表可以看出,非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84年的19.95%增加到2012年的46.82%,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农业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84年的69.59%,下降到2012年的39.77%,下降29.82个百分点,农业收入下降的幅度基本上等于非农收入增长的幅度。
3、甘肃农民收入区域分析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区域间除总体收入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外,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差异更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上。
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在50%以上的有河西四市(除嘉峪关外)和甘南州五个市州,这些市州的农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人均经营耕地为9.37亩,远远高于全省7.59亩的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比重在收入中所占较低,这些市州具有较强的农业发展潜力。
工资性收入比重在50%以上的市为兰州市和嘉峪关市,这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全省前列,城市化水平较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的能力较强,其工资性收入已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2年各市州收入构成比重单位:%(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问题1、收入增长速度(1)农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名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1978年全国和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越拉越大,由1978年的32.67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3410.34元;占全国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75.55%下滑到2012年的51.24%。
我省与全国的差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4.65%,远远高于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82%的速度。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一直靠后,仅在1998处于全国28位外(高于云南、西藏、贵州),其余年份均在倒数三位徘徊,自2007年开始就一直处于全国末位。
(2)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西部省份1995-2012年,甘肃、贵州、西藏、青海、宁夏五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0.08%、9.07%、11.65%、10.19%和11.07%,我省的年均增速仅高于贵州;若以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0,则西部五省之比从1995年的100.00、123.43、99.73、116.98、117.80转变为2012的100.00、105.47、126.90、119.02、137.13 ,甘肃与西藏和宁夏的差距越来越大。
2、收入增长方式(1)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2012年甘肃分片收入情况单位:元注:河西地区(酒泉市、嘉峪关市、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陇东地区(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地区(天水市、陇南市)、民族地区(临夏州、甘南州)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区域之间农民收入的差距,尤其是河西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农民收入差异比较显著。
2000年河西地区农民收入分别是陇东地区、陇南地区、民族地区的1.91倍、2.44倍、2.35倍;纯收入之比(以河西为1)由2000年的1:0.52:0.41:0.43 转变为2012年的1:0.54:0.48:0.45;到2012年陇东地区农民收入与河西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民族地区与河西地区的农民绝对收入差距仍高达4065元。
甘肃2012年分市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图(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407.53元和100.93元上升到2012年的17156.89元和4506.66元,分别增长42.1倍和44.65倍。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改革开放到80年代后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这期间,城乡人均绝对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306.6元波动到1988年的633.78元,城乡收入比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4.04下降到1988年的2.84。
第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上升,差距不断拉大。
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1988年的2.84扩大到1994年的3.67。
第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城乡收入缓慢增长,城乡差距在波动中逐步扩大。
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1995年的3.58扩大到2007年的4.3,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2008年以来,城乡收入快速增长,差距缓慢下降。
这期间城乡收入比由2008年的4.03缩小到2012年的3.81。
甘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1978-2012)与全国相比,甘肃的城乡收入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甘肃的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大,差距基本保持在0.7左右。
甘肃与全国城乡收入比及差距(1978-2012)(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一)内部制约因素1、农业的弱质性甘肃地处我国中部黄土高原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的弱质性特别的明显。
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走高,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成本提高,而农民作为农产品流通的第一环节,只能得到很微薄的农产品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