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教集团为载体,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职教集团为载体,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长期以来,交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举办交通职业教育,认真指导参与交通职业院校办学,为交通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交通行业企业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交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交通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院以职教集团为载体,积极引入交通企业文化,以交通企业文化带动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搭建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

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但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化运作的载体,从而使这一重要的提升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方式常常流于形式,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把2009年成立由我校牵头的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作为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的平台,形成了制度化的有效运作方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企业文化进校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首先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一是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培养生产第一线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 高职文化建设应该适应这一目标。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各个专业应该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把相应行业或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及要求贯彻到各个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当中去。

二是建立起服务于企业的办学理念。渗透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要求树立企业文化的办学理念, 使学院更自主灵活地开放办学。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 始终把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并且积极创造条件, 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实施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

三是学习和借鉴企业的管理精神。渗透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 有利于学习和借鉴企业的管理精神。如严格的纪律、规范的操作和管理、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 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团队精神等。打造渗透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 突出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行业性等特征,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是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省政府、社会各界和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下,在吉林省教育和交通运输厅的领导及指导下,由吉林省内交通、市政、汽车、物流等行业和部门具有影响力的72家企事业单位、院校组成。几年来,我院作为集团的牵头单位,在与集团企业深度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建立起适应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院发展目标,使集团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我院以吉林交通运输职教集团为依托,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前厂后校、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把专业办到企业,使学生学习、生活全部在企业进行,以此打开教学与生产之间的界限,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这种模式做到了五个融入:一是教学内容融入了企业职业岗位必须的工作内容;二是实习实训融入了企业车间班组的生产;三是教师团队融入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特长的师傅;四是教学管理融入了企业员工的管理;五是质量评价融入了企业员工的评价。这种“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的文化互相融合、相得益彰,从而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同时也促进了办学理念的更新,加速了课程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步伐。

“引厂入校”,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生产性教学基地是校企合作,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另一种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校企双方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制定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学生实训、项目运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进一步也可采取股份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双方共建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中厂”既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项目推广、新成果转化等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化程度和社会服务能力;又是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锻炼,落实学生生产性实训任务、实训规章制度

和流程制定的重要场所,它使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

养模式,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以上两种办学模式已在我院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成果,我院与吉林省金钢汽车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吉刚汽车学院,把集汽车销售、维修、养护为一体的企业作为教学的主体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学习、实践都在这里完成,目前,吉刚汽车学院这所“厂中校”,已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及实习场地。教学设备、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实施一应俱全,并拥有一系列维修机械与检测设备及大型诊断仪器和切割、焊接、涂装等设备,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实践基地。学院工程机械系与小松公司等企业设立的工程机械“4S ”实训部,工程测量专业与南方测绘公司、广信集团、中盛路桥公司等企业共同成立“工程测量技术咨询服务项目部”,这些作为“校中厂”的全真生产性实训基地,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在完成工程单位委托的工程和试验检测任务同时,使学生的技能通过真实的任务,达到了成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

“冠名班”、“定单式”培养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另一种尝试。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并按照协议约定,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定单式”培养中,采取几种形式:“一站式定单培养模式”,也就是把“工厂建在学校”。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对接,由企业提供必要的学习教材和设备,学生在学校完成进企业上岗前的培训。“分站式定单培养模式”,就是“把学校建在工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知识基础课程,实践操作培训则在“定单”的企业里完成。“择优定单培养模式”,在“定单”班级设立奖学金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优先培养,保证“定单”学生的质量。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冠名”、“定单”培养,学校为学生找到好的学习、实践、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借助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也得到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实行“冠名”“定单式”培养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