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真题

合集下载

2018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陕西师大附中高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B =,则a 的值为( ) A.0 B.1 C.2 D.42.命题“若4πα=,则tan 1α=”的逆否命题是( )A.若4πα≠,则tan 1α≠ B.若4πα=,则tan 1α≠C.若tan 1α≠,则4πα≠ D.若tan 1α≠,则4πα=3.曲线12x y e =在点2(4,)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A.29e 2B.24e C.22eD.2e4.“0a ≤”是“函数()(1)f x ax x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若21()ln(2)2f x x b x =-++在(1,)-+∞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D.[1,)-+∞6.函数2()cos f x x x =在区间[0,4]上的零点个数为( ) A.3 B.4 C.5 D.67.已知函数21()()log 3x f x x =-,若实数0x 是方程()0f x =的解,且100x x <<,则1()f x 的值为( )A.恒为正值B.等于0C.恒为负值D.不大于08.[]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若()f x '是函数()ln ||f x x =导函数,设()()()g x f x f x '=⋅,则函数[()][()]y g x g x =+-的值域是( ) A .{1,0}- B .{0,1}C .{0}D .{}偶数9.若函数()(01)x x f x ka a a a -=->≠且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log ()a g x x k =+的图象是( )A. B. C. D.10.已知a 为常数,函数()(ln )f x x x ax =-有两个极值点1212,()x xx x <,则( )A.121()0,()2f x f x >>-B.121()0,()2f x f x <<-C.121()0,()2f x f x ><- D.121()0,()2f x f x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x x f x e=,定义1()()f x f x '=,21()[()]fx f x '=,…,1()[()]n n f x f x +'=,*n ∈N .经计算11()x x f x e-=,22()x x f x e-=,33()x x f x e-=,…,照此规律,则()n f x = .12.已知函数||()x a f x e -=(a 为常数).若()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 13.已知2()y f x x =+是奇函数,且(1)1f =,若()()2g x f x =+,则(1)g -=_______.14.已知ln x π=,5log 2y =,12z e -=,则x 、y 、z 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15.已知ln ,0()(22),0txx x f x t e dt x >⎧⎪=⎨+-≤⎪⎩⎰ ,则函数()f x 的零点的个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6. 已知函数()lg(1)lg(1)f x x x =--+ (Ⅰ)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 (Ⅱ)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Ⅲ)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f x 是减函数.17. 已知函数)1(52)(2>+-=a ax x x f .(Ⅰ)若)(x f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是],1[a ,求实数a 的值; (Ⅱ)若)(x f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且对任意的1x ,]1,1[2+∈a x ,总有12|()()|4f x f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甲方是一农场,乙方是一工厂.由于乙方生产需占用甲方的资源,因此甲方有权向乙方索赔以弥补经济损失并获得一定净收入,在乙方不赔付甲方的情况下,乙方的年利润x (元)与年产量t (吨)满足函数关系x =.若乙方每生产一吨产品必须赔付甲方S 元(以下称S 为赔付价格).(Ⅰ)将乙方的年利润W (元)表示为年产量t (吨)的函数,并求出乙方获得最大利润的年产量;(Ⅱ)甲方每年受乙方生产影响的经济损失金额20.002y t =(元),在乙方按照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进行生产的前提下,甲方要在索赔中获得最大净收入,应向乙方要求的赔付价格S 是多少?19.已知函数x ax x f ln 1)(--=(R a ∈). (Ⅰ)讨论函数)(x f 的单调性;(Ⅱ)若函数)(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不等式2)(-≥bx x f 对任意),0(+∞∈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0. 已知函数()ln f x x ax =-,a 为常数.(Ⅰ)若函数()f x 在1x =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求a 的值;(Ⅱ)当=1a 时,试比较()f m 与1f m ⎛⎫⎪⎝⎭的大小;(Ⅲ)若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1x 、2x ,试证明212x x e >.陕西师大附中高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答题纸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陕西师大附中高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6. 已知函数()lg(1)lg(1)f x x x =--+ (Ⅰ)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 (Ⅱ)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Ⅲ)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f x 是减函数. 解:(Ⅰ)由1010x x ->⎧⎨+>⎩得:11x -<<.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 (Ⅱ)()lg(1)lg(1)()f x x x f x -=+--=-,()f x ∴为奇函数.(Ⅲ)任取12,(1,1)x x ∈-,当12x x <时,1211x x ->-,1211x x +<+12lg(1)lg(1)x x ∴->-,12lg(1)lg(1)x x -+>-+1122lg(1)lg(1)lg(1)lg(1)x x x x ∴--+>--+,12()()f x f x ∴>.故,函数()f x 是减函数.17. 已知函数)1(52)(2>+-=a ax x x f .(Ⅰ)若)(x f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是],1[a ,求实数a 的值; (Ⅱ)若)(x f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且对任意的1x ,]1,1[2+∈a x ,总有12|()()|4f x f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Ⅰ)222()25()5f x x ax x a a =-+=-+-,∴函数)(x f 图像的对称轴为:x a =.()f x ∴在],1[a 上递减.(1)()1f af a =⎧∴⎨=⎩,即212551a a a -+=⎧⎨-=⎩,解得:2a =. (Ⅱ)()f 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2a ∴≥ 1(1)a a a ∴-≥+-,∴()f x 在[]1,1a +上的最大值为(1)62f a =-,最小值为2()5f a a =-.由题意得:(1)()4f f a -≤,即262(5)4a a ---≤,解得:13a -≤≤. 又2,23a a ≥∴≤≤.18.甲方是一农场,乙方是一工厂.由于乙方生产需占用甲方的资源,因此甲方有权向乙方索赔以弥补经济损失并获得一定净收入,在乙方不赔付甲方的情况下,乙方的年利润x (元)与年产量t (吨)满足函数关系x =.若乙方每生产一吨产品必须赔付甲方S 元(以下称S 为赔付价格).(Ⅰ)将乙方的年利润W (元)表示为年产量t (吨)的函数,并求出乙方获得最大利润的年产量;(Ⅱ)甲方每年受乙方生产影响的经济损失金额20.002y t =(元),在乙方按照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进行生产的前提下,甲方要在索赔中获得最大净收入,应向乙方要求的赔付价格S 是多少?解:(Ⅰ)W St =-,(0)t >W S'=-,由0W '>得:210000()t S <<;由0W '<得:21000()t S >.所以,函数()W t 在221000(0,)S 上递增,在221000(,)S +∞上递减.故,当221000t S=时,函数()W t 取得最大值.(Ⅱ)设甲方获得的净收入为V .则20.002V St t =-,由(Ⅰ)得:221000t S=,代入上式得:224100020001000V S S ⨯=-则2351000(8000)S V S⨯-'=,由0V '>得:020S <<;由0V '<得:20S >; 所以,函数()V t 在(0,20)上递增,在(20,)+∞上递减. 故,当20S =时,函数()V t 取得最大值.19.已知函数x ax x f ln 1)(--=(R a ∈). (Ⅰ)讨论函数)(x f 的单调性;(Ⅱ)若函数)(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不等式2)(-≥bx x f 对任意),0(+∞∈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解:(Ⅰ)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1()ax f x a x x-'=-=. 若0a ≤,则()0f x '<,()(0,)f x ∴+∞在上递减;若0a >,则由()0f x '>得:1x a>;由()0f x '<得:10x a<<.所以,()f x 在1(0,)a上递减,在1(,)a+∞递增.(Ⅱ)因为函数)(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所以(1)0f '=,即10a -=,解得:1a =.()1ln f x x x ∴=--. 由2)(-≥bx x f 得:1ln 2x x bx --≥-,0x >,1ln 1xb x x∴≤+-. 令1ln ()1x g x xx=+-,则2ln 2()x g x x-'=由()0g x '>得:2x e >;由()0g x '<得:20x e <<. 所以,()g x 在2(0,)e 上递减,在2(,)e +∞递增.2min 21()()1g x g e e ∴==-,211b e∴≤-.20. 已知函数()ln f x x ax =-,a 为常数.(Ⅰ)若函数()f x 在1x =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求a 的值;(Ⅱ)当=1a 时,试比较()f m 与1f m ⎛⎫⎪⎝⎭的大小;(Ⅲ)若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1x 、2x ,试证明212x x e >. 解:(Ⅰ)1()f x a x'=-,由题意得:(1)0f '=,10a ∴-=,1a ∴=.(Ⅱ)当1a =时,()ln f x x x =- 令1()()()g m f m f m =-,则1()2ln g m m m m=-+.22221(1)()10m g m m m m --'=--=<()g m ∴在(0,)+∞上递减,又(1)0g =∴当01m <<时,()0g m >,1()()f m f m∴>;当1m =时,()0g m =,1()()f m f m∴=;当1m >时,()0g m <,1()()f m f m∴<.(Ⅲ)12,x x 为函数()f x 的两个零点.不妨设12x x >.1122ln 0ln 0x ax x ax -=⎧∴⎨-=⎩,1212ln ln ()x x a x x ∴+=+①,1212ln ln ()x x a x x -=-②. 要证:212x x e >;即证:12ln 2x x >; 即证:12ln ln 2x x +> 由①,即证:12()2a x x +> 因为120,0x x >>,即证:122a x x >+.由②得:1212ln ln x x a x x -=-,即证:121212ln ln 2x x x x x x ->-+因为12x x >,即证:1212122()ln ln x x x x x x -->+即证:1121222(1)ln 1x x x x x x ->+ 令12x t x =,则1t >.即证:2(1)ln 1t t t ->+即证:2(1)ln 01t t t -->+令2(1)()ln 1t h t t t -=-+,则22(1)()0(1)t h t t t -'=>+, 所以,()h t 在(1,)+∞上递增.()(1)h t h ∴>,()0h t ∴>. 所以,2(1)ln 01t t t -->+.故,结论成立.。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图中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C.M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2.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自由滑行。

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m,滑行的时间为5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 )A.3km/h B.3m/s C.6km/h D.6m/s3.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4.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A.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当物体浮在水中时,所受重力比在地面上时要小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6.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B .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C .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D .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7.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杆的两端。

现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C .水平力F 变大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8.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电梯匀加速上升,且3g a =B .电梯匀加速下降,且3g a =C .电梯匀减速上升,且2g a = D .电梯匀减速下降,且2g a = 9.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 N 、4 N 和5 N 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 .0 N ,11 NB .1 N ,11 NC .1 N ,9 ND .0 N ,9 N10.如图所示,一电梯在缆绳的拉动下向下做减速运动,则( )A .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B.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缆绳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对马没有拉力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只有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12.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13.小明回老家过年时恰逢亲成家建房,工人正在给房屋上梁只见工人用铁锤竖直向上连续敲击木楔,木楔缓慢地将横梁抬起,如图所示开始时绳子与墙壁的夹角α小于木楔的尖角β,若不考虑横梁与木楔之间的摩擦,在α还未超过β的过程中()A.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 B.绳子拉力变大,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不变C.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小 D.绳子拉力变小,墙壁与木楔的摩擦力变大14.如图所示,气球静止时对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浮力作用B.受重力、绳子拉力作用C.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作用力D.受重力、空气浮力、空气作用力及绳子拉力作用15.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后3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2v,则物体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3v/4 B.3v/2 C.v D.2v/316.在下列叙述中,哪些是表示时间的?()A.上学途中用了40分钟B.下午5点30分放学C.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D.晚上10点30分睡觉17.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法B.控制变量法C.放大法D.等效替代法18.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撤去拉力,第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v=8m/s;a=0 B.v=8m/s;a=2m/s2C.v=10m/s;a=0 D.v=10m/s;a=2m/s2 19.如图,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力的个数()A.可能是两个B.可能是三个C.可能是四个D.一定是四个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 连接;B 物块在斜面上紧靠着A 但不粘连。

陕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陕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陕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一下·淮北期末) 已知sinα= ,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tanα的值等于()A . ﹣B . ﹣C .D .2. (2分)在中,若,则的形状一定是()A . 等边三角形B . 不含角的等腰三角形C . 钝角三角形D . 直角三角形3. (2分)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①与;②与;③与;④与。

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①④4. (2分)(2020·甘肃模拟) 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倡导的“ 优选法”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就是黄金分割比的近似值,黄金分割比还可以表示成,则()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4题;共14分)5. (1分) (2016高一下·珠海期末) 已知扇形的弧长是6cm,面积是18cm2 ,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6.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终边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的所有角的集合用弧度制表示为________.7. (1分)(2017·成都模拟) 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P(x,)为其终边上一点,且,则x的值是________.8.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若角与角终边相同(始边相同且为轴正半轴),且,则 ________.9. (1分) (2017高二下·鸡西期末) 已知已知sin ,α∈ ,则sin(π+α)等于________10. (1分) (2018高一下·临沂期末) ________.11. (1分)求值sin215°+cos275°+sin15°cos75°=________.12. (1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末) 已知α,β是锐角,tanα,tanβ是方程x2﹣5x+6=0的两根,则α+β的值为________.13. (1分)已知点P(1,2)在α终边上,则=________14.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化简: ________.15. (1分) (2017高三下·长宁开学考) 已知tanθ=2,则sin2θ+sec2θ的值为________.16. (1分) (2017高二上·莆田月考) 将曲线按伸缩变换公式变换后得到曲线,则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值为________.17. (1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月考) 已知则 ________.18. (1分) (2020高三上·黄浦期末) 已知为第二象限的角, ,则 ________.三、解答题 (共5题;共40分)19. (15分) (2018高三上·通榆期中) 已知点在角的终边上,且,(1)求和的值;(2)求的值。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手机导航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17.4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km,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走常规路线的19.8km指的是位移B.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C.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D.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2.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3.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和路程B.时间和时刻C .力和加速度D .平均速度和速率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 与小车的质量M 应满足的关系是( )A .m 远大于MB .m 远小于MC .m 略大于MD .m 略小于M6.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 .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7.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 ,指的是平均速度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 ,指的是平均速度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 ,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8.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 ,用时65s ,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A .路程、时刻B .位移、时刻C .路程、时间间隔D .位移、时间间隔 9.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 ,则 A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21 )B .物体通过2h 处的速度为 2vC .物体经过 2t时的速度为2v D .物体经过前 2t 和后 2t 的位移之比为 1: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 .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 .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11.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小是4NB.最大是9NC.可能是4ND.可能是9N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石块重10N,使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则()A.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地球B.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石块C.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D.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石块发生形变产生的13.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用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精品】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

【精品】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一(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

=( )
A.1 B.﹣ 1 C.0 D.± 1
5.(3 分)满足条件 { a} ?A? { a,b,c,d} 的集合 A 的个数是( )
A.5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
6.(3 分)若集合 A={ x| kx2+4x+4=0}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k 的值为(

A.0 或 1 B.1 C. 0 D.k<1
)的图象.
第 1 页(共 15 页)
A.y=3( x+2) 2+2 B. y=3(x﹣2)2+2 C.y=3(x+2) 2 D. y=3( x﹣ 2) 2 11.( 3 分)已知函数 f(x)=x2﹣2x+3 在闭区间 [ 0,m] 上的值域是 [ 2,3] ,则实
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0,2] C.(﹣∞,﹣ 2] D.[ 1, 2]
7.(3 分)已知集合 A 中有 10 个元素, B 中有 6 个元素,全集 U 有 18 个元素,
A∩B≠?.设集合 CU(A∪B)有 x 个元素,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3≤x≤8,且 x∈ N B.2≤x≤8,且 x∈N
C.8≤x≤12,且 x∈N D.10≤x≤ 15,且 x∈N
8.(3 分)设函数 f( x﹣ 1)的定义域为 [ ﹣1,3] ,则函数 f (x+2)的定义域为
15.(3 分)已知集合 A={ a,b} ,B={ c,d,e} ,则从 A 到 B 的不同映射有
. 个.
16.( 3 分)若幂函数 f (x)=x
(m∈ Z)的图象与坐标轴无公共点,且
关于原点对称,则实数 m 的取值集合为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陕西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考试试题(理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烧结粘土制陶瓷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明矾溶于水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 可杀菌消毒 B .氯水可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C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D .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3.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和环保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制取氯气时为防止中毒应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 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金属钠着火时应使用沙土盖灭4.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6g 3CaCO 与32Mg N 的混合物所含质子数为A 0.3NB .0.3mol /L 的24Na SO 溶液中含有Na +和24SO -的总数目为A 0.9NC .标准状况下,422.4LCCl 所含的氯原子数目为A 4ND .221molNa O 与足量的2H 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5.以下物质必须贮存在具有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的是①KOH 溶液②23Na SiO 溶液③盐酸④氢氟酸⑤澄清石灰水⑥液溴⑦苏打溶液( ) A .①⑤⑦B .①②⑤⑦C .①②④⑤⑦D .②③④⑥6.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固体A .2CO 、2SO 、CO 都是酸性氧化物B .2Na O 、23Al O 、CuO 都是碱性氧化物C .HCl 、HClO 、4HClO 都是强酸D .3CH COOH 、3HNO 、HSCN 都是一元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硅胶常用做实验时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C .纯净的硅可做光导纤维的原料D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9.20C 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31.174g cm -⋅,物质的量浓度为14.0mol L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5C 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14.0mol L -⋅B .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74.5 4.0100%1.1741000⨯⨯⨯C .20C 时,密度小于31.174g cm -⋅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在恢复到20C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31.174g cm -⋅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盐水克导电,所以食盐水是电解质 B .3NH 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3NH 电解质 C .蔗糖溶于水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D .4BaSO 投入水中,导电性极弱,所以4BaSO 是弱电解质 11.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是盐酸B .气体通过无水4CuSO ,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 .向某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24SO -D .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含23CO - 12.只有一种试剂可区别24Na SO 、2MgCl 、2FeCl 、243Al (SO )、424(NH )SO 五中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2Ba(OH)B .24H SOC .NaOHD .3AgNO1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14.已知4NaBH 溶于水并和水反应:4222NaBH 2H O NaBO 4H ++↑。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陕西师大附中高中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9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卷请自行保留。

第Ⅰ卷本卷共9小题,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檐.头(yán)荆.棘(jīn)虱.子(shī)悄.无声息(qiāo)B.叱.骂(chì)漂泊.(bó)凌侮.(wǔ)咄.咄逼人(duō)C.讴.歌(ōu)愤懑.(mèn)骨髓.(suí)载.歌载舞(zǎi)D.俘虏.(nǔ)瞋.目(chēn)慷慨.(kǎi)嘉言懿.行(yī)2、下列各项中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脉络荡漾纲举目张剑拔驽张B.斑斓彷徨陶冶性情感人肺腹C.惆怅河畔峥嵘岁月忸怩不安D.寂寥派遣图穷匕现仰天长叹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3分)A.我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在党中央“共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下,纷纷在工作之余放弃休息时间,走进周边厂矿企业和居民小区,与广大市民共叙天伦之乐....。

B.作为播音员,他谦虚与博学的工作态度,常常使听众如和故人对坐,听着娓娓动听....的言谈,整个心灵都被抓住了。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D.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势必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简单地终止网络技术的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B .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稻谷变霉,上级领导为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处分,并赔偿全部损失。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1月月考考试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的半圆弧由A 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 . 4R ,2πR 向东B .4R 向东,2πR 向东C .4πR 向东,4RD .4R 向东,2πR2.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1-B .23-C .312-D .1-3 3.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 2)A .530NB .500NC .450ND .470N4.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 .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 .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 .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D .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7.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B .0012t vt t ⎛⎫- ⎪⎝⎭C .202t t vD .()202v t t t- 8.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B .某人用15s 跑完100mC .我们下午2∶00开始上课D .唐山开往北京的4420次列车于16∶40从唐山站发车9.图(a )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 A 缓慢移动到 B ,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10.如图是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 -t 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1s 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在0~3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C .1~3s 内物体加速度是5~6s 内加速度的2倍D .0~6s 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1m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B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是5 m/s12.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 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A .①②④⑤⑥B .①⑤⑥⑦⑧C .④⑤⑥⑦⑧D .①④⑤⑦⑧1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爱因斯坦D .牛顿14.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反B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同C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反D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同1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 .用GPS 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 .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 .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16.东阳中学教学楼之间种着好几棵橙子树,每当橙子成熟的时候,很多同学看了都会流口水.一般橙子树高在二个正常成年人身高左右,当橙子树顶部有一个成熟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碰撞.试估算橙子落地的速度约为A .7m/sB .8m/sC .9m/sD .10m/s17.如油画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B .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C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 .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1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D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19.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汽车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20.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点,相距20 cm ,一质点在一恒定的合外力作用下沿a 向b 做直线运动,经过0.2 s 的时间先后通过a 、b 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 、b 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大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小于1 m/sB .若力的方向由a 向b ,则小于1 m/s ;若力的方向由b 向a ,则大于1 m/sC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D .无论力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根据图象可求出( )A .物体的初速率v 0=3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 .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x 小=1.44mD .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不会沿斜面下滑22.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都是m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μ,B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A 、B 、C 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 不能超过32μmg B .当力F =μmg 时,A 、B 间的摩擦力为34mg μ C .无论力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4μg D .当力F > 72μmg 时,B 相对A 滑动 23.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34H 处相遇,如果g 、v 0为已知量,则( )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2v t g=B .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仍在上升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02v 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202v H g=,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v 0 24.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均为m ,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对A 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 (F >2mg )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撤去力F ,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F N 的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刚撤去力F 时,F N =2mg F +B .弹簧弹力大小为F 时,F N =2F C .A 、B 的速度最大时,F N =mgD .弹簧恢复原长时,F N =0 25.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 点,小球静止在M 点,N 为 O 点正下方一点,ON 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N 点固定一铁钉,铁钉位于橡皮筋右侧.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 ,使小球沿以MN 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 运动,P 为圆弧上的点,角 PNM 为60°.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下列正确的是( )A .在P 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12mg B .在P 点时拉力F 大小为32mg C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先变大后变小D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26.如图所示为某一传送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70,传送带以4m/s 的速率顺时针运转.某时刻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度的放上一质量为l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传送带上端A 与下端B 距离为3.5m ,则小物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g=l0m/s 2,sin37°=0.6,cos37°=0.8)A .运动的时间为2sB .小物块对皮带做的总功为0C .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位移为1.5mD .小物块与皮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3J27.如图所示,竖直方向上的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 =BC =CD =DE ,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的过程中速度增量相等B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232BCDE v v v v =C .物体从A 点运动到E 点的全过程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经过各段的时间之比:::1:3:5:7AB BC CD DE t t t t =28.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位移是6 m ,第7秒内的位移是10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是3.5 m/s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4 m/s2D.质点在4.5秒末的瞬时速度是8 m/s三、实验题29.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題,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到地面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时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否则就不能研究运动员的动作,A错;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动轨道时,飞船的大小相对于轨道很小,可看做质点,B对;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到地面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时,不能忽略其形状,故不能当做质点,C错;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故不能将火车看做质点,D错。

考点: 质点。

【名师点睛】对质点的理解1.质点不同于几何中的“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具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的区别.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它是抓住了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忽略了次要因素——大小和形状,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3.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 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C. 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是零D. 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沿单向的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是相等的,选项A错误;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例如在圆形跑道上跑一周,选项C错误;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只能小于或等于路程,不可能大于路程,选项D错误;故选B.考点:路程和位移【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明确:位移是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路程描述的是物体经过的轨迹的长度,为标量,只有大小。

2018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3分)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A.支出20元B.收入20元C.支出80元D.收入80元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是()A.B.C.D.3.(3分)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A.m3+m2=m5B.m5÷m2=m3C.(2m)3=6m3D.(m+1)2=m2+14.(3分)如图,直线m∥n,直角三角板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α的余角等于()A.19°B.38°C.42°D.52°5.(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经过点A(1,2m),则下列坐标对应的点也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是()A.(2,1)B.(﹣1,2)C.(2,4)D.(﹣2,﹣1)6.(3分)如图,在△ABC中,∠A=36°,∠C=72°,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A.2B.3C.4D.57.(3分)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6cm,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C⊥AB,E是BC中点,△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则AE的长度为()A.3cm B.4cm C.5cm D.8cm9.(3分)如图,B、C是⊙A上的两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交于E、F两点,与线段AC交于D点.若∠BFC=20°,则∠DBC=()A.30°B.29°C.28°D.20°10.(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4可由抛物线y=x2+4x+3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则m的最小值为()A.3B.4C.5D.6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3分)因式分解:a3﹣4a=.12.(3分)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B.运用科学计算器比较大小:sin37.5°.13.(3分)对于函数y=,当函数值y<﹣3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4.(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3,将矩形ABCD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GBEF,点A落在矩形ABCD的边CD上,连接CF,则CF的长是.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5分)计算:﹣|1﹣|+2018016.(5分)化简:(1+)÷.17.(5分)如图,已知⊙O,用尺规作⊙O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写出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8.(5分)为纪念古田会议80周年,我市某中学团委拟组织学生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为此,该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就“你是否喜欢红歌”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这次随机抽取了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2)确定统计表中a、b的值:a=,b=;(3)在统计图中“喜欢”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度;(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全校态度为“非常喜欢”的学生有人.19.(7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D和CD上的点,且AE=CF.连接AF、CE交于点G.求证:点G在BD上.20.(7分)某高中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的学生板凳的正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BA=CD,BC=20cm,BC、EF平行于地面AD且到地面AD的距离分别为40cm、8cm.为使板凳两腿底端A、D之间的距离为50cm,那么横梁EF应为多长?(材质及其厚度等暂忽略不计).21.(7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是气温x(℃)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的音速:(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气温x=23℃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响,那么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约相距多远?22.(7分)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23.(8分)如图,AB为⊙O直径,C为⊙O上一点,点D是的中点,DE⊥AC于E,DF ⊥AB于F.(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OF=4,求AC的长度.24.(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1)(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1)求A、B、C的坐标;(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PBA=60°,求点P的坐标.25.(12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因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BC=10,点O是△ABC的外心,求点O和点A之间的距离.(2)如图2,在△ABC中,∠BAC=45°,AD⊥BC于点D,已知BD=6,CD=4,求AD的长.(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240°,∠C=3∠A,BD=10,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2018年陕西师大附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3分)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A.支出20元B.收入20元C.支出80元D.收入80元【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解答】解:根据题意,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则﹣80表示支出80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左视图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是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几何体来判断三视图,还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3.(3分)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A.m3+m2=m5B.m5÷m2=m3C.(2m)3=6m3D.(m+1)2=m2+1【分析】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不能合并,不符合题意;B、原式=m3,符合题意;C、原式=8m3,不符合题意;D、原式=m2+2m+1,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3分)如图,直线m∥n,直角三角板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α的余角等于()A.19°B.38°C.42°D.52°【分析】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DCA=∠F AC=38°,∠α=∠DCB,求出即可.【解答】解:过C作CD∥直线m,∵m∥n,∴CD∥m∥n,∴∠DCA=∠F AC=52°,∠α=∠DCB,∵∠ACB=90°,∴∠α=90°﹣52°=38°,则∠a的余角是5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作出辅助线是关键.5.(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经过点A(1,2m),则下列坐标对应的点也在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是()A.(2,1)B.(﹣1,2)C.(2,4)D.(﹣2,﹣1)【分析】先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1+m)x的图象经过点A(1,2m),∴代入得:2m=(1+m)×1,解得:m=1,即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2x,A、把(2,1)代入y=2x得:左边=1,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点(2,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把(﹣1,2)代入y=2x得:左边=2,右边=﹣2,左边≠右边,所以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点(﹣1,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把(2,4)代入y=2x得:左边=4,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把(﹣2,﹣1)代入y=2x得:左边=﹣1,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点(﹣2,﹣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能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6.(3分)如图,在△ABC中,∠A=36°,∠C=72°,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A.2B.3C.4D.5【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各个角即可判断.【解答】解:∵∠A=36°,∠C=72°,∴∠ABC=180°﹣72°﹣36°=72°,∴∠ABC=∠C,∴△ABC是等腰三角形,∵DE∥BC,∴∠AED=∠ABC,∠ADE=∠C,∴∠AED=∠ADE,∴△AED是等腰三角形,∵BD平分∠ABC,∴∠ABD=∠DBC=36°,∴∠A=∠ABD=36°,∠EDB=∠EBD=36°,∴△ABD,△BDE都是等腰三角形,∵∠C=∠BDC=72°,∴△BD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5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3分)一次函数y=kx+b满足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得:k<0,又kb<0,则b>0.再根据k,b的符号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解答】解:根据y随x的增大而减小得:k<0,又kb<0,则b>0,故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能够根据k,b的符号正确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6cm,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C⊥AB,E是BC中点,△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则AE的长度为()A.3cm B.4cm C.5cm D.8cm【分析】由▱ABCD的周长为26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可得AB+AD=13cm,AD﹣AB=3cm,求出AB和AD的长,得出BC的长,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的周长为26cm,∴AB+AD=13cm,OB=OD,∵△AOD的周长比△AOB的周长多3cm,∴(OA+OD+AD)﹣(OA+OB+AB)=AD﹣AB=3cm,∴AB=5cm,AD=8cm.∴BC=AD=8cm.∵AC⊥AB,E是BC中点,∴AE=BC=4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A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3分)如图,B、C是⊙A上的两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交于E、F两点,与线段AC交于D点.若∠BFC=20°,则∠DBC=()A.30°B.29°C.28°D.20°【分析】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BAC=4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推知AD=BD,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求∠ABD、∠ABC的度数,从而得到∠DBC.【解答】解:∵∠BFC=20°,∴∠BAC=2∠BFC=40°,∵AB=AC,∴∠ABC=∠ACB==70°.又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BD,∴∠A=∠ABD=40°,∴∠DBC=∠ABC﹣∠ABD=70°﹣40°=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0.(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4可由抛物线y=x2+4x+3平移m(m >0)个单位长度得到,则m的最小值为()A.3B.4C.5D.6【分析】求得顶点坐标,根据顶点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y=x2+4x+3=(x+2)2﹣1,∴其顶点为(﹣2,﹣1),∵y=x2﹣2x+4=(x﹣1)2+3,∴其顶点为(1,3),∴抛物线y=x2﹣2x+4可由抛物线y=x2+4x+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m==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求得顶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11.(3分)因式分解:a3﹣4a=a(a+2)(a﹣2).【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a,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a3﹣4a=a(a2﹣4)=a(a+2)(a﹣2).故答案为:a(a+2)(a﹣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2.(3分)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B.运用科学计算器比较大小:>sin37.5°.【分析】A.由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且一个外角是40°求解可得;B.利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出和sin37.5°的值可得答案.【解答】解:A.∵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且一个外角是40°,∴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40=9,故答案为:9;B.∵≈0.6180,sin37.5°≈0.6088,∴>sin37.5°,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器﹣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多边形的性质和计算器的使用.13.(3分)对于函数y=,当函数值y<﹣3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分析】先求出y=﹣1时x的值,再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当y=﹣3时,x=﹣,∴当函数值y<﹣3时,﹣<x<0.故答案为:﹣<x<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3,将矩形ABCD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GBEF,点A落在矩形ABCD的边CD上,连接CF,则CF的长是.【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BG=AB=5,GF=AD=3,由勾股定理可求CG=4,由余角的性质可得∠GBC=∠CGF,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GM=,由勾股定理可求FM和CF的值.【解答】解:如图,设点A落在矩形ABCD的边CD上于点G,过点F作FM⊥CD于点M,∵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5,∠C=90°,AD=BC=3,∵旋转∴BG=AB=5,GF=AD=3,在Rt△BCG中,CG==4∵∠BCG+∠FGC=90°,∠GBC+∠BCG=90°,∴∠GBC=∠CGF∴cos∠GBC=cos∠FGC=∴∴GM=∴CM=CG﹣GM=,MF==C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计78分,解答应写出过程)15.(5分)计算:﹣|1﹣|+20180【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6.(5分)化简:(1+)÷.【分析】先计算括号里的,再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化简.【解答】解:原式=====a+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注意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17.(5分)如图,已知⊙O,用尺规作⊙O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写出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分析】画圆的一条直径AC,作这条直径的中垂线交⊙O于点BD,连结ABCD就是圆内接正四边形ABCD.【解答】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杂作图和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掌握中心角相等且都相等90°的四边形是正四边形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18.(5分)为纪念古田会议80周年,我市某中学团委拟组织学生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为此,该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就“你是否喜欢红歌”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这次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2)确定统计表中a、b的值:a=0.45,b=70;(3)在统计图中“喜欢”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126度;(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全校态度为“非常喜欢”的学生有900人.【分析】根据“一般”、“不知道”的总人数,与总频率可求得总人数;在根据频数、频率之间的关系,可得a b的值;根据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的度数与360°的比;可得(3)的答案;(4)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解答】解:(1)∵“一般”、“不知道”的总人数为30+10=40,两种的总频率为0.20,∴总人数为=200;(2)a==0.45,b=200×0.35=70;(3)“喜欢”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0.35×360°=126°;(4)读表可得:态度为“非常喜欢”的学生占0.45;则可估计全校态度为“非常喜欢”的学生有2000×0.45=900.【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的能力;涉及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与特点,即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19.(7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D和CD上的点,且AE=CF.连接AF、CE交于点G.求证:点G在BD上.【分析】欲证明点G在BD上.只要证明∠ABG=∠CBG即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DA=DC=AB=BC∵AE=CF,∴DE=DF,∵∠ADF=∠CDE,∴△ADF≌△CDE(SAS),∴∠DAF=∠DCG,∠AFD=∠CED,∴∠AEG=∠CFG,∵AE=CF,∠EAG=∠FCG,∴△EAG≌△FCG(ASA),∴AG=CG,∵BA=BC,BG﹣=BG,AG=CG,∴△BGA≌△BGC(SSS),∴∠ABG=∠CBG,∴点G在对角线BD上.【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7分)某高中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的学生板凳的正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BA=CD,BC=20cm,BC、EF平行于地面AD且到地面AD的距离分别为40cm、8cm.为使板凳两腿底端A、D之间的距离为50cm,那么横梁EF应为多长?(材质及其厚度等暂忽略不计).【分析】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AH=DG,EM=NF,先求出AH、GD的长度,再由△BEM∽△BAH,可得出EM,继而得出EF的长度.【解答】解:过点B作BH⊥AD于点H,交EF于点M,过点C作CG⊥AD于点G,交EF于点N,由题意得,MH=8cm,BH=40cm,则BM=32cm,∵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50cm,BC=20cm,∴AH=(AD﹣BC)=15cm.∵EF∥AD,∴△BEM∽△BAH,∴=,即=,解得:EM=12,故EF=EM+NF+BC=2EM+BC=44cm.答:横梁EF应为44cm.【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及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这些是需要我们熟练记忆的内容.21.(7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m/s)是气温x(℃)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的音速:(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气温x=23℃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s后才听到声响,那么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约相距多远?【分析】(1)先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取2组x,y的值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把x的值代入(1)中所求的代数式可求出对应的y值,从而判断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约相距约1724m.【解答】解:(1)设y=kx+b,,∴k=,∴y=x+331;(2)当x=23时,y=×23+331=344.8,∴5×344.8=1724.∴此人与烟花燃放地相距约1724m.【点评】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列出解析式,再把对应值代入求解,并会根据图示得出所需要的信息.22.(7分)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1)中的树状图,可求得一次打开锁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分别用A与B表示锁,用A、B、C、D表示钥匙,画树状图得:则可得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2)∵一次打开锁的有2种情况,∴一次打开锁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8分)如图,AB为⊙O直径,C为⊙O上一点,点D是的中点,DE⊥AC于E,DF ⊥AB于F.(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OF=4,求AC的长度.【分析】(1)先连接OD、AD,根据点D是的中点,得出∠DAO=∠DAC,进而根据内错角相等,判定OD∥AE,最后根据DE⊥OD,得出DE与⊙O相切;(2)先连接BC交OD于H,延长DF交⊙O于G,根据垂径定理推导可得OH=OF=4,再根据AB是直径,推出OH是△ABC的中位线,进而得到AC的长是OH长的2倍.本题也可以过O作OM⊥AC于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垂径定理进行求解.【解答】解:(1)DE与⊙O相切.证明:连接OD、AD,∵点D是的中点,∴=,∴∠DAO=∠DAC,∵OA=OD,∴∠DAO=∠ODA,∴∠DAC=∠ODA,∴OD∥AE,∵DE⊥AC,∴DE⊥OD,∴DE与⊙O相切.(2)解法1:连接BC交OD于H,延长DF交⊙O于G,由垂径定理可得:OH⊥BC,==,∴=,∴DG=BC,∴弦心距OH=OF=4,∵AB是直径,∴BC⊥AC,又∵OH∥AC,∴OH是△ABC的中位线,∴AC=2OH=8.解法2:如图,过O作OM⊥AC于M,则四边形DOME是矩形,∴∠DOM=90°,又∵DF⊥AB,∴∠FDO+∠FOD=∠MOA+∠FOD=90°,∴∠FDO=∠MOA,在△FDO和△MOA中,,∴△FDO≌△MOA(AAS),∴AM=OF=4,又∵OM⊥AC,∴AC=2AM=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垂径定理的运用,在判定一条直线为圆的切线时,当已知条件中明确指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通常连接过该公共点的半径,证明该半径垂直于这条直线.本题也可以根据△ODF与△ABC相似,求得AC的长.24.(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1)(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1)求A、B、C的坐标;(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PBA=60°,求点P的坐标.【分析】(1)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C的坐标;(2)由点A,B,C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出AB,AC,BC的长度,结合AC2+BC2=AB2,可得出△ABC为直角三角形;(3)设边PB与y轴交于点M,由OB的长度及∠PBA=60°可得出点M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BM的解析式,联立直线B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1)当x=0时,y=﹣×1×(﹣3)=,∴点C的坐标为(0,);当y=0时,﹣(x+1)(x﹣3)=0,解得:x1=﹣1,x2=3,∴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0).(2)∵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AC=2,BC=2,AB=4,∴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3)设边PB与y轴交于点M,如图所示.在Rt△BOM中,OB=3,∠MBO=60°,∴OM=OB•tan60°=3,∴点M的坐标为(0,3)或(0,﹣3).当点M的坐标为(0,﹣3)时,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kx+b,将B(3,0),M(0,﹣3)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3.联立直线B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舍去),∴点P的坐标为(﹣4,﹣7);同理,当点M的坐标为(0,3)时,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3,联立直线BM和抛物线的解析式成方程组,得:,解得:,(舍去),∴点P的坐标为(2,).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4,﹣7)或(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A,B,C的坐标;(2)由点A,B,C的坐标,找出AC2+BC2=AB2;(3)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直线PB(BM)的解析式.25.(12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因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BC=10,点O是△ABC的外心,求点O和点A之间的距离.(2)如图2,在△ABC中,∠BAC=45°,AD⊥BC于点D,已知BD=6,CD=4,求AD的长.(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240°,∠C=3∠A,BD=10,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分析】(1)由题意可知OA=OB=OC,所以O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同时O也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O为边AB和边BC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再根据中位线的相关结论,可得OA的长.(2)如图,过B作BE⊥AC,垂足为E交AD于F,由∠BAC=45°可以得到BE=AE,再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FE≌△BCE,可以得到AF=BC=10,而∠FBD=∠DAC,又∠BDF=∠ADC=90°,由此可以证明△BDF∽△ADC,所以FD:DC=BD:AD,设FD长为x,则可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FD,AD的长.(3)由四边形内角和=360°,可得∠A+∠C=120°,再根据∠C=3∠A,可得,∠C =90°.由于四边形ABCD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三角形BCD的面积,可知当三角形BCD是以B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面积最大,三角形ABD是顶角为30°,底边为BD的等腰三角形时面积最大,再根据相关数据求出最大面积即可.【解答】解:(1)如图,作AD⊥BC于D,CE⊥AB于E,AD与CE相交于点O,连结DE∵△ABC是等边三角形∴BD=CD,AE=BE∴∴∴∵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2)解:如图,过B作BE⊥AC,垂足为E交AD于F∵∠BAC=45°∴BE=AE,∵∠C+∠EBC=90°,∠C+∠EAF=90°,∴∠EAF=∠EBC,在△AFE与△BCE中,∴△AFE≌△BCE(ASA)∴AF=BC=BD+DC=10,∠FBD=∠DAC,又∵∠BDF=∠ADC=90°∴△BDF∽△ADC∴FD:DC=BD:AD设FD长为x,则x:4=6:(x+10),解得x=2,即FD=2∴AD=AF+FD=10+2=12.答:AD长为12.(3)由四边形内角和=360°,可得∠A+∠C=120°,再根据∠C=3∠A,可得,∠C =90°,∠A=30°∵S四边形ABCD=S△ABD+S△BCD又∵当A与BD的距离最大时△ABD的面积最大,C与BD的距离最大时△BCD的面积最大,∴可知△ABD是以BD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BCD是以B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作AE⊥BD于E,BF⊥AD于F 设BF=m,则AB=AD=2m,AF=m 由△ADE∽△BDF,得即解得AE=10+5∴△ABD的最大面积=又∵△BCD的最大面积=∴四边形ABCD的最大面积=75+25【点评】此题借助于圆的内容,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内容,通过对三角形面积的变化讨论,得出相关特殊位置,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相关线段长,再根据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陕西师大附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陕西师大附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师大附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计48分)1.(4分)在物理中有很多科学思维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类比法、比值定义法等。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并进行了实验验证B.速度、加速度都采用了比值定义法C.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4分)滴滴出行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出行的人们,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中出租车的压力,如图所示是某人使用滴滴叫车的软件界面部分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指的是位移B.图中“预计10:11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C.利用图中信息可以估算出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D.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成质点3.(4分)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4.(4分)如图,篮球运动员站在广场上的某一喷泉水柱旁边,虚线“1”“2”“3”所在水平面分别是地面、运动员的头顶、该水柱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

根据图中信息和生活经验,可以估算出该水柱从地面喷出时的速度约为()A.2m/s B.6m/s C.12m/s D.20m/s5.(4分)2022年9月27日,“鲲龙”AG600M灭火机以全新消防涂装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完成12吨投汲水试验。

陕师大附中高一第一次月考(2)

陕师大附中高一第一次月考(2)

陕西师大附中高高一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英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is the math test?A. Today.B. Tomorrow.C. Next week.2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A shirt.B. A suit.C. A tie.3.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Linda’s brother?A. He is friendly.B. He doesn’t like to talk.C. He is not a pleasant person.4What time is it now?A. 6:30 p.m.B. 7:00 p.m.C. 7:30 p.m.5What kind of movie did the speakers watch?A. A horror movie.B. A romantic movie.C. A action movie.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约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6(1) How long is each class period?A. One hour.B. Two hours.C. Three hours.7(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lassmates.B. Mother and son.C. Teacher and students.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8(1) What is the woman worry about?A. The radio is expensive.B. The radio won’t be loud enough.C. The radio might break under the water.9(2) When can the woman return the radio?A. Within 3 days.B. Within 7 days.C. Within 30 days.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10(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play?A. Boring.B. Exciting.C. Confusing.11(2) When did the man read the play?A. Last year.B. Last month.C. Last week.12(3)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Read it loud.B. Act out the play.C. Join a study group.听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题13(1) Who is the man probably?A. A doctor.B. The woman’s teacher.C. The woman’s boss.14(2)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man?A. She hurt her leg.B. She caought a cold.C. She hurt her back.15(3)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A. Rainy.B. Sunny.C. Snowy.16(4) When will the woman be OK?A. In two days.B. In a week.C. In a month.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题17(1) How many times can you wear the clothes before they need to be washed?A. Ten.B. A hundred.C. Hundreds.18(2) Who has tested the clothes?A. Top scientists.B. Ordinary people.C. Fashion experts.19(3) What is true about the clothes?A. They can keep away dirty.B. They may smell bad.C. They are made of very common materials.20(4) How much are the socks?A. 75 dollars a pair.B. 49 dollars a pair.C. 29 dollars a pair.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阅读下面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7-2018学年陕西师大附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师大附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师大附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 A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 A到0.2N A之间2.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A.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8.80mLB.将NaCl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左盘砝码(8g)和游码(0.6g)读数的和为8.6g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4.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A.Ca2+、K+、OH﹣、Cl﹣、NO3﹣B.Fe2+、H+、Br﹣、NO3﹣、Cl﹣C.Na+、K+、SO42﹣、NO3﹣、Cl﹣D.Al3+、Na+、Cl﹣、SO42﹣、NO3﹣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H2CO3+2OH﹣C.用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Fe+2H2O Fe(OH)2+H2↑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571.6KJ•mol ﹣16.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条件下有反应N2+3H2⇌2NH3,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起始浓度N2:l mol•L ﹣1,H2:3mol•L ﹣1Ⅱ.起始浓度N2:2mol•L ﹣1,H2:6mol•L ﹣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II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相同B.达到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H2)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H2)C.达到平衡时,Ⅱ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Ⅰ途径内混合气体压强的2倍D.达到平衡时,Ⅰ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的7.在一定温度下,硫酸铜晶体的培养皿中存在下列平衡:Cu2++SO42﹣+x H2O⇌CuSO4•xH2O,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Cu2+浓度增大B.溶液中Cu2+数目不变C.该硫酸铜晶体体积增大D.溶液的蓝色变浅二、(非选择题,共58分)8.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①将1L pH=9的A溶液分别与xL 0.001mol/L B溶液、y L 0.001m/L D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②浓度均为0.1mol/L 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③浓度均为0.1mol/L A和E溶液的pH:A<E.回答下列问题:(1)D是溶液(填化学式);(2)写出A与足量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D、E分别与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C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7,原因是;(5)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4mol/L的E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的D溶液时,混合溶液pH=13,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D、E溶液的体积之比是.9.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lO2具有性.(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KClO3+SO2=2ClO2+.(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S4O62﹣+2I﹣)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 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mg/L.10.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或.(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填“甲”或“乙”).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11.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流程图如图1:(1)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可以制得多种化工原料,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用其中两种原料可以制备常见的消毒剂,请写出制备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①若MgCl2粗产品中含有Mg2+、Fe2+、Fe3+、Mn2+等阳离子,需先将Fe2+、Fe3+、Mn2+转化为沉淀除去,Fe(OH)2为絮状,常将Fe2+转化为Fe(OH)3除去,若只加入(1)中制备消毒剂时的产物之一,则所加物质的化学式为,控制溶液的pH为.请写出该物质与溶液中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物质Fe(OH)2Fe(OH)3Mn(OH)2Mg(OH)2开始沉淀7.6 2.7 8.3 9.9沉淀完全9.6 3.7 9.8 11.1②写出工业上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3)如图2为某同学设计的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图.①请写出从海带灰提取碘元素时用到的主要仪器的名称;②将溶液中的碘元素的转化为碘单质可以用试剂,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含碘单质CCl4溶液呈现色.2015年陕西师大附中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将2.24L 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 A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 A到0.2N A之间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胶体粒子是由多个氢氧化铁聚集成较大颗粒的粒子;B、从Cu2S和CuO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铜元素在Cu2S和CuO中的质量分数相同;C、Cl2溶于水,只有部分Cl2反应;D、根据Na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解答:解:A、胶体粒子是由多个氢氧化铁聚集成较大颗粒的粒子,因此无法确定Fe(OH)3的数目,故A错误;B、从Cu2S和CuO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铜元素在Cu2S和CuO中的质量分数相同,无论Cu2S和CuO物质的量之比如何变化,8.0g混合物中铜元素物质的量为0.1mol,即0.1NA,故B正确;C、Cl2溶于水,只有部分Cl2反应,故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氯气的量,故C错误;D、Na元素的化合价从0变化为+1价,转移1个电子,所以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物质存在的外界条件和聚集状态等问题.2.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A、由于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因此不可能形成X(OH)3的碱,故A错误;B、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可形成KNO3或KClO3,故B正确;C、当n=1时,没有此元素存在;当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核电荷数为7,该元素X 为氮元素;当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电荷数为17,该元素X为氯元素,所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故C正确;D、N元素能与非金属O元素形成化合物NO、NO2等,Cl元素能与非金属H元素形成化合物HCl,所以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的关系,利用假设法令n分别为1、2、3来讨论即可解答,难度不大.3.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A.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8.80mLB.将NaCl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左盘砝码(8g)和游码(0.6g)读数的和为8.6g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考点:中和滴定;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滴定管的结构以及仰视液面偏低;B、根据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特别注意“左物右码”,若放反时可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得出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C、根据铜棒导热,使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散失;D、根据量筒的结构以及俯视液面偏高;解答:解:A、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故A错误;B、由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和药品放反了,已知砝码质量为8g,游码质量为0.6g,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即8g=药品质量+0.6g,所以药品实际质量7.4g,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故B错误;C、铜棒导热,使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散失,温度降低,比真实值小,故C正确;D、俯视液面偏高,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滴定管的结构和量筒的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审题.4.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A.Ca2+、K+、OH﹣、Cl﹣、NO3﹣B.Fe2+、H+、Br﹣、NO3﹣、Cl﹣C.Na+、K+、SO42﹣、NO3﹣、Cl﹣D.Al3+、Na+、Cl﹣、SO42﹣、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K+、Ca2+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OH﹣、Cl﹣、NO3﹣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因体积一定所以C(K+)+2C(Ca2+)=C(Cl﹣)+C(NO3﹣)+C(OH﹣),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则电荷守恒,但Ca2+与OH﹣能形成氢氧化钙微溶物不能共存,故A错误;B.Fe2+、H+、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2++4H++NO3﹣=3Fe3++NO↑+2H2O,所以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根据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Na+、K+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SO42﹣、NO3﹣、Cl﹣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因体积一定所以需C(Na+)+C(K+)=C(Cl﹣)+C(NO3﹣)+2C(SO42﹣),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C(Na+)+C(K+)=2mol/L,C (Cl﹣)+C(NO3﹣)+2C(SO42﹣)=4mol/L,阳离子Na+、K+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不等于阴离子SO42﹣、NO3﹣、Cl﹣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故C错误;D.Al3+、Na+、Cl﹣、SO42﹣、NO3﹣,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根据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Al3+、Na+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须等于阴离子Cl﹣、SO42﹣、NO3﹣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3C(Al3+)+C(Na+)=4mol/L,C(Cl﹣)+C(NO3﹣)+2C(SO42﹣)=4mol/L,阳离子Al3+、Na+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Cl﹣、SO42﹣、NO3﹣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注意离子之间的反应及溶液呈电中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H2CO3+2OH﹣C.用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Fe+2H2O Fe(OH)2+H2↑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571.6KJ•mol ﹣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来判断,如看是否守恒(质量、电荷、得失电子),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拆分、化学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反应物用量与其反应是否一致等.解答:解:A、因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必须用化学式,而CH3COOH是弱酸,因此,应写成: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A错误;B、因CO32﹣的水解,溶液呈碱性,CO32﹣是二元弱酸的酸根离子,要分步水解:CO32﹣+OH﹣,﹣+H2O HCO3HCO3﹣+H2O H2CO3+OH﹣,故B错误;C、因电解时,活泼金属作阳极,电极材料本身要放电,阳极Fe﹣2 e﹣=Fe2+,阴极:2H2O+2 e﹣=2OH﹣+H2↑总反应:Fe+2H2O Fe(OH)2+H2↑,故C正确;D、因燃烧热表示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是所放出的热量,应表示为:H2(g)+1/2O2(g)=H2O(1);△H=﹣285.8.KJ•mo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只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判断方法,就可以做到迎刃而解了.6.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条件下有反应N2+3H2⇌2NH3,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起始浓度N2:l mol•L ﹣1,H2:3mol•L ﹣1Ⅱ.起始浓度N2:2mol•L ﹣1,H2:6mol•L ﹣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II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相同B.达到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H2)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H2)C.达到平衡时,Ⅱ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Ⅰ途径内混合气体压强的2倍D.达到平衡时,Ⅰ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Ⅱ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的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途径Ⅰ.N2、H2的起始物质浓度分别为1mol/L和3mol/L;途径Ⅱ.起始浓度:N2:2mol•L ﹣1,H2:6mol•L ﹣1,与途径Ⅰ相比,恒温恒压下,途径Ⅱ为途径I起始浓度的2倍,与途径Ⅰ为相似平衡,由于容器体积一定,相当于途径II为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途径Ⅰ.N2、H2的起始物质浓度分别为1mol/L和3mol/L;途径Ⅱ.起始浓度:N2:2mol•L ﹣1,H2:6mol•L ﹣1,与途径Ⅰ相比,恒温恒压下,途径Ⅱ为途径I起始浓度的2倍,与途径Ⅰ为相似平衡,由于容器体积一定,相当于途径II为增大压强,平衡右移,A、Ⅰ和II两途径达到平衡时,途径I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小,故A错误;B、途径II中氢气的浓度大,化学反应速率快,故B错误;C、途径II相当于达到I的平衡后,平衡右移,故压强减小为途径I的2倍小一些,故C错误;D、由于容器体积相同,途径II的质量为途径I的2倍,故途径II的密度为途径I的2倍,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平衡的建立、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理解等效平衡规律是解题关键,注意等效平衡规律:1、恒温恒压下,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为等效平衡;2、恒温恒容下,若反应前后气体气体发生变化,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等效平衡;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一边,满足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为等效平衡.7.在一定温度下,硫酸铜晶体的培养皿中存在下列平衡:Cu2++SO42﹣+x H2O⇌CuSO4•xH2O,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Cu2+浓度增大B.溶液中Cu2+数目不变C.该硫酸铜晶体体积增大D.溶液的蓝色变浅考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发生:CuSO4+xH2O=CuSO4•xH2O,导致溶液中水的量减少,会导致平衡:Cu2++SO42﹣+xH2O⇌CuSO4•xH2O向正方向移动,则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不变,但是溶液中铜离子数目减少,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发生:CuSO4+xH2O=CuSO4•xH2O,导致溶液中水的量减少,会导致平衡:Cu2++SO42﹣+xH2O⇌CuSO4•xH2O向正方向移动,则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A.由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Cu2+浓度不变,故A错误;B.由于Cu2++SO42﹣+xH2O⇌CuSO4•xH2O向正方向移动,溶液中Cu2+数目减少,故B错误;C.Cu2++SO42﹣+xH2O⇌CuSO4•xH2O向正方向移动,析出晶体,硫酸铜晶体体积增大,故C正确;D.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则溶液颜色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加入硫酸铜固体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析出更多的晶体,析出后仍为饱和溶液,理解该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58分)8.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①将1L pH=9的A溶液分别与xL 0.001mol/L B溶液、y L 0.001m/L D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②浓度均为0.1mol/L 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③浓度均为0.1mol/L A和E溶液的pH:A<E.回答下列问题:(1)D是HCl溶液(填化学式);(2)写出A与足量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D、E分别与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C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7,原因是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当;(5)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4mol/L的E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的D溶液时,混合溶液pH=13,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D、E溶液的体积之比是3:2.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的pH大于7,说明呈碱性,根据①确定B、D为HCl和CH3COOH两种酸,根据同浓度时B的用量大说明B是弱酸即为CH3COOH,则D为HCl;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生成的盐是强酸弱碱盐,根据②确定C是弱碱即为NH3•H2O,浓度均为0.1 mol/L的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因氯化铵水解呈酸性;相同浓度时,强碱的碱性大于盐的碱性,根据③确定A、E分别是NaOH或Na2CO3,0.1 mol/L 的A溶液pH小于0.1 mol/L的E溶液pH说明E是强碱NaOH,A是Na2CO3.解答:解:A的pH大于7,说明呈碱性,根据①确定B、D为HCl和CH3COOH两种酸,根据同浓度时B的用量大说明B是弱酸即为CH3COOH,则D为HCl;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生成的盐是强酸弱碱盐,根据②确定C是弱碱即为NH3•H2O,浓度均为0.1 mol/L的C和D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因氯化铵水解呈酸性;相同浓度时,强碱的碱性大于盐的碱性,根据③确定A、E分别是NaOH或Na2CO3,0.1 mol/L 的A溶液pH小于0.1 mol/L的E溶液pH说明E是强碱NaOH,A是Na2CO3,(1)通过以上分析知,D是HCl溶液,故答案为:HCl;(2)醋酸和碳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故答案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3)D为盐酸,E是氢氧化钠,等物质的量的D、E分别与足量的铝粉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根据方程式知,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与足量铝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答案为:1:3;(4)B为醋酸,C是氨水,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C混合后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铵,所得溶液的pH约为7,原因是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当,故答案为: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当;(5)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的盐酸溶液时,混合溶液pH=13,pH=13则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设氢氧化钠的体积是x,盐酸的体积是y,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mol/L=0.1mol/L,y:x=3:2,所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体积之比=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正确推断物质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难度中等.9.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lO2具有氧化性.(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KClO3+SO2=2ClO2+ K2SO4.(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mg/L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S4O62﹣+2I﹣)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2I﹣=2ClO2﹣+I2.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4I﹣+4H+=Cl﹣+2I2+2H2O.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 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0.675mg/L.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也有降,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2)根据质量守恒来配平;(3)①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由图知,此条件下粒子种类为ClO2,ClO2将加入的碘化钾氧化为I2,自身被还原成ClO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配平;②加入一定量Na2S2O3 溶液,发生反应2S2O32﹣+I2═S4O62﹣+2I﹣,使I2还原为I﹣;③由图示表明,pH至1~3时,ClO2﹣将I﹣氧化成I,生成的I2与淀粉结合再次出现蓝色,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配平;④根据关系S2O32﹣~I﹣~ClO2先计算出ClO2的物质的量,然后再计算出浓度.解答:解:(1)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则ClO2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性;(2)质量守恒可得:2KClO3+SO2=2ClO2+K2SO4,故答案为:K2SO4;(3)①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由图知,此条件下粒子种类为ClO2,ClO2将加入的碘化钾氧化为I2,自身被还原成ClO2﹣,离子方程式为:2ClO2+2I﹣=2ClO2﹣+I2,故答案为:2ClO2+2I﹣=2ClO2﹣+I2;②加入一定量Na2S2O3 溶液,发生反应2S2O32﹣+I2═S4O62﹣+2I﹣,使I2还原为I﹣,故蓝色会消失,故答案为: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③由图示表明,pH至1~3时,ClO2﹣将I﹣氧化成I,生成的I2,离子方程式为:ClO2﹣+4I﹣+4H+=Cl﹣+2I2+2H2O,故答案为:ClO2﹣+4I﹣+4H+=Cl﹣+2I2+2H2O;④S2O32﹣~I﹣~ClO21 1 11.0×10﹣3 mol/L×0.01L 1.0×10﹣5molm(ClO2)=n(ClO2)×M(ClO2)=1.0×10﹣5mol×67.5×103mg•mol﹣1=0.675mg由于水样为1L,所以ClO2的浓度为=0.675 mg•L﹣1故答案为:0.6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式的书写以及化学计算,难度中等.10.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S2﹣+SO32﹣+6H+=3S↓+3H2O;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或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SO42﹣.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搅拌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乙(填“甲”或“乙”).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Na2SO3Na2S+3Na2SO4.考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由题意,Na2SO3要加热到600度以上才分解,因此题中加热温度600度以下冷却后得到的固体仍为Na2SO3;(2)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加热分解后的固体中含硫化钠和为分解的亚硫酸钠;。

陕西省西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1) 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m Z|3m 2}M =∈-<<,{Z|13}N n n =∈-≤≤,M N = ( )A .{0,1}B .{-1,0,1}C .{0,1,2}D .{-1,0,1,2}2.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2x =,则有( ) A .(1)(2)(4)f f f << B .(2)(1)(4)f f f << C .(2)(4)(1)f f f <<D .(4)(2)(1)f f f <<3.已知集合{1,2,3,}A a =,2{3,}B a =,则使得()R AB =∅ð成立的a 的值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4.设函数22 2 1()2 3 1x x x f x x x ⎧--<=⎨-≥⎩,若0()1f x =,则0x = ( )A .-1或3 B. 2或3 C.-1或2 D. -1或2或3 5.给定下列函数: ①1()f x x=②()||f x x =- ③()21f x x =-- ④2()(1)f x x =-,满足“对任意12,(0,)x x ∈+∞,当12x x <时,都有 12()()f x f x >”的条件是( )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设()12g x x =-,()()2210x f g x x x -=≠⎡⎤⎣⎦则12f ⎛⎫= ⎪⎝⎭( ) A .4 B .0 C .15 D .167.已知函数2221()2x f x x -=+,则函数()f x 的值域是( )A .1,12⎡⎤-⎢⎥⎣⎦B .1,22⎡⎤-⎢⎥⎣⎦ C .1,22⎡⎫-⎪⎢⎣⎭ D .1,12⎛⎫- ⎪⎝⎭8.若函数()f x =(2)()1f x g x x =-的定义域是( )A .1,12⎡⎤-⎢⎥⎣⎦B .1,22⎡⎤-⎢⎥⎣⎦ C .1,22⎛⎤- ⎥⎝⎦ D .1,12⎛⎫- ⎪⎝⎭9.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f x y f x f y xy +=++(x y ∈R ,),(1)2f =,则(3)f -等于( )A .2B .3C .6D .910.已知函数()()⎪⎩⎪⎨⎧>++≤--=1,11,12x ax ax x x a x f 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4,1B .(]4,2C .()4,2D .()∞+,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1.全集(){},,I x y x R y R =∈∈集合()3,12y A x y x -⎧⎫==⎨⎬-⎩⎭(){},1B x y y x ==+,则()I C A B= 12.已知函数()f x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1)]f g 的值为;满足[()][()]f g x g f x >的x 的值是.13.已知函数2()(21)3(0)f x ax a x a =+--≠在区间3[,2]2-上的最大值为1,则a =14.已知函数⎩⎨⎧<-≥+=0,40,4)(22x x x x x x x f 若(3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1,-+∞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一英语联考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一英语联考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高一英语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Will you go to the new movie, Lord of the Rings?--- ______.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well worth seeing.A. I guess soB. I’m afraid soC. I agree soD. I can参考答案:A略2. -----How was the televised debate last night?----- Super! Rarely_______ so much media attention.A. a debate attractedB. did a debate attractC. a debate attractD. attracted a debate参考答案:B略22.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a winner of scholarship for three years.A. isB. areC. have beenD. has been参考答案:D4. She wears so red clothes that I easily ________ her in the crowd.A. pick outB. turn outC. call outD. bring out参考答案:【答案】略5.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_____ a family, _____ members make a living by raising cattle and sheep.A. lives, whereB. lives, whoseC. live, whereD. live, whose参考答案:B考查倒装、主谓一致、定语从句。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 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 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1.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A .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 .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 .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 .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2g B .0和()1222m m g m + C .()1222m m gm +和0 D .0和2g 3.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 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 .B .C .D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6.“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 .2vt B .202t t v C .0012t vt t ⎛⎫- ⎪⎝⎭ D .()202v t t t - 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 .将沿墙壁滑动B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 .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B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C .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 .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9.如图所示,物体B 叠放在物体A 上,A 、B 的质量均为m ,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则( )A .A 、B 间没有静摩擦力B .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D.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10.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11.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12.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m/s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s,按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拖行路程为4m,符合规定B.拖行路程为8m,不符合规定C.拖行路程为8m,符合规定D.拖行路程为4m,不符合规定13.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A.0.5 s B.0.6 s C.0.7 s D.0.8 s14.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嫦娥四号运载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此时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也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因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江泉高架桥的下桥匝道指示牌数字“40”,意思是车辆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及以下15.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 B.1.5m C.2.0m D.3.5m17.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赛车的质量不是很大,却安装着强劲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惯性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目的是增加车辆重力垂直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C.丙图中,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D.丁图中,汽车轮胎的花纹不同会影响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启动,但是刹车越困难18.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切勿外传;紧跟明哥,死磕化学陕西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理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保存下列试剂的试剂瓶上,应贴标志和的是()A.乙醇B.浓硫酸C.氢氧化钠D.盐酸2.下列关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分享花生油中混有的较多水,最好采用分液的方法B.在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时,加水后进行过滤C.过滤和蒸发的操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D.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氮气3.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l2、Na2SO4、Ba(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盐酸,不溶物全部溶解.向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有关该粉末的说法正确的是()A.肯定有K2CO3B.Ba(NO3)2和CaCl2至少有一种C.肯定有Na2SO4D.肯定有CaCl24.为了除去KNO3晶体中所含的Ca(NO3)2和MgSO4,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A.K2CO3——Ba(NO3)2——KOH——HNO3B.Ba(NO3)2——KOH——HNO3——K2CO3C.KOH——K2CO3——Ba(NO3)2——HNO3D.Ba(NO3)2——KOH——K2CO3——HNO35.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蒸发皿均可用于液体、固体的加热B.烧瓶可用于蒸馏实验,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C.在50mL量筒中配制50ml0.1000mol/L碳酸钠溶液D.使食盐水中的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

6.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误食氯化钡溶液,应立即服用大量硫酸铜溶液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管口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使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使用高猛酸钾制氧气,试管口会塞有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堵塞。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硫酸钠杂质C.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但不能用酒精D.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 -1NaOH 溶液B.除去CO 中的CO 2C.笨萃取碘水中I 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KI 和I 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定未知溶液的PH 值时,先将试纸润湿再藮取液体。

B.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 42-或SO 32-;C.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D.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沸石。

如果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10.各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对应的方法如表所示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①KNO 3溶液KOH 加入FeCl 3溶液,并过滤②FeSO 4溶液CuSO 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③H 2CO 2通过盛有NaOH 溶液的冼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冼气瓶④NaSO 4粉末CaCO 3溶解,过滤,蒸发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依据下列条件能将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求出来的是()A.每10mL 水中含有0.23gNa +的硫酸钠溶液B.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 +的氢氧化钠溶液C.18.4mol/L 的硫酸溶液10mL 加到100mL 水中所得到的稀溶液D.500mL (标准状态)氨气溶于20mL 水中所得到的溶液的密度是0.9g/mL 的氨水内部资料,切勿外传;紧跟明哥,死磕化学12.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 3②标况下22.4L Ne ③18g 水④0.8mol Na 3PO 4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1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 个氟原子的氟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25℃,1.01×105Pa ,32gO 2和O 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 A C.标准状况下,22.4LCCl 4含有N A 个CCl 4分子D.常温常压下,44gCO 2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14.标准状况下,将1g 氮气、11g 二氧化碳和4g 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A.8.4LB.11.2LC.14.0LD.16.8L 15.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Ml 1mol·L -1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150mL 1mol·L -1的NaCl 溶液B.75mL 2mol·L -1的NH 4Cl 溶液C.75mL 1mol·L -1的CuCl 2溶液D.150mL 3mol·L -1的KCl 溶液16.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 ·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

500mL 该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A.5mol·L -1 B.2.5mol·L -1 C.2.1mol·L -1 D.1.27mol·L -117.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盛有11g X 气体(X 的摩尔质量为44g ·mol -1的)时,压强为1×104Pa 。

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 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加到5×104Pa ,这时容器内气体X 的分子数约为()A.3.3×1018 B.3.3×1014 C.7.5×1025 D.7.5×104618.有一空瓶的质量为1W g ,向该瓶充入氧气后的质量为2W g ,在相同条件下充入某一单质气体,其质量为3W g ,则此单质气体的摩尔质量为()A.3121W W W W --×32B.2131W W W W --×32C.3121W W --×32·mol-1 D.2131W W --×32·mol-1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B.1g 甲烷和1g 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20.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R·n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25℃时,将a g 该晶体溶于b gH 2O 中恰好形成V mL 饱和溶液。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8)a M n MV -mol/L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a M n M a b -+×100%C.25℃时R 的溶解度为:100(18)18a M n -+g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8)()a M n a b -+g/L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0分)21.(20分)(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 6)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18.6g(NH 4)2SO 4·xH 2O 含有1.204×1023个NH 4+,这些NH 4+里含有的电子数________,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X 的值为________。

(3)9.5gMgCl 2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mol·L -1,从中取出100mL 溶液,其中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再把取出的溶液加水稀释成500mL ,则此时MgCl 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将a LNH 3气体溶于1L 水中,所得氨水溶液的密度为b g ·cm -3,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 -1。

22.(17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a ~g 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蘸水的有________。

(3)若利用装置1分离四氧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处。

冷疑水由________(填f 或g )口透入,________口流出。

(4)现需配制0.1mol·L -1NaOH 溶液450mL ,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装置Ⅱ中的错误是________,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和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②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 容量瓶,计算得知,所需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g 。

③在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进行2次及以上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A.转移 B.洗涤 C.溶解 D.称量 E.定容 F.冷却④配制0.1mol·L -1NaOH 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 放在纸线上称量内部资料,切勿外传;紧跟明哥,死磕化学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上述操作中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造成(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________。

23.(6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磺元素,磺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2)进行③操作时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使用该仪器前要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