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供给需求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供求理论
主要内容:
一、供求理论概述
二、粮食供求与“布朗预测”
三、最高最低限价与粮食补贴
四、供求规律的进一步分析和批判
参考文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萨缪尔森:《经济学》,邮电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
一、供求理论概述
需求与供给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需求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是否购买某商品,取决于该商品的卖价是否低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某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其反映了该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评价)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图
1、供给反映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而言,是否多提供一单位产品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是否大于该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典型情况下,价格越高,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所对应的产量(供给量)越大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曲线图
2、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决定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
(1) 消费者可以买到想要的数量,厂商也可以出售愿意出售的数量
(2) 消费者与厂商的利益均获得最大满足
(3) 买者和卖者没有动力改变各自的行为
(4)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消费者与厂商的相互作用会使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收敛
供求均衡图
•
3、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一)
由于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偏好、人口结构、信息变化、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人们的预期等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购买能力的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也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需求曲线的变动
均衡价格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二)
由于投入品价格、生产技术、自然环境、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及预期等影响厂商出售意愿及生产能力的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某一商品的供给曲线也是在不断地变化
供给曲线的变动
供求曲线同时变动
4、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在不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完全等市场失灵情况下,由完全竞争决定的均衡价格能保证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失灵情况大量存在,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政府需对市场实施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政策),以期实现“帕累托改进”
典型微观经济政策:补贴、征税或制定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
二、粮食供求与“布朗预测”
1.我国粮食供求现状
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以每年约1000万净增数上升,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增长时期。
重要影响:
(1) 人口快速增长对粮食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其他食物需求增长(2009年世界人均粮食产量390公斤,中国为406公斤 )
(2) 人均耕地资源紧缺和经济高速增长,使国内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种粮不赚钱)
(3) 我国未来粮食供给(生产)与需求可能出现较大缺口
(4) 存在粮食安全隐患
2.“布朗预测”
美国“世界观察所”研究员莱斯特•布朗认为到2030年中国粮食供求将出现几亿吨缺口——相当于未来预测消费量四成左右。由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粮食市场每年出口量大约在2亿吨左右,因而中国每年进口几亿吨粮食将使世界粮食市场极度紧缺。许多进口粮食的国家将买不起粮食而发生饥荒
3.对“布朗预测”的批评
反对“布朗预测”的人认为,“布朗预测”存在一个方法论问题,即中国将“买空”国际粮食市场的分析结论,忽视了市场供求规律作用,违背了经济学常识。无论对国际粮食市场运行进行经验观察,还是从经济学常识上考查,当粮食出现较大程度供不应求时,粮食价格会上升,并反过来抑制(国内)需求和刺激(国内、国际)供给,从而使市场趋向新的均衡
4.对粮食供求问题的深入思考
粮食供求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价格、成本、土地、技术、劳动力、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政治等因素。
“种粮不赚钱”严重制约粮食的增产和有效供给。农业成本增速已快速超过收益涨幅,生产资料和人力开支(如化肥占总成本23%、人力占总成本42%)上升速度,远超粮价上升速度,使得许多农民“种粮不赚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低迷,严重制约粮食的增产和有效供给。
(1) 粮食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
粮食不像其他商品,少一点只会涨价,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粮价如果上涨过快,低收入人群就会迅速陷入饥饿状态。日本、欧洲在二战后,美国在大萧条后,都曾经有过沉痛教训。美欧日现在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支付着巨大的补贴
(2) 粮食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安全
中国可以依靠一定数量的粮食进口,前苏联就曾经长期进口粮食(每年几百万吨)。但长期依靠进口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外汇储备、国际市场粮食供给)接受援助也必然要支付一定的代价(朝鲜、非洲等。改善人权,军事基地)粮食市场安全运行风险始终存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既涉及到粮食的有效供给问题,又涉及到中低收入居民对粮食价格的承受力问题
世界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报告。
报告时间:2009年11月份。
核心观点: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新一轮全球食品危机可能会很快发生,这是因为影响上一轮食品危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投入减少,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生物能源开发使用明显回升等。我国粮食市场安全运行风险增大。由于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全球食品危机增加了我国粮食市场安全运行的风险,尤其是增加了国际贸易量较大的大米、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大豆及作为饲料和生物能源原料的玉米市场风险。
三、最高最低限价与粮食补贴
1.最高限价政策:
(生活必需品:保证社会公平(廉租房);特殊情况:保证社会稳定(战争、自然灾害))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政策:
脆弱产业如农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