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分析

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分析

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分析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毕业生往往面临着就业难、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问题。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的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市场需求变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同学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就业市场的需求趋势,以便更好地了解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

二、大学专业需求的多样性大学专业的设置是多样化的,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

有些专业注重理论基础,有些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大学专业需求的多样性使得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变得更加复杂。

三、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矛盾某些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这种矛盾不仅对毕业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种矛盾,找到解决的途径。

四、加强就业指导与专业培训为了增强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专业培训。

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并开设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也要注重发展自己的技能和兴趣,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五、加强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提高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匹配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提前获得就业的机会。

六、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政府在大学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大学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促进专业需求与就业市场的良好匹配。

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岗位推介服务。

5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_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

5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_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

第26卷第1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26,No.1 2005年2月TSI NG HUA J OUR NAL OF ED UCAT I ON Feb.2005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北京100083)摘要: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毕业生的网上调查,着重分析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以及他们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进建议等,目的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总结我国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本科;专业设置;就业;调查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5)01-0097-07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达212万人,2004年更是高达280万人。

影响就业形势的原因有很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就业取向等无疑在就业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些又与大学本科的学科专业设置紧密相关。

本研究期望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是一个涉及广泛的概念,从内容到制度,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学科专业设置的范畴。

但是在本研究中,学科专业设置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科专业内容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包括学科专业名称、内涵、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

也就是说,本研究中的学科专业设置是学校微观层面上的涵义,以学科专业内容为主,并涉及到相关的学科专业制度。

近年来,面对就业压力,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用人部门、高等学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关注。

但是,不同主体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

最全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及就业方向介绍

最全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及就业方向介绍

大学本科各大专业及学习课程详细介绍大全1.【专业名称】采矿工程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

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2.【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以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基本理论,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术与技能,熟悉通信、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电路与系统相关知识,具备从事集成电路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应用,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射频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专业特色课:半导体物理导论、双极型器件物理、场效应器件物理、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与SoC设计、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就业前景、技能需求、行业变革和自主创业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就业前景就业前景是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最关注的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专业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例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专业在数字化时代得到迅猛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专业也受到社会关注,将在未来迎来更多就业机会。

而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前景则相对较低,例如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就业压力较大。

因此,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应该关注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选择具备就业前景的专业。

二、技能需求技能需求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在各个行业蓬勃兴起。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对相关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选择与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掌握相关技能将会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行业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关的技能。

三、行业变革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的变革不可避免。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例如,传统制造业正逐渐被数字科技和智能技术取代。

未来,制造业将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更多懂得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

另外,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行业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关注这些新兴行业,把握未来发展的机遇。

四、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作为一种就业形式,也成为了大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在当前的创业潮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创新和创业实现个人发展和就业机会。

优秀大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分析

优秀大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分析

优秀大学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专业的选择成为学生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优秀大学专业的选择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能够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优秀大学专业的特点1.适应社会需求优秀大学专业应当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关注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市场。

例如,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备受关注,因为这些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并且有较高的就业前景。

2.学科内涵丰富优秀大学专业应当具备学科内涵丰富、知识体系完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专业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例如,医学专业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学生将学习到全面的医学知识体系。

3.培养实践能力优秀大学专业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实际工作挑战。

许多专业都提供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工程专业的实验课、实习和实训,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有利于个人发展优秀大学专业还应当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专业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领导能力等。

例如,国际关系专业不仅培养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二、优秀大学专业的发展前景1.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如前所述,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因此,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专业将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2.新兴行业的专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领域是当前和未来的热点,相关专业毕业生很可能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3.社会关注度高的专业一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和领域也会催生相关专业的发展。

比如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健康管理等领域,由于社会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也相对较好。

江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

江苏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分析

维普资讯
3 8
程纯 , 陈欣 : 苏 高 校 学科 专 业 结 构 调 整 与 就 业 结 构 变 化 的 相 关 分 析 江
于较高的水平 , 仍呈现 出缓慢增长的趋势 , 但 这说 明
从江 苏省三 次产 业 的产值 构成 和就 业构 成来 看 , 了江 苏省 作为 制造 大省 的地 位不 断得 到巩 固和提升 :
第一 产业无 论是 产值 比重 还是 就业 比重 都逐 年下 降 。 相对 于其 产值 比重 来看 , 来几 年第 二产业 的就业 比 未 从 19 9 7年 到 2 0 0 6年 , 第一 产业 产值 占三 次产 业 总产 重还有 一定 的增 长 空 间 。第 三 产 业 的产值 构 成水 平
值 的 比重 由 1 . %下 降 到 7 1 下 降 了 8 4个百 分 较低 , 增 长速度 缓慢 , 第 三 产 业 的就业 比重仍 有 55 . %, . 且 但 点; 第一 产业 就业 人数 占总 就业 人数 的 比重 由4 . % 较大幅 度 的增 长 , 51 这意 味着 随 着 产 业 结构 的 升级 , 第
11 66 就 15 4 要 素构成 的有 机系 统 中 , 般认 为 , 业 结 构 与高 等 5 . %上 升 到 5 . %, 业 比重 由3 . %上升到 3 . 一 产
教 育结构 有着最 为 密切 的联 系 , 业需 求 常作为 决定 8 产 %。第三 产业 的 产 值 比重 略有 上 升 , 3 4 由3 . %上 升 高校人才 供 给和专业 设置 适 度与 否的 “ 只看不 见 的 到 3 . % , 升 2 9个 百 分点 , 就 业 比重上 升 的幅 一 63 上 . 但 手” 。这是 从经 济结 构 中 “ ” 要 素来 考 察 的 , 果 度较 大 , 2 , %上 升到 3 . %, 物 的 如 由 34 5 4 上升 1 2个百 分4期

大学生就业:不可忽视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

大学生就业:不可忽视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

大学生就业:不可忽视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媒体将今年称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季”,其实,就业就像当年同学们备战高考一样,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么,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们是不是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住一个工作(而不管它适不适合自己)以实现就业再说?我认为这样是不妥当的。

越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时候,越不能忽视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

应该承认,大学毕业生如果想一步到位找到“好”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加大了就业难度。

在就业困难时期,有些毕业生肯定是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实施“权宜之计”。

但如果看得稍微长远一点,就会发现,“先就业后择业”其实会导致较高的离职率,对企业和个人都会带来一定损害。

根据高校培养质量评估专业机构麦可思的研究,2012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离职率,要显著低于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群体,比如,文学类毕业生的这两种离职率分别为26%和41%,经济学类毕业生的离职率分别为17%和34%,医学类则分别为14%和36%。

由此可见,在大学毕业生确定“第一份工作”所应考虑的诸多因素中,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匹配度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考虑“学以致用”,这样从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来说是一种优选策略。

为什么“找专业相关工作”是最优策略?因为对于那些从事第一份工作比较久的毕业生而言,他们的这份工作往往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和行业的发展。

而第一份工作的收获与影响,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麦可思研究发现,2012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本科为43%,高职高专为38%),也就是说,四成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是怀着对职业的懵懂状态走入职场的,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竞争优势专业相关,从而会出现发展空间受阻,很可能导致第一份工作做不久就中途跳槽,丧失了宝贵的职场积累期。

如果大学毕业生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匹配度高的职业,选择一个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就可以迅速上手、持续进步,也会与企业共同成长,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调查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调查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方面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为就读于不同城市的大学生,该调查共收回问卷300份。

调查结果如下:一、专业选择1. 你选择目前所学专业的原因是什么?(1)爱好(35%)(3)学科价值高(20%)(4)家庭影响(10%)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选择目前所学专业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25%的学生选择目前所学专业是因为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20%的学生选择目前所学专业是因为学科价值高;10%的学生受到家庭影响而选择目前所学专业;还有10%的学生有其他原因。

2. 你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有哪些优点?(3)适合自己的兴趣(20%)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的缺点在于就业压力大;25%的学生认为学科要求高;20%的学生认为市场竞争大;1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的可操作性不强;还有10%的学生认为选这个专业的发展受限。

二、就业情况1. 你毕业后选择的职业和专业是否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选择的职业和专业相关;而另外30%的学生则选择的职业和专业不相关。

2. 你找到工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1)毕业前就找到(20%)根据调查显示,有20%的学生在毕业前就找到工作,45%的学生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工作,25%的学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内找到工作,还有10%的学生一年后才找到工作。

(2)专业知识储备(25%)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认为找到当前工作的关键是自身优秀的能力;2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个专业中有较高的知识储备;20%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0%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运气或者机会的缘故;还有5%的学生认为其他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选择专业和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同时也需要了解专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就业方面,除了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人际关系以及机遇等因素也对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

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 ) 一 研究 对 象
海 南大学 现有 经济 学 、 学 、 法 文学 、 理学 、 学 、 学 、 工 农 管理 学 7个 本 科 学科 专 业 体 系 、8个本科 专 业 , 6 全 日制在 校 普通 本科生 2 0 50 0多人 。本 次 调 查 的对 象是 海 南大学 20 0 7至 20 0 9届 各 普 通 本科 专业 的毕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0— 7— 2 [ 基金项 目]海南大学 2 0 0 8年度教 育教 学研 究立项课题 ( dy83) hj 2 0 [ 作者简介 ]王默忠(9 4一) , 16 , 海南澄迈 人, 海南 大学政 治与公共管理 学院 讲师, 硕士 , 主要从事 思想政 治 奇 研 究
业 生 的数量 确定 该学 院 的样 本 量 ; 次 在学 院 内根据 学 科专 业 毕 业 生 的人 数 分 配该 学 院 的专 业样 本 量 其 在调查 方式 上 , 采用纸 质 问卷 和 电子 问卷 , 并通 过各 学 院学 生工 作部 门布置 问卷 的发放 , 免 了调 查 对 象 避 的重 复性 问题 。共发 放 问卷 220份 , 0 回收问卷 206份 , 1 回收率 9 . % ; 16 有效 问卷 20 1 , 0 份 有效 率为 9 . 9
[ 中图分类号 ]G6 6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04—1 1 (0 10 0 3 0 7 0 2 1 )3— l6— 9
关 于大学 生就 业与 专业设 置 问题 , 国内许 多 学者做 了不 少研 究 。李婵 娟对 2 纪 9 0世 0年代 至 20 04年 间 的相 关研究 成果 进行 了综 述 , 出从 已经 收集 到 的研 究成 果 来 看 , 多散 落 在 有关 大学 生 就 业 或 高 校 指 大

学科知识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学科知识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学科知识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在当代社会中,学科知识与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学科知识是指一个人在特定学科领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职业发展则涉及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分析学科知识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学科知识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学科知识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石。

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

比如,医生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工程师需要了解工程原理和设计技术;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市场分析和销售策略等知识。

只有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取得职业上的成就。

同时,学科知识还为个人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学科知识涉及到学科的前沿研究和最新成果,具有更新换代的特点。

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可以帮助个人保持竞争力,并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学科知识,个人可以在职业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二、学科知识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1. 就业竞争力提升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可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雇主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具备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候选人。

拥有深厚学科知识的个人,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使其在职业发展中处于更有优势的地位。

2. 职业晋升和专业发展机会增加学科知识是实现职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学科知识,在工作中展现出色的表现,个人将有机会得到职业晋升的机会。

同时,学科知识的增强也为个人提供了进一步深耕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比如,一个在市场营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学科知识的人,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或开展相关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三、职业发展对学科知识的需求与影响1. 学科知识的需求引导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对学科知识有着明确的需求。

不同的职业对学科知识的要求各不相同,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来选择相应的学科。

比如,希望从事金融行业的人需要学习相关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希望成为律师的人需要掌握法律学知识。

当前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专业就业形势成为求职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当前专业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就业趋势及相关因素,为求职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就业趋势1.技术类专业需求强劲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对技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例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等领域,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

2.跨学科综合能力得到重视:现代社会对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求职者应具备多学科交叉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

3.技能更新和持续学习成为常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变得不断更新。

只有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就业场景中保持竞争力。

4.人文社科专业的需求也在增长:虽然技术类专业的需求增长较为明显,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文社科专业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媒体传播、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等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关因素1.综合实力: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综合实力成为求职者的重要竞争因素。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求职者的实践经验、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也需要得到全面发展。

2.学历和学位: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学历和学位仍然是对求职者的重要要求。

一定的学历水平能够增加求职者的竞争力,但并不是决定因素。

3.实习和实践经验:对于毕业生而言,实习和实践经验是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资本。

通过实习获得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能够使求职者与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4.专业背景和行业需求:不同行业对专业背景和知识技能的需求有所差异。

求职者应对自身的专业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所选行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应对策略1.学校加强职业教育: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职业教育,提供实践机会,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提供与产业对接的相关培训,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大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

大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

大学专业介绍与就业方向(理科)。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本专业特点是理工结合,培养具有宽厚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技能,较强的外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能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科技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到科研、工程、经济、金融、管理等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软件设计、信息管理、经济动态分析和预测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3.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熟悉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语言,掌握实验物理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的方法,获得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在应用物理、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科学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教学和管理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

4.应用化学专业介绍:本专业以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和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技术为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可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业开发和管理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

5.环境科学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部门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选择的关联性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选择的关联性研究

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选择的关联性研究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前,面临一个重要的决策——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专业。

这个选择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选择的关联性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学科专业的选择与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息息相关。

首先,学科专业决定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生们在接受不同的教育的同时,也会培养出不同的专业技能。

这些专业技能对于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工作至关重要。

其次,高校学生学科专业选择还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就业岗位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些热门专业领域可能会有较高的就业竞争,而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领域可能会有较低的竞争。

因此,学生们在选择学科专业时,也要关注各个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还受到个人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在学科专业选择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生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特质和价值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期望在未来能够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的学科专业选择不仅仅是为了顺利就业,还应该与其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相匹配。

学生们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应该综合考虑自身因素、就业趋势以及社会需求,以取得平衡。

如果只关注就业前景而忽略了自身兴趣和能力,可能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缺乏动力和满足感。

因此,在做出决策时,学生们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且了解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选择。

最后,高校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选择的关联性也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就业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和分析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就业信息。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性分析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性分析

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性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匹配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关系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而就业市场需求则是反映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

教育应该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 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意愿、社会声誉等。

然而,有些学生在做专业选择时缺乏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了解,导致专业选择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3. 影响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匹配度的因素3.1 就业市场需求波动不确定性就业市场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各行各业的需求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大学生选择的专业很可能在几年后不再符合实际就业市场的需求,造成就业困难。

3.2 大学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钩部分大学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注重理论知识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缺乏实践技能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时,大学生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3.3 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和职业规划缺乏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过分追求某些热门专业,而忽视市场对其他专业人才的需求。

这种片面和盲目的选择容易导致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4. 增强大学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性的对策4.1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大学应结合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和实践能力。

与产业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开设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专业课程。

4.2 推进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各专业就业前景,提供对市场需求的准确了解和深入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专业。

4.3 加强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更加贴近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省教育厅高教处(2018年7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切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服务经济“调转促”,全力推进新兴产业“三重一创”建设,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人力支撑,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特制定我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

一、基本现状截至2018年7月,安徽33所普通本科高校、10所独立学院共设置307种本科专业、2221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国控专业26种,135个专业点。

基本专业217种、1888个专业点,特设专业69种,212个专业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2所部委所属院校共设置100种本科专业,123个本科专业点。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

图1 2018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情况(单位:个)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5个专业和合肥工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填补了我省本科高校专业布点空白。

除此之外,我省普通高校本科仍有110个基本专业和89个特设专业未布点。

图2 2018年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分门类布点情况(单位:个)二、本科专业布局情况截至目前,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工学门类专业占比最高,达35.03%,其次为管理学门类、理学门类和艺术学门类,占比分别为16.03%,11.8%和11.17%,应用型专业占75%以上。

图3 2018年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三、对接社会需求分析(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2017年安徽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611.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3486.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420.4亿元,增长9.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一、总则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定。

二、专业设置目的和原则1. 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2. 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合理分布不同专业的招生名额。

3. 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校实际能力,确保专业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专业设置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专业设置应以调查研究、市场调查和学科前沿动态为基础,客观分析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前景。

2. 差异性原则:专业设置应做到差异化、特色化,避免重复和重叠,发挥每个专业的独特性,并形成错位发展,提高专业竞争力。

3. 连续性原则:专业设置应与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专业设置的连续性,确保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4. 稳定性原则:专业设置应按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原则制定,避免过度开发新专业和频繁调整专业设置。

四、专业设置流程1. 专业设立:高校根据教育部门要求和市场需求,向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可以设立新专业。

2. 专业调整: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发展需要,可以调整专业设置,增设、调整或停办某一专业。

3. 专业评估:定期对专业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的依据。

五、专业设置质量监控与评估1. 高校应定期对本科专业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教育质量、就业率、学生满意度等指标。

2. 对于教育质量较差或就业困难的专业,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或调整。

3.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设置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引导高校改进专业设置工作。

六、专业设置与高校办学特色1.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 具有相关专业特色的高校应鼓励开设相关专业,并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就业视角中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就业视角中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生 就 业 难 的 问 题 ,比 较 有 代 表 性 的 观 点 是 教 育 过 业 的 归 并调 整 , 设 并 培 育 新 兴 、 缘 专 业 。对 一 些 增 边
度 — — 扩 招 造 成 的 。 而 且 , 历 年 的 招 生 人 数 与 就 业 传 统 重 复 专 业 进 行 整 合 规 划 , 同时 有 意 识 地 改 变 建 从
产生该 问题的原因是缺乏 自主权 、 律机制和科学论证 。为避免 因高校 专业设置不 当带来的大学生失业问题 , 自
应在 给 予 高校 充分 自主 权 的 同时加 强政 府 的 宏观 调 控 ; 立相 应 的评 估 机 制 ; 立相 应 的 就 业预 警 系统 等 。 建 建 【 键 词】 学生 ; 关 大 专业 设 置 ; 业 就
近 年 来 , 大 学 生 就 业 问 题 日益 严 峻 。 据 调 查 , 1 9 9 8年 的 7 9种 降 低 到 2 0 7 0 7年 的 6 1 。结 合 中华 4 种 20 0 8年 全 国 有 1 0万 大 学 生 难 以 找 到 作 ;0 9年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门 户 网 站 提 供 的 数 据 看 , 可 以 肯 5 20 大 学 生 就 业 压 力 更 大 , 0 9 年 当 年 的 毕 业 生 达 6 0 定 ,9 8年 以来 专 业 设 置 种 数 降 低 不 是 简 单 地 精 减 20 0 19 万 , 上 往 年 毕 业 未 能 就 业 的 高 校 生 ,0 9年 大 学 生 专 业 , 反 映 我 国 专 业 设 置 积 极 变 革 的 方 向 。 ( ) 加 20 它 1 我 就 业 人数 近 10 0 0万 … 。
【 作者简介】 关瑾( 95 )女 , 18一 , 山西大 同人 ,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教 育经济与管理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需求分析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需求分析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需求分析大学生专业选择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决策过程,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在做出选择之前,学生需要进行学科需求分析,既要考虑自身的兴趣和潜力,也要了解社会对不同学科专业的需求。

本文将对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学科需求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这一重要决策。

第一部分:学科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学科需求分析是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第一步,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就业前景、职业发展方向和薪资水平,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通过学科需求分析,学生可以避免盲目选择、追逐热门专业的风险,增加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人职业规划。

第二部分:学科需求分析的方法学科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参观企业或机构、咨询专业人士等。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国家统计数据、就业报告以及大学和学院发布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同学科的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

其次,学生还可以参观相关企业或机构,与从业人员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学科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要求。

此外,学生还可以与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寻求专业建议和指导,了解不同学科的优缺点,帮助自己做出决策。

第三部分:学科需求分析的内容学科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就业前景、行业趋势、薪资水平、职业发展路径和专业技能要求。

就业前景是学生选择专业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学生需要了解该学科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分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趋势与薪资水平也是学科需求分析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该学科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该学科的职业发展路径,例如是否需要进修或考取相关执业证书等。

最后,学生还需了解该学科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以便判断自己是否具备相关能力和兴趣。

第四部分:学科需求分析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个实践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科需求分析的应用。

假设小明对计算机科学非常感兴趣,他希望选择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在进行学科需求分析时,小明查阅了相关数据和报告,了解到计算机科学是当前就业前景较为广阔的学科之一,具有稳定的薪资水平和丰富的职业发展路径。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

1. 紧密合作与调研:为了确保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高校需要与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他们可以与行业合作伙伴进行调研,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所需人才的技能。

这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调整和更新他们的专业设置。

2. 市场需求预测:高校可以通过市场需求预测,对未来的就业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这包括通过研究行业报告、市场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根据这些预测,高校可以相应地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3. 多样化的专业选择:高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涵盖不同领域的技能和知识。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适合的专业。

高校还可以提供交叉学科的机会,培养具备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4. 实践教育与实习机会:高校应该注重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

这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并与行业建立联系。

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应用所学知识。

5. 持续的更新与反馈机制:高校应该建立起与行业的持续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行业的变化和对人才的新需求。

他们可以定期与企业代表、就业市场专家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并根据这些反馈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

总的来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需要高校与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沟通。

高校需要不断调研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并重视实践教育和实习机会,以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

此外,建立更新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高校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确保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一、问题的提出在本研究中,学科专业设置是学校微观层面上的涵义,以学科专业内容为主,并涉及到相关的学科专业制度。

在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这一问题上,有两类基本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应该增强职业针对性,并与就业紧密相关。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用人部门和毕业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应该拓宽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高等学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我们认为,进行学科和专业设置的改革,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于在倾听多方面的意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们进行了这次针对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985~2002年间就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样本覆盖了11个学科的毕业生,男女比例大约为2:1。

我们选取了除西藏、海南外其余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大学本科院校,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回收问卷1047份,有效问卷919份,有效率达87.8%。

其中,男生626份,占68.1%;女生293份,占31.9%。

1.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1)主观看法和实际情况的总体调查有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查:一是对毕业生在/所学专业是否应该与所从事工作相关这一问题上的主观看法的调查;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的实际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这一点重要或者非常重要,另有不到20%的毕业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持中间态度的人数约占30%。

目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高和很高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1.9%,不相关和较低的占24.3%,相关程度一般的占33.7%。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那些认为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相关很重要的人,他们在实际中确实也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程度很高的工作,反之亦然。

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实际中,所从事工作应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这一观点,不断被就业市场的需求所强化。

因为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希望接受专业对口的学生,以便他们能够较快承担起实际工作。

(2)不同学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的差异不同学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在相关程度上差异十分显著。

具体来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不相关比例最高的是哲学、历史学,而相关程度高和很高的则有教育学、文学、医学、农学。

(3)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总的来说,毕业生普遍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专业实际针对性差(25.4%),二是在所学专业中无法发挥潜能(24.5%),三是所学专业就业形势不好(20.6%)。

在被调查的六种原因中,有三种原因没有体现出学科差异,它们是:在所学专业中无法发挥潜能、专业实际针对性差、专业适应性差。

另三种原因则体现了十分显著的学科差异:一是所学专业就业形势不好,选择比例比较高的依次为哲学、农学、医学、法学、历史学;二是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选择比例比较高的依次为农学和工学;三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不好,选择比例比较高的依次为农学和工学。

2.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1)所从事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用到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问卷对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在多大程度上用到大学本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完全适用和大部分适用占28.1%,而小部分适用和完全不适用的占32.7%,部分适用占39.2%,说明大部分人在工作中只能用到一部分或一小部分在大学中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

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科毕业生存在显著差异。

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医学学科毕业生倾向于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所从事工作中能够完全或大部分适用;而农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哲学学科毕业生倾向于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完全不适用或只有小部分适用。

(2)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完全适用于工作的原因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能或者不能完全适用于工作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被选择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专业的理论性太强,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用的课程较少;内容陈旧;所从事工作与专业无关。

在这些被调查的原因中,不同学科毕业生对“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和“专业的理论性太强”的看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学科差异,而对“专业内容陈旧”和“有用课程较少”的看法,学科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具体来说,历史学、法学、工学的毕业生倾向于认为,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之所以不能或者不能完全适用于所从事工作,主要是因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而哲学、农学、理学的毕业生则认为,这主要是专业的理论性太强所致。

3.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进建议问卷就如何改进学科专业设置对各学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1)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适合在大学专业教育中的哪一个环节培养总的来看,专业实践课受到毕业生的重视,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适合在专业实践课中培养;其次是专业实习(18.6%)和个人社会实践活动(16.3%),最后才是专业理论课(7.6%)。

不同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差异不显著。

(2)在大学专业教育中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总的看来,按照重要程度,毕业生认为需要加强的方面依次为: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69.9%)、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60.5%)、外语和计算机等实用技能(58.4%)、专业技能(56.6%)、管理和法律方面的知识(45.5%)、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30%)、专业理论素养(27.5%)。

在这一问题上,对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管理、法律方面知识等问题的看法,学科间没有差异或者差异不显著;但在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实用技能方面,则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学科差异。

具体来说,在对学习方法和研究能力的看法上,历史学、哲学、工学毕业生选择比例较高,认为这是大学专业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而教育学、农学、经济学毕业生选择的比例则较低。

在对外语和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的看法上,医学、教育学、经济学毕业生选择比例较高,而哲学、历史、法学选择比例则较低。

(3)专业设置的最佳方法问卷就专业设置方法对不同学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总的看来,有41.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在一定学分规定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专业方向;23.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增加辅修专业、双学位和第二学位;19.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在一定学分规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7.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不分专业,完全自由选课;还有6.1%的人认为,应该沿用现在的设置方法,主攻一个专业。

不同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专业设置的最佳方法是主攻一个专业;农学、文学、理学毕业生则认为,最佳方法是增加辅修专业、双学位和第二学位;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毕业生认为,最佳方法是在一定学分规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面;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农学、理学毕业生认为,最佳方法是在一定学分规定的基础上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教育学毕业生认为,最佳方法是不分专业,完全自由选课。

(4)专业知识和学习应如何改进问卷就专业知识和学习的改进对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按重要性排序,这些建议依次为:多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调研);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加强对专业学习的引导;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多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加强专业学习的深度。

对这些建议,不同学科毕业生的看法差异不显著或没有差异。

三、结论第一,在大部分毕业生的观念里,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这一点十分重要,而且实际上,大部分毕业生也确实从事着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程度比较高的工作。

导致部分毕业生从事着和专业不相关的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就业形势不好,这在一些基础学科和冷门专业上显得十分突出。

毕业生认为,这些学科专业应该大力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第二学位等。

第二,大约3/4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在所从事的工作中,他们比较少地用到本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在那些行业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里,如法学、工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技能的适用性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第三,大部分毕业生感到,大学本科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和研究能力、实用技能等。

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后普遍感到能力方面的欠缺,这既包括专业方面的动手能力,更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和研究能力等,因此他们很希望学校能够加强能力培养。

第四,毕业生普遍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应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同时留给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

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学生越来越希望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得到更多方面的发展,如希望学习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开阔眼界,希望掌握外语、计算机、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

这都需要我们的学科专业设置能够更加灵活,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发展综合化、实践性课程,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2期)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特别是“985工程”建设以来,我国名牌大学纷纷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

但是,目前我国名牌大学的学科综合化程度、学院设置的学科层次还有待提高。

与此同时,我国的本科专业目录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不统一,学科专业设置不够科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本报告分析了美国学科专业目录和世界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对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制定和名牌大学院系设置提出建议。

一、我国学科专业和名牌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分析1.我国教育部所属部分名牌大学院系与学科设置的现状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支持后,我国名牌大学的学院和学科设置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

从名牌大学学院的数量和学科性质可以看出,不管是以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学为主的传统综合性大学,还是以工科为主的传统工科大学,通过最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都已初步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格局。

从7所名牌大学(北大、清华、复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学院设置的平均数量来看,除了农学((l. 8%)的比例稍低一些以外,人文社科(26. 8%)、理学(15.2%)、工学(30. 4%)、管理(9.80%)和医学(16. 1 0%)等五大类学院的比例比较平衡,学科发展趋向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