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手教案]散文诗两首教案

合集下载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

散文诗教案(优秀7篇)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一、导入二、研读《金色花》1、介绍作者、金色花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

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xxxx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xxxxxxx的妈妈。

3、品读诗歌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4、写法研讨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

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5、小结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1、导入2、作者介绍、文体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4、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5、合作研讨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6、品读文章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7、拓展练习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和欣赏两首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两首散文诗的相关资料和背景知识。

2. 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展示散文诗的文本和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章:散文诗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教师展示第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散文诗的文本内容。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散文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散文诗的理解和分析结果。

第二章: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散文诗的深入思考和欣赏。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教师展示第二首散文诗,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散文诗的文本内容。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欣赏散文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散文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教师展示第三首散文诗,引导学生阅读和感受散文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三、朗读与讨论(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散文诗,并讨论其音乐性和节奏感的表现方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散文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两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散文诗两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四季的变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散文诗中描绘自然景象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中描绘自然之美的奥秘。
其次,在写作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然觉得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个人情感有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安排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尝试。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的讨论中,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描绘自然景象相关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一个季节或自然景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以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个具体的案例。这两首散文诗分别展示了春天和冬天的美景,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描绘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教学难点
-理解散文诗中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如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散文诗二首教案】语文教案-散文诗两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语文教案-散文诗两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语文教案-散文诗两篇教案示例一第一课时记忆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形象、生动、深邃、隽永、精炼、流畅的语言特色。

2.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体会作者迂回婉转的奇妙构思。

3.引导学生理解“记忆所蕴含的真谛”,使他们获得趋向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审美愉悦。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得曾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今天请你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将会写些什么呢?(找3人提纲挈领地做个介绍)请同学翻开书,我们一起看看作家韩少华如何写的《记忆》?板书课题:记忆(二)诵读感悟1.分组(四人为宜)诵读课文,要求一人读,其他三人听,并注意:①字音是否读准。

②感情是否到位。

2.学生谈谈初步感受,重点是作家如何写“记忆”的?3.请小组汇报朗读。

再由学生讨论如何朗诵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诵读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把握)。

(三)揣摩品味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思考:(1)“记忆所蕴含的真谛”指的是什么?(2)找出文中能标志作者思路转换的语句。

(3)作者怎样一步步形象的揭示“记忆”的真谛的?(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举例说明。

(你比较喜欢课文的哪一段话,为什么?请具体说明)2.学生讨论明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示:(1)记忆是衡量人高下、贵贱、美丑的尺度;在人们的记忆中,庸人、叛徒、蠢货、懦夫将遭唾弃,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人将流芳百世。

人生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在于有崇高的理想,广阔的胸怀,绚丽的心灵和奉献精神,应远离罪恶,勇于牺牲,舍己为人,不作庸人、叛徒、蠢货、懦夫、争做智者和勇士。

(文中没有对此做出现成的回答,需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意思相近即可)。

(2)三句:“记忆,是什么样?”“这说的是忘却,记忆呢?”“记忆究竟是什么?”(3)以记忆为线索,迂回婉转,逐层深入。

先从反面入笔,从“忘却”引入“记忆”;再从否定角度说“记忆”没有许多外在形式:重量、体积、色彩、标价,随后从肯定角度取譬设喻:“记忆”是“灰烬”“流水”“落花”;第三步作者引入两个有关记忆的传说,开是触及记忆的核心话题——记忆的本质;最后对怀有各种记忆的人作出评价,进一步揭示记忆的真谛。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散文诗两首》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课文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散文和诗歌的区别、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

本文主要介绍《散文诗两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区别。

(2)学生能够掌握判断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3)学生能够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4)学生能够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语言并感受文学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创新思维,在交流和探究中积极学习。

(3)通过精讲和演练散文诗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感受散文和诗歌两者的差别。

问:诗歌和散文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

第二步:讲授知识通过课堂讲解,由老师详细阐述散文和诗歌的概念,特点和区别,让学生对散文和诗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讲解内容涉及:什么是散文/什么是诗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和特点/散文诗的概念和特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新增加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

第三步:展现学生欣赏能力在讲解之后,老师可以放一段散文或诗歌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后提出意见。

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分组散文阅读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引导学生探究散文的特点,交流阅读心得,丰富学生思维。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第五步:精讲散文诗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篇章结构。

通过精讲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真正领悟文学的美感。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5篇散文诗两首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千古传诵,歌颂母爱的诗歌——《游子呤》,下面让我们集体背诵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歌颂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荷叶母亲》(板书课题)二、交流资料1、大屏幕展示泰戈尔、冰心画像及其概况。

2、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沉船》、《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超人》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播放《鲁冰花》背景音乐,并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多媒体显示:衍(yǎn)匿笑(nì)沐浴(mù)祷告(dǎo)并蒂(dì)菡萏(hàn)(dàn)欹斜(qī)徘徊(pái)(huái)4、教师指点,学生朗读。

5、组织朗读竞赛。

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组织一场男、女生朗读竞赛。

可分为集体朗读竞赛和个人朗读竞赛。

四、再读课文,研讨内容〈一〉大屏幕显示研讨问题。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散文诗的形式和特点。

2. 理解并欣赏散文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散文诗。

二、教学重点
1. 分析散文诗的主题和意象。

2. 理解散文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步骤
Step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散文诗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节奏和韵律。

Step 2: 内容解析
教师通过阅读两首散文诗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主题和意象,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 修辞手法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散文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探讨这些手法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Step 4: 语言表达训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让他们尝试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练习写作散文诗。

四、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阅读相关的散文诗作品,拓宽自己的艺术修养。

2.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3. 学生可以尝试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散文诗作品,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散文诗的形式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熟练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作散文诗。

同时,通过分析散文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对于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
些优秀的散文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这两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养。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荫庇。

三、学习《金色花》(一)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第1篇: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散文诗两首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它们是爱的美文。

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进行沟通、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妙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妙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化地了解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育。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纳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育鉴赏诗歌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走近:(学生班内沟通,老师出示课件补充)泰戈尔(1861-1941)印度着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着,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能够简要介绍散文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散文诗两首》的内涵,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词语和意象。

3.能够运用散文诗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出几句简单的散文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散文诗的概念,明确散文诗和散文、诗歌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散文诗两首》的内涵和意义,学会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观看图片,向学生引入“诗”的概念,提出“散文诗”的问题。

2.以“水”为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水的感悟,引入《散文诗两首》的阅读。

二、阅读散文诗(35分钟)1.学生先自己默读散文诗,理解全文的意义和文中的情感体验。

2.分组讨论散文诗的内涵和表达技巧,学生归纳总结出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3.教师逐句解读散文诗,讲解其中的难点和精妙之处。

4.学生朗读散文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三、表达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在散文诗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或体验。

2.在班内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和提出对方的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改正。

四、总结归纳(5分钟)1.学生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并在黑板上呈现。

2.教师就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教学方式: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解和引导为辅。

2.互动式教学,以讨论、思考和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

教学手段:1.教师讲解和讲解课件。

2.倾听音频资料,观看视频资料。

3.分组讨论。

4.学生写作,交流。

教学评价:1.学生的写作作品,反映学生对散文诗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2.班内交流表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和思考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能力,鼓励优秀学生,提醒还需加强的学生。

教学举措:1.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入散文诗的概念,强化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交流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散文诗两首教案 (2)

散文诗两首教案 (2)

散文诗两首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创作散文诗。

通过阅读和分析两首经典散文诗,学生将学会识别和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技巧,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散文诗。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诗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分析和理解散文诗;•能够运用散文诗的技巧创作一首个人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散文诗示例:《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复印散文诗示例并分发给学生;•白板、黑板或投影仪以展示教学内容。

1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散文诗1.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散文诗的定义:“散文诗是一种运用散文形式表达感情和思想的诗歌形式。

”2.提问学生对散文诗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散文诗可能具备的特点。

步骤二:阅读和分析散文诗示例1.分发《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静读。

2.鼓励学生标出他们认为有趣或重要的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这些诗中有哪些文字、词语或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情绪?–这些诗有什么共同之处或差异?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步骤三:讨论散文诗的特点和技巧1.利用黑板或幻灯片,列出学生提到的散文诗示例中的共同特点和技巧,如自由的行文方式、细腻的描写、抒发作者情感的自由度等。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散文诗通常使用散文的形式,而不是传统的诗歌形式?–散文诗与散文的区别是什么?–散文诗的写作技巧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3.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回答这些问题,并用散文诗示例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步骤四:创作一首散文诗1.分发给学生一份散文诗创作指南,包含以下要求:–鼓励学生写一首自己的散文诗,可以选择任何他们感兴趣的题材或主题;–提供一些建议,如注意使用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或思考等。

2.讨论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难点,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五:分享和讨论学生的作品1.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散文诗作品。

2.学生彼此之间提供积极和建设性的反馈,并讨论彼此的创作体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精选4篇】篇一:《散文诗两首》的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品读,鉴赏诗歌隽永淡雅的语言;3、通过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4、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二、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学习前一天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引课题: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

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

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读“荷”,说印象: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

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

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位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

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3篇母亲是个为孩子无私奉献的角色,今日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七班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纸船)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班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 学问与技能:指导同学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育同学鉴赏诗歌的力量。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育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两课时○课前预备同学: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预备在班里沟通。

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老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帮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奇妙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玩耍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妙与圣洁。

在教学时,老师要留意引导同学在体会诗歌感情基调上,掌握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

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力量。

还要留意引导同学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妙的。

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

(同学略思索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

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热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到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净的爱。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

《散文诗二首》教案(五篇)第一篇:《散文诗二首》教案《散文诗二首》教案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诗二首》教案1一、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

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过程设计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两手教案]散文诗两首教案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前发放助学资料,学生结合资料预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妈妈的吻》,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我少年时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

你能听出歌中蕴涵的感情吗?(学生回答)歌曲既唱出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真切的母子深情不会因为时空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文诗两首》,接受一次更美的亲情洗礼吧!二、明确学习内容:师生同学《金色花》,学生自主学习《荷叶母亲》。

三、学习《金色花》(一)整体感知彩屏显示读一读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并思考感情基调。

2、勾画字词,查助学资料解决。

彩屏显示说一说说说透过精美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明确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

(二)精读课文1、朗读活动一:读出人物形象。

彩屏显示议一议: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朗读之后探究人物形象,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 的形式说话。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景和相关语句进行说明)2、朗读活动二:读出诗歌情感。

彩屏显示想一想: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3、朗读活动三:读出诗歌意境。

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整体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美好意境。

(三)创意表达彩屏显示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四、学习《荷叶母亲》彩屏显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美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①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环境红莲心情一写红莲二写红莲三写红莲②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喻人的?请说明。

3、延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和读过此文的感受,请从红莲的角度,向荷叶表达心声。

五、教师寄语彩屏显示: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六、作业设计彩屏显示:搜集阅读表现母爱的作品,编撰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略)(说明:这是我校素质教育开放周语文公开课教案。

其中参考了《优秀教案》的部分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

(借什么来抒情的)金色花荷叶母亲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 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

(找同学读课文)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

既然都没有,咱们就一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么坚持?金色花:1、写的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1、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

2、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上,3、母亲去牛棚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4、最后,母亲问她去哪也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

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

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的活灵活现,有声有色。

写出一个调皮的与妈妈嬉戏的孩子。

轻松活泼。

5、结合背景,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是他心中的爱,是他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

母爱的力量尤其伟大。

6、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读者,这是因为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谢的童心。

7、------(自己再谈)荷叶母亲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

歌颂母爱)2、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

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请同学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围绕亭亭鉴赏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样的花。

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红莲,有没有让作者的心情好一点?仍是不适意!一起读一下二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心情:不适意,徘徊 (为什么徘徊呢?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在风雨中的红莲是不是也会凋零呢?一起读一下三看红莲)三看红莲环境:雨肆意地下着红莲: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此时的水珠是流转无力,还记得我们二看红莲的时候风雨的威力吗?那这么比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们突然进入了童话王国,这朵红莲有了人的感觉,你们觉得在荷叶蔽护下的红莲此时应该是什么感觉?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为什么?表面上因为解决了我对红莲的担心,其实呢?坐在了母亲旁边。

)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强地开导;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

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哪句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齐读这一句,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揭示主题,借物喻人!)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个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

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

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

冰心成为作家后,每写完一篇文字,总是先捧到母亲面前。

母亲是她最忠实最热诚的批评者。

冰心感谢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写了很多纪念慈母的文章,《荷叶母亲》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无论你喜欢哪一首,毕竟你都从作品中读出了深深的母爱,母爱也会很快乐,也会很温馨,当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荷叶上的时候,你会用一种什么形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以下两题任选一道,讨论。

1、关于母爱的作品你可能接触过很多,根据你所知道的诗句(语句),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泰戈尔和冰心为自己建立了一座爱的殿堂,告诉我们爱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

在这座殿堂里,我们不是来膜拜上帝和真主的,而是来寻找真实的自己,此刻,任何喋喋不休的评论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怀着虔诚的心,默默步入这座殿堂,在爱的星空下,我们除了勇敢的追寻,别无选择当你懂得讲话时我希望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