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https://img.taocdn.com/s3/m/448e02ebe45c3b3566ec8b86.png)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美石”,经 过加工,有的可以佩戴、随葬。因此,石 器被金属器代替后,玉器工艺渐渐成为了 独立的工艺种类。
第四节 陶器工艺
• 一、彩陶 •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 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 以也称“仰韶文化”。
图1 北京人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
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
• 要求:每一个类型画一个代表器形,画一 种纹饰的演变。A4纸
• 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马厂型
1.各 个 民 族 都 有对 星空不 同的认 识,今 天我们 似乎很 熟悉西 方星座 ,却忽 略了中 国古代 对星空 更为深 刻的思 考。 2.把 星 星 都 划 分到 不同的 星宿, 每一种 划分方 法都有 一定的 用途, 这体现 出中国 古代天 文学经 世致用 的特点 。 3.中 国 古 代 的 占星 术的占 测对象 都是军 国大事 ,并且 与皇权 关系密 切,对 政治、 军事活 动能有 很大的 影响。 4.古 代 的 占 星 家将 星宿和 国州对 应,认 为通过 对天上 的星星 的观测 ,能预 测出它 所对应 的地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 精神, 这种现 象是社 会发展 不可避 免的事 情。 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 大地促 进了欧 洲近代 的产业 革命和 技术革 命的进 步。 7.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 为大众 的人文 精神, 从而推 动城市 的文明 进步。 8.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 们这个 社会新 时期文 化建设 不可或 缺的重 要内容 。 9.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 智慧和 经验, 特别是 在文明 传承中 不可替 代的作 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35页PPT
![中国工艺美术史——3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6fe5f5e87101f69f319519.png)
二、油纸伞与油布伞
❖ 汉代以前的伞尺寸较大,伞面可能是用 丝帛以及鸟类的羽毛编织而成,因为价 格昂贵,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到了汉 代,随着纸的发明,情形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当纸被用作伞面后,伞成为人们 能够消费的用具。开始于日常生活发生 密切的关系。纸伞表面涂上一层桐油以 增强避水性,称为油纸伞,具有良好的 避雨性能。棉纺业兴起后,以棉布为伞 面材料的油布伞也出现了。它比油纸伞 更加坚固持久,价格较高,还是颇受欢 迎。进入近代,传统伞业受到现代伞业 猛烈冲击,一种具有明确审美功能的工 艺伞发展起来。它在给人们带来美得享 受的同时,也带着一丝怀旧的眷恋。
中国工艺美术史——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中外工艺美术史—— 伞博物馆 调研报告
一、中国伞的起源
❖ 伞的起源是一个目前尚不清晰说 明的问题 在古代中国,有多种 关于伞的传说与文献,也有一些 可供我们探索的考古材料。虽然 这些材料尚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却能开启我们无限的想象。 我 们将具有猜测性的观点展示在这 里,让观众朋友们自己做出判断。 或许有一天,正是您的观点,解 开了中国伞起源之谜,并成为大 家认可的定论。
的区别。
❖ 庄严地华盖
❖ 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初用于 遮阳避雨的是一种不能开合 的工具,名叫盖。相传它最 初出现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中。时值春末夏初,风卷尘 扬,烈日炎炎,黄帝命人在 战车上撑起“华盖”来遮住 阳光,挡住风沙,好看清对 方的阵势。后来,黄帝获胜 了,人们以为是“华盖”保 佑的结果,视其为荣誉和权 力的象征。华盖是由一顶圆 形布盖子下边支着一根长棍 构成,不能收拢也不能伸展。 伞正是在此基础上发明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d67677a300a6c30d229f2f.png)
第四节
唐三彩
陶瓷工艺
第四节
唐三彩
陶瓷工艺
第四节 陶瓷工艺
4、釉下彩瓷器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
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 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 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 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第四节 陶瓷工艺
1、青瓷。 隋唐五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
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 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越窑代表了唐朝青瓷的最高水平, 工艺精湛,居全国之冠。 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 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 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 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第 七 节 隋 唐 家 具
《韩熙载夜宴图》
第八节 隋唐建筑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 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 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 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581年~618年)
1、建筑上主要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 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第五节 书籍装帧
(2)旋风装是抄书时,先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再依次序象鱼鳞一 样一页一页地粘在一张卷轴式的底纸上,收卷时,书页鳞次朝一个方向旋 转,宛如旋风,所以又称为旋风卷子。其特点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页。 这种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旋风,故 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依照这种看法,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过 渡形式。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f3c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8.png)
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精选20篇)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篇1我叫__x,于20__年x月__日入职公司,被派往__小区项目部,从事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对公司项目团队及同事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在此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与锻炼自我的平台,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
现将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及感受总结如下:1、我们项目部是一个年轻化的团队,大部分同事都是80后,是非常有活力和激情的。
同事之间的相处是非常融洽的,没有恶意竞争现象,是我比较向往的团队,就连领导都是那样平易近人。
2、在新员工座谈会上,我更近一步的了解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员工岗位的提升空间。
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在公司的培养及同事的帮助下,很快能够独挡一面,真正的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3、在项目工作中,技术负责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岗位,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持、安全及造价等多方面的工作。
由于我刚从事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经验有些欠缺;因此,对于工作我一直不敢懈怠,坚持小心谨慎,脚踏实地,认真务实,高效求新的工作态度,及时编制各项专项方案并向同事请教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及时对现场各施工班组的工序进行技术交底,杜绝出现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
4、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确认,并形成文字依据,再将确认的方案,施工方法,图中修改部位及时通知相关作业班组,坚持做到当天事,当天完成。
5、在对确认的设计变更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做到与施工同步。
6、积极配合甲方、监理等单位对现场的质量、安全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坚持以工序质量控制整体工程质量。
总之,在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我会以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弥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技术过硬,管理全面的'全能型人才。
在此,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
我要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融入这样一个年轻活力,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三章夏商西周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三章夏商西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fe79f54b73f242326c5f65.png)
第四节 结语
一、风貌与其演进
由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夏商西周的工艺美术风貌与其演进,可 得出以下四点:1、工艺美术品是为人生产的(心理和生理两 方面)。2、时代工艺美术的主流是官府制作。3、王朝的更迭 并不能使得工艺美术风格迅速改变。(如由商入周)
二、影响
夏商西周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造型、装 饰的承袭和礼乐制品的仿效方面。(如十二章纹的承袭)
十二章纹(p78) 《书经·益稷篇》称:“予欲观古人之象, 日、月、星辰、 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chi)绣以五彩, 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些纹样多 用作古代帝王服饰,被认为是最尊贵的纹样。
第27页/共32页
十二章纹示意图:
第28页/共32页
十二章纹文字释解:
第29页/共32页
玉鹦鹉
玉凤
第25页/共32页
玉人
(二)西周
西周的玉器,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得到 社会的特别重视。玉器在西周主要作为礼器使用,体现周代 的等级名分制度。
作为礼器使用的玉器有:圭、璋、璧、琮、璇玑、玦和璜 等。(p80-p82)
第26页/共32页
二、染织工艺
西周的染织工艺: 西周时期的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和染色等 染织工艺,均有了专门分工。
第三章 夏商西周
(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神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君统、分封、等级、 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礼教制度)
第一节 绪言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华夏土地上的诸多文化圈落发展到了夏商周时期开始凝聚、 重组,其直接的产物就是国家。
第15页/共32页
第1章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第1章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29f63c866fb84ae45c8d82.png)
(一)旧石器
早期:蓝田人;北京人 中期:丁村人 晚期:河套人;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
丁村文化石器
三、石器的分类
砍砸器:石球
刮削器 尖状器:石簇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裴李岗石镰
四、石器的制作
打击
磨制 钻孔:管钻;两面对钻
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
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出土的石磨盘
五、石材的选择
注重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
纹饰: 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 辫形纹等几何纹。 鱼形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于卷唇折腹圜 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 体鱼纹,由写实化逐步演变为抽象化、样式化,形成横 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 人面纹最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于翻唇浅腹盆的 内壁。 此外还有鸟纹、蛙纹等。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使用直线,大多组成直边三 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土为原料的白陶);纺织工艺(游地区)
(四)良渚文化
三、各地远古文化各具特色
• 1.2 装饰的萌芽 • “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 •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 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从而使 工艺制作能初步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要 求,并表现人们的审美需要。 • 山顶洞人把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 制成装饰品,是我国最早的工艺品。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章 元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教学内容] 1.1概述 1.2装饰的萌芽 1.3石器工艺 1.4陶器工艺 1.5其他工艺 1.5章节小结 [学时安排] 4 学时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史前工艺美术的 特点及类型。 [重点和难点] 1. 彩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2. 黑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第一章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0590814028915f804dc287.png)
陶鬹 龙山文化 山东临沂出土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龙山文化 山东日照出土 高26.5厘米
3:几何印纹陶 南方地区 印纹软陶:火候较低,呈红褐色、灰白色
或灰色 印纹硬陶:火候较高,呈灰色
4:启示 实用与装饰的统一 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形式感的应用 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
一、概述
几何纹白陶瓿 (商)
主,锯齿纹流行,彩绘黑红相间,节奏感强。一改以前黑色 为主的局面,大量运用红色彩绘。风格富丽、精巧。
(5)马家窑文化马厂型:装饰有直线、折线纹、回纹、网纹 。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
半坡型 (几何纹彩 陶盆)
庙底沟型 (彩陶 钵)
马家窑型 (旋纹 双耳彩瓶)
半山型 (菱形纹 彩陶罐)
马厂型(人形纹彩 陶罐)
商代后期,饕餮纹、云雷纹和方格纹渐不多见,除绳 纹比较多地运用外,大量被用作装饰的是刻划纹、凹线纹、 弦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西周:陶瓷装饰图案主要是绳纹,划线纹,蓖纹、弦纹和 刻划的三角纹。
春秋: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在西周的基础上更趋简化,器 表主要是饰印粗绳纹和瓦弦纹。
白陶雷纹双耳壶 商
(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造型以小口的壶、罐居多。装饰内容丰富。以同心圆为中 心组成图案,曲线和直线结合。技法熟练,装饰丰满,流畅 ,内彩,点和螺旋纹大量运用。
(4)马家窑文化半山型:装饰有两种, a.用漩涡纹组成装饰 b.用葫芦形做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分数各单位。曲线为
夏代:使用杂质较少的粘土作原料,烧 制胎质坚硬细腻的白陶器。
商代早期:制陶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灰陶 和白陶的技术较夏代有明显提高。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e6585ad02de80d5d840ac.png)
v商代妇好墓三联甗 。
v烹饪器物,类似现代的蒸锅, 利用沸水蒸气蒸食物
.
20
二、青铜器的造型
1、烹饪器:鼎、甗、鬲。 2、食器:簋,产生于商代后期,其造型最早为碗形圈足,后才有耳有盖。 3、酒器:五爵(爵、斝、角、觚、觯)、壶、卣、罍、觥、盉、尊、彝。 4、水器:鉴、盘。 5、杂器:禁、俎、匕、镜。 6、兵器:戈、矛、斧(戚)、刀(斤)、矢镞。 7、乐器:铙。 8、工具:铲、斧、刀、削。
.
17
龙纹扁足鼎 食器
商晚期(公元前14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 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 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 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 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 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 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 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 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 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 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 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 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均用回纹衬地,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
.
14
一、青铜器的制作
1、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 2、制范有陶范(泥模)和蜡模法。
陶范法:首先制范,根据所要求制作的器形,先用泥土塑出样子,成为模。有装 饰花纹的,先用笔在模上画出各种花纹,然后雕刻。将模烘干,再用泥片附在胎 上,使成器形并显示出花纹,这就是外范。在外范中心还要制一个内范,外范跟 内范的空间距离,就是器壁的厚度,内范与外范之间用支钉或母榫相扣以免错列。 在外范之外用绳索和后泥加固,就可以浇注铜液。
商朝时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 213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 2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1b23751763231126edb11d0.png)
将原来的泥模刮去一层,刮去的厚度刚好是器物所需的厚度,然后与外范合范,合范时常在
内外模之间设子母扣以防错位,合范后用泥土加筑外范并留出浇注孔,浇注后经过脱范打磨
等工序使器物最终完成。这种合范法在商周时期普遍使用。
•8
目 前 所
司 母
知 最 重
戊 大
的 青
方
铜鼎
器(
晚
商
)
•9
青铜器的基本概念 青铜器的制造工艺(2/2) 青铜时代
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是由青铜(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 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 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 术史上的精华
中国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 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22
乳丁纹虎耳铜方鼎 商
通高97厘米 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
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23
•大禾人面方鼎 商代后期
器体呈长方形,立耳,四柱状足。
鼎腹的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 作主体装饰,面部较为写实,特 征突出,十分醒目。表情威严肃 穆,高颧骨,双眼圆睁,眉弯曲 ,唇紧闭。
双耳肥大,上饰勾云纹,下 有手爪形纹饰。地衬云雷纹。腹 部四角有外凸的扉棱,并带有齿 状凸饰,使形体庄重而富于动势 。足上部饰兽面纹,也饰扉棱, 与腹部呼应,下有三道弦纹。耳 外侧饰阴线夔龙纹。
,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 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夏
公元前21世纪
商
周
公元前17世纪
公元前11世纪
春秋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8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8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d4c777489eb172dec63b71f.png)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陶器的产生(距今1万年以前) 1.有利的前提条件
农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定居生活 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 2.陶器的雏形 一说由于在编织的篮子上涂上粘土,经过火烧之后而形成的。 另说,在人类刚学会用火不久就学会了制作陶器。火被利用以前, 人类还不知道吃熟食,火被利用后,人们往往把捕获的鱼、兽之类 用泥巴糊起来放在火里烧,待“烧好”后,泥巴质硬难损,可以盛水 及其他物品。此后便有意用这种掺水粘土做成各种形态的器物,经 火烧之后供用于生活,于是,陶器便随着这种生活的需要产生了。
(三)除手捏和轮制两种制陶外方法,据近人研究,还应有模制成型,即模范 注浆。蛋壳黑陶器壁极薄,研究者以为难以轮制,同时根据其他方面的材料, 提出此种制作方法。注浆成型的器物也已有出土。
二、陶器的制作
陶坯制成后,还需要经过打磨(就是用兽骨、卵石等在表面沿着统一方向打磨)
打磨的目的: 1.降低吸水率 2.可令陶器表面平整光亮,更加美观
5、母系氏族的原始手工业,首先是生产工具的改进。石器工具发 展到磨制,另外还有牙雕、骨雕、纺织工艺、建筑,尤其是制陶 工艺。
6、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已发现的有淮海地区 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青莲岗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上 游的大溪文化等。
7、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龙山文化(山东历 城龙山镇),河南庙底沟二期和后冈二期称为河南龙山文化,客 省庄二期成为陕西龙山文化;在长江流域的苏南浙北地区则有良 渚文化等。
三、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
(一)器物造型的起源 1.摹拟成型
摹拟植物造型 在原始陶器中有葫芦形器、瓜形器、竹筒形器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d0f89299a58da0116d17491f.png)
型
方格
秀丽,构图丰富 后
界地区
动物纹少:蛙、鸟, 多变,塑绘结合
多曲线
半坡类型
网纹船形壶(高15.6,长24.8厘米) 造型似船,十分别致,壶腹 两面又以黑彩绘出网纹,令人联想起先民驾船撒网捕鱼的场景。
几何形
动物纹:
几何纹彩陶钵和小口器
鹿纹彩陶盆
鱼纹:由写实趋抽象
鱼纹盆(口径31.5厘米) 圜底折腹盆 是半坡典型造型之一。上腹部以黑彩绘出 三条写实的鱼纹互相追逐。
图案曲直对比
旋纹尖底双耳瓶(高25.5厘米) 汲水器, 据测试,尖底能令汲水方便省力,也便于插进 土中放置。
四大圈纹壶
人物纹
舞蹈人纹盆(口径22.8厘米) 内壁绘舞蹈人纹,这种集体舞蹈应对氏族有重大意义。
半山类型 菱格纹
菱格纹罐(高15.3 厘米) 纹样 颇具现代感,今日的国际象棋棋盘、 若干地砖拼嵌仍为这种效果。
第一章 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绪言
一、工艺美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 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观念、方法不同导致联想、推测不同
工艺美术萌芽 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8千年前): 旧石器——渐趋规整、细小、对称 饰品——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 新石器时代(8000年前始): 工艺美术法则萌生——质感、触感、比例、对称 品种——陶器、玉器、纺织品、牙骨器、漆器
典型类型类 命名Leabharlann 型题材装饰
特点
马 甘肃临洮 弧线几何形多
家 马家窑村 动物纹不多
窑
人物纹极少:舞蹈人纹
盆钵碗内彩, 瓶壶外壁装饰
半 甘肃和政 几何形多:网、菱格、三角、水波、垂 立体设计;繁密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美石”,经 过加工,有的可以佩戴、随葬。因此,石 器被金属器代替后,玉器工艺渐渐成为了 独立的工艺种类。
第四节 陶器工艺
• 一、彩陶 •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 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 以也称“仰韶文化”。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庙底沟型彩陶特征: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 构成曲边三角形。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 特色。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3、马家窑型
• 最早发现于甘肃马家窑,从庙底沟型分化 出来,与半坡型和庙底沟型相比,前两种 以大口的盆钵为主,后者以小口的壶罐居 多。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图腾崇拜。
第三节 石器工艺
• 石器的制作方法:打击、作窝、琢制、磨 制、钻孔(管钻、两面对钻)。
• 石材的选择已十分注意硬度、形状和纹理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第一类:砍砸器。主要使用于旧石器时代早 期,制作极为简单和粗陋。(图1、2) 第二类:刮削器。主要使用于整个石器时 代,这种石器的制作经过第二次加工。(图 3) 第三类:尖状器。这类石器的制作较前两 类要复杂和精致。(图4)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半坡型装饰花纹特征:一般均为直线,多 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状针 河姆渡遗址
• 四、父系氏族社会 • 1、以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 • 2、制陶工艺采用了封窑技术和轮制;以此
制成了较硬的灰陶以及黑陶,并用瓷土制 成了白陶。
• 3、纺织工艺:能织出较细的麻布,还发明 了养蚕缫丝
• 4、玉雕工艺
第二节 装饰的萌芽
• 山顶洞人(旧石器晚期)时期就开始有钻 孔、刮削、磨光、刻纹、染色、串珠。
1、半坡型
• 几种基本器形
• 船形彩陶壶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彩陶的装饰方法:彩绘、捺印、划纹、堆 饰等。
• 具有代表性的 鱼纹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从行的方面来说,尽管原 始人类主要依靠双脚,但 原始的车船也出现了。
梁头榫 河姆渡遗址 带榫木构件 干栏式建筑
斧柄 木器 河姆渡遗址
鱼镖 河姆渡遗址
耜 木器 河姆渡遗址
1 石块、树枝→石器、弓箭;徒 手捕鱼→鱼钩、鱼叉、渔网和各 种编织的渔具。
2 兽皮、羽毛、树皮、树叶→布、 骨针、纺锤、纺轮等缝制和纺织工 具
• 人面形花纹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鸟纹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第五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说
一、旧石器时代
50万年前,“北京人”,最初使用天然石块 ,后来渐渐学 会 拣选石块,没有固定的形式
30万年前,襄汾“丁村人”,20万年前的“河套人”,有 了第二步加工痕迹,有了简单的类型,即打制石器
1万7千多年前“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时代
制成了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工具,并加以 磨光、钻孔,装柄或穿绳。这种磨制石器时代称为“新石器 时代”。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 由写实到抽象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图1 北京人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
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
三、母系氏族社会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渑mian池仰韶村,半坡 遗址),不同的器皿采用了不同的原料,如煮饭用的粗砂陶,盛 水的细泥陶;彩陶的制作。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 木建筑已采用榫卯结构; 纺织工艺:能利用自然纤维进行捻线织布,制作衣服。
木浆 河姆渡遗址
从居住条件来说,由早 期的巢居和洞穴居住发展 到建筑房屋居住,从而产 生建筑设计。如南方“干 栏式建筑”。
2、庙底沟型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 管理培训课件安全培训讲义工作培训 教材工 作汇报 课件PPT 服务技 术中国 工艺美 术史(P PT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