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石头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3、引出课题:我们的大自然有 着神奇的力量,让小小的石头变 化的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
提问:在我们的周围常常可
以看见许多石头,你都在哪里见
到过石头?
学生可能回答:
2、谈话:石头虽然不会说话,
校园假山、公园里面的石
感受石头无处不在,意识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但他其实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
桌石凳、海边的石头、门
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
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
口的石狮子……
质。
3、激趣:你会观察么?为了更 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 一个新朋友,看明白了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 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
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
“形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 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 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 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 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
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 时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 替,遇到了困难,可以先求助同 组的人或是老师求助。
7、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 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 石头。
9、(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 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 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游戏放松:所有的孩子们都 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大 家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 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 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 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 头,石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 纹、表面等务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描述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 不可分。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石头)教学设计1.石头(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拟、分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根本特征。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石头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外表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依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教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
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觉石头的共同特征。
(学情分析)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局部学生都有玩过石头的经历。
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一般概念,创立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比照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开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观察、比拟、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时机,体会研究的方法,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就是小孩子也需要用科学的词汇言语描述石头的特征。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石头》优质课件
学法指导: 1.学会抓住重点,巧妙疑问。 2.指导能够大胆质疑。 3.学会带着疑问去查阅资料变有疑为无疑。 4.能够将生活中的小疑问通过学生间的质疑利用科学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5.通过质疑,能够解释一些现象,培养敢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在学习了“探索宇宙”一文,了解了宇宙的奥秘,认识了探索 宇宙的意义。 6.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二)自学环节自学的目的在于学习科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探究的技能和技巧,并改变以 往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信息流程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互的信息流程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 1.学会阅读课文,根据导学提纲分析重点、难点。 2.学会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通过学习“巧妙的结构“能够对常见建筑物分类: 电视塔——屋架结构,凉亭——支柱结构,大坝——实心结构 3.学会实验操作,能独立完成一些小制作 4.学会科学活动的过程、分类。 5.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 初步学会整理信息的方法。 (三)交流环节交流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善 于表达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做手链
造桥
19
新课讲解 铺路
石雕
20
新课讲解
古代人还能用石头做工具。
shí fǔ
石斧
shí dāo
石刀
shí chuí
石锤
21
新课讲解 各种各样的石头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
同的用途,所以说人们生活离不开石头。
22
新课讲解
石头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 玩,小朋友们在活动结束后,可 和自己喜欢的小石头一起做游戏, 也可以回家后,把你们发现石头 的秘密告诉爸爸和妈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石头 教学课件
dà hóng
大红
fěn hóng
粉红
huáng sè
黄色
tǔ huáng
土黄
shēn lǜ
深绿
qiǎn lǜ
浅绿
shēn lán深蓝ຫໍສະໝຸດ tiān lán天蓝
zǐ sè
紫色
huī sè
灰色
cháng jiàn shí tōu de biǎo miàn
常 见 石头的表 面
guāng huá
常 见 的形 状
yuán xíng
圆形
zhèng fāng xíng
正方形
tuǒ yuán xíng
椭圆形
biǎn yuán xíng
扁圆形
bù guī zé xíng
不规则形
cháng jiàn wù tǐde dā xiǎo
常 见 物 体的 大小
cháng jiàn wù tǐde yán sè
qì pào tú 气泡图
cháng jiàn de xíng zhuàng
常 见 的形 状
yuán xíng
圆形
cháng fāng xíng
长方形
tuǒ yuán xíng
椭圆形
biǎn yuán xíng
扁圆形
zhèng fāng xíng
正方形
sān jiǎo xíng
三角形
cháng jiàn de xíng zhuà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
Shí tou
1.石 头
寿阳县北大街小学 杜占宏
一年级科学下册目录
动物
沙漠 大海
大山
植物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石头》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第一课《石头》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主要是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它们的特征。
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第一个活动,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头,石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第二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描述石头的特征。
第三个活动,按照此前认识的特征中的一个,给一堆石头分类,在分类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图片,讨论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说学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并不出现“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三、教材目标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五、说教法和学法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完成、完善整个学习过程。
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1)具有多种特征的一套石头(10~15块)。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1.石头》课件
dì shɑnɡ suǒ yǒu shí zǐ
地 上 所 有 石子。
jiǎn yí kuài shí tou zǐ xì ɡuān chá bìnɡ miáo shù tā de yànɡ zi
捡一块 石 头,仔细观 察 并 描 述它的样子。
ɡuān chá shén me
观 察 什 么?
kě yǐ kàn yi kàn shí tou de yán sè xínɡ zhuànɡ dà xiǎo huā wén
jiàn qiáo
建桥
shí fǔ
石斧
ɡǔ dài rén bǎ shí tou zuò chénɡ ɡōnɡ jù
古代人把 石头 做 成 工 具。
shí dāo
石刀
shí chuí
石锤
cǎi sè shí tou zuò huā duǒ de bù zhòu
彩色石 头做 花 朵的步骤
提示:单击图片即可播放
zěn yànɡ ɡěi shí tou fēn lèi
怎 样 给 石 头 分 类?
zěn yànɡ ɡěi shí tou fēn lèi
怎 样 给 石 头 分 类?
分类标准:
yán sè
颜色
dà xiǎo
大小
xínɡ zhuànɡ
形状
huā wén
花纹
tòu mínɡ dù
透 明度
……
xiǎo zǔ hé zuò fēn yi fēn shí tou
是工作,还是玩耍?
我的收获
名人名言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 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可以 摸一 摸 石 头,掂 一 掂 石 头 的 轻 重……
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2017)《石头》说课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五、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了熟悉的石头,大家都有什么 收获呢? 2.回家后把今天的收获跟家人一起分享吧。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石头》 观察石头: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征
分类 用途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石头》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 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石头与泥土》单元的第1课《石头》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 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 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2.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颜色、大小、形状......) (出示前面的课件石头图片) 现在分组,来给石头分类。 完成活动手册第1页。
[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 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 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学生关注力,重新认识身边熟悉的石头,旨在给 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 头的特征。)
板块三、石头的分类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给东西分类。 比如可以把衣服按种类分成上衣、裤子、裙子等,还可以按颜色分成红 衣服、黑衣服、白衣服等。 现在让我们也给这些石头来分类。
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石头》(苏教版)
新课讲解
表面
讨论: 石头是什么样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 它是什么形状的?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大小
比鸡蛋 大一点
颜色
土黄色
形状
椭圆形
表面
不太 光滑
斑纹
有黑色 斑点
……
课外延伸
石头还有哪些特征呢
石头不论大小都会沉入水中。 铁锤敲击石头能发出火花; 石头不能生长也没有死亡; ……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 石头的家在:江、河、 湖、海、海滩、山上、 公园……
新课讲解
nǐ men yònɡ shí tou wán ɡuò nǎ xiē yóu xì ne 你 们 用 石 头 玩 过 哪 些 游 戏 呢?
导入新知
新课讲解
石头的特征
jiǎn yí kuài shí tou , zǐ xì ɡuānchá 捡 一 块 石 头 , 仔细 观察 bìnɡ miáo shù tā de yànɡ zi 。
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 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 写《西 江月·夜 行黄沙 道中》 。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 中描写 的景色 ,体会 诗人情 感和古 诗词的 语言之 美。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 就变, 刚刚还 是晴空 万里, 转眼间 就乌云 滚滚, 大雨倾 盆,有 时雨还 在下着 ,太阳 就出来 了。这 就是夏 天的阵 雨的特 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 的一首 古诗, 看看他 是如何 写夏日 里忽雨 忽晴的 天气的 。(板 书课题 :六月 二十七 日望湖 楼醉书 )
石斧
shí dāo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石头》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石头一套。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 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出示雨花石图片) 2.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3.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逐步 聚焦到本课的研究话题上。]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生,但不一定就一块石头展开过仔 细观察;他们也许能说出石头的某个特征,但不一定能针对一块石 头从各个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动设计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 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 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
板块三、给石头分类 1.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 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 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这么课程,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也渗透着科学知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教学中也应 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石头是儿童常见并作为玩具的物体,而且多 种环境下都能见到。因此,他们对于石头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认 识多半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必须通过有指导的观察和学习,才能使他 们获得比较清晰的、完整的认识。所以对石头进行科学观察和准确描述 是的学习难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石头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重难点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学准备
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托盘、放大镜
课题
1.1 石头
课时安排
执教时间
1
教材分析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他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学情分析
本课不直接点名“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一年级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和体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交流方法
2.谈话:当我们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如何进行分类?
——谈谈分类
3.规范:按照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
——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
三、拓展与应用
1.谈话:石头有哪些用途?
——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项链、手镯、收藏……
2.谈话:原始人还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石锤、石斧、石刀),他们利用这些工具捕杀猎物、剥兽皮、切兽肉等。
板书设计
1.1 石头
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
——交流发现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石头》教案
1、游戏放松:所有的孩子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大家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
2、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
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
通过讨论哪里有石头,交流玩石头的经历,发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石头,石头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运用各种感官细致地观察一块石头,借助气泡图,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描述石头的用途,意识到石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意的经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
教
学
目
标
1.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2.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3.学会用气泡图描述石头的特征,开展结构性观察。
4. 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
5. 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课
前
准
备
教师材料: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效果预测
区分了。在分类的时候,每一次就按照一个特征来分一分。
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就先做点事,给他们分分类!
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
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
四、了解石头的用途
给学生提供一组石头用途的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谈话:当我们一堆石头的时候,首先要给它们分分类。如何进行分类?
——谈谈分类
3.规范:按照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按照某一个特征给石头分类
——选择另一个特征,再次给石头分类
三、拓展与应用
1.谈话:石头有哪些用途?
教学过程预设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新伙伴“石头”。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识“石头”
1.谈话:你们在哪里见到过石头?
——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假山、盆栽……
2.谈话:大自然中处处能见到石头,你们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
——打水漂、跳房子、画画、乌鸦喝水……
(2)观察石头
1.谈话:这里有一块石头,运用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来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发现
2.观察方法引导:(具象→抽象:黄色→颜色)强调观察要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如: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
3.小组合作:全方面地认识石头,并适当做好记录。
——描述石头
(三)给石头分类
1.(收集全班的石头)谈话:一颗石头的研究难不倒你们,现在这一堆石头,要如何进行研究呢?
教学目标
1.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
2.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
3.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
4.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
重点
重点:对石头的特征作结构性观察和描述。
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
教学准备
具有多种特征的石头、托盘、放大镜
——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项链、手镯、收藏……
2.谈话:原始人还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石锤、石斧、石刀),他们利用这些工具捕杀猎物、剥兽皮、切兽肉等。
板书设计
石头
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表面……
课题
石头
课时安排
执教时间
1
教材分析
本课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认识他们的特征。教材按照总体——个别——总体的逻辑结构设计学习活动,依次是:在生活中发现石头(总体),观察并描述石头(个别)的特征,按照某个特征给石头(总体)分类,进而讨论石头的用途。
学情分析
本课不直接点名“岩石”这一概念,而是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出发,落脚在儿童更能接受的“石头”,一年级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通过玩石头,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这些有益的经验和体验,能够为孩子们在中、高年级学习岩石的概念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