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
专业课与共同课通用,但出题形式与答题程度要求有所区别
古代音乐史部分
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配套音响:专业课CD十张一套;共同课七张一套(音乐学系办公室有售)。
一、远古(约前21世纪以前)
(一)概述
人类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中国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品和乐器。
(二)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陶埙:陶土制作,圆形或橄榄球形吹奏乐器。内空,外有吹音孔和按音孔。常根据音孔多少来称呼。
骨哨:动物肢骨做成的哨子。
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约有9000年形制统一,制作规范长约20厘米,直径约1厘米开管管侧开有7个孔,没有当今笛子的吹孔和笛膜孔有的骨笛上面还留有设计音孔位置的刀痕标记直吹,吹奏时将骨笛斜持,使顶端吹口与嘴保持一定倾斜度,吹奏时大部分气流进入管内,在管内一侧形成气体震荡而发声
陶钟:陶土制作的钟考古学家认为钟铎先是由竹、木制成,后来用陶制作,再发展到用铜制作
原始乐舞图
(三)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
(四)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
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
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
二、章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771年)
••(一)概述
(二)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
《九歌》,《九辨》,《九韶》(《九招》),《时日曷丧?》,••••••••《大濩》,《桑林》,《大武》
(三)“雅乐”与礼乐音乐
1,“雅乐”的来源
“雅乐”一词今存文献中最早见于《论语·阳货》
雅(夏)原是地名,是周族的发源地
“雅”的音乐,实际就是周族的传统音乐
2,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相传是周公旦参照夏礼和殷礼制定的;后经汉初文人追记,基本内容保留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中
西周礼乐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等极化的音乐制度
2)繁复的音乐礼节
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
专职乐师:
黄帝时有乐师伦,舜时有乐师夔,尧时有乐师质;大约夏时起,有“瞽”(盲人)担任乐师
巫,是古代祭祀活动中能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人女性巫曰巫,男性巫曰觋
音乐机构:
瞽宗,是乐师瞽人的宗庙
大司乐,是西周时建立的庞大的音乐机构负责人:大司乐职能:1)掌管宫廷贵族子弟的学习 2)掌握朝廷贵族子弟的学习大司乐中共有一千四百多人
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以培养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
西周的音乐教育包括师、乐、舞三个方面
(四)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
1,《易经》中的民歌
《周易》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部筮书,即算卦书《易经》相传萌芽于殷周之际
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
《诗经》中的“二雅”中的周族历史叙事歌、风俗歌都属于西周、甚至西周以前的作品
3,四夷之乐
是指华夏民族四周的少数民族音乐
另: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流入宫廷,丰富了宫廷的礼乐音乐,也促进了西周音乐的发展
(五)乐器的发展
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
1)埙
2)磬
3)鼓
4)钟
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
1)磬
2)鼓
3)庸
4)龠
5)和
6)缶
7)竽
8)乐
3,“八音”乐器分类法
相传虞舜时已经有之
1)金(钟-编钟、钲、铙、铎等)
2)石(磬-编磬)
3)土(埙、缶)
4)革:鼓类乐器,如建鼓、悬鼓、鼗等
5)丝(琴、瑟)
6)木()
7)匏(笙、竽)
8)竹(龠、箫、管)
(六)乐律学的形成
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
由商代无音孔陶埙能吹奏的音来看,商代已经具备产生十二律的音乐基础了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
十二律的产生相传在黄帝时代真正的十二律和五声音阶的名称所见最早文献是《国语·周语》和《周礼·春官》
3,宫调理论
“宫”的含义就是“均”,是指一个八度中的各音位置
“调”则是以每宫之中宫音之外的各音为主音的调
“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基本理论的概称
三、春秋战国(前771至前221)
(一)概述
1、周朝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民间音乐蓬勃发展起来(雅乐衰落,俗乐兴盛)
2、音乐作品、乐器、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基本理论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3、在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下,各家各派的音乐思想随之产生
(二)民间音乐
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俗乐中,影响最大的是郑国和卫国的音乐
俗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乐律学、乐器学、音乐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美学思想的进步
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
十五国:周南、召南(楚文化)、邺、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3,《楚辞》音乐
《楚辞》源于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依据楚国民间歌调填词的诗作。著名的《离骚》是根据一首名叫《劳商》的楚国乐曲填辞的。
《楚辞》中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每部作品末段的“乱”
《楚辞》除了有“乱”的音乐段落外,还有“少歌”、“倡”的音乐段落,其结构位置处于全篇中间
4,荀子《成相篇》及其他
“成相”是古老时代的产物,最初是一种讲述成治道理的职事,担任这种职事的人叫成相
句式短小整齐、韵脚密,演唱时必定节奏紧凑,顿挫分明,属于说唱一类的文艺形式
(三) 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1,歌唱艺术
人们在唱歌实践中,逐渐发现了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演唱者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歌唱艺术的规律
2,古琴艺术
据传远古的“伏羲氏”时代古琴即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古琴已相当流行
演奏家:师襄、伯牙、师涓、师旷等
作品:《文王操》《高山》《流水》《清商》《清角》《清徵》
(四) 乐器和器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