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集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
1791年美国生效的联邦宪法第1~10条修正案也称权利法案。主要内容是: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有保护其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拘捕、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等。
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拿破仑法典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民法典。由拿破仑和第二执政康巴塞雷斯等人主持制定,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法典是法国革命胜利成果与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共有2281条。它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否定封建等级特权,规定所有公民平等,都享有民事权利;确认了革命期间对封建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把大革命的形成中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契约自由等原则。法典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性为主宰的色彩。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成为欧美各国民法的范本。
拿破伦法典一八O四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它是法国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伦o 波拿巴(1769-1821)称帝后颁发的。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拿破伦o波拿巴本人曾亲自参加法典草案的审议工作,故又称为《拿破伦法典》。这部法典共有二千二百八十一条,除总则外分三篇:第一篇人(包括婚姻家庭关系);第二篇财产及对于各种所有权的各种限制;第三篇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它对于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和促进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立法也有很大影响。这部法典中的大部分内容,至今仍在法国适用。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维也纳会议后,为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巩固列强在会议上获得的成果,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邀请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按基督教义缔一个公约,以用来保障和平及保障在欧洲大陆上有良好的政府。倡议得到奥皇弗朗西斯一世、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呼应。于1815年9月26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目的是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护维也纳会议的体系。欧洲各国除英国、土耳其和罗马教皇外,均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英国虽未签字,但表示支持神圣同盟的基本原则。“神圣同盟”是反动的,它曾策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但随着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及列强内部矛盾的激化,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同盟实际上已经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后,神圣同盟最后破产。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散的政治组织。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于同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标榜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要求人民遵守教义,克尽职责。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同盟,同年11月19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加入。最后除英国摄政王、奥斯曼帝国苏丹及教皇外,欧洲各国君主也纷纷加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盾加剧,1822年后名存实亡。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
重商主义拿破仑重视工商业,推行类似重商主义的政策。重商主义是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在15、16世纪的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适应资本主义成长中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它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对外贸易以输入金银货币。是一国富强的首要途径。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以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增加金银货币的进口。重商主义分早晚两期: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亦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以英国斯泰福等为代表,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以英国托马斯•曼等为代表,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出超,保证大量货币的输入。其代表者还有法国柯尔倍尔和蒙克莱田,意大利斯卡卢非和塞拉。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理论研究,但仅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出发,并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后来,有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学者所持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性措施、对外进行扩张的主张,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15至18世纪西欧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经济学说。亚当•斯密称之为“商业的或重商的体系”,故名。中心内容是:货币拥有量是国家贫富的标志,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金银是积累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国家采取鼓励制成品出口、颁布航海法令、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给予贸易公司以垄断特权等方法直接干预经济。早期重商主义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硬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制造业,扩大外贸出超,以获得大量货币输入。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但其对商业保护主义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重商主义逐渐废弃。
《大抗议书》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其主要内容有:揭露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该抗议书共204条,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