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荧光染料的选择与特性
01
02
03
04
荧光染料种类
常见的荧光染料包括异荧光染料特性
不同的荧光染料具有不同的激 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选择适 用于不同检测需求的染料。
荧光染料标记方式
荧光染料稳定性
荧光染料可以通过化学键合、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方式与抗 体或抗原结合。
反应条件控制
为了确保抗原-抗体反应的顺利进行,需要控制适宜的反应条件, 如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这些条件会影响抗原和抗体的活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力。
荧光染料的标记与染色
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具有特定波长的荧光染料,以便在检测时能够产生明显的荧 光信号。荧光染料应具有高灵敏度、低背景干扰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标记抗原或抗体
将荧光染料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带有荧光的标记物。标记的过程可以通过 化学方法或生物技术实现,确保荧光染料与抗原或抗体牢固结合。
结果观察与数据分析
荧光显微镜观察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荧光信号,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样本中 的抗原含量。观察时需注意控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
数据分析
利用相关软件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量荧光强度、荧光分布和荧光色 彩等信息,计算抗原浓度或细胞数量等指标。数据分析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04
荧光免疫标记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高灵敏度
荧光免疫标记技术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的抗原或抗 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特异性高
荧光免疫标记技术通常采用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 ,能够针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特 异性。
流式细胞术
利用荧光免疫标记技术对细胞 表面抗原进行标记,通过流式 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 对细胞进行分群、计数和功能 研究。
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
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法,也称为免疫细胞化学,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位特定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的技术。
该方法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发射来确定其位置。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免疫荧光法依赖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在免疫细胞化学中,荧光标记的抗体与靶分子结合后,可以通过激发荧光,从而使得靶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可见。
这种荧光标记可以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结合实现。
直接结合法是将荧光染料直接与抗体结合,制备成荧光标记的抗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单一标记物的检测,但可能导致染色反应无法控制甚至给靶分子造成损伤。
间接结合法则是利用第二抗体与一抗体结合,然后再将第二抗体与荧光标记结合。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抗体,并能将多个目标同时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但是,操作过程相对繁琐,需要较长时间。
二、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取得所需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本,处理好固定和预处理的步骤。
例如,细胞需经过固定、渗透、洗涤等操作,组织则需进行切片和脱水等步骤。
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抗体的结合效率和信号强度。
2. 抗体染色:将标记了荧光的一抗体或一抗体与标记物结合的复合物加到预处理好的样本上,充分孵育,以实现抗原和抗体结合。
3. 清洗:将标本进行适当的冲洗,使未结合的抗体、标记物等被去除。
4. 结果观察:将标本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通过不同波长的光源激发和发射荧光信号。
5. 形态学观察:根据样本的特点、形态学特征及标记染色的荧光信号,判断目标分子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三、应用领域免疫荧光法在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的一些例子:1. 免疫细胞凝集试验: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间的反应,如血型鉴定等。
2. 免疫组织化学:通过检测和定位特定分子在组织中的分布,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如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等。
免疫荧光的技术介绍
免疫荧光的技术介绍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荧光标记技术,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细胞、组织以及溶液等样本的分析和检测。
以下是关于免疫荧光技术的详细介绍:1.技术原理免疫荧光技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将荧光标记物与抗体结合,从而实现对样本中特定抗原的精确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使得免疫荧光技术成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2.常用样本类型免疫荧光技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样本,包括细胞、组织、溶液等。
其中,细胞样本可以是单细胞悬液、细胞培养物或组织切片等;组织样本可以是病理切片、器官组织等;溶液样本则可以是血清、尿液、脑脊液等体液成分。
在制备样本时,需要保持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3.标记方法免疫荧光技术的标记方法主要包括荧光素、生物素、抗生物素等。
其中,荧光素是最常用的标记物之一,其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良好的光稳定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生物素和抗生物素则是一对亲和素和抗亲和素的标记物,可以用于放大免疫反应的信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此外,标记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参数包括抗体浓度、孵育时间、温度和pH值等,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4.荧光显微镜观察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和拍照。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激发光源、滤光片、目镜和物镜等部分。
在观察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发光源和滤光片,以最大程度地激发荧光信号并抑制背景噪声。
同时,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以便清晰地观察到样本中的荧光信号。
拍照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和增益,以便真实地记录样本中的荧光信号。
5.数据分析与解释对于观察到的荧光信号,可以使用相关的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些软件通常具备多种图像处理功能,如背景噪声的去除、信号强度的测量、目标区域的识别等。
结合文献资料,可以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有关样本中抗原分布和含量的有价值的信息。
免疫标记技术实验报告
免疫标记技术实验报告前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免疫标记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或结合蛋白,标记或定位待检测分子,实现对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检测和研究。
本实验报告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免疫标记技术的实验方法和应用。
实验原理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目标分子,从而对目标分子进行检测和定位。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识别和结合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实现对目标细胞的检测和定位。
实验中所使用的抗体标记方式是间接标记法,即将特异性初级抗体与荧光标记的二级抗体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细胞的检测。
实验步骤1.细胞培养和处理将细胞培养于无菌培养皿中,细胞密度约为80%时,加入刺激剂并继续培养。
处理时间和刺激剂的浓度需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调整。
2.制备抗体溶液将荧光标记的抗体或间接标记法所需要的初级抗体和二级抗体制备至适当浓度。
常用抗体浓度范围为1:100-1:500。
3.活细胞荧光标记用1倍PBS将培养皿中的细胞洗涤3次,去除细胞培养基和死细胞。
随后,向细胞中加入刚才制备好的荧光标记的抗体,并在室温下旋转轻轻混合15分钟。
4.洗涤和染色用1倍PBS将细胞混合物洗涤2次,并用1倍PBS悬浮细胞混合物。
接着,用50%甘油液将混合物微量涂于载玻片上,用甘油溶液瞬时固定细胞,形成细胞染色。
5.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中的细胞荧光信号,并拍摄显微镜图像。
可以通过比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细胞标记和没有标记的对照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分析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实验以细胞膜表面受体为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荧光图像,可以发现被荧光标记的细胞荧光信号比未被标记的细胞荧光信号强烈许多,从而实现了对目标细胞的检测和定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标记技术中所使用的荧光标记物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光漂白和光淬灭的现象,从而降低检测信号的强度和可靠性。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原理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原理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基于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并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来实现对特定分子的检测和定位。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等领域。
该技术的实现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抗体的制备,包括抗原的筛选、抗体的克隆和纯化等;其次是荧光标记抗体的制备,包括荧光染料的选择、标记反应的条件优化等。
在使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实验时,通常需要先对样品进行特定的处理,例如细胞固定、抗原检测和荧光染色等。
然后,将标记好的荧光抗体加入样品中,让其与目标分子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复合物。
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等设备观察标记复合物的位置、数量和形态等信息。
总的来说,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1 -。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简介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简介1、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概念将试剂抗原或试剂抗体用荧光素进行标记,试剂与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测定复合物中的荧光素,这种免疫技术,称为免疫荧光素技术。
2、技术分类(1)荧光抗体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
(2)免疫荧光测定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后,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3、荧光的产生物质吸收外界能量而进入激发状态,在恢复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即发光,这种光称为荧光。
这种物质,称为荧光素。
由光激发所引起的荧光,为光致荧光------荧光免疫技术;由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荧光,为化学荧光------化学发光技术。
4、荧光素的荧光特性(1)停止供能,荧光现象随即终止。
(2)对光的吸收和荧光的发射具高度选择性。
入射光波长<发射光波长。
(3)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荧光效率=---------------------------吸收光的光量子数(4)荧光猝灭现象:荧光素的辐射能力减弱。
5、常见荧光素及其特性(1)FITC:黄色结晶粉末,吸收光490~495nm,发射光520~530nm,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2)RB200:橘红色粉末, 吸收光570nm,发射光595~600nm,橘红色荧光。
(3)TRITC:紫红色粉末,吸收光550nm,发射光620nm,橙红色荧光。
(4)镧系:Eu3+、Tb3+等。
(5)PE:吸收光490~560nm,发射光595nm,红色荧光。
(6)其它: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具体如下表:酶底物产物激发光发射光B-G MUG MU 360 450AP MUP MU 360 450HRP HPA 二聚体 317 4146、合适荧光素的选择(1)具有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
荧光素-N=C +NH-蛋白质荧光素-N-C-N-蛋白质‖ ���颉���S H H S H(2)荧光效率高,标记后下降不明显。
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免疫荧光技术的几种实验方法及其分类1、免疫标记法及其分类1)荧光免疫法: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
底物用磷酸-4-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内得出结果。
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
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
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2)放射免疫法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
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
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水平。
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3)酶联免疫法(ELISA)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
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和微孑L 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 000ug/L。
夹心ELISA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
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
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生物分子的方法,其中利用特定的抗体或其他免疫物质标记目标分子,从而使这些分子能够被观察和测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在这种技术中,用于检测目标分子的抗体被标记上荧光染料。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可以定位和定量目标分子的位置和数量。
2.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这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的技术。
ELISA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目标分子结合,然后通过酶的底物反应来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3.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estern Blot用于检测蛋白质。
蛋白质被电泳分离,然后通过免疫印迹将其转移到膜上。
接着使用特定抗体标记的酶或荧光物质来检测目标蛋白质。
4.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IHC用于在组织切片中检测特定抗原的存在。
切片上的抗原与标记有酶、荧光染料或其他标记的抗体结合,通过显微镜观察抗原的分布。
5.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该技术通过激光照射细胞,测量细胞表面或内部的荧光标记物,以分析细胞的类型、状态和功能。
6.蛋白质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将样品中的蛋白质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测量质量。
免疫质谱结合了免疫标记和质谱技术,可用于检测和鉴定蛋白质。
7.免疫电镜技术(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样本,通过标记的抗体来可视化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中的特定蛋白质。
8.免疫磁珠技术(Immunomagnetic Bead Assay):使用带有磁珠的抗体,通过磁场将目标分子分离出来。
常用于细胞分离和分析。
这些免疫标记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用于检测和定量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核酸等。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技术,它通过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后对细胞或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标记,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基于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当特异性抗体与其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使其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信号。
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荧光信号的位置和强度来确定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的步骤通常包括样品处理、抗体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观察四个主要步骤。
1.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是免疫荧光技术的第一步,它包括固定、脱水和透明化等步骤。
固定是为了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抗原的稳定性,常用的固定剂包括乙醇、乙酸和乙醛等。
脱水和透明化则是为了使样品透明,便于观察。
2. 抗体标记。
抗体标记是免疫荧光技术的关键步骤,它需要选择特异性较好的一抗和二抗。
一抗是直接与抗原结合的抗体,而二抗是与一抗结合的抗体。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一抗和二抗分别标记上荧光染料。
3. 荧光染料标记。
荧光染料标记是将标记好荧光的抗体与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形成荧光信号。
这一步骤需要在暗处进行,以避免荧光信号受到光照的干扰。
4. 观察。
观察是免疫荧光技术的最后一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以获得清晰的荧光图像。
总结。
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技术,它通过标记抗体和抗原来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掌握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和步骤,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荧光免疫技术详细介绍
关于荧光免疫技术详细介绍荧光免疫技术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反应原理的分析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靶标结合后,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和定量分析靶标物质。
荧光免疫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标记物准备、信号检测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
首先,需要将抗体或抗原与荧光染料标记结合,一般通过共价键合、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体系或其他化学反应进行标记。
标记物的选择应该满足荧光发射波长范围广、发射光强、稳定性好等要求。
然后,标记物与待检测样品中的靶标物质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最后,通过荧光检测仪器,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定量结果。
荧光免疫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荧光信号强度大,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
其次,荧光染料具有多样化的波长特性,可以实现多通道的同时测量。
此外,荧光免疫技术还具有选择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荧光免疫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荧光免疫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如肿瘤标记物检测、感染病原体的检测和体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定量等。
在生物学研究中,荧光免疫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和分子的定位、定量和相互作用等。
在环境监测中,荧光免疫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等。
衡量荧光免疫技术的指标主要包括检测灵敏度、检测限、特异性、线性范围、准确性和重现性等。
检测灵敏度是指该技术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一般以荧光信号的强度来表示。
检测限是指能够可靠地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一般是指信号与噪声之间的差异。
特异性是指该技术与其他分子之间的交叉反应能力。
线性范围是指该技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准确性是指该技术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现性是指该技术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实验结果的一致度。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免疫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酶标记技术、化学发光技术等,以扩大分析范围和提高灵敏度。
同时,随着荧光探针和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荧光免疫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医学和生物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免疫荧光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利用免疫反应原理进行检测的方法,通过标记荧光物质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
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
1. 免疫反应:在免疫体系中,由于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作用,可以通过免疫反应的方式将需要检测的目标物质与抗体结合起来。
2. 标记:将荧光物质与抗体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
常见的荧光物质有荧光素、荧光染料等,可以通过共价结合或非共价结合的方式将荧光物质与抗体结合。
3. 检测:将荧光标记的抗体加入样品中,使其与目标物质结合。
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荧光分析仪等设备,可以观察到荧光信号的强度和位置。
4. 数据分析: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和位置,可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与否。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目标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荧光信号的位置可以反映目标物质在样品中的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量检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与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
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内物质的定性、定位、定量及动态变化。
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目标分子。
具体步骤如下:
1. 制备样本:将要检测的样本制备成适当的形式,如细胞涂片、组织切片等。
2. 固定样本: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将样本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3. 抗原修复:对于某些样本,需要进行抗原修复以暴露抗原表位,使抗体能够更好地结合。
4. 封闭:使用适当的封闭液封闭样本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以减少背景噪音。
5. 加一抗:将特异性的一抗加入样本中,使其与目标抗原结合。
6. 洗涤: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加二抗:将荧光标记的二抗加入样本中,使其与一抗结合。
8. 洗涤:再次洗涤样本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 荧光显微镜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在合适的激发波长下,荧光标记的二抗将显示出荧光信号,从而指示目标抗原的存在和定位。
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
它不仅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内细胞器等。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荧光技术的结果解读需要结合荧光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抗体的特异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
始创于40年代初,1942年coons等多次报道用异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
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技术和荧光抗原技术,因为荧光色素不但能与抗体球蛋白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荧光抗原技术很少应用,所以人们习惯称为荧光抗体技术,或称为免疫荧光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
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
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
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
二、实验方法1、直接法这是荧光抗体技术最简单和基本的方法。
滴加荧光抗体于待检标本片上,经反应和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标本中如有相应抗原存在,即与荧光抗体特异结合,在镜下可见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此法的优点是简单、特异。
但其缺点是检查每种抗原均需制备相应的特异性荧光抗体,且敏感性低于间接法。
图一、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示意图2、间接法根据抗球蛋白试验的原理,用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简称标记抗抗体)的方法。
检测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次,将待测抗体(第一抗体)加在含有已知抗原的标本片上作用一定时间,洗去未结合的抗体。
第二,滴加标记抗抗体。
如果第一步中的抗原抗体已发生结合,此时加入的标记抗抗体就和已固定在抗原上的抗体(一抗)分子结合,形成抗原-抗体-标记抗抗体复合物,并显示特异荧光。
此法的优点是敏感性高于直接法,而且无需制备一种荧光素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可用于检测同种动物的多种抗原抗体系统。
免疫标记技术节荧光免疫技术
• 荧光寿命
荧光物质被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衰减到一定 程度所用的时间。各种荧光物质的荧光寿命不同。
• 荧光淬灭
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发射荧光减 弱甚至消退称为荧光淬灭。如紫外线照射、高温( ≥20℃)、苯胺、酚、硝基苯、I-等 。
AbF+ Ag (组织/细胞) 紫外线 检测特异性荧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bF-Ag
二、方法类型
1.直 接 法 2.间 接 法 3.双标记法
直 固定Ag(待测)+Ab*——AgAb*
接 法
Ag?
AbF
• 快,直接、干扰因素少;常用于检测Ag • 特异性高但敏感度偏低 • 检测一种Ag,需标记一种Ab,较麻烦
间
接 法
激发光 荧光
检测
分类 荧光抗体技术(定位、定性)
荧光免疫分析 (定量)
一、荧光的基本知识
• 荧光(fluorescence)
荧光物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电子从 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其回复至基态时,发 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激发光谱
激发光
基态(荧光物质)
发射光谱
发射光(荧光)
激发态 基态
• 荧光效率 荧光物质分子将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
碘化丙啶(PI) 488nm
Eu3+螯合物
340nm
620nm(橙红色)
595nm(红色) 620nm 613nm
应用
FAT、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FITC的衬比染色或双标记 FAT
FITC的衬比染色或双标记 FAT 双标记FAT、流式细胞术 橙红色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免疫标记技术是一种通过添加荧光染料或酶等标记物,使得目标分子可以被直接观察、定量或检测的技术。
它在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和常见的应用案例。
2. 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免疫标记技术主要依赖于抗体的高度特异性和结合能力。
它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来实现目标分子的可视化或检测。
其中最常见的免疫标记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
2.1 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抗体或抗原,并通过特定的荧光显微镜观察目标分子的分布。
这种技术能够在细胞水平上观察目标分子的定位和表达水平。
免疫荧光染色常用在免疫细胞化学、蛋白质定位和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中。
2.2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见且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分子结合,再用底物与酶作用生成可测量的产物。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学、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2.3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在组织切片上标记抗体或抗原,利用显微镜观察目标分子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表达情况。
它在研究肿瘤、组织发育和疾病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3. 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免疫标记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3.1 免疫组织化学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可以通过标记抗体来检测肿瘤标志物,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癌症。
例如,可以利用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来检测肿瘤细胞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辅助早期的癌症诊断和预后评估。
3.2 免疫荧光染色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观察某个特定蛋白质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中,例如研究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蛋白质互作和信号通路等。
3.3 ELISA在生物药物研发中的应用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药物研发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和定量药物分子、抗体和蛋白质的浓度。
第六节 免疫标记技术
第十一章血清学试验第六节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标记分子极易检测的高度敏感性相结合形成的试验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主要有荧光抗体标记技术、酶标抗体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
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大大超过常规血清学方法,现已广泛用于传染病的诊断、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分子生物学中基因表达产物分析等领域。
其中酶标抗体技术最为简便,应用较广。
这里主要介绍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和酶标抗体技术。
一、荧光抗体标记技术荧光抗体标记技术(fluorescent-labelled antibody technicque)是用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所标记的荧光,以分析示踪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一)原理荧光素在10-6的超低浓度时,仍可被专门的短波光源激发,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荧光。
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就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荧光检测的高敏性、以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三者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
(二)荧光色素荧光色素是能产生明显荧光,又能作为染料使用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是以苯环为基础的芳香族化合物和一些杂环化合物。
它们受到激发光(如紫外光)照射后,可发射荧光。
可用于标记的荧光色素有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四乙基罗丹明(RB 200)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MRITC)。
其中FITC应用最广,为黄色结晶,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520~530nm,可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FITC分子中含有异硫氰基,在碱性(pH9.0~9.5)条件下能与IgG分子的自由氨基结合,形成FITC-IgG结合物,从而制成荧光抗体。
抗体经荧光色素标记后,不影响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和特异性。
当荧光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时,就形成了带有荧光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抗原的存在。
(三)荧光抗体染色及荧光显微镜检查1.标本片的制备标本制作的要求首先是保持抗原的完整性,并尽可能减少形态变化,抗原位置保持不变。
荧光免疫技术名词解释(一)
荧光免疫技术名词解释(一)荧光免疫技术及其相关名词1. 什么是荧光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Fluorescent Immunoassay)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标记特定分子或抗体,以荧光信号来检测目标分子或抗体的存在和相对浓度的方法。
2. 荧光免疫技术的相关名词•抗原(Antigen):指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物质,常常是指病原微生物、异常细胞或其代谢产物。
–例:新冠病毒的核蛋白抗原(N蛋白)•抗体(Antibody):由机体内特异性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能与抗原结合并识别、中和或清除其对机体的危害。
–例:特定兔源抗新冠病毒抗体•荧光探针(Fluorescent Probe):具有发射特定波长荧光的化学物质,通过与目标分子或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用来标记或检测目标分子或抗体。
–例:Rhodamine B荧光探针•荧光标记(Fluorescent Labeling):将荧光探针与目标分子或抗体结合,使其发射荧光信号,以便于检测。
–例:将特定抗体与荧光探针标记•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一种利用荧光免疫技术可以观察和拍摄荧光信号的显微镜。
–例: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标记的荧光信号•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将样本中的目标分子或抗体与荧光探针结合,使其发射荧光,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强度和分布。
–例: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结合荧光免疫技术的一种高通量细胞分析技术,能够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和排序。
–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生物荧光成像(Bioluminescence Imaging):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荧光信号进行分子或细胞水平的活体成像。
–例:通过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观察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多肽荧光标记(Peptide Fluorescent Labeling):利用荧光探针将特定的多肽序列标记,用于检测多肽结构和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标记样品量少、蛋白含量低的抗体溶液,此法标记抗体比较 均匀,非特异性染色也比较少。
【主要试剂与器材】 1.器材 (1)铁立架、蝴蝶夹、层析柱、洗脱瓶、搅拌器、磁棒、
紫外分光光度计 (2)烧杯、试管、滴管、吸管、洗耳球、pH试纸、黑纸 2.试剂 (1)抗体 (2)异硫氰基荧光黄(FITC) (3)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 (4)pH9.5,0. 5M 碳酸缓冲液 (5)pH7.0,0.005M 磷酸缓冲液
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 标记物与抗原、抗体的连接技术; 标记后的抗原、抗体进行特异性检测的实验设计原理 以及相应的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是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当与其相对应 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时,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一定量 的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看见发出荧光的抗原抗 体结合部位,检测出抗原或抗体。
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immunolabelling technic)
是指用一些易测定的、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标记物质:荧光素、放射 性核素、酶、胶体金、生物素、铁蛋白及化学(或生物)发光剂等作为 追踪物,标记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分子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通过这些标记物的增强放大效应来显示反应系统中抗原、抗体的性 质与含量。并借助于荧光显微镜、射线测量仪、酶标检测仪、电子显微 镜和发光免疫测定仪等精密仪器对试验结果直接镜检观察或进行自动化 测定。
免疫荧光技术- 基本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显微 示踪的精确性相结合。
以荧光素作为标记物,与已知的抗体(或抗原)结合、但不 影响其免疫学特性。然后将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作为标准试 剂,用于检测和鉴定未知的抗原。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呈现特异荧光的抗原抗体 复合物及其存在部位。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
外观: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酒精等溶剂。 分子式:C21H11NO5S 分子量为 389.4 纯度:≥95% (HPLC)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 色荧光, 有两种同分异结构,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能力等
其反应式如下:
FITC-N=C=S + N-H2-蛋白质 → FITC-NS-C-N-H2-蛋白质
FITC标记方法: 搅拌法:
适用于标记体积较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抗体溶液。优点是标记时 间短、荧光试剂用量少,但此法所受影响因素较多,若操作不当会 引起较强的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出现。 直接标记法 间接标记法 改良法
绿色荧光出现在洗脱液时,用第二支试管收集全部黄绿色荧光溶液,待黄色荧光溶 液在流出层析柱口时,换用第三支试管收集,直至流出液黄色消失,则停止收集。
【结果判断】
▪ 记录收集管的OD495读数与OD280读数,
根据公式: 2.87×OD495
F / P = —————————— OD280-0.35×OD495
直方图分析:对细胞的某一个 单参数进行统计分析 横坐标为荧光或散射光强度 纵坐标为细胞数
荧光显微镜台式机---FACSCalibur
双激光--488nm
635nm 四荧光参 数 分选、浓 缩系统
大型机---FACSVantage SE
多激光多
波长八荧光 参数高速分 选单细胞点 对点分选
方面都更好,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
主要优点:
①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
②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
最大吸引光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 呈橙红色荧光 与FITC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 其异硫氰基可与蛋白质结合,但荧光效率较低
荧光
荧光寿命---荧光物质被瞬时光脉冲激发后产生的荧光衰 减到一定程度所用时间。
荧光淬灭---荧光物质的荧光辐射能力在受到激发光较长 时间的照射后发生的减弱现象。
淬灭剂---苯胺、硝基苯、酚等 荧光(标记)物质的保存
用于标记的抗体: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 作为标记的荧光素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具有能迅速而稳定地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健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 合后不易解离,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 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 有强的荧光效应,即使标记后也不出现非特异染色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 的色泽对比鲜明。容易与自发荧光及其他荧光相区别(如双重标记时) 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化与免疫性质。 尽可能少褪色 标记方法简单、安全无毒。 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 有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后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纯净,可用标准试剂检验。
抗体工作浓度 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方法类似ELISA间接法中酶标抗 体的滴定。将荧光抗体自1:4~1:256倍比稀释,对 切片标本作荧光抗体染色。以能清晰显示特异荧光、 且非特异染色弱的最高稀释度为荧光抗体工作浓度。
荧光抗体的保存 应注意防止抗体失活和防止荧光猝灭。最好小量分装, -20℃冻存,这样就可放置3~4年。在4℃中一般也 可存放1~2年。
反应液中荧光试剂和免疫球蛋白的比例: 抗体蛋白含量低,标记
慢,以每毫升含20-25mg蛋白为宜。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整个反应体系中的抗体蛋白含量,可提高标记效率。 装柱及上样操作参照实验一。 最后洗脱时应注意掌握洗脱速度及每管收集量。
荧光显微镜
光源:高压汞灯、氙灯、 卤素灯
1 滤板:隔热滤板、激光 滤板(UG、BG)、吸 收滤板(OG、GG)
四乙基罗丹明(rhodamine,RIB200)
橘红色粉末 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 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 呈橘红色荧光
荧光FITC+RB200标记
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
当FITC在碱性溶液中与抗体蛋白反应时,主要是蛋白质上赖氨酸的r 氨基与荧光素的硫碳胺键结合,形成FITC-蛋白质结合物,即荧光抗 体或荧光结合物。一个IgG分子中有86个赖氨酸残基,一般最多能结 合15~20个,一个IgG分子可结合2~8个分子的FITC,
可以在细胞、亚细胞、超微结构及分子水平上对抗原、抗体反应进 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或应用各种液相和固相免疫分析方法对体液中的半 抗原、抗原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快速性。
免疫标记技术主要分为: 免疫荧光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自动化仪器价格昂贵、所用试剂半衰期 短、危及人体健康 酶免疫技术:敏感、快速、简便、应用范围广、不需特 殊设备
荧光
荧光是指一个分子或原子吸收了给予的能量后,即刻引 起发光;停止能量供给,发光亦瞬即停止。荧光素是一 种可吸收激发光的光便能产生荧光,并能作为染料使用 的有机化合物,亦称荧光色素。
发生原理:基态 激发态
产生特点:激发---即刻产生 停止激发---瞬间消失
种类:光致荧光,化学荧光,X线荧光,阴极射线荧光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始创于20世纪40年代初,1942年Coons等首次报道用异氰酸 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查小鼠组织切片中的可溶性肺炎球菌 多糖抗原。当时由于异氰酸荧光素标记物的性能较差,未 能推广使用。直至1958年Riggs等合成了性能较为优良的异 硫氰酸荧光黄(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Marshall等又对荧光抗体标记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免 疫荧光技术逐渐推广应用。
【影响标记的因素】
温度: 温度低则所需标记时间长,温度高则标记时间短。在0-4 ℃时标
记体需搅拌6-12h,而在7-9 ℃时搅拌4h即可, 20-25℃1-2h,37℃3045min
pH 值: pH低时,标记较慢,pH值偏高(大于10),抗体易变性,pH
值9.0-9.5最为适宜,在弱碱性条件下FITC易溶解,同时免疫球蛋白的羧基 容易暴露,便于两者结合。
2 光路:透射光、落射光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自身抗核抗体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Laser
FALS Sensor
前向角散射光(FSC):反映细胞的大小
Laser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FALS Sensor
90LS Sensor
侧向角散射光(SSC):反映细胞内的颗粒多少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双色直接染色细胞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将称好的FITC放在试管中,并用黑纸包好,然后取相当于稀释后抗体蛋白溶液体积 1/10的pH9.5,0. 5M 碳酸缓冲液溶解FITC。
开启搅拌器,将FI于9.5,则用碳酸缓冲液调整pH至9.5,加盖搅拌1小时。
用Sephadex G-25装层析柱,用pH7.0,0.005M 磷酸缓冲液(PB)平衡洗脱。 将上述标记液上Sephadex G-25柱。 用pH7.0,0.005M PB 洗脱,流速控制为1ml/分钟。 用三支试管收集:待黄绿色荧光走至离下端2cm处时,用第一支试管开始收集;当黄
计算F/P值,并对该比值作一简单分析。
荧光抗体的鉴定
效价 抗体效价可以用琼脂双扩散法进行滴定,效价大于1:16者 较为理想。 荧光素与蛋白质的结合比率 荧光素与蛋白质结合比率(f/p)的测定和计算
f/p值越高,说明抗体分子上结合的荧光素越多,反之则越 少。一般用于固定标本的荧光抗体以f/p=1.5为宜,用于 活细胞染色的以f/p=2.4为宜。
【操作方法】
取已知浓度的抗体蛋白溶液,用pH9.5,0. 5M 碳酸缓冲液稀释至最终浓度为20mg/ml。 置于包黑纸的小烧杯中,并放入磁棒。
称取适量FITC:按FITC(mg)/抗体蛋白(mg)的质量比为1/100,并计算出需要FITC的 量。即:FITC的量(mg)=待标记抗体蛋白总量(m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