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6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64张PPT)
观沧海
曹操
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个谜语,猜一位人 物,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军事上有着卓 越的成绩,曾煮酒论英雄。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有情感的朗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 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 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 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 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 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 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 方的友人。
退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情境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 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 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 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 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马致远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本曲遣词造句的妙处,品味本曲的意境。 3.理解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文化
〖链接〗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 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
8 当堂练习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 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课课件1

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 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 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 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 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 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日月之丰富奇 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 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 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 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 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公开 课课件 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ppt课件
(2)不能改为"风顺"因为光"风顺"还不 足以保证“ 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 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 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 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6
请同学们自读本首小令,根据工具书和注释了 解作者及相关知识,然后与同学分享。
走近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时光匆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淡淡的思乡愁绪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 春入旧年。”的理解。
海日
时序交替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品味探究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思考颌联描写了 一幅怎样的图景? "风正”能否改为“风 顺”?
(1)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 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观景之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 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身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 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 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 涛拍岸的声音。

王龙 昌标 龄遥 左有 迁此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 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丽绚烂的 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将进酒》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 《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全集》。写作此诗的缘由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其中,左迁,即降职之意。

部编版语文课件《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1

部编版语文课件《古代诗歌四首》ppt精品课件1

拓展延伸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Leabharlann 何时照我还?比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 乡愁是一方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 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 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4、“断肠人”指什么样的人?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曹海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3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之大景的(神思韵念,故为乡后)人所称道。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 4. “潮平去两,岸江阔面,似风乎正与一岸帆平悬了”,描船写上了怎样 的景①象表?的现视出野江也水因荡此漾开,阔春,潮顺涌风动前,进江,水几
与岸平,江白面帆显高得高广悬阔挂浩。淼。②既写出 5平.本。诗颈了回中联江春景中水,物的之冰描“势雪写阔,融精”又化彩字写,,表出春达现了意到出春已一一天浓字幅已的传怎到景神样,象的的大。水情地 景?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 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 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 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 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 “江春”一语作铺垫。

部编版教材语文《古代诗歌四首》PPT教学课件1

部编版教材语文《古代诗歌四首》PPT教学课件1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写大海, 全用虚写,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 概,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 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 力,用的是虚写。诗句表达了曹操的博 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品味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
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句接着前面的“山岛”写草木,虽 是静态,却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一句接前面写水,展现了大海波澜壮 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 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是动景。
观沧海
曹操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诗想象的?
观沧海
曹操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袁 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 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取得 很大的胜利……其子曹丕称帝后, 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在文学史上亦有成就, 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sè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共43张PPT)
No Image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 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 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No Image
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 写了什么景?哪几句是抒 情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No Image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No Image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2.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读诗品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No Image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 几户人家。
No Image
古道西风瘦马
西风,指秋风。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No Image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 间,与“昏” 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 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临:登临。 澹澹: 动荡的样子。 竦峙:(sǒnɡ zhì)高高地耸立。 萧瑟:(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水 澹澹 山 竦峙
状貌

树 丛生 草 丰茂
沧 海
声势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若出其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23张PPT)

2、诗中有哪些景?融情于景,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还有动景静景之分,表达作者对景观的赞叹之情。大海、山岛、树木、秋声、洪波是实景;日月和银河是联想,虚景。虚实结合,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以及宏伟的力量气象。
第二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抓典型意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一首古体诗,不太讲究押韵。诗句语言质朴,基本与日常说话的语序相同,停顿也很自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古代诗歌四首》
导 入
通过前面三篇现代散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作家笔下美妙的自然风光,那么,面对自然之景,我们古代诗人会有何感想,会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感触呢? 让我们通过《古代诗歌四首》的学习去感受吧。
反馈课前完成情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画画、文字等)标出四首诗的作者、朝代、简单的创作背景。”
1、自主思考这首诗二、四、六、八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2、重点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句诗。
对仗的定义: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第四讲:《天净沙·秋思》:品景中之情
拓 读
谢 谢
这是一首近体诗(绝句),所以有押韵,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就是韵脚,它们都是平声字。七言绝句,一般是2/2/2/1这样停顿,最后一字特别延长,读成一顿。划分停顿时,也要考虑到意义的连贯。

部编版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完美课件1

部编版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完美课件1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学习目标
(唐) 王 湾
1.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3.背诵并默写全诗。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 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玄 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 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年)唐朝政 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
展的普遍规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次北 固山下 》课件 (共22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次北 固山下 是否与思乡有关? 直接表达感情,同时
呼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 一层思乡情绪.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次北 固山下 》课件 (共22 张PPT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 分别什么含义?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 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 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次北 固山下 》课件 (共22 张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 代诗歌 四首— —次北 固山下 》课件 (共22 张PPT )
比较赏析:
低沉、缠绵
并不低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部编版《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1

部编版《古代诗歌四首》精美课件1

《天净沙 秋思 》赏析 ——整体把握诗意:
•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 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 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 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 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
简约与深细 细相依
静景与动景 景相映
景色与情思 思相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课件(共22张ppt)
静景与动景相映
•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 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 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 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 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 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 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 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 见苍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4《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 秋思》课件(共22张ppt)
写作手法
正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侧面:小桥流水人家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 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 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 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 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 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 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 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 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
随风直到夜郎西。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的开头写景为什 么要选取“杨花”和“子规”?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奠定了 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 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啼声悲哀凄惨, 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赏析诗歌后两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采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对友 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和关切。诗句想象丰富, 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律诗)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留于北固山下。北固 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理解诗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一直飘到那夜郎以西。
在表达方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记叙) 我寄愁心与明月,
人教部编 版《古 代诗歌 四首》P P T 完美版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教部编 版《古 代诗歌 四首》P P T 完美版1
古代诗歌体裁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 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 较自由。
2、近体诗(唐)包括律诗和绝句,格律严密。
3、词(宋)
4、曲(元)
《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实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静结合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虚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想象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涌” 字用得妙,请赏析。
一个“涌”字,形象的展现了大海波澜 壮阔的气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 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 声音。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作者生平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 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 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 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 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 《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
中的一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
诵读古诗,感受诗人诗意情境,注意停顿
观沧海(乐府诗)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很 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来
表示感叹语气
理解诗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的耸立。 树木郁郁葱葱,百草欣欣向荣。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 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能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雄心 壮志。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 业的抱负。
品味探究
❖ 1.本首诗以哪个词统领全篇?
Hale Waihona Puke ❖ “观”字统领全篇,强调了登碣石的目的。
是诗的线索。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哪些景色?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所想虚景?写实景有动有静,哪些是动景? 哪些是静景?
5、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怎样 理解?与诗的内容有没有直接关系?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 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句)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写作背景
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 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 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出塞》),特别擅长 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 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 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 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 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古体诗、乐府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绝句
《次北固山下》 律诗
《天净沙 秋思》 曲
曹操
文体常识
汉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 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 机构。但秦亡后,乐府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定郊 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 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 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 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 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 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 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理解诗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 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 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
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应 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
运用互文和夸张修辞手法,写想象之景,描绘 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博大的 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