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二)(1)教学内容:教材P19~20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材P23~24“练习五”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经历探究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初步渗透坐标法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根据带角度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东偏南、南偏东等含义,初步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场所吗?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描述那些场所的具体位置呢?2.导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1)]二、探究新知1.播放有关台风造成自然灾害的视频。
师:为了减少台风造成的危害,需要加强台风来临之前的预警。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看到或听到的天气预报。
看,关于台风的预报来了。
2.课件出示教材P19例1的主题图。
(1)教师播报,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可以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交流汇报。
师:A市和台风中心的位置,谁作为观测点比较合适?为什么?【预设】A市。
便于观察,容易说方向。
3.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1)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①师: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预设】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②师:你能说出蓝色线表示的方向吗?(出示课件)【预设】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表示西偏南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位置”的内容。
学生之前所学的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雏形,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则是极坐标系的雏形。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安排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课时安排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二)(1)课时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1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能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为此,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入部分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怎样的?这一现实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耳一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块物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幸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闯学习新知时,根据路线图让云学生先进行描述,然后结合磐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
整个屈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俏学生描述为主轴,充分发挥朽学生的主体作用。
3.还通过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阑,使学生掌握画路线图的方扩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妨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数蜜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馈一原则的理解。
课前准备教骋师准备 PPT 课件学情检测唇卡学生准备1 / 4直尺、量角器等辙画图工具教学过程⊙复习导凶入 1.说一说,你从家到学岛校的路线是怎样的? 2 稚.同学们,要描述地图上两凯个城市的位置关系,需要知哭道哪些信息?(确定以哪个腐城市为观测点、确定相对于闰另一个城市的方向、确定两排个城市间的距离) 设计震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脸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剥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钎知课件出示教材 22 页邀例 3 情境图。
(去掉图中的氟角度和距离) 1.组织槛学生观察台风移动路线图使,说说从中你能获取哪些壹信息,你能简单地描述出台轴风移动的路线吗?(从图中躁能知道台风移动的方向,但猿是不能具体地描述出台风移共动的路线,需要补充角度和戌距离这两个条件) 2.誉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台风移赞动的路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3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3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具备()个条件,一个是(),一个是()。
二、自主探究1.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1)见课本第20页的例2。
①理解题意。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km。
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
说明B市和C市的观测点都在()市。
②小组讨论:怎样标出B市和C市位置?先确定B市和C市的()。
再确定B市和C市的(),根据方()和()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B市:“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说明离()方向近一些。
将量角器的中心与()市重合,“0”刻度线与()的纵轴重合,找到()°的刻度线,画出角的另一条边。
如图:1cm表示100km,因为“距离A市200km”所以要画()的线段。
如图:C市:“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直接在()的轴上截取()的线段即可。
如图:(5)小结: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一般先确定()(即角度),再确定()。
2.根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小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3.做一做。
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2)图书室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方向200米处。
三、课堂达标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游乐园各个项目的位置。
(1)水上乐园在过山车的北偏西30°方向100米处。
(2)旋转木马在过山车的北偏东60°方向80米处。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精选10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
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与位置”在实验教材中的编排结构如下:具体内容一下P1 第一单元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用两个条件确定)二上P67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简单的三视图(实物)三下P2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八个方向及描述线路图四下P17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及描述线路图五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三视图(规则图形)六上第一单元位置坐标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够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和距离来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具体编排如下。
例1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三、编写特点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优秀14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优秀14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的进步,让差生在老师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优秀的培养方案应该付诸实践,发现并培养一批尖子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坚实的基础,辅助教师进行辅助活动,提高全班的质量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个学期这个班有40名学生,包括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素质好。
但也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差,文笔潦草,有时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所以这学期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之外,我还准备通过培养学生的才能,补充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优秀。
现特制定如下计划:三、教材简要分析:这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圆柱体与圆锥体”、“正比例与反比例”和“总论”。
《综合评论》由4个单元组成。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掌握它们的特性,知道圆柱体的底部、侧面和高度,知道圆锥体的底部和高度,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和反比的含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学会用数对来确定点的位置,知道如何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
了解规模的意义,才能正确计算计划的规模。
提高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整数与小数、分数与百分比、简单方程、比率与比例等基础知识。
具备进行整数、小数、小数运算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简便算法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单的方程;养成查来查去的习惯。
4.使学生巩固所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征,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牢牢把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度,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名数转换。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能够通过图形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2.能够通过图形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 难点:3.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
4.能够准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
2.教具:方向标、图形卡片等。
3.素材:与方向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方向标,引导学生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使学生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让学生围绕教室中的几个物体,描述它们相对位置关系。
二、新课讲解1.通过图形或实物展示不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位置的概念。
2.教师示范使用方向标描述物体的位置,让学生模仿操作。
三、练习与讨论1.给学生分发图形卡片,让他们根据要求摆放在指定的位置,相互讨论确认。
2.学生自主设计一些情境,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小组讨论。
四、操练与拓展1.利用游戏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位置关系训练。
2.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更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描述更多变的相对位置。
五、作业布置1.布置绘制物体位置图的作业,要求学生用文字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描述物体的位置,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了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这是本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最新6篇)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最新6篇)《位置与方向》的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另外,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重要性毋庸置疑,是学生后面画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基础,并为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二、教材处理本课时教材安排的例题是有关台风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特别是西藏的小学生,对台风的知识很陌生,所以在不改变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我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先让学生确定我们学校周围建筑物的位置,然后我再教学书上的例题。
这一改变必将激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思想,符合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
三、学情分析本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西、南偏东等方位角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发展目标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其观察能力、识图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难点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并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方位概念和距离的测量,但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较模糊,对实际应用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位置与方向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2.难点: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原理,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位置与方向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练习题。
3.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在公园里找某个景点。
让学生思考如何告诉别人景点的位置。
通过这个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如(2,3)表示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数对表示课件中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推荐文章生活万花筒六年级作文500字热度:名著《西游记》六年级学生读后感热度: 2023窗外的风景六年级话题作文热度:窗外的世界小学生六年级作文(精选)热度:我的理想小学六年级优秀作文热度: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
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的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
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
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课堂教学设计课程主题:位置与方向(二)——方位角与位置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位角的概念,掌握用角度描述方向的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方位角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计算和讨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探索空间位置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方位角的概念和位置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方位角和距离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方位角示意图、校园平面图等。
•实物教具,如指南针、量角器等。
•学生分组材料,每组一张校园平面图、量角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复习旧知:提问学生关于方向的基本概念(东、南、西、北)和简单的位置描述方法。
2.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精确的方式描述图中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引出方位角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约20分钟)1.方位角的概念:•讲解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所形成的角度。
•展示方位角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2.位置描述的方法:•介绍如何用方位角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给定的方位角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3.实物演示:•使用指南针和量角器,实地测量教室中某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方位角。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加深对方位角概念的理解。
三、分组实践(约15分钟)1.任务布置:每组学生根据提供的校园平面图,选择一个建筑物作为起点,测量并记录其他建筑物相对于起点的方位角和距离。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测量结果和位置描述,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巩固练习(约10分钟)1.课堂练习:提供一系列关于方位角和位置描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方向。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坐标系,并能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掌握方向的概念及用语言描述方向。
难点:1. 运用坐标系和方位概念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理解抽象概念,如“东南西北”。
三、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教科书。
2.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3.教学资源:练习题、教学案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讲解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构成及意义。
2.以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猜想物体的位置,并用坐标系描述。
示例:–三点A(1,2)、B(-1,3)、C(-2,-1)分别代表平面上的三个位置。
第二节基础强化1.向学生解释东南西北的概念,以及与坐标系的联系。
2.给学生进行一些物体位置的练习题,要求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识。
第三节拓展应用1.导入概念“单位方向向量”,并练习相关题目。
2.带领学生探讨使用方向语言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例如“从A点向西走5步”等。
练习:–请大家结合实际场景描述下面的问题:小明先从家出发往东走5米,然后向南走3米,最后向西走8米,到达哪里?第四节巩固训练1.让学生互相出题,生成多组具体的方向描述,供同学负责完成。
第五节课堂小结1.结合学生练习情况,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坐标系、方向词和语言描述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布置作业1.完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相关练习题。
2.写一篇课后总结,包括坐标系概念、方位语言描述、单位方向向量的运用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强化、拓展、巩固等环节系统地讲解了《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方向描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和运用“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使用方法;能够在空间中进行简单的方向寻找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空间中方向判断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游戏等方式加深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用法。
2.能够在空间中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三、教学难点1.利用方位词描述位置时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2.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准确判断和描述位置。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的用法。
2.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回顾并总结方位词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节:新课讲解1.引入新课“位置与方向(二)”,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讲解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活动实践1.分发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练习利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和方向。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第四节:课堂讨论1.结合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讨解题方法的有效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方位词描述位置与方向的重要性。
2.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数学问题,勇于尝试新的解题方法。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活动题目。
2.自主设计一个小游戏或挑战,利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2 位置与方向(二)【单元目标】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能够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本单元综合应用已有的经验,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编排3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把教学内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词,用方向和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实践活动《实际测量》。
【教学指导】1.知道了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
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例1联系原有经验,台风登陆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km/h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1)用角度准确表示方向。
这里的东偏南30°方向表示以A市为中心点,以中心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台风中心是这条射线上的一个点。
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的度数,才能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这个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方向,还要体会这样表示的好处。
(2)用距离准确表示位置。
根据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km,用直尺画出6cm,代表台风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体会方向和距离能够确定位置。
2.在平面图上指出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这道例题里没有新的知识,只是理解“北偏西30°”方向200km处”和正北方300km处的基础上画图。
画图通常分两步,先画出北偏西30°方向,再在这个方向上画出相应的点。
教材让学生先画图,再交流画的方法与体会。
(1)用量角器画射线。
“北偏西30°”是以A市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的方向,应该画出这条射线。
画射线可以使用量角器,把表示A市的点作顶点,正北方向为角的一条边,偏西30°角的另一条边就是北偏西30°方向。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 》教案
《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页《位置与方向(二)》。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问难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2.播放气象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在洋面上、距离A市不远处,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问:听到这则消息,你最关注什么?评:你想知道台风的位置,你关注了台风的动态。
3.(出示图)你能看图描述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指名说)预设:生:东南方向。
师指图引导关注:东和南的夹角都是东南方向,不够准确。
4.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
(揭示课题:位置与方向)【设计意图】数学问题就是在一个个认知冲突中自然生成的。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有关方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生成新的问题──如何确定具体位置,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实践感悟,探索新知。
(一)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理解方向:由大致方向到精准方向的表示。
(1)问题:台风中心在A 市的什么方向上?同桌互相讨论,你打算怎样利用手中的工具来测量?谁还有补充?(教师指导:量出与正东方向的夹角、量出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小组汇报。
评1:会用角度描述方向,真棒!评2:你会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方向!(2)请你利用工具,在活动卡上先测量出角度,再描述方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教学设计)
一、回忆梳理。
第二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学生说板书。
描述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
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描述及绘制路线图
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
二、典型例题。
1、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分析问题:
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B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在我潜水艇西偏北35°方
向上,约1500处发现一艘
船只。
3、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位置
4、师:用你喜欢的游乐项目设计一个“开心游乐园”好吗?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例2)》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和距离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对简单的方向和距离的计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复杂方向的理解和距离的估算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距离估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对复杂方向进行理解和距离进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地图、卡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描述学校的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图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使用指南针和测量工具,测量和描述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之前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和坐标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利用实物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位置的点,用于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如,教室里的一个学生在第3行第4列,我们可以用数对(3,4)来表示他的位置。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规则: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通过一些图示和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每组发放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位置的点,学生需要用数对来表示这些点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单独完成。
这些题目可以包括:用数对表示给定位置的点,根据数对找出对应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至第109页的位置与方向二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以及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2.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运用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直尺、三角板。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摆放,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知识讲解:(1)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讲解经纬网的构成,演示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物体位置。
(2)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讲解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如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
(3)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讲解比例尺的概念,演示如何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经纬网、方向辨别方法、比例尺、实际距离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面积。
(1)一张地图上,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求实际距离。
(2)一块地的平面图上,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比例尺为1:500,求实际面积。
2. 答案:(1)实际距离为5000000厘米,即50公里。
(2)实际面积为36000000平方厘米,即36平方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怎样用字母表示南、西、东等方向,初步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画图能力、计算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明确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中国地图的平面图。
(1)以北京为中心,北京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相机指出:东——E 西——W 南——S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北南偏东30°方向1000千米处是上海,你能在图上表示出上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出示右图所示的平面图。
谈话:这是一幅表述豌豆和三叶
草相对位置的平面图,你能从图中了
解哪些信息?
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在平面图上
常用N表示方向北,另外还常用E表
示方向东,用S表示方向南,用W表示方向西。
提问:你能在平面图上指出东、西、南、北以及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吗?请你在平面图上指一指。
题目还告诉我们“豌豆在三叶草的西偏北25º方向上,距离200米”,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
(一是告诉了豌豆相对于三叶草的方向,二是告诉了豌豆到三叶草的实际距离)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数据指出豌豆相对于三叶草的大致位置吗?
怎样在平面图上准确地表示出豌豆的位置呢?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班内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位置的具体步骤。
(1)在平面图上确定西偏北25º的方向。
根据“西偏北”的含义,以表示三叶草中心为顶点,正西方向为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偏北25º画出角的另一条边,并在图中标出角的度数。
(2)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出豌豆到三叶草的图上距离。
根据“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米”计算出豌豆到三叶草的图上距离。
(3)根据计算出的图上距离在所画射线上确定豌豆的位置。
提醒:①根据计算出的图上距离,找到豌豆的位置,用圆点表示,并在旁边标注“豌豆”。
②标注出实际距离,把射线多余的部分擦掉。
3.同桌互相说一说刚才指出豌豆的大致位置与准确位置相差远不远。
4.试一试
(1)出示题目要求:在三叶草南偏西30°方向150米处是南瓜,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
(2)各自独立完成。
(3)组织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画南偏西30°方向的射线的方法和所确定的位置。
三、组织练习
1.完成课文21页“做一做”。
(1)让学生尝试做题。
(2)组织展示、交流。
(3)提问:你是怎样确定北偏东35º方向的?是怎样计算出图书馆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的?在图上表示图书馆位置时你又是怎样做的?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1)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各场所的大体位置。
(2)让学生按给出的条件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确定每个单位在平面图中的位置。
(3)在小组里互相检查、评议。
四、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哪些方面表现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