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之文言文虚词:

(一)专项积累: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低微,学识浅陋(《出师表》)

2.不行:“九岁不行”:不能走路(《陈情表》)

3.猖狂:“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滕王阁序》)

4.操持:“卧起操持”:拿着(《苏武传》)

5.成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陈情表》)

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屈原列传》)

7.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刚刚开始(《赤壁之战》)

8.东面:“东面而视”:脸朝东(《秋水》)

9.反复:①“其存君兴国欲反复之”:扭转形势(《屈原列传》)

②“于反复不宜鲁莽”:书信往来(《答司马谏议书》)

10.非常: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同寻常,不同一般(《报任安书》)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鸿门宴》)

11.风流:①“千古风流人物”:杰出、英俊(《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京口北固亭怀古》)

12.逢迎:“蹑履相逢迎”:迎接(《孔雀东南飞》)

13.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动奋发(《出师表》)

14.故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六国论》)

15.果然:“腹犹果然”:饱的样子(《逍遥游》)

16.交通:①“交通王侯”:勾结(《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空间上彼此通达(《桃花源记》)

17.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整装(《冯婉贞》)

18.方丈:“室仅方丈”:一丈见方(《项脊轩志》)

19.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官名(《伶官传序》)

20.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具备形体(《雁荡山》)

21.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出师表》)

22.慷慨:“抗辞慷慨”:意气激昂(《<指南录>后序》

23.可怜:①“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②“可怜焦土”:可惜(《六国论》)

24.口舌:“意北亦可以口舌动也”:言语言辞(《<指南录>后序》

25.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皇恩(《陈情表》)

26.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殽山、函谷关以东(《过秦论》)

27.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居高位、享厚禄(《曹刿论战》

28.人情:“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人之常情(《报任安书》)

29.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处境艰难(《荆轲刺秦王》)

30.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内外亲属(《廉颇蔺相如列传》)

31.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它的果实(《晏子使楚》)

32.美人:“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歌妓,宫妃(《廉颇蔺相如》)

33.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志于功业的人(《龟虽寿》)

34.老大:“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年龄大(《琵琶行》)

3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会商议(《陈涉世家》)

36.口语:“仆以口语遇遭此祸。”:言论(《报任安书》)

【专项强化】

一、理解文言虚词

(一)方法指导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1

(2)数学代入法

有时候,考生如能巧妙地“拿来”数学中的解题方法,在语文答题中加以灵活应用,往往会收到奇效。数学代入法即是一例。请看例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答案:B

【分析】A、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3)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在解题过程中,当你“苦思冥想无法选”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能尝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如: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可以看出,两个“于”显然不同。

(4)语境推断法

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C 项: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

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二)专项训练

写出下列文言虚词的意思。

(1)而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