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12ebc980eb6294dd886c1e.png)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934cbb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a.png)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并且明确立意,才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审题立意要做到理解准确,立意清晰,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有深度、有逻辑、有思想的好文章。
首先,审题要准确理解。
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题目的关键词,找准题目的重点。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写“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那么就要明确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重点,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写作。
如果理解不准确,就会离题,写出与题目要求不符的文章。
其次,审题要明确立意。
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明确自己的立意,确定自己要写的主题和观点。
比如,对于“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的题目,可以选择写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交友、娱乐等方面的影响,也可以选择写互联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立意会导致不同的文章内容和结构,所以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立意,确定自己要写的主题和观点。
最后,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立意,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比如,对于“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的题目,可以分成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交友、娱乐等方面的影响来写,也可以分成互联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来写。
无论选择哪种结构,都要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得当。
总之,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并且明确立意,才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要做到理解准确,立意清晰,合理安排结构和内容,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得当。
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有深度、有逻辑、有思想的好文章。
【参考范文】:题目,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互联网是当今社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互联网更是如影随形,他们的学习、娱乐、交友等方面都离不开互联网。
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ac6c2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c.png)
有自强之能,才不会一味艳羡别人的认可度。谁都想获 得别人的认可,成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他人口 中“成功的榜样”。但真正的认可度不能靠乞求别人送来青眼, 更不能靠自欺欺人的麻醉,而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用实力 证明你值得他人的赞誉,你获得的认可度名实相符。区分彼 此高下的,终究靠的是实力,而吹出来的气球一刺就破。
而“我应当”,则是乐章中的庄重低吟,它提醒我们承担起社会 责任和道德规范。当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的演讲台上,发表那篇 著名的《I Have a Dream》演讲时,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平等 的渴望,更呼吁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起实现这个梦想的责任。他的“我 应当”,是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良知的呼唤,它激发了我们内心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关注环保、参与公益还是遵 守法律,都是对“我应当”的践行和体现。
有知人之智,才不会惑于认可度。要知道,网络时代的 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所谓的“人设”也是可以“造”出来的, 大家都说好的还真不一定就好,因为“大家”可以被收买,可 能被误导,“万民伞”都可以批量制造。如果缺乏知人之智, 就容易陷入认可度的迷雾,成为别人牟利的踏脚石,成为被 人肆意利用的工具人。专家可能是“砖家”,教授可能是“叫 兽”,但我们曾经作为无知的看客为他们大声叫好,这真的 很丢人。
➢ 关键词: 肝胆人、无字句;交友处事、读书求知。
STEP 01
找出、提炼立意
STEP 02
STEP 03
分析题干(题 型、逻辑)
明确关键词
月考试题
立身处世,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思考的是“我能 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
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 体验,写一篇文章。
“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这三重奏相互交织、相互辉映, 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独特旋律。它们分别代表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客 观实力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不断前行、不 断成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实现和担当。” 让我们在生活的乐章中,用“我愿意”去追求梦想,用“我能够”去实 现目标,用“我应当”去担当责任,共同演奏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旋律。
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184eadbf5727a5e9856a6187.png)
立意堂上练习1.下面是对《考试》作文题的立意,试辨析下面的立意的优劣。
立意(1):某学科的一次考试,得心应手,考得很出色。
这说明只要平时努力学习,方法对头,考试前认真复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立意(2):连续几次考试,我的成绩都不理想,而我在班里是有名的勤奋生,由此可见,要想成绩好,必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否则,再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立意(3):一次考试中,某个题目答不出,便设法偷看书,但试卷交上去后,心里总是不安,后来终于鼓足勇气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这说明,“考试”不仅仅是考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考人的思想品质。
立意(4):自己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出色,但有一次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件事,表现了自己的无知无能,或者是思想品质低下,等于“考试”不及格。
说明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考试,学好文化知识,在教室里考出好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在人生的道路上考出好成绩则更重要。
2.阅读下面材料,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立意?退潮后的海滩。
海滩上有许多小水洼,里面有许多游动的小鱼。
一个孩子,用双手将小鱼一条一条地捧起送到大海里。
他来回不停地跑着。
一个大人看见了,问道:就凭你一个人能救活这么多鱼吗?”小孩回答:“我救一条是一条。
”他仍不断地捧着,跑着。
远处的孩子看见了,也纷纷加入到这救鱼的行列中。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广东省中考题目)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
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运用所学的立意方法,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立意。
课后练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台阶能使人登高望远,开阔眼界。
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台阶会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立意,然后根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写作技巧】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
![【写作技巧】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a41d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0.png)
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概述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
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无处不在的。
联系就是"关系"。
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题目或材料都可以找到"关系",从而写出思辨性作文,以获得青睐。
那么,怎样找到"关系"呢?技法指津1找出关键词例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
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在生长了,没精打采,枝蔫叶稀。
是缺少阳光吗?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
是氧气不足吗?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
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子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
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这则材料有很强的对比性,这是材料的特征。
绿萝在没有水中石子的情形下,“枝蔫叶稀”,有了则“枝繁叶茂”。
分析一下原因,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依托”,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知道,材料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其实都是暗指人,要求我们写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那么,人有依托和没有依托会怎样?题意豁然开朗。
2找到“角度”例1:在审题立意时,分析作文“材料”,找到矛盾的双方,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破解矛盾,揭示其意义,从而达到准确立意的目的。
关系立意法就是从内在关系辨析题旨,挖掘材料的内在意义和实质。
审题步骤1.读题,找出“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事物,即立意的角度。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https://img.taocdn.com/s3/m/a0b8d5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3.png)
【导语】语文作文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很多同学多会发生作文离题的情况,所以作文审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审题过程中也可以引入热点素材增加分数。
那么,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提问: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回答:一、审题1.记叙性材料作文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寓言。
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2.引语式材料作文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仔细分辨。
3.漫画式材料作文二、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方法技巧1.领悟主旨法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处深挖立意。
2.把握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或现象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有些材料,结构层次明显,每一句都有具体的含意。
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综合,可找到合适的立意。
5.求同存异法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参考一、审题立意审题立意要深刻,简而言之就是辩证分析和以小见大。
我们在看到作文材料时,要仔细阅读,从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和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和辨明材料,提炼出的中心论点或者说主旨立意,要有高度概括性,也要有思想深度。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51ceb0b58fb770bf78a5584.png)
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审题俗话说:“意犹帅也。
”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
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思想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千里。
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笔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过审题立意这一关。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命题作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我们姑且称之为“裸命题作文”;另外一种是“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那么,怎样做好对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呢?【方法与技巧】(一)“裸命题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方法与技巧技巧1 明确特点善添加有些命题作文,直接给出了词语或短语,审题时,我们可以以给出的词语或者短语为中心,再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让其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完整,达到显示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的要求。
审题时,注意要多角度,让自己有话可说。
同时要注意,添加要素时,只能从审题立意的角度考虑,绝不可以改变题目本意。
【例1】题目:以“担当”为题作文。
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确定立意时,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担当(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写作立意的方向,因此,先确立“担当”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即“谁”;再确立“担当”的受动者,即“什么”。
立意:(1)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担当______”“担当________”“担当________”。
(2)补充主语和宾语,回答“谁”担当,担当“什么”:“______担当________”“________担当________”“________担当________”。
答案:(1)责任义务道义(2)我责任每个人义务教师道义技巧2 领会寓意细思量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仅仅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b92a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5.png)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高考作文是每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
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只有准确理解并合理解读题目,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佳作。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大审题立意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一、明确题目意思。
作文题目可能包含一些关键词或短语,首先要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确保自己对题目有准确理解。
二、分析题目结构。
理解题目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有助于正确理解题意。
例如,题目中是否有转折词、询问词或者比较词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答题目。
三、明确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了解并明确题目要求的文体,对于我们后续的写作有很大指导作用。
四、审视题目角度。
题目可能会涉及不同的角度或者层面,我们需要选择和理解一个或几个角度,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展开文章的写作。
五、理解题目情境。
有的作文题目会给出一定的背景情境,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情境并合理运用在文章中,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六、把握关键词。
有些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词,要在写作中充分发挥,展开合理的论述,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力。
七、辨明提问方式。
题目的提问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例如,是问叙述还是询问观点,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提问方式,并在文章中作出相应的回答。
八、考虑作者立场。
有时题目会要求我们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立场,我们可以通过理解题目细节来推测出作者的态度,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文章写作。
九、把握写作要求。
高考作文除了审题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例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文体等,我们要在写作之前充分了解这些要求,以免误操作。
十、思考个人观点。
高考作文中,我们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观点。
在审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自己的观点,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个人特色。
总之,审题是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
通过掌握上述十大审题立意法,我们可以准确理解题目,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写作,让作文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20647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3.png)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5dca2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8.png)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篇1)眼中景,心中情,笔下珠玑粒粒明,浮云天际行。
一层石,千层浪,纸上波澜滚滚音,终日未息宁。
语文之境,丰富于它的化开化意造声造景;语文之趣,蕴含于它的察言察色悟事悟理;语文之情,精妙于它的品酸尝甜觉苦道辣:语文之酸楚,便是这世上疮痍的呻吟;语文之甘饴,便是这社会和乐的赞歌;语文之愁苦,便是这人间悲情的流露;语文之泼辣,便是这生活不公的控诉。
我相信,惟有真性情才能赋予语文以生命,然后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制成佳酿,愈久弥香。
热爱文字的人,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生活的辛苦早已佝偻了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艾青的文字不禁让人腮边挂上晶莹的泪珠。
文字总以它独特的触感,撩动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丝,诉说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凄凉。
“黛娥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用尽哀伤的字眼,倾吐着挥散不去的离忧。
似乎语文总是寂寞灵魂的吟唱,若其间闪现着高调灵动的音符,便觉得罕有而珍贵。
毕竟,生活不尽是悲苦啊。
孟郊及第,披着红花,坐着高头大马,也曾吟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杜牧秋游,驾着木车,也曾感叹“停车坐爱枫林晓,霜叶红于二月花”,喜从中来。
文字让那份欣悦横穿时空。
语言文字不是借以扬名煊赫的风筝,而是世间酸甜苦辣的素描。
如果说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雾海茫茫,那必以语言作舟,文字为桨;如果说有一剂药可以医好心伤,膏血汪汪,那必以语言作引,文字为汤。
驾驭着笔墨的人,有一种飞翔的力量,能穿透这世间的辛酸悲苦,明晓这世上甘甜酥辣,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舟桨,研磨成良药,幻化为诗行。
若是有人要我为语文写副对联,我会写上:“春夏秋冬笔间轮转,酸甜苦辣墨中交融。
”横批是“洋洋大观”。
高考立意审题优秀作文(篇2)不知不觉间已在高三度过了半年,人都说高三是最苦,最难过的一年,而我却发现高三其实也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一年,就像一碗酸甜苦辣汤。
作文技巧指导 审题与立意
![作文技巧指导 审题与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a838a2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2.png)
立意要求的“五要”
如《琐忆》一文,记叙了作者与鲁迅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 从而歌颂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 大人格,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远的怀念和深深的崇敬,这样的 立意就是深刻的。
立意要求的“五要”
(三)鲜明。好的文章,作者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孰美孰丑,谁是谁非,态度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 明。
立意技巧
一、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
示例: 题目:我和 一起 点拨:考生可以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例如有个考生以生活中 常见的事例“走泥路”,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立意技巧
二、深入开掘——深化主题立意
就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 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全面地而不是 片面地看问题,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 题。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 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
立意要求的“五要”
(五)新颖。即要从“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胜”,往往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 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 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 针对性。
立意技巧
一、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 要想使文章的立意新颖,只是从大的方面泛泛而谈是不够的, 必须选择好的角度,经过一个“化大为小、化意为象”的过程, 即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将选材和立意聚焦到一个小的颇具代 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颇具代表性的小事件,来反映大的深 刻的道理。
立意要求的“五要”
如满分作文 《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叙述这件衬衫的来 历,高度赞扬了周总理爱护人民、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的高贵 品质,这个立意就是正确的。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701fd7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5.png)
3 思路清晰
正确审题有助于我们在 写作过程中保持思路的 连贯和清晰。
选材的关键
多角度思考
选择一个具有多个角度的话 题,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更 加丰富有趣。
生活经验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这 些经验可以使文章更加真实 可信。
选取热点
选择当下的热点话题,可以 使文章更具时代感和关注度。
立意的基本原则
独特性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 立意
一篇成功的作文从审题、选材和立意开始。本节将深入探讨如何正确审题、 选择好的素材以及构思有独特立意的文章。同时,我们还会分享一些写作技 巧和注意事项。
审题的重要性
1 避免偏题
正确审题是避免偏离主 题的关键。仔细阅读题 目,明确写作要求。
2 把握重点
审题帮助我们理解题目 的核心内容,使我们能 够在文章中集中讨论。
如何构思出有独特立意的文章
外部观察
观察周围世界,寻找新鲜的视角。
文化背景
借鉴不同的文化背景,汲取灵感。
内心感悟
思考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寻找独特的情感。
个人经历
从个人经历中总结经验,构思独特的故事。
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1 逻辑清晰
文章结构要合理,表达要有条理,逻辑要连贯。
2 选词准确
选择准确的词汇,使文章富有表现力。
3 精简明了
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无关紧要的内容。寻找具有新颖独特的观点立 场,与众不同。创造性
发掘自己的创造力,给出独到 的见解。
明确性
立意要明确,能够清晰地传达 主题和中心思想。
如何选择好的素材
1
可信度
2
选择可靠和可信的信息来源,保证文
章的真实性。
3
相关性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367a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22贵州贵阳卷中考作文真题请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50分)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字;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着意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正确看待生活,勇于探索,敢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从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能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作文主题是“参与”,“我也出了一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富有责任心,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思路一:在家中,“我”也出了一份力。
家中的事务很多,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我”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更让“我”具有参与的意识,有责任心。
可以选取个具体的活动加以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如:看到家中整洁美观,“我”非常高兴,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有画龙点睛之效。
思路二:在学校,“我" 也出了一份力。
出墙报,打扫卫生,体育.....体现参与的自豪,表达自己的思考。
这次活动,“我”也出了一份力,看到大家一张张的笑脸,“我”的心里如蜜甜。
思路三:在社会,“我”也出了一份力。
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抗疫募捐、参加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我”可以积极参与,写出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本文以写记叙文为佳,要交代清楚过程,要写出真切的感悟。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注意“也”字,对“出力”写的不足,不够。
1.审题立意。
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写作提示,可知“一份力”是个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中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如,你在初中生活阶段新的班级、新的小组、新的俱乐部、舞蹈团队等各种集体中,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上你的付出、奋斗、拼搏、努力表现及感情等,烘托出一个特别友爱的班集体形象,最后写出自己对班集体的感情或自己的感悟:为集体出一份力,我骄傲、我自豪等。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2aae63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0.png)
命题、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和立意王美文阳谷县侨润中学一、专题解析审题,就是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立意就是文章的写作角度,是作者的习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文章主旨。
)近几年,各类考试中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命题作文似乎更呈现出强势,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通过本专题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在写作前重视审题和立意,指导学生学会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二、知识结构图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一)知识点解读(一)半命题作文审题和立意知识点一解读: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
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知识点二解读:(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片段一:《我迷上了看书》在一个阴森森,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做完作业正靠在床上看沈石溪的小说《狼王梦》。
讲述了一只母狼想四只雄狼登上王位而失败的故事。
当我津津有味地看到精彩段落时,突然,一个严厉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九点多钟了,睡觉吧!"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妈妈站在房门口,正催我睡觉呢。
我不理她,皱起眉头心想:我还没有看够呢!古人看书都是废寝忘,挑灯夜读,我怎么不可以?因此,我继续看我喜欢的书。
光阴似箭,已经十点多钟了,我的眼前忽然一黑,老妈又催我道:“关灯!睡觉!”我还是不肯放下,说道:“再看一会儿。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不能再看了,不然明天起不了床的哦。
”听了妈妈的话,我转念一想:读得太晚,早上起不来,上课也会无精打采。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c38b82cbb90d6c85ed3ac690.png)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抓住题眼,确定重点。
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
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采用文体的关键。
词语式命题如“他们”、“尝试”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
审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要切入题意的深层。
短语式标题往往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在自然中生活”、“举手投足之间”。
这类命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
如“心灵的选择”,抓住题眼“心灵”,才会理解不能写一般的选择,而是要写“心灵”深处产生的触动、挣扎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切合题意。
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不要轻易说不”,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但要抓住关键词“轻易”,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重点,突出中心。
(二)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
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如2009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是比喻帮助人腾飞的要件,“隐形”是指别人看不见,“隐形的翅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亲人朋友的关怀和鼓励等。
2007年高考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
又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的心灵的润泽。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虚实兼备,考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
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ff1cd6e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2.png)
⾼考作⽂如何审题⽴意⾼考作⽂如何审题⽴意 相信⼤多数⼈都写过离题作⽂,那么如何审对题意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考来说,题意错了⼀切免谈。
下⾯⼩编给⼤家介绍⼀下⾼考作⽂如何审题⽴意。
⾼考作⽂如何审题⽴意 ⼀、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最为常⽤且最为稳妥的审题⽴意⽅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并以之为⽂章的主旨,那么,所写⽂章定能既切题⼜有深度。
⽰例 《华尔街⽇报》报道:海湾战争前⼣,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兵法》,是⽤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之⽯可以攻⽟”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化遗产的传承”,⽽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意⾓度的突破⼝。
在材料作⽂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 巴西⾜球名将贝利在⾜坛上初露锋芒时,⼀个记者问他:“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个!”⽽当他在⾜坛崭露头⾓,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千多个球后,记者⼜问道:“你哪⼀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个!” 这“下⼀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的进取精神,⼜蕴含着艺⽆⽌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意。
⽰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万能胶⽔,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裁地将⼀枚价值可观的⼤⾦币,⽤该胶⽔粘在该公司的⼤理⽯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不损坏门柱,⾦币归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作文审题立意
中心论点:不为失败找借口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开新路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定目标
中心论点:不为失败找
借口
为失败找借口,是软弱怯懦的表现
为失败找借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为失败找借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中心论点:不为失败找借口
不要说,物质条件有
限,问自己是否克服困难
不要说,主观已经努力,问自己是否殚精竭虑
不要说,他人没有帮助,问自己是否独立自主
中心论点:不为失败找借口
不找借口,勇敢面对(勇于担责)
不找借口,认真反思(总结教训)
不找借口,再接再厉(屡败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