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加、连减问题。

(3)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连加:(1)介绍连加的概念,即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2)通过例题展示连加的实际应用,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2.2 连减:(1)介绍连减的概念,即多个数相减的运算。

(2)通过例题展示连减的实际应用,如“桌子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3)引导学生运用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加、连减问题。

(3)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计算连加、连减问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操作教学法: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过程。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2)实物:如苹果、玩具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

(3)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计算连加、连减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3.1《连加、连减》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3.1《连加、连减》教案(含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

2.掌握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连加、连减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连加、连减的算理,在观察、比较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列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算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活动1多重复习,铺垫新知1.口算我最棒。

1课件出示练习内容。

9+8+4=2021-6=7+59+202172-6-40=2学生口算,教师相机出示过程。

2.填空我最行。

1课件出示练习内容。

2学生填空,教师相机出示过程。

活动2展示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是同学们周末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的照片。

2.课件出示教材27页例1情境图、表格和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2个一共摘了多少个?3.导思:请大家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信息?4.学生汇报交流。

生:同学们分成三个组帮助农民伯伯,他们摘了很多大南瓜。

操作指导:这一板块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板块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活动1根据情境,提出问题1.导思:根据上面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生1: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大南瓜?生2: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生3: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活动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1.导思: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思考一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2.生1的问题和生2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让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4.导思:针对生3的问题第三位同学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大家有信心解决吗?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多媒体
个人修改




一、复习导入
1、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数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8页做一做(例3前)。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连加连减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
这道题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例2题目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
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课题
连加连减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师
修改
教师
上课
日期
9.23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优秀教案第【2】篇〗二年级《连加》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掌握连加连、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师:小朋友们,今天谭老师去数学王国游玩,你们谁想去呀?(生:想。

)我们就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准备出发吧!1、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小朋友们,我们认真算对每一道题才可以上车哟!你们能行吗?)太棒了!你们个个都是口算小高手!2、动画演示,欢迎进入数学王国。

(看!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翻开了,欢迎小朋友们走进数学王国。

)(过渡:首先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农场,爱劳动的小明连忙跑过去帮叔叔喂鸡呢!)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1、课件演示,说图意。

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

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 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鸡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2) 师:根据刚刚的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2、看图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板书:5+2+1)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3、提醒课题师:看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

(板书:连加)4、学习计算顺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1. 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运算方法。

2. 难点:解决实际应用题,灵活运用连加和连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出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连加和连减的定义,举例说明其运算方法。

3. 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连加和连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应用: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的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连加和连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连加和连减概念、例题和练习题的PPT,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2. 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小物品或图片,用于直观演示连加和连减的过程。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连加和连减的练习题,包括书面和口头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讲解运算方法。

2. 第3-4课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

3. 第5-6课时:解决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第7课时:进行课堂总结和复习,强化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5. 第8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5课时连加连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连加连减”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于新的知识点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但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混乱、运算顺序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理清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连加连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连加连减的例题及练习题。

2.学具:小卡片、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图片中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买了2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连加连减的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然后又给了他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这是一个连加问题。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连加的过程,并板书算式。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小华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3个,然后又买来了2个,请问小华现在一共有几个橘子?”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发现并纠正他们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6篇】数学教案:连加连减篇一教学要求使学生把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拟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会口算简洁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把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计算结果消失分子是”0“的状况,会正确写”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计算以下各题。

-++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探究讨论1、提醒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

教师出例如4,指名读题,说题意。

问:这道题里有几个分数?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怎样计算呢?让学生争论,并说一说怎样计算。

可能大局部同学会说出按挨次分两步计算,即先计算+,得出的和再和相加。

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出也可以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加起来,分母不变。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写完得数1后,引导学生再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条件中的分数是有单位名称的,所以在写出计算结果后还要注上单位名称。

3、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减。

教师出例如5。

启发学生思索:题中的”1“是整数,而另外两个数是分母为12的分数,能直接相减吗?怎样才能直接相减呢?(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同学们依据例4连加的计算,能算出这道题吗?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当学生把计算结果写成0时,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在分数除法中,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由于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自然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

三、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小结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2、指名学生答复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结果应当留意什么?(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四、课堂实践做例5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连加、连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连加、连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连加、连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 连加、连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连加的概念连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

例如:3 4 5。

(2)连加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计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将和与下一个数相加,以此类推。

例如:3 4 5 = 7 5 = 12。

(3)连减的概念连减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减。

例如:10 - 4 - 3。

(4)连减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计算前两个数的差,再将差与下一个数相减,以此类推。

例如:10 - 4 - 3 = 6 - 3 = 3。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减,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纠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巧。

通过练习巩固和应用拓展,培养了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拓展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拓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优秀教案第【1】篇〗详细介绍: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二)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10+40+20=3+20+6=70-20-40=80-50-10=65-5-20=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加法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28+34+23=启发提问:(1)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用竖式怎样计算?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条件,每人一块小纸黑板,每人在纸黑板上做)。

在学生自己试算过程中,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算法。

大家进行评议,公认这种算法是正确的、然后出现下面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如果班里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必提出,以免误导)、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小结性提问:(1)计算连加式题,先加什么,再加什么?(2)计算连加两步式题,应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得出: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还要注意每一个计算过程中,不要抄错数、教师介绍简便写法、为了书写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即提问: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教师总结同学的意见,得出:这种把算式连起来写的方法,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的错误,使计算正确、迅速、做一做:46+25+17=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先分步书写,再用简便方法书写、指名一个同学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2、出示例252-20-18=启发性提问:(1)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3节【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 第3节【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节【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简单的讨论并了解他们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是什么意思,并如何进行这样的计算。

3. 练习环节设计一系列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4. 拓展应用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连加、连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化他们对于连加、连减的理解。

四、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思考并设计一个连加或连减的问题,明天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理解较为良好,但在应用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下节课需要加大练习量,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讲、讨论、练习和应用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学习内容。

但需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参与,引导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谢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

学生培养坚持不懈、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连加概念:学生学习连加的概念,理解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连加的运算规则。

2.2 连减概念:学生学习连减的概念,理解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的运算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连减的运算规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连加连减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连加连减的关系。

教师给出连加连减的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和解释。

3.3 练习与巩固: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练习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教师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游戏:教师设计连加连减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5.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教师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第六章:教学策略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运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6+28+17=65-25-21=
说一说你的计算的方法。
2、猴妈妈摘了52个桃子,小猴把它们运回家,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来25人,车上有多少人。
B、再算现在有多少人。
C、列综合算式。
还有其他算法吗?
3、总结算法:
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计算时应该怎样做?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
60-24-16=18+27+39=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连加连减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522018个西瓜34个第三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教学内容教材第35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2.3.1 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3.1 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3.1 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3. 连加、连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连加、连减现象。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连加、连减的情况吗?能举例说明吗?2. 探究新知-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连加、连减的特点和规律。

- 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让学生举例说明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连加、连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连加、连减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掌握连加、连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探究新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在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连加连减教案(精选7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连加连减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连加连减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媒体“连加连减(二)”、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思路第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利用使新授部分的例题,变抽象为具体,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

第二,加强观察指导。

在进行演示的时候,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记下演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量变化情况,进一步和算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大脑里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为掌握计算顺序打好基础。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15+25-28-25+37+13-16-2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口算后交流。

二、导入学习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一)学习连加1.演示,引出算式。

(1)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屏幕出现“5”)(2)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又跑来的1只小鸡。

◆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2”、“1”)◆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屏幕出现“5+2+1”)◆要求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

2.能够通过具体物品进行加减法运算。

3.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2.教具:卡片、计算器、小学生活用品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教学板书清晰。

三、教学内容1. 连加与连减的概念•连加:一直加。

•连减:一直减。

2. 实际生活中的连加、连减•场景一:小明有3个苹果,他买了2个苹果,那么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场景二:小红家里有7本故事书,她又借了3本故事书,现在小红家里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四、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出示一些小学生生活用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2. 学习连加、连减教师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和游戏,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并提高计算能力。

4. 运用于生活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连加、连减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2.连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连加(连减)是指将一系列数加(减)起来的运算。

在表示加(减)的符号前加上一个大加(减)字号,即“∑”(“∏”)。

例如:1+2+3+4+5=15,表示为:$\\sum\\limits_{i=1}^5 i=15$2. 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1)连加(连减)的一般形式$$\\sum_{i=m}^n a_i=a_m+a_{m+1}+\\cdots+a_{n-1}+a_n$$其中,a i为数列的第i项,m和n为求和(求差)的上下限。

(2)连加、连减的性质•交换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m a_i$•结合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1}^p a_i=\\sum\\limits_{i=m}^p a_i$(3)连加、连减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以下问题:阿勇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第二个月涨了$8\\%$,第三个月又涨了$6\\%$,则三个月的收入是多少?解:设第一个月的工资为a元,则第二个月的工资为a+0.08a=1.08a元,第三个月的工资为1.08a+0.06(1.08a)=1.1472a元。

则三个月的收入即为:$$\\sum_{i=1}^3 x_i=3000+1.08\\times 3000+1.1472\\times 3000=10101.6$$ 答:三个月的收入是10101.6元。

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连加、连减(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3. 连加、连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请同学们用数学表达式表示这个过程。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连加、连减的特点。

a. 连加: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

b. 连减: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

(2)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a. 连加:从左到右依次相加。

b. 连减:从左到右依次相减。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

4. 应用拓展(1)布置一些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连加、连减的例子,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加、连减的应用连加、连减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体现,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重要环节。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情境教学,设计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连加、连减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等,形象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规律。
3.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包括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针对学生的不同计算水平,实施分层教学,给予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学生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6.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寻找与连加、连减相关的数学故事或趣闻,下节课与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数学思维。
7.教师将提供一份在线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习视野。
2.创作一幅以“连加连减”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能够体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编写至少2个与连加、连减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写下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4.家长协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共同完成一份连加、连减的计算练习,旨在增进亲子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连加、连减学习内容:教科书P26-27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连加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课前准备:情境图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这么热的天,小朋友们正帮老伯伯摘西瓜呢。

瞧,第一组28个,第二组34个,第三组23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这怎么算呢?28+34+23二、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小东买书记,又是一个周末,小东去了新华书店,你们周末去哪了?他买了些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先是买了本,是24元,又买了本30元,再买了本18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怎么列?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神奇小积木,让我们一起算一算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得数。

1923 2118 22 201931 2229 13 39请对你们小组的另外的三命同学的苹果个数进行调查了解,并计算三位同学的苹果总个数。

进行口算,并把口算的题目个数记录并进行计算/(附加)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反思:〖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及第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

【复习导入】
1.口算
(1)10+9+4= 6+5+4= 50+3+4= 12+8+2=
(2)60-20-3016-8-4= 32-30-2= 30-20-5=
2.讨论
(1)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连加或连减)
(2)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都是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连加
1.学习例1
(1)导入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二(1)班的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汇报交流。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62(个)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2=56(个)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2=50(个)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
34-28=6(个)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
34-22=12(个)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2=84(个)
(4)讨论:计算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用加法计算,列的算式是28+34+22。

这个连加算式你是怎样算的?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6)讨论:这3种竖式计算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7)小结:连加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第二种写法比较简便,因为它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了一个竖式,第3个竖式也简便,但容易算错。

知识点2 连减
2.学习例2
(1)出示例2。

我们一共摘了84个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2)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方法一:84-40-26=18(个)
(4)讨论:连减算式应怎样算?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为什么?
(5)小结:连减算式应从左往右算,第二种写法简便,因为它把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

(6)讨论:上面这道题要求还剩多少个南瓜,还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7)小结: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

列式:40+26=66(个),84-66=18(个)
【课堂作业】
1.算一算,填一填。

2.课本第28页上面的“做一做”。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和填在括号里。

答案:1.70 88;45 19;53 78;48 29
2.做一做第1题90 88 86
做一做第2题2 28 22
3.略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
小结:重点让学生说说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五的1、2、3、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算
在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供充分的交流时间与空间,并提出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地将个性化的见解充分地展现出来,让不同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给每个人以启发,促进不同的个体得到共同的提高,实现算法的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