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4.2.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等, 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 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提 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Agenda)。
1.2 城市生态学发展简史
1.2.1 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反映在人口、人与 土地和人与食物的关系上。390B.C.,商鞅第一个提出了 具有城市生态学思想的认识:①在一个地区的土地组成 上,城镇道路要占10%,才较为合理;②主张增加农业 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 小于10: 1,鼓励从事农业,不准开设旅店和不准擅自 迁居。荀子( 238B.C. )提出减少工业人口,国家才能 强盛的主张。 170A.D. ,崔姓学者第一个提出人口的合 理布局思想,1885年,包世臣提出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 比例关系应为5:1,限制非农业人口的发展。这些“重 农抑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
1.1.3 研究意义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经 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生态环境 发展和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 城市的优势在于工业、人口、市场、文化 和科学技术的集中,这有利于生产的专业 化、协作化和新型高度精尖技术密集工业 的发展,有利人员流动、物质流通。
但是城市的缺点也恰恰在于人口和工业的过量集中和密 度过大,在城市化地区,进行着大量的资源利用、物质 变换、能量流动、产品消费等活动,从而使自然资源大 量耗用和各种生产、生活废料大量产出,引起了一系列 城市问题。如人口密集、住房困难、土地资源紧张、工 业资源短缺、水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疾病流 行 、 犯 罪 增 多 、 就 业 困 难 等 等 。 (3R, reduce, reuse, recycle).
城市生态学(4.2.1)--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二)城市人口过密化
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 是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 . 东京、纽约等是公认的过密城市上海城市化 地域面积为东京的 40% 。 发达国家大城市地域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径 50km 的实际城市化范围内,而中国则为 10km 。
t+1=Nt+B-D+I-E
Nt 是时间 t 的人口数量 ; Nt+1 是 1 个时期后人口数 量 ; B.D.I.E 分别是在时间 t 和 t+1 期间出生 (born) 、死亡 (decease) 、迁入 (immigrate) 、迁出 (emigrate) 的个体数。
二、 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五、城市人口分布 (distribution) 城市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 (见图 42) (一)人口迁移 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 (二)人口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农村人 口就地转化。 (三)人口城市规划 以人口为主体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一种 方法。 (四)城市人口的分布格局 关 于 人 口 在 城 市 中 的 水 平 空 间 上 的 分 布 状 况 , 可 分 为 四 种 类
城市人口结构 (structure) :①城市人口自然结构, 如性别、年龄等;②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如民族、 家庭、文化、宗教、职业、经济收入结构等。
一、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 数和流动人口总数。
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的变化的,由人口的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四个参数决 定。
ppt课件城市生态学
现代城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60年代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城,将生物群落学的原理和观点用 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结果,该派的主要理论认为城市土 地价值的变化与职务对空间的竞争相似,据此形成3 种城市发展模式(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
卫星城——源于田园城市理论。三个发展阶段:卧城、半 独立的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
5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某环境状态和结构对人类 生存发展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类社会作用(规模、 强度和速度三方面)。
❖ 城市生态学研究现阶段研究方向
为使城市发展步入正常良性循环轨道, 为使日益严重的城 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应该:
城市学(urbanology)——随着城市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化, 尤其是城市问题出现后,城市学研究内容由单一向多元,由 简单向复杂。将城市研究的成果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原理 结合可以为解决当代城市问题提供有效的思维和途径。因此, 城市学也是城市生态学的重要学科基础。
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研究人与其环境的相互关 系及规律,常把人口、资源与环境当作一个巨系统来综合研 究。当人类面对种种危机,尤其是“五大”危机时,生物学、 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以及环境学等领域的专家 都从各自角度研究和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相对人 类生态学而言其研究范围较小,重在研究城市居民与环境的 关系及规律。因此,人类生态学也是城市生态学的一门学科 基础。
城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21世纪初
新建的大城市——吸取新的理论与技术,加之政府财力的 支持,建设新城。如印度的昌迪加、巴西的巴西利亚、 中国的深圳、珠海等。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国际计划——1975年,启动“关于人 类
《城市生态学》课程笔记
《城市生态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 定义: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关注城市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研究对象:城市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具体包括:- 生物成分:植物(如城市绿地、公园)、动物(如宠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如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
- 非生物成分:水(如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如城市土壤特性和污染)、气候(如城市热岛效应)、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
3. 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
- 城市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析城市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如何影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 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提出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策略。
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背景: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代表性事件:关注城市卫生条件、绿化和公共健康问题。
2. 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帕克和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 成果: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3.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特点: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 重要著作: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生态规划的理念。
4. 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趋势:与其他学科如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交叉融合。
- 焦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学
名词解释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指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生活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或可被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诸事物和完整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
而体现这种整体性和相互连续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的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城市生态系统: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植被: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花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及空闲地等场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城市风:由于城市生产和生活消耗大量的燃料,致使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气温,热气温上升,形成一个低压区,郊区冷空气随之侵入市区构成的空气环流。
灾害现象:指由自然界异常现象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的生命收到的损失。
分为自然现象和人为灾害现象。
选择/填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学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其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系统关系,增加城市活力。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生态学、城市学、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
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条件(淡水、土地、生物、矿藏等)社会资源条件(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道路系统、市场因子、经济发展实力)技术承载力: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如下是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群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客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作为生物属性的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其生物量远远超过植物和动物的生物量;另一方面,人类是高智慧的生物,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按照人类的意愿规划建设的,并由人类来管理的。
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即能否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尤其是环境的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建筑物、交通、通信、给排水、医疗、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这样,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除具有阳光、空气、水、土地、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外,还大量加进了人工环境的成分,同时使上述各种城市自然环境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受人工环境因素和人的活动的影响,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显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生态系统大大改变了自身生态系统的生命组分与环境组分状况,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同自然生态系统比较有很大的区别。
经过长期的生态演替处于顶级群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其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城市生态系统则不然,由于系统内的消费者有机体多是人类,为美化绿化城市生态环境而种植的树木和其他植物,不能作为营养物料供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主要消费者一人的使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输入。
另外,城市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也不能靠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的分解者有机体完成其物质分解和归还过程,而要靠人类通过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加以处理,或者排放到系统之外,所以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独立的生态系统,它需要依赖域市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甚至其他地区才能生存。
试论生态型城市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以追求人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技术进步和人类生态意识加强为推动力,以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显著进步为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生态型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前期阶段,是一个基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系统过程,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
生态型城市的科学内涵生态型城市是古人融合对人与自然的崇拜,探寻安居乐业理想城市模式的重要方法。
它的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风水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对当今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生态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拓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
有的同志把生态城市理解为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生态城市必然是一个绿化非常好的城市,而绿化非常好的城市不一定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它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情味,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勃勃生机与活力。
它不仅是一个有绿色点缀的居住环境,而且是关心人、陶冶人、以人为本的聚集地。
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每代人都要合理配置资源,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负责,通过发展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确保城市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人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人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
05城市环境生态学——第五章
二
城市人口社会结构
基本人口:工矿交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高校 服务人口:企事业单位、文教、医疗、商业单位 被托养人口:未成年、未参加工作、丧失劳动力
1 服务结构
2 职业结构
生产性劳动人口:工业、农林、基本建设、交通运输人员
非生产性劳动人口:商业、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 部门、科教文化卫生、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人员等
1 城市人口数量
2 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
指不同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划分方式主要为两种: 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幼龄、生育年 龄和老龄 年龄结构模式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
增长型:老龄人口比例最小,幼龄人口比例最大,幼龄人口除去补充死 去的中龄和老龄人口外总有剩余 稳定型:各龄级死亡人数接近新增人数 衰退型:幼龄人最少,老龄人比例相对较高,且大多数已过了生育年龄
五 人口环境容量观
第四节 城市人口的迁移
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的流动和人口迁居
一
城市流动人口
在我国指未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包括:在城市从事短期、 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到城市旅游、探亲、出差、借读 就学的人口 消极影响:导致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剧环境恶化 和城市能源、水资源、食品及其他商品供应紧张,甚至导 致犯罪增加、传染病流行等社会环境问题; 积极影响:增加劳动力和税收,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贫民区:以低标准和贫穷为基本特征的高密度人口聚居区
①
②
③
23个国家中,除了2个西欧强国1个东亚强国(这三个都为 法西斯国家),1个非洲国家,1个印度洋岛国,其余18个都 是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其中17个属前苏联)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1篇 原理篇 第02章 城市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
✓ 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生态学。 ✓ 人类面临的挑战:人口、食物、能源、资源、工业及城市膨胀
2.3.3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角度
• 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速率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城市物质代谢功能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城市发展(受限)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生态系统模型 • 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居民健康的关系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 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关系(农田、海阳与河流等) • 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及其活动的影响 •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合理标准 • 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原理、内容与方法
•1 •2
2.4 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2.4.1 城市生态位原理: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原因 2.4.2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城市稳定和活力的原因 2.4.3 食物链(网)原理:城市活动的能量、物质利用原理 2.4.4 限制因子原理: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原理 2.4.5 生态环境承载力原理: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原理 2.4.6 共生原理:城市发展的关系原理
2.1 城市生态学概念
2.1.1 城市生态学概念 2.1.2 城市生态学的分支
2.1.1 城市生态学概念
城市生态学由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于 1920年代提出:城市生态学是对人们的空 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 问题的研究。
芝加哥学派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 态学及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统称。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通 过社会调查及文献分析方式,以社区和邻里为研究单元, 研究城市的集聚、分散、入侵、分隔及演替过程。
2.3.1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学科基础 2.3.2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层次 2.3.3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生态学(4.4.2)--城市人口动态
第四节 城市人口动态一.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动态是关于城市人口在时空上数量变化规律,主要涉及到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增长。
聚集在城市区域内的众多的人口,构成了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合理人口规模是每个城市的经济、社会、人口健康发展的基础。
城市首先是产生聚集效益的人口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聚集效益,同时城市的用地规模,各种建筑和工程设施规模、生产力规模和消费力规模等均与城市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研究领域中,城市人口动态研究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目前进行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根据城市发展中对经济活动人口的增长要求和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的合理比例,确定规划期末的城市总人口;另一类是根据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口构成的特点及人口政策等社会因素,确定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再根据城市发展的可能条件,城市人口的承载力等确定合理的机械增长率,计算机械增长人口和预测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一)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城市中年净增人口数与城市总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 - 年内死亡人口)/年人口)×1000‰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自然增减状况的一项指标,较长时间的资料,可以表示一定社会条件下城市人口再生产规律,是编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差数。
计算公式:某一时间城市人口机械变化率=((某一时间迁入人口数 - 某一时间迁出人口数)/某一时间平均人口数)×1000‰城市人口机械变化,主要与城市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与城市规模、职能变化、劳动力状况变化以及政府机关的决策也有密切关系。
城市生态学(3.3.1)--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2 、非生物生产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是人类生态系 统特有的生产功能 . 是指具有创造物质与精 神财富满足城市人类的物质消费与精神需求 的性质。
(1) 物质生产 : 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 各类游行产品及服务。 (2) 非物质生产 : 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 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及相关的服务。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 1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
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次级生产者与消费 者都是人。 ( 2 ) 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 ( 3 )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 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 (见图 35)
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及原生能源用于发 电的比例是反映城市能源供应现代化 水平的两个指标。
西 气 东 输 、 三 峡 发 电 皆 为 华 东 地 区 。
原 生 能 源 : 从 自 然 界 直 接 获 取 的 能 量 形式 . 其中有少数可以直接利用,如煤 、天然气等,但大多数需要加工经转 化后才能利用。(见图 3-4 )
石油
39.8 24.5 39.0 40.6 38.2 56.1 19.2 40.0
天然气
26.3 50.4 11.9 18.3 28.0 11.3 2.0 23.0
核能
8.6 3.8 40.0 11.7 10.5 14.1 0.4 7.3
水电
1.1 2.3 3.0 0.5 0.3 1.3 1.0 2.6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一、பைடு நூலகம்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城市生态系统生产功能 1 、生物生产 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 . 生长、发育和繁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 物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包括人 类在内的各类生物交换、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巨大而开放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如下特点:(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城市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创造的。
人类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人类的心愿。
人类的生命活动是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部分,人类亦具有其自身的再生产过程。
人类又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
动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现存量计很少,且主要为一些伴人害虫或家养动物,体现着人类的影响。
人类的生物物质现存量不仅大大超过系统内的动物,也大大超过系统内绿色植物的现存量。
与绿色植物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处在营养级倒金字塔的顶端。
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宰者,其主导作用不仅仅在于参与生态系统的上述各个过程,更重要的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二)城市生态系统是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消费者是人,其所消费的食物量大大超过系统内绿色植物所能提供的数量。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所需求的大部分食物能量和物质,要依靠从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
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建设、交通、运输等都需要能量和物质供应,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通过加工、改造,如将煤、原油等转化为电力、煤气、蒸汽、焦炭、各种石油制品等,将原材料转化为钢材、汽车、电视机、塑料、纺织品等,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其中能量在系统内通过人类生产和生活实现流通转化,逐级消耗,维持系统的功能稳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产品和大量废弃物,大多不是在城市内部消化、消耗和分解,而必须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去消化(图9-2)。
因此,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过程:开采、制造、运输、使用、废弃。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
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
2.
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 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 人工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超越自然 生态系统的高人口容量,就是因为它是 建立在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出的支持上 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净产出率一般在保 持在50%以上.
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
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 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 农业生态系统的高产出是人类生态系 统的高人口容量的基础,但是农业生态系 统的生态平衡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高 投入下维持的生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的 高产出需要提供浇水,施肥,除草,育种, 使用农药等措施来维持.
o o o
环境污染引起中毒(急性中毒和死亡, 慢性中毒,持续性蓄积危害); 环境污染致癌; 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形.
死亡 发病 亚临床状态 产生不明显的生理变化 体内有污染物负荷,但不引起生理改变 受影响人群的比率 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反应的金字塔形分布 对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城市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城市拥挤对人心里的影响; 城市环境污染对人心里的影响(噪声, 空气污染,水污染).
�
城市人口的规模与构成
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 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 用. 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城市地域内的人口 城市人口规模 总数量及其分布密度,是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 标志之一; 城市人口构成是指城市人口的组成与结构, 城市人口构成 它可以表明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 用.
城市人口规模
表现在数量和分布密度两个方面,它 不仅反映城市规模,同时也可表明城市 生态系统的人口负荷程度.
城市人口数量
在城市单位人口的生态作用强度不变 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数量可以反映这个 城市对其它地域资源环境系统压力的情 况.
城市生态学分章节 复习资料
第一章1.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2.城市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城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
3.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城镇道路要占10%,提出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00:1,最多不小于10:1. 1885年包世臣提出这一比例关系为5:1.4.田园城市规划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
5.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1.生态学 2.城市学 3.人类生态学。
6.生态位:物种在群落中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7.城市生态位: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
可分为生活生态位,生产生态位。
8.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1.生态位 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5.环境承载力原理9.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表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污染承载力。
10.环境承载力特点: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11.环境承载力包括:(1)资源承载力:含自然资源条件,例如淡水、土地、矿藏、生物等,也包括社会资源条件,例如劳动力资源、交通工具和道路系统等。
现实的:只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某一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承载能力潜在的: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程度提高或外部条件改善促进经济腹地资源的输入,从而提高本区的资源承载力(2)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所能承受的社会作用强度,它同样也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两种类型(3)污染承载力:反应本地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大小的指标12.环境承载力原理具体内容:(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引起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
(3)城市生态演替是一个更新过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教学大纲英文名称:Urban Environment and Urban Ecology课程编码:090420035总学时:32 实验学时:学分:2先修课程:建筑规划概论适用专业及年级:城乡规划本科学生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2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1-3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思路重点: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难点:系统理论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2-1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2-2生态因子2-3生态平衡理论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难点: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分析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城市、城市系统、城市生态系统3-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3-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3-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难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第四章:城市人口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城市化与城市人口4-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4-3城市人口的分类4-4城市人口的流动4-5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分析重点:城市人口概念;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迁居的基本原因难点: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第五章城市环境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5-1城市地质5-2城市大气环境5-3城市气候环境5-4城市水环境5-5城市躁声环境5-6城市土壤环境5-7城市植被5-8城市动物5-9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及经济损益分析重点:城市主要污染源、城市环境各要素的特点难点:城市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第六章城市灾害及防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城市灾害的分类6-2地震灾害6-3其他地质灾害6-4其他城市灾害重点:城市灾害的类型及其预防办法第七章城市景观生态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城市景观的概念7-2城市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7-3景观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异质性7-4城市景观的演变7-5城市景观规划重点:景观生态学的定义难点:城市景观的规划方法第八章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8-2城市环境规划8-3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评价难点:城市环境规划第九章城市与社区的发展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9-1 城市与区域的人流、物流与能流9-2城市与城郊农村的协调发展重点:城市内部各区域的发展关系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32。
城市生态学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海绵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二元水循环水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与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过程一样,也具有循环性特点。
社会水循环通过取用水、排水与自然水循环相联系,这两个方面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着的统一体—水循环的整体,即二元水循环系统3、什么是城市的雨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中高楼大厦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
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
4、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①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②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改变了局部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出现“雨岛效应”现象。
③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④下凹式立交桥等设施增加⑤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5、什么是LID?LID实现的措施。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 (LID):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防治内涝灾害。
【①保护和修复城市天然河湖:划定河湖蓝线,立法禁止围填河湖及天然湿地。
对已渠化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②修建生物滞留池:一般修建于流域上游,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化学、生物及物理特性储蓄水量并清除污染物,从而达到水量和水质调控目的。
③湿滞带:是一种狭长的渠道,对来自于停车场、人行道、街道以及其它不透水性表面的径流进行过滤和入渗,与传统渠道区别的是其表面铺设有植被。
分为湿滞水池、干滞水池、人造湿地④植被覆盖:在不透水性建筑的顶层覆盖一层植被,是由植被层、介质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等构成一个小型的排水系统。
⑤透水性地面:表面由透水结构铺装,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能够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6、核心思想“一片天对一片地”,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城市生态学》重点笔记
《城市生态学》重点笔记----86f31528-6ea5-11ec-afd7-7cb59b590d7d《城市生态学》1.生命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调节功能的生命单元。
2.能量流是指通过食物网在系统中传递和耗散能量的过程。
3.十分之一定律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平均为10,这就是生态学中作为“十分之一定律”。
4.信息流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生命组分之间的信息传递。
5.顶级群落是一个平衡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群落,即群落及其周围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质地形相适应的群落,因此也是个稳定的群落。
6.演替三个特征(1)继承是社区发展的有序过程。
它在某个方向上有规律地发展,因此可以预测;(2)演替是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但受群落自身控制;(3)演替是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的顶点,即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间共生功能。
7.人口动态,包括数量动态、空间动态、人口调节和环境变化的生态对策。
8.门槛9.抵抗力它是生态系统抵抗外部干扰、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原状的能力。
10.11.12.13.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自主性是生态系统对各种内部现象的自我控制能力。
稳态机制是指内部组织和结构的一种调节功能,即调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能力。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城市地区(或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的过郑。
十四城市化的特点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能源结构改变、需水量增加、交通便捷、信息传递快速、不透水地面的增加,绿地的减少,人们生活习惯的相应改变。
15.城市化的好处由于人口集中,劳动力集中,便于组织大生产;产业集中,交通发达,有利于扩大贸易,繁荣经济;便捷的通讯和集中的信息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的发展;城市良好的医疗卫生设施、周到的公共服务、便利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机会。
十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①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马斯河谷事件”②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多诺拉镇的“多诺拉事件”③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④ 1952年伦敦的“雾霾事件”⑤ 1961年日本的“Siri市哮喘事件”⑥ 1953年日本“水俣病事件”⑦ 日本富山县“骨病事件”⑧ 日本北九州“米糠油事件”17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1)城市的物流基本上是线性的,物流链很短,通常从资源到产品和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城市人口结构(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又称城市人口构成。
将城市人口按其各种属性表现出的差别构成分类的比例,可分为两类:(1)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2)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如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宗教结构、语言结构、职业结构、经济收入结构等。
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和行业特征等等都是城市人口要素。
这些要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人口结构的状况。
一.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流动人口总数。
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来看,则表现为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流)入率和迁(流)出率四个基本参数所决定。
这样,种群在某个特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能用下式表示:N t+1=N t+B-D+I-E式中,N t是时间t时的人口数量;N t+1是一个时期后人口数量;B、D、I、E分别是在时间t和t+1期间出生、死亡、迁(流)入和迁(流)出的个体数,城市人口基数(t时间的城市人口数)和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流)入率和迁(流)出率一起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如果不考虑迁(流)入和迁(流)出的人口个体数的变化情况,城市人口数量亦可简化为:N t+1=N t+B-D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出生数和死亡数之差等于人口的增长量。
因此,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关系。
出生数多于死亡数时,表现为正增长,出生数少于死亡数时,表现为负增长,出生数等于死亡数时,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另外,城市人口的寿命、出生率、死亡率、转化率和迁移率等都深受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环境与人口数量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反映的是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
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亦称城市人口构成,即在城市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级人口数分别占城市总人口数的比例。
各年龄级的划分,因分析的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的情况下,是把城市人口划分成: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或划分为:幼龄、生育龄和老龄等。
一般来说,城市人口是异龄群体,含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他们分别构成城市人口的不同龄级,不同龄级的个体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则构成城市人口年龄比率,由幼龄到老龄各个龄级的年龄比率构成人口的年龄结构。
通常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模式归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其中增长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老龄级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而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
在发展过程中,年幼个体除了补充已死去的中龄和老龄的个体外,总是有剩余,种群数量继续增长;稳定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每一个龄级的个体的死亡数接近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人口总数处于相对稳定;衰退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幼龄级的个体数很少,而老龄级的个体数却相对地较大,同时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育年龄,见图4-1。
图4-1a为增长型,b 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少数大城市的人口群中,老年人逐渐增加,例如中国的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向稳定型过渡;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多为稳定型。
老龄级中龄级幼龄级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图4-1 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活动影响很大,如年轻人口组的比例过大,则面临着人口教育,未来就业等社会问题;老龄人口比例过大,则有托养、保健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因此,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的分析研究,对于预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利用程度及其潜力、教育设施计划、老年保健、医疗卫生等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人口性比城市人口性比是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男人对女人的比例,即 性比=男人个体数/女人个体数,或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女人对男人的比例,即性比=女人个体数/男人个体数。
有时以百分数表示。
城市人口性别构成(sex structure of urban population)是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这一要素不仅与恋爱、婚姻、家庭和人口再生产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和规划有密切关系。
城市中男女数比例,甚至各年龄段男女比例应大体保持平衡,同时也要求城市产生结构调整应适合男女劳动的比例大体相同。
如果某个城市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或某年龄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都将造成恋爱、婚姻、家庭等严重社会问题,例如某些城市重工业比重过大,男职工过多,女职工很少;某些城市轻纺工业比重过大,女职工过多,男职工过少;甚至在城市的某些区域,因工业布局形成重工业区男职工多,轻工业区女职工多的现象。
这不仅造成恋爱、婚姻、家庭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出现,同时造成家庭组合、上下班交通拥挤等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
四.城市人口密度(一)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urban population density)是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
一般指城市用地范围内(城市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常用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等来表示。
有两种含义:(1)指城市行政区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2)指城市规划区域建设区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常用的城市人口密度通常是后者。
城市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城市乃至城市内某一区域居住人口的疏密程度。
其指标常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人口迁移等计划的参考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城市规模的巨大化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宅困难、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等现代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证明,这些城市问题并非大城市所独有,有一些中小城市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亦是现代城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人口过密化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也称为城市人口过密化,是指城市人口密度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是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
这种人口在城市内的过度集中产生了一系列制约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城市问题。
因此,通常把城市问题表现突出的城市称为过密城市。
如东京、大阪、纽约等是公认的过密城市。
中国的城市人口过密化问题也表现得比较突出,而且造成城市人口过密化的原因较为复杂。
学者们普遍认为,从反映在城市规模、职能和地域形态上的城市化阶段性特点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进行刚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
这一点在城市规模和地域形态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市化阶段后期,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郊区城市化急速发展,形成大城市地域。
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虽然在人口数量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平,但是,实质上城市化地域仅相当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初级水平。
例如上海城市人口接近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的城市人口,但是,城市化地域面积仅相当于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面积的41%左右。
发达国家大城市地域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约5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
而中国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则主要分布在半径约1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这种由城市化初期城市发展水平低下所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地域扩大的脱节,是造成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从1950年起,就以发达国家大城市存在的各种城市问题以及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外围地区扩散的现象为依据,制定了“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并于1989年在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政策。
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赞成和反对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在中国坚持控制大城市发展方针的几十年中,大城市用地规模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
而由于人口增长惯性,大城市人口规模却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大城市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用地发展速度,导致中国大城市人口过密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大城市的城市问题。
案例一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实态1991年末,中国共有建制城市479个,市区总人口34,602.12万,市区非农业人口15,463.45万,市区总面积1,221,82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3,856平方公里。
如果以市区总人口和市区总面积计算,中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是283人/平方公里,与人们的直感存在明显差距。
如果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建成区面积计算,中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1,160人/平方公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实质性城市化地域的人口分布状态。
中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7,935人/平方公里,20-50万人口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0,346人/平方公里,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8300人/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
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都超过了20,000人/平方公里。
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是世界上公认的人口过密城市。
1992年,东京和大阪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2,906人/平方公里和11,339人/平方公里。
而在中国除兰州外,各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均超过了人口过密城市东京。
相比之下, 欧洲城市的人口密度小得多, 巴塞罗那为1.71万人/km2,圣彼得堡为1.21万人/km2,巴黎为0.88万人/km2,伦敦为0.62万人/km2。
北美城市的人口密度就更低了,纽约大都市区为4000人/km2,亚特兰大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仅为600人/km2。
因此,与欧美国家的城市相比,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倾向就更为显著。
虽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许多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过密化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由于许多城市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用地的增长,再加上中国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口高密度,中国实质性城市化地域的人口过密化问题仍然很突出。
五.城市人口分布城市人口分布(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是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它涉及城市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规划和增殖等要素。
城市人口的分布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这些因素通过对上述城市人口要素的影响,不断形成城市人口的不同分布类型和不同的分布区。
(一)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改变居住地的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它是人口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城市人口迁移从空间上可分为大范围的国际间迁移,国内城市间的迁移、城乡间的迁移和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迁移;根据迁移时间可分为临时性迁移、季节性迁移、周期性迁移和永久性迁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人口迁移的内部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好的工作、居住和其它活动环境,过着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