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4.2.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城市人口结构(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又称城市人口构成。将城市人口按其各种属性表现出的差别构成分类的比例,可分为两类:(1)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2)城市人口社会结构,如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文化结构、宗教结构、语言结构、职业结构、经济收入结构等。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和行业特征等等都是城市人口要素。这些要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人口结构的状况。
一.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人口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流动人口总数。
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来看,则表现为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流)入率和迁(流)出率四个基本参数所决定。这样,种群在某个特定时间内的数量变化能用下式表示:
N t+1=N t+B-D+I-E
式中,N t是时间t时的人口数量;N t+1是一个时期后人口数量;B、D、I、E分别是在时间t和t+1期间出生、死亡、迁(流)入和迁(流)出的个体数,城市人口基数(t时间的城市人口数)和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流)入率和迁(流)出率一起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如果不考虑迁(流)入和迁(流)出的人口个体数的变化情况,城市人口数量亦可简化为:
N t+1=N t+B-D
这样在单位时间内,出生数和死亡数之差等于人口的增长量。因此,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关系。出生数多于死亡数时,表现为正增长,出生数少于死亡数时,表现为负增长,出生数等于死亡数时,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另外,城市人口的寿命、出生率、死亡率、转化率和迁移率等都深受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环境与人口数量仍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反映的是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亦称城市人口构成,即在城市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级人口数分别占城市总人口数的比例。各年龄级的划分,因分析的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的情况下,是把城市人口划分成: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或划分为:幼龄、生育龄和老龄等。
一般来说,城市人口是异龄群体,含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他们分别构成城市人口的不同龄级,不同龄级的个体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则构成城市人口年龄比率,由幼龄到老龄各个龄级的年龄比率构成人口的年龄结构。
通常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模式归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其中增长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老龄级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而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在发展过
程中,年幼个体除了补充已死去的中龄和老龄的个体外,总是有剩余,种群数量继续增长;稳定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每一个龄级的个体的死亡数接近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人口总数处于相对稳定;衰退型是指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幼龄级的个体数很少,而老龄级的个体数却相对地较大,同时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育年龄,见图4-1。图4-1a为增长型,b 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少数大城市的人口群中,老年人逐渐增加,例如中国的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向稳定型过渡;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多为稳定型。
老龄级
中龄级
幼龄级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图4-1 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城市人口年龄构成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活动影响很大,如年轻人口组的比例过大,则面临着人口教育,未来就业等社会问题;老龄人口比例过大,则有托养、保健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因此,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的分析研究,对于预测城市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利用程度及其潜力、教育设施计划、老年保健、医疗卫生等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人口性比
城市人口性比是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男人对女人的比例,即 性比=男人个体数/女人个体数,或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女人对男人的比例,即性比=女人个体数/男人个体数。
有时以百分数表示。
城市人口性别构成(sex structure of urban population)是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这一要素不仅与恋爱、婚姻、家庭和人口再生产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和规划有密切关系。城市中男女数比例,甚至各年龄段男女比例应大体保持平衡,同时也要求城市产生结构调整应适合男女劳动的比例大体相同。如果某个城市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或某年龄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都将造成恋爱、婚姻、家庭等严重社会问题,例如某些城市重工业比重过大,男职工过多,女职工很少;某些城市轻纺工业比重过大,女职工过多,男职工过少;甚至在城市的某些区域,因工业布局形成重工业区男职工多,轻工业区女职工多的现象。这不仅造成恋爱、婚姻、家庭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出现,同时造成家庭组合、上下班交通拥挤等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
四.城市人口密度
(一)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人口密度(urban population density)是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一般指城市用地范围内(城市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常用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等来表示。有两种含义:(1)指城市行政区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2)指城市规划区域建设区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常用的城市人口密度通常是后者。城市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城市乃至城市内某一区域居住人口的疏密程度。其指标常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人口迁移等计划的参考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城市规模的巨大化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住宅困难、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等现代城市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证明,这些城市问题并非大城市所独有,有一些中小城市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亦是现代城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人口过密化
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也称为城市人口过密化,是指城市人口密度超过合理密度的状态,是人口在城市过度集中的表现。这种人口在城市内的过度集中产生了一系列制约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城市问题。因此,通常把城市问题表现突出的城市称为过密城市。如东京、大阪、纽约等是公认的过密城市。中国的城市人口过密化问题也表现得比较突出,而且造成城市人口过密化的原因较为复杂。
学者们普遍认为,从反映在城市规模、职能和地域形态上的城市化阶段性特点来看,中国的城市化进行刚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较低。这一点在城市规模和地域形态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城市化阶段后期,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郊区城市化急速发展,形成大城市地域。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虽然在人口数量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平,但是,实质上城市化地域仅相当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初级水平。例如上海城市人口接近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的城市人口,但是,城市化地域面积仅相当于东京大城市地域中心地区面积的41%左右。发达国家大城市地域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约5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而中国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则主要分布在半径约1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这种由城市化初期城市发展水平低下所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地域扩大的脱节,是造成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从1950年起,就以发达国家大城市存在的各种城市问题以及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外围地区扩散的现象为依据,制定了“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并于1989年在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政策。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赞成和反对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在中国坚持控制大城市发展方针的几十年中,大城市用地规模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而由于人口增长惯性,大城市人口规模却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大城市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用地发展速度,导致中国大城市人口过密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大城市的城市问题。
案例一中国城市人口过密化的实态
1991年末,中国共有建制城市479个,市区总人口34,602.12万,市区非农业人口15,463.45万,市区总面积1,221,82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总面积13,856平方公里。如果以市区总人口和市区总面积计算,中国城市平均人口密度是283人/平方公里,与人们的直感存在明显差距。如果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建成区面积计算,中国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11,160人/平方公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实质性城市化地域的人口分布状态。
中国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7,935人/平方公里,20-50万人口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0,346人/平方公里,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为8300人/平方公里。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都超过了20,000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