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洛川苹果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对策
示范园IMPLEMENT2019.06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苹果生产也不例外,果园机械化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苹果的质量,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洛川是个苹果生产大县,以优质高效的发展苹果生产,就要大力推广使用先进适用、安全环保的果园机械,将苹果生产做大做强。
一、洛川县概况陕西省洛川县共辖7镇1乡1个街道办3个社区、365个行政村,总人口22.06万,其中农业人口16.1万。
总面积1804km 2,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
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6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8%。
苹果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洛川是苹果产业大县,农业机械化主要以果园机械化生产为主。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立足县情和果园生产的实际需要,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和果园机械化示范项目,大力引进适用的果园新机具、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高了果园机械化发展水平,全县农机化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1.洛川县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情况 全县农业机械在国家农机购置政策实施和农机项目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43909台,其中,拖拉机20813台;果园机械4344台(主要有:果园管理机械、微耕机、植保机械、修剪机械、割灌机等适用性果园机械),用于果园生产的各个环节。
2006年至2017年依靠省果园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和农机补贴政策,累计推广各种果园新机具9986台,其中:果园运输机械3626台;田间多功能管理机500台,微耕机1000台、割灌机2860台,果园地下管理机械化水平达到35%;植保机械太阳能杀虫灯500台,喷药机械1500台。
对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对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的思考对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的思考陕西洛川是中国最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洛川苹果产业是洛川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变常规发展思路,促进苹果产业化建设;重视苹果产业多功能性,推进苹果产业化建设;推广苹果标准化生产,保证苹果产业化建设;建立苹果产业保险制度,完善苹果产业化建设系统;把产供销与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苹果产业化建设体系等建议性措施。
1、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现状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现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洛川苹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二是洛川苹果在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基本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两大类。
1.1 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上取得的成绩。
洛川苹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栽植数量和苹果产量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洛川县全县共有耕地4.03万hm2,其中果树栽植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8%。
“2008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3.67万hm2农民人均0.2 hm2,居全国之首,总产量60万t,总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42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
”;“2009年,洛川县苹果总产量达68.5万t,优果率达85%,是多年来最好的一年”(见第一食品网:https://spzx.foodsl.corn/show_872896.htm)。
二是质量上取得的成绩。
质量上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洛川苹果是有机苹果。
既要保证苹果无虫无伤、果面干净,又要保证苹果无公害化、农药残毒量不超标,为了保证苹果质量,果农采取了对苹果进行套袋的措施,但这也造成苹果生产程序复杂化和高成本化。
三是对外界的影响。
洛川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洛川成了苹果的代名词,一提到洛川,人们首先会想到洛川苹果,洛川苹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理标志。
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洛川苹果产业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品牌建设洛川苹果产业的品牌建设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形象的苹果品牌,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洛川苹果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品牌营销和推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效益。
建议政府加强对苹果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和指导,推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同时,鼓励农民逐步转变种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品种和产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议政府加大对苹果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四、加强市场开拓市场开拓是推动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议政府加大对苹果产业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和营销,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
五、加强品质监管品质监管是保障洛川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议政府加强对苹果产业的品质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监测和抽检,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市场开拓和品质监管。
洛川苹果发展现状
洛川苹果发展现状洛川苹果是中国陕西洛川县著名的产业,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洛川苹果的发展现状主要可以从产量、品质和市场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洛川苹果的产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洛川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上当地农民对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洛川苹果的产量得到了持续增长。
据统计,洛川县目前苹果的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年产量约为20万吨。
其次,洛川苹果的品质一直备受肯定。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少雨,阳光充足,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积累糖分,使得洛川苹果的口感更加甜蜜,营养更加丰富。
同时,洛川县逐渐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理念,农民们本着绿色、高品质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确保了洛川苹果的品质和安全性。
最后,洛川苹果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洛川苹果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市场上逐渐得到认可。
不仅在陕西本地,洛川苹果还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市场,成为陕西省的一张名片。
然而,洛川苹果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品质和口感好,洛川苹果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这导致一些消费者在购买时会有所顾虑。
其次,苹果行业竞争激烈,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
要解决这些问题,洛川苹果产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
同时,需要加强合作,与其他地区的苹果产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还需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扩大洛川苹果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总之,洛川苹果作为中国著名的农产品之一,在产量、品质和市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和品牌建设,以提高洛川苹果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9期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县,土地总面积1804km 2,其中耕地4.3万hm 2,辖7个镇9个乡365个行政村,总人口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人,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和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全国唯一的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建设苹果专业县的决定》《加快建设苹果专业县的意见》。
2007年,在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会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写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2010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旨在加快洛川苹果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1]。
1洛川县苹果产业现状目前,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3.3万hm 2,人均0.21hm 2,居全国之首。
2010年苹果总产量68万t ,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6000元,占人均纯收入6352元的95%。
据调查,2010年苹果收入5万~10万元的果农户达19668户,1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2045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9130户。
洛川苹果业发展具有优良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从现代果业的更高标准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2存在的问题2.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目前,洛川县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和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程度高,地力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推进果—畜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
2.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旱、雹、冻、病、虫等自然和生物灾害影响更加严重,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业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更加迫切。
最新 洛川苹果的产业发展状况调查-精品
(设计)论文题目:洛川苹果的产业发展状况调查1.论题、背景和意义(1)论题:关于洛川苹果的产业发展调查(2)背景:从1947年开始洛川人靠种植苹果为主要经济来源,如今也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洛川苹果”已经走向世界。
并且洛川县有超过95%的农民靠种植苹果产业为生,人均收入有1.2987万元中有95%是靠种植苹果获得。
如今该县的苹果已经发展成为延安市规模最大、覆盖面积较广、收益最多的一大产业,到2016年底,洛川总的耕地面积有64万亩,而苹果的种植面积是总耕地面积的80%,已经有苹果面积的50.8万亩,在中国位列第一;苹果的产量也相比去年增多了3万吨,实现了产值35亿元。
洛川县每一年通过苹果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有效的减小了贫富差距,财政支农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洛川县是享誉国内外的苹果优势产区,也是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苹果)项目重点支持的县区之一。
洛川县苹果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是中央财政为支持各地发展粮油生产和优势特色、安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支农政策,也是财政支农方式的一次重要改革。
经过几年来的项目实施,洛川县的苹果产业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财政支农工作水平,初步实现了苹果产量明显提高、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明显改善和农民明显增收的目标。
(3)意义:洛川苹果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代表,而改革开放也为洛川苹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
洛川苹果品牌能够走向世界,与财政项目实施的加快现代苹果产业建设步伐息息相关。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审视洛川和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过去,按照现代果业发展的要求谋划洛川和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苹果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与欧美等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竞争。
要优化果业产业布局,引进、选育新的优良品种,调整优化果品结构;要转变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要提高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果品生产;要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优化销售环境,扩大市场占有率。
关于发展苹果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于发展苹果产业的对策建议建议人屈军涛苹果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之所以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因为苹果的生产、贮藏、运输及加工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劳动力才能完成;之所以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因为不论在以上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投入各种技术要素成本,并且各项技术必须综合配套才能产出效益。
苹果产业具有传统农业的明显特点,因为它是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从事苹果生产的劳动者目前主要以传统的农民为主;同时它又具有工业化特点,有对生产要素按照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的迫切需求。
因而,在发展苹果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树立新的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本文结合全市及苹果主产区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实践,就几个新理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并提出几点对策供参考及批评指正。
一、树立发展苹果产业的新理念1、工业化理念。
所谓的工业化理念就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壮大直至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用工业化理念谋求果业经济发展就是以果业为基础,用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对果业经济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推动果业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变化,从而实现围绕果业的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加大,而传统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减少。
果业工业化是果业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当前农村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必由之路。
用工业化理念谋求果业经济发展,关键是采用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培育市场主体,直接或间接采用工业技术手段,实现果品的生产、贮藏、运输及加工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
用工业化理念谋求果业经济发展,重点是围绕果品产前、产中、产后大力发展肥料农药加工、果袋果网生产、纸箱加工、果品贮藏、果品深加工及冷链运输等各类企业集群。
同时要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生企业集群效应。
2、现代农业理念。
现代农业是伴随农业现代化而产生的新概念,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现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
促进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研究
促进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研究引言洛川苹果产业是中国陕西省的一项重要经济支柱,也是洛川县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和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该产业面临着各种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促进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建议,以确保其可持续增长和繁荣。
第一部分:产业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洛川苹果产业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
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苹果生长,因此该地区的苹果产业具有潜力。
然而,一些问题威胁着其发展:1. 品质不稳定洛川的苹果品质波动较大,这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一致的品质标准。
2. 市场多元化不足洛川苹果主要销往国内市场,缺乏多元化的市场渠道。
这使其对市场波动更加敏感。
3. 生产效率有待提高苹果生产的效率和成本问题也需要处理。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二部分:提升苹果品质苹果品质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洛川苹果的品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品种升级引进更优质的苹果品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养护和管理提供农民培训,教导现代的苹果栽培技术,包括适当的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3. 品质检测与认证建立苹果品质检测与认证机构,确保苹果符合国际标准,提高出口质量。
第三部分:多元化市场渠道为了降低市场风险,洛川苹果产业需要拓宽市场渠道:1. 发展内销市场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和超市,还可以考虑发展餐饮业和酒店业,以满足更广泛的需求。
2. 外销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国外买家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出口比例,减轻市场压力。
3. 深加工考虑将苹果进行深加工,生产果汁、果酱和其他苹果制品,增加附加值,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第四部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保障洛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技术支持提供农民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如智能灌溉系统和数据分析,以提高生产效率。
2. 合作社发展推动农民组成合作社,共享资源和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浅论陕西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果园变玉米地说起
果农之友2022.8产业发展陕西省洛川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是种植苹果的绝佳之地。
自洛川苹果第一人李新安将苹果树栽植到洛川塬上之后,洛川县农民就开始慢慢接受苹果树,并大面积种植苹果树。
经过洛川人民的努力,苹果产业现已成为洛川的支柱产业,苹果树自然也就成了洛川人民的摇钱树。
然而,随着苹果树的大规模栽植之后,苹果产量大增,尤其是陕西延安的其他县也开始发展苹果产业,导致苹果一下子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剩余的农产品,以致于苹果市场由原先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此外,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受到了极大影响,于是拔树退耕种玉米就成为不少农民的必然选择(图1~图3)。
因此,当下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问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思路,使洛川苹果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图1挖掘机在拔果树图2拔倒果树后的果园图3果农在清扫树枝1拔树的原因分析洛川苹果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拔树,可浅论陕西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果园变玉米地说起高志奇(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洛川苹果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洛川的支柱产业,苹果树也成为洛川人民的摇钱树。
然而,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果树老化,天灾以及投资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洛川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问题,在苹果不能带来有效收益时,农民便开始拔树种玉米。
因此,要使洛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适时调整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苹果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否则,用不了多久,曾经的果园就会被玉米地所替代。
关键词:陕西洛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植民众政治信仰研究”(16XDJ004)作者简介:高志奇,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8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果农之友2022.8产业发展以说是大起大落。
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洛川苹果产业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广泛发展的农业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
然而,要想进一步发展这一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了提升洛川苹果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注重品种的改良和创新。
选择更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苹果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引进高产高质的苹果品种,可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于营养和口感的需求。
加强对于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洛川苹果产业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很多农民在种植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我们需要组织专业的团队,向农民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教授他们科学种植和管理的方法。
通过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洛川苹果虽然拥有优质的品质和口感,但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
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品牌形象、加强市场推广等手段,提高苹果的市场占有率。
通过开展区域农产品展销活动,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品牌知名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可以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销售渠道的拓宽等帮助,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水平。
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也是推动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为洛川苹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市场保护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还应加强对洛川苹果产业的监管和统筹规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洛川苹果产业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通过改良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推动品牌建设、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和加强政府支持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提升洛川苹果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县,土地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万亩,辖7镇9乡371个行政村,总人口2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万,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和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全国唯一的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建设苹果专业县的决定》、《加快建设苹果专业县的意见》。
2007年,在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会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写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2010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旨在加快洛川苹果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洛川县苹果产业现状目前,全县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2012年苹果总产量76万吨,总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987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0元的95%。
据调查2013年苹果收入5-10万元的果农户达19768户,1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2090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8485户。
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具有优良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从现代果业的更高标准要求和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目前,洛川县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和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程度高,地力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推进果-畜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旱、雹、冻、病、虫等自然和生物灾害影响更加严重,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业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更加迫切。
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辽宁农业科学㊀2020(4):69~71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文章编号:1002-1728(2020)04-0069-03㊀㊀㊀㊀㊀㊀doi:10.3969/j.issn.1002-1728.2020.04.020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张炳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㊀712000)摘要:详细分析了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阐述了洛川县水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有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果业生态建设㊁果业标准化生产㊁品牌建设3个方面为洛川县水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㊂关键词:水果产业;陕西省洛川县;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B㊀㊀洛川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其县名始于后秦姚苌时期,考其沿革,历史悠久㊂改革开放40年来,洛川县的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洛川苹果更是以色㊁香㊁味俱佳著称,人称 苹果之乡 [1]㊂在我国不断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洛川县水果产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水果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㊂1㊀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洛川县水果作物产区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10ħ左右,雨水适中,光照充足,年降水量500mm左右㊂洛川苹果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产品肉质脆密,艳丽美观,皮色洁净,香甜可口,含糖量高于外地苹果2%~3%㊂洛川县水果种植面积约4600hm2,除苹果作物之外,还拥有大樱桃种植基地133.3hm2㊁梨120hm2及葡萄66.7hm2,其他品种水果206.7hm2,水果年产量约4亿kg,优质果率近90%㊂洛川县还拥有一百多家水果企业,涉及包装㊁物流㊁储藏等多种形式㊂2018年,该县果业总产值达287645万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13000元㊂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洛川县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4~2018年各种水果的种植面积如表1所示㊂在水果产量方面,受益于农业配套改进和种植技术革新等有利条件㊂近几年,洛川县水果产量正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洛川县2015~2019年水果产量如表2所示㊂调查发现,洛川县水果产业在过去5年间虽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水果产量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㊂表1㊀2015~2019年洛川县各种水果作物的种植面积(hm2)20152016201720182019苹果32003200342634603473梨627627*********樱桃120120127129130葡萄113115115116118其他水果187189189200207合计42474251445745344655㊀㊀数据来源:‘2019陕西统计年鉴“表2㊀2015~2019年洛川县各种水果作物的产量(t)20152016201720182019苹果1690016900189001940019950梨53005300560057005900樱桃30403190339035403400葡萄38903890398037903800其他水果95409540984096009940合计3867038820417101203042990㊀㊀数据来源:‘2019陕西统计年鉴“2㊀洛川县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㊀果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洛川县传统水果白酥梨和红富士苹果作为大众品牌,近些年水果质量有所下降,低谷时段白酥梨的价格竟低至1元/kg,品牌效应大打折扣[2]㊂另外,洛川县的自然环境不如陕西省境内的其他水果产区,加之果树化肥∗收稿日期:2020-06-16作者简介:张炳红(1978-),女,甘肃天水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㊂辽宁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0年使用过量㊁种植技术应用不当,致使果品口感不良㊂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雷村乡龙山村的傅百福苹果生产基地的果树行距为3m,株距1.5~2m,111~148株/667m2,部分试验田所采用的矮化砧与短板型品种组合的种植方式可达到200株以上的种植密度,并且通过及时的修剪㊁合理的通风透光实现了 产量稳 ㊁ 结果早 ㊁ 品质高 的生产目标㊂而洛川县所栽植的果树普遍以乔化果树为主,乔化果树树形高大,但为了提高产量,许多农户仍然采用高密度的种植方式,没有对树种进行更新,并且也大量存在修剪不及时,通风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㊂2.2㊀果品产业链不完善洛川县已经建立起十分成熟的果品产购销体系,但果品产业链仍然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缺乏果品深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水果增值潜力有待挖掘[3]㊂虽然洛川县拥有数量较多的果品收购销售企业,但大多数企业的注册资金普遍不足20万,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带动该县水果产业发展㊂企业家与果农缺乏走高端化㊁精品化的经营意识,长期满足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发展欲望㊂除此之外,洛川县与水果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仍然有待完善,比如所采用的包装过于简单㊁传统,无法满足当下水果消费市场便利化㊁差别化㊁个性化的发展需求[4]㊂水果贮存企业普遍仍在采用以气调库㊁冷风库为主的传统制冷设备,对于水果的外观㊁新鲜度和口感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㊂因此,洛川县果品产业链在各方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改善㊂2.3㊀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洛川县水果产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果品的生产㊁加工等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㊂行业协会在果品销售㊁包装㊁分组等方面仍然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㊂另外,由于洛川县所在的延安市缺乏有市场权威的专业果品质量检测机构,果品质量检测报告的市场认可度和公信力相对不足,致使优质水果产品很难打入高端市场㊂果品加工企业由于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产品质量把控意识,所生产出来的水果加工品在品控上仍然有所欠缺㊂这些在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给洛川县水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持造成了阻碍㊂2.4㊀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洛川县水果长期以批发为主要销售形式,零售水果占比较低,因此,在品牌建设方面一直缺乏投入㊂尤其是在果品企业缺乏营销经验和营销知识的情况下,相关的品牌宣传工作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致使洛川县水果的市场份额难以得到有效拓展㊂3㊀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3.1㊀加强果业生态建设一项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的规模,在水果产业总值㊁下游产业发展㊁从业人员结构与数量㊁水果产业种植面积等诸多因素中,洛川县水果产业需要重点解决下游产业不发达的问题[5]㊂因此,洛川县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强化当地的果品加工业,促进洛川县产业优化,提高果农收入㊁增加财政收入㊂从区域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重点引进技术实力较强的水果深加工企业,努力提升市场需求与水果产品附加值之间的契合度,通过食品馅料加工㊁保健酒㊁果脯果肉加工㊁汁饮料生产等方式丰富产品推广层次[6]㊂3.2㊀推进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洛川县果业生产示范种植基地,严格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根据水果深加工的技术规程优化生产流程并建立质量标准,进而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重点加强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科学应用,促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做到可查可控㊂通过政府资金扶持或银行货款等方式帮助农户及时更新树种,并派遣专家为农户提供果树管理㊁通风管理㊁大棚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㊂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化产品分类分级㊁进行安全食品检测㊁生产无公害食品等策略实现个性化㊁差别化的产品生产㊂在政策引导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针对农户的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现代化职业农民,组织农户参与集体学习与下地实操㊂为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的引进提供适当的资金补贴,为具备技术优势的果品企业提供更多优惠的税收政策,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7]㊂在果树管理方面,应当大力推广平地果园土壤覆盖技术,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㊂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地上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树种和种植条件实施树形改造,合理控制树高行距和种植密度㊂大力推广果实套袋㊁四季修剪㊁人工授粉㊁喷施叶面肥等技术,加强果园管理㊂3.3㊀推动质量管理标准化3.3.1㊀产品质量标准化在失去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严格落实针对果品销售㊁包装㊁分级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将有行业资质且有参与意向的果品企业纳入行业协会重要单位名单,并严格落实质量标准化管理,为洛川县水果行业树立先进典型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由政府部门和果业协会主导,引进或设置专业检测机构,严把果品质量关,通过市场化㊁标准化的动作打造 放心品牌 ,面向市场推出 免挑选水果 ㊂㊃07㊃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炳红: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3.2㊀安全质量标准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通用标准,由行业协会组织果业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全流程生产标准,并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㊂建立政府部门所属的果品质量检验机构,设定强制化的果业通用食品安全标准,在果品上市之前严格落实质检工作,设定检验准入门槛和惩罚机制㊂在生产方面,要全面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向标准化迈进,加大水果产品安全质量宣传力度,建立食品安全意识㊂3.3.3㊀服务质量标准化发扬先进果业文化,建立产品服务意识,完善产品售后操作规范,做好针对营销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育服务质量标准化品牌,提升洛川县果业美誉度,维持客户群体㊂3.4㊀重视品牌建设在市场层面,首先要推动龙头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享誉全国的 洛川苹果 品牌,为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设计覆盖面更广的营销方案㊂在组织方面,需要重点发挥果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和统筹能力,根据洛川县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相关企业以 洛川苹果 为核心品牌来开发全面市场㊂从品牌标准化建设的角度上来看,需要为 洛川苹果 设计专用的标签和包装箱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着力于中高端市场来加强产品内包装的设计[8]㊂除苹果产品之外,还需要考虑桃子㊁葡萄㊁梨㊁樱桃㊁苹果等不同产品在生产㊁运输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生产程序㊁运输程序,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品牌内涵的提升㊂参考文献:[1]㊀蔡臣,吕火明,江国良,等.四川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基于科技支撑的视角[J].四川农业科技,2020(1):5~10.[2]㊀王萍,卢琨.种植户视角下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以海南热带水果产业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9,39(12):96~100.[3]㊀王康.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以镇宁蜂糖李为例[J].农技服务,2019,36(12):87~88.[4]㊀游婷.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水果行业营销策略及方案[J].商场现代化,2019(18):66~68.[5]㊀赵德旺,周柳强,区惠平,等.广西桂北地区与台湾岛气候条件对比及其对水果产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6):198~200.[6]㊀钱开胜.广西:钦州将以六项举措推进水果产业发展[J].中国果业信息,2020,37(2):47.[7]㊀谭俊杰,杨尚东,周柳强,等.基于中国 东盟水果贸易的广西优质柑橘产业发展策略探析[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2):470~476.[8]㊀赵晶晶.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5):117.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in Luochuan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ZHANG Bing-hong(Shaanxi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yang,Shaanxi㊀712000)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ruit industry in Luochu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and expounds the relevant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ruit industry in Luo-chuan County.On this basis,it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Luo-chuan Coun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brand construction of fruit industry.Key words:Fruit industry;Luochu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Optimization strategy㊃17㊃。
对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考察与思考
24 果园管 理 采用“ 、 、 、 、 ” 配套 技术 . 果 草 畜 沼 水 五
五配套技术 即在 果树 下种草 , 青草 用来 喂牲 畜 , 畜圈旁建 牲 有 沼气 池 , 畜肥 入池产沼 , 沼气照 明做饭 , 节约能源 , 沼气渣和 沼
气 液作 为肥料可 以给 果树施肥 , 既节省 了购买肥料 的支 出 , 又保
25 花 果管理 要 求严格 .
全 园进行科学严格 的疏 花定 果 , 做到合理负载 , 确保丰产稳 产。 实行全套袋技术 , 全部使 用高质量木浆纸果袋 , 严格按照绿色
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果 园铺设反光膜 , 并进行摘叶转
果 , 进 果 实全 面 着 色 。 促
21 果树 大改 形是提 高 果 品质 量 和效益 的关 键 .
证 了果品的绿色安全 , 时改善 了果 园小气 候 , 面提 升土壤有 同 全 机质含量。
2 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模 式
洛川县委、 县政府 立足资源优势 , 用超前 的经 济观 念把苹果 产业开发放在县域经济发展 的首位 , 在仅有的 43万公 顷耕地上 . 栽植 了 33万公 顷苹 果 , 植规模达 到全国之最 , . 栽 并通过 不断提 高苹果产业化 管理水平 , 形成 了洛川县 “ 果业 富民 , 规模发 展” 的 管理模式 。
22 强 化技 术培 训和 技术 交流 .
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每年都举 行果树技术培训 , 还邀请意 大利 、 荷兰、 日本 、 国、 美 法国等国苹果专家入 园实地指导 , 开展业 务交流学 习。在政 府部门的补助 下 , 先后多次 组织技术骨干和生 产大户赴 日本 实地考察学 习先进技术 , 在果农中的示范带动影响
很大。
果树大改形工作 ,0 7 5月 l 20 年 1日至 5月 1 7日,我们对 陕西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各地在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劳力转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有所动摇,苹果产业发展陷入被动局面,特别是对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造成了严重影响,亟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果农务果信心不足。
苹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大部分果园已进入衰退期,果树老化,挂果率和优果率均大幅下降。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导致果品商品率降低,加之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以及人工费用连年上涨,果农务果效益明显下降,部分果农甚至多年亏损,发展果品产业的信心有所动摇;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市场大环境影响,果品销路不畅,售价持续走低,均价在每斤2元左右,去年甚至降至2元以下,务果收入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导致大量果农流失,部分果园荒废。
二是管护主体力量薄弱。
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果品产业管理主体队伍弱化,管理人群普遍年龄偏大,大多数为45—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掌握新的管理技能较慢,管理果园既无技术也无体力,力不从心,青壮年不愿管、不会管且绝大多数外出务工,造成发展果产业的劳力短缺,产业后续发展“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严重。
受技术力量、群众观念等因素影响,果园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园貌园相较差,管理粗放的问题普遍存在,残次园、低劣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大户承包经营不善。
据了解,近年来,部分果园承包大户经营状况十分堪忧,甚至连年亏损,导致资金周转不畅,投入减少,果园管理标准化水平低,经营效益不高,管理后劲不足,处于勉强维持状态。
特别是去年后季,一些承包果园面积较大的合作社和企业,由于粗放管理模式和人员力量的影响,对成熟的果品未及时采摘,受低温灾害性天气影响,大部分果品被冻坏,导致亏损严重,甚至已无力支付群众的土地承包费用,造成与群众矛盾纠纷激化,对周边果农带动性不强。
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22XIANGCUN KEJI 2020年6月(中)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马玉芳(洛川县交口河镇政府,陕西洛川727406)[摘要]苹果产业作为推动陕西省洛川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近年来政策支持和市场刺激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苹果产品需求多样化、苹果产品供给同质化现象明显的情况下,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本文在概括介绍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
[关键词]苹果产业;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洛川县[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7-22-2长期以来,陕西省洛川县以“苹果之乡”“洛川苹果甲天下”的美名而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佼佼者,洛川苹果更是以其色香味俱全而成为广大消费者水果消费的佳选。
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洛川县不仅拥有良好的苹果产业品牌影响力,而且形成了集生产、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在产业转型升级、苹果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需要通过重新分析产业发展形势来确定更加科学的产业发展策略,巩固和扩大苹果产业的发展力、影响力。
1洛川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势以沟壑纵横、丘陵起伏为主,是我国少有的黄土地质带。
该区域海拔在800~1200m ,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充足。
洛川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苹果种植的重要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川县逐步确定了以苹果产业为主导的“一县一品”发展战略,以苹果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相融合的策略来延伸苹果产业发展链,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
经过几年的发展,洛川县苹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效果。
1.1苹果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夯实党的十八大以后,洛川县制定了苹果产业“百亿元”规划,通过大量的产业资金投入来推动苹果产业向更高质量、更优特色方向发展。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近年来,X县坚持把发展现代果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着眼打造全国绿色苹果生产基地目标,扩规模、强管理、建龙头,优结构、延链条、创品牌,优果率和商品率不断提高。
但受疫情、市场自然灾害等影响,部分群众对果品产业的信心有所减弱,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生产管理要素有待提升。
近年来,受果品市场低迷、苹果价格下滑、自然灾害频发、防灾体系脆弱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群众对果园不愿投入、不愿管理,一些示范园区管理滑坡,低劣园、残次园不断增多,毁园复耕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腐烂病在衰弱果园发生较重,苹果产量低,优果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二是农村青壮劳力严重缺乏。
由于部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不足,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务工,即使少数在家的中年劳力也多从事建筑、装修、运输等行业或做生意,导致从事果业生产的劳力大量匮乏。
参与果业生产一线劳动力多为40岁以上留守妇女和55岁以上老人,在苹果施肥、套袋采收等关键时节,劳动力非常紧缺。
同时,因劳动力紧张,人工费也逐年提升,工价偏高的趋势无形中增加了果园的投资,直接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
三是科学技术支撑有待增强。
各乡镇虽建有果树技术服务队,但大多都是农民出身,技术多靠经验积累,尚未真正掌握苹果树标准栽培管理技术,在科学施肥、修剪、套袋、防治病虫害生态防控方面技能比较欠缺。
加之部分农民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不高,接受能力差,果园高新管理技术难以迅速推广,规范、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难以大面积实施,严重阻碍了生产管理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从而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使苹果的品牌优势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是市场营销体系还需加强。
产后销售环节相对薄弱,大型果品贮藏、加工、销售等龙头企业比较缺乏,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不完整,果品市场建设滞后、营销环节比较脆弱,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不能满足果品生产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
洛川苹果产业的新问题
信息 闭塞 .果农 没有 正规 的价 格信 苹 果 生 长 。 由 于 受 全 球 气 候 异 常 影 了 . 再 多 又 害 怕 经 营 不 了 。另 外 . 调 最 近几 年 . 洛 川 自然 灾 害 发 生 的 查 发 现 仅 有 2 息来 源 渠道 。这 与政府 的 信息 提供 响 . 3 . 3 % 的 果 农 认 为 果 园 不 够 有 很 大 关 系 .与 果 农 自身 文 化 频 率 越 来 越 高 .也 越 来 越 难 以 预 测 不 够 管 理 , 而够 管 理 的 占 4 7 . 7 %, 而
主要 来 自果商 与代 办 .有 些果 商 只 发 展
川 苹 果销售 主要 靠外 来 客商 来家 购 高 . 管理不 到位 . 产 生 苹 果 大 小 年 结
是 比较 多 的 .这 里 主要介 绍 对洛 川 农 的销售 经验 为依 据进 行判 断 四 苹 果 产 业 影 响 最 大 的 两 个 基 本 问 是 在 苹 果 交 易 过 程 中 .果 农 处 于 弱
定价 规则 掌握在 果 商手里 。 题. 风 险 问题 和成本 问题 , 因 为 风 险 势地 位 . 和 成 本 都 关 乎 果 农 收 益 .而 提 高 果 现 在 洛 川 苹 果 交 易 处 于 买 方 市 场 .
2 洛 川 苹 果 产 业 新 问 题
洛 川 苹 果 产 业 在 发 展 过 程 中 出
◇ } 果 业 观 察l o
洛 川苹 果 产 业 的新 问题
高 志 奇
( 延 安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陕 西 延 安 7 1 6 0 0 0 )
暴 农 之 童
2 01 3 No . 5
在
题
问
问 所 业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花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苹果专用授粉树亟待开发应用苹果园搭配栽植专用授粉品种对主栽品种进行授粉,是现代苹果栽培体制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
日本、美洲、欧洲等苹果生产先进国家,专用授粉树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技术措施。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从日、美、欧等国引进一批苹果专用授粉品种资源,从中筛选出一批适于我国栽培条件下应用的苹果高效授粉树品种。
但是,由于传统栽培习惯的影响和认识上的差距,这些优良高效授粉品种还没有受到特别重视,生产上还没有进行开发利用.2.合理负载、疏花定果技术急需更新我国苹果生产中产量负荷标准比较老化,不同品种、不同产区、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和树势条件下的产量指标缺乏可靠依据,疏花疏果技术标准化程度低,致使各地区苹果产量负荷确定和疏花定果技术标准的掌握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果品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3、套袋果实管理技术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果实套袋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中、晚熟品种普遍采用的常规技术之一。
所用果袋主要是各种纸袋,塑膜袋使用比例相对较小。
套袋能够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有利于生产无公害产品;套袋的果实果皮细腻,着色鲜艳,商品价值高。
然而,由于果袋本身质量以及套袋相关配套技术的原因,出现了诸如果实内在品质下降,含糖量降低,硬度下降,风味变淡等许多新问题,而直接影响果农收益和果品市场竞争力的是套袋不利造成的果实外观质量下降,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套袋导致的病害萼部和眮部黑点病,二是由于套袋造成微域环境变化和果皮发育缺陷,导致果皮裂口,粗糙,三是苦痘病增加,再加上贮存后的发病,三项合计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因此,非常有必要以红富士苹果套袋为重点,研究提出有利于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管理技术规程,及时解决套袋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套袋果实的一级果率,促进出口。
4.防范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的模式之上,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方式总体上较为传统、落后,生产设施、装备条件简陋、技术集成配套程度低,生产条件一般较差,决定了苹果产业防范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薄弱。
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 代农 业科 技
21 年第 l 01 9期
洛川县苹果产 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李 军民
( 西 省 洛 川 县 苹 果 生 产技 术 开发 办 公 室 , 西 洛 川 7 7 0 ) 陕 陕 2 4 0
摘要 根 据洛 川县 苹果 产 业现状 , 出了洛川 县苹 果产 业存 在 的问题 , 绍 了洛川 县加 快现 代 苹 果产 业发展 的对 策 , 指 介 以期 为促 进 苹 果 产业 增 长方 式的快 速转 变和 发展 质 量的 不断提 高提 供借 鉴 。 关键 词 苹果 产业 ; 现状 ; 问题 ; 策 ; 对 陕西 洛川 中 图分类 号 F 2 .3 3 6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9 0 7 — 2 0 7 5 3 (0 1 1 — 3 0 0
各 类 专业基 地 建 设回 全县 通 过 国家 绿色 食 品认 证 的生 产基 。 地 24 .7万 h 出 口示 范 基 地 13 m, .3万 h 出 口认 证 果 园 m。 1 h ; 成 苹果 科技 示 范 区 1 3万 h , 中通过 认 定 的 万 m 建 . 3 m 其
现 代果 业 的更 高 标准 要 求 和 可 持续 发 展 的长 远 视 角 来看 ,
仍 然 存在 着 一 些薄 弱环 节和面 临 一些新 的挑 战 。
2 存 在 的 问 题
省级 示范 园 6 个 , 5 6 7 m , 全省 第一 。 国家苹 果 3 逾 6. 6h 居 创建
标 准 园 2个 , 积 1 33 m ; 县生 猪 饲 养量 达 到 6 . 面 3 .3h 2全 51万
区 , 西省 “ 县 一业 ” 陕 一 示范 县 。
对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对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的思考作者:高志奇刘改苹来源:《山西果树》2010年第06期陕西洛川是中国最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洛川苹果产业是洛川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改变常规发展思路,促进苹果产业化建设;重视苹果产业多功能性,推进苹果产业化建设;推广苹果标准化生产,保证苹果产业化建设;建立苹果产业保险制度,完善苹果产业化建设系统;把产供销与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苹果产业化建设体系等建议性措施。
1、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现状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现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洛川苹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二是洛川苹果在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基本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两大类。
1.1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洛川苹果产业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上取得的成绩。
洛川苹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栽植数量和苹果产量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洛川县全县共有耕地4.03万hm2,其中果树栽植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8%。
“2008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3.67万hm2农民人均0.2 hm2,居全国之首,总产量60万t,总产值1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42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5%。
”;“2009年,洛川县苹果总产量达68.5万t,优果率达85%,是多年来最好的一年”(见第一食品网:http://spzx.foodsl.corn/show_872896.htm)。
二是质量上取得的成绩。
质量上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洛川苹果是有机苹果。
既要保证苹果无虫无伤、果面干净,又要保证苹果无公害化、农药残毒量不超标,为了保证苹果质量,果农采取了对苹果进行套袋的措施,但这也造成苹果生产程序复杂化和高成本化。
三是对外界的影响。
洛川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洛川成了苹果的代名词,一提到洛川,人们首先会想到洛川苹果,洛川苹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理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川县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部,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县,土地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4万亩,辖7镇9乡371个行政村,总人口2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万,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和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示范县,全国唯一的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建设苹果专业县的决定》、《加快建设苹果专业县的意见》。
2007年,在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会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组织编写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2010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旨在加快洛川苹果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洛川县苹果产业现状
目前,全县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2012年苹果总产量76万吨,总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987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0元的95%。
据调查2013年苹果收入5-10万元的果农户达19768户,1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2090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8485户。
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具有优良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从现代果业的更高标准要求和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目前,洛川县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和集约化,土地资源利用程度高,地力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推进果-畜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旱、雹、冻、病、虫等自然和生物灾害影响更加严重,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业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更加迫切。
3、市场消费升级,苹果质量和安全更受关注
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产品以鲜销为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品种多样化、优质安全以及均衡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风险不断加大。
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
4、富民强县的目标要求,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10元,县本级财政收入2.4亿元。
县委县政府规划到2015年实现农民纯收入1.8万元,县本级财政收入3亿元。
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单靠目前的苹果生产难以实现。
必须拓展产业功能、开发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打造以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县外资源,开发国内国外市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增加财政收入。
三、对策
1、抓苹果标准园建设,实现洛川苹果栽植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现代化。
为了切实搞好苹果标准园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板块推进”为突破口,率先在县城北部划定10万亩示范区重点建设,以生产绿色安全果品生产为目标,不断推进各类专业基地建设,全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生产基地37万亩,出口示范基地20万亩,出口认证果园15万亩;建成苹果科技示范区20万亩,其中通过认定的省级示范园63个8500多亩,居全省第一,创建国家苹果标准园2个,面积2000亩;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66.7万头,建成沼气池2.7万座,“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10万亩;建成并通过认证的有机果品生产基地2.78万亩,全国领先,通过GAP认证8000亩。
全县挂果园平均亩产量1700公斤,亩效益5000元,优果率达85%,果品安全生产率达到100%。
2、抓苹果配套产业建设,提高苹果附加值,延伸苹果产业发展链条。
为了发展名优果,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项目支持机遇,动员苹果营销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采取自筹为主、国家贷款和政府无偿补助为辅的筹资方式,大力苹果贮藏、加工、包装业等。
全县建成冷(气)贮藏库455座,贮藏能力达到20万吨,配置选果线31条,每小时选果能力达150吨;建成果品深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1万吨;果袋生产企业16家,生产线23条,年生产能力15亿只,果网厂8家,年生产能力7万包,纸箱厂1个,年生产能力2000万平方米;果树专用肥厂1个,年生产能力3万吨;建成了以农资、苹果交易、劳务、货运4大专业服务市场,年交易额达6亿元;中国·洛川现代苹果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总投资20亿元,是集成现代果业发展要素,搭建现代果业发展平台的有形载体,建成后将成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立足洛川、带动陕西、辐射西北的苹果会展、交易、信息、物流、文化、旅游、科研、加工基地。
3、抓基地认证,抢占市场竞争主动权。
一是积极争取和完成国家及省级苹果标准化示范项目。
通过国家苹果标准园和省级生态示范村的建设,使我县获得了苹果系列标准制定的机遇,所制定的《苹果园标准化周年管理规范》、《乔化富士果园大改形技术规范》、《矮化果园改形修剪技术规范》、《优质苹果四项关键技术规范》、《绿色出口苹果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精品苹果科技示范园技术规范》、《洛川苹果有机基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新建园及幼园管理规程》系列标准作为延安市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二是积极争取各类专业基地建设。
按照“争创一个品牌、联结一个企业(协会)、带动一片基地、开拓一方市场”品牌化营销思路,初步走出了生产有基地、营销有品牌、销售有市场的品牌化营销路子。
研发设计了洛川苹果专供包装、礼品包装及外贸包装三大类品牌包装。
成功注册了“洛川苹果”商标,取得中国女排专供苹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供苹果生产基地,获得了首届中国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百强称号、中国驰名商标及陕西省著名商标。
取得加拿大、英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八国出口认证,成为出口加拿大、英国免检产品。
三是加快洛川苹果有机生产基地建设。
通过加强基地建设,择优扶持龙头企业,三年内通过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认证2.78万亩,全省最大,全国领先。
4、抓市场建设,保障洛川苹果质量信誉。
为了把洛川苹果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使苹果产业化建设真正成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富民之壤,每年县委、县政府都集中精力狠抓苹果市场包装、农资市场整顿,组织工商、技术监督、公安、农业、苹果等部门实施有效管理。
首先是对全县从事苹果包装和农资经营的企业,实行持证上岗管理,对符合市场和质量技术要求者,颁发证照,鼓励他们大胆经营。
其次是下决心打击和取缔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市场,所有包装必须印有“洛川苹果”字样,从而规范了农药、包装行为。
最后是建立苹果专业物资经销市场,实行集中销售,便于监管。
5、抓产品促销,拓展洛川苹果销售市场
为了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抓苹果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我县自始至终把抓好洛川苹果宣传促销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方面拿出重金,请专家策划,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全方位宣传,以苹果部门为主,抢抓各种宣传机遇,大做洛川苹果文章。
另一方面利用苹果销售黄金季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连续举办中国·洛川苹果文化节,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展示洛川苹果形象,不断提高洛川苹果知名度,以此促进招商引资和苹果贸易。
第三在香港、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洛川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48处,全方位宣传洛川苹果,使洛川苹果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8个国家和地区。
第四在北京、深圳、昆明、西安等大中城市建立洛川苹果文化研究会,加大洛川苹果宣传力度,带动洛川苹果品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