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26_3实践与探索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3实践与探索(三)
教学内容:课本P29~30
教学目标
1、掌握图象交点坐标的求解法;
2、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了解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图象交点坐标的求解法;
难点: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了解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练习
1、已知二次函数y=x 2
-4x+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求△ABC 的面积。
2、若抛物线y=2x 2-kx-1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2,试确定k 的取值范围。
二、学习问题4
1、问题4:育才中学九年级(3)班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出现了争论:解方程2132x x =
+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21302
x x --=,画出函数2132
y x x =--的图象,观察它与x 轴的交点,得出方程的根。唯独小刘没有将方程移项,而是分别画出了函数2y x =和132y x =+的图象,认为它们的交点A 、B 的横坐标-1.5和2就是原方程的根。
对于小刘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小组交流。你对这两种解法有什么看法?请你与同伴交流。
3、班级展示。由组长交流组内看法。
4、问题解决
结论: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小刘的做法比其他同学的做法要简便。
一方面:方程的解,可以通过构造函数,画函数图象,利用交点坐标求解;
另一方面:求交点坐标,要以通过构造方程来求解。
三、学习做一做
1、做一做:利用下图,运用小刘的方法求下列方程的根,并检验小刘的方法是否合理。
(1)2
10x x +-=(精确到0.1);
(2)22320x x --=
2、学生自主探索。
3、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4、问题解决
解:(1)把方程转化为2
1x x =-+,再画出函数y =x 2和函数y=-x+1的图象。两个图象交点的横坐标0.6和-1.6就是原方程的根。 (2)把方程转化为2312x x =+,再画出函数y =x 2和函数y=32
x+1的图象。两个图象交点的横坐标2和-0.5就是原方程的根。
四、补充例题
例1、如果函数y=b 的图象与函数y=x 2﹣3|x ﹣1|﹣4x ﹣3的图象恰有三个交点,则b 的可能值是 .
解:当x≥1时,函数y=x 2﹣3|x ﹣1|﹣4x ﹣3=x 2﹣7x ,
图象的一个端点为(1,﹣6),顶点坐标为(,﹣
),
当x <1时,函数y=x 2﹣3|x ﹣1|﹣4x ﹣3=x 2﹣x ﹣6,
顶点坐标为(,﹣
), ∴当b=﹣6或b=﹣时,两图象恰有三个交点.
故本题答案为:﹣6,﹣.
例2、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y轴于点C,直线l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P在第三象限且为抛物线的顶点.P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
点为A,连接AC交直线l于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直线y=x+m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F,连接BD交y轴于点E,且DE:BE=4:1.求直线y=x+m的表达式;
(3)若N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在直线y=x+m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O、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抛物线y=ax2+bx﹣3交y轴于点C
∴C(0,﹣3)则 OC=3;
∵P到x轴的距离为,P到y轴的距离是1,且在第三象限,
∴P(﹣1,﹣);
∵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A
∴A(﹣2,﹣3);
将点A(﹣2,﹣3),P(﹣1,﹣)代入抛物线y=ax2+bx﹣3中,有: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3.
(2)过点D做DG⊥y 轴于G,则∠DGE=∠BCE=90°
∵∠DEG=∠BEC
∴△DEG∽△BEC
∵DE:BE=4:1,
∴DG:BC=4:1;
已知BC=1,则DG=4,点D的横坐标为4;
将x=4代入y=x2+x﹣3中,得y=5,则 D(4,5).
∵直线y=x+m过点D(4,5)
∴5=×4+m,则 m=2;
∴所求直线的表达式y=x+2.
(3)由(2)的直线解析式知:F(0,2),OF=2;
设点M(x,x+2),则:OM2=x2+3x+4、FM2=x2;
(Ⅰ)当OF为菱形的对角线时,点M在线段OF的中垂线上,则点M的纵坐标为1;
∴x+2=1,x=﹣;即点M的坐标(﹣,1).
(Ⅱ)当OF为菱形的边时,有:
①FM=OF=2,则:x2=4,x1=、x2=﹣
代入y=x+2中,得:y1=、y2=;
即点M的坐标(,)或(﹣,);
②OM=OF=2,则:x2+3x+4=4,x1=0(舍)、x2=﹣
代入y=x+2中,得:y=;
即点M的坐标(﹣,);
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且坐标为(﹣,1)、(,)、(﹣,)、(﹣,).
五、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利用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图象解法。
六、作业设计
1、课本P30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