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光致等离子体里的传输研究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激光技术近年来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之一就是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电离的气体分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高度激发态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
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对于基础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在激光制造、等离子体医学和聚变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
首先,当激光束照射到等离子体上时,激光的能量被等离子体吸收,导致等离子体的电离程度增加。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电离。
激光的能量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电子吸收,从而使电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这些高能级的电子会激发等离子体中的其他粒子,形成一系列复杂的等离子体激发态。
其次,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还会产生等离子体动力学效应。
激光束照射到等离子体表面时,激光的能量可以引起等离子体的电子和离子流动,产生电场和磁场效应。
这些效应可以用来控制等离子体的运动和形态,从而实现等离子体加热、激发和控制。
另外,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还可以产生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效应在强激光作用下显现出来,包括激光增益降低、激光穿透深度减小、激光波长变化等现象。
这些非线性效应对于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有着重要影响。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实际应用价值。
在激光制造领域,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可以用来进行材料加工和表面改性。
通过调节激光参数和等离子体性质,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精确控制。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光学器件和航空航天制造等领域。
此外,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还在等离子体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可以用来治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和改善皮肤状况。
激光照射到患者身体上的等离子体激发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和修复的效果。
最后,在聚变能源领域,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对于实现可控核聚变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束可以用来加热和挤压等离子体,从而实现聚变反应的发生。
激光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_李玉
配分函数:
( ) ∑ US(T) =
gk exp
- Ek kT
(8)
根据归一 化 关 系 可 以 得 到 各 分 析 元 素 的 浓
度。
利用上述自由定标法计算标准大气压下空气
中 N、O 元 素 的 浓 度。将 OⅠ396. 159、441. 697、
777. 194、 844. 676 以 及 NI566. 663、 592. 781、
个光学薄等离子体;并且激光等离子体内原子的
组成能真实反应分析对象的物质组成。利用自由 定标法[5],根据实验得到的谱线的相对强度可以
计算出分析组分的浓度。
2. 2 定量分析空气中含有的元素成分
实验观察 到 的 粒 子 特 征 谱 线 强 度 可 用 下 式
表示:
I
ki λ
=
FCS
gkAki exp( - Ek US ( T)
Abstract: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in air was measured under standard atmosphere pressure by laser-induced plasma. Assuming that the air was completely composed of N and O element,the oxygen and nitrogen element content in air were obtained by calibration-free model,which was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result. Thus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by Laser-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which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ts application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sma. Key words: laser-induced plasma technology;calibration-free;quantitative analysis
大功率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的光谱分析_苏彦东
文章编号:1004-132Ⅹ(2000)12-1389-03大功率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的光谱分析*苏彦东 博士研究生苏彦东 摘要:大功率激光焊接过程中,光致等离子体的粒子密度及温度对入射激光能量的传输效率及焊缝的熔深都有很大影响。
采用光谱诊断、分析方法,利用谱线相对强度法对激光光致等离子体的温度及电子密度进行了测量与计算,给出了实验条件下光致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与激光焊接线能量及焊接熔深的量化关系。
关键词: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光谱分析;辐射强度中图分类号:TG 456.7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1999—06—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59836220) 为了使激光焊接过程中,工件最大限度地吸收入射激光能量、增大熔深、提高焊缝深宽比、改善焊缝成形,深入研究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结果的分析、计算,可以得到不同焊接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电子密度的变化情况。
由于在局部热力学平衡情况下,光致等离子体由自由电子、带正电的离子及少量未电离的原子和分子组成,其中电子密度与带正电的离子密度被认为是相等的,所以在本实验研究中对光致等离子体谱线强度测量与分析并计算电子密度,可以直接反映光致等离子体粒子密度的大小,获得对焊缝熔深影响的量化关系。
1 实验系统实验研究采用的激光焊接设备为M L -108型横流多模CO 2激光器,额定输出功率为9kW 。
光束发散角小于2m rad 。
焊接试件选取130mm ×60mm ×8mm 的1Cr18Ni9Ti 不锈钢。
光谱诊断系统M odel ST -133,CCD -128多通道光谱分析仪,可同时采集6路光谱信息。
激光焊接光致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系统见图1。
2 实验测试与计算结果分析2.1 实验测试对不同焊接条件下的光致等离子体光谱图进行了测试分析。
图2为激光输出功率为7kW 、焊接速度为1m /min 时的激光焊接等离子体谱图。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第24卷,第2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4,No 12,pp21422192004年2月 S pectroscopy and S pectral Analysis February ,200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赵书瑞,陈金忠,魏艳红,郭庆林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 要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着重阐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气体种类、环境气压、激光能量、波长、脉宽、功率密度、观测高度)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扩散速度方面的实验研究;另外,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中,主要阐述了直接采集等离子体的辐射进行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的分析以及激光烧蚀与ICP 光源联用进行的光谱化学分析两个方面,并对影响分析精确度和检出限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主题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分析;ICP 中图分类号:O433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93(2004)022*******收稿日期:2002209228,修订日期:2003201220 作者简介:赵书瑞,女,1973年生,河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保定师专物理系助教引 言 近些年来,对激光烧蚀固体表面而诱导的等离子体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薄膜激光溅射技术、同位素激光富集技术、激光痕量分析技术、表面可蚀和改性以及非晶纳米晶化等研究中都涉及到激光诱导等离子体问题。
因此,对激光等离子体特性的研究与应用已引起许多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多采用改变实验条件的方法(诸如不同的激光波长、脉宽、能量、靶材料、环境气体的种类与气压以及其他因素)对靶的烧蚀速率,产物平均动能和产物光辐射规律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
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高强度激光是一种以激光为媒介进行能量传递的技术,而等离子体则是由气体或固体被高能激光辐射后形成的电离态。
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于这种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探究光与物质的基本规律,进而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同时,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聚变能源、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等。
关于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高强度激光在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复杂的电磁场和粒子动力学过程,然而,这些过程和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理论研究、模拟实验以及实际观测等多种手段,深入探究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其次,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
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物理现象,如电离、等离子体加热、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现象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针对复杂的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手段和理论方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最后,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设备支持。
由于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需要高能量、高功率的激光系统和复杂的等离子体产生设备,这些设备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对激光和等离子体等进行精确控制和测量,这也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为了深入研究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设备。
综上所述,高强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合作与创新,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能量吸收机制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能量吸收机制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能量吸收机制,是一种通过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来实现能量传递和吸收的过程。
这种机制是基于以下几个原理和过程。
1.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电场耦合效应:激光束的电场能够与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作用,并通过电子的电荷加速和减速来传递能量。
2. 等离子体反射和折射:等离子体具有特定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可以通过调节激光束的入射角度和等离子体参数来影响激光能量的吸收。
3. 等离子体吸收激光能量的共振吸收效应:等离子体的特定频率范围内,其自然振荡频率与激光束的频率相匹配,从而实现最大能量吸收效果。
4. 等离子体与激光束的碰撞吸收:激光束与等离子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使得它们处于高能级状态,并通过辐射、电离和复合等过程来释放能量。
5. 等离子体的冷却和热化过程:激光束的能量吸收最终导致等离子体的加热。
等离子体通过电子碰撞传递能量,可以通过辐射、热传导和热扩散等过程来冷却或热化。
这些机制和过程的综合作用,可以实现激光与等离子体之间的能量转移和吸收效果。
通过改变激光的参数、等离子体的性质和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我们可以控制和优化这种能量吸收机制,从而实现对等离子体的精确控制和处理。
等离子体中激光场的吸收机制
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吸收机制: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在临界密度以下区域,激光能够直接进入,在临界密度附近,激光被等离子体反射。
激光在和等离子体的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电子被加速而引起电荷分离并产生静电场形成静电势阱,高速电子可以逃逸出此势阱进而增强电荷分离,电子可在此静电势阱中振荡并被加速,最后静电势阱被破坏把能量交给等离子体。
正常吸收:逆韧致吸收: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受激光场加速时,在等离子体的离子库仑场附近散射引起的经典吸收过程。
它对电子密度很敏感,它是短波长激光的主要吸收机制,而且主要发生在临界面附近的地方。
非线性逆韧致吸收:当激光足够强时,电子的振荡速度会超过电子热速度,此时电子速度分布就会和电场有关,变成非线性逆韧致吸收。
此时,激光电场可以和原子核的电场相比,还会发生多光子过程。
非线性吸收系数大大偏离线性吸收系数。
但在激光核聚变的范围内不会有重要偏离。
该系数与53E 有关。
反常吸收:通过波-波相互作用和波-粒子相互作用使电子获得能量的过程通过静电波加速和加热电子 通过朗道阻尼和波的破裂把波的能量交给电子 这主要发生在小于和等于临界密度区-----晕区物理 共振吸收;受激散射;成丝现象;参量不稳定性吸收共振吸收(RA):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共振吸收变得重要。
当平面极化激光斜入射时发生共振吸收,由于在临界面处共振激发电子等离子体振荡,故称共振吸收。
斜入射的P 极化(电场平行于入射面)激光束激发等离子体波,在临界面附近可以发生共振吸收。
沿着电子密度梯度方向的激光电场将导致等离子体电荷分离,引起等离子体振荡。
在临界点处的等离子体频率等于激光频率,因而发生共振,使电场强度(这应该是等离子体中的电场强度)的振幅变得很大,导致激光共振吸收。
它是波的模式的一种转换,横向的电磁波变成了纵向的静电波。
此静电波沿电子密度梯度方向向低密度等离子体中传播(共振处的电场强度最大,逆着激光传播方向,电场强度依次降低,使得静电波逆着激光传播方向进行传播),群速度逐渐增加,电场强度的振幅逐渐减少。
浅析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理
浅析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理一、摘要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是近几年新兴的前沿学科,它在激光蒸发沉积、激光推进、新型的粒子加速器、超快高能X射线光源和“快点火”惯性约束聚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中我们阐述了激光等离子体的性质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即将部分电离的等离子体简化为类氢离子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和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最后,我们根据得到的一些相关结论简单的描述了激光等离子体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二、介绍人类对等离子体的研究从气体放电开始。
1879年,英国的Crookes首先发现气体放电管中的电离气体区别于固、液、气三态,将之称为“物质第四态”。
1928年,美国的Tonks和Langmuir采用等离子体(Plasma)来描述这种新的物质形态。
随后,Vlasov和Landau等人建立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描述,这也标志了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正式建立。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受控热核聚变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等离子体物理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物理学分支。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大量电子、离子等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原子,分子,微粒等)组成的,并具有一定集体行为的、准中性的、非束缚态的宏观体系。
与通常的固、液、气三态相比,等离子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准电中性”和“集体行为”。
自1960年Maiman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激光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极大的拓展了物理学的研究领域。
图1给出了激光强度随年代的增长及相关的物理学进展。
图1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是随着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激光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为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激光强度的不断增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经历了从线性响应到非线性光学,再到相对论的非线性作用的研究历程。
在现有激光技术的推动下(强度S 1023VI//cm2,脉宽/S 量级),超短超强激光脉冲同等离子体的作用更是成为了当今物理学研究前沿的一个重要分支。
浅析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理
浅析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理浅析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理一、摘要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是近几年新兴的前沿学科,它在激光蒸发沉积、激光推进、新型的粒子加速器、超快高能_射线光源和“快点火”惯性约束聚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中我们阐述了激光等离子体的性质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即将部分电离的等离子体简化为类氢离子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和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最后,我们根据得到的一些相关结论简单的描述了激光等离子体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二、介绍人类对等离子体的研究从气体放电开始。
1879年,英国的Crookes首先发现气体放电管中的电离气体区别于固、液、气三态,将之称为“物质第四态”。
19____年,美国的Tonks和Langmuir采用等离子体(Plasma)来描述这种新的物质形态。
随后,Vlasov和Landau等人建立了等离子体的动力学描述,这也标志了等离子体物理学的正式建立。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受控热核聚变和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等离子体物理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物理学分支。
等离子体是一种由大量电子、离子等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原子,分子,微粒等)组成的,并具有一定集体行为的、准中性的、非束缚态的宏观体系。
与通常的固、液、气三态相比,等离子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准电中性”和“集体行为”。
自1960年Maiman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激光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极大的拓展了物理学的研究领域。
图1给出了激光强度随年代的增长及相关的物理学进展。
图1激光等离子体物理,是随着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激光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为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随着激光强度的不断增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经历了从线性响应到非线性光学,再到相对论的非线性作用的研究历程。
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及应用研究
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及应用研究【引言】在现代科学中,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而表面等离子体是光与固体界面共振的一种现象。
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及其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光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相关实验的准备和过程,并讨论其在光学和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与价值。
【一、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是一种纵向经典振动波,在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界面上形成。
它是光与金属表面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与电磁波相似的特性。
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受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影响。
2. 表面等离子体的耦合和局域化光与表面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可以耦合并局域化在金属表面附近的空间,形成极高的光场增强效应。
这种局域化效应可用于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增强光学器件的性能等。
3. 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损耗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存在一定的损耗,主要源于金属阻抗、光散射、吸收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和控制这些传播损耗对于提高光学器件的效率至关重要。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光源、激光器、光纤、金属薄膜等。
光源可以是连续光源或脉冲激光器,用于发射所需波长的光。
2. 实验样品制备金属薄膜样品,如银薄膜或金薄膜,用于实现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和传播。
3. 实验环境搭建实验装置,保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控制。
4. 测量设备光谱仪、光电探测器、光学显微镜等用于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和观察。
【三、实验过程】1. 使用光源照射样品通过合适的实验装置将光源的光照射到金属薄膜样品上,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产生。
2. 测量样品的光谱特性使用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光谱测量,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反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
通过分析光谱曲线,可以了解光在表面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
3. 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结构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
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
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得激光在科学、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其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尤为突出。
超强激光导致等离子体产生强场效应,是由于激光的高强度、短脉冲等特性所致。
当超强激光束入射到等离子体上时,激光的光子能量将被转换为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能量,导致电子的强加速和高速运动。
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强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强场效应导致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发生强加速和高速旋转。
当激光束入射等离子体时,它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进行相互作用,导致电子在激光场中发生强加速和高速旋转。
这种强加速和高速旋转的电子会发生辐射过程,产生X射线和高能粒子等现象。
其次,强场效应导致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发生电离和混沌效应。
电离是指激光束入射到等离子体中,导致部分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
在强场效应下,电离率急剧增加,导致等离子体内的离子数量迅速增加。
在此基础上,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和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混沌效应。
最后,强场效应导致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反应过程加速。
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反应是指当激光束入射到等离子体时,部分电子在激光场中受到强烈作用而发生辐射,产生硬X射线和γ射线等高能量光子。
在强场效应的影响下,光子反应过程的速度加快,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子加速器”。
总之,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强场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强场效应的研究将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激光在光致等离子体里的传输研究
激光在光致等离子体里的传输研究摘要:超快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会由于激光和等离子体的耦合发生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产生各种物理现象,例如自聚焦,自身相位调制,弯曲不稳定性以及各种受激散射等等。
现代激光技术已10w cm的强激光场;同时,等离子体通道技术也已经趋于成熟;而应用方面,经可以在焦点处产生高达202激光加速器,ICF快点火都已经成为热点应用问题。
这样,对超快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以及等离子体通道中的传播时产生的各种物理效应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Abstract:While the ultra-fast ultra-intense lasers travel in plasmas, there will be kinds ofinteractions because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laser and plasma. And it will producemany physical phenomena such as self-focusing,10w cm in the focus can self-modulation, hose-instability andstimulated scattering. Lasers with intensity up to202be madeout with the modern laser technology. The plasma channel technology has been presented and verifi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s as laser-plasma accelerator, ICF fast ignition become the hot spot research recently. Thus the investigation of ultrafastultra-intense laser traveling in plasma and plasma channel becomes more and moreimportant.1.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中性粒子所组成非束缚态宏观体系,被称为第四类物质。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机制研究综述讲解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机制研究综述1 研究现状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强度不断增强,脉宽不断缩短,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开辟出了许多新的领域。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与激光的强度、波长、脉宽,等离子体状态参数(最主要是密度)密切相关。
随着激光强度变大,开始是线性响应,然后随着激光不断增强,非线性效应和相对论效应开始占主导。
当强度超过1018W/cm2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必须考虑,加剧了理论研究难度但也催生了更多的物理现象产生。
比如非线性波跛、超高能粒子产生、相对论孤子和涡旋。
而根据等离子体的密度不同,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可以分为稀薄等离子体(同气体靶作用)和稠密等离子体(同液、固体作用)。
对于1微米的激光,能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临界密度是1.1×1021cm-3,介于气体密度与固液密度之间。
激光脉宽的减小使得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出现新的物理现象。
fs级别的脉宽,对稀薄等离子体可以通过直接的LWFA来加速电子。
超短超强激光驱动电子等离子体加速电子,可获得能量高达1GeV、电荷接近1 n c、方向性优良、能散度小的高性能电子束,从而在高能加速器、聚变物理、短脉冲高亮度X光源产生、实现小型化自由电子激光等领域都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研究激光同等离子体如何作用及粒子加速的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图1、激光强度在CPA技术突破后大幅增强首先,激光同等离子体作用的第一步是材料对激光的吸收,除了普通的逆轫致吸收和共振吸收,在高强度相对论激光还有很多吸收机制,比如真空加热,J×B加热,有质动力直接加速离子,鞘场加速等等,下面根据加速粒子不同逐一介绍各种加速机制1979年,Tajima和Dawson提出用强激光脉冲激发等离子体波来加速电子的机制,这就是直接激光尾场加速(LWFA)[1],原理是超强超短激光脉冲在稀薄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纵向的非线性力——有质动力(F p=-q2▽a02/4mw2)将电子推开,共振激发出等离子体波(尾波场)。
激光聚变中的激光等离子体物理——访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沈百飞研究员
靶的高度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了空间上受限的超
高密度(10讯m3)相对论性等离予体新效应(Phys.
Plasmas,2001,8,1003{;研究了囊空和等离子体尾
波弱电子麓速,撵逝利用纳米缝丝来控裁电子在等 离子体空泡(一种特殊的三维尾场结构)中的注入和
加速,在高能电子荣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总电荷 数远大于反向激光控制法(反向激光控制法发表在 2∞6的(Nature)上;《Phys。Plasmas.2007,{毒, 05311 5),研究了真空中的电子力a速,提出了获得驻
础上进行深入的磷究。这本书毙较系统缝总结了聚交
物理方面的研究戚粟,对我们攀糖相关知识,进行进
一步研究有很大帮助。因此我翻译了这本书,希塑能
为促进我国激光聚变研究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64 Nov万.2方00数8 据
VOL.45 NO.{1
F乏声蠢URE
编辑:您翻译这本著作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能否介绥 一下这个过程? 沈嚣飞:这是一本惯性约束聚变物理方面的专著,篇
内专门介绍惯性约柬聚变物理的公开出版的专著也就三翻本。我相信本书巾译本的发行对国内惯性约束聚变物域的研究和教
学都将起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E海交通大学教授、长瀛学者盛政明
在镜源残势全球翊题酶今天,横缝约索聚变成秀各鬻薷遽关注豹焦轰。阕时,惯性终寨蒙褒骚究掰涉及酶物理、工霆技拳 糊题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综含实力。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按计划将于2010年征溅运行,这项耗资数十亿美元的 科学项目及与之相关的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由惯性约束聚变理论方面的国际著名专家s. Atzeni和J.Meyer-ter-Vehn教授的合著The Physics ofInertial Fusion涉及了基本概念、重要公式及聚变过程中的生要物理过程, 包括孩聚变反应移熊麓增益、球形靶的蠹爆惯性约豪以及点火程燃烧、漉体渤力学程不稳定缝、热稠密等离子体、寒靶相互雅 震翔俊点灭方案等。除了严格豹理论撩静,这本书还彝读卷介绍了一些薅决实际闻蘧酶方法,iiii这对于读者可巍是更重要懿。 奉粥译者沈百飞研究员多年从事强激光均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强激光粒子加速等方筒取得了一系列鲎黉研究成果。 他的译作《惯性聚变物理》文字简洁精练,语言科学严谨,非常适合从事惯性约束聚变物理研究的同行参考。
等离子体在激光研究中的应用
等离子体在激光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而在激光研究中,等离子体的应用被证明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等离子体在激光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其原理和优势,并讨论可能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
等离子体是一种气体状态,在高温或高能量激发下,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被解离出来,形成带正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云。
这种高度电离的气体状态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使其在激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种常见的等离子体应用是激光切割。
激光在通过等离子体时,会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吸收激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内能。
当激光能量超过等离子体的电离能时,等离子体会发生局部加热并蒸发,从而实现材料的切割。
这种切割方式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加工。
此外,等离子体还被广泛应用于激光聚变研究。
激光聚变是一种利用激光能量将氢等轻元素聚集在一起,达到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实现核聚变的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激光通过等离子体作用于燃料,提供所需的热能和压力。
等离子体会产生高温等条件,促进核聚变反应的发生。
这种技术在实现清洁能源的目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成为科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
除了激光切割和激光聚变,等离子体还有许多其他应用。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演化对于理解地球磁场和电离层等现象至关重要。
在激光医学领域,等离子体被用于催化剂的制备、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等方面。
此外,等离子体还可以用于制备二维材料、增强光学器件性能等多个领域。
等离子体在激光研究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等离子体具有极高的温度和能量,能够提供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需的条件。
其次,等离子体能够将激光能量均匀传播,并改变激光的传输性质,使其更容易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
再次,等离子体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参数来实现对等离子体过程的控制,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激光研究。
尽管等离子体在激光研究中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超短强激光脉冲在部分离化等离子体中的孤子传播
d s u st es l o o u i n ic s o i n s l t . h t o Ke r s e e to g e i o i n p ri l ti p d p a ma ; o l e c r d n e q a i n ywo d : lc r ma n t s l o ; a t l s p e l s s n n i a S h 6 i g re u t c t ay r n r o
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实验的理论研究进展
第43卷第6期2023年12月物理学进展PROGRESS IN PHYSICSVol.43No.6Dec.2023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实验的理论研究进展韩波∗齐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济南250200摘要:光致电离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这种等离子体是一些高能天体发射很强的辐射场照射周围的稀薄等离子体产生的。
随着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发展,2009年Fujioka 等人使用高功率激光装置(GEKKO-XII激光装置)制造出光致电离硅等离子体,并观测到类似于天文观测中的X射线光谱。
本综述重点总结了Fujioka实验以来,各理论工作对实验中X射线光谱的模拟结果,并对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实验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本文期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发射的物理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等离子体;光致电离;原子过程;X射线光谱中图分类号:O69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5/ki.pip.2023.06.002目录I.引言178II.Fujioka光致电离硅等离子体实验179III.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模型及其结果181A.等离子体光谱模型和基本假设181B.理论模拟结果182 IV.总结与展望184致谢185参考文献185I.引言光致电离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的存在状态,普遍存在于活动星系核、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等天体周围[1–5]。
研究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对获取上述天体系统的物理状态和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致密天体会吸积周围的气体,同时释放出很强的辐射场。
当辐射场足够强,这些天体周围的气体会被高能光子激发和电离,处于光致电离碰撞辐射平衡。
与处于碰撞辐射平衡的普通恒星大气相比,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在较低的温度便可以达到很高的电离度,发射一系收稿日期:2023-09-06∗E-mail:********************列高能的X射线谱线[6–10]。
激光与等离子技术的应用研究
激光与等离子技术的应用研究激光与等离子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激光与等离子技术是近年来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篇论文将对激光与等离子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不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具体内容包括激光成像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以及等离子医学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可见激光与等离子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引言激光与等离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领域,其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系统。
等离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篇论文将对激光与等离子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激光成像技术的应用激光成像技术是利用激光束对物体进行扫描和成像的技术。
它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对环境光干扰小等优点,已经在军事、地质、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军事领域,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地面、海面和天空进行高精度探测,有助于目标识别和作战决策。
在地质勘探中,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地貌的三维重建,对找矿和地质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学领域,激光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对人体内部的无损检测,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技术。
它具有高精度、无接触、无热变形等优点,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汽车制造中,激光焊接技术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的高强度焊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电子制造中,激光切割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路板、电子器件的精确切割,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打孔技术可以实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精确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性能。
4.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的研究等离子体是由激发态原子或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电离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在光致等离子体里的传输研究摘要:超快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会由于激光和等离子体的耦合发生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产生各种物理现象,例如自聚焦,自身相位调制,弯曲不稳定性以及各种受激散射等等。
现代激光技术已10w cm的强激光场;同时,等离子体通道技术也已经趋于成熟;而应用方面,经可以在焦点处产生高达202激光加速器,ICF快点火都已经成为热点应用问题。
这样,对超快超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以及等离子体通道中的传播时产生的各种物理效应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Abstract:While the ultra-fast ultra-intense lasers travel in plasmas, there will be kinds ofinteractions because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laser and plasma. And it will producemany physical phenomena such as self-focusing,10w cm in the focus can self-modulation, hose-instability andstimulated scattering. Lasers with intensity up to202be madeout with the modern laser technology. The plasma channel technology has been presented and verifi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s as laser-plasma accelerator, ICF fast ignition become the hot spot research recently. Thus the investigation of ultrafastultra-intense laser traveling in plasma and plasma channel becomes more and moreimportant.1.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由电子、离子、中性粒子所组成非束缚态宏观体系,被称为第四类物质。
当原子(组成物质基本单位)中电子克服原子核库仑力束缚时,带正电荷原子核与带负电荷电子可以相互共存,宏观上整体表现为电中性,这种物质形态就称之为等离子体,或称超气态、电浆体。
等离子体态物质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并存在宇宙中99%重子成分物质(Baryonic Content)都是处于等离子体态说法,虽然无法证明该说法准确性,但其足以说明了等离子体物理重要性。
在宇宙纪元初期,一切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1]。
现在宇宙中,大量星体、星云及星际空间都充满着等离子体态物质。
以太阳风形式,太阳系同样弥漫着等离子体,并由于地球磁场原因,这些等离子体态物质被限制在地球周围,最典型就是大气电离层等离子体。
一般可以将等离子体根据来源和空间尺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人工等离子体、地球等离子体和天体等离子体。
2.激光成丝产生等离子体1995年,Braun等人首次发现了超强激光稳定传输并产生等离子体通道。
随后成丝开始被广泛的研究,不同功率的成丝,不同介质中的成丝,啁啾脉冲成丝以及外加电场成丝,等等一系列的研究[2-5]。
产生机理:R.Y Chiao等人自导引模型[6],移焦模型[7],1999,Mlejnek等人提出动态补给模型即:飞秒激光脉冲前沿部分由于产生自聚焦,其光强越来越高从而电离空气分子形成等离子体;脉冲后沿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而产生散焦,而脉冲前沿部分由于多光子电离从而导致光强减弱。
从而不再产生等离子体,伴随着等离子体的消失,自聚焦效应又重新占主导地位,光束又开始会聚,这个动态过程一直持续,强激光脉冲的中心光强无数次地衰减,然后被补偿,从而导致飞秒激光脉冲可以保持很高的强度传输很长的距离而不发生色散,直到脉冲的峰值功率不足以使光束发生自聚焦[8]。
利用声学诊断、荧光探测、电阻率测量和横断面成像等实验方法观察了激光成丝产生的等离子体现象。
朱佳斌等发现外加高压可以提高成丝产生的等离子体通道的寿命[9]。
张杰用多激光脉冲的方法产生的等离子体寿命有显著的增加[10]。
3.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自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以来,各种类型、各种波长激光器相继被研制出来,并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传输、遥感探测、医疗卫生、工业加工和国防等众多领域。
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激光强度(比上世纪80 年代)提高了7个数量级。
激光强度超过22210w cm ,激光电场达到22210v cm ,脉冲宽度达到飞秒量级强激光已经被报道,在如此强电场作用下,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必然会激发各种非线性效应,已经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证实并加以应用。
其中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一直是科研关注焦点,大量试验和理论工作围绕它进行展开,下面我们将根据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几点主要应用对其研究进展作简要说明。
3.1.快点火(Fast Ignition, FI )1994 年,Tabak 等人首次提出利用超强激光脉冲启动点燃热核材料(氘氚燃料,DT ),从而给出“快点火”概念[11]。
这个方案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它提供了利用激光和重离子束来实现惯性约束核聚 ICF )途径[12],使惯性约束核聚变成为与磁约束核聚变(MCF )同样重要核能获取手段[13]。
与标准聚焦冲击波中心点火不同,ICF 是利用一束电场强度高于21910w cm 激光光束加热部分预压缩DT 材料10-30ps ,可以将燃料边缘区域温度加热到6keV 高温,从而实现燃料点火。
3.2.电磁辐射产生(Radiation Generation )电磁辐射产生来源于带电粒子的加速过程。
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会产生超高强度电磁场和高相对论能量带电粒子,由于带电粒子加速振荡,辐射出其它频率电磁波。
而全波段电磁辐射光源能够在国家安全防卫、健康保健、甚至于文化保护(比如可以利用软X 射线对艺术作品进行探测)等多方面具有巨大应用价值,使得人们逐渐对激光等离子体电磁辐射产生极大兴趣和关注。
3.2.1.X 射线通过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X 射线辐射是人们关注焦点之一。
X 射线对医药学、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来不可估量革新和影响。
虽然应用前景巨大,但是由于普通加速器尺寸和费用问题,现在世界上只有几台精细同步辐射设备。
而利用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也同样可以实现X 射线产生。
由于强激光所激发等离子体波, 不仅能够加速电子, 还可使电子发生扭动(WigglerTechnology )。
在非线性机制影响下,X 射线光束能够被激发,它具有空间相干性、发射源尺寸为微米量级、具有10-100 keV 光子能量、毫弧度发散、飞秒量级脉冲宽度等物理性质。
实验上已经证明,如果将100TW 激光脉冲聚焦到气体中,能够得到空间尺寸为毫米量级X 射线源,远远小于普通光源米量级尺寸,并且得到品质接近于三级同步辐射所能得到X 射线情况。
利用超声气体喷射等离子体或固体靶材与强激光相互作用,产生MeV 光子能量X 射线衍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广泛兴趣[14-16]。
3.2.2.高阶谐波产生(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当高功率激光脉冲被相对论振荡等离子体表面反射,就会产生一个宽频、锁模、光子能量达到keV 量级谐波光谱。
这种相干高阶谐波产生来源于对爱因斯坦预测扩展理解,当光被一面以接近光速移动理想镜面反射时,发射光会发生光频率上移。
当强激光脉冲与陡峭真空-等离子体边界相互作用时,激光脉冲电场会充分耦合到等离子体表面。
近几年,有关利用振荡等离子体表面产生高阶谐波,并通过此方法获得高强度阿秒激光脉冲研究成为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关注焦点[17-19]。
3.3.激光尾流场加速(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ion )由于将电子加速到相对论能量是一件非常“昂贵”工作,因此下一代粒子加速器尺寸将会有几十甚至几百千米长,可能会耗费几百万美元高额费用。
但是如果利用激光等离子体中产生超高电场(可以达到几百GV/m 量级)加速电子,将会大大缩减器材尺寸和费用,在基础实验物理和技术应用领域都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在激光等离子体中产生电场是普通加速器加速电场数千倍,就像冲浪选手从海波中获取能量一样,电子也能够从等离子体波中获取能量,进行加速并获得超高能量。
强激光光束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等离子体中电子会在激光有质动力(光压)作用下发生位移,在移动过程中会形成各种等离子体波,而这些等离子体波将会以接近光速速度在激光脉冲后面进行传播。
对于足够大振荡幅度等离子体波,在等离子体中电子能够被等离子体波纵向电场俘获,在很短距离内,被加速到非常高能量。
到目前为止,常见激光尾流场加速包括自调制激光尾流场加速(Self-modulated LWFA, SM-LWFA)[20]和泡沫加速(Bubble Acceleration)[21]两种。
接下来我们就对LWFA 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1978 年,Tajima 和Dawson 提出了尾流波概念,并首次利用一维PIC 算法模拟尾流波对被俘获电子加速作用[22]。
Dawson 等人研究工作对波尾场加速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对拍频波加速(Beat Wave Acceleration, BWA)、激光尾流场加速(LWFA)、光子加速(Photon Acceleration, PA)早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由于高功率激光技术限制,直到CPA 技术应用在固体激光器上,LWFA 才重新得到了人们关注[23, 24]。
理论方面,Bulanov, Berezhiani, Sprangle 等人分别对LWFA 一维非线性模型进行了研究扩展[25-28],Sprangle, Esarey 等人利用二维非线性LWFA理论分析了激光脉冲自洽演变过程[29, 30]。
实验上,1993 年,Hamster等人首次间接证明了LWFA 机制中等离子体波存在[31]。
之后,Marquès 和Siders 等人分别利用探测脉冲和时间分辨频域干涉技术[32, 33],直接测量到等离子体波幅度并与理论结果一致。
2002 年,Kotaki 等人在密度约为1018 cm-3气体射流等离子体中观察到激发相干尾流波,其电场强度高达20 GV/m[34]。
2004 年,Nature上相继发表了三篇利用实验证明LWFA 产生机理和过程文章[35-37],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