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提纲(含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1.325g.cm3,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26.5:23.5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土壤学考试重点总结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分,共5对,一个名词3分)1.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质地(p114)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土壤质地:在土壤机械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归类,它概括反映着土壤内在的肥力特征。
2.土壤有机质(p93)与土壤腐殖质(p102)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土壤中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由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缩合成的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呈酸性,颜色为褐色或暗褐色。
3.土粒密度与土壤容重(p132)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单位g/cm3 或t/m3土壤密度(土壤容重):自然状态下(包括土粒之间的孔隙),单位容积土壤的烘干质量(旧称土壤假比重或土壤容重),单位g/cm3 或t/m34.土壤活性酸度和土壤潜性酸度(p214)土壤活性酸度:由于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表现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土壤胶体吸附的H+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5.土壤粘结性和土壤粘着性(p136)土壤粘结性:土粒间通过各种引力而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粘着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土粒黏附在外物上的性质。
6.土壤与肥料(p2 p28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那一层疏松的表层。
肥料: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
7.土壤肥力与土壤质量(p3)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存、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8.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p96 p100)矿质化:复杂的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腐殖化: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9.吸湿系数与田间持水量(p147)吸湿系数:又称最大吸湿量,是指干土从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的空气中吸收水汽的最大量,即吸湿水的最大量与烘干土质量的百分率。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11-2012第1学期)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土壤学》考试复习提纲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剖面土壤腐殖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土壤粒级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粒密度土壤密度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团粒结构吸湿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含水量同晶替代阳离子交换作用盐基离子致酸离子盐基饱和度土壤缓冲性(狭义)风化作用红壤考试重点(不限题型)土壤在农林业中的作用。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剖面构型常见的各种矿物抗风化的稳定性顺序:石英>白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
知道常见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1型、2:1型和2:2型的代表矿物。
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晶架构造上的差异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有机质平均含C量和有机质含量的计算土壤有机质的类型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的两个过程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土壤腐殖酸的性质(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对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粒级划分中国制、国际制、美国制对比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的读法(PPT《土壤质地、结构和孔性》第14张幻灯片)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土壤质地的改良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土壤密度和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孔隙分类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的范围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差别土壤热量的来源地面辐射平衡的影响因素土壤热量收支平衡公式土壤中水、固体、空气的热容量和导热率次序。
影响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化的因素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和调节措施土壤胶体的性质同晶替代作用土壤胶体的类型三种主要粘土矿物的性质比较阳离子交换作用对土壤中养分的保持和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阳离子交换能力顺序:Fe3 + >Al 3+ >H + >Ca2 + >Mg 2+ > NH4+> K + >Na+土壤胶体主要为负电的原因土壤中酸碱性形成的原因我国土壤酸碱性的概况影响土壤酸碱性的因素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方法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和阳离子交换量、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盐基饱和度的关系岩石发生风化作用的原因风化作用类型(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的类型)影响风化的因素土壤形成的实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分析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因素理解土壤形成的主要成土过程(形成的环境条件、成土特点、结果)(以第九章课件PPT44-59内容为主)中国土壤分类的的两个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的七级名称(第十章PPT6)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熟读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的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PPT土壤分类与分布(1)中的第9张幻灯片〕红壤生长所在的气候、植被、成土过程、剖面特征、主要性质、所属土纲红壤的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程。
土壤学复习题纲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密切相关(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与大气圈。
土壤空气水圈。
土壤溶液岩石圈。
土壤矿物生物圈。
土壤生物人类智慧圈。
土壤肥力(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①再生速度缓慢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③退化破坏严重2.土壤的概念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3.土壤退化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xx县土壤6.土壤学概念研究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1)提高土地肥力,以获取高额农业产量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②改良中低产田(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3)合理开垦新耕地8.土壤学研究方法(1)调查法①研究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2)实验法(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注重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研究。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1)土壤是发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2)土壤是发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灌溉地少(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重①乱占滥用耕地②土壤退化③土壤污染第二章土壤行成过程1.土壤形成的三个阶段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自然土壤(人类的耕种熟化作用)农业土壤2.岩石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地标裸露的巨大坚硬岩石,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土壤地理学 复习提纲+补充内容
土壤地理学复习提纲+补充内容第一章一.概念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
3.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所组成的聚合体4.土壤的自净能力: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二、其他1、单个土体图解(P4):2、西欧主要土壤地理学派的代表学家及观点(P15):第二章一、概念1、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分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2、粒级: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
3、土壤质地: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4、灰分:植物组织回落土壤后,将经历化为变化和降解过程,则构成植物组织的因素将逐渐变为最终的矿质形态。
5、土壤腐殖质:一种分子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土壤结构:土壤原生矿物颗粒与次生矿物颗粒、其它土壤颗粒单元或土壤自然结构体相互重排的一种物理样式7、土粒密度:单位容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8、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质量(风干)9、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容积土壤中所占容积的分数。
二、其他1、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P22)适于植物生长的典型壤质土壤的体积组成为土壤孔隙占50%,内含水分和空气;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2、铝硅酸盐类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示意图(P31)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若干硅氧四面体连接形成的硅氧片和若干铝氧八面体连接形成的水铝片构成的。
3、层状次生铝硅酸盐矿物的构型和代表矿物(P32):(1)1:1型:高岭石类矿物(高岭石、埃洛石)(2)2:1型:蒙脱石类矿物(蒙脱石、绿泥石、拜来石)水云母类矿物(水云母、伊利石)蛭石类矿物4、部分染色次生氧化物(P31):氧化铁、褐红色的赤铁矿(Fe2O3)、黄棕色的针铁矿(Fe2O3·H2O)、棕褐色的褐铁矿(Fe2O3·nH2O)、氧化锰5、土壤结构类型(P58):单粒状结构、粒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大块结构6、土壤颜色的表示方法(P63)土壤颜色采用国际通用的门塞尔色卡来表示命名系统是用颜色的三属性即色调、亮度、彩度来表示的门塞尔色的完全表示方法:(色调-空格-亮度-斜杠-彩度)例如:7.5YR 5/6 7、土壤矿物的物理风化类型(P25)冰楔作用、冷热剧变、盐晶生长、生物作用、植物根系作用8、随着土壤颗粒的变化,土壤各种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P37):一般来说,随着颗粒的减小,土壤颗粒的孔隙度、吸湿量、持水量、毛管含水量、比表面面积、膨胀潜能、吸附性能、塑性和黏结性将增加,而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土壤密度将降低。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精品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 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篇:《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土壤学复习提纲
一、土壤1、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那一疏松表层。
以能否生产植物作为土壤的重要标志两个基本特征: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它通常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并被生物居住,对植物根系起着支撑作用,并提供水分、养分等物质。
根据是否受到耕作影响它可分为自然土壤、耕作土壤。
根据不同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可分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
也有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分为林业土壤、农业土壤。
2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营养条件:土壤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是指土壤肥沃或不肥沃通常是相对于某种植物而言。
因为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土壤肥沃或不肥沃是相对的。
在园艺生产中,就应当根据园艺植物对土壤的生态要求,把他们种在适宜的土壤上,即林业上的“适地适树”。
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作物产量、质量,木材蓄积量、平均树高,生物量,经济价值。
3 土壤的特征•一、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二、土壤是一个三相系统•三、土壤是一个多分散系的系统•四、土壤具有巨大表面积•五、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六、土壤的空间位置•七、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八、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二、矿物1 地壳:地球外表极薄的一个壳层。
在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称为地壳。
2矿物的概念:是处于地壳中或地面以上的各种化学元素经地质作用而生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矿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组成和比较均匀的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形态和性质。
矿物的分类:按形成矿物的成因(地质作用)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
按化学成分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氧盐。
按经济利用价值分为:有用矿物、造岩矿物。
矿物的特征:1矿物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形态2矿物的化学成分3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力学性质:解理、断口、硬度。
土壤学期末复习 提纲
土壤学水解作用(P26)水解作用是指水电解离出的H+对矿物的分解作用,它是化学分解的主要过程,可使矿物彻底分解。
根据矿物在水解过程中的分解顺序可划分为: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脱盐基阶段:K2Al2Si6O16+HOH=KHAl2Si6O16+KOHKHAl2Si6O16+HOH=H2Al2Si6O16+KOH脱硅阶段:H2Al2Si6O16+5HOH=H2Al2Si2O8.H2O+4H2SiO3富铝化阶段:H2Al2Si2O8+4HOH=2Al(OH)3+2H2SiO3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的产物,故不同的土壤及其发生层都具有一定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类型:单粒结构、粒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结构、大块状结构。
氮有机物的分解: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P48)土壤腐殖质的形成(P49)土壤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分解转化的同时,其部分分解产物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聚合形成腐殖质,有关土壤腐殖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归纳起来有3种学说:①木质素-蛋白质聚合学说;②生物化学合成学说;③化学催化聚合学说。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图式土壤腐殖质(P43)●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65%。
●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敏素●土壤腐殖质主要由胡敏酸和富里酸组成土壤腐殖质的作用(P45)●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对土壤结构体、保水保肥性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富里酸对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和矿质养分的释放都有重要作用。
●胡敏酸和富里酸能多次与次生黏土矿物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构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 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和热。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照答案一、名词解说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松散表层,它的实质特色是拥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代替:是指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同样、大小邻近的离子所代替而晶格结构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含土壤中各样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样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之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芬芳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开释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变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含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必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往常依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区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依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一样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圆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同样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构成。
15、土壤质地:是依据机械构成区分的土壤种类,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相互摆列和聚会成为必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目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情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复习大纲
《土壤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土壤的定义: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广义的还包括海洋。
是土壤,气候,地貌,岩石,生物和水文因素构成包括人类劳动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母质向土壤演化过程中,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团粒结构是基础》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发展起来的肥力,是成土作用的产物人为肥力: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是劳动的产物有效肥力:指在生产上表现出来的肥力。
潜在肥力:指在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是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章:土壤矿物质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原生矿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A.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粒B. 提供养分:有的矿物风化产生大量的养分次生矿物:是在风化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主要为粘粒,所以,也叫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它们是成土过程和成土条件的反映--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粘粒矿物的同晶替代作用:粘粒矿物晶格中的组成离子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符号相同的离子替代而晶格不变的现象(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非硅酸盐粘土矿物:主要是Fe、Mn、Al、Si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氧化物组矿物粘土矿物的分布:中国南方地区温度高,风化强烈,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氧化铁铝矿物;北方气候干旱,淋溶弱,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
粘土矿物的形成:粘土矿物是一次生矿物,由母岩风化产生。
自然合成学说,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简单风化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沉淀而成。
(完整版)土壤学——全套复习资料
(完整版)土壤学——全套复习资料二.土壤的本质特征?肥力的四大因子?答: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的四大因子是水、肥(营养物质)汽、热三.土壤组成如何?答:固体颗粒(38%)固相(50%)土壤有机物(12%)气相(50%)粒间空隙(50%)液相(50%)四.岩石根据生成方式不同分为哪几类?答: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五.岩浆岩的分类方式如何?(生成方式、化学成分)答:1).酸性岩(2).中性盐(3)基性岩(4).超基性岩由构造不同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构造(3).气孔构造(4).杏仁构造。
///////六.岩石矿物对土壤有何影响?答:(1).影响土壤的质地;(2).影响土壤的酸碱性:(3).影响土壤中的化学组成。
七.分别举出常见的原生矿物以及次生矿物五六类. 答:原生矿物:长石类、角闪石和辉石、云母类、石英、磷灰石、橄榄石; 次生矿物:方解石,高岭石,蛇纹石。
八.举出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及变质岩.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灰岩.二.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答:物理风化:1.温度作用或温差效应2.结冰作用或冰劈作用3.风的作用4流水的作用.化学风化: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3.水解和碳酸化作用4. 氧化作用5. 溶解作用.生物风化:1.机械破坏作用(根劈作用)2.化学破坏作用(主要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三.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的最终结果如何?答:物理风化:产生了与原岩石、矿物化学成分相同而粗细不等的碎屑物质覆盖在岩石表面。
化学风化:1.形成可溶性盐类,都是养料成分,为植物提供营养。
2.形成了次生粘土矿物,在土壤肥力中作用巨大。
3.形成了残留矿物,如:石英在土壤中以粗大砂粒存在。
生物风化:为母质中增加了岩石和矿物中所没有的N素和有机质。
四.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1.气候条件.2. 矿物岩石的物理特性:矿物颗粒大小、硬度、解理和胶结程度.3. 矿物岩石的化学特性和结晶构造.五.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生态类型分别有哪些?答: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 1. 碎屑类型. 2. 钙化类型. 3. 硅铝化类型.4. 富铝化类型.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1. 硅质岩石风化物2. 长石质岩石风化物.3.铁镁质岩石风化物.4. 钙质岩石风化物.二.母质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答: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骨架和矿物质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复习提纲绪论、第一章地学基础一、名词解释土壤(生物经济学角度):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绿色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生态上不同的植物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不同。
某种肥沃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生态要求上相同植物而言的,而非任何植物。
二、简答题1.矿物、岩石的类型(按成因)(具体举例ABCD的不用写,填空举例可能用到)①矿物: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1)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2)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
②岩石:根据岩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1)岩浆岩: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主要有:A.深成岩:花岗岩:石英,正长石,角闪石正长岩:正长石,角闪石闪长岩:斜长石,角闪石辉长岩:斜长石,辉石B.浅成岩:花岗斑岩:石英、正长石正长斑岩:正长石闪长玢岩:斜长石、角闪石辉长玢岩:斜长石、辉石C.喷出岩(含侵入岩):流纹岩:流纹状构造,斑状结构(石英/透长石)粗面岩:气孔状构造,斑状结构(正长石)安山岩:气孔状构造,斑状结构(斜长石)玄武岩:气孔或杏仁状构造,致密隐晶质或斑状结构(斜长石、辉石) 2)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主要有:A.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B.沉积碎屑岩:砾岩、砂岩C.生物化学岩类:石灰岩、白云岩3)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主要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2.具有鉴别意义的矿物物理性质有哪些?形状、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断口、弹性、相对密度、透明度。
①形状:片状、肾状、鲕状、菱形、立方状、板状、致密状、短柱状等。
②颜色: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
分为三种:1)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2)它色: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
3)假色:由矿物表面氧化膜、光线干涉等作用引起的颜色。
③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将矿物在白瓷板上刻划后留下粉末的颜色。
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但矿物硬度一定要小于白瓷板。
④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出的光亮。
可分为:1)金属光泽:具有金属的光亮,如黄铜矿、黄铁矿等;2)非金属光泽,又可细分为:脂肪光泽,如石英;3)玻璃光泽:如方解石、正长石4)珍珠光泽:如白云母、滑石等⑤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⑥解理:矿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裂开后形成的光滑平面,成为解理面。
可分为:极完全解理:云母;完全解理:方解石;中等解理:正长石;不完全解理:磷灰石;极不完全解理:石英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一、名词解释物理风化:机械崩解作用,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引起,使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逐渐变成细粒,其形状、大小改变(增大接触面),为化学风化创造条件,但成分发生的变化很小。
化学风化:化学分解作用,由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参与下进行的各种过程,包括:溶解、水化(矿物与水化合)、水解(由于水的H+从硅酸盐矿物中,部分取代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基离子,生成可溶性盐类)、氧化(湿润条件下,含铁、硫的矿物,实质为强酸化过程)。
生物风化:生活在岩石表面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可直接参与岩石矿物的分解破坏,且加强了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作用。
含钾丰富的黑云母和长石易受到分解,是与细菌、真菌和藻类从中吸取钾素分不开的。
同晶代换:阳离子间的取代作用。
只在原生矿物及次生矿物成矿时产生,其代替条件是价荷、半径差异较小,将造成构造不稳,价荷剩余。
土壤剖面: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2米以内。
依次为有机质层(O)、淋溶层(A)、淀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层(D)。
二、简答题1.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常见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橄榄石(孤立的硅氧四面体通过盐基离子相互结合)<辉石(硅氧四面体单链)<角闪石(硅氧四面体双/复链)<黑云母<钙斜长石<钙钠斜长石<钠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石英3.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①定积母质/残积物:未经搬运的风化残留物,分布在山区较平缓的高地上,是山区主要成土母质之一。
地面上的残积物经水流淋洗后,具粗骨性特征,其组成和性质与原岩有较大的差别。
下层的风化物逐渐过渡至基岩,具连续性特征。
②运积母质:1)流水沉积母质:据流水的性质和沉积的地形,分坡积物、洪积物和淤积物。
A.坡积物B.淤积物/冲积物/沉积物C.洪积物2)静水沉积母质:如湖积物。
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高,呈暗褐色或黑色。
3)海水沉积母质:如海积物。
硅质含量高。
滨海盐土的一种成土母质。
4)风积母质:风力所夹带的矿物碎屑,经吹扬(风蚀)作用后沉积而成。
如沙丘、沙漠。
5)重积母质/塌积物:山地陡崖上的风化岩石,受重力作用而坍塌坠落,是山麓及谷地局部地段上母质的类型。
4.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重要的形态特征:颜色、结构、质地、坚实度、孔隙、湿度、新生体、侵入体、动物孔穴。
5.自然/耕作土壤剖面层次①自然土壤剖面层次: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2米以内。
依次为有机质层(O)、淋溶层(A)、淀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层(D)。
②耕作土壤剖面层次:1)表土层:分耕作层(0-20 cm)和犁底层(耕作层下6-8 cm)。
2)心土层:保水保肥,生长后期供应水肥的主要层次。
3)底土层:生土或死土。
三、论述题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①人为作用:有益(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灌溉排水等提高肥力);破坏。
②自然成土因素:1)母质(内因):岩石风化的产物,是自然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对土壤的物理(质地)和化学性质(养分组成、酸碱性)影响明显。
2)生物:养分积累,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增加有机质,改善结构3)气候:直接影响水、热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温度、降水量等影响矿物风化、矿质元素迁移速率。
4)地形:对母质、水、热条件、植被的再分配。
5)时间:任何一个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深。
土壤形成过程的程度是以时间为转移的,随着成土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同,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聚积的程度不同,故受当地地质年龄的影响。
第三章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释土壤有机质: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的动、植物残体和活的动物、微生物分泌、排泄的物质及再合成的物质,数量1-5 %,北高南低。
腐殖质:多官能团、含氮、芳香族结构、酸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体系。
矿质化过程: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水分和空气的参与下,经过土壤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作用,逐级分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最终生成简单的无机物质CO2、H2O和无机盐类。
1.腐殖化过程:土壤生物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再合成作用,最终形成另一类新型的含氮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在微生物的细胞外进行。
土壤有机质腐殖化过程分半分解和缩合两阶段。
生物化学过程是腐殖质形成的最主要的过程。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蛋白质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分解过程最后形成氨或铵盐。
硝化作用:一定的土壤条件下,氨或铵盐经过一系列硝化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通气不良,含大量新鲜有机物及大量硝酸盐的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嫌气性分解,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二、简答题1.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作用①土壤细菌(单细胞微生物):1)按生理作用分:碳水化合物分解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固氮细菌。
2)按营养类型分: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②土壤真菌:生理类群:腐生、共生和寄生。
③土壤放线菌④土壤藻类⑤作用:1)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发展的动力2)氮素的生物固定主要是由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完成3)菌根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能力4)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5)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化、养分的转化和循环、氮素的生物固定、植物的根部营养等2.土壤腐殖质的性质①化学活性②分散性和凝聚性③稳定性3.林木根系对土壤的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根系的穿插作用以及在土壤中的不延伸,会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能。
②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结构改善的机理在于根系分泌物中的高分子物质。
根系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殖质和多糖类物质可以团聚土壤颗粒③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植物根系生长过程中,不断有死亡和破坏的根冠、根毛和表皮组织脱落。
这些物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④根系分泌物是土壤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三、论述题论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重要作用并详细说明(这题的详细说明不确定正确)①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1)植物矿质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有机质中含有大量植物营养元素,如N、P、K、Ca、Mg、S、Fe等重要元素,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2)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分解产生的CO2是植物碳素营养的重要来源。
3)有机质在分解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分的有效化。
②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1)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状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通气性和透水性。
2)提高土壤温度:腐殖质为棕褐色或黑色物质,使土壤颜色变暗,增加土壤吸热的能力。
③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1)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2)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④改善土壤的生物学性质1)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2)促进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也是某些土壤动物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改善通透性,从而为土壤动物的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⑤其他作用(如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消除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第四章土壤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土壤机械组成:又叫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种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土粒密度:单位体积的土壤固体物质质量,称为土粒密度(单位为g/cm3)。
土壤密度(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烘干土的质量。
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土壤体积中土壤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总孔隙度不直接测定,而是计算出来:总孔隙度%=(1-容重/土粒密度)·100。
物理性粘粒:直径小于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物理性砂粒:直径0.01-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砂粒。
二、简答题1.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1)土壤质地与土壤营养条件的关系: 2)土壤质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肥力性状砂土壤土粘土肥力性状砂土壤土粘土保持养分能力小中等大通气性易中等不易供给养分能力小中等大透水性易中等不易保持水分能力小中等大增温性易中等不易有效水分含量少多中-少土壤中石砾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影响2.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①土壤的表层A1层,如没有被破坏,都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还有粒状、块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