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洋流说课稿
高中地理《洋流》说课稿
高中地理《洋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洋流。
洋流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气候的调节、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从洋流的形成、分类、影响以及与人类活动的互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洋流的形成机制。
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到风力作用、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海平面高度差异以及水温和盐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风力作用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之一,比如赤道地区的信风带就会推动海水形成赤道洋流。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会使洋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这种偏转对洋流的方向和形态有着重要影响。
海平面高度差异会导致海水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形成洋流。
此外,不同海域的水温和盐度差异也会引起海水密度的变化,从而形成洋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洋流的分类。
根据洋流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指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动的洋流,它携带着较高的水温和热量,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增温作用。
比如北半球的墨西哥湾流就是一个典型的暖流,它使得欧洲的西北部地区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
寒流则是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的洋流,它携带较低的水温,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作用。
例如,南美洲西岸的秘鲁寒流就使得该地区的气候相对凉爽干燥。
洋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洋流可以调节地球的热量分布,使得赤道地区的热量向两极传递,从而缓解了全球气候的极端差异。
其次,洋流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暖流通常会使得沿岸地区气候温和,而寒流则可能导致沿岸地区的气候较为寒冷。
此外,洋流还会影响大气中的水汽分布和降水模式,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分布。
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洋流可以携带养分丰富的海水流动到不同的海域,为海洋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比如,寒流经过的海域往往渔业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聚集。
洋流一等奖说课稿
洋流一等奖说课稿《洋流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洋流一等奖说课稿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洋流说课稿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课选自现行湘教版教材高一学年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第四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现在我就本节的教材、学情、教法和教学流程四个方面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洋流这节内容在本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运动、大气环境以及水循环的基础上,对洋流进行的具体深入学习。
洋流的形成及分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密切相关。
启下:洋流的分布又对大气的运动、气候的形成、海洋生物的生存、航行等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后面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一种表现。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以下三个教学维度: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运用实际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法正确表示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3)运用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2)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树立事物很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利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大纲规定以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其为重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对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来说,较难完成,故确定其为难点。
4.2洋流及其影响(第1课时洋流的成因及分布)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4.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不足,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针对以上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洋流成因。
2.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提高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记忆和理解。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洋流成因及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操作法:组织实地考察或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体验洋流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洋流成因、分类及分布规律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与洋流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或观看视频资料后的收获和体会。
4.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洋流及其影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运动、气候类型等,但对于洋流及其影响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在学习本章节时,学生可能面临以下情况:
1.对洋流成因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图示进行讲解。
2.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记忆和掌握程度不够,需要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习题等方式加强巩固。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洋流的动态分布,增强学生对洋流的认知。
(2)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5.课后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布置与洋流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分类: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温度分为暖流、寒流。
鲁教版洋流说课稿
鲁教版洋流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教版洋流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鲁教版洋流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知识反馈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本节课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海洋水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既是空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本身也处于不断地运动中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运动通过海水的运动影响到其它各自然地理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以后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和灾害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内容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学情分析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对于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海洋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且有一定了解在学习中有充分的主动性学生有一种想要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他们对自然事物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依据课标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重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本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读图归纳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教学方法:读图归纳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参与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地图提高素材的直观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并尽量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问题引导法使学生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感学法指导: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本课知识的特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类比培养学生勤动脑、善观察、会发现动手画并养成对相关地理事物的总结归纳的习惯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地理思想方法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环节展开情境导入:中国鸭子舰队预期目标:创设案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引出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一、洋流: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运动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比较抽象为了充分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首先展示给学生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暖流和寒流为降低教学难度简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信息归纳能力训练学生动手绘图的能力请学生画出太平洋洋流的模式图学生代表在电脑上画出形成不同纬度的大洋环流为了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从动态角度完整地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展现一幅动态环流图结合活动及多媒体动画采用总结归纳、演绎求证的的方式为使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分析设计以下一组问题学生在探究、讨论过程中总结出洋流的运动规律归纳总结:太平洋洋流分布的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3.南纬400~600之间——西风漂流寒流演绎求证:为了总结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把太平洋的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推广验证以此模式图来验证大西洋、印度洋的洋流分布规律求证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北印度洋不符合此规律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对学有余力的重点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南亚季风的知识分组讨论北印度洋洋流流向的成因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普通班直接跳过本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后总结全球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给学生一明确的规律总结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3.南纬400~600之间——西风漂流寒流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洋流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会对所经区域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引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洋流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体现出洋流对所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深刻理解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海、海洋污染产生不同影响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设计如下一组问题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应当充分利用洋流对人类的有利之处避开不利之处1.气候:促进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海洋生物:有利于渔场的形成3.航海:顺流加速、节能;逆流减速、耗能4.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板书设计:为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板书设计如下为了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设计如下练习题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体现。
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洋流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洋流”。
洋流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气候调节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了解洋流的成因、特点及其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将从洋流的定义和成因入手。
洋流,简单来说,就是海洋中水流的运动。
它们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甚至是沿着复杂路径的三维流动。
洋流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自转、风力作用、水温和盐度的差异、海底地形等。
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它使得洋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风力作用则是推动洋流运动的直接动力,如赤道地区的信风和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
此外,水温和盐度的差异会导致水的密度变化,从而形成垂直方向上的洋流,如热盐环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洋流的分类和主要类型。
根据洋流的温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通常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动的水流,它们携带着较多的热量,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作用。
例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就是一个典型的暖流,它使得西欧地区的气候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要温暖得多。
寒流则是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的水流,它们携带着较少的热量,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作用。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就会使得沿岸地区的气候较为凉爽。
洋流还可以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形成机制进行分类。
例如,赤道洋流主要受到赤道地区的信风影响,而极地洋流则受到极地高压和极地风的影响。
此外,还有沿岸洋流、穿流洋流等类型。
每一种洋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在了解了洋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之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洋流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洋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影响着海洋的温度分布,还通过热量交换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和降水模式。
例如,洋流可以影响风暴的路径和强度,改变降水的分布,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
高中洋流说课稿
高中洋流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作为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洋流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涵盖了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以及与大洋环流的关系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1)作用与地位洋流是地球表层物质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球气候、海洋生物分布、航运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洋流知识是必修内容,是学生理解地球表层环境、掌握地理科学规律的关键所在。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洋流:1. 洋流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洋流的定义,以及暖流、寒流等不同类型的洋流特点。
2. 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全球洋流的分布特点,如大洋环流、赤道洋流、极地洋流等。
3. 洋流的形成原因:探讨风力、地球自转、海陆分布等因素对洋流形成的影响。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运等方面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习洋流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大洋环流的关系。
(2)洋流形成原因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洋流知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4.2洋流及其影响(第1课时洋流的成因及分布)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析某一海域的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反馈,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响。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让学生共同研究某一海域的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洋流分布及其影响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海域的洋流分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洋流的实际分布情况,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北极熊能在寒冷的北极生存?”,“为什么地中海地区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等,引导学生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设计实地考察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海洋馆或观察附近的河流、湖泊,让学生亲身体验水体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问题导向:本节课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洋流的成因、分布及其影响。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问题导向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洋流的成因、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合作研究某一海域的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加深了对洋流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鲁教版地理必修1讲义:第2单元 第3节 第2课时 洋流及其他地理意义
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1.能运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来分析洋流的形成。
(难点)2.结合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能用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教材整理1洋流及其分布规律阅读教材P49~P51活动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洋流概况(1)概念: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2)主要动力:大气运动。
(3)分类:①按性质(水温状况)分为暖流和寒流。
②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洋流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1)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南纬40°附近海域:环球性西风漂流。
(2)主要洋流分布正误判断: (1)暖流的水温一定高于寒流。
( )(2)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都是寒流。
( )(3)索马里洋流在冬季为寒流,夏季为暖流。
( ) 【提示】 (1) × 暖流与寒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不同海区的暖流和寒流其水温不易比较,比如较低纬度海区的寒流比较高纬度海区的暖流水温高。
(2)× 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为暖流。
(3)× 索马里洋流在冬季为暖流,夏季为寒流。
教材整理2 洋流的地理意义阅读教材P 51~P 52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气候(1)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渔场分布(1)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等。
(2)上升流:秘鲁渔场。
3.海洋航行:顺洋流航速快,可节约燃料。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1
2.一般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是寒 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 3.40°N附近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而 南半球同纬度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其原因是由于南纬40°附近海区全为海洋,海 水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陆地的阻挡,于是形 成了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二、教材P52活动 假如要使一个漂流瓶由北美沿岸漂流到亚洲 沿岸,漂流瓶应投放于北美的太平洋沿岸, 该漂流瓶可能搭乘的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 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
图表解读 教材P51图2-3-7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全球共有几个? (2)形成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不一 致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5个。 (2)地转偏向力。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要点
洋流的形成及分布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流向、模式、性质、内 容比较,如下表所示:
第2课时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新课学前导航
情景导入
1492年,哥伦布考察一个美洲小岛后,担心自 己无法返回欧洲,就给西班牙女皇写了一封信, 连同他绘制的一张美洲地图一起密封在一个瓶 子里,投入大西洋,期望它漂到欧洲,结果, 300年之后,直到19世纪50年代这瓶子才被人发 现,真算得上漂流瓶之最了。
【思考】 你认为哥伦布当初的想法可行吗? 【提示】 可行。海水处在不停的运动中,瓶 子会跟随洋流的飘流漂到欧洲。
二、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__副__热__带___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1)流向:北半球_顺___时针,南半球_逆__时针。 (2)洋流性质:大洋东部为__寒__流____,西部为 _暖__流______。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__副__极__地___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1)流向:_逆_______时针。 (2)洋流性质:大洋东部为__暖__流_____,西部为 _寒__流______。 3.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_西__风__漂__流___。
洋流 教案 说课稿
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叠加“秘鲁荒漠景观”“摩尔曼斯克港景观”图
读图分析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指导读图:课本48页图2-2-8,图2-2-9,世界洋流分布图
读图思考渔场分布和洋流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认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提供资料:哥伦布两次航海航线及所用时间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启发讲授式为主,辅之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课程标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指导阅读课本第49页“失而复得的旅游鞋”
提问:旅游鞋为什么失而复得?
阅读资料,讨论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引出海水的运动——洋流
运用地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提问:为什么两次航行所用时间不同?
阅读资料思考回答
阅读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看图2-2-7提问:韩国油轮在此破损泄漏石油,会产生什么影响?
思考回答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洋流
一、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实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观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二、教学重点:
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讲授新课:
解释洋流概念
落实课本47页洋流概念
落实概念
指导读图:课本48页图2.2世界洋流分布图
洋流说课稿
洋流说课稿引言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水流现象,它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洋流的形成机制和运动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的动力学过程,预测气候变化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洋流的定义、分类、形成机制和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洋流的定义和分类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运动现象,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可能受到海洋表面风力、地球自转和水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洋流的形成机制和运动方向,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1. 暖流暖流是指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洋流,其水温相对较高。
暖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赤道地区日照强烈,水面温度升高,导致海水密度减小,从而形成了暖流。
暖流具有运载热量和水汽、影响降水和气候等重要作用。
世界上著名的暖流有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等。
2. 寒流寒流是指起源于寒冷地区的洋流,其水温相对较低。
寒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极地地区温度低、海冰形成,使海水密度增大,从而形成了寒流。
寒流可影响气候和季风,对温带海域的生物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有重要影响。
世界上著名的寒流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等。
二、洋流的形成机制洋流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地球自转、风力驱动和海水密度等因素。
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导致地球上各地的自转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海水产生压力差异,形成洋流。
2. 风力驱动风力是洋流形成的重要动力源。
风在海面上吹起,会导致海水受到推动,形成表层洋流。
这种风力驱动的洋流被称为风生洋流。
3. 海水密度海水的密度与水温和盐度等有关。
当海水密度不同的区域发生接触时,会发生密度差异的运动,形成密度驱动的洋流。
这种洋流被称为密度驱动的洋流。
三、洋流对地球的影响洋流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气候调节、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等方面进行介绍。
1. 气候调节洋流通过运载热量和水汽,调节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湿度。
暖流的运载温暖水汽,使得沿岸地区气温较高,适宜人类生活。
寒流则可降低沿海地区的气温,对降水和季风产生影响。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三节 课时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鲁教版必修1
二、洋流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
大洋环流 海域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洋流
太平洋
A北赤道暖流,D_日___本__暖__流_,E北 太平洋暖流,F_加__利__福__尼__亚__寒___流,B I_千__岛__寒__流___、阿拉斯加 南赤道暖流,G__东__澳__大__利___亚__暖_,流 暖流
【思考】 2.同是纬度40°~60°的海域,为什么北半球不少地方是暖流,而南半球却 是寒流? 答案 在北半球,西风漂流在太平洋叫北太平洋暖流,是日本暖流的延 续;在大西洋叫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由于这两支洋 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因此属于暖流。而南半球为寒流,因为:①南半球 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 气温极低,必然影响其周围海水的温度;②从南极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 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浮冰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海水温度降 低;③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周围海水的降温。
答案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1.气候 (1)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热输量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沿岸气候 2.渔场分布
暖流:_增__温__、__增__湿_ 寒流:_降__温__、__减__湿_
(1)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等。 (2)上升流: 秘鲁渔场。
3.海洋航行:顺洋流航速快,可节约燃料。 4.海洋污染: 降低 原污染海域污染程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课时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 目标 定位
1.能够运用图表,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栏目 索引
鲁教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说课稿(经典获奖)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二课时(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板书】: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主要包括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在学习了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同时洋流的分布又对大气的运动、气候的形成等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后面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一种表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课标要求为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1)知识与能力: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运用实际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的分布图,绘制大洋环流简图,并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2、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难点是:利用“全球气压带、风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四)说教法与学法:高中生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积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
但是,由于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难度,增加课堂趣味性,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图表或多媒体进行演示。
洋流说课稿
针对新课标、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需要自己组织语言)⑴区域认知:对比分析不同维度洋流特征,及其对不同区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能力⑵综合思维: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成因;掌握对比分析不同纬度洋流特征的方法;通过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像和地理思维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
通过探究讨论交流、读图、析图、用图,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技巧,获得合作的乐趣。
⑶人地协调:培养学生发展观念及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世界观、价值观。
⑷理实践力:通过课外小组调查小黄鸭漂流路线,增强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由于本节内容多、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理论多,信息量大,学科渗透深,依据课标规定以及教学实际,考虑到其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重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难理解,难记忆,确定其为难点。
本节重点与难点突破的关键是应用多媒体课件、实况图等,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⒈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一是遵循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二是根据创新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三个教学观,本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作用,故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发展问题教学法,即是探究型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的结合,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1)探究式: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成功的。
这样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倡导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一种“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参与性、开放性创新教学的模式。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洋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洋流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一节关于洋流的地理课。
在我们的星球上,海洋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面积,而洋流作为海洋中水流的运动,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洋流的奥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洋流。
洋流是指在海洋中,水流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进行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它们可以是由风力驱动的,也可以是由水温和盐度差异引起的密度差异驱动的,或者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作用的结果。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它们在海洋中形成了复杂的流动模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洋流的成因。
首先是风海流,这是最常见的洋流类型,由地球表面的风持续吹拂海面而形成。
例如,赤道地区的信风带和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都会产生相应的风海流。
其次是密度流,这种洋流是由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差异引起的。
当某一地区的水温高于周围地区,或者盐度较高时,水体会变得更轻,从而上升,而较冷或较淡的水则下沉。
这种垂直运动最终形成了水平方向的流动,即密度流。
最后是补偿流,当某一地区的水流由于风力或其他原因离开后,周围的水体会流过来补充,形成补偿流。
洋流的分布模式也很有趣。
在赤道地区,由于信风的吹拂,形成了东向的赤道反流。
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洋流的分布则更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它将热量从赤道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对欧洲的气候有着显著的暖化作用。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暖流通常会带来温暖的气候,使得沿岸地区的气候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更为温和。
例如,英国和挪威的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远比它们的纬度所预示的要温暖。
而寒流则会带来较冷的气候,影响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此外,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洋流可以携带养分,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支持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例如,上升流是一种特殊的洋流,它将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水带到表层,支持了大量渔业资源的形成。
洋流的说课稿
《洋流》的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二章第四节《洋流》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八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本节课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海洋水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既是空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本身也处于不断地运动中,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运动,通过海水的运动,影响到其它各自然地理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以后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和灾害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
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标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三、学情分析: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对于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海洋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且有一定了解,在学习中有充分的主动性。
学生有一种想要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他们对自然事物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依据课标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2.2 课时4 洋流+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6℃
北半球
南半球
洋流的流向与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一致
素养培优
如图为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 1.[综合思维]分别判断①②两支洋流的类型, 并说明理由。 2.[综合思维]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 但1月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 温常在0 ℃以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地理实践力]图示海域可能存在一大型渔场,用“ ”在图中标出,并分析该渔 场形成的主要条件。 4.[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航线。有趣的是, 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问题:4.[综合思维]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 的航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航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 航线却只用了22天,试分析原因。
答案:
A航线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 B航线是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课堂小结
鲁教版 必修1
第二单元
第2节 课时4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洋流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结合材料,认识洋流及类型。(综合思维) 2.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 践力)
1 概念
海水常年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2 偏离海岸,深层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 质上涌,形成渔场。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 加快污染物扩散,降低污染浓度;扩大污染范围
日本核废水排放模拟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 顺洋流加速、逆洋流减速 ➢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
寒暖流交汇地区形成海雾 ➢ 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洋流说课稿
鲁教版洋流说课稿
鲁教版洋流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知识反馈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本节课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海洋水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既是空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本身也处于不断地运动中,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运动,通过海水的运动,影响到其它各自然地理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以后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资源和灾害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
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内容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中已经学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对于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海洋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且有一定了解,在学习中有充分的主动性。
学生有一种想要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他们对自然事物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依据课标规定及教学实际,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重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本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读图归纳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方法:
读图归纳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参与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尽可能利用地图提高素材的直观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并尽量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问题引导法使学生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感。
学法指导: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本课知识的特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类比,培养学生勤动脑、善观察、会发现,动手画,并养成对相关地理事物的总结归纳的习惯,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地理思想方法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环节展开情境导入:中国鸭子舰队预期目标:创设案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
引出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一、洋流: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运动
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洋流的分布规律比较抽象,为了充分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首先展示给学生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两种不同性质的洋流—暖流和寒流。
为降低教学难度,简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信息归纳能力,训练学生动手绘图的能力,请学生画出太平洋洋流的模式图,学生代表在电脑上画出。
形成不同纬度的大洋环流。
为了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从动态角度完整地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展现一幅动态环流图。
结合活动及多媒体动画,采用总结归纳、演绎求证的的方式。
为使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分析,设计以下一组问题,学生在探究、讨论过程中总结出洋流的运动规律。
归纳总结:太平洋洋流分布的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
针,东暖西寒
3.南纬400~600之间——西风漂流,寒流演绎求证:为了总结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把太平洋的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行推广验证,以此模式图来验证大西洋、印度洋的洋流分布规律,求证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北印度洋不符合此规律,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对学有余力的重点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南亚季风的知识,分组讨论北印度洋洋流流向的成因,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普通班直接跳过本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后总结全球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给学生一明确的规律总结。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3.南纬400~600之间——西风漂流,寒流
4.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洋流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会对所经区域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引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洋流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体现出洋流对所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深刻理解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海、海洋污染产生不同影响,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设计如下一组问题,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应当充分利用
洋流对人类的有利之处,避开不利之处。
1.气候: 促进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海洋生物: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3.航海: 顺流加速、节能;逆流减速、耗能
4.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板书设计:为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板书设计如下。
为了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设计如下练习题。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