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经典案例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它在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建模中,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核心,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数学建模案例,来看看数学在实际问题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案例一,交通拥堵问题。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交通拥堵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何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流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交通流模型,分析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的可能发生区域和时间,从而指导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交通疏导措施。
案例二,股票价格预测。
股票市场的波动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股票价格的预测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股票价格数据,建立股票价格预测模型,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案例三,物流配送优化。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和减少配送成本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物流配送网络模型,分析不同配送方案的成本和效率,优化配送路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案例四,环境污染监测。
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环保部门的重要任务。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环境污染监测模型,分析环境污染源的分布和扩散规律,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影响,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建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因此,加强数学建模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今后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挖掘数学建模的潜力,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数学建模与应用案例
数学建模与应用案例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问题进行抽象和描述,然后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求解,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几个数学建模与应用的案例。
案例一: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流量预测是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可以合理安排交通资源,提高交通效率。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建立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例如,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历史交通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从而得出未来交通流量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节假日等,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案例二:股票价格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通过对股票价格进行预测,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股票价格数据,建立股票价格预测模型。
例如,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历史股票价格进行拟合和预测,从而得出未来股票价格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指标、公司财务状况等,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案例三:物流配送优化物流配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货物的运输路径、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等多个因素。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物流配送优化模型,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物流网络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货物的重量、体积、运输时间等,进一步提高配送的效果。
案例四:疾病传播模型疾病传播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建立疾病传播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分析疾病传播的规律和机制,建立传染病传播模型。
例如,可以利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对疾病的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预测疾病的传播趋势和规模。
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口流动、社交网络等,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数学建模简单13个例子
另建模型研究,从而L1=v*t1。刹车距离 L2既可用曲线
拟合方法得出,也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来
黄灯究竟应当亮多久现在已经变得清楚多了。
第一步,先计算出L应多大才能使看见黄灯的司机停
得住车。
第二步,黄灯亮的时间应当让已过线
的车顺利穿过马路,
D
即T 至少应当达到 (L+D)/v。
L
返回
9、砖块延伸
出,黄灯起的是警告的作用,意思是马上
要转红灯了,假如你能停住,请立即停车。
停车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内,车辆
仍将向前行驶一段距离 L。这就是说,在
离街口距离为 L处存在着一条停车线(尽
管它没被画在地上),见图。对于那些黄
D
灯亮时已过线的车辆,则应当保证它们仍 能穿过马路。
L
马路的宽度D是容易测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L的确
总距离为 n 1 ,
故有砖点n块 出向人右意可料时 叠。k1至, 2knk任1 2意1k远,n这1 一21n结果多少返回
10、寻找黑匣子
飞机失事时,黑匣子会自动打开,发射出某种 射线。为了搞清失事原因,人们必须尽快找回匣子。 确定黑匣子的位置,必须确定其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试设计一些寻找黑匣子的方法。由于要确定两个参 数,至少要用仪器检测两次,除非你事先知道黑匣 子发射射线的强度。
I2 I1
1
方法二
A
在方法一中,两检测点与黑匣子
位于β一α a
直线上,这一点比较容易 点是结果对照度测
量的精C做度到要, 求主 较要 高缺 ,B
很少的误差会造成结果的很大变化,即敏感性很
强,现提出另一方法,在 A点测得黑匣子方向后 ,
到B点再测方向 ,AB 距离为a ,∠BAC=α,
数学建模案例精编
数学建模案例精编
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和分析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数学建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经济、生物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数学建模案例:
1. 旅行商问题:旅行商问题是指在给定一组城市和其之间的距离,如何找到一条最短路径,使得旅行商可以经过每个城市一次,然后回到起始城市。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图论中的最优路径算法来进行求解,如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
2. 股票价格预测:股票价格的预测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
利用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相关指标,如成交量、市盈率等,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走势。
常用的模型有ARIMA模型、贝叶斯回归等。
3. 流量优化问题: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如何合理地安排红绿灯的时间以及调整车道的数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流量效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交通流模型,优化控制策略,来达到最佳的交通流量。
4. 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影像处理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和重建,进而提取出感兴趣的特征,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5.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问题。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攻击和防御的模型,分析网络攻击的方式和特征,从而设计出更加安全的网络防御策略。
通过数学建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数学建模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会愈发广泛。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python编程经典案例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是我国高校学子间的一场盛会,也是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
而在近年来,Python编程语言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编程语言,在数学建模大赛中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应用能力。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几个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用Python编程取得优异成绩的经典案例。
一、航班调度优化航班调度一直是航空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的航班调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利润。
在数学建模大赛中,有学生利用Python编程对航班调度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航班起降时间、航班间隔、飞机维修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建模与分析,提出了一套高效的航班调度方案,并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二、交通拥堵预测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如何预测和缓解交通拥堵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交通部门的重要任务。
在数学建模大赛中,有队伍利用Python编程对城市的交通流量、道路状况、车辆类型等数据进行建模,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成功地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拥堵情况,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缓解措施,最终获得了比赛的优秀奖项。
三、疫情传播模拟近年来,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范围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疫情传播的模拟和预测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建模大赛中,有团队利用Python编程对疫情传播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人口流动、病毒传播途径、人裙免疫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成功地建立了一套逼真的疫情传播模型,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最终斩获了比赛的金奖。
四、气象数据分析气象预测一直是气象部门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有效地利用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对城市管理和民生产生重要影响。
在数学建模大赛中,有队伍运用Python编程对气象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气象数据的趋势、变化规律、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模和预测,取得了优异的比赛成绩,为气象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可以看出,Python编程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们利用Python编程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应用能力和潜力。
初中数学建模的若干简要案例
初中数学建模的若干简要案例1.找出一个公园内最短游览路径的问题假设一个公园有多个景点,每个景点之间有不同的距离,我们希望找到一条最短的路径,使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游览完所有的景点。
我们可以将每个景点表示为节点,距离表示为边,然后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如迪杰斯特拉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优化一家快递公司的邮件投递路径假设一个快递公司需要投递邮件到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邮件数不同,我们希望找到一条最优的路径,使得快递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投递完所有的邮件。
我们可以将每个区域表示为节点,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表示为边,然后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或者启发式算法(如A*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设计一个购物车的最佳装载方案假设一个网上购物平台需要将一些商品装载到购物车中,每个商品有不同的体积和重量,而购物车有一定的容量限制。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最佳的装载方案,使得购物车可以装载尽可能多的商品。
我们可以将每个商品表示为节点,商品之间的限制条件(如体积和重量限制)表示为约束条件,然后利用线性规划算法(如简单的背包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4.优化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假设一个工厂有多个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有不同的效率和成本,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最优的生产线配置方案,使得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我们可以将每个生产环节表示为节点,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成本表示为边,然后利用图论中的最优路径算法(如最小生成树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设计一个最优的课程表假设一个学校有多个班级和多个教师,每个班级需要上不同的课程,每个教师可以同时教授多个班级的课程,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最优的课程表,使得教师的利用率最高,学生的课程安排最优。
我们可以将每个班级和教师表示为节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的需求表示为边的权重,然后利用图论中的最大流算法或者启发式算法(如基因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案例都是初中数学建模的常见问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和准确性。
数学建模简单13个例子-2023年学习资料
严格的数学论证:-H〔t=〔t一t-由Ft,Gt在区间[8,17]上连续,所以Ht在区间8,17门上连续, -H8=F8-G8=0-d=-d<0-H17=F17-G17兰d-0=d0-由介值定理知在区间[8,1?] 至少存在一点t和使Hto=0,即-Ft=Gtb】-这说明在早8时至晚5时之间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路程相等, 这人两天在同一时-刻经过路途中的同一地点.,=F{=G,-思考题:有一边界形状任意的蛋糕,兄妹俩都想吃,妹指着蛋糕上的一点P,让哥哥过点P切开一人一半,能-办到吗?-返回
a=Ft-解法二: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沿上山路线从山下旅-店到山顶的路程x为纵坐标,-从山下到山顶的总路 为d;-r=Ge川-在时刻:-8:00-17:00-第-天的行程可设为x=F,则是单调增加的连续函数,8= ,F17=d;-第二天的行程可设为r=,是单滑减少的连续函数,且G8=d,G17=0,在-坐标系中分删作曲 =及=,则两曲线必相交于P6点,即这个人丙两跃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5、测量电阻-在一摩天大楼里有三根电线从底层控制室通向顶-楼,但由于三根电线各处的转弯不同而有长短,因-此 根电线的长度均未知。现在工人师傅为了在顶-楼安装电气设备,需要知道这三根电线的电阻心分别表示三根电线的底端和顶端,并用a,b城,t分别表-示三根电线,假设yg分 是d,,的电阻,这是三个末知数。电表不能直接测量出-这三个未知数。然而我们可以把众和连接起来,在2相肠处测 得电阻十y为;然后将-和联接起来,在6和c处量得十z为m,联接d和c可刘得x十x为:这样得三元一-次方程组
某人第一天由A地去B地,第二天由B地沿原路-返回A地。问: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保证途中-至少存在一地,此人在 天中的同一时间到达该-假如我们换一种想法,把第二天的返回改变成另一-人在同一天由B去A,问题就化为在什么条 下,两-人至少在途中相遇一次,这样结论就很容易得出了:-只要任何一人的到达时间晚于另一人的出发时间,-两人 会在途中相遇。
简单数学建模应用例子
5
建模实例
图中椅脚连线为正 方形ABCD,对角线 AC与x轴重合 椅子 绕中心点旋转角度 后,正方形ABCD转 至A`B`C`D`的位置, 所以对角线AC与x
2024/5/10
6
建模实例
轴的夹角 表示了椅子的位置。 其次要把椅子脚着地,用数学符号表示出 来,如果用某个变量表示椅脚与地面的竖 直距离,那么当这个距离为零时就是椅脚 着地了,椅子在不同的位置椅脚与地面的 距离不同,所以这个距离就是位置变量 的 函数。
2024/5/10
27
建模实例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将增长率r表示为人口x(t)的函数r(x),按照前 面的分析,r(x)应是x的减函数。一个最简单的 假设是设 r(x)为x的线性函数, r(x)=r-sx, s>0, 这里r相当于x=0时的增长率,称为固有增长率, 它与指数模型中的增长率r不同,显然,对于 任意的x>0,增长率r(x)<r。为确定系数s的意 义,引入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 人口数量xm, 称为最大人口容量。
2024/5/10
15
建模实例
安全渡河条件下的状态集称为允许状态集合, 记作S,不难写出
S={(x,y)|x=0, y=0, 1, 2, 3; x=y=1,2} - (1)
记第k次渡船上的商人数为uk ,随从数为vk ,将 二维向量dk = (uk,vk)定义为决策,允许决集合 记作D,由小船的容量可知
2024/5/10
14
建模实例
用状态变量表示某一岸的人员状况,决策变量 表示船上的人员状况,可以找出状态随决策变 化的规律。问题转化为在状态的充许变化范围 内,确定每一步的决策,达到渡河的目标 模型的过成: 记第k次渡河前此岸的商人数为xk随从数为yk, k=1,2,……,xk , yk =0,1,2,3,将二维向量 sk=(xk,yk)定义为状态,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案例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建模案例数学建模是指运用数学原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以一个实例开始,假设一个园区的供电系统需要进行优化和改造,以降低能耗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分析和优化供电系统。
首先,我们可以收集园区的用电数据,包括用电量、峰谷电价等信息。
然后,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使用线性规划等方法来优化供电系统的运行。
通过调整供电系统的负荷分配和电源配置,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最优方案,以达到降低能耗和成本的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二:用数学建模解决交通流问题交通流问题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合理安排信号灯的时序,以及交通流的优化调度,都是需要运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的。
我们可以以某个路口的交通流问题为例。
假设某个路口存在交通拥堵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数学建模来优化车辆的行驶路径和交通信号。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收集交通流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车速等信息。
然后,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使用图论等方法来分析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考虑车辆的速度、密度等因素,并结合交通信号的控制,来优化交通流的调度和路口的通行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图论等数学知识,来解决交通流问题。
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案例三:用数学建模解决金融风险问题金融风险管理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学建模例题及解析
.例1差分方程——资金(de)时间价值问题1:抵押贷款买房——从一则广告谈起每家人家都希望有一套(甚至一栋)属于自己(de)住房,但又没有足够(de)资金一次买下,这就产生了贷款买房(de)问题.先看一下下面(de)广告(这是1991年1月1日某大城市晚报上登(de)一则广告),任何人看了这则广告都会产生许多疑问,且不谈广告中没有谈住房面积、设施等等,人们关心(de)是:如果一次付款买这栋房要多少钱呢银行贷款(de)利息是多少呢为什么每个月要付1200元呢是怎样算出来(de)因为人们都知道,若知道了房价(一次付款买房(de)价格),如果自己只能支付一部分款,那就要把其余(de)款项通过借贷方式来解决,只要知道利息,就应该可以算出五年还清每月要付多少钱才能按时还清贷款了,从而也就可以对是否要去买该广告中所说(de)房子作出决策了.现在我们来进行数学建模.由于本问题比较简单无需太多(de)抽象和简化.a.明确变量、参数,显然下面(de)量是要考虑(de):需要借多少钱,用记;月利率(贷款通常按复利计)用R记;每月还多少钱用x记;借期记为N个月.b.建立变量之间(de)明确(de)数学关系.若用记第k个月时尚欠(de) 款数,则一个月后(加上利息后)欠款 , 不过我们又还了x元所以总(de)欠款为k=0,1,2,3,而一开始(de)借款为.所以我们(de)数学模型可表述如下(1)c. (1)(de)求解.由(2)这就是之间(de)显式关系.d.针对广告中(de)情形我们来看(1)和(2)中哪些量是已知(de).N=5年=60个月,已知;每月还款x=1200元,已知 A.即一次性付款购买价减去70000元后剩下(de)要另外去借(de)款,并没有告诉你,此外银行贷款利率R也没告诉你,这造成了我们决策(de)困难.然而,由(2)可知60个月后还清,即,从而得(3)A和x之间(de)关系式,如果我们已经知(3)表示N=60,x=1200给定时0A.例如,若R =0.01,则由(3)可算得道银行(de)贷款利息R,就可以算出053946元.如果该房地产公司说一次性付款(de)房价大于70000十53946=123946元(de)话,你就应自己去银行借款.事实上,利用图形计算器或Mathematica这样(de)数学软件可把(3)(de)图形画出来,从而可以进行估算决策.以下我们进一步考虑下面两个问题.注1问题1标题中“抵押贷款”(de)意思无非是银行伯你借了钱不还,因而要你用某种不动产(包括房子(de)产权)作抵押,即万一你还不出钱了,就没收你(de)不动产.例题1某高校一对年青夫妇为买房要用银行贷款60000元,月利率0.01,贷款期25年=300月,这对夫妇希望知道每月要还多少钱,25年就可还清.假设这对夫妇每月可有节余900元,是否可以去买房呢解:现在(de)问题就是要求使 (de)x,由(2)式知现=60000,R=0.01,k=300,算得x=632元,这说明这对夫妇有能力买房.例题2 恰在此时这对夫妇看到某借贷公司(de)一则广告:“若借款60000元,22年还清,只要;(i)每半个月还316元;(ii)由于文书工作多了(de)关系要你预付三个月(de)款,即316×6=1896元.这对夫妇想:提前三年还清当然是好事,每半个月还316元,那一个月不正好是还632元,只不过多跑一趟去交款罢了;要预付18%元,当然使人不高兴,但提前三年还清省下来(de)钱可是22752元哟,是1896元(de)十几倍哪这家公司是慈善机构呢还是仍然要赚我们(de)钱呢这对夫妇请教你给他们一个满意(de)回答.具体解法略.问题2:养老基金今后,当年青人参加工作后就要从其每月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个人 (de)养老基金,所在单位(若经济效益好(de)话)每月再投入一定数量(de)钱,再存入某种利息较高而又安全(de)“银行”(也可称为货币市场)到60岁退休时可以动用.也就是说,若退休金不足以维持一定(de)生活水平时,就可以动用自己(de)养老基金,每月取出一定(de)款项来补贴不足部分.假设月利率及=0.01不变,还允许在建立养老基金时自己可以一次性地存入A(不论多少),每月存入y元(个人和单位投入(de)总和);通常从一笔钱0三十一岁开始到六十岁就可以动用.这当然是一种简化(de)假设,但作为估算仍可作为一种考虑(de)出发点.本问题实际上有两个阶段,即退休前和退休后,其数学模型为其中x为每月要从养老基金中提出(de)款项.习题1 某大学年青教师小李从31岁开始建立自己(de)养老基金,他把已有(de)积蓄1万元也一次性地存入,已知月利率为0.01 (以复利计),每月存入300元,试问当小李60岁退休时,他(de)退休基金有多少又若,他退休后每月要从银行提取l000元,试问多少年后他(de)退休基金将用完你能否根据你了解(de)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较好(de)养老基金(de)数学模型及相应(de)算法和程取软件).习题2 渔业(林业)管理问题设某养鱼池(或某海域)一开始有某种鱼条,鱼(de)平均年净繁殖率为R,每年捕捞x条,记第N年有鱼条,则池内鱼数按年(de)变化规律为注意,在实际渔业经营中并不按条数计算而是以吨记数(de).若对某海域(de)渔业作业中=100000吨,R=0.02,x=1000吨,试问会不会使得若干年后就没有鱼可捕捞了(资源枯竭了)例2比例分析法——席位分配问题:某学校有三个系联合成立学生会,(1)试确定学生会席位分配方案.(2)若甲系有100名,乙系60名,丙系40名.学生会设20个席位,分配方案如何(3)若丙系有3名学生转入甲系,3名学生转入乙系,分配方案有何变化(4)因为有20个席位(de)代表会议在表决提案时有可能出现10: 10(de)平局,会议决定下一届增加1席,若在第(3)问中将学生会席位增加一席呢(5)试确定一数量指标衡量席位分配(de)公平性,并以此检查(1)—(4).公平而又简单(de)席位分配办法是按人数(de)比例分配,若甲系有100名,乙系60名,丙系40名.学生会设20个席位,三个系分别应有10,6,4个席位.如果丙系有6名学生转入其他两系学习,各系人数如表所示系别学生人数所占比例(%)按比例分配(de)席位按惯例分配(de)席位甲10310乙636第二列所示,按比例分配席位时,出现了小数(见表中第四列).在将取得整数(de)19席分配完毕后,剩下(de)1席按照惯例分给余数最大(de)丙系,于是三个系仍分别占有10、6、4个席位.因为有20个席位(de)代表会议在表决提案时有可能出现10:10(de)平局,会议决定下一届增加1席,于是他们按照上述惯例重新分配席位,计算(de)结果令人吃惊:总席位增加1席,丙系反而减少1席,见下表.看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重新研究所谓惯例分配方法,提出更加“公平”(de)办法.下面就介绍这样一个席位分配模型.设A、B两方人数分别是p1 和p2,分别占有n1 和n2 个席位,则两方每个席位所代表(de)人数分别是p1 /n12和p2/n2.很明显,仅当这两个数值相等时,席位(de)分配才是公平(de).但是,通常它们不会相等,这时席位分配得不公平.不公平(de)程度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它衡量(de)是“绝对不公平”.从下表所举(de)例子来看,A、B之间(de)“绝对不公平”与C、D之间是一样(de).但是从常识(de)角度看,A、B之间显然比C、D之间存在着更加严重(de)不公平.所以“绝对不公平”不是一个好(de)衡量标准.p n p/n p1/n1-p2/n2 A120101212-10=2B1001010C102010102102-100=2D100010100为了改进绝对标准,我们自然想到用相对标准.因为p/n越大,每个席位代表(de)人数越多,或者说,总人数一定时分配(de)席位越少.所以,如果p1/n13>p2/n2,则A方是吃亏(de),或者说,对A是不公平(de),由此,我们这样定义“相对不公平”:若p1/n1>p2/n2,则称为对A(de)相对不公平值,记做若p1/n1<p2/n2,则称为对B(de)相对不公平值,记做假设A、B两方已分别占有n1和n2个席位,我们利用相对不公平(de)城念来讨论,当总席位再增加1席时,应该给且A方还是B方不失一般性,可设p1/n1>p2/n2,即此时对A方不公平, ,有定义.当再分配1个席位时,关于p/n(de)不等式有以下三种可能:1)p1/(n1十1)>p2/n2,这说明即使A方增加1席,仍然对A不公平,所以这1席当然应给A方;2)p1/(n1十1)<p2/n2,说明当A方增加1席位,将对B不公平,此时应参照式,计算对B(de)相对不公平值3)说明当B方增加1席时,将对A方不公平,此时计算得对A (de)相对不公平值是(注意:在p1/n1p2/n2(de)假设下,不可能出现p1/n1<p2/(n2+1)(de)情况因为公平(de)席位分配方法应该使得相对不公平(de)数值尽量地小,所以如果则这1席应给A方;反之应给B方.根据(3)、(4)两式,(5)式等价于并且不难证明1从上述第1)种情况(de)p1/(n1十1)>p2/p2也可推出. 于是我们(de)结论是:当(6)式成立时,增加(de)1席应分配A方;反之,应分配给B方.若记,则增加(de)1席位应分配给Q值较大(de)一方.将上述方法可以推广到有m方分配席位(de)情况.下面用这个方法,重新讨论本节开始时提出(de),三个系分配21个席位(de)问题.首先每系分配1席,然后计算:甲系n1=1,乙系, n2=1,丙系,n3=1,因为最大,所以第4席应分配给甲系,继续计算:甲系n1=2,将与上面(de)相比,最大,第5席应分给乙系,继续计算.如此继续,直到第21席分配给某个系为止(详见列表).n甲系乙系丙系1(4)(5)578(9)2(6)(8)(15)3(7)(12)(21)4(10)(14)5(11)(18)6(13)7(16)8(17)9(19)10(20)11可以看出,用Q值法,丙系保住了它险些丧失(de)1席.你觉得这个方法公平吗习题:学校共1000名学生,235入住在A宿合,333人住在B宿合,432人住在C宿合.学生们要组织一个10人(de)委员会,试用下列办法分配各宿舍(de)委员数.1)惯例(de)方法,印按比例分配完整数名额后,剩下名额给余数最大者. 2)Q值方法.如果委员会从10人增至15人,分配名额将发生什么变化 ,例3 状态转移问题——常染色体遗传模型随着人类(de)进化,人们为了揭示生命(de)奥秘,越来越注重遗传学(de)研究,特别是遗传特征(de)逐代传播,引起人们(de)注意.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会将本身(de)特征遗传给下一代,这主要是因为后代继承了双亲(de)基因,形成自己(de)基因对,基因对将确定后代所表现(de)特征.下面,我们来研究两种类型(de)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和x—链遗传.根据亲体基因遗传给后代(de)方式,建立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逐代研究一个总体基因型(de)分布.在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从每个亲体(de)基因对中各继承一个基因,形成自己(de)基因对,基因对也称基因型.如果我们所考虑(de)遗传特征是有两个基因A和控制(de),那么就有三种基因对,记为AA,A,.例如,金草鱼由两个遗传基因决定花(de)颜色,基因型是AA(de)金鱼草开红花,型(de)开粉红色花,而型(de)开白花.又如人类(de)眼睛(de)颜色也是提高通过常染色体遗传控制(de).基因型是(de)人,眼睛是棕色,基因型是(de)人,眼睛是兰色.这里因为都表示了同一外部特征,我们认为基因A 支配基因,也可以认为基因对于A 来说是隐性(de)农场(de)植物园中某种植物(de)基因型为AA,A 和.农场计划采用AA 型(de)植物与每种基因型植物相结合(de)方案培育植物后代.那么经过若干年后,这种植物(de)任一代(de)三种基因型分布如何 第一步:假设:令 ,2,1,0=n .(1) 设n n b a ,和n c 分别表示第n 代植物中,基因型为AA,Aa 和aa(de)植物占植物总数(de)百分率.令)(n x 为第n 代植物(de)基因型分布:⎥⎥⎥⎦⎤⎢⎢⎢⎣⎡=n n n n c b a x )(当n=0时⎥⎥⎥⎦⎤⎢⎢⎢⎣⎡=000)0(c b a x表示植物基因型(de)初始分布(即培育开始时(de)分布),显然有1000=++c b a(2) 第n 代(de)分布与第n-1代(de)分布之间(de)关系是通过上表确定(de).第二步:建模根据假设(2),先考虑第n 代中(de)AA 型.由于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全部是AA 型;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是AA 型(de)可能性为1/2,第n-1代(de)aa 型与AA 型结合,后代不可能是AA 型.因此,当 ,2,1,0=n 时11102/1---•++•=n n n n c b a a即2/11--+=n n n b a a 类似可推出2/11--+=n n n b c a 0=n c将式相加,得111---++=++n n n n n n c b a c b a根据假设(1),有1000=++=++c b a c b a n n n对于式、式和式,我们采用矩阵形式简记为,2,1,)1()(==-n Mx x n n其中⎥⎥⎥⎦⎤⎢⎢⎢⎣⎡=00012/1002/11M ⎥⎥⎥⎦⎤⎢⎢⎢⎣⎡=n n n n c b a x )(式递推,得)0()2(2)1()(x M x M Mx x n n n n ====--式给出第代基因型(de)分布与初始分布(de)关系.为了计算出n M ,我们将M 对角化,即求出可逆矩阵P 和对角阵D,使1-=PDP M因而有,2,1,1==-n P PD M n n其中⎥⎥⎥⎦⎤⎢⎢⎢⎣⎡=⎥⎥⎥⎦⎤⎢⎢⎢⎣⎡=n n nnn D 321321000000000λλλλλλ这里321,,λλλ是矩阵M(de)三个特征值.对于式中(de)M,易求得它(de)特征值和特征向量:0,2/1,1321===λλλ因此⎥⎥⎥⎦⎤⎢⎢⎢⎣⎡=00002/10001D ,⎥⎥⎥⎦⎤⎢⎢⎢⎣⎡=0011 ⎥⎥⎥⎦⎤⎢⎢⎢⎣⎡-=0112 ⎥⎥⎥⎦⎤⎢⎢⎢⎣⎡-=1213 所以[]⎥⎥⎥⎦⎤⎢⎢⎢⎣⎡--==100210111321P通过计算1-=P P ,因此有)0(1)0()(x P PD x M x n n n -==⎥⎥⎥⎦⎤⎢⎢⎢⎣⎡⎥⎥⎥⎦⎤⎢⎢⎢⎣⎡--⎥⎥⎥⎦⎤⎢⎢⎢⎣⎡⎥⎥⎥⎦⎤⎢⎢⎢⎣⎡--=0001002101110000)21(0010100210111c b a n 即⎥⎥⎥⎦⎤⎢⎢⎢⎣⎡⎥⎥⎥⎦⎤⎢⎢⎢⎣⎡--=⎥⎥⎥⎦⎤⎢⎢⎢⎣⎡=--00011)(000)2/1()2/1(0)2/1(1)2/1(11c b a c b a x n n n n n n n n ⎥⎥⎥⎦⎤⎢⎢⎢⎣⎡+--++=--0)2/1()2/1()2/1()2/1(010010000c b c b c b a n n n n所以有⎪⎩⎪⎨⎧=+=--=--0)2/1()2/1()2/1()2/1(1010010n n n n n n n c c b b c b a当∞→n 时0)2/1(→n,所以从式得到0,1→→n n b a 和n c =0即在极限(de)情况下,培育(de)植物都是AA 型. 第三步:模型讨论若在上述问题中,不选用基因AA 型(de)植物与每一植物结合,而是将具有相同基因型植物相结合,那么后代具有三代基因型(de)概率如下表:并且)0()(x M xn n =,其中⎥⎥⎥⎦⎤⎢⎢⎢⎣⎡=14/1002/1004/11M M(de)特征值为2/1,1,1321===λλλ通过计算,可以解出与21,λλ相对应(de)两个线性无关(de)特征向量1 和2 ,及与3λ相对应(de)特征向量3 :⎥⎥⎥⎦⎤⎢⎢⎢⎣⎡-=1011 ⎥⎥⎥⎦⎤⎢⎢⎢⎣⎡=1002 ⎥⎥⎥⎦⎤⎢⎢⎢⎣⎡-=1213 因此[]⎥⎥⎥⎦⎤⎢⎢⎢⎣⎡--==111200101321P⎥⎥⎥⎦⎤⎢⎢⎢⎣⎡-=-02/1011102/111P)0(1)0()(x P PD x M x n n n -==⎥⎥⎥⎦⎤⎢⎢⎢⎣⎡⎥⎥⎥⎦⎤⎢⎢⎢⎣⎡-⎥⎥⎥⎦⎤⎢⎢⎢⎣⎡⎥⎥⎥⎦⎤⎢⎢⎢⎣⎡--=00002/1011102/11)2/1(0001001111200101c b a n n所以有⎪⎩⎪⎨⎧-+==++=++010000100)2/1()2/1()2/1()2/1()2/1(bb c c b b b b a a n nn n n n当∞→n 时0)2/1(→n,所以从式得到0,)2/1(00→+→n n b b a a 和00)2/1(b c c n +→因此,如果用基因型相同(de)植物培育后代,在极限情况下,后代仅具有基因AA 和aa. 例4 合作对策模型在经济或社会活动中,几个社会实体(个人、公司、党派、国家)相互合作或结成联盟,常能获得比他们单独行动更多(de)经济或社会效益.这样合理地分配这些效益是合作对策要研究(de)问题.请看下面(de)例子.问题一:经商问题甲、乙、丙三人经商,若单干,每人仅能获利1元;甲乙合作可获利7元;甲丙合作可获利5元;乙丙合作可获利4元;三人合作可获利10元,问三人合作时如何分配10元(de)收入.甲(de)收入应按照甲对各种形式(de)合作(de)贡献来确定.对于某一合作(de)贡献定义为:有甲参加时这个合作(de)收入与无甲参加时这个合作(de)收入之差.例如甲对甲乙二人合作(de)贡献是7—1=6 (因为甲乙合作获利7元,而乙单干仅获利1元).甲可以参加(de),合作有四个:甲自己(单干视为合作(de)特例)、甲乙、甲丙、甲乙丙.甲对这些合作(de)贡献分别是甲:1一0=1元;甲乙:7—1=6元;甲内:5—1=4元;甲乙丙:10—4=6元,甲应分得(de)收入是这四个贡献(de)加权平均值,加权因子将由下面(de)一般模型给出.这个问题叫做3人合作对策,是对策论(de)一部分,这里介绍它(de)一种解法.一般(de)n人合作对策模型可以叙述如下:记n人集合为I=,如果对于I中 (de)任一子集,都对应一个实值函数v(s),满足则称为定义在I上(de)特征函数.所谓合作对策是指定义了特征函数(de)I中n个人(de)合作结果,用向量值函数来表示.在实际问题中.常可把I中各种组合(de)合作获得(de)利益定义为特征函数,上式表示合作规模扩大时,获利不会减少.不难看出,如将三人经商问题中合作(de)获利定义为特征函数v,v是满足(1)、(2)(de).为了确定,Shapley在1953年首先制定了一组应该满足(de)公理,然后证明了满足这组公理(de)(de)唯一解是其中是I中包含{i}(de)所有子集,是集合s中(de)人数,是加权因子,由确定.(3)式中可看作成员{i}对合作s(de)贡献;表示对所有包含{i}(de)集合求和.称为由v定义(de)合作(de)Shapley值.我们用(3)、(4)计算三人经商问题中各个人应得到(de)收入.甲、乙、丙分别记作{1},{2},{3},包含{1}(de)集合有{1}、{1,2}、{1,3}、{1,2,3},计算结果列入下表.S{1}{1,2}{1,3}{1,2,3}V(s)17510V(s-{1})0114V(s)- V(s-{1})1 6 4 612 23 W()1/31/61/61/3W()[V(s)-V(s-{1})]1/31 2/3 2.同样可以算出乙、丙应得收入为=3.5元,=元.问题二:三城镇(de)污水处理方案沿河有三城镇1、2和3,地理位置如图4;6所示.污水需处理后才能排入河中.三城镇或者单独建立污水处理厂,或者联合建厂,用管道将污水集中处理(污水应于河流(de)上游城镇向下游城镇输送).以Q 表示污水量(吨/秒),工表示管道长度(公里).按照经验公式,建立处理厂(de)费用为712.0173Q P =,铺设管道(de)费用为LQ P 51.0266.0=.今已知三城镇(de)污水量分别为5,3,5321===Q Q Q .L(de)数值38,202312==L L .试从节约总投资(de)角度为三城镇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包括是单独还是联合建厂;如果联合,如何分担投资额等.三城镇或单干或不同形式(de)联合,共有五种方案.下面一一计算所需(de)投资.方案一 三城镇都单干.投资分别为总投资:方案二城1、2合作.这时城1、2将从节约投资(de)角度对联合还是分别建厂作出决策,所以城1、2(de)投资为:=3500C(3)=2300总投资:方案三城2、3合作.C(1)=2300总投资:方案四城1、3合作.C(2)=1600总投资:方案五三城镇合作=5560总投资:比较五个方案可知,应该选择三城合作,联合建厂(de)方案. 下面(de)问题是如何分担总额为5560(de)费用.城3(de)负责人提出,联合建厂(de)费用按三城(de)污水量之比5:3:5分担,铺设管道费应由城1、2担负.城2(de)负责人同意,并提出从城2到城3(de)管道费由城1、2按污水量之比5:3分担;从城1到城2(de)管道费理应由城1自己担负.城1(de)负责人觉得他们(de)提议似乎是合理(de),但因事关重大,他没有马上表示同意;而是先算了一笔账.联合建厂(de)费用是4530)535(73712.0=++,城2到城3(de)管道费是730,城1到城2(de)管道费是300,按上述办法分配时,城3负担(de)费用为1740,城2(de)费用为1320,域1(de)费用为2500.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城3和城2(de)费用都比单独建厂时少,而城1(de)费用却比单独建厂时(de)C(1)还要多.城1(de)负责人当然不能同意这个方法,但是一时他又找不出公平合理(de)解决办法.为了促成联合(de)实现,你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满意(de)分担费用(de)方案吗首先,应当指出,城3和城2负责人提出(de)办法是不合理(de):从前面(de)计算我们知道,三城联合,才能使总投资节约了640(de)效益应该分配给三城,使三城分配(de)费用都比他们单干时要少,这是为促成联合所必须制定(de)一条原则.至于如何分配,则是下面要进一步研究(de)问题. 把分担费用转化为分配效益,就不会出现城1联合建厂分担(de)费用反比单独建厂费用高(de)情况.将三城镇记为I={1,2,3},联合建厂比单独建厂节约(de)投资定义为特征函数.于是有v(φ)=0,v({1})=v({2})=v({3})=0,v({1,2})=c(1)+c(2)-c(1,2)=2300+1600-3500=400,v({2,3})=c(2)+c(3)-c(2,3)=1600+2300-3650=250,v({1,3})=0,v(I)=c(1)+c(2)+c(3)-c(1,2,3)=640.S {1} {1,2} {1,3} {1,2,3} V(s) 0 400 0 640 V(s-{1}) 0 0 0 250 V(s)- V(s-{1})0 400 0 39012 23 W()1/31/61/61/3W()[V(s)-V(s-{1})] 0 67 0 130即197)(1=v ϕ同理得321)(2=v ϕ,122)(3=v ϕ那么, 城1分担(de)费用为2300-197=2103, 城2分担(de)费用为1600-321=1279, 城3分担(de)费用为2300-122=2178,合计5560. 习题:某甲(农民)有一块土地.如果从事农业生产可年收入100元;如果将土地租给某企业家用于工业生产,可年收入200元;如果租给某旅店老板开发旅游业,可年收入300元;当旅店老板请企业家参与经营时,年收入可达400元.为实现最高收入,试问如何分配各人(de)所得才能达成协议例5动态规划模型有不少动态过程可抽象成状态转移问题,特别是多阶段决策过程(de)最优化如最短路径问题,最优分配,设备更新问题,排序、生产计划和存储等问题.动态规划是一种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种比较简单问题(de)最优化方法,它(de)基本特征是包含多个阶段(de)决策.1951年,美国数学家贝尔曼(R.Bellman)等人,提出了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de)“最优化原理”,并研究了许多实际问题,从而创建了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方法(de)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作为一个小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决定整个过程(de)决策,阶段往往可以用时间划分这就具有“动态”(de)含义,然而,一些与时间无关(de)静态规划中(de)最优化问题,也可人为地把问题分成若干阶段,作为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来处理,计算过程单一化,便于应用计算机.求解过程分为两大步骤,①先按整体最优化思想递序地求出各个可能状态(de)最优化决策;②再顺序地求出整个题(de)最优策略和最优路线.下面,结合一个求最短路径(de)例子,来说明动态规划(de)一些基本概念.最短路径问题如图所示(de)交通网络,节点连接线路上(de)数字表示两地距离,计算从A 到E(de)最短路径及长度.1.阶段.把所要处理(de)问题,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de)阶段,通常用k 表示阶段变量.如例中,可将问题分为4个阶段,k=1,2,3,4. 2.状态和状态变量.每一个阶段(de)起点,称为该阶段(de)状态,描述过程状态(de)变量,称为状态变量,它可以用一个数、一组数或一个向量来描述,常用k x 来表示第k 阶段(de)某一状态.如果状态为非数量表示,则可以给各个阶段(de)可能状态编号,i x i k =)(()(i k x 表示第k 个阶段(de)第i 状态).第k 阶段状态(de)集合为},,,,,{)()()2()1(T k i k k k k x x x x X =如例6中,第3阶段集合可记为}3,2,1{},,{},,{321)3(3)2(3)1(33===C C C x x x X3.决策和决策变量.决策就是在某一阶段给定初始状态(de)情况下,从该状态演变到下一阶段某状态(de)选择.即确定系统过程发展(de)方案.用一个变量来描述决策,称这个变量为决策变量.设)(k k x u 表示第k 个阶段初始状态为k x (de)决策变量.)(k k x D 表示初始状态为k x (de)允许决 策集合,有)(k k x u ∈)(k k x D ={k u }如例6中},,{)(3211B B B A D =,若先取2B ,则21)(B A u =. 4.策略和子策略.由每段(de)决策)(k k x u 组成(de)整个过程(de)决策变量序列称为策略,记为n P ,1,即n P ,1=)}(,),(),({2211n n x u x u x u从阶段k 到阶段n 依次进行(de)阶段决策构成(de)决策序列称为k 子策略,记为n k P ,即)(1,x P n k =)}(,),(),({11n n k k k k x u x u x u ++显然,k=1时(de)k 子策略就是策略.如例6,选取路径E D C B A →→→→221就是一个子策略.从允许策略集中选出(de)具有最佳效果(de)策略称为最优策略. 5.状态转移方程.系统在阶段k 处于状态k x ,执行决策)(k k x u (de)结果是系统状态(de)转移,即由阶段K(de)状态k x 转移到阶段K 十1(de)状态1+k x 适用于动态规划方法求解(de)是一类具有无后效性(de)多阶段决策过程.无后效性又称马尔科夫性,指系统从某个阶段往后(de)发展,完全由本阶段所处(de)状态以及其往后(de)决策决定,与系统以前(de)状态及决策无关,对于具有无后效性(de)多阶段过程,系统由阶段k 向阶段k+1(de)状态转移方程为))(,(1k k k k k x u x T x =+意即1+k x 只与k x ,)(k k x u 有关,而与前面状态无关.))(,(k k k k x u x T 称为变换函数或算子.分确定型和随机型,由此形成确定型动态规划和随机型动态规划. 6.指标函数和最优指标函数.在多阶段决策中,可用一个数量指标来衡量每一个阶段决策(de)效果,这个数量指标就是指标函数,为该阶段状态变量及其以后各阶段(de)决策变量(de)函数,设为n k V ,即n k x x u x V V n k k k n k n k ,,2,1),,,,(1,, ==+指标(de)含义在不同(de)问题中各不相同,可以是距离、成本、产品产 量、资源消耗等.例6中,指标(de)含义就是距离,指标函数为A 到E(de)距离,为各阶段路程(de)和.最常见(de)指标函数取各阶段效果之和(de)形式,即∑==nk j j j j n k u x V V ),(,指标函数nk V ,(de)最优值,称为相应(de)最优指标函数,记为)(k k x fnk k k optV x f ,)(=式中opt 是最优化之意,根据问题要求取max 或min . 7.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贝尔曼指出“作为整个过程(de)最优策略具有这样(de)性质:即无论过去(de)状态和决策如何,对前面(de)决策所形成(de)状态而言,余下(de)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基于这个原理,可有如下定理:定理 若策略*,1n P 是最优策略,则对于任意(de)k(1<k<n),它(de)子策略*,n k P 对于以),(*1*11*---=k k k k u x T x 为起点(de)k 到n 子过程来说,必是最优策略. 实质上,动态规划(de)方法是从终点逐段向始点方向寻找最短路径(de)一种方法.8.动态规划(de)数学模型.利用最优化原理,可以得到动态规划(de)数学模型)}(),({)(11+++=k k k k k k k x f u x V opt x f ))(1,,1,(k k k x D u n n k ∈-=0)(11=++n n x f这是一个由后向前(de)递推方程.下面以例6(de)最短路径问题说明这种递序解法.指标函数为两点之间(de)距离,记为),(k k u x d ,例中共分4个阶段. (倒推) 第4阶段2)(),()(5114=+=E f E D d D f 3)(),()(5224=+=E f E D d D f 5)(),()(5334=+=E f E D d D f 0)(5=E f第3阶段6835)(),(624)(),(min )(2421141113=⎭⎬⎫⎩⎨⎧=+=+=+=+=D f D C d D f D C d C f},,{11*4,3E D C P =4431)(),(826)(),(min )(2422141223=⎭⎬⎫⎩⎨⎧=+=+=+=+=D f D C d D f D C d C f},,{22*4,3E D C P =6651)(),(1239)(),(min )(3433243333=⎭⎬⎫⎩⎨⎧=+=+=+=+=D f D C d D f D C d C f},,{33*4,3E D C P =第2阶段7734)(),(1367)(),(min )(232113111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1*4,2E D C B P =7734)(),(826)(),(min )(232213122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2*4,2E D C B P =91468)(),(945)(),(min )(3333232332=⎭⎬⎫⎩⎨⎧=+=+=+=+=C f C B d C f C B d B f},,,{223*4,2E D C B P =第1阶段10111192)(),(74)(),(1073)(),(min )(323221211=⎪⎭⎪⎬⎫⎪⎩⎪⎨⎧=+=+=+=+=+=+=B f B A d B f B A d B f B A d A f},,,,{221*4,1E D C B A P =故最短路径为E D C B A →→→→221,从A 到E(de)最短距离为10. 上述步骤可归纳为下述递推公式)}(),(m in{)(11+++=k k k k k k x f u x d x f 1,2,3,4(=k )0)(55=x f此递推关系叫做动态方程,即最短路径问题(de)动态规划模型,应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问题(de)关键是根据所给问题建立具体(de)动态规划模型,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时(de)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将所遇到(de)最优化解释为合适(de)多段决策过程问题.从例6看出,划分I 阶段、定义状态、确定指标函数,是动态规划模型化时(de)主要工作,其合适性决定应用动态规划(de)成败.建模时,除将实际问题根据时间和空间恰当地划分若干阶段外,还须明确下列几点: (1)正确选择状态变量,使它既能描述过程(de)状态,又。
经典的数学建模例子
一、摘要SARSSARS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
当一种传染病流行的时候,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不变,能有效地进行隔离、预防,会大大减少人员的得病率,当一种传染病开始流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趋势就像真菌的繁殖曲线,如果能通过计算预测但大概推算出其发病率高峰时期,及时的隔离预防。
那会给社会人力带来很大的方便,当年SARS的爆发给我们带来和大的不便和损失,因此本论文就以SARS为例,来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和帮助。
1二、正文1、模型的背景问题描述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俗称:非典型肺炎)是21世纪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传染病。
SARS的爆发和蔓延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的重要性。
要求:(1)建立传染病传播的指数模型,评价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2)建立一个适合的模型,说明为什么优于问题1中的模型;特别要说明怎样才能3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的模型,这样做的困难在哪里?对于卫生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做出评论,如:提前或延后5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疫情传播所造成的影响做出估计。
表中提供的数据供参考。
(3)说明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2、模型假设(一)答;从上列图表可知道在4月20到5月7日期已确诊的发病人总数呈指数增长趋势5月20到6月1日增长缓慢,6月1日到6月12日总数几乎不变。
其形式与生物学中真菌繁殖总数相似。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暂无明显问题的段落。
一、人体重变化假设某人每天的食量为焦耳,其中基本新陈代谢消耗了5038焦耳,体育运动消耗的热量为69焦耳/(千克•天)乘以他的体重(千克)。
假设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有效,1千克脂肪含热量焦耳。
我们需要研究此人体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问题分析人体重W(t)随时间t变化是由于消耗量和吸收量的差值所引起的。
假设人体重随时间的变化是连续变化过程,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在△t时间内体重W的变化值列出微分方程。
二、模型假设1.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100%有效;2.当补充能量多于消耗能量时,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贮存;3.假设体重的变化是一个连续函数;4.初始体重为W。
三、模型建立假设在△XXX时间内:体重的变化量为W(t+△t)-W(t);身体一天内的热量的剩余为(-5038-69*W(t));将其乘以△XXX即为一小段时间内剩下的热量;转换成微分方程为:d[W(t+△t)-W(t)]=(-5038-69*W(t))dt;四、模型求解d(5429-69W)/(5429-69W)=-69dt/;W(0)=W;解得:69t/)5429-69W=(5429-69W)e;即:69t/)W(t)=5429/69-(5429-69W)/5429e;当t趋于无穷时,w=81.二、投资策略模型一、问题重述一家公司要投资一个车队并尝试着决定保留汽车时间的最佳方案。
5年后,它将卖出所有剩余汽车并让一家外围公司提供运输。
在策划下一个5年计划时,这家公司评估在年i的开始买进汽车并在年j的开始卖出汽车,将有净成本aij(购入价减去折旧加上运营和维修成本)。
以千元计数aij的由下面的表给出:年2 | 年3 | 年4 | 年5 | 年6 |年1 | 46 | 5 | 9 | 7 | 6 |年2 | 12 | 11 | 8 | 8 | 20 |年3 | 16 | 13 | 11 | 10 |。
|请寻找什么时间买进和卖出汽车的最便宜的策略。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
1. 动物捕食模型:
假设有两种动物A和B,它们在一个共享的环境中捕食和被捕食。
设定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它们的相互作用,使用微分方程来描述A和B的数量如何随时间变化。
2. 水资源管理模型:
假设有一个山谷,它的水源受到当地人口的影响,以及当地的农业和工业活动。
设定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山谷水源的变化,并评估不同的管理策略,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城市交通模型:
假设有一个大城市,它的交通状况受到当地人口的影响,以及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
设定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城市交通系统的变化,并评估不同的管理策略,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数学建模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报童每天订购的报纸,每卖出一份赢利a 元,如果卖不出去并将报纸退回发行单位,将赔本b 元.每天买报人数不定,报童订报份数如超过实际需要,就要受到供过于求的损失;反之,要受到供不应求的损失.设P (m )是售出m 份报纸的概率,试确定合理的订报份数,使报童的期望损失最小.解:设报童每天订购Q 份报纸,则其收益函数为⎩⎨⎧>≤--=Q m am Qm b m Q am m y ,,)()( 利润的期望为∑∑∞+==+-+=1)()(])[()]([Q m Qm m aQP m P bQ m b a m y E比较各个m 的)]([m y E 值,使其最大者即为所求.若m 的取值过多,可将)]([m y E 当成m 的连续函数或借鉴连续函数求极值的方法令0d )]([d =mm y E .2.血友病也是一种遗传疾病,得这种病的人由于体内没有能力生产血凝块因子而不能使出血停止.很有意思的是,虽然男人及女人都会得这种病,但只有女人才有通过遗传传递这种缺损的能力.若已知某时刻的男人和女人的比例为1:1.2,试建立一个预测这种遗传疾病逐代扩散的数学模型. 解:假设有α%的人患有血友病,并假设下一代与上一代虽人数可能不等,但所生男女比例一样.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不妨设下一代男女与上一代相同,设初始第一代男女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占总人数的比例为 a 0,b 0,由题设,a 0:b 0=1:1.2.注意到只有女人遗传血友病,由此,第一代将有%210αb 个女人及%210αb 个男人有血友病,血友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2.22.1%0001αα=+=b a b c同理,第二代将有%21210αb ⋅个女人及%21210αb ⋅个男人有血友病,血友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2.22.121%210002αα⋅=+=b a b c依次类推,第n 代将有%)21(0αb n个女人及%)21(0αb n个男人有血友病,血友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22.1)21(%)21(10001αα⋅=+=--n n n b a b c令∞→n ,则0→n c .3.某石油公司必须就下一个打井位置作出决定.如果打出来的井什么也没有(既无油也无天然气),则投资费用(打井费用)全部赔掉.如果打出来的是气井,则可以说是部分成功,如果打出来的是油井,则是完全成功.由于结果的不确定性,更由于做某种测试(取样)只能得到不完全的信息,因而作出决定是困难的.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使公司的预期收益最大 解:设 B 1——预测是油井,B 2——预测是气井,B 3——预测是无油气井. 由于做取样只能得到不完全的信息,因此根据取样结果,计算出在B 1,B 2,B 3分别发生的条件下,B 1,B 2,B 3发生的概率.然后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出实际是油井、气井和废井情况下,而预测是B 1,B 2,B 3之一的概率值,若给出各种情况下的费用,计算出各个期望值即可.下面画出决策树(如图3).图34 假设有一笔1000万元的资金于依次三年年初分别用于工程A 和B 的投资.每年初如果投资工程A ,则年末以0.4的概率回收本利2000万元或以0.6的概率分文不收;如果投资工程B ,则年末以0.1的概率回收2000万元或以0.9的概率回收1000万元.假定每年只允许投资一次,每次只投1000万元;试确定第3年末期望资金总数为最大的投资策略.解: 建立决策树(如图4).0 2000 0 2000 10002000 4000 4000 3000图4在投资A 的决策树中,第一年投资A ,第二年投资B ,第三年投资B 的期望值最大. 在投资B 的决策树中(只在A 的决策树中②节点中的0.4,0.6分别换成0.1,0.9即可),可算得第一年投资B ,第二年投资B ,第三年投资B 的期望值是两个决策树中的最大者.5.某工程队承担一座桥梁的施工任务.由于施工地区夏季多雨,需停工三个月.在停工期间该工程队可将施工机械搬走或留在原处.如搬走,需搬运费1800元.如留原处,一种方案是花500元筑一护堤,防止河水上涨发生高水位的侵袭.若不筑护堤,发生高水位侵袭时将损失10000元.如下暴雨发生洪水时,则不管是否筑护堤,施工机械留在原处都将受到60000元的损失.据历史资料,该地区夏季高水位的发生率是25%,洪水的发生率是2%.试用决策树法分析该施工队要不要把施工机械搬走及要不要筑护堤?解:建立决策树模型如图5.图5 使用期望值法计算过程见图6.-1800 -500-60500-10000 -60000-1800 -500 -60500-10000-60000图6最优决策为:不必搬走机械,但要筑一个护堤,期望损失1335元.。
数学建模中的创新案例
利用相对运动的方法得到以上模型,再简化为线 性规划问题求解。
启示:转换角度看问题,也会带来创新点。
9
案例二:螺旋线交点问题(95mcm-A)
关键是计算速度与计算精度的平衡问题。牛 顿迭代法有很高的精度,但速度较慢;线性近似 法速度很快,可以满足实时要求,但精度稍差。 “Rabbit , Turtle and Hunter” 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速度。
1)单车分区法:按照覆盖率要求作区域划 分,每个区域固定一辆警车巡逻。此方法 主要特点是计算简单,但是其代价是需要 车辆数较多。例如静态时17辆车即能满足 覆盖率要求,如果分成17个区域,每个区 域1辆车,则在动态时要保持满足覆盖率要 求就非常困难了,所以不得不增加划分区 域。此种方法通常要求配置35辆车以上, 才能达到覆盖率要求。
25
论文一(电子科大)
一、问题的重述与分析
每个锁具的钥匙有5个槽,令hi为第i个槽的高度,用(h1, h2 , h3 , h4 , h5 ) 记一个锁具,则一批锁具应满足如下条件: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hi 1,2,3,4,5,6;
h1 , h2 , h3 , h4 , h5 中至少有三个数不相同;
3
误区之三:好创意来自于灵感,可遇不可求。 好创意来自于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与 对问题理解的透彻程度。
4
案例一:飞行管理问题(95-A)
在高空中一个边长为160公里的正方形区域 内,经常有若干架飞机作水平飞行。区域内每架 飞机的位置和速度均由计算机记录其数据。当一 架欲进入该区域的飞机到达区域边缘时,要立即 计算并判断其是否会与区域内的飞机碰撞。如果 会碰撞,则要计算如何调整各架(包括新进入的) 飞机飞行的方向角,以避免碰撞。现假定条件如 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强度衰减与图像重建的数学原理
I~射线强度 l~物质在射线方向的厚度
I0~入射强度 μ~物质对射线的衰减系数
• 射线强度的衰减 率与强度成正比.
dI I
dl
I I 0e l
• 射线沿直线L穿行, 穿过由
y I0
不同衰减系数的物质组成的 非均匀物体(人体器官).
l L (x, y)dl)
0 0 1 0 1 1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根据A和b, 由 Ax b 确定像素的衰减系数向量x
m和n很大且m> n, 方程有无穷多解 + 测量误差和噪声
Ax e b 在x和e满足的最优准则下估计x
6.3 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估计
1945年7月16日美国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 戈多沙漠试爆了全球第一颗原子弹, 震惊世界!
模型应用 x Ax d (I A)x d, x (I A)1d
问题2 如果6个部门的外部需求分别增加1个单位, 问它们的总产出应分别增加多少?
求解 总产出对外部需求线性
Δd~d增加1个单位
x的增量 x (I A)1d
若农业的外部需求增加1单位 d (1,0,0,0,0,0)T
• 根据各部门间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关系,确定各部 门的产出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
•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提出和研究.
• 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与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日益融合,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建立静态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讨论具体应用.
投入产出表
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和消耗、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
1 0 2 1/ 2 3 1/ 2
t l
g
与 t 2
l m
mg
l 对比 g
量纲齐 次原则
单摆运动
t m l g 1 2 3
为什么假设这种形式?
设p= f(x,y,z)
x,y,z的量纲单 位缩小a,b,c倍
对 x,y,z的两组量测值x1,y1,z1 和x2,y2,z2, p1 = f( x1,y1,z1), p2 = f( x2, y2,z2 )
动力学中 基本量纲 L, M, T
导出量纲
引力常数 k 的量纲 [k] =[f][l]2[m]-2=L3M-1T-2
对无量纲量,[]=1(=L0M0T0)
f k m1m2பைடு நூலகம்r2
量纲齐次原则 等式两端的量纲一致
量纲分析~利用量纲齐次原则寻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单摆运动 求摆动周期 t 的表达式
设物理量 t, m, l, g 之间有关系式
t m l g 1 2 3 (1)
1, 2, 3 为待定系数,为无量纲量
(1)的量纲表达式 [t] [m]1 [l]2 [g]3
1 0 2 3 0
2 3
1
T M L T 1 2 3 23
径r
t(ms) r(m) t(ms) r(m) t(ms) r(m) t(ms) r(m) t(ms)
0.10 11.1 0.80 34.2 1.50 44.4 3.53 61.1 15.0
0.24 19.9 0.94 36.3 1.65 46.0 3.80 62.9 25.0
0.38 25.4 1.08 38.9 1.79 46.9 4.07 64.3 34.0
直接消耗系数表
由投入产出表直接得到
一个部门的单位产出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
产出 投入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 批零餐饮 其他服务
中国2002年直接消耗系数表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 批零餐饮 其他服务
0.159 0.171 0.002 0.021 0.027 0.050
0.047 0.512 0.001 0.031 0.045 0.076
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投入产出的数学模型 设共有n个部门
xi~第i部门的总产出
di~对第i部门的外部需求
xij~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投入
n
xi xij di
xij~第j部门总产出对第i部门的直接消耗
j 1
aij~直接消耗系数——第j部门单位产出 对第i部门的直接消耗
aij xij / x j
问题1 如果某年对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 电、批零餐饮和其他服务的外部需求分别为1500, 4200, 3000, 500, 950, 3000亿元, 问这6个部门的总产 出分别应为多少?
求解 A由直接消耗系数表给出
d=(1500, 4200, 3000, 500, 950, 3000)T 6个部门的总产出 x=(3277, 17872, 3210, 1672, 2478, 5888)(亿元).
第六章 代数方程与差分方程模型
6.1 投入产出模型 6.2 CT技术的图像重建 6.3 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估计 6.4 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6.5 减肥计划——节食与运动 6.6 按年龄分组的种群增长
背景
6.1 投入产出模型
•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 每个部门将其他部门的产品或半成品经过加工(投入) 变为自己的产品(产出).
m
aij x j bi , i 1,2, , n
jJ (Li )
j 1
j sij
Li
Ax b
面积法
aij~射线Li的中心线在像素j内的面积sij与σ之比.
中心法 aij=1~射线Li经过像素j的中心点.
图像重建的代数模型 代数重建技术(ART)
中心法的简化形式 假定射线的宽度为零, 间距σ
运输 邮电
13 403 20 163 43 225 703 1570
批零 餐饮 127 557
23 67 130 219 1218 2341
其他 服务
13 1223 124 146 273 542 3093 5414
外部 需求 1284 4083 2691 477 927 2725
总产出
2918 16814 2875 1570 2341 5414
数学 原理
Pf (L)
f (x, y)dl
L
拉东变换
f (Q) 1 dFQ (q)
0 q
拉东逆变换
FQ(q)~与Q相距q的直线L的线积分Pf(L)对所有q的平均值
实际上只能在有限条直线上得到投影(线积分). 图像重建在数学方法上的进展,为CT技术在各个 领域成功的和不断拓广的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Δx为 (I A)1的第1列
6个部门的总产出分别增加1.2266,0.5624, 0.0075,0.0549,0.0709,0.1325单位.
其余外部需求增加1单位 Δx为 (I A)1的其余各列
背景
6.2 CT技术的图像重建
• CT(计算机断层成像 )技术是20世纪50至70年代由 美国科学家科马克和英国科学家豪斯费尔德发明的.
0.52 28.8 1.22 41.0 1.93 48.7 4.34 65.6 53.0
0.66 31.9 1.36 42.8 3.26 59.0 4.61 67.3 62.0
r(m) 106.5 130.0 145.0 175.0 185.0
泰勒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辅以小型试验, 又利用测量数据对爆炸的能量进行估计.
p1 f (ax1,by1, cz1), p2 f (ax2,by2, cz2 )
p1 p1 p2 p2
f (x1, y1, z1) f (ax1,by1, cz1) f (x2, y2, z2 ) f (ax2,by2, cz2 )
p= f(x,y,z)的形式为 f (x, y, z) x y z
I
I0
exp(
(x,
L
y)dl)
μ(x, y) L
0
x
(x, y)dl ln I0
L
I
X射线强度衰减与图像重建的数学原理
(x, y)dl ln I0
L
I
右端数值可从CT 的测量数据得到
图像 多条直线L的线积分 L (x, y)dl 被积函数μ(x, y)
重建 反映人体器官大小、形状、密度的图像
• 1971年第一代供临床应用的CT设备问世.
• 螺旋式CT机等新型设备被医疗机构普遍采用.
• CT技术在工业无损探测、资源勘探、生态监测 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CT,它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有什么区别?
概念图示 一个半透明物体嵌入5个不同透明度的球
单方向观察无法确定 让物体旋转从多角度观察能
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产值单位:亿元)
产出 投入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邮电 批零餐饮 其他服务 初始投入 总投入
农业
464 499
5 62 79 146 1663 2918
工业
788 8605
9 527 749 1285 4851 16814
建筑 业 229
1444 3
128 140 272 659 2875
L
I
jl j ln(I0 / I )i , i 1,2, ,n
jJ (Li )
图像重建的代数模型
常用算法 ln(I0 / I )i bi , j x j σ
σ
设像素的边长和射线的宽度均为σ
中心线法
aij~射线Li的中心线在像素j内的
lij
长度lij与σ之比.
jl j ln(I0 / I )i
aij=1 ~Li经过像素j内任一点 0 0 1 0 0 0 0 0 0
σ
1
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