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

合集下载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论文成绩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姓名乔丽红学号311061专业汉语言文学批次/层次指导教师学习中心目录一、论文摘要 (3)二、正文 (4)1、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 (4)(1)苏轼生平简介 (4)(2)苏轼诗词简介 (5)2、“人生如梦”对苏轼的影响 (6)(1)仕途之坎坷 (6)(2)人生之无常 (7)3、苏轼作品中显现的人生观 (9)(1)苏轼的词作 (9)(2)苏轼的诗作 (9)(3)苏轼的散文 (10)(4)苏轼儒道释融合的人生观在其作品中的显现 (10)4、多种因素形成苏轼超然自适与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11)5、小结 (12)三、参考文献 (13)四、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日志 (14)五、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15)论文摘要【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人生观,具有以儒家为根本,道家为辅助,佛禅为补充的文化特点和自身相矛盾的特征。

“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①使得苏子“久戏风波”②。

在北宋的政治迷乱中,苏轼成了党派之争最大牺牲品之一,他由此仕途坎坷,命运漂泊,多年离索,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与不幸,曾一度使他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而他又是乐观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深感自己不过天地间“一蚁寄大磨”,由此,他谅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卑微: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

入狱、贬谪、丧妻,这一连串的劫难经历,使苏轼对政治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在思想上缓入佛、老哲学作为对儒家信仰的补充。

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

也正由于这样糟糕的人生际遇使他更深地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生,不过求个“自乐”。

因此,他能一身浩然气,心灵超乎凡俗,在政治高压和生活困苦面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③,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

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一、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多样化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二、苏轼的人生态度1. 酷爱自由奔放在苏轼的写作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由和奔放的追求。

他不拘一格,善于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批评与反思。

2. 忧国忧民之心苏轼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他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通过文字表达对社会不公和国家弊端的忧虑。

他关注时事政治,努力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

3. 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尽管苏轼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他的诗歌中,经常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力量,鼓舞人心。

三、苏轼诗歌创作风格1. 借古讽今苏轼善于借用古代诗词的表达方式,将儒家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他通过对历史悲剧和英雄人物的描写,暗示出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共通性。

2. 深入民间与许多其他文人不同,苏轼喜欢深入民间,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他用朴实而真实的语言表达农民、渔夫等底层人民的苦难和辛酸,并通过此展现了自己深厚的人文关怀。

3. 自然与感情苏轼以天地万物为题材,在诗歌中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美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抱有感激之情。

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家园乡土情怀以及更广阔世界之向往。

四、结语苏轼是宋代文坛璀璨星辰之一,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风格深受后世影响。

他倡导自由奔放、忧国忧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诗歌表达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释放,成为宋代文化瑰宝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上是关于宋代诗人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歌创作风格的内容编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苏轼作为中国文坛的巨匠,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苏轼的文化遗产中,我深受他的人生哲学启发。

以下是我对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的总结。

一、理性思考,勇于创新。

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他不断地推陈出新,挑战传统。

在其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融合多种文学形式和流派,尝试新题材、新格律的创作。

他不断地以创新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

于我们而言,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多方面探寻,追求更加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法。

二、不畏挫折,坚韧不拔。

苏轼时常面对生活和创作中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寻找机遇,摆脱困境并不断前行。

通过他的诗文,我们能够看到他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够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但他总能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保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力来描述生活,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感悟出生活中的美好和哲理。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珍惜眼前,学会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四、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苏轼很早便十分知道自己天性喜好文学创作,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才华,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不断超越自我,开拓新的诗文表现方式。

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探索中,也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发掘潜能,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五、心怀敬畏,追求真理。

苏轼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悟性,他从生活中感悟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他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他总是具备一颗虔诚的心去开掘真理、追求智慧。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也应该抱有敬畏之心,对真理保持敏锐的感觉、努力学习、平衡取舍,才能准确地看待并行动。

总而言之,苏轼的精神影响和人生哲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独步一时,被誉为“苏门六一”之一,对宋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文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观念。

本文将从苏轼的人生观论文出发,探讨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

苏轼在其诗文中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而宝贵,应当珍
惜每一个当下。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慨与领悟。

比如《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生而知之者尽欢,死而后觉者长乐。

”这句诗表达
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的美好。

此外,苏轼还强调了人生的坎坷与变幻,认为人生充满挫折与磨难,需要从容
面对。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现出对逆境的坦然与豁达。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波澜起
伏的认知,呼唤人们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岁月沉淀中追求卓越。

综上所述,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无不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他倡导珍惜当下,从容面对人生坎坷,坚守初心,追求卓越。

这些人生观念不仅贯穿于其诗文之中,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着人们热爱生命,顽强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精彩的人生,不负光阴,不失初心。

—感谢您阅读本论文,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诗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

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

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苏东坡,北宋文豪、艺术家。

其散文、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首诗词看尽苏轼一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创作赏析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

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

苏东坡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

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

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创作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东坡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东坡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

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坡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一、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

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其退隐的内在要求格外强烈。

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徘徊。

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二、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

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

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

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的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

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的人生思考

苏轼的人生思考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一生思考和经历,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苏轼的人生思考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上。

苏轼关于人生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他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上。

苏轼在他的《东坡志林》中曾经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继世无闻,洞其心者,天之罚乎!”这段话表明了苏轼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认为人生虽然有限,但是对知识和追求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他主张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知识和智慧,并且要在为善为恶的选择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正直,不追求名利和权势,而是要追求心灵的洞悉和内心的平静。

苏轼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也是他人生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苏轼在他的《论贞固》中提到:“贞固者,不可一日无以慰忧,不可一日无以斗志,不可一日无以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才能在社会中扮演一个有价值的角色。

苏轼在他的一生中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他一方面担任重要的政府职务,尽力改善民生;另一方面,他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为他们发声。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和追求。

苏轼对于艺术和文化的思考也是他人生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对文学和艺术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

他在他的诗词中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了美丽和和谐的画面。

他的书法作品也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苏轼认为艺术和文化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思考主要体现在他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上,他追求知识和智慧,注重内心的洞悉和平静;他也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为改善民生尽力;他对艺术和文化有着极高的热情和追求,认为艺术和文化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人生哲理的写照。他以自己 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典范。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教会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乐观面对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定风波》中汲取力量,以苏轼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勇敢 地面对生活的风雨,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苏轼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他的 同伴们因为没带雨具而显得狼狈不堪,然而苏轼却镇定自若。雨过天晴后,他写 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词。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雨中漫步的悠闲姿态,表现了他洒脱、自在的人生观念。 他无视那穿林打叶的雨声,选择了吟咏长啸,表现了他在自然界的挑战面前的从 容和淡定。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 度
基本内容
在宋代文学的浩瀚星海中,苏轼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才情、智慧和人 格魅力,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人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坚韧 不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就是这种 独特人生态度的最好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所作的一首 词。那一年,他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不这么 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苏轼 人生态度的最好写照。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我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 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的教学过程让我深感心灵层面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 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词,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从心灵层面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作品特点分析一、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1.1 奋发向上苏轼在中年期间曾经历了几次官员地位变动和贬官之窘境,但他从未放弃对人生的追求。

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他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不断努力奋发向上。

1.2 热爱自由苏轼崇尚自由,在平凡民众中寻找灵感并倾听百姓疾苦。

他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触动与思考,并直言不讳地批评朝廷的腐败与权贵阶层的虚伪。

1.3 忠诚于理想尽管苏轼多次遭受流放和监禁,但他始终保持对理想信仰和忠诚。

他视文化传统为珍宝,倡导文风复古,致力于推动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二、苏轼作品的特点分析苏轼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以下是对苏轼作品特点的概括与分析。

2.1 情感充沛苏轼的作品深情款款,情感充沛。

他在写诗时借助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使其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并能触动读者的内心。

2.2 文笔纯美苏轼的文笔纯美雅致,行云流水。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对仗、比喻、夸张等技巧,使得他的文字充满音韵之美和意境之深远。

2.3 对现实关注苏轼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通过他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批评。

他以尖锐而敏感的眼光剖析社会弊病和人类困境,呼吁社会改革和正义。

2.4 歌颂自然在苏轼的作品中,自然常常被赞颂为人类的良师益友。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2.5 个人情志苏轼作品中充满了个人情志之写。

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爱情、友谊等方面的真切感受,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他独特的内心世界与个人思想。

结语苏轼一生秉持着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忠诚于理想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他对待个人命运的坚韧和乐观,也体现在他对社会问题和文学艺术的关注和担当。

其作品以其情感充沛、文笔纯美以及对现实与自然深入观察而脍炙人口,至今仍广受欣赏与传颂。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解读其特有的人生哲学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解读其特有的人生哲学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解读其特有的人生哲学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挥洒自如。

诗中比喻生动新奇,用典稳妥浑成、对仗工整而不失活泼。

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将柔情词变成*情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情怀抱,甚至寄寓理*的思考,从而提高了词的品格境界和地位。

他的作品是[以诗为词"的,与同时期[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不同的,而是由景至情,再由情促理,理是词作情绪流程的自然终结。

人类有生命,有意识,有思想,有智慧,那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呢?苏轼的诗词并在回答这个问题。

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苏轼观察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作者采用写景纯用白描,清新淡雅,抒情别出心裁,富有哲理,体制虽小,却意味悠长。

诗人从优美的山川景*着笔,即景抒情,富有哲理,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进取。

不但情景交融、情理结合、浑然一体。

词的下片苏轼由[溪水西流"生发感慨和议论。

古人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水东流不返,就像时间一去不回。

人的青春年华也只有一次,可是苏轼笔下的[溪水"却无视自然的规律,径直向西流去。

作者赋予溪水以人的意志,且受到深深地激励。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一首乐观的呼唤着青春的人生之歌。

表现其洒脱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千载之下,读来犹令人感奋。

苏轼对自然物崇敬的心态随处可见。

他常常把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使读者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自然。

他的诗词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物的高贵,同时也意识到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平凡品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颠覆了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苏轼古诗鉴赏与人生哲理分析

苏轼古诗鉴赏与人生哲理分析

苏轼古诗鉴赏与人生哲理分析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被视为中国文化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苏轼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并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

本文将通过鉴赏苏轼的古诗,深入分析其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探讨其对读者和后世思考生活、人性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诗歌风格与特点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涵盖了山水田园、宴会咏怀、反对战争等不同主题。

他运用豪放而自由的笔调,充满情感和浪漫主义色彩。

在形式上,他多运用绝句、律诗和七绝等形式创作。

人生哲理分析对自然与人生的观察苏轼在他的古诗中展现了对自然万物和人生命运的敏锐观察。

他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通过描绘四时变化、风云变幻等景象,他意识到万物皆有生命和流转的规律,并借此反思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对情感与人性的洞察苏轼深刻理解人类情感丰富多样,并将其融入他的诗歌中。

在一些咏史抒怀作品中,他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和悲壮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潮流和个人命运的痛惜和思考。

同时,他也通过婉约细腻的方式展现了个体之间的纠葛、友谊、爱情等复杂情感。

道德观念与社会关系苏轼对道德价值观持有高度关注,在他的古诗中经常表达对贪官污吏、亲疏不公等社会问题的批评。

他提倡真诚笃实、廉洁自持和正义平等等价值观念,呼吁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之重要性。

影响与启示苏轼的古诗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留下宝贵资源。

他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哲理在当代依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阅读和鉴赏苏轼的古诗,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他让我们明白生活之美、人性之善以及对社会问题持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

苏轼所传达的人生哲理激励着读者思考存在意义、珍惜时光和追求内心平静。

结语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创造的古诗作品以其卓越艺术成就和深邃哲理而闻名于世。

通过鉴赏其古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对自然、人性与社会等方面做出的观察与思考,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苏轼人生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分析

苏轼人生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分析

苏轼人生态度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分析
苏轼是中国唐宋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官吏,他彰显出一种超越时代及象征
朝代和民族特点的超凡思想和世界观。

他的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无论他 id对生活未来的判断,还是他对诗歌散文的细腻描述,都体现出他的乐观主义
态度和乐观活力。

首先,苏轼是一位坚定的乐观主义者,他在《听蜀曲歌行》一文中曾说:“人
生在乎有志,死亦无悔焉。

”这句诗反映出苏轼最持久的人生态度——乐观主义,这也是他追求一份理想、自信、勇敢和豪迈的精神的体现。

同时,他还在文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若君自古稀,不肯做尔王”,暗示着他注重担当并勇于迎接挑战,同时仰望美好的未来,给世人以勇气、希望。

另外,对于苏轼而言,珍惜条趣与轮回一样重要。

他在《逢游客》一文中抒发
了对自然优越景物的遐想:“茫茫荒台芜箕斗,凉风冷月碧江头。

东西南北苍生稀,枫树叶满归未休”,意此意此写出诗人物怪异的心理和自然的繁华独秀,追寻生命一瞬间璀璨芬芳,弘扬珍惜生活宝贵瞬间的理念。

最后,苏轼凝练的文字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充满理性和信心,以及对人生的乐观
态度:《出塞》中的“晓战天台馀烟尘,回首故乡无人问。

折戟归来无功名”,意识流鲜明地抒发出苏轼对生命充满热忱和果断的乐观宿命论。

不入流的心态可以给他勇气,让苏轼凡事无望,但苏轼仍然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勇于挑战的各个方面,以乐观的眼光远眺未来。

总而言之,苏轼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活力弥漫,洞若观火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

他勇于迎接挑战,无论是朝代与民族的发展,还是个人追求和把握辉煌时刻,都在他象征着天真与美好的作品中得到高度把握。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国家喻户晓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儒立身,博采佛道之长,性情乐观豁达。

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的事物。

给我们留下来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其精神力量感召后人,其一生在生活上坎坷不平,政治上潮起潮落,但词人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其作品《定风波》写在其政治转折的节点上,在词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旷达与洒脱。

正如词中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来体悟他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屡遭贬谪达观泰然处之超然洒脱宠辱淡定儒释道一、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的作品背景苏轼进入官场时北宋神宗时社会危机四伏,改革呼声高涨,作者虽力主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变法方式,因而遭到改革派的排挤打压,外调至杭州,湖州等地做知州。

元丰二年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招供,几经濒临被砍头境地,幸而北宋太祖有不杀士大夫国策,才躲过一劫,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实是闲职。

作品《定风波》就写在此间,也就是元丰五年春天,当时苏轼和几个友人去沙湖看田,途中遇雨,无雨具,又无处避雨,满身狼狈,诞下千古名作。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后让苏轼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因苏轼主张变法不可尽废,反对司马光的保守而又遭旧党打击,被贬惠州,琼州,直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次年死于常州。

纵观苏轼一生“正道直行”的政治品格表现为既不取悦于推行新法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这是苏轼政途失意最根本的原因。

二、作品《定风波》可体现其人生态度词的小序交代写作缘由,“皆狼狈,于独不觉,”作者却表现超然,给自己洒脱达观的人生定了基调。

开头一句写的极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打”的风雨之势让人心中慌乱紧张,让人狼狈,但词人说“莫听”给全否定了,体现了作者拥有儒家思想的定力和操守。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从苏轼的寒食帖看出的人生哲理
《寒食帖》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二首五言诗。

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以下一些人生哲理:
1. 苦难与坚韧: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和穷苦之状,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 自我调适:诗中提到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困苦,但他能够调适自己的心态,欣赏自然之美,找到内心的宁静。

这表明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内心的
平衡。

3. 珍惜当下: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光,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4. 乐观豁达:尽管苏轼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困苦,但他的笔触依然流露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情绪。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挑战。

总的来说,《寒食帖》展示了苏轼在困境中坚韧不拔、自我调适、珍惜当下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些哲理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

摘 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

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

面对人生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人生一幕幕的忧患,苏轼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理念一一化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轼诗;坎坷;旷达;豪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是继李韩白后的又一全能词人。

他虽一生坎坷但仍保持着达观旷放的开始了自己仕途漂浮不定的一生。

但是,政治失意、并没有消极颓废、失魂落魄。

他以手中之笔,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一、“致君尧舜”的人生态度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家风历来诗书传承。

其父苏洵也是对他们亲授以书,并常以古人名节励志。

苏轼少有大志,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

1.壮怀激烈 尊君报国苏轼壮怀激烈立志报国,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

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

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

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诗意人生观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苏轼热爱诗词创作,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意人生观。

人生态度苏轼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展现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他曾多次被贬谪流放,但从未失去对人生和艺术的热情。

他以宽容、豁达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另外,苏轼注重自我反省和修身养性,倡导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体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强调了个体改革、自我完善和道德修行。

诗意人生观苏轼提倡追求诗意人生,在他的诗作中表达了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热爱。

他喜欢借助诗词表达并感受人生中的美好瞬间,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融入诗歌之中。

此外,苏轼也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他认为只有在内心平静、舒适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

影响力苏轼以其卓越才华和独特见解,在文学、艺术以及思想领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还通过文学评论等方式传播着这种诗意人生观。

苏轼所提倡的积极向上、追求美好和人文精神等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化名流、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理解。

结论苏轼以其独特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推崇诗意人生观而为后世人所敬重。

通过他的诗作和思想传承,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追求美好的动力,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意人生带来的心灵愉悦和启示。

从苏轼诗词论其乐观豁达的人生

从苏轼诗词论其乐观豁达的人生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深受后人喜爱。

苏轼的诗词以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著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中,也贯穿于他的一生。

苏轼的乐观豁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在苏轼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他用“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谙世务终难明”等诗句表现了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同时也象征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即使面对挫折和困难,苏轼也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会被挫折打倒,而是选择接受和享受生活。

二、对人生的热爱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人生的热爱。

他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诗句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苏轼将生活比喻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将自己比喻为飞鸿踏雪泥,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欣赏。

三、对人与世界的包容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人与世界的包容。

他用“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诗句表现了对世界的包容和对人性的理解。

苏轼能够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这种包容和理解也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

苏轼的乐观豁达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作品中,也贯穿于他的一生。

他虽经历过困顿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开朗豁达的心态,积极向上地面对各种困难。

他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世界的包容理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对人与世界的包容,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的乐观豁达精神不仅在他的诗词中流露无疑,在他的一生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苏轼的乐观豁达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

苏轼的词作创作与人生观:《定风波》的独特艺术风格

苏轼的词作创作与人生观:《定风波》的独特艺术风格

苏轼的词作创作与人生观:《定风波》的独特艺术风格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观而闻名。

其中,他的《定风波》被认为是一首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苏轼在《定风波》中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风格,并分析其与他对人生观的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审视《定风波》这首词作中所采用的意象和描写手法来窥见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千里共婵娟”、“江山如画”等形象化描绘了大自然美景,同时也借此抒发了作者内心情感。

苏轼以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变化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在音乐性方面,《定风波》亦体现出了苏轼与众不同之处。

整篇词曲优美流畅,具有较强旋律感和节奏感。

每一个字都精选用于衬托主题,并配以恰到好处地平仄。

这种音乐性的表现,使得《定风波》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成为了一个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艺术作品。

另外,在主题思想上,《定风波》也展现出苏轼独特而深刻的人生观。

整篇词通过对自然界山水变化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政治动荡时期内心所受到的困扰与挣扎。

苏轼用“垂老千岁”的形容方式暗示自己面临着人生起伏变幻、无常不便之处,同时呈现出他对于历经沧桑后仍能保持坚韧乐观态度的人生哲学。

此外,《定风波》中还包含着苏轼对历史和社会问题敏锐洞察力的体现。

他以“万里”、“四方”等广阔空间来隐喻当时国家局势,并借山川壮美之景来比拟功名利禄之虚妄。

总结起来,《定风波》旨在通过自然景物揭示人事无常、世间虚妄,并寄望于个体追求内心安宁与舒适。

最后,苏轼在《定风波》中的独特艺术风格还表现在他对词作结构和节奏的处理上。

整首词分为三段,各自具有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这种层次分明、韵律协调的结构安排使得全篇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并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思考人生与历史问题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定风波》展现了苏轼独特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通过意象描写和音乐性呈现,它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美;通过主题思想和社会洞察力,它启迪我们对于人生哲学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在结构安排和节奏处理方面,它凸显了苏轼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才华与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学号:S121100874姓名:张叶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但他虽处逆境, 然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他在出仕与退隐间彰显个性, 理想与现实间困顿排徊, 宇宙与人生中淡定通达,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从他坎坷的人生境遇,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加透彻的进行作品研究。

关键词: 苏轼人生境遇作品研究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旷达词代表了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

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 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人格魅力,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奋厉有当世志。

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事功, 而是爱民和为直道而献身, 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

二是忠言谠论, 直而不随,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

三是超然物外, 旷达乐观, 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 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 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四是和诗歌共着生命。

他对自己平生功业的评价表现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他有诗能穷人的深切体验, 却认同诗穷而后工的观念, 自觉地在穷蹇的境遇中追求诗艺达到新的境界, 表现出极可宝贵的气骨与诗胆。

而这些作品特征都和他坎坷波折的人生境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章苏轼的逆境人生极其文学创作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 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

为了富国强兵,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 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

朝野之中, 一时分成两派: 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 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

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 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

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 苏轼是个折中主义者, 或者说他毫无主见; 实际上, 他一向立场鲜明,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诚然,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他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所持的观点也未必正确。

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 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 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

”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 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 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对当时赋税沉重, 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然而这一切却遭来了新进官僚的攻击和诬谄,苏轼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投进了监狱。

在这场牢狱之灾中, 苏轼九死一生, 历经磨难, 经过4个月的审讯和折磨后, 侥幸获释, 谪贬黄州。

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一腔忠君爱国之心, 却被见疑流放。

在黄州的这段时间, 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 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

但是,黄州时期作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潮, 同时却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 他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傲岸的心性, 从容面对,淡然处之。

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风波》那样: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 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

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时, 他不顾自身安危, 屡次上书, 反对骤变, 认为欲速则不达, 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弊端时,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

因此遭到新党排斥, 通判杭州。

他离京时, 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 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的劝告。

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 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 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 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 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 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 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元丰年间写给朋友的信中, 他坦率地说“吾挤新法之初, 辄守偏见, 至有异同之论。

虽此心耿耿,归于优国, 而所言差谬, 少有中理者。

今圣德日新, 众化大成, 回视向之所执, 益觉疏矣。

若变志易守, 以求进取, 固所不敢,若晓晓不已, 则优患愈深。

”《东坡续集》卷《与滕达道》> 反省了自己对新法的偏激态度, 但他并未利用自己认识缺点的机会去谋求上进。

旧党专权后, 苏轼批评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 不复较量利害, 参用所长。

”《东坡奏议集》卷《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因而又遭到旧党排挤。

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 苏轼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操。

苏辙《东坡墓志铭》说苏轼“临事必以正, 不能俯仰随俗。

”就连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敬仰他的品格。

与苏轼的蜀党相对立的朔党人物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 才意高广, 惟己之是信。

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 人欲杀之。

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王安石> 议论, 亦有不合处, 非随时上下也。

”见马永卿辑《元城语录》卷上>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 惟温是随。

所随不同,其为随也。

老弟与温相知至深, 始终无间, 然多不随耳。

”《苏轼文集》卷 > 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 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

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 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如食内有蝇, 吐之乃已。

”《曲淆旧闻》> 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

《东坡事类》记载“苏子瞻泛爱天下, 士无贤不肖, 欢如也。

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

子由晦默, 少许可, 尝诫子瞻择交, 子瞻日Α‘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

”在这一点上, 苏轼更近于道家的“真”的本质。

道家对儒家的“礼”、“仁义”的批评, 和苏轼批评程颐如出一辙。

苏轼并非不知道这种真率个性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他也曾努力地晦藏自己的个性。

尤其是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期间, 过着“深自闭塞, 扁舟革履, 放浪山水之间, 与渔樵杂处”的生活《答李端叔书》>。

苏轼欲学阮籍“口不藏否人物”“君不见阮嗣宗减否不挂口, 莫夸舌在齿牙牢, 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 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 梦魂不到蓬莱宫。

”《送刘海陵》>他的朋友滕达道常写信嘱咐他要“益务闭藏而已”。

苏轼对此深有领悟, 以为“终日无一语一事, 则其中有至乐”,还把这称之为“奇密”之法,“惟不肖与公共之,不可广也”清人周心如《纷欣阁丛书》本《东坡先生翰墨尺犊》八卷收苏轼给滕达道之书简第<封>。

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

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

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

“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搓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吐向君家雪色壁。

”《郭祥正家, 醉画竹石壁上> 一旦有了牢骚, 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 而世与我殊。

”《苏轼诗集》卷8 《送岑著作》> 苏询当年对两个儿子的看法是对的, 他担心苏轼“不外饰” ,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

苏轼始终不能做到象子由那样深藏不露, 所以他一生受到的打击也就比苏辙要大得多。

他自己说“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 茹之则逆予。

以谓宁逆人也, 故卒吐之。

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故并录之。

”《东坡题跋》卷三《录渊明诗》>宁可得罪人, 也要一吐为快。

他胸中毫无芥蒂, 因此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意见。

秦观《答傅彬老简》对比苏轼、苏辙的文章风格时说“中书之道, 如日月星辰, 经纬天地, 有生之类皆仰其高。

补胭则不然。

其道如元气, 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自知也。

”《淮海集》卷)> 这其实就是两人不同性格在文章中的反映。

“三十三年, 飘流江海, 万里烟浪云帆。

”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

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 空回首, 弹铁悲歌。

”可见词人仍在出人之间徘徊。

在词人看来, 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然而政治上的风雨也往往是变化无常的。

元佑年间,旧党得势,朝廷起用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委以重任。

但是苏轼在地方官任上,发现王安石的新法有一部分是行之有效的,他没有顾虑自己的名望和地位而隐瞒自己的看法,而是承认新法中的可取之处,不同意一概废除,这就引起了旧派疑忌,受到他们的排挤。

在绍圣年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被作为旧党要员受到二度迫害,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3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 海南儋州)。

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苏轼在1年后就病逝了。

第二章从东坡作品看苏轼旷达的处世态度纵观苏轼坎坷的人生境遇和他的经世之作, 我们就可推衍出如下两点认识: 一是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我所用地建立了自己/ 混合的人生观0 ; 二是, 虽然苏轼彻悟到人生的短暂和虚空, 但他最终却仍以其热爱生命和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观主义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并以其善于解脱忧患的达观的处世态度倾倒了无数的中国读书人。

1、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古人说: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

明知政见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 不阿附权贵, 不投机取巧。

当风雨袭来的时候, 苏轼没有见风使舵, 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

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 太阳总会出来。

因此他履险如夷, 泰然自若。

在任何环境下, 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正因为如此, 他从不趋炎附势, 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

刚贬到黄州时, 在定惠院寓居, 他作了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笔者认为, 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2. 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

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 悲观厌世的念头, 苏轼没有, 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去适应环境的变迁, 人事的调动。

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

逆境中的苏轼和其它农夫一样, 春至而耘, 秋至而收, 完全融入当地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