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66f8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0.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美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能够通过象形文字进行简单的思维表达。
3.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 象形文字的特点和识别3. 象形文字的绘画和创作4. 象形文字的应用和游戏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认识象形文字,能够通过象形文字进行简单的思维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象形文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卡片、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象形文字的特点和识别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识别出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 游戏环节:通过象形文字的应用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象形文字。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副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7.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家长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让学生用象形文字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2. 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介绍象形文字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如“日、月、山、水”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猜测它们的含义。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j《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j《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b4878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0.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特别是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模仿象形文字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象形文字的美。
教学内容1. 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
2. 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 象形文字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4. 模仿象形文字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模仿象形文字进行美术创作的方法。
难点1. 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
2. 如何将象形文字融入美术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汉字演变过程的挂图,象形文字的示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引出象形文字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详细介绍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展示象形文字的示例。
3. 实践活动:学生模仿象形文字进行美术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2. 主题: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演变过程。
3. 重点:象形文字的美术创作方法。
4. 难点:如何将象形文字融入美术创作中。
作业设计1. 画一幅以象形文字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象形文字的日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象形文字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汉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将汉字文化与美术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学生模仿象形文字进行美术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10d8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f.png)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象形文字的特点、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认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书写兴趣。
4.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象形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
2. 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和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汉字演变过程的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书写工具(铅笔、橡皮、彩笔等)和美术用品(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古代汉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古代汉字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书写一些汉字,体验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生活中的象形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学生的书写能力。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2. 主体内容: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象形文字的特点、书写方式等。
3. 配图:古代汉字的图片、象形文字的实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具有象形特点的物品,并尝试用汉字表现出来。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字文化的短文,要求不少于200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让学生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了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9b7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e.png)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象形文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并且在分享成果时,能够做到倾听他人意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由于缺乏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象形文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象形文字表达生活中的物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验。学生们尝试用象形文字描绘自己喜欢的物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象形文字是古代人们根据物体形状创造的一种文字。它是汉字演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山”、“水”等字,了解它们是如何从实际物体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象形文字的识别和创意绘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展示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以“树木”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树木的形态,思考如何用象形文字表达。
c.艺术创作:教授学生运用象形文字进行绘画创作,强调创意与表现力的培养。
-举例: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象形文字,展开想象,创作一幅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画作。
2.教学难点
a.象形文字的认知:一年级学生对汉字起源及演变了解有限,对象形文字的认知可能存在困难。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542b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a.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教材通过展示汉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重点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其起源和演变了解不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认识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能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示例、画纸、画笔等。
2.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汉字演变图,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象形文字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象形文字的特点,如图形、线条等。
同时,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构成方法,如添加、删减、变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动手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c2d3d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第 20 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 20 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这课主假如经过让学生赏析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认识汉字的悠长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并能激起学生的模拟兴趣和表现欲念,经过赏识、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色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想象一幅象形字的画,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思,并经过学生的描绘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经过赏识中国古代象形文字认识我国汉字的悠长历史及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经过赏识、总结、想象、创建,使学生大体认识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同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好的意思。
3、感情目标:经过赏识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感情。
三、教课要点经过赏识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获得启迪,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色进行勇敢夸张表现。
四、教课难点依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色睁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勇敢创作,表现出新奇风趣的作品。
五、教课准备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发兴趣1、找汉字导入语:同学们,今日有个新朋友到达我们的讲堂,看,它是“喜羊羊”。
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国家的字,你们能找出哪一个是我们中国的字吗(太阳的中文、日文、英文)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字,我们都把它叫做“汉字”。
2、猜象形字师:喜羊羊还带来了一份礼品,出示一个汉字,那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象形文字:日)那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字吗(象形文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建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3、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二)解说新课1、课件展现图片,认识象形文字的产生师:今日“喜羊羊”就将率领我们一同穿越时空,去学习我们古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22642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0.png)
教案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演变过程。
3.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了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构造和特点。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根据观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象形文字。
3.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和创造象形文字,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许多有趣的象形文字,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70cf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1.png)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第20课,教学内容为汉字中的象形文。
在学习字母、数字以及几何图形等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笔画。
二、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汉字的构造;2.能够认识并练习几个常见汉字的笔画;3.能够理解汉字的象形意义并进行绘画表达。
三、教学内容1.汉字的构造:横、竖、撇、捺、点等;2.几个常见汉字的笔画:比如“人”字、“心”字、“日”字等;3.汉字的象形意义: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示汉字的象形意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对汉字的构造、笔画和象形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2.图画表达法:通过让学生绘画汉字的图形来表示象形意义;3.口头指导法: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汉字的结构和笔画。
1. 导入环节教师问学生你们学过什么字母和数字,并简单介绍汉字是六书成形的。
然后通过展示几个汉字的图形,让学生猜测汉字的笔画。
2. 正文环节步骤一:横、竖、撇、捺的概念教师通过展示汉字的结构,分别介绍横、竖、撇、捺等汉字构造元素的名称和意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口述。
步骤二:练习几个常见汉字的笔画让学生练习“人”字、“心”字、“日”字等常用汉字的笔画,分别练习横、竖、撇、捺等不同的笔画。
并让学生注意使用半分笔,笔画一下到底等要点。
步骤三:汉字的象形意义与学生讨论汉字的象形意义,并就“人”字、“心”字、“日”字等常用汉字分别进行图画表达,让学生理解汉字是由形骸、音命、意思组成的文字。
3. 收尾环节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广泛组义。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共计1个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导入环节:10分钟;•正文环节:30分钟;•收尾环节:10分钟;•课后巩固:10分钟。
1.通过学习,学生能简单概括汉字的构造元素,掌握一些基本笔画和具体的象形意义;2.学生根据图画表达法理解汉字的象形意义,增强了对汉字文化的认识;3.通过参与练习、口述和上台展示等多种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c9f1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c.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2.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3.掌握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4.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2.教学难点: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教学过程第一步:认识教材1.通过介绍教材的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目的和学习内容。
2.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书籍,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历史进行初步了解。
第二步: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1.通过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象形文字,让学生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
2.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象形文字的构成和用途,让学生形成对象形文字的深刻理解。
第三步:学习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1.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象形文字,然后组织学生合作,让他们根据这些基本的象形文字创作出新的象形文字。
2.学生进行创作时,应当注意象形文字的规范性和表现力。
第四步: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1.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自由创作。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象形文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习作,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象形文字的掌握程度作出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技法、表现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历史,了解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并掌握用象形文字表达简单物象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可以发扬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小学美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
![小学美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bdad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9.png)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聆听老师的讲解,体会象形文字的美感。
说说自己的体会
3、分组进行,交流、动手。
1、增加学生的知识。
2、视频让学生自行吸收知识,体会文字的美感。老师提取典型的象形文字,在讲述的过程中,融入艺术的鉴赏,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艺术认识。
3、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动手等能力,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游戏激发学生思考,通过互动活跃学习气氛。
新授
1、象形文字的产生
介绍遗址墙壁上的画、古代文字记录、甲骨文……
2、象形文字如何发展为汉字
(1)视频《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2)体会“鸟”、“山”、“田”等文字的变化,体会中华文化的艺术美感。
提问:看到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3、互动游戏:拼一拼
老师演示,利用象形文字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并且说一说图案代表了什么。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在欣赏汉字中感受象形文字的大胆夸张的艺术美感,并能够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2、难点:在学习、欣赏过程中,能够通过象形文字展开联想,创作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三、课前准备
PPT、文字图形卡片、绘画工具(蜡笔、铅笔、彩色卡纸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1、播放象形字动画视频。
创作
利用象形文字进行作品创作。
·老师展示范例作品(关于生活、商标等常见题材)
·示范创作一幅象形画。
·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作
学习创作
独立思考,
进行创作。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技巧。
提问:刚刚在动画片里,大家看到了什么?
2、找一找游戏
·展示各种文字图片(外国文字、中国汉字、古代汉字等)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98358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0.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造来理解和表现象形文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 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3. 常见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4. 象形文字的创意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掌握象形文字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造来理解和表现象形文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象形文字卡片、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引入象形文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造来理解和表现象形文字。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2. 主体内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常见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象形文字的创意应用3. 配图:相关的象形文字图片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象形文字创作一幅画,要求内容丰富,创意独特。
2.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向家长介绍象形文字,共同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是否能够理解和表现象形文字。
2. 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造来理解和表现象形文字。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能够体现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新课内容: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1. 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意义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壁画和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人如何通过图画来记录生活,进而引出象形文字是最早的汉字形式,它们直接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或特征。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c8c75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4.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特别是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模仿象形文字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象形文字的美。
教学内容1. 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
2. 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 象形文字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4. 学生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象形文字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
难点1. 对象形文字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创作象形文字的创新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图片、PPT、画纸、彩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2. 讲解: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和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3. 演示: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象形文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象形文字的构成和意义。
4. 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象形文字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副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3. 内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象形文字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学生创作自己的象形文字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家长解释什么是象形文字。
2. 让学生模仿本节课学习的象形文字,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象形文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4.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体现了对象形文字的理解和欣赏。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09c82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6.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和创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和字体变化。
2. 象形文字的特点:讲解象形文字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3.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以及书写规则。
4. 书法艺术:介绍书法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流派。
5. 汉字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临摹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以及书写规则;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毛笔,墨水,宣纸,字帖。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象形文字的特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以及书写规则。
3. 演示: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汉字的临摹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副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 正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向家长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
2. 让学生尝试用毛笔和墨水书写汉字,体验书法的艺术魅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象形文字的特点和魅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汉字的临摹和创作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1c56e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9.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2. 培养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兴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和联系。
2. 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理解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图片、汉字卡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观察:教师展示一些汉字和象形文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意义。
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理解,创作一幅画或制作一张卡片。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副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3. 教学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兴趣和认识,培养观察、思考和创作能力。
4. 教学内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和象形文字的联系和区别,创作一幅画或制作一张卡片。
5. 教学难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理解和创作。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自己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理解,创作一幅画或制作一张卡片。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理解和创作”。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b6ab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8.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象形文字的特点: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即“形似”和“意合”。
3. 象形文字的识别和书写:教授学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象形文字,如“日”、“月”、“人”等。
4. 创作象形文字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掌握基本的象形文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象形文字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汉字演变图、象形文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即“形似”和“意合”。
教授学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象形文字,如“日”、“月”、“人”等。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2. 内容:汉字的起源、象形文字的特点、识别和书写、创作作品等。
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创作一幅以象形文字为主题的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更多的象形文字,并尝试用它们创作故事。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象形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象形文字作品。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9e61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人教版本文为一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的教学设计,主题为“汉字中的象形文字(9)”,采用人教版教材。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人物形象在汉字中的象形含义;2.能够正确书写汉字“人”、“众”、“位”等;3.能够通过绘画等形式表现人物形象并加以简化;4.能够表达对“人”的感悟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1.人物形象的象形含义;2.汉字“人”、“众”、“位”的书写和拼音;3.通过绘画表现和简化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在汉字中的象形含义,通过演示和回忆的方式来导入新知。
教师可供学生多幅汉字图片进行观察,引导他们回忆在之前练习书写和绘画中所使用过的人物形象,进而了解人物形象和汉字之间的联系。
2. 课堂讲解在学生明确人物形象在汉字中的象形含义的情况下,教师可对课本中的汉字“人”、“众”、“位”进行讲解,包括笔画的写法和书写的顺序,同时引导学生念出汉字的拼音。
在介绍每个汉字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课外资料,如新闻、报纸等,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使用和相关的文化知识。
3. 绘画表现针对学生较为生动的视觉认知能力,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的相关含义。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有人物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绘画,表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简化,并讨论简化后人物形象是否能真实地表达其象形含义。
4. 作业布置作为巩固和扩展课堂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1.练习书写和绘画汉字“人”、“众”、“位”等;2.寻找身边的汉字中的人物形象;3.访问社区和文化宫等地,了解汉字的传统文化背景。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认可和激励,也是对教学过程的有效反思和改进。
1.填写自评表:教师可在每堂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从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1年级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09
![1年级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20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09](https://img.taocdn.com/s3/m/64fdaed8eefdc8d377ee32c3.png)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学科小学美术学校濮阳市油田第五小学姓名李新平电话教学目标:1.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悠久历史。
2在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可以把哪些形象变成文字,说说自己认识的象形文字。
3通过对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感受其造型美感。
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教学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创作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教学准备学生:绘画用具教师: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1欣赏(36个字)动画片,欣赏象形字如有灵气的图画元素,构成一幅幅线条优美的图画。
学生感受字画同源。
师生谈话,师:上课前我们先欣赏一段有趣的动画片,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它像什么字呢?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找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与要表达的事物外形十分相似,所以能够一望即知。
3小结:我们的祖先就是按照实物形状来创造象形文字的,它就像画一样生动形象、美丽有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它。
板书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二、讲授新课,追溯远古展示,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小故事:象形文字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有这样一个原始人家族,他们是咕噜家族,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鸟蛋、摘食野果……那时候啊没有出现文字。
为了生活记事、与人交流,并且又要记录方便,他们经历了结绳→画画→简化→象形符号产生的过程,创造了又像画又像字、简洁易懂的符号,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
现在的汉字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的。
2欣赏动画,感受象形文字的演变轨迹师:同学们,象形文字和我们现在的字一样吗?师:那象形文字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象形文字的演变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课时:1课时
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将几个简单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画,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美感造型,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并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教学策略
一年级的学生能认识文字和图画,但要从审美意义上来理解、感受线表达的情感还显得很薄弱。
单纯的汉字很难激起低年级学生的体验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征,把汉字与图画的物象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物象中认识和感受线是激起学生观察与想象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又到了我们欢乐的美术课堂,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老师问下你们都是哪族人?
学生回答:(汉族),那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字叫什么字?
生回答:(汉字)
教师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象形文字图片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样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他们都是用图形表现出来的,那么图形和文字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象形文字的世界。
揭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新授:汉字有几千的历史了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下汉字的发展过程?播放视频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每一个象形文字都有一个精美的故事,那么象形文字是怎么象形的呢?
出示图片请同学说一说(羊~口~目~石等字的来源)
师总结: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发现古人是根据事物特点描绘的,说明象形文字具有描摹实物的特点不仅生动也很美丽。
猜字游戏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作业:学生动手设计汉字
展示评价
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