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报告摘要: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引言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培养优秀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教育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缺乏文明礼仪意识,无法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普遍存在忽视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造成小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3.学校和社会的缺乏配合。
农村学校和社会对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三、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问题的研究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水平,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2.如何加强家庭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培养?3.如何增强农村学校和社会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解决办法1.加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升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和教育能力。
2.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平台提供家长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交流。
3.增设校内文明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礼仪习惯。
4.加强校外活动的指导,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文明礼仪修养。
五、结论通过对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素养,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家庭教育,增设有关文明礼仪的课程,以及加强校外活动的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年度课题小学生文2013重庆市渝北区教育科学半二五”规划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关于本课题我们历经了第一准备阶段的磕磕绊绊、第二实施阶段的摸索探究。
本学期,到了课题研究第三阶段了,也就是到了进一步深化、完善实践的操作阶段。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
(一)强化理论学习在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名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探 1.讨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标准中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具体目标。
2.阅读教育类专辑,撰写论文,并已形成成果集。
3.在学校的安排下,配合大队部,各班积极传阅文明礼仪手册,开展学文明礼仪, 4.习文明礼仪活动。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学校自主创编的〈〈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日常行 5.为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小学生守则》,各班制定积极制定以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的队会方案,召开主题班队会,效果良好。
(二)行之有效的实践研究活动本课题确立以后,课题组分别对低、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问卷调查, 1.分析成因,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与大队部联手,制定相应的活动措施。
活动育人是教育的规律,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利用学生群体中的优质资源, 2.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监督管理作用,每班每月评选艾明之星”、劳动之星”、学习之星”等评选活动。
每期进行环保宣传”、爱绿护绿”、文明从我做起”、大家学礼仪”等活动,激励导行, 也为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促进文明礼仪行为养成。
3.尝试个案跟踪研究,让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里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养成的一时难以改变,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
实践中,我们关注这部分孩子,积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对他们进行矫正研究,几位课题组的老师选出五位学生进行自主发展困难学生帮扶活动跟踪研究,从选择具有共性的个案、建立档案、原因分析、采取相应地措施,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小学文明礼仪中期总结
《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成果总结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可见,礼仪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时期文明礼仪培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孩子具体要懂得多少礼仪知识和做到多少礼仪行为,而是培养他遵循文明礼仪的习惯。
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如美国拿破仑•西尔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提出《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是想发掘本身拥有的资源,结合传统礼仪和现代文化,编写具有时代气息、学校特色的礼仪课程教材,在学校,以班主任为龙头,在思品、晨会、班队三位一体的主阵地,开展多彩的学校礼仪教育活动;以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理念,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得学校礼仪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更让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
当然,研究本课题,更要与教师的师德规范相结合,在礼仪方面要有示范性,使得学生有章可循。
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家长的资源,让家长也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中来,通过家长的相关手段的评价,使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的礼仪表现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小学的道德风貌。
我校自课题开展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1、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分析原因,写出了调查报告。
2、编写了符合区域性特色的校本教材《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读本,分学生读本、家长读本两种。
内容包括:(一)校园文化礼仪,包括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语言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等;(二)交往礼仪,包括家庭交往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就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三)活动礼仪,包括课间活动礼仪、赛场礼仪、网络礼仪、假日旅游礼仪等。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阶段小结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阶段小结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这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让我们一起来写一份小结吧。
你所见过的小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阶段小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xx年12月,我校申报的《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通过威海市教育局审批,确定为威海市“十一五”课题。
20xx年3月,《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现小结如下。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由邹宏伟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梁承虎校长、殷永飞主任任副组长,成员中层领导、班主任老师组成。
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
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
2、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
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
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全校性中队主题队会观摩比赛、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
好的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云阳县教育科学2010年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云阳县红狮镇双梅小学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系云阳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10—054)。
该课题自2010年6月开题至今,研究历时两年,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实践与研究,在大量活动开展的背景下,留守儿童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的,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现作结题报告如下: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们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双双外出务工,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未成年群体。
两年前,双梅小学学生总数1100多,而留守儿童就占了800多,这些学生,学生来自山区与乡村。
他们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大多数学生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收入不高,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父母在本县或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在学校学生中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及其它亲戚监护,在教育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缺失,在日常行为上也表现出很多不良倾向。
心灵上消极、孤僻、任性、暴躁,行为上纪律松懈、卫生习惯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文明行为上说脏话、和同学冲突、不尊重他人、不懂得感恩等等。
这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文明礼仪教育在前几年几乎是空白。
同时受生活环境和一些地方陋习影响,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选择了《农村留守儿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究构建适合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
对农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农村学生将来融入城镇走向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尤显重要。
我们以双梅小学留守学生为例,研究目前农村留守学生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提高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综合素养实践研究,力图让农村小生在学习生活中摒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克服农村学生由特定环境带来的陋习,逐步养成合乎礼仪的文明行为规范,并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从而自觉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农村小生文明礼仪教育实施途径提供方向和参考。
礼仪中期报告
以“礼仪”育人创新德育载体-----《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课题承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中心小学莱芜市大王庄镇中心小学,以其“文化立校”的鲜明特质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追求,被原国家督学吴椿同志誉为“山区明珠”。
大王庄镇中心小学是莱芜市第一所农村山东省规范化小学,学校在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中,在改革、求实、创新的探索道路上,确立了“静心读书潜心育人”的办学目标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培养学生“六个学会”为目标,即: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不断建立完善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的德育工作的运行体系。
我校承担的《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是:《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之初,我们从建立完善科研制度,加强理论学习,选择确立年级子课题,分层次制定实施方案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品质的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我校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概述(一)、课题来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修养的提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我校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核心,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相关内容,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在礼仪教育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现状学校现在正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扎实的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现阶段依据实验方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课程。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先导,以礼仪养成实践教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文明行为为根本,通过实施“礼仪内容进课堂”,使礼仪教育与主题教育、礼仪教育与经典教育、礼仪教育与品德教育、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初步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环境。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会深刻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生活。
在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小学生和家长,并涵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期望和实践。
实地观察则通过课堂观察和班级活动观察,了解小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行为习惯养成情况。
四、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和家长对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行动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小学生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不强、责任感不足等问题。
家长普遍认为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校合作,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激励机制、规则制定、示范引导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自律性和责任感。
五、研究结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1.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表扬等方式,激励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自觉整理书包等。
2.制定规则和约束:明确制定学校和家庭的规章制度,让小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应该避免的。
3.示范引导: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自身行为的示范,以身作则。
通过亲身示范和模仿,引导小学生学会正确的行为,如学会文明用餐、礼貌待人等。
4.培养自律性: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性,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报告《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2021.12通过一年的认真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许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不但增强了留守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了留守儿童的道德修养,找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解决策略,对典型学生的个案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转变了家长的观念,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我们通过问卷对老里小学戍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展开了调研。
在此基础上甄选戍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确认重点培育学生的文明礼貌、生活习惯、自学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讲文明、懂得礼貌,学会人际交往,培育学生团结一致协作意识。
为了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学生须要和本校发展启程,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将戍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全面积极开展。
二、制定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常规,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基础戍守学生较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依赖一套行之有效的犯罪行为常规去并作确保。
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犯罪行为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各班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班级常规制度,使学生存有“法”可以依、照章继续执行。
学校积极主动在不相行及的统一上下功夫,常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并使这些常规沦为学生的习惯并留存下来。
三、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策略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育上,我们循序渐进地奠定培养目标,加强每一步训练。
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著重训练和检查,著重犯罪行为的也已加强,并使这些日常生活的习惯不仅推动了孩子们道德信念的构成,推动了班集体的人文环境,更构成了学校较好的校风。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以下几条策略:(1)充分利用校内环境,教育戍守学生培养较好行为习惯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构成。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性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意义和价值如下:首先,良好惯是人类道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惯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事半功倍。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本课题研究符合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规范行为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本课题研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旨在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校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实践性研究。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行为惯和问题,探索影响学生行为惯形成的因素。
其次,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通过组织各种文明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课堂教育和个别谈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学生行为惯的引导和监督等。
最后,通过实践性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成果和展望经过实践性研究,本课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学生的行为惯和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寻找了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性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提高文明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生活惯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惯,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2)课题研究的方法:①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惯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②观察法.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惯,及时矫正和引导.③实验法.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增强对良好行为惯的认知和理解.④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不良行为惯的案例,总结出不良行为惯的产生原因和矫正方法,为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doc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2013/12/1012:51:44|by:l039孙西娟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中期报告课题主持人 : 孙西娟课题组成员 : 周雪萍刘西凤王艳玲姚莉王宗梅宁海明王欣刘影李亚王迎迎一、课题概述1.课题提出(1)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 就是要养成习惯 . ”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 , 这资本不断增值 ,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 ”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 , 深刻而又形象地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可忽视的意义 . 教育就是雕塑生命的过程 . 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 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少成若天性 , 习惯成自然 .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习惯的关键期 ,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错过了关键期 , 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 甚至终身难补 . 由此 , 我校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 , 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的课题研究 , 以提升学校文明内涵 .(2)2004 年 2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意见》中指出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 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 ,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 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我校地处刘湾、圩子、赵庄拆迁安置聚居地 . 学生居住范围内, 外来人员较多 , 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 , 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 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行为习惯也存在多变性 : 有的学生有惰性 , 不爱学习;有的学习上花了工夫 , 但事半功倍;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家长影响较深 ,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因家长溺爱, 文明习惯较差, 蛮横放肆;还有少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 缺乏良好卫生习惯, 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让我们深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课题研究意义与价值《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 , 特别是小学生 , 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 , 无法更好适应现代生存环境 . 但是 , 由于受不良社会现象、不健康影视、不当家庭教育影响 , 加上独生子女式、单亲、离异再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 , 相当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 , 孩子明显存在唯我独尊 , 脆弱娇气 , 不爱劳动 , 不善于思考和创造等一些不良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淡薄;第三是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导致学生的日常行为缺乏教养.以上原因导致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 从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 , “行为决定习惯 , 习惯决定命运” ,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 , 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 因此 , 通过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和观察 , 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矫正策略 , 有效地矫正和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 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 从而为提高实效的新型德育工作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我校实际情况来看 , 自 2010 就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特色进行探索实践 , 并已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和创新 , 使养成教育已经初见成效 , 并逐步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 . 本课题研究能很好的破解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跨度大、易反复、监督不力、评价不及时不全面 , 测量监控难度大的若干难题 , 能保证学校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3.研究内容与方法(1)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①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 把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 , 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 , 引导学生增强文明意识 , 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②良好的安全守纪行为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 牢固树立“安全大于天 , 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 , 对学生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 加强安全管理 , 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 , 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 让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③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 切实从小事做起 , 从身边做起 . 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 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④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成绩进步的法宝 , 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 , 加强研究和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主动发展;努力培养出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 良好的学习习惯,乐于发现和探究 , 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生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①为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日见成效 , 将《目标体系》、《班规》上墙学习 , 要求每位小学生熟记在心 , 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细则并对照细则每天进行检查 , 检查情况给予量化 .②用良好的师生行为陶冶学生.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言行举动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 对教师的行为习惯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言行去感染、熏陶学生 .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学课教学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 小学生在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 要求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 ,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 , 把养成教育贯穿于每科教学之中 . 在此基础上 , 让各个教研组 , 备课组制定出各学科教学的养成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 并写出计划安排, 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贯彻落实 . 在长期熏陶 , 潜移默化中 , 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陶冶学生情操 , 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学校将养成教育与少先密切配合 , 拓德育的内容 , 德育“生化” . 每年三月 , 感恩教育拉开序幕 , 五月的技能大内容丰富 : 低年的穿衣服和珠比 , 中年的包皮、折比 , 高年的蛋壳制和水果拼 , 孩子尽才 . 六一的小商品交易会更是他不已 . 除此之外 , 我引学生走出校园 , 接触自然 , 开展各种校外教育活和社会践活 , 丰富教育的方法 , 提高学生的践能力 . 如: 学生参地面水厂 , 培养孩子的水意;学生走社区拾垃圾 , 培养学生的保意;孩子走近老革命家 , 党的足迹 . 每年春季 , 学生墓、踏青 , 着孩子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参加期一天的践活 , 基地孩子安排了内容丰富的程 , 、陶、做模型、射、做豆腐、推、拓展和事等等 . 孩子趣盎然 , 各种践能力得到充分 , 也培养了学生文明健康、极向上的秀品 .⑤关注境建 , 造养成教育氛 .良好的学、生活境 , 能小学生生极的影响 . 了造厚的育人境 ,学校精心 , 加校园文化建 , 壁 , 教室增 , 花草生情 , 精神升 . 在校上 , 在楼道口 , 在水池 , 着从学生自的童中精出的好警示 . 如: 水池提示: 小小落泪滴 , 快快要珍惜;楼梯口提示 : 小楼梯 , 有黄 , 上下都要靠右 , 不推不拉不 , 安全出行数第一;操的上提示 : 我出操伍 , 天天好身体;甚至在垃圾箱旁也有着的提示 : 小小片莫玩 , 校园整展笑等等 . 由于些警示出自孩子稚嫩的手笔 , 言上近孩子 , 更便于他接受 . 教室前 , 挂着由生共同自己的班的好特色班牌 ,如:小虫中、小中、小蜜蜂中等 , 从班牌上我不看出每个中的养成教育特色 . 五一中好 , 活开展得有声有色 , 班人均量大 , 故称小虫中;三一中写好 , 作整体美大方 , 所以叫小中;三二中的同学 , 每天争着打生 , 像勤的小蜜蜂 . 教室内 , 班文化建各具特色 , 但都突出“养成教育” 个主;校上 , “好” 期期有内容⋯⋯整个校园充了养成教育的气息 , 一面面温馨的壁,似清陶冶着生的心灵;一句句温情的警示 , 学生听懂了怎范自己的言行;一份份以“培养好” 主的精美的手抄 , 成校园一道亮的景 ,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 养成教育就是“ 物无声”地学生的行生了的改⋯⋯⑥关注家庭境建 :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地 , 不同的家庭 , 教育出不同的孩子 , 其性格等也各不相同 . 所以在小学生的成程中 , 家庭境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 就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合 . 学校担当起指家庭养成教育的任 , 帮助家立正确的思想 , 家首先从自身做起 , 不要重学 , 更要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 . 使养成教育形成氛 , 在良好的境中得到熏陶 .⑦及 , 合 .在施的程中于学生表出的良好的行及的行, 做到每周一 , 每月一 , 学期末行表彰 . 注意随每一个孩子的光点 , 并利用升旗式、班会、会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予表、肯定、鼓励 , 全体同学了解 , 于增其自信心 , 激励其取心 , 将生直接作用 , 而些心理因素养成良好的行将起到推作用 .二、研究的步 :第一段 : 准段( 2011 年 4 月-2011 年 8 月)成立、撰写施方案、申立;成料 , 学相关理知 , 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卷与分析、撰写卷告 , 做好研究的准工作 .第二段 : 施段( 2011 年 9 月-2013 年 4 月)完善施方案、撰写开告;落施方案 , 深入落研究方案 , 行行的培养及不良行的正, 撰写学期研究、做好研究程材料的整理与;重点做好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 及时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总结 . 定期组织个案研讨活动 , 展示研究的实践成果 .第三阶段 : 课题总结阶段( 2013 年 5 月-2013 年 6 月)完成课题总结分析 , 汇总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 进行分析、归纳 , 提炼规律 .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申提交课题鉴定材料, 申报课题结题 , 举行结题会 .三、阶段成果课题实施虽只进行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但我们的工作却是实实在在,有条不紊的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协作配合下 , 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获取了宝贵经验 .1.根据学段特点 , 制定出养成教育目标体系.课题组实验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 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 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习惯训练要求 , 制订了《刘湾小学养成教育目标体系》 , 并细化为学习、生活、文明、守纪四个方面 , 年级教师和学生熟知 , 使学生良好的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2.家校同步 , 形成合力 ,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受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 . 实验教师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家访以及发动家委会等形式 , 和家长们共同研究加强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的方法策略;也有重点的对家长进行习惯培养讲座 , 引导家长和学校一起 , 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家长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 配合实验老师做好相应的习惯养成训练活动 , 并对此项活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 大部分被访问的家长反映 , 课题研究活动让他们意识到除了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以外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一样重要 , 有的家长还反映他们正在或是已经尝试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 , 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意识和自我规划意识 .3.学生进步明显 , 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 , 大多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 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学生多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作业本上、测试卷上马虎出错的地方少了 . 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一种紧张学习的课堂 , 而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舞台 .同时 , 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的过程中 , 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学生不再视写作业为负担 , 而是把它当做了展示书法的一项活动 , 做到字面整洁、字体美观 , 硬笔书法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 由四年级学生编写的硬笔书法校本教材已在学校推广使用;大多学生喜欢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进行自我展示 , 如低年级贴画 , 中高年级的手抄报制作等 . 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 , 陶冶情操 , 丰富知识 , 培养能力,愉悦身心 .4.教师潜能得以开发 ,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组内的实验教师自从参加了课题研究后 , 总是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充实自己 , 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总结得失 , 形成成果 , 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 另外 , 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 架驭课堂的能力增强 . 无论平时上课或者每学期组内教研课还是公开课 , 大家都关注在课上培养了学生那些良好学习习惯 , 使教研有了共同话题 ,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 课题组成员还分别撰写了实验中的故事与案例 .5.研究工作促进德育特色形成.一年的养成教育研究 , 我校德育成果显著 .2011 年 12 月学校少先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2012 年 6 月, 德育工作经验在市级交流 . 学生自创的好习惯《童谣集》编订成册, 由学生执笔完成的硬笔书法校本教材推广使用. 教师的养成教育故事与案例引发了教师们更多的思考 , 所撰写的论文给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启示.四、经费为切实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 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所需费用 , 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出学习、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如期支付 . 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 , 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德育特色 . 主要支出 : 周雪萍厦门、上海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做法;王宏参加课题研究会议;课题组成员参加德育会议学习;组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市级德育培训;组织学生开展养成教育系列活动等 .五、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 , 我们欣喜地看到 : 课题组教师对《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研究方向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 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正在深入人心 . 但纵观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 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 , 总的说来 , 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 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 如果不坚持 , 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 有的老师学习、工作任务一忙, 就忽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 , 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 , 心情好的时候 , 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 .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能同步 .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 . 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 , 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 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 , 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 , 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 , 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 , 熏陶、体验 , 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 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而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 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 .六、本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打算下一步重点进行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 解决家庭教育跟不上的问题 .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 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 . 在班级管理中 , 学生是主体 , 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 , 也是管理者 . 开展行为规范特色班创建活动 , 每个班级根据年级的不同 , 学生的特点 , 每学期申报特色班级创建 , 如守纪班、友爱班、书虫班、小书艺班等 , 每学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某一方面习惯 . 通过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 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 , 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 ,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题组将继续按计划进行研究 , 同时进一步检验并应用已研究的成果 , 让它在教育教学中起到实际作用 . 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反复实践 , 注意及时提炼、反思总结 ,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 , 提升境界 , 开阔视野 , 让课题研究具备一定层次的质量 .总之 , 在今后的活动中 , 我们课题小组的实验教师 , 将进一步巩固此次活动的成果 , 落实活动计划 , 把课题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 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 . 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 , 不断反思 , 大胆创新、勇于开拓 , 进一步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向纵深推进 .徐州市刘湾小学课题组2012 年 6 月。
依托弟子规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依托《弟子规》,促进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一)课题背景:小学大部分学生是矿区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留守儿童、单亲孩子、贫困学生成为学校生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加之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都有待加强。
《弟子规》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儒家经典,凝聚了前人的道德理性、涵盖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它对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
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研究此课题主要想通过诵读《弟子规》,并把现代校园文明礼仪与之融合,加强引导与实践,让小学的学生“知书达礼、举止文雅、品行端庄”在校是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二)研究目标:1.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解决学生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等不讲文明,不讲礼仪的问题,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气, 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解决家长学校缺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好教材;为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研究内容:1.寻找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优化德育工作,提升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3.探究养成学生良好品质、文明礼仪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内容。
二、课题研究情况:本课题立项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与教师地认真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不断摸索。
在学生中主要从生活习惯、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孝敬父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XXX《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2009年7月份,我们学校申报了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得到了市教院,XXX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并被列为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之一。
一、课题研究背景。
1、XXX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研究的人。
”这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学会研究。
而培养学生良好研究惯又是学生研究的前提,因此,培养良好的研究惯不仅是学生研究阶段的任务,而且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2、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使不同基础层面的学生形成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我校老师的一致追求,这几年随着我街学校布局的调整拆校合并到我校的学生不少,由于路途的遥远,生活的不便,加之在原村小形成的一些不良的研究惯给研究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全校大多数是农村子女,且留守生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弱化,单靠以前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感到很不轻松,且教育效果不佳。
3、学生对良好研究惯的认识盲目而又盲然。
可是,在各年级各班总有一小部分研究成绩好的学生,有很多研究行动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在他们身上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只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加以成心培养,形成良好研究惯。
二、准备事情概略(一)开题前期研究概略1、开展前期调查,定准课题。
我校是一所XXX,教师们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的访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中调查了解到我校学生中留守生多,家中由老人带孩子,老人的溺爱、文化层面的低下、家校的路途遥远、老师的困惑等情况,对学生研究惯形成的影响,学校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武汉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进行了认真的选题,决定选择《农村小学生良好研究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为我校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2、申报立项签合同。
课题确定后,我们认真填写了申报表,向XXX申请报批,于二00九年九月得到批准,并于11月份,与XXX领导小组签订了“研究合同”。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报告一、引言文明礼仪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象征,也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关键。
农村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明习惯和礼仪意识的养成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期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文明素养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二、现状分析1.存在问题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较差,存在以下问题:不尊重他人,缺乏对教师和长辈的敬意;不注重卫生,不会礼貌排队或使用公共场所设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较为普遍;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等。
2.影响原因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不足,家长对文明礼仪的重视程度不高;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三、解决办法1.加强家庭教育应提高家长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树立榜样,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通过示范、教育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
2.强化学校教育学校要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将礼仪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礼仪意识。
同时,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3.加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增加社交经验和互动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和协作能力。
同时,组织社会志愿者或城市文明劝导员等进行社会教育工作,引导农村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
4.多媒体宣传四、总结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当前社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多媒体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农村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和礼仪意识将会逐步提高。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将为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文明礼仪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健康成长的臂膀。
现在国内外对孩子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但主要是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文明规范的一种研究,而在小学生中,如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卫生、道德、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进行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薄弱的领地。
因此,开展此课题目的在于系统地养成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
确立这一课题后,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既有成功的欣喜,又有停滞不前的困惑。
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一、前阶段概况(一)制订了一系列校纪校规。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细化为十个方面:(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遵守秩序的习惯(8)勤于动手的习惯(9)锻炼身体的习惯(10)讲究卫生的习惯;每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一系列校纪校规。
(二)初步探索出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
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
针对部分学生“知行脱节”的情况,我们通过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聘任如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各种监督员,参与监督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现,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渡。
这种全员参与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能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监督下,不可任意而为,达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反思本课题是为了提升我们学校的办学水平、带活校本教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初次开展这样的教育科研活动,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我校的课题研究还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展开全文《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月山镇红星学校叶桥华执笔一、研究背景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又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从古到今,所有研究教育的人无不重视养成教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在“六艺”中把“礼”(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放在首位。
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叶圣陶则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国内像这样的研究有很多:有许多学校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深圳市就把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十五重要课题进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小学潘来强提出抓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五个着力点,他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后,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具体指导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榜样示范,通过训练和多次重复,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巩固,在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熏陶感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家庭礼仪】《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合集五篇]
【家庭礼仪】《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合集五篇]第一篇:【家庭礼仪】《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农村小学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一年来,我们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和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将礼仪教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现将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结合有关精神,认真落实对学生行为指导和礼仪教育的有关工作制度,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礼仪教育领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把礼仪教育工作真正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挥礼仪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确定了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和礼仪教育的具体目标,把礼仪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做到了有机渗透,优化了管理环节,加强了组织领导,形成了全方位各渠道的礼仪教育管理网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二、着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以完善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为重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上水平、上品位,完善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加强了班级环境建设,优化了班级文化氛围。
学校还深入开展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护导值勤,分层推进,分段达标,在升旗仪式、校内外文明礼貌、一日行为规范、课内外行为、“两操”及课外活动、清洁卫生和身心健康等七个方面设立监督岗,基本实现了七个达标。
我校还在11月份开展了养成教育月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活动结束后,评出了一批文明礼仪小标兵,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家校教育不一致。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带,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这部分家长大多不太注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孩子回到家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督,在学校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文明礼仪习惯又被原来的不文明行为取而代之,所以孩子的行为出现反复无常。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结合我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万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本阶段,我们在上一阶段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上,以《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研究》课题为载体,继续深入地开展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二、活动基本情况及研究对象
1、基本情况:本阶段为活动实施研究第二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宣传与推广,学生无论从观念、角色还是心态都发生了改变,已经逐渐形成了讲文明,重礼仪的心态,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文明礼仪习惯得到全面提升,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在文明礼仪主题实践活动中,强调学生情感体验、感悟、熏陶。
2、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在学校都设立的评比制度和文明礼仪行为监督岗,一部分孩子是在荣誉的驱使下在老师和值日生的面前好表现,求表扬,没有老师和值日生在场就是另一个样;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完全是在因为班上和学校制定的礼仪常规制度的制约,不得不表现得文明,这部分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争取,离开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就很难自觉遵守了。
2、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二)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课题组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1、课堂礼仪规范;
2、校园礼仪规范;
3、公共场所礼仪规范;
4、家庭生活礼仪规范;
2、组建文明礼仪监督岗。结合礼仪实践活动,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文明礼仪监督岗”。
(四)评选“讲文明守礼仪”先进班级体。
在开展各种文明礼仪竞赛的基础上,评选出“讲文明守礼仪”先进班级体,并最后推选出“文明礼仪小明星”以及养成教育先进教师。
。
四、取得的成果
有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学生的礼仪习惯初步养成。
农村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 作者:
———————————————————————————————— 日期:
《农村小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余庆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课题研究从2010年开题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在本课题研究进行的初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目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通过研究使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着装打扮整洁得体,合作交往融洽自如。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老师们都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了适合本班的课题研究计划,实施了有效可行的教育策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得到进步,现将本课题中期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5、社会生活礼仪规范;
(三)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研究对象:实验小学全体学生、教师、家长。
三、 活动步骤
课题研究的中期是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我们按要求完成了以下事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2、家庭礼仪: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礼仪不容忽视,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了沟通,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在家孝敬父母,学会自理,对人有礼,不给别人添麻烦,懂得感恩,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学会做客礼仪 、迎宾礼仪、待客礼仪 、祝贺礼仪、邀请礼仪 、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等等。
(一)积累的经验
1、每人每月一次个案分析、一次实验笔记、一节教学案例(附课后反思)。
2、每期每人一节录像课。
3、每周一次实验日记。
4、每期一篇礼仪研究论文
(二)养成的习惯
1、校园礼仪:熟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校园常规礼仪,细读每一条的要求,用心理解、落实到位。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结合班队活动、晨会、思品课等时间,通过礼仪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尊重老师 、尊重同学、学会请教 、学会商量、学会倾听 、学会劝阻、学会合作 、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六、后期的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文明礼仪习惯找更以利于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的教育方法,让礼仪之花处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