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23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教案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教案(优秀5篇)

《过零丁洋》教案(优秀5篇)

《过零丁洋》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过零丁洋》教案(优秀5篇)文天祥面对三年的牢狱生活的酷刑与折磨,面对死亡的威胁。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过零丁洋》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文。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文天祥在南宋末年抗元战争时期所作,它记录了作者在零丁洋与元军作战的经历和感悟。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体现。

本诗以激昂慷慨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对敌人的蔑视,展现了作者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心智和认知上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古诗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对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古诗文的理解框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零丁洋》,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了解诗文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的解释。

2.难点: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对诗文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情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解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的内容。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要介绍文天祥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过零丁洋》的兴趣。

2.讲解:对诗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3.分析:分析诗文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帮助学生培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3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3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根据注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1、朗诵、背诵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理解、赏析诗歌精炼概括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气节和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古到今,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爱国者人士,他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宋爱国诗人的《过零丁洋》。

二、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6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

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代表诗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遗著有《文山先生合集》三、写作背景1277年,文天祥等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

但是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

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元将原将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持拒绝。

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四、字词积累(一)、生字寥(liǎo )落(luò )絮(xù )惶(huǎng )(二)、词语起一经丹心干戈汗青四周星遭逢寥落五、赏读课文:通过听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听读时,注意朗读节奏、轻重缓急以及诗中的情感。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六、译诗释意: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自己由科举出身,指受到朝廷的选拔。

指兵力单薄四周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形容局势如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形容个人的身世如水中雨打的浮萍,时起时沉,漂泊无依。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

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

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过零丁洋》的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体会诗人的爱国精神。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用典等。

2、教学难点领悟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感受其崇高的民族气节。

引导学生将诗歌的情感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南宋末年历史的视频,展示当时国家面临的危局和人民的苦难。

提问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感受,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过零丁洋》。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他在抗元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讲述诗歌的创作背景,即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路过零丁洋时所作。

3、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诗歌讲解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中“一经”“干戈”“寥落”等字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一比喻句,感受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悲惨。

分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诗人的心情,体会其内心的惶恐和孤独。

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让学生理解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5、诗歌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对仗手法,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体会对仗的工整和语言的优美。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小说《过零丁洋》的情节,理解主题,感知小说艺术表现手法,掌握小说的基本阅读策略。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小说深化思考,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文学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情节、揭示主题、分析人物性格和描写手法。

2.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察言观色,学生通过阅读提炼文本信息,掌握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以问题为导向,讨论下列问题:什么是小说?小说有哪些类型?如何阅读小说?2.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文学常识,让学生认识到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重要性。

第二步:开课自测1.通过开课自测知道学生对小说《过零丁洋》的初步了解情况。

2.通过自测,了解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看法。

第三步:精读课文1.教师分段深入导读,逐步展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脉络。

2.关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人物性格描写等要点。

3.配合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情感描述等,深度理解小说主题。

第四步:讲解重难点1.重点讲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描写、情感描写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蕴含的意义。

2.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表现手法并帮助学生掌握小说的阅读策略。

第五步:拓展延伸1.细读文本,进行情感体验和思考。

2.提供相关参考材料,引导学生对小说进行比较、衔接和拓展。

第六步:归纳总结1.总结学习收获,输出个人感悟或正确性知识点。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在生活或学习上实现价值。

四、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评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思维能力的讨论和解答,以及个人书写阅读笔记的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2.课后作业:布置阅读小说并书写阅读笔记。

五、教学技巧1.教学理论:本课以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来设计课堂活动。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过零丁洋》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过零丁洋》的诗意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爱国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过零丁洋》的诗意和主题。

2. 作者文天祥的生平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1. 《过零丁洋》的古文理解和翻译。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过零丁洋》的诗意和主题,领略作者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过零丁洋》原文、译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学生准备:预习《过零丁洋》,了解作者文天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爱国精神,引导学生了解《过零丁洋》的背景。

二、原文诵读(10分钟)1. 学生齐读《过零丁洋》。

2. 教师示范诵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三、字词解释(1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查找字词的含义。

2.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四、内容解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过零丁洋》的诗意和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过零丁洋》的诗意和主题,以及作者文天祥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过零丁洋》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度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过零丁洋》中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三、比较学习(10分钟)1. 教师提供其他相关诗作,如《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出塞》等。

2. 学生对比阅读,分析各自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过零丁洋》的爱国主题,以及作者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过零丁洋》教案、教学设计
2.诗歌朗诵:邀请一位学生朗诵《过零丁洋》,通过声音的传递,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诗,感受它的韵律之美,思考它背后的深意。”
3.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零丁洋的图片和相关诗歌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引发对诗歌内容的探究。
“这是零丁洋,一个让诗人感慨万千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海域,去探索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过零丁洋》时,我将采用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1.历史背景引入:通过简短介绍文天祥所处的历史时期,南宋末年的动荡背景,以及他作为爱国诗人的英勇事迹,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也能启迪我们的未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来自南宋末年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名字叫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笔和行动,展现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诗歌结构:分析《过零丁洋》的篇章结构,讲解每句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整体布局。
“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每一句都饱含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2.关键词句解读:详细解读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探讨其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探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请大家小组内部分享对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讨论这些手法是如何让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的。”
2.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扮演文天祥,从诗人的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过零丁洋》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古诗文。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元朝入侵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忠诚于国家的决心。

诗歌以悲壮的情感,崇高的气节,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本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大量古诗文,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过零丁洋》这样的有深度的诗文,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历史和文学背景的了解不足,也会影响对诗文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背诵并默写《过零丁洋》;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学会欣赏古诗文,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培养忠诚于国家的品质;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默写《过零丁洋》;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欣赏古诗文的文学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熟悉诗文,理解诗文的内容。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诗人的情感。

3.欣赏法:通过分析诗文的韵律、意象等,帮助学生欣赏古诗文的文学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诗文,了解诗文的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介绍文天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文,学生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情感。

然后教师呈现诗文,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过零丁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过零丁洋》这首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境
2.掌握古典诗词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过零丁洋》的基本内容和韵律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1. 教学内容
1.《过零丁洋》的欣赏
2.《过零丁洋》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 教学步骤
1.引入
–讲述一段故事,“一个渔夫在海上捕鱼,沉浸在和大海和谐相处的美感中,接着他被大雾包围,视野受限,心里产生惶恐不安的情感。

这个故事与下面的诗歌有什么关联呢?”
–让学生一起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欣赏古诗《过零丁洋》
–凝练出《过零丁洋》的主旨、意象、对比、韵律等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诗歌,体验其中的韵律
3.背景介绍
–引导学生从《过零丁洋》中所涉及的内容,推测出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根据自己推测的内容进行剪报或PPT制作,展示给全班同学
4.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总结如何欣赏古典诗词
四、教师课堂小结
1.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去思考和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过零丁洋》
2.在家自行了解《过零丁洋》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和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词,理解诗词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首诗词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它描绘了作者在零丁洋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词,对诗词的基本格式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还不够成熟,因此,对于这首诗词中表达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生感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格式,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人生感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表达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感受诗词的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词的图片和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诗词的图片和作者简介,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词的内涵。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九下23.4 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九下23.4 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从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都历经艰辛危苦。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深情。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是最险的一滩,几渡者皆惊恐,故名“惶恐滩”。
过零丁洋(七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liào luò/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huáng)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逐句讲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于戈寥落四周星。
后世仁人志士常把这首诗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7.中心: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了解作者,弄清写作背景
主动积极作答
重点字词补充
重点句子翻译
讨论交流
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简介作家作品
检查预习情况
5.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为国献身的自豪,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概括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一语双关
4.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语双关,巧妙借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惶恐不安,孤苦伶仃,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23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23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23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元朝统治下,表达自己忠诚于国家、民族的伟大情操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本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感受文天祥的崇高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对于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诗文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教学难点:诗文深层含义的感悟;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文相关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崇高精神。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的意境。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23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23 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 教案

《过零丁洋》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细读诗文、探究主旨、重视积。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热诚的爱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1、结合“零丁”一词了解诗意及主旨。

2、结合诗句,悟主旨。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品析,感悟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诗歌的朗读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平时缺少专门的训练,课堂上读的训练,还是应重视。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五、教学活动【讲授】过零丁洋导入新课:同学们,读书,让我们跨越空间,与古人为友。

结识古仁人,我敬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结识古仁人,我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

今天,让我们再结识一位朋友,文天祥,并走进他的传世杰作《过零丁洋》(这样导入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为后面学以致用做铺垫)预习导学:一)、作者介绍:文天祥,字,一字宋瑞,号,吉州吉水人,(朝代)大臣,文学家。

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祥兴元年(1278)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

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次年被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

其作品有《指南录》、《正气歌》、《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二)、背景介绍: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

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瀚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个全面的认识,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诗文的深入学习作铺垫)教学过程:(一)、读诗问题1:题目中“零丁”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

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

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过零丁洋》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过零丁洋》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南宋末年文学家文天祥所作。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抗元事业失败后,被俘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气节和坚定的信念。

整首诗以激昂慷慨的情感,崇高的爱国精神,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出了文天祥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3.掌握一些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文内容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把握。

3.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诗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诗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文内容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针对诗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通过拓展,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诗文的理解和作者的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这首诗,并写一篇关于作者爱国情怀的短文。

8.板书(5分钟)板书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作者的情感,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23 过零丁洋教案(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23  过零丁洋教案(1)

1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结合注解理解诗歌意思。

2、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

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大诗人文天祥的心声,一起来感受他的爱国豪情!活动2【讲授】简介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代表作《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活动3【活动】学生自由读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一)指导学生朗读。

1、请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欣赏配乐朗诵,总体感受一下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齐读古诗(要求:正确、流畅)活动4【活动】结合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年。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三)理解诗句意思后,齐读古诗。

想想这是一首表达什么情感的诗?活动5【活动】小组讨论赏析全诗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一是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国家动荡,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诗人经历与写作背景了解与掌握。

2、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感受与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因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其中涉及历史故事较多,学生难以深入诗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感情碰撞,难以引起共鸣,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要巧妙地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诗中涉及的多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谈你知道的古今英雄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二、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

三、写作背景: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

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

后来脱险,继续抗元。

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

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四、朗读诗歌,疏通诗意:(一)①注意停顿②注意重读③注意感情(二)疏通诗意五、赏析诗歌: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在船上经过零丁洋时所作,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千古传诵。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过零丁洋》。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气节?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文天祥这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丁洋》。

六、总结:《过零丁洋》这样一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千古绝句,是作者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赞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案

过零丁洋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3.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古代诗歌。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

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以其崇高的民族气节被称为“状元中的状元”。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2.写作背景《过零丁洋》是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写信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

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3.解题:经过零丁洋。

4.明确生字词的音、形。

干戈ɡē寥落liáo 飘絮xù惶恐huánɡ三、朗读诗歌,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自由放声朗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朗读。

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

4.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

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5.请一位同学简述诗意。

明确: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四、再读诗歌,感知内容1.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2.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颈联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细读诗文、探究主旨、重视积。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热诚的爱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
1、结合“零丁”一词了解诗意及主旨。

2、结合诗句,悟主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品析,感悟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诗歌的朗读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平时缺少专门的训练,课堂上读的训练,还是应重视。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
五、教学活动【讲授】过零丁洋
导入新课:同学们,读书,让我们跨越空间,与古人为友。

结识古仁人,我敬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结识古仁人,我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

今天,让我们再结识一位朋友,文天祥,并走进他的传世杰作《过零丁洋》
(这样导入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为后面学以致用做铺垫)预习导学:
一)、作者介绍:
文天祥,字,一字宋瑞,号,吉州吉水
人,(朝代)大臣,文学家。

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祥兴元年(1278)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

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次年被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

其作品有《指南录》、《正气歌》、《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二)、背景介绍: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

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瀚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个全面的认识,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诗文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读诗
问题1:题目中“零丁”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

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

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问题2: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心情自然是零丁的、痛苦的。

诗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

那么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呢?——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孤苦伶仃。

问题3:你们觉得整首诗都是这样的基调吗?——不是,诗的尾联应该读出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应再有“零丁”之感。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重点字词)生(读):评价学生诵读效果,出示范读录音。

——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二)、议诗
活动:我们知道,此时的文天祥已成为阶下囚,但还有好多事情未能完成,说不上何时就将走上刑场。

现在我想化身文天祥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以示后人。

请同学们帮我把“我的故事”补说完整。

小组分工合作,提示:分工明确,结合注释及各联诗句。

幻灯片出示故事,总结板书——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了解诗人资料,创作背景同时明了诗歌意思。

(三)、悟诗
师:一个“零丁”牵出文天祥的惶恐路,更道出了文天祥的零丁情,究竟是怎样的惶恐路,又是怎样的零丁情呢。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师:预设分析过程:
1.首联:回顾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

文天祥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参加科举,进而踏入仕途。

他与元军苦战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

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

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2.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

从国势上看,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

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得罪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

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颈联:前一句是追忆过去。

后一句是慨叹眼前。

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

用语双关。

4.尾联:他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总结:悲伤,悲痛,悲愤,悲壮,舍生取义——再读诗歌。

师:很愉快的解说,让老师领略了同学们大胆的想象,敏捷的思维,严谨的用词。

有了这些强大的支持,老师对下一个环节就更有信心了。

设计意图:明确诗歌主旨。

四、拓展
拓展积累: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爱国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2、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古诗词名句?设计意图:学会积累运用,培养写作能力。

结语: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

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作业:课后查阅欣赏文天祥的《正气歌》。

体会一下文天祥那一身浩然正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