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阅读模式

合集下载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图式理论,简要回顾了外语阅读理论,详细分析了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的关系,旨在引起广大教师对图式理论的重视,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图式理论外语阅读理解一、图式理论的概述“图式”又称“框架”、“摹本”、“背景知识”,最早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的,康德认为,概念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经知道的事物相互联系时才能产生意义。

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一书中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图式是过去经验的反应,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

读者应根据已有知识来理解文章,这种已有知识就是读者所具有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的结构被称为图式。

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将图式定义为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时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组块”。

他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认知的心理组织结构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人的大脑中都被安排到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所谓图式,就是大脑为了储存信息,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联系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大脑对已有知识、已有经历的积极反映或积极组织,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式理论主要是为了解释人是如何运用大脑中的相关图式网来储存图式,既包括反映着知识结构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认知框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鲁墨哈特等人的努力下,图式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即现代图式理论)。

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吸收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已知的经历或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人的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已知的图式,这些图式影响或支配着人们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因此,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总是设法激活这些图式,将其与语篇所包含的语言文字信息联系起来,以促进对于新事物的理解。

图式理论及其运用

图式理论及其运用

图式理论及其运用一、图式理论1.什么是图式理论图式(Schema)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的著作。

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rtlet)在1932年提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在大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储存在学习者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入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1],即阅读理解产生于文字及文字含义与读者的背景知识的有机结合。

2.图式理论阅读理论的分类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语言图式指的是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王初明,1991:68),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的一种知识。

因为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所以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

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王初明,1991:103)。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主题,读者就能猜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

尤其对于英语文章,这样一种直线形的篇章结构而言,英语阅读理解篇章大多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所以文章主题和段落主旨句往往突出易见。

所以在日常英语阅读课堂上,除了要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外,还要利用各种训练方法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修辞图式指的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王初明,1991:72)。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篇章布局上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如记叙文主要把握who,what,when,where,why等要素;说明文则主要在于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议论文则主要是把握作者观点和观点背后的依据。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各类体裁文章的结构知识夯实,那么学生则可以举一反三地学习。

略析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略析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略析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1 图式理论1781年,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认为背景知识对阅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巴列特(Barlett)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图式理论。

巴列特(Barlett)认为读者应根据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文章的意义。

图式理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说明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过程,而阅读理解是运用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加工和评析过程。

当阅读材料中的线索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图式之后,图式中的变量就会被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具体化,使他们认知新知识。

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它包括对所认识的对象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图式理论指导读者处理新的信息。

2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三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交互式模式。

传统的英语阅读模式为“自下而上”(Bottom-up)阅读模式,读者通过阅读字、词、句,从而理解全文的意思。

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Top-down model)被引进课堂。

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强调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20世纪60年代,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相互式模式(Interactive model)被提出来。

相互式模式认为,阅读是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调动对语言的理解和知识储备两方面才能更好理解文本内容。

3 图式理论在英语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以及熟练运用旅游英语专业词汇和旅游英语常用的表达方式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英语为外国游客服务,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文化,同时掌握对外旅游接待中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对图式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找到最佳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更准确、更全面了解旅游知识,掌握英语技能。

3.1 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的渗透背景知识是旅游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旅游文化是旅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等复杂系统。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2)采用“三段过程”实验教学方法 “三段过程”实验教学,就是模仿过程实验、完善过程实 验、综合过程实验这三种类型实验形式以提升实验教学水 平为目的,按照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而实施的一种实验教 学形式。模仿过程实验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事先设计 好的一些程序实例,学生按程序实例完成的一种实验。模仿 过程实验是使学生对必要的理论和概念建立感性认知和掌 握的过程。完善过程实验是在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 和增加条件或对原有程序缺陷和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 案和方法的一种实验。完善过程实验目的是对知识点的掌 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以提高学 生对程序的分析理解和举一反三的编程综合能力。综合过 程实验是通过应用程序设计或课题设计的综合性、系统性 实验,使实验教学从单一程序,向多模块的应用程序转变。
2.2.2“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认为。读者根据预测和 部分信息激起一个高层次的模式.然后在输入信息中寻找 因子图式,进而肯定或否定该图式的成立。阅读的起点是读 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历、 经验以及已掌握的知识对输入的信息作出推测、筛选、验 证,直至修正自己的推测而达到准确理解。
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冯波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研究生2004级,湖北,武汉,430079
文教资料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2006,""(12) 2次
参考文献(3条) 1.Bartlett F C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32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2005 3.齐仲里 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2003(10)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图式理论是一种以文本结构特征、表达方式与理解技术为基础的理论,它以句子、段落和文章为基本文体,强调重建文本结构以及获取文本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构建起一种全新的阅读理论与教学方法。

图式理论的应用可以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那些普通话水平低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式理论最早出现在荷兰心理学家波汉斯博士在1980年提出的“心理图式”理论中,他指出,文本的结构特征与理解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对文本的图式化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其中的主题、有意义的句子以及关键词汇。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识记技巧的培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即需要根据文本的不同特征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学习如何记忆文本中的关键词和信息;第二,介绍句子、段落和文章层次结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第三,识别文本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文章的要点;第四,加强文本理解,通过识别文本中的习语,表达方式,使学生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文本中的概念。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而且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首先,图式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识记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其次,它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提炼文章的要点,并加深对文章的认识;最后,它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中的习语,表达方式和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新颖的阅读理论与教学方法,有助于阅读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因此,应当加大对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力度,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语言素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及教学方法的迭代,阅读教学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图式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也逐渐地应用到阅读教学中。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图式理论的初衷是要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文本,它是一种用图像来表达文字内容的学习方法。

它有助于学生把文本分解和理解,更快速地掌握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同时,图式理论致力于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们建立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来理解文本。

图式理论从多种层面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激活语言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文本的能力,让学生们运用图像分析和归纳总结技能来理解和记忆文本。

图式理论强调的是贴近学生的学习,以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授课为中心,让学生们有参与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有利于理解文本内容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一步步把文本理解拆分梳理,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

另外,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声音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图式理论可以激发学生们以另一种方式去思考和叙述,从而促进学生们学习语言和文字的技能,也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提高整个班级的气氛,使学生们更有参与感。

图式理论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它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比如教师在实施时可能会存在过多的困难,以及它只能用于一些特定的文本。

同时,在实施时,教师也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总结和分析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此实现教学的双赢。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语言环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文本的能力,让学生们运用图像分析和归纳总结技能来理解和记忆文本,从而提高学生在文本理解能力上的表现。

式理论实施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此实现教学的双赢,实现学生的更好的学习。

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图式理论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一、图式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1.补充图式,促进体验在学习一篇文章时,仅仅依靠之前建立的图式可能达不到消化吸收新知识的作用,这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当补充图式,即通过列举相关的内容,举一反三,同化学到的知识,巩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桃花心木》时,教师不仅应该介绍种树人的意图,“使桃花心木可以在土里自己找水源,经得起自然的考验”,还应该适当地为学生补充图式,“如果将动物园中的动物放到大自然中,动物会不会生活得很好?”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动物因为习惯了可以依赖的生活,所以放到自然中不能从容地面对自然的挑战,不会生活得很好,因为自然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

”在这两个例子的结合下,点出文章主旨,“同样,人也是一样的,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能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在不同例子的协助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体验所学内容的深意,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复合图式,提高感悟每篇文章所表示的含义并不都是浅显易懂的,有时候一个知识点的展开是需要多个图式共同作用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将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告知学生,使学生在消化吸收后,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可以把头脑中紧密相连的内容整合,帮助学生提高对于课堂内容的感悟,促进学生在发展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一文中,学习“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教师可以问:“同学们,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学生:“直到现在还思念项羽,不愿意渡过江东。

”之后教师介绍项羽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典故。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教师还要介绍当时南宋正处于岌岌可危,朝廷投降,诸臣逃亡的状态。

在复合这两项图式的基础上,教师询问:“作者这句话想要表述什么内容呢?”学生深思,理解了这句话是诗人对朝廷投降的有感而发,在与项羽作对比后,表达对朝廷的不满,以及自己的爱国情怀。

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外语阅读教学图式理论是指利用语言的结构特征进行翻译、语法分析以及翻译等领域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图式理论从外语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有助于提升外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语文本中的结构和语法,并能够准确进行翻译和阅读,实现外语阅读的真正意义。

图式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把句子的结构特征描绘成一张表达式,其中每个元素和句子中的每个词都有相应的结构特征。

例如,用一个例子来说,“John saw Sarah”这句话的图式表达式可以表示为:S[John]VP[saw Sarah],其中S表示主语,VP表示谓语短语。

图式表达式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句子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表达式建构、语言结构分析和翻译。

其中,表达式建构是利用图式理论的原理,把外语文本表达成图式表达式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将句子中的每个元素按照语法特征分解出来;然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组合这些分解出来的元素,形成图式表达式;最后,教师要让学生用图式表达式描述外语句子中的语法特征。

语言结构分析是运用图式表达式深入研究外语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语言表示的方式,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外语文本的文法特征。

教师需要多次引导学生从图式表达式的角度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特征,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外语文本,有效提升外语阅读能力。

最后,翻译是把外语文本的结构特征转化为母语文本的过程。

教师需要在上述两个过程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图式表达式的角度准确翻译外语文本,从而加深外语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外语文本的语法特征,以便准确阅读和翻译外语文本,以达到提高外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图式理论的角度,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便让学生更有效地提升外语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一)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一)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一)摘要:根据图式理论论述了阅读理解的实质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应考虑文本和读者的背景知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指导他们理解文章,据此将阅读教学分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

指出读前要开展激活学生图式的活动,读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式来提高理解效果,读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巩固和扩充图式的活动,并相应地提出了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大学英语教学根据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阅读是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中国学生,更是如此。

因此,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尽管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阅读课教学效果,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人们对于阅读过程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找到令人满意的阅读模式,专家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对阅读过程有了深入的认识,这些认识同以前认为阅读就是读出单词的发音或者简单接受作者传达的信息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通过图式理论揭示阅读理解的实质,并论述该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一、图式理论阅读模式(theschema-theorymodelofreading)在阐述图式理论阅读模式之前,不得不提到“从下至上”模式(thebottom-upmodel)和“从上至下”模式(thetop-downmodel)。

“从下至上”模式是由高夫((Gough)提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解码的过程,读者在各个语言层次上进行着从下至上的一系列的语码解译。

读者首先从下层最小语言单位字母开始逐步识别单词、短语,然后按语法规则理解分句、句子,最后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联系起来构成在语篇层次上的理解。

在这个从下至上的语言信息的处理过程中,上层信息的处理过程不影响下层信息的处理,读者是信息的单向被动接受者。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图式理论是指语言学习者使用特定的句型,来构建句式结构的理论,图式理论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言结构,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图式理论揭示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它的核心观点是,语言学习者以句型的形式学习语言,而不是单个的单词。

图式理论建立在句子结构的基础上,揭示语言学习者学习的第一步是掌握句子结构,而不是学习单词。

图式思想也渗透到了英语阅读教学,通过图式思想,学生可以熟悉句型结构,懂得运用这些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抽象结构,从而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

首先,图式理论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句型结构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句型结构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句型结构构建自己的句子。

比如,教师能够通过句型结构引导学生从不同句型结构中构建自己的句子,学生将能够更加准确、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次,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可以帮助教师使用更加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结构,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句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句型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意思。

同时,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不同句型结构的变体,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练习不同句型的变体,达到更好地掌握句子结构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最后,图式理论的核心原则也可以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仔细研究句子结构的习惯,比如当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分析文章中的句子结构,对照图式理论,重点句子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图式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句型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教师仍需要慎重考虑应用图式理论的相关问题,以确保图式理论的真正被准确地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整体教学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整体教学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整体教学
知识图式理论认为,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组织。

具体来说,知识图式理论建议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以下四种方法使学生以特定的语境框架将相关知识、信息和技能组织起来,从而完成阅读任务:
首先,老师应该准备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包括阅读材料内的关键单词、概念和句子片段,并将其有效地放到一起。

该步骤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机的语篇结构,帮助他们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为深入理解以及分析真正的文本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新旧知识结构的交互操作会使新增知识、信息和技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运用。

新旧知识结构的交互练习首先通过问题和对话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让他们归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关键内容。

第三,多种形式的探究让学生深入分析相关的知识,例如“心连心”法,表格法,简答法和网络图法等等。

由于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也越来越理解文章的各个细节,并乐于参与有关的讨论。

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最后,老师应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悉本课程中涉及的所有重点单词和技能、跟随比较困难的文本能够正确理解,以及养成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水平为目标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知识图式理论让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更有深度,老师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图式”是由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

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在《记忆》一书中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

现代图式理论是70年代后期,当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到心理科学,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鲁墨哈特(Rumelhart,1980)把图式称之为认知的建筑块料(或“组块”),是所有信息加工所依靠的基本要素。

①他认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

所有的知识在头脑中都是被安排到一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图式除了包含知识本身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之外,还包括这些知识如何得到应用的信息,即包含一般所谓反映着知识结构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一系列认知的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还包括教师的认知图式等。

②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具有可变性、结构性与主动性的特征,他们所使用的图式概念,其含义已经远远超出巴特利特等先驱者所使用的图式含义。

它对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分析,特别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研究,这是认知结构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教会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一、语文阅读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修正、丰富学生语感图式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接受外界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应,导致个体内部图式——认知结构的变化,达到平衡。

③鲁墨哈特(1980年)也指出发展新知识(图式)的三种过程:增长、调谐和重构。

前两种过程是同化,即“旧瓶装新酒”,后一种则是顺应。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模式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模式阅读教学尽管一直居于英语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教师尽管已经重视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但这种应用很多是无意识的,缺乏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阅读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主题思想,或标题,推理题目等感到无从下手,经常是以偏概全。

另外教师也侧重于语言点,词汇的教学。

这都说明教学中缺乏对文章总体结构的训练,使得学生不懂得段落间的关系,忽视了对文章意义的理解。

在理论上看,一方面,教师对于阅读过程的认识,更多的采纳自下而上的过程,把阅读看成是变动的过程,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过程;或者根本就是没有意识到是阅读是主动,被动,还是互动的过程。

另一方面,对于阅读的教学策略认识不足。

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层次上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语篇的各个层次的信息互动的过程。

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利于教师理论的更新和在实践上的进一步应用。

一、图式理论1.图式概念“图式”(Schema)的概念源于1912年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

1932年,Bartlett 将“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

1963年,心理学家Ausubel提出阅读前导(Advance Organizer)这一概念,建议在阅读前,以书面形式向读者提供背景知识。

1977年美国智能专家D. Rumelhart 发展了图式理论,把图式解释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自那以后一系列意义相关但又不完全的术语被提出:script, plans, goals, frames, expectations and chains. Schank 和 Abelson (1977) 用“script”描述特定语境中的一系列事先决定好的,定型化的事件的结构( a structure that describes in a predetermined ,stereotypic fashion appropriate sequences of event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及相互作用模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能力, 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两种能力可以互为补充。 该模式以人 能动性 , 造成学生机械地进行 阅读学 习 , 造成 了学生只注重语
基金 项 目: 湖南省 2 0 1 2 年度 湖南 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 究项 目 课题 “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 阅读 教学新模式实践研 究” (  ̄ 沙医学院 2 0 1 2 年度校级教改立项课题 “ 民办 院校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新模式实践研究 ” ( 长医教[ 2 0 1 2 1 2 0 号) 。 i [ 2 o 1 2 1 a o l 号) ; 长
而下的阅读模式 , 相互作用 阅读模式 由此产 生。 相互 作用模式 处 理词义和结构 的误 区 , 阻碍 学生 阅读 能力的提高 。 同时 。 以
教 师为 中心 的课 堂教学模式 剥夺 了学生 自主阅读 的机会 , 导 撇弃 了之前 的 自 下而上和 自上而下两种模式 的不 足 ,汲取了 致学生独立完成 阅读能力不 足 ,这种模 式使学生 的阅读水平 两者的优 势,从而确立 了自下而上和 自上 而下相结合的阅读 仅停 留在句子 层面上 , 而 限制阅读能力 的发展 。 就学生 而言 ,
9 2 教 书育 人 ・ 离教 论坛
2 0 1 4 1 0 1
言知识 的学习而忽视了信息 的获得 。
信息( 内容 ) 和外部信 息( 语 言形 式 ) 并 重和操作 的交叉协同 ,
这正是相互作用模 式理论在教学 中的应用 。此 阶段 的教学 为 阅读 的后期 阶段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
二 传统的阅读教学法
传统 的英语 阅读教学受传统 的描 写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 言学 的影 响,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 中产生 了一系列 的问题 。 它 广泛采用 “ 句子课 文分析法” , 也就是采用学生预 习、 教师逐句 讲 解课文 、 分析语法 和词汇练 习 、 完成课后 练习 的教学模式 。 阅读被看作是一个 自 下 而上地理 解文 章语言的过程 ,教材被

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部分,阅读一直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因此掌握学习技巧很重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欢迎阅读!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与技巧1一、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

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已经具有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按照图式理论,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组成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

对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schema)。

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它是阅读的前提条件。

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讨论主题(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

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无意义。

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及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

根据该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头脑贮存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

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否则就不能理解,或不能完全理解。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阅读时,需要Reader和Writer拥有共享的一部分schemata。

如图:显然,如果Reader和Writer各自的原有图式没有共享的交集,那么Reader的阅读理解就会失败。

另外根据图式理论,读者接受文字信息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文字符号输入人的大脑之后,人就不断地在头脑中寻找有关的图式,直至找到能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即形成阅读理解。

最新-图式理论在汉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精品

最新-图式理论在汉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精品

图式理论在汉语阅读教学的作用一、图式理论一定义。

图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哲学家提出的,他认为,人接受的新信息和新概念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其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后才产生意义。

之后,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图式进行了研究。

把图式看成理解新信息提供的心理框架,为记忆中寻找相应信息提供帮助的框架;也有的学者把图式理解成头脑中事先储存好的知识结构。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图式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对同一类客体或活动的基本结构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并在头脑中形成的框架。

1932年,认知心理学家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图式理论,认为它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表征及对知识表征有效应用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认为图式理论主要系统深入地探讨长时记忆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二分类。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由三种图式决定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是图式理论的基础,主要是指读者事先储备的词汇、语法和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知识。

进行阅读理解,读者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如字、词、句,这也是信息编码的基础,从而激活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

若读者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丰富多样,但缺乏语言图式,在阅读时就会造成误解或者不理解,可见,语言图式是基石。

内容图式主要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主题或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认识每个字和句子,但不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的情况。

这说明只有语言知识但缺乏文化背景主题知识,即不了解乡土民情、宗教习俗等,是很难理解文章内容的。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知识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可能掌握每一个字词,这时内容图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发挥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结构图式主要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特点、修辞手法和逻辑推理的熟悉程度。

学者研究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体裁结构方面的知识可以推测文章的结构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的速度,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结构图式在对文章回忆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当阅读文本与组织结构一致时,读者的记忆容量就会增加,其有利于读者对文章的回忆。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摘要】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首先介绍了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如何将图式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并提出了采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活动以及利用图式理论设计阅读教学材料的策略。

接着对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在总结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了图式理论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图式理论、阅读教学、基本原则、策略、概念、活动、材料设计、有效性、应用价值、未来发展。

1. 引言1.1 引言图式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巴图尔比(Barthes)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该理论主张人们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会根据既有的认知图式(schema)来理解并解释新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如何运用图式理论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了解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认知过程。

将图式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图式,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采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图式理论设计阅读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评估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指导教学实践的改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总结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展望图式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2. 正文2.1 了解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源自于巴特莱特和荷马的研究。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图式或框架来理解和处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式理论与英语语言材料的阅读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是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人们已有的知识或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脑中已存在的知识或知识结构是由一个个单元构成的,这些单元就是图式。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决定阅读能力主要有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即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构图式则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特点、逻辑结构等的了解程度。

(李景艳、卢世伟2001年提出)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文本信息的过程,而是受先前经验的影响,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重建的过程。

读者对一篇文章能否理解、如何理解、理解的程度如何等,与其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有关。

学生阅读图式现状1.语言图式:大部分学生的词汇积累不足,语法基础薄弱、习惯用语难于理解,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知识储备这方面做得不错。

2.内容图式:学生在阅读当中往往对文章主题及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在阅读之中难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也难以对信息进行更好的分析和联系。

3.结构图式: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文章体裁特点,也不善于分析文章体裁特点;此外,学生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感到模糊,难以理解主题的发展。

二.阅读图式建构
针对学生在阅读图式上的不足,联系以前一些尝试以及另外一些设想,初步设计以下指向运用能力的阅读图式建构复习备考计划。

1.语言图式的建构1) 词汇学习与积累:首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词汇学习。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记忆词汇,而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让学生真正记住词汇,学生需要结合句子和阅读才能真正学会单词的运用。

在阅读中,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新词的词义,一开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怎么进行词义猜测,尽量培养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形成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

其次,并非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就能正确地理解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是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对句子和文章进行推论,逐步向下推进,最后达到理解全篇的目标。

在这环节中,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词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段落乃至全文。

另外,学生在课外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自我增加词汇量,而且还能接触到丰富的阅读材料,拓宽阅读视野。

课外读物的选材尽量适合学生的程度,不建议选择过长或过难的材料,以免削弱阅读热情。

2) 语法和习惯用语首先,在语法学习中我们需要建构合适的语境进行教学,而不能让学生脱离了语境进行语法学习。

其次,在阅读之中,对于学生因为语法知识欠缺或者不会运用语法知识而导致阅读困难,教师需要举例分析某个语法知识在句子和篇章中的运用,指导学生怎么进行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习惯用语,除了记住习惯用语的基本意思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境来分析。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多看英文报刊和英文影片,这样使得学生更加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表达习惯。

2.内容图式的建构对于内容图式的建构,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

1) 课堂在阅读之前,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根据图片、标题猜测文章主题。

在阅读过程之中,还要根据文章需要适时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知识背景,让他们能在阅读之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消除阅读障碍。

此外,复述课文也是锻炼学生分析文章主题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2) 课外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创建一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做法,通过第二课堂,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接触到更新的英语知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

本校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电影欣赏、英美文学欣赏、年级英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英语角活动、报刊阅读等。

这些活动也可以增加到
班级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利用21世纪报进行全班性的阅读活动、可以就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进行3分钟的英语演讲、可以让学生就课文或单元主题进行周记训练等。

这些活动本校英语教师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或者尝试过,而本人也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坚持写周记、课前进行3分钟的演讲,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

3.结构图式的建构1) 课堂文章学习课堂是建构结构图式最重要的一个形式。

通过阅读文章,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体裁特点,分析英语写作特点,加强文章逻辑结构训练。

2) 阅读训练习题这是实战训练,应该加强。

通过各种阅读习题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章的体裁特点,查找关键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对句子和文章进行推论。

教师在阅读中需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组织和加工。

3) 课外读物单纯的课堂文章学习和阅读习题训练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熟悉各种文章的体裁特点和逻辑结构。

21世纪报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资源,里面不仅出现大量的阅读体裁,而且选材也比较新颖,适合中学生阅读。

以上是本人对高中英语阅读图式构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还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指导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学习。

虽然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太好,但是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

所以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工作,尽量做到认真、细致以及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语言知识训练,并最终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