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组合变形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组合变形

第八章 组合变形

例题
[ 已知: 例8.1 已知: = 15kN , e = 300mm, 许用拉应力σ 1 ] = 32 MPa, P
试设计立柱直径d 试设计立柱直径d。
解: 将力P向立柱轴线简化,立柱 向立柱轴线简化, 将力 向立柱轴线简化 承受拉伸和弯曲两种基本变 形 任意横截面上的轴力和弯矩 为:
FN = P = 15kN
cos ϕ sin ϕ + I I z y
2 2
ω= ω
2
y

2
z
Fl 3 = 3E
ωz I z tanψ = = tan ϕ ωy I y
I 一般情况下, z ≠ I y , 故 ϕ ≠ ψ ,这表明挠度所在 一般情况下, 的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并不重合。 的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并不重合。
以矩形截面的悬臂梁为例,在端部C点受力F 以矩形截面的悬臂梁为例,在端部C点受力F,F通过截面 ϕ 形心,与y轴夹角为 形心, 建立坐标系, 建立坐标系,将F分解 分解 成沿y和 的分量 成沿 和z的分量
Fy = F cosϕ
Fz = F sin ϕ
图6.4
梁的斜弯曲可看成由Fy、Fz分别产生的两个平面弯 Fy、 曲叠加而成。且危险截面均为固定端处截面。 曲叠加而成。且危险截面均为固定端处截面。其上弯矩 值为: 值为:
σ1
σw
4×15×103 32×15×103 ×300 + ≤ 32 2 3 πd πd
d = 114mm
所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F=12kN,许用应 例8.2 图a所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 所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 , 试为横梁AB选择合适的工字钢 选择合适的工字钢。 力 [σ ] = 100MPa ,试为横梁 选择合适的工字钢。 的受力图, 解:根据横梁AB的受力图,由 根据横梁 的受力图 平衡方程可得: 平衡方程可得:

第8章 组合变形(土木)

第8章 组合变形(土木)
F F
350
F
350
M
FN
y1
A 15000 mm 2 z0 75mm z1 125 mm
I y 5.31 10 7 mm 4
y
z0
z1
150 50 150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50 FN F M F 350 75 10 3
425 F 10 3 N.m
危险点在1,2点。
max
b 9cm
h 2b 18cm
屋 顶 桁 架 结 构 的 简 化
例: 图示悬臂梁由25b工字钢制成,弹性模量 E=200GPa。荷载和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试求: (1) 求梁上C点的应力;
(2) 求梁内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q q=5kN/m
C C P=2kN y
t .max 667 F t
t 30 106 F
667 667
45000 N
c.max 934F c
t .max
c.max
c 120 106 F
934 934
128500 N
许可压力为 45000N 45kN F
FN
c. max
Mz1 FN Iy A
t .max
c.max
425 10 3 F 0.125 F 5 5.31 10 15 10 3 934 F Pa
F
350
t .max 667 F c.max 934 F
M
FN
(4)求压力F
说明:
1. 必须是线弹性材料,加载在弹性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
2. 必须是小变形,保证能按构件初始形状或尺寸进行分解与叠 加计算,且能保证与加载次序无关. 图示纵横弯曲问题,横截面上内 力为

《材料力学》课程讲解课件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课程讲解课件第八章组合变形

强度条件(简单应力状态)——
max
对有棱角的截面,最大的正应力发生在棱角点处,且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max
N A
M zmax Wz
M ymax Wy
x
对于无棱角的截面如何进行强度计算——
1、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y
F z
M z F ey M y F ez
ez F ey z
y
zk yk z
y
x
1、荷载的分解
F
Fy F cos
Fz F sin
z
2、任意横截面任意点的“σ”
x
F
y
(1)内力: M z (x) Fy x F cos x
M y (x) Fz x F sin x
(2)应力:
Mz k
M z yk Iz
My k
M y zk Iy
(应力的 “+”、“-” 由变形判断)
F
1, 首先将斜弯曲分解
为两个平面弯曲的叠加 Fy F cos
z
L2
L2
Fz F sin
z
2, 确定两个平面弯曲的最大弯矩
y
Mz
Fy L 4
M
y
Fz L 4
3, 计算最大正应力并校核强度
max
My Wy
Mz Wz
217.8MPa
查表: Wy 692.2cm3
4, 讨论 0
y
Wz 70.758cm3
的直径为d3,用第四强度理论设计的直径为d4,则d3 ___=__ d4。
(填“>”、“<”或“=”)
因受拉弯组合变形的杆件,危险点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r3 1 3 2 4 2
r4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例题: 图示吊车大梁,由32a热轧普通工字钢制成,许 用应力 [σ]=160MPa ,L=4m 。起吊的重物重量F =80kN,且作用在梁的中点,作用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α =5°,试校核吊车大梁的强度是否安全。
F
Fy F cos 50
L2
L2
解:1. 外力分解
Fy F cos 80 cos 50 79.7kN Fz F sin 80 sin 50 6.96kN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例:图示梁,已知F1=800N,F2=1650N,截面宽度 b=90mm,高度h=180mm。求:
1、梁上的max及所在位置; 2、若改为a=130mm的正方形截面,梁上的max; 3、若改为d=130mm圆形截面,梁上的max。
F2
F1 z
32
32 6
d3
72.6mm
取 d 73mm
构件在荷载的作用 下如发生两种或两种以 上基本形式的变形,且 几种变形所对应的应力 (和变形)属于同一数 量级,则构件的变形称 为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 线弹性小变形范围内,采用叠加原理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二.组合变形分析方法 条件:线弹性小变形
组合 变形
0.642q 106 31.5 103
0.266q 106 237 103
160MPa
q 7.44kN / m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M zD 0.456q
M zA 0.266q
z
M yD 0.444q
M yA 0.642q
A截面
y
max

材料力学 第八章 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 第八章 组合变形

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解:①外力分析
y ZC
Mx z P2z
P2y 400N YA 457N Z A 20.1N
P2Z 70.5N YC 257N Z C 90.6N
YA A 150
T M x 120Nm
B 200
C YC D 100
P2y
x
y
M Z (Nm) M (Nm)
建立图示杆件的强度条件
解:①外力向形心
x A 150 P1 T A 150 B 200 C T B 200 C 100 D 简化并分解
z
z P2z D P2y x 弯扭组合变形 y
100
M Z (Nm) M (Nm)
y
②每个外力分量对应 x 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X
(Nm) My (Nm) Mz
x X
125 37.8 162.8MPa
孔移至板中间时
N 100 103 2 A 631.9mm 10(100 x) x 36.8mm 6 σ max 162.8 10
偏心拉伸或压缩:
CL11TU11
任意横截面上的内力: N P,M y Pa,M z Pb
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压)弯组合 §8–4 偏心压缩 截面核心 §8-4 弯曲与扭转
§8–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 :在复杂外载作用下,构件的变形会包含几种简
单变形,当几种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属同一量级时,不能忽略
之,这类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P P
弯曲与扭转
P1
80ºP2 z
x A 150 B 200 C 100 D
y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解 (1)外力分析,确定变形类型—拉弯组合;
(2)内力分析,确定危险截面—整个轴;
M=600(kN·cm) FN=15(kN)
(3)应力计算,确定危险点—a、b点;
P产生拉伸正应力: t
FN AFNd 2源自4FNd 24
M拉产弯生组弯合曲:的正应力:wmax
M Wy
M
d3
32
32M
d3
P M= a Pe
补例8.1 已知: P=2kN,L求=:1mσm,Iazx=628×104mm4,Iy=64×1040mm2740 2844
解:1.分解P力。 Py Pcos φ Pz Psin φ 2.画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固定端截面。 3.画应力分布图,确定危险点—A、 B点
σ” σ’
A
x
y
Pyl
M
z
践中,在计算中,往往忽略轴力的影响。
4.大家考虑扭转、斜弯曲与拉(压)的组合怎么处理?
例8.5 图8.14a是某滚齿机传动轴AB的示意图。轴的直径为35 mm,材料为45钢, [σ]=85 MPa。轴是由P=2.2kW的电动机通过
带轮C带动的,转速为n=966r/min。带轮的直径为D=132 mm,
Mz Py l - x Pcosφ l - x Mcosφ My Pz l - x Psinφ l - x Msinφ
式中的总弯矩为:M Pl- x
3.计算两个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在x截面上任取一点A(z 、y),
与弯矩Mz、My对应的正应力分别为σ’和σ”,故
- Mz y , - M yz
第八章 组合变形
基本要求: 掌握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的强度计算。
重点: 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材料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

MB
M
2 yB
M
2 zB
(364 N m)2 (1000N m)2 1064N m
•由Mz图和My图可知, B截面上的总弯矩最大, 并且由扭矩图可见B截 面上的扭矩与CD段其 它横截面上相同,TB =-1000 N·m,于是判 定横截面B为危险截面。
3. 根据MB和TB按第四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Wp
r4
M 2 0.75T 2
W
300N.m 1400N
300N.m
1500N 200
150
300N.m
128.6N.m
120N.m
(2)作内力图
危险截面E 左处
T 300N.m
M
M
2 y
M
2 z
176N.m
(3)由强度条件设计d
r3
M2 T2 W
W d 3
32
32 M 2 T 2
第8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组合变形——实际构件由外力所引起的变形包含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基本变形。如压力框架、烟囱、传动轴、有吊车 的立柱。 叠加原理——如果内力、应力、变形等与外力成线性关系, 则在小变形条件下,复杂受力情况下组合变形构件的内力, 应力,变形等力学响应可以分成几个基本变形单独受力情 况下相应力学响应的叠加,且与各单独受力的加载次序无 关。 前提条件:
即 亦即 于是得
r4
M 2 0.75T 2 [ ]
W
•请同学们按
照第三强度理 (1064 N m)2 0.75(1000 N m)2 100106 Pa W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t . max
Mz 0 FN Iy A
F
350
M
FN
425 10 3 F 0.075 F 5.3110 5 15 10 3 667 F Pa F Mz c. max 1 N Iy A
t .max
c.max
425 10 3 F 0.125 F 5 5.31 10 15 10 3 934 F Pa
50 150
425F 103 N.m
A 15000 mm2 z0 75mm z1 125mm I y 5.31107 mm4
y1
z0
y
z1
150 50 150
(2)立柱横截面的内力 FN F 50 M 425103 F N.m (3)立柱横截面的最大应力
az
中性轴
z0 0 y0 0
i z2 a y yo ey 2 iy a z zo ez
截面核心
y
中性轴
F (e y , e z )
z
求直径为D的圆截面的截面核心.
d a y1 2
i z2 ay ey
a z1
az
2 iy
2 4 d d 64 2 iy i z2 2 A d 4 16
F
1, 首先将斜弯曲分解 为两个平面弯曲的叠加
Fy F cos

L2
L2
Z y
My Wy
Fz F sin
2, 确定两个平面弯曲的最大弯矩
Z y
Wz 70.758cm 3
Mz
Fy L 4
Fz L My 4
查表: W y 692.2cm 3

建筑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

建筑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
• ■一、内力计算
• 根据前面所学的力的平移定理,可将偏心力P向截面形心简化,得到 一个轴向压力P和一个力偶矩M=P·e的力偶[图8-7(b)]。
• 在承受偏心压力的直杆中,各横截面上的内力相等,由截面法可求得 内力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FN=P • M=P·e • 可见,偏心压缩是轴向压缩和平面弯曲的组合。
• 将两种荷载作用下的横截面正应力进行叠加得 • σ=FN/A±M·y/Iz • 强度条件为σmaxmin=FA±Mmax/Wz≤[σ]maxmin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作用在直杆上的外力作用线与杆轴平行而不重合,有一偏心距,此时 杆件就受到偏心压缩(拉伸)。如图8-7(a)中柱子受到上部结 构传来的荷载P,其作用线与柱轴线间的距离为e,柱子就产生了偏 心压缩变形。此处的P叫作偏心力,e叫作偏心距。
• ■二、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 在横截面上任取一点 • K,其应力是轴向压缩应力σN和弯曲应力σMz的叠加。 • σN=-P/A • σMz=±Mz·y/Iz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 K点的总应力为 • σK=σN+σMz=-P/A±Mz·y/Iz(8-3) • 式中,σMz的正负号可由K点所在的变形区域判定:当K点处于受拉
第八章 组合变形
•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 第二节 斜弯曲 • 第三节 轴向拉(压)和弯曲 •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返回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 前面各章已经讨论了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实际 工程中杆件的受力情况较复杂,所引起的变形不是单一的基本变形, 而是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如图8-1(a)所示的烟囱,在承受自 身重力发生轴向压缩变形的同时,又因承受风荷载而引起弯曲变形; 如图8-1(b)所示的厂房牛腿柱,所受吊车梁的压力与柱的轴线 不重合,即受到偏心压力作用,使支柱产生压缩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P2 a
m
z
x
P1
m
x
y
m
z x
My
m
y
P1 在 m—m 面内产生的弯矩为 My = P1 x (使梁在 XZ 平面内弯曲,y 为中性轴)
P2 a
m
z
x
P1
m
x
y
m
MZ z x
My
m
y
P2 在 m—m 面内产生的弯矩为 MZ = P2 (x-a) (使梁在 XY 平面内弯曲,z 为中性轴)
二 、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分析 (任意点 C(y, z) 的正应力)
z
tg Iy tg
Iz
M
y
梁的挠曲线一般仍是一条空间曲线,故梁的扰曲线方程仍应分别 按两垂直面内的弯曲来计算,不能直接用合成弯矩进行计算。
四、 强度分析
中性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平行于中性轴的两直线分别与
D1 z
o
横截面周边相切于 D1 、D2两点
,D1 、D2 两点分别为横截面上
最大拉应力点和最大压应力点。
D2
A 截面: D 截面:
(max
)A
M zA Wz
M W
yA y
(21.5103)q
(max
)D
M zD Wz
M yD Wy
(16.02103)q
梁的危险点在 A 截面棱角处
max
(max )A
M zA Wz
M yA Wy
(21.5103)q
[]
160106
[q] 160103 7.44kN/m 21.5
§8-1 概述
一、 组合变形概念 :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基本变形,则构件的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12 103 141106
94.3MPa 100MPa
故所选工字钢为合适。
材料力学
如果材料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 同,且截面部分 区域受拉,部分区域 受压,应分别计算出最大拉应力 和最 大压应力,并分别按拉伸、压缩进行 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
t,max
=+
t,max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 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建立 危险点的强度条件。
一般不考虑剪切变形;含弯曲组合变形,一般以弯
曲为主,其危险截面主要依据Mmax,一般不考虑弯
曲切应力。
材料力学
四.叠加原理
构件在小变形和服从胡克定律的条件下, 力的独立性原理是成立的。即所有载荷作用 下的内力、应力、应变等是各个单独载荷作 用下的值的代数和。
材料力学
F F
350
150
y
50 z
50 150 z0 z1
显然,立柱是拉伸和弯曲的 组合变形。
1、计算截面特性(详细计算略) 面积 A 15103 m2
z0 75mm I y 5310 cm4
材料力学
2、计算内力 取立柱的某个截面进行分析
FN F
M (35 7.5) 102 F 42.5102 F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ntent
1、了解组合变形杆件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2、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和偏心拉压杆 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3、掌握圆轴在弯扭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 条件和强度计算

第八章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

第八章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

偏心距e。
P
εa
P
e e h
【解】1)将P向轴线平移。
M e Pe
P
2)由虎克定律得:
Me
z
εb
b
εa
P
εb
Me
a b
a
E
b
E
1 E
1 E
P A
P A
Me Wz
Me Wz
1 E
1 E
P bh P bh
12Pe b h3
12Pe b h3
P
Ebh( a
2
e
h(
a
b)
6( a b)
A
F
+
σ'
2)当梁上只有P作用时,其弯
P ab
矩图和应力图为:
A
B
C
σ''
正应力:σ M (x) y
Iz
3)F、P同时作用时正应力:
Pab/(a+b)
+
AC
B
σmin σ σmax
F M (x) y
A
Iz
4)整个梁正应力在C截面上 下边缘取得极值:
Hale Waihona Puke 5)梁处于单向应力状 态,强度条件为:
σ
态,处于二向应力状态。
τ
5)强度计算:
eq3 2 4 2
2 m
ax
4
2max
M ma Wz
x
2
4
Tm W
ax t
2
M max Wz
2
4
T max 2W z
2
1 W
z
M
2 m
ax
T

材料力学第8章 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8章 组合变形

b.未通过轴线或形心主惯性轴,向其分解
注意:荷载分解、简化的前提是不改变研究段的内力。
(2)内力分析方法
用截面法计算任意截面的内力,通过内力确定变形的组成
z
Fsz My
Ty
Fsy
M z FN
FN
T
x M z , Fsy M y , Fsz
轴向拉、压 扭转 x,y面内的平面弯曲 x,z面内的平面弯曲
§8-2 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F sin
F cos F
(2)求B点的应力
MB FN
WA
12.32103 25103
0.1 0.22
0.1 0.2
6
B
17.23 MPa
(3)求B点30º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300 cos2 30 17.23 cos2 30 12.99 MPa
(4)求B点的主应力
1 0 2 0 3 17.23 MPa
z
面梁,其横截面都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对称 轴,且截面的周边具有棱角,故横截面上
Mz
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截面的棱角处。于是
,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直接确定截面上
My
最大拉、压应力点的位置,而无需定出其
y
中性轴。
因危险点为单向应力状态(忽略弯曲切应力的影响), 故,强度条件为:
max
M y max Wy
F sin
12.32kN m
F cos F
例: 如图示一矩形截面折杆,已知F=50kN,尺寸如图所示, α=30°。(1)求B点横截面上的应力;(2)求B点α=30°截
面上的正应力;(3)求B点的主应力σ1、 σ2、 σ3。
FN
B
MB 100mm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M z y M y sin
Iz
Iz
x
M y z M z cos
Iy
Iy
x
y
z
y
z

M
y sin
z

cos
对于圆形截面
因为过形心的任意轴均为截面的对称轴,所以当横 截面上同时作用两个弯矩时,可以将弯矩用矢量表示, 然后求二者的矢量和。于是,斜弯曲圆截面上的应力计 算公式为:
A
C
B
D
2 kN 5 kN
300 500
2 kN (a)
500
解:
1.5 kN Am
7 kN
C
1.5 kN m
B
D
(1)分析载荷 如图b所示
5 kN
12 kN (b)
T 1.5 kN m
(2)作内力图 x
如图c、d、e、f 所示
(c)
MC MD
1.5 kN Am
7 kN
C
1.5 kN m
B
FN A


F (2a)2
1 4
F a2
(2)开槽后的正应力
My
FN F
My

Fa 2
FN
2
max


FN A

My Wy




F 2a2

Fa / 2 2a2 a2 /
6


2
F a2
2a
2a
z
a
所以:
2
1
8
y
§8.3 斜弯曲
F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FAx A FAy α α C C D
l B W
∑ F ix = − F Ax + F D sin α = 0 F D = 2W ∑ m A ( F i ) = l F D cos α − 2Wl = 0 ⇒ F Ax = 2W ∑ m D ( F i ) = l F Ay − Wl = 0 F Ay = W
iz = 0⇒ ay = − yF
2
三、中性轴方程
F zF z yF y 令 σ = − 1 + 2 + 2 = 0 A iy iz
令y=0,得到中性轴 在z轴上的截距az 2 z zF = 0⇒ = − iy 1+ 2 az zF iy
因ay与 yF 异号, az与 zF 异号,故中性轴与偏心压 力作用点分别位于坐标原 点(截面形心)的两侧。
M y = F zF
y
弯矩Mz产生的应力 F yF y Mz y σ ′′′ = =− Iz Iz
点B(y,z)的总应力
F F zF z F yF + σ = σ ′ + σ ′′ + σ ′′′= − + A Iy Iz y
zF z yF y ⇒ 1 + 2 + 2 = 0 iy iz
与通过各边的中性轴 对应的yFi 、 zFi为
b
O
h6
y C
B
h
截面核心是一个菱形。
【例8-5】短柱的截面为椭 圆,试确定其截面核心。 z a y
b
z F ⋅ b sin θ + y F ⋅ a cos θ ≥ 0 1+ 2 2 iy iz
b 2 iy = 4
2
பைடு நூலகம்
a 2 iz = 4
2
O
4 yF 4 zF 1+ sin θ + cos θ ≥ 0 b a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一、偏心压缩的概念 当短柱上的压力与轴线平行但 不与轴线重合时即为偏心压缩 二、截面上应力方程 轴力产生的应力 σ ′ = − 弯矩My产生的应力
F zF z Myz σ ′′ = =− Iy Iy
F A
B(y, z)• F O x z
M z = F yF
x z O
F •A(yF, zF) y 截 面 形 心
π d 3 [σ ] ⇒W ≤ 8d tan α + 10πl
【例8-3】用应变片测得弹性模量为E的矩形截面杆上 下表面的轴向线应变分别为εa、 εb ,试求拉力P及其 偏心距e。 【解】1)将P向轴线平移
M e = Pe
P Me εb P e εa P e z b P Me h εb εa
2)由虎克定律得
【解】1)对圆轴作受力分析
∑m

( F i ) = mC − m D = 100Q − 200 P = 0 ⇒ Q = 2 P = 20 kN
∑m ∑m
A
( F i ) = 800 R B − 600 P − 100Q = 0 ⇒ R B = 10 kN
( F i ) = 200 P + 700Q − 800 R A = 0 ⇒ R A = 20 kN
l
cos α tan α
即:FDx= FDsinα=2Wtanα, FDy= FDcosα=2W 2)画内力图。
2Wtanα FAx A FAy α B A W C D B FDx D FDy
l B W
轴力图
A
+
D
σ
剪力图
A D
+
B
弯矩图
Wl
-
σmax σmin
W
3)确定许可载荷W
N M D 8W tan α 10Wl = + 3 ≤ [σ ] σ eq max = + 2 A Wz πd d
i =− z ay yF
2
设欲使截面上点C(r, s)的 应力为零,显然它必位于 中性轴上。其坐标满足
iy az = − zF
2

zF s yF r 1+ 2 + 2 = 0 iy iz
截距ay、az 逐渐增大,中 性轴逐渐远离截面形心。
当中性轴与截面边缘相切 时,整个截面上就只有一 种压应力。 图示为一受压短柱的横截 面, 取形心O为坐标原点。
x z • D2 • O • az F • y
图示阴影部分受拉,另一 部分受压。 平行于中性轴且与横截面 边缘相切的D1点离中性轴 最远,有最大压应力。 同理,D2点有最大拉应力。
五、截面核心的概念
p x z F •(yF, zF) O y q .C(r, s)
该式表明:偏心压力F必 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当偏心压力F在直线上运 动时,可得到一系列通过 点C的中性轴,即中性轴 绕点C转动。 当偏心压力力F逐渐靠近 截面形心即坐标(yF, zF )逐 渐减小,由截距公式
F A a C A F F + P b B F y B F σ' O z
【解】1)当梁上只有F作用 时,其轴力图和应力图为:
F 正应力:σ ′ = A
2)当梁上只有P作用时, 其弯矩图和应力图为 正应力:σ ′′ =
M ( x) y Iz
A A
a
P b B C σmin B σ''
Pab/(a+b) + C
b yF sin θ + arctan ≥− a zF
1 y 4 zF + F b a
2 2
by − 1 ≤ sin θ + arctan F ≤ 1 因 a zF


1 zF yF 4 + b a
B
2)求圆轴CD截面之间的扭矩、画扭矩图和应力图
T max = − 0.4 × 10 = −2 kN⋅ m 2
A C − 2kN·m D τmax T B
= T max τ max Wt
3)画圆轴弯矩图和正应力图
M max = 2 kN⋅ m M max σ max = Wz A
3)F、P同时作用时正应力
F M ( x) y σ = σ ′ + σ ′′ = + A Iz
σ σmax
5)梁处于单向应力状 态,强度条件为 a)塑性材料梁
σ max = F Pab + ≤ [σ ] A ( a + b) W z
4)整个梁正应力在C截 面上下边缘取得极值
σ
max min
=
F MC F Pab ± = ± A Wz A ( a + b) W z
D z C b. c. O E .a y .e
当中性轴与角点E和A的连 线重合时,因直线EA的截 距为已知,故由截距公式 可确定出偏心力F的作用 点a的坐标。 同理,当中性轴依次与AB、 BC 、 CD 、 DE重合时, 由截距公式可确定出偏心 力F的作用点b、c、d、e 的坐标。 截面核心。 封闭区域abcde为截面核心 截面核心
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8-5 拉伸压缩与扭转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复合变形。 二、叠加原理(叠加法) 叠加原理(叠加法) 分析组合变形时,可先将外力进行简化或分解,把构 件上的外力转化成几组静力等效的载荷,其中每一组 载荷对应着一种基本变形。 分别计算每一组基本变形各自引起的应力、内力、应 变和位移,然后将所得结果叠加,便是构件在组合变 形下的应力、内力、应变和位移,这就是叠加原理。
【例8-4】若短柱的截面为 矩形,试确定其截面核心。
A z D
b
O B C h
y
【解】1)求iy2、 iz2
I y b2 2 iy = = A 12 h 2 = iz 12
2
2)写ay i、 azi
AB边: ay=-h/2, az=∞ BC边: ay= ∞ , az= -b/2 CD边: ay=h/2, az=∞ DA边:ay= ∞ , az= b/2 3)求yFi 、 zFi
ay = − i i ⇒ yF = − yF ay
2 y
2 y
2 z
2 z
AB边: yF=h/6, zF =0 BC边: yF=0, zF =b/6 CD边: yF=-h/6, zF =0 DA边: yF=0, zF =-b/6 4)画截面核心
A z D
b6
i i az = − ⇒ zF = − zF az
A
B
当偏心力F作用在截面核 心内(含边界)时,截面 上便不会出现拉应力。 六、截面核心求解步骤 求截面对形心主惯性轴的 惯性半径的平方iy2、 iz2 ; 写出通过截面诸边界的中 性轴的截距ay i、 azi; 由截距公式求偏心压力的 诸作用点yFi 、 zFi ; 连接偏心压力的诸作用点 构成一个封闭区域。
2 2
2
2
≤ −1
即 zF + yF ≤ 1 b 4 a 4 3)画截面核心 z a
a/4 b/4
O
y
b
它是一个椭圆。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一、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概念 轴同时受到扭转外力偶和横向外力作用时横截面上的 内力有扭矩和弯矩的组合变形。 二、例题
令 iy =
iz = Iz A
Iy A
—横截面对y轴 的惯性半径
—横截面对z轴 的惯性半径
显然中性轴是一条直线 四、截面应力分布特征 令z=0,得到中性轴 在y轴上的截距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