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
平均每个月应负担12分之一, 3月份的应作为费用入账 的财产保险费为50 000元。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 会计核算基础。他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一 律以实际的款项收付为标志。它是以收到 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 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 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 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 付实现制。
• 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三)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2.以合法有效的凭证为依据。 • 3.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
连续性和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 二、会计的职能 • 1.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 2.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 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的关系。
• 三、财务报告目标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 一、会计的概念 •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赖以发展的
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极 为简单,对生产过程的耗费和收获,只能凭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化,生产过 程与经济关系逐渐地复杂起来,人们为了掌握生产过程 的情况和安排好生产,就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耗费以及取得的成果作出必要的记录,以便更 有效地组织生产和管理经济活动。这时作为记录和计算 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取得成果的会计科学,也就随之而 产生。由此可见,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 活动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基础会计学(00041)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重要性: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三节 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涵义: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 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基本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1)涵义: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只要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都需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都是会计主体。 (2)会计主体假设的基本涵义:是指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单位或组织的经营活动, 而不包括投资者本人和其他单位或组织的经营活动。 ☆(3)会计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①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②确定了会计的独立性。 ☆(4)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一般来说,作为法律主体,其经济上必然是独立的,因而法律主体一定 是会计主体,但是,构成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1)涵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 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持续经营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特点: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的传统工艺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会 计核算的方式从手工簿记系统逐步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极大地加强了会计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2、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 ★涵义: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 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利用价值指标来进行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就无法进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发展,没有会计监督,就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会计目标 ★1、定义: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注: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的首要出发点。 ☆2、 会计目标的体现: (1) 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源,负有受托责任。 ☆3、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那些需要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决策的组织或人士。 关注点: (1)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 (2)债权人包括企业贷款提供者和供应商等,他们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公平分配,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等。 (4)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环境保护等。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
** 在利润没支有付归人集员计工算资以80前00,元所。有者权益的记录仍维持原数额,但资产 的记录已经设变备动和。门面折旧费用1200元。
第四节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 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 量要求。
前提 条件
4)相关性原则
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 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 决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 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传统会计的定义:
会:加总计算,岁会 计:零星计算,日计
现代会计的定义:
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 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 并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 价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四大特点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经济活动要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计算和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 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 可比。”是对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在使用会计 核算处理方法、会计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一贯性原则
也称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 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 得随意改变。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 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会计主体
会计信息反映特定单位。 作用: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 务范围。
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
04
会计的方法
设置账户
总结词
设置账户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分类 记录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设置账户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性质, 为其设置一个或多个分类账户,以便于记录、 汇总和报告经济业务数据。
复式记账
总结词
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通过双重记 录来反映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双重记 录,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 登记,以确保经济业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 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汇 总、分类和整理,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等重要信息。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持续经营
总结词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或清 算。
详细描述
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基础之上,该假设使得会计主体能够稳定地运行其经济活 动,从而使得历史成本、现值等会计原则得以应用。它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因为只有在持 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能被合理地计价和列报。
填制和审核凭证
要点一
总结词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用于证明经济业 务的发生和真实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和经过的原始单据,会计人员需 要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确保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登记账簿
总结词
登记账簿是将凭证中的经济业务数据分类记录到相应的 账户中。
详细描述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 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重点内容及公式总结
第一章 总论1.会计恒等式: (现金流量表→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账务状况) ②收入-费用=利润(动态等式、经营成果) 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⑦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⑧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会计要素①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 ②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③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④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1.结转①在途物资→原材料②结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③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生产成本④结转已售产品的制造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⑤结转实现的房屋租金收入:预收账款→其他业务收入⑥结转本月应交所得税:A.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 B.本年利润→所得税费用⑦结转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⑧结转应付股利:利润分配→应付股利⑨提取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盈余公积2.会计科目分类①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盘亏,刚出现借¹待处理财产损溢贷²,出纳人员,差旅费人名,保险赔偿)、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盘亏营业外支出)、累计折旧(反方向)、待处理财产损溢(现金刚出现盘盈借,应冲减管理费用→库存现金、现金盈亏贷,应由出纳人员赔偿)、应收票据、应收利息(计提借)、应收股利、其他货币资金②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净)、盈余公积(提取贷,小金库)、本年利润(收入-费用,借结转分配贷)、利润分配(提财料,租金)、营业外收入(特殊情况,罚款)、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计提应交税费贷)、销售费用(宣传,广告,展览,运费,结转贷)、管理费用(行政管理折旧,保险,差旅费,盘盈存货贷,盘亏损耗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应付利息贷,计提应收利息借、手续费)、营业外支出(特殊情况、罚款)、所得税费用(借,计提应交税费贷)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1.采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公式①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借方账户金额=贷方账户金额②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③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大学课件-基础会计学 杨明海(完整)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一、会计目标 •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
准则——基本准则》中所确定的会计目标是: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 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 策”。
第二节 会计含义
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 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会计方法。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
• (六)财产清查 •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
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实有数,并查 明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 法。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
• (七)编制财务报告 • 编制财务报告是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定期地、
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二)监督职能 •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 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 能,也称为控制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具有显著的 特征。 • 1.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 •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各单位的经济 活动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一、会计本质 •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
的会计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 和监督,旨在向企业内、外部的会计信息 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促使单位提高经济 效益的一项经济信息管理活动。
第二节 会计含义
• 二、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2.以凭证为依据,具有完整的价值核算体系 • 3.采用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 • 4.会计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会计: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 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反映(核算)和监督。
两者密切联系, 相辅相成。
反映是监督的基础, 监督是反映的保障。
没有无核算的监督, 没有无监督的核算。
会计对象: 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和周转变现为资金依次经过:1.供应过程: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用现金、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2.生产过程: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货币资金→生产资金(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固定资金→生产资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销售过程: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出售产成品, 收取货款)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即会计基本假设, 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和某些不确定的因素, 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
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 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 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 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①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②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③独立核算, 有完整的账簿体系, 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
时间,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企业的资产才区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才有必要确立会计分期。
3.会计分期: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 以便定期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向有关反面提供信息。
有了会计分期, 出现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 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
成本会计是用来核算产品成本、确定企业一定时 期内损益状况的一种专门方法。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 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 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规 划和控制,并帮助企业领导做出决策的一整套信 息系统。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 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税 款征收与解缴全过程的一门专业会计。
04
会计的方法与体系
会计的方法
会计确认
通过会计确认,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 入会计核算系统,并确定其以何种金额入账。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确定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及 其附注中列示金额的过程。
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将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业务通过一定的记录 方式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便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或完成情况。
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联系
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所提供的以财务 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会计核算又 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区别
财务管理侧重于整体的经济管理和经 济决策,而会计侧重于具体的业务处 理和信息提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6
利润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和损失等。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 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或 破产清算。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 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 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基础会计第一章绪论
(一)会计主体假设
01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采取的 立场及空间范围。P10
02
会计主体要求界定两方面的界限。P10
03
区分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的关系。P10
(续)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有别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般来 讲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 体。例如:一个企业下属的某一个车间可以 作为核算单位,可以称其为会计主体,但不 能称其法律主体。
二、会计基础
1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的基础。
2
会计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 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01
收入在收取收入的权利取得(发生)时确认;
而无论款项是否收到。
02
费用在承担费用的责任(义务)发生时确认;
而无论款项是否付出。
(续)权责发生制
权:收取收入 的权利。
责:承担费用 的责任(义务)
清算的基础上。
02
持续经营的假设为权
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 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相互联 系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报告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续)会计分期假设
01
会计分期分为年度和中期。
02
我国的会计分期采用公历制。
03
会计分期产生了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的会计基础:权责发 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根据权利与义 务对等原则判 断权利与义务 是否发生。
收取收入的权 利在履行销售 义务时取得。
(续)权责发生制
销售商品、销售劳务中的主要义务是交付商 品、提供劳务,所以,在销售中交付了商品、 提供了劳务,收取销售收入的权利就发生(取 得)。
期末《基础会计学》复习重点
期末《基础会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定义和特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向企业内、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信息的活动。
会计的特点可以从会计的核算方法中得以体现,具体表现为: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第二,采用一系列会计专门方法。
第三,会计管理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2.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最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最基本职能:核算3.会计四大假设及其含义(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并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它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等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因停业、破产而进行清算。
按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未前提。
持续经营为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规定了时间范围,旨在解决资产估价、费用分配等重要会计问题。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在时间上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们地划分为若干个均等的会计期间。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年度是基本的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不变的。
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应当以货币计量为基础,以综合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的财务结果与影响。
以上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分别从空间、时间、计量手段和方法上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可以高度概括为特定对象的资金运动。
2.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会计六要素各自的定义和分类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事项引起变化的项目所作的归类。
按照会计要素所处的变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两类。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
例:
例
三、会计分期
A公司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企业会计准则》
年度 中期
半年度 季度 月度
例
㈣货币计量
例:银行存款50元,原材料100万元,固定 资产1 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800万元。
元
《企业会计准则》
注意:考试易出判断题。
注意两点:
例 准则
例
四项基本假设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 ,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 以及应交款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 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 的投入资本。
资本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 ,是现代企业明晰产权关系的重要标志。
资金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总结
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的最高概 括,是会计对象的第一层次。
会计对象的第二层次是会计要素。 第三层次是会计科目。
单选题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 A )。 A.资金运动 B. 经济活动 C. 财产物资 D. 货币资金
2、下面关于会计对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C )。
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会发生各 种各样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就是单位发生的交易 或事项。
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 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交换 ,如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等 。(公允价值计价)
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 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 旅费、计提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历 史成本或账面价值计价)
第一章 总论 《新编基础会计学》 PPT课件
标志着我国会计已进入了与国际趋同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至2014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41项具体准则
❖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管理、科 技、文化等密切相关的,是和国家、企业、家庭、 个人紧密相连的。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Company Logo
第五节 会计的任务与方法
❖ 一、会计的任务 ❖ 二、会计的方法
Company Logo
▪ 再次,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编制会计 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时,则要采用一定的汇率 折算为既定的记账本位币来进行。
▪ 一个附带的假设: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不变。
5、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
❖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 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 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 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 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 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与收付实现制相对 而言。
四、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 会计信息,即提供会计信息。
Company Logo
❖ 会计目标—提供会计信息 1、向谁提供信息: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 部门、企业管理当局、 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利益集团。
2、提供什么信息:向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盈利能力和 未来的现金净流量信息;向债权人提供企业的偿债能 力;向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向管 理当局提供企业的全面信息。
❖ 一、可靠性要求 ❖ 二、相关性要求 ❖ 三、可理解性要求 ❖ 四、可比性要求 ❖ 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 六、重要性要求 ❖ 七、谨慎性要求 ❖ 八、及时性要求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总论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会计的作用:
➢ 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 业行为
➢ 考核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 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
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会计的目标:
满足相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具体:
➢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满足有 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求 (决策有用观)
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相对应的一种确 认基础,也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它是 以实际收到和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 用归属期的标准。
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的比较
例:某企业2014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①1日,销售产品A一批,货款50,000元,已收到。 ②10日,支付该月广告费10,000元,款项已支付。 ③15日,销售B产品一批,货款100,000元,款项未 收。 ④17日,收到上月销售货款20,000元。 ⑤18日,预付下月保险费10,000元。
半年度
年度
会计假设
意义:
➢ 有利于建立有序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便于及时结账、 编制会计报告等。
➢ 界定了会计上的本期、前期和后期等概念,可以合理 地处理那些可能跨越若干会计期间的交易或事项,如 固定资产折旧等 。
交易
2月发生的交易
事项 或事项情况如
会计
何?结账可知
主体 1 2 3 4 5 6 7
➢ 会计主体将自身的经营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和 其投资者、职工的经济业务以及分开。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同。
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某项交易:
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 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 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对象 会计的发展及含义 会计信息需求及其质量要求 会计职业
第一节 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对象
1.1.1 企业组织形式 1.1.2 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对象
1.1.1 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就是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 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 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按照性质分为制造企 业、商品流通企业和服务企业。
监督职能的特征 会计监督标准既有政策、法规等定性标准,也有计划、预算或定额 指标等定量标准。并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会计监督时间包括事前(计划、预算)、事中(差异分析)及事后 (考核、分析)监督。
• 两者的关系: • (1)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
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 • (2)监督是核算的延续和深化,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
经营权相分离,这对会计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企
业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不同信息需求,会计产生了“同源分流”,逐
渐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第二节 会计的发展及含义
1.2.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2.2 会计目标 1.2.3 会计职能 1.2.4 会计的含义
1.2.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两种情况下 会计政策可 变
自愿变更
会计政策变 更能够提供 更可靠、更 相关的会计 信息。
• 5. 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 作为依据。
实质
经济实质 法律形式
形式
❖企业在销售某商品的同时又与客户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环境:
近代资本主义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规模扩大,股 份制公司出现。
特点:
服务对象:企业自身→ 利益相关者; 核算内容:记账、算帐→ 编制财务报表; 计量方式:货币计量为主,实物、劳动计量为辅; 记录方式:复式记账,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成为一门具有较完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独立学科
基础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会计含义 会计职能 会计目标 会计对象 会计要素 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基本职能 现代会计的概念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
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他们是企业外部经 济监督的执行者和宏观决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需要掌握各部门、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以 判断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为下一步决 策提供依据。
企业管理层的信息需求:需要及时、全面分析 和评价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 能力、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 ,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为进行下期筹 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要求 会计部门提供全面的会计信息。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 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会计信息? 如何提供?
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与企业存在直接或 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和内部管 理层和员工。
外部: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 关部门等。
内部: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
经济环境:
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内部挖潜,降低成本。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
特点: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出现; 会计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
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学科; 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 会计规范逐步实现国际化。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 活动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加强经济管 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而不断发展完善的。
■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 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 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纳入会计核算系统 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确认的核心是确定入账时间; 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
会计计量:是根据会计对象的计量属性, 选择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会
计要素金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的本质属性——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会计的主要特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专门的 方法和程序;
会计的目标——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 济效益。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 极目的。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 计目标必然要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体 目标,即提高经济效益。
计量属性—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 和劳动计量为辅。
计量单位—以法定的名义货币为计量单 位。
计量基础—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 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会计记录:是在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上 运用会计的特定会计语言对会计信息进行 记录的手段。(详见本章第六节)
会计报告:是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结 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 (详见第九章)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的 所具有功能。其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客观反映)
会计监督(能动的控制)
“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 粹个人的性质,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 结的簿记就应是必要”(马克思)
■ 会计核算,是对经济活动进行 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 告,为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会计信息 的功能。
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 及事前监督。
二者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为会计监督提供可靠的资料。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 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 督,旨在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 效益的管理活动。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计 量和劳动计量为辅,即从价值量上反 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 性。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对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 控制、调节和评价,以达到预期目标 的功能。
会计控制
会计调节
会计评价
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 的内部监督。
投入
产出
资源占用 资源耗费
有用成果
会计作为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基于加
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 的。
古代会计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以前
近代会计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现代会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
经济环境
生产力低下,企业规模很小。
特点
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核算内容简单:“官厅会计”;“庄园会计”; 计量方式:实物计量→货币计量; 记录方式:单式记账。
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
总的讲是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同的信息使用 者因决策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投资者作投资决策,需要 受资企业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利润 分配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分析、判断其盈利 能力、企业发展能力和经营的安全性。
债权人的信息需求(以银行为例):银行作信 贷决策,需要借款人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以分析、 评价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 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状况:企业有多少资产,其来源是什么?其 各自的构成如何?
经营成果:取得多少收入,发生多少支出,最 终实现多少利润或发生多少损失?
现金流量: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和现金 流出,现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是多少?